《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教学中开展并加强实践性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社科部原理与概论教研室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精神,为加强本课程的实践环节,紧紧围绕本课程教学目标,并结合本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方案,制定如下实践教学方案。
一、实践教学目的
1、制订本方案,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本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二、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既要求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又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科本身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性认识,并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以下原则:
(一)针对性:教学实践活动的选择,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确定,不搞形式主义。
(二)时效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以及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各种思潮涌入国内,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这些变化必然会反映到青年人集中的高校中来,也会反映到高校政治理论课上来。这些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挑战,学生们要求吸收各种新鲜知识的愿望更加强烈。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社会实践要讲求时效性,实践活动要反映社会现实的发展,体现时代特征。
(三)实效性: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实效性一直都是该课程建设的重点。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必须始终围绕如何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内化为自身的品行等问题来展开,并以实效性作为判断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三、实践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实践性教学必须突出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感知、认知,直至理性认识。
(一)领略思想的风采——原著选读
对于20世纪而言,马克思主义是它思想上的重要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面貌,并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构成通向未来的人类思想的圣殿。让我们走进它们,去领略一番思想家的风采吧!要求:选读一本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并写读书心得(内容上可对原著中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并做摘要卡片,至少10张。
(二)来自社会的观察与分析——社会调查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才是常青的。前面完成的环节我们叫做“读万卷书”。这里,我们就要“行万里路”了。当然,只要你留心,只要你愿意动脑筋,你不必来个二万五千里长征,只要低下头,社会就会向你提出它的疑问,表露它的关切。通过社会调查,让同学们亲身了解社会改革、社会变革给人们生活、就业、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本原理的理解。希望通过实际调查、走访,及理论上思考、整理归纳提高同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要求:按照任课老师的要求进行社会调查,所进行的调查一定是与所学课程有理论上的联系的社会存在,然后给出调查记载,即具体参与调查活动的记录或报告,并附调查所获材料,比如说你的问卷设计。
(三)谈笑间江山万里——时事评论
高朋满座,坐而论道,未尝不是人生一大快事。刘禹锡得意于“往来有鸿儒,谈笑无白丁”。苏东坡笔下的周公谨则是“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毛泽东则有:“三十八年过去,谈笑凯歌还”。谈笑竟有如此佳景,让人心向往之。
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方法和观点,对历史实事或当前国内外实政、社会热点问题作出评论与分析,来一展我们不让前人的文采与风骚。(四)屏幕上下的交流——观看相关影视资料
屏幕是我们学习与思考的第三度空间。那些实时记录下来的瞬间,往往具有着永恒的魅力。透过它们,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存在,他们的言谈举止,动人心弦;他们的决断与决策,响遏行云。通过屏幕的学习与参与,我们又获得了一些什么呢?
要求:根据任课老师的要求,观看电视录相或多媒体课件,记录参与情况与心得体会。
(五)风华正茂好文章——撰写论文
不妨就一些理论与现实问题作一番研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写就一篇风华正茂的好文章。
要求:按照任课教师的要求,结合所学课程,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写出一篇2000字左右的论文。
四、实践教学方式和组织指导
(一)实践教学的基本方式主要是两种:社会实践和感知性实践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即学生亲身加入到现实社会生活中,直接通过看、听、行去体验和感受现实。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等。
社会实践的方式主要是走出去接触社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调查题目可以先确定专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定题,下去调查后再作适当调整,调查结束后提交调查报告。
感知性实践(课堂实践)
感知性实践,即不直接置身于现实社会生活,而是间接地感受现实。如观看生动而真实的影视资料、讨论、辩论等。
感知性实践的方式主要有组织学生观看影视片,带动学生课外阅读交流,精心组织小组讨论,进行辩论赛等,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组织指导
(1)授课教师应根据授课班级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教师和学生在实施过程中要承担相应的任务。
(2)授课教师是授课班级开展活动的责任人,负责该班级各项活动组织、落实和考核。
(3)实践活动课开展之前,要求授课教师做好计划、思想和物质准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任课教师担任。
五、实践教学时间与地点安排
根据教育部有关课程设置规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本科总学时为48学时,分为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本科课堂讲授33学时,实践15学时(社会实践9学时,课堂实践6学时)。
社会实践安排在周末补课和第十七周时间进行。观看录像、分组讨论等一般安排在课堂上进行。
六、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为了确保各种实践教学方式顺利进行,结合本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方案,把实践教学活动与课程考核结合起来。
1、实践教学活动由授课教师考核,也可以选出学生代表参与考核。
2、实践教学活动考核成绩计入该课程成绩,占总成绩的30%。
邯郸学院社科部
2009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