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肾病综合征

合集下载

肾病综合征诊疗规范

肾病综合征诊疗规范

肾病综合征诊疗规范肾病综合征诊疗规范肾病综合征是一组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大量蛋白尿为特征的临床征候群。

临床以浮肿、腰酸乏力等为主要症状,属祖国医学“水肿”、“虚劳病”等范畴。

一、诊断标准(一)西医诊断标准1.大量蛋白尿(>3.5g/24h);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3.明显水肿;4.高脂血症;5.应做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血沉,血浆白蛋白,血尿素氮,肌酐、体液免疫以及B超等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行肾穿剌活检术以助明确诊断。

上述前两项为必要条件。

(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1.风水相搏证主症:开始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全身浮肿,皮肤光泽,按之凹陷易复。

次症:发热,咽痛,咳嗽等症。

舌脉:舌苔薄白,脉浮或数。

2.水湿浸渍证主症:多由下肢先肿,逐渐肢体浮肿,下肢为甚,按之没指,不易随复。

次症:胸闷腹胀身重困倦,纳少泛恶,尿短少。

舌脉:舌苔白腻,脉沉缓。

3.湿热内蕴证主症:浮肿较剧,肌肤绷急,腹大胀满。

次症:胸闷烦热,气粗口干,大便干结。

小便短黄。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细滑数。

4.脾虚湿困证主症:面浮足肿,反复消长,劳后或午后加重。

次症:脘胀纳少,面色胱白,神倦乏力。

尿少色清,大便或溏。

舌脉:舌苔白滑,脉细弱。

5.脾肾阳虚证主症:全身皆肿,腰背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腰膝酸软,肢冷便溏。

次症:畏寒神倦、面色萎黄或苍白,纳少尿短少,或伴腹大胸满,卧则喘促。

舌脉: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或结代。

6.瘀水互结证主症:尿少浮肿,肿势轻重不一,水肿日久不消。

次症:面色黎黑,口唇色暗,肌肤紫暗或瘀斑点,妇女月经不调或闭经。

舌脉:舌质暗红或暗紫,舌边有瘀斑点,脉细涩或弦涩。

二、治疗(一)西医基础治疗的原则1.注意卧床休息,适度床上及床旁活动;2.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3.注意补充微量元素、补钙等;4.适当利尿治疗。

可予双氰克尿噻25~50mg 口服,每天2~3次;可予速尿口服或静脉注射。

积极控制血压,争取控制在120/75mmHg为佳;5.必要时予降脂治疗;6.抗凝治疗。

肾病综合征中医辩证治疗及验方

肾病综合征中医辩证治疗及验方

肾病综合征中医辩证治疗及验方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

以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血脂过高,血浆蛋白过低和尿中出现脂肪小体为其特征。

本综合征可由多种肾小球疾病引起,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其发病机制一般认为与肾小球毛血管的通透性改变和负电荷的损失导致体内大量蛋白质的丢失有关。

根据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其属于中医“水肿”、“肾水”、“尿浊”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内因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尤以脾肾阳虚,气虚为主,外因为风寒湿邪的侵袭。

因脾主运化水湿,若冒雨涉水,居处潮湿,脾为湿困,可致水湿内盛而发为水肿。

若脾阳不足,脾气亏虚,运化功能减退,亦可致水液代谢障碍而发生水肿。

肾主气化水液,开窍于二阴,若肾阳虚衰,膀胱气化不利,则水湿潴留,泛溢肌肤而为水肿。

脾主升清,肾主藏精,人体精微物质(蛋白质)只宜封藏,不可耗泄,肾虚则失封藏,精气外泄,下注膀胱则出现大量蛋白尿;脾虚则精微物质生化无源,加之肾虚外泄,则可致机体精气更亏,故而出现低蛋白血症。

脾肾俱虚,损及肝脏,而使肝阴亦虚,肝阴虚则阳无制而上亢。

病变过程中,以肝,脾,肾功能失调为重心,致阴阳气血亏损,为该病之本,水湿,湿热,瘀血该病之标,表现为虚中夹实之复杂病理过程。

(一)辨证论治1.脾肾阳虚水停证【主要表现】全身高度浮肿,腹大胸满,卧则喘促,畏冷肢凉,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腹胀,小便短少,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治法方药】温补脾肾,利水消肿。

真武汤合五苓(散)汤加减:附子(先煎)10g,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2g,肉桂3g,泽泻12g,猪苓10g,白芍12g,胡芦巴15g,车前子(包煎)10g,巴戟天12g,姜皮5g。

2.气阴两虚证【主要表现】全身浮肿,神疲气短,面色无华,腹胀纳差,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膝酸软,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方药】滋阴益气。

参麦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参须10g,麦冬12g,黄芪15g,生地黄12g,山茱萸10g,山药15g,牡丹皮10g,龟甲(先煎)15g,茯苓12g,泽泻10g,五味子5g。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2〉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2〉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2〉三、西医治疗在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应尽量找出病因,治疗根底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一般均须通过肾活检明确其病理改变类型,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提供依据。

PNS的治疗不应仅以减少或消除尿蛋白为目的,还应重视保护肾功能,减缓肾功能恶化的趋势与程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一)一般治疗1.休息严重水肿、体腔积液时应卧床休息;病情缓解后可适当活动,防止肢体静脉血栓形成。

2.饮食治疗限钠是治疗PNS水肿的基本措施,水肿时摄钠量为2~3g/d;蛋白的摄入量多主张肾功能正常者以1.0g/(kg·d)为宜,肾功能不全者予以优质低蛋白饮食[0.65g/(kg·d)];脂肪的摄人,宜少进食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多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可溶性纤维的饮食。

(二)对症治疗1.利尿治疗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潴钾利尿剂、襻利尿剂及渗透性利尿剂。

临床常并用噻嗪类利尿剂和潴钾利尿剂,一方面可提高利尿效果,一方面可减少钾代谢紊乱。

低蛋白血症者可静脉输注血浆或血浆白蛋白,以提高胶体渗透压,增强利尿,但不宜过多过频,防止肾小球出现高滤过,反而加重肾损害。

2.降脂治疗对单纯饮食不足以改善高脂血症时,需用降脂药物。

常用的降脂药物有胆酸结合剂、烟酸、丙丁酚、洛伐他丁、辛伐他丁等。

3.减轻蛋白尿持续性大量蛋白尿本身即可致成肾小球高滤过,加重肾脏病变,促进肾小球硬化。

因此,对症性地减少PNS患者的大量蛋白尿,有时也有必要。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有较强的抗蛋白尿作用,可能与其降压、舒张球后血管及改变肾小球通透性有关。

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的降尿蛋白效果。

(三)免疫调节治疗1.糖皮质激素该药可能是通过抑制免疫、抑制炎症、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而发挥治疗作用。

国内多主张在运用该药时,起始量要足,减撤药要慢,维持用药要久。

根据激素治疗的反应,对PNS可分为“激素敏感型”(用药12周内肾病综合征缓解)、“激素依赖型”(激素减药到一定程度即复发)和“激素无效型”3种。

中西医诊治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中西医诊治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征需要较长时间,患者依 从性难以保证。
未来发展方向
建立统一标准
未来应建立中西医结合 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统一 标准,规范临床治疗。
深入研究机制
深入研究中药和西药在 治疗肾病综合征中的协
同作用机制。
提高患者依从性
通过优化治疗方案、加 强患者教育等方式提高
患者依从性。
降低治疗费用
通过药物研发、政策支 持等方式降低中西医结 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费
饮食调养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以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为原则 。
养生保健
提倡适量运动、规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态,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肾病综合 征的康复。
Part
03
西医诊治肾病综合征的方法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
用于肾病综合征的起始治疗,通 过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减少尿 蛋白的排出。
其他药物
如抗凝剂、降脂药等,根据病情 需要辅助治疗。
免疫抑制剂
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通过调 节免疫系统减轻炎症反应,进一 步减少尿蛋白。
利尿剂
用于缓解水肿症状,增加尿量, 减轻肾脏负担。
透析治疗
01
02
03
血液透析
通过人工肾脏替代自然肾 脏的功能,清除体内毒素 和多余水分。
腹膜透析
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通 过更换腹膜透析液来清除 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
用。
Part
05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调养与 预防
饮食调养
饮食原则
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高维生素 、高纤维,控制水摄入量。
推荐食物
限制食物
高盐食品(如腌制品、咸鱼等)、高 脂肪食品(如动物内脏、肥肉等)、 高嘌呤食品(如海鲜、啤酒等)。

IgA肾病(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IgA肾病(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临床表现】
1.发作性肉眼血尿常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泌尿道和皮 肤感染后出现,与呼吸道感染间隔时间很短(24-72小时,偶可更 短)即可出现肉眼血尿,一般持续数小时或数天。肉眼血尿消失 后,尿中红细胞可消失,或转为镜下血尿。尿中红细胞以变形红 细胞为主。肉眼血尿可反复发作。
2.镜下血尿伴或不伴无症状性蛋白尿常在体检时发现,多见于儿 童及青年人。
3.薄基底膜肾病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多有阳性家族史。 肾活检免疫荧光检查阴性,电镜检查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变 薄。
4.慢性酒精性肝硬化半数以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肾活检可见以 IgA为主的免疫球蛋沉积,依据肝硬化存在进行鉴别。
5.其他狼疮性肾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肾脏免疫病第四节IgA肾病 理也可显示IgA沉积,可结合其各自临床特点进行鉴别。
本病与中医学中的“肾风”相似,可归属于“尿 血”“水肿”等范畴。
【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1.病因及发病机制
IgA肾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了,可能与感染有关。多数患者发病前有 呼吸道或第四节IgA肾病消化道感染,之后出现血尿。IgA肾病患者血 清中IgAl较正常人显著升高,肾小球系膜区有IgA免疫复合物或多聚 IgAl的沉积,IgA免疫复合物及多聚IgAl与肾小球系膜细胞有较高亲和 力,与系膜细胞结合后,诱导其分泌炎性因子、活化补体,导致IgA 肾病的发生。另外,不同族群中IgA肾病发病率,病情进展速度和临 床表现有较大差异,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参与IgA肾病的发病。
二、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以尿血为特征,是由于感受外邪、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因素导致邪热 入内、迫血妄行,阴虚火旺、灼伤络 脉,脾失统摄、血溢脉外,肾失封藏、 精微下泄而发病。
1.风热扰络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1.COPD辨证论治:外寒里饮证--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痰浊阻肺证--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痰热郁肺证--方药:桑白皮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痰蒙神窍证--方药:涤痰汤、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加减。

肺脾气虚证--方药:生脉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肺肾气虚证--方药:补虚汤合参蛤散。

阳虚水泛证--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2.支气管哮喘辨证论治:发作期寒哮证--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

热哮证--方药:定喘汤加减。

缓肺虚证--方药:玉屏风散加减。

脾虚证--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肾虚证--方药: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

3.肺炎辨证论治:邪犯肺卫证--方药: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

痰热壅肺证--方药: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热闭心神证--方药:清营汤加减。

阴竭阳脱证--方药: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

正虚邪恋证--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

4.肺结核辨证论治:肺阴亏损证--方药:月华丸加减。

阴虚火旺证--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气阴耗伤证--方药:保真汤加减。

阴阳两虚证--治法:滋阴补阳;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

5.肺癌辨证论治:气滞血瘀证--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痰湿毒蕴证--方药:导痰汤加减。

阴虚毒热证--方药: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气阴两虚证--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6.慢性肺心病辨证论治:(1)急性期痰浊壅肺证--方药:苏子降气汤加减。

痰热郁肺证--方药: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痰蒙神窍证--方药:涤痰汤加减。

阳虚水泛证--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2)缓解期肺肾气虚证--方药:补肺汤加减。

气虚血瘀证--方药: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7.慢性呼吸衰竭辨证论治:痰浊阻肺证--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肺肾气虚证--方药:补肺汤合参蛤散加减。

脾肾阳虚证--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痰蒙神窍证--方药:涤痰汤、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阳微欲脱证--方药:独参汤灌服,同时用参麦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临床治疗)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临床治疗)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临床治疗)
该病主要特点有全身明显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胆固醇升高,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候群,可生于下列疾病:急慢性肾炎、类脂性肾病、红斑性狼疮、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过敏性紫癜,药物过敏等。

中医分脾虚湿盛、肾气不因、湿热壅滞等类型,现分述如下。

①脾虚湿盛型:全身水肿明显,尿少,面色苍白,身重倦怠,胸闷,腹胀,食欲减退,腹泻,舌淡苔薄,脉濡弱。

治疗应益气健脾,通利水湿。

采用下方:黄芪30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猪苓15克,防己l5克。

泽泻12克、桂枝6克,白芥子19克,大腹皮15克,生姜6克,赤小豆30克,水煎服。

②肾气不固型:下胶水肿明显,尿多,大量蛋白尿,面色苍白,倦怠怕冷,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腹泻,舌淡苔薄,脉细微心治疗应温肾补阴,固涩精气。

采用下方:淮山药30克,熟地15克,苍术15克,桑椹子30克,知母、黄柏各12克,炙龟板15克,益母草30克,杜仲15克,水煎服。

③湿热壅滞型:全身水肿,皮疹癌痒或有湿疹、皮肤感染,尿少而赤,有尿痛。

舌苦黄腻,脉濡滑数。

治疗应清热利湿。

采用下方:白花蛇舌草30克,蝉衣9克,苍术12克,黄柏12克,苦参12克,胡黄连6克,地肤子30克,白癣皮15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点、分型及单纯性肾病与肾炎性肾病的鉴别要点】1.临床特点起病缓慢,倦怠乏力,食欲不振。

水肿常最早出现,始于颜面眼睑,渐及全身。

临床有以下四大特点: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水肿,尤以大量蛋白尿与低白蛋白血症为必备条件。

2.肾病的分型及单纯性肾病与肾炎性肾病的鉴别要点分为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

单纯性肾病发病年龄较小,多在2~7岁,多高度浮肿,呈凹陷性,重者累及浆膜腔,出现胸水、腹水、鞘膜积液和阴囊水肿,可导致呼吸困难、腹泻或呕吐。

肾炎性肾病,发病年龄较大,多在7岁以上,水肿不如单纯性肾病显著,病程多迁延反复。

肾炎性肾病除具备单纯性肾病的症状外,还需具备以下四项之一项或多项。

(1)血尿:两周内3次尿沉渣红细胞10个/HP。

(2)反复出现高血压,在用激素以前,学龄儿童血压≥17.3/12kPa(130/90mmHg),学龄前儿童16/10.6kPa(120/80mmHg)。

(3)持续性氮质血症:血尿素氮超过10.71mmol/L(30mg/dL),并除外循环血量不足所致。

(4)血总补体或C3,反复降低。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1.感染由于蛋白质丢失、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容易发生感染。

感染易引起肾病复发,常见的有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

2.低血容量和休克低血浆蛋白难以维持有效的胶体渗透压,使血容量不足,加上长期低盐饮食,或有呕吐、腹泻、使用利尿剂,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容量不足,从而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或休克。

3.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低血容量和高脂血症可以增加血液黏稠度,激素可促进高凝倾向,加上肾病本身凝血因子的变化,均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进而形成血栓。

【肾病综合征脾虚湿困证、脾肾阳虚证的症状、治法、主方】1.脾虚湿困症状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肢体浮肿,肢端欠温,脘闷腹胀,纳少便溏,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细弱或沉缓。

治法益气健脾,利水消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XX, 男,24岁, 工人。主因浮肿1个月,加 重一周就诊。
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睑及下肢浮 肿,晨起较轻,活动及午后加重,伴体倦乏力, 食欲不振。
现患者眼睑及下肢指凹形浮肿,面色苍白, 精神萎靡不振,气短乏力,纳呆食少,腰膝酸软 小便多泡沫,舌淡,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 细。
应进行哪些检查?
临床案例
中医辨证?
临床案例

辨证:气阴两虚 治则:益气养阴 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 太子参 黄芪 生地 云苓 山茱萸 枸杞 山药 黄精
临床案例

服药后症状好转,强的松减量至5mg/日后, 患者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 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临床案例
中医辨证?
临床案例




使用原则和方案: ①起使足量:常用药物为泼尼松1mg/kg· d, 口服8周,必要时可延长至12周; ②缓慢减药:足量治疗后每1-2周减原用量的 10%,当减至20mg/d左右时症状易反复,应 更加缓慢减量; ③长期维持:最后以最小有效剂量(10mg/d) 作为维持量,再服半年至一年或更长。
环磷酰胺应用注意事项
一、胃肠道症状
二、肝功损伤 三、骨髓抑制 四、脱发 五、出血性膀胱炎 六、性腺抑制
中药与细胞毒药物的配合使用
细胞毒药物副作用的临床表现


肝脏损伤:胁痛、胁肋胀满、口苦、 肝功能异常。 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 骨髓抑制:面色萎黄、乏力
中药与细胞毒药物的配合使用

肾活检:光镜下肾小球结构未见异常。
电镜: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
诊断?
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 治疗?
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治疗思路


中西医结合治疗NS有一定的优势,最好能根据 病理类型施治。治疗时不应仅以减少或消除尿蛋白 为目的,还应重视保护肾功能,减缓肾功能恶化的 趋势与程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在使用激素、细胞毒药物的初中期阶段,也应 配合中医中药分阶段辨证,中医中药的治疗目的主 要是减轻激素、细胞毒药物的副作用,保证激素、 细胞毒药物的治疗疗程完成;在激素撤减阶段,或 使用激素后仍然反复发作或激素无效、激素依赖的 患者,中医中药的治疗应转升为主要位置。

使用原则:
用于“激素依赖型”或“激素抵抗型”的 患者,协同激素治疗。

若无激素禁忌,一般不作为首选或单独治 疗用药。
细胞毒药物的使用

环磷酰胺: 国内外最常用的细胞毒药物。 应用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2mg,分1~2次口 服;或200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0ml内, 隔日静脉注射。累计量达6~8g后停药 。
养阴解毒:六味地黄汤加味 银花、连翘、地丁、公英、地骨皮 上呼吸道感染:玉屏风散、银翘散
糖皮质激素的中医配合应用

小剂量维持阶段: 肾上腺皮质功能皮质功能低下: 气阴两虚: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纳呆食少, 口干,舌淡红,脉细弱。 肾阳亏虚:畏寒肢冷,大便软,舌淡, 脉细弱。 气阴两虚:参芪地黄汤。 温阳补肾:金匮肾气丸加减。
临床案例
服药1周后,尿蛋白转阴,浮肿减轻,食 欲增加。2周后复查24小时尿蛋白为0.12g, 但患者汗出较多,手足心热,心烦不易入 寐,易激惹,多食善饥,服用谷维素等药 物效果不明显。
初起症状: 患者眼睑及下肢指凹形浮肿,面色苍白, 精神萎靡不振,气短乏力,腰膝酸软, 纳呆 食少,小便多泡沫,舌淡,体胖大有齿痕, 苔白腻,脉细弱。 服用糖皮质激素60mg/日2周后: 眼睑及下肢轻度浮肿, 汗出较多,手足心 热,心烦不易入寐,多食善饥,小便色淡无 泡沫。舌红少苔,脉细数。
血常规:RBC 5.4× 1012/L WBC 0.7 × 109/L Hgb 148g/L 尿常规:Pro+++ BLD(-)镜检(-) 24小时蛋白定量:4.6g/日 血清总蛋白:47g/L, 白蛋白21g/L 胆固醇:18mmol/L 甘油三脂 1.8mmol/L 肝功能: (-) 肾功能: (-) 心电图: 正常



辨证:脾肾阳虚 治则:温肾补脾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六君子汤 熟地黄 山萸肉 云苓 肉桂 枸杞 子 附 片 菟丝子 陈皮 白术 肉苁蓉 太子参 炙甘草
临床案例
服药后精神及体力好转,食欲增加,不畏 寒,大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 继续用药6月,停用强的松,以玉屏风散善 后。 生黄芪150g 生白术100g 防风50g 北沙参100g 研末冲服,每次6g,日2次。 两年后追访,未复发。
治疗------对症治疗
利尿消肿: 原则:不宜过快、过猛,以免造成有效血容 量不足,加重血液高粘倾向,诱发血栓、栓 塞并发症。 常用药物 : 噻嗪类:氢氯噻嗪 潴钾利尿剂 :氨苯蝶啶、螺内脂 袢利尿剂:呋塞米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采用血浆或血浆白蛋 白等静脉输注


免疫调节治疗 ---糖皮质激素
治则:舒肝健脾、养血和胃 方药:逍遥散合当归补血汤 柴胡 当归 白芍 白术 云苓 甘草 黄芪 薄荷 山药 丹参
临床案例
中医诊断及辨证?
临床案例


诊断:水肿 辨证:阴虚内热、水湿潴留 治则:养阴清热、利水消肿 方药:知柏地黄汤合猪苓汤加减 知母 黄柏 龟板 生地 山萸肉 丹皮 云苓 丹参 山药 煅牡蛎 猪苓 泽泻 滑石 阿胶(烊)
临床案例



药后汗出减少,心烦减轻,睡眠好转,舌 质淡红,苔薄白,脉稍数。 强的松60mg/日用至第8周开始减量,每1周 减10%,减至20mg/日时持续用药8周。减 量至10mg/日时,患者体倦乏力,精神不振, 纳呆食少,口干,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无力。 尿常规:蛋白阴性 胆固醇:4.6mmol/L 血清总蛋白:72g/L 白蛋白:43g/L
注意:不可温阳太过,过用辛燥,适当配伍养阴。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减轻糖皮质激素副作用 降低复发率
用药注意


根据激素用量调整养阴与温阳药物的剂量。 宜守方但要灵活加减。 适量配合活血化瘀药。 激素停用后,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中药。
细胞毒药物的使用
治疗------一般治疗

1. 休息

病人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尤其是严重水肿、 低蛋白血症者。卧床可增加肾血流量,有 利于利尿并避免交叉感染,但长期卧床会 增加肢体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故应保持 适当的床上及床旁活动 。病情缓解后可适 当起床活动。
治疗------饮食治疗



正常量0.8~1.0g/(kg· d)的优质蛋白(富含 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饮食,保证每日每公 斤体重126~147kJ(30~35kcal)的充分热量。 多食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 鱼油)及富含可溶性纤维(如燕麦、米糠及豆 类)的饮食,减轻高脂血症 。 水肿时应低盐(<3g/d)饮食。

糖皮质激素的中医配合应用

起始足量阶段: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手足心热, 口干咽燥,心烦易激惹,舌红,脉细数。
养阴清热: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注意:不可滋腻太过,损伤脾胃。气虚者加 用益气健脾药物。
糖皮质激素的中医配合应用

减量阶段: 柯兴氏症: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 痤疮,口干,失眠,溃疡,舌红,脉细数。
临床案例
张XX, 男,24岁, 工人。主因浮肿1个月 月,加重一周就诊。 24小时蛋白定量:4.6g/日 血清总蛋白:47g/L, 白蛋白21g/L 胆固醇:18mmol/L 诊断:肾病综合征(微小病变)

临床案例

治疗: 1. 休息 2. 低盐饮食 3. 强的松60mg,日1次,晨起顿服。 4. 潘生丁50mg,日3次。 5. 钙尔奇D 600mg, 日1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