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亚洲音乐简介教案东亚,东南亚,南亚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亚洲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亚洲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亚洲各个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特点,进而体会亚洲各地区音乐的民族风格。
2、让学生了解亚洲四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
使学生感受亚洲民族音乐所具有的与西洋音乐以及其他地区音乐所不同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各个国家所受到音乐文化影响的不同。
教学方法:1、充分利用课文上的文字和照片及各方面的内容。
2、让学生参与进来,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具:磁带、课件、多媒体设备教材过程:首先,简述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广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地区,人类古代文明大都集中在这个区域。
他们所创造的灿烂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宝贵的音乐财富对其他大陆音乐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
然后分地域来讲解各国的音乐。
一、印度音乐1 、提出提问让学生思考:同学们对印度音乐有哪些了解?一般都和什么联系在一起?2、点击课件----拉格的定义“拉格”在印度音乐中能够理解为一种具有调式意义的旋律程式,既有调式的功能,又有旋律的特点。
“拉格”被称为印度古典音乐的灵魂,是印度古典音乐的两个基本因素之一。
另一个基本音素是“塔拉”(“塔拉”是节奏、节拍的总称)3 、介绍《早晨的拉格》《早晨的拉格》是一首在清晨时演奏的乐曲。
它表现一种和平,宁静的情绪。
依照印度的传统。
“拉格”的演奏与印度的六个季节(春、雨、夏、秋、凉、冬)和一天中的各个时辰联系在一起。
这个传统可能是受古代宗教的影响。
欣赏:《早晨的拉格》问题:1 哪几种乐器?(西塔尔小提琴)2 感觉?4、介绍乐器(看图)西塔尔是印度乐器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既能演奏出如歌的抒情的旋律,也能弹出快速的舞蹈性的节奏,各种装饰音,滑音。
长约一米,共鸣体呈半球状,5、介绍作者拉维·香卡印度著名的民族音乐作曲家,世界驰名的西塔尔演奏大师。
他创作和演奏了大量的具有浓厚民族特点的音乐作品,继承了印度古典音乐的传统,又大胆的实行创新。
东南亚音乐教案

东南亚音乐教案【篇一:东南亚音乐教案】花城版八年级上册《东南亚音乐》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世界音乐之窗——亚洲音乐的第二课东南亚音乐。
东南亚分布着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具备灿烂音乐文化的国度,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甘美兰是印尼传统音乐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在印尼各地使用范围很广。
德彪西在甘美兰音乐的启发下,在自己创作中形成一种被人们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现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是在这世纪交替时期的唯一的伟大而绝对具有独创性的作曲家。
可见东南亚这片土地培育创造的灿烂音乐文化,不仅对本地区,而且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东南亚诸国中菲律宾的音乐显得颇为“与众不同”,因为在该国90%以上居民中流行的音乐深受西班牙和美国的影响。
菲律宾竹竿舞是模仿长脚鸟在田间跳跃的动作,它以一对或数对长竹竿相击,舞者得用竹竿分开的瞬间插足跳跃,乐队以轻盈活泼的音乐为表演烘托热烈的气氛。
我上这一节课时,欣赏作品的同时尽量结合特色乐器、文化历史、舞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和多种参与形式,贯彻思考、体验、探究、实践的原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以点代面激发学生对东南亚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1、东南亚相关的人文、历史、地理、艺术常识概括;2、鉴赏曲目:《珍珠》(甘美兰音乐)、《星星索》(印尼巴达克民歌克隆钟音乐)、《梭罗河》(印度尼西亚民歌)、钢琴曲《塔》(法.德彪西曲)。
《竹舞》(菲律宾民歌)3、与鉴赏曲目相关的国家或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的讨论交流。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项:1、能认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民间音乐作品,能说出自己的感受、体验,并积极参与讨论,探讨甘美兰等音乐风格特征。
2、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能以简洁的语言总结音乐与民族的关系。
3、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亚洲音乐(教案)音乐教学,高中音乐

亚洲音乐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与体验东亚日本及南亚印度二个音乐文化区域内民族民间音乐,对二个音乐文化区内的民间音乐风格以及社会环境、生活习俗、语言文化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能辨别日本、印度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并能随乐哼唱部分歌曲片段,并记住歌曲的主旋律。
3.能归纳总结这2个地区的音乐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印度民间音乐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是亚洲人,那么大家对亚洲熟悉吗,你所了解的亚洲都有哪些呢?首先请大家欣赏歌曲《亚洲雄风》,请同学简要说说亚洲的概况。
(播放徐沛东演唱《亚洲雄风》,并简要介绍该歌曲)生:……师:那么,这堂课我们将从亚洲的地理方位去重点欣赏东亚日本和南亚印度的民族民间音乐以及相关文化。
(课件展示亚洲地图)亚洲文化区主要是指东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音乐文化区、南亚音乐文化区、中亚音乐文化去和西亚音乐文化区。
首先,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东亚日本的民族音乐文化。
请同学欣赏一段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日本歌谣《北国之春》。
二、新课感受与体验(一)日本音乐1.【聆听日本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日本音乐的风格。
师:同学们,听着这段动听的音乐,你能说出与日本文化、生活相关的事或物吗?生:….师:漫谈日本文化,并用故事引出音乐《樱花》。
2.【欣赏《樱花》】,(同时展示樱花乐谱)(1)问题:音乐的节奏、速度、情感怎样?哪些音出现得较多?师小结:这首民歌节奏宽松,速度较慢,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点。
其调式别具一格,曲调的进行很有特点,音阶排列为346713,是日本民间音乐中的“都节调式”。
(2)老师用钢琴简单弹奏“都节调式”音阶,317643。
让学生感受调式的特点,老师钢琴教唱《樱花》,注意音乐中情感的把握。
(3)学生跟随音乐轻唱《樱花》,日语翻译。
师鼓励。
与中国的中庸文化不同,日本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其截然不同的矛盾性来。
日本人即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
亚洲音乐教案模板小学语文

年级:小学四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和学唱亚洲音乐,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 知识与技能:认识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特色,学会欣赏和演唱亚洲音乐。
3.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欣赏和学唱亚洲代表性音乐作品。
2. 了解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亚洲音乐的风格。
2.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亚洲音乐视频、图片、音频等。
2. 亚洲音乐CD或MP3播放器。
3. 歌曲乐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亚洲音乐,引导学生说出音乐所属的国家。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亚洲音乐的了解。
二、新课学习1. 教师介绍亚洲音乐的概况,包括亚洲音乐的特点、流派等。
2. 学生观看亚洲音乐视频,了解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三、小组合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亚洲国家,查找该国的音乐特点。
2. 小组内进行讨论,整理出该国的音乐特点。
四、展示交流1. 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
2. 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亚洲音乐的共性。
五、学唱歌曲1. 教师播放一首亚洲代表性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2. 学生自主学唱歌曲,教师进行指导。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学习的亚洲音乐知识。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新课学习1. 教师播放一首不同风格的亚洲音乐,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其特点。
2. 学生自主欣赏音乐,教师进行指导。
三、学唱歌曲1. 教师播放一首新的亚洲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2. 学生自主学唱歌曲,教师进行指导。
四、表演展示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亚洲歌曲进行表演。
2. 其他学生观看表演,给予评价。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亚洲音乐》教案

《亚洲音乐》教案亚洲音乐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介绍亚洲音乐的历史、文化和特点,让学生对亚洲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研究亚洲音乐,学生能够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增加音乐欣赏和表演的技能。
目标1. 了解亚洲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了解亚洲音乐与当代音乐的联系;3. 掌握亚洲音乐的曲调、节奏和特色乐器;4. 能够欣赏和分析亚洲音乐作品;5. 能够通过演奏或演唱展示亚洲音乐的技能。
教学内容第一课:亚洲音乐的历史与起源- 介绍亚洲音乐在古代的起源和发展;- 讲解亚洲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特点;- 欣赏古代亚洲音乐作品。
第二课:亚洲音乐与当代音乐- 分析亚洲音乐对当代音乐的影响;- 探讨亚洲音乐与流行音乐、电子音乐等的关系;- 欣赏当代亚洲音乐作品。
第三课:亚洲音乐的曲调和节奏- 介绍亚洲音乐特有的曲调和节奏;- 分析不同亚洲地区的音乐特色;- 演奏简单的亚洲音乐曲目。
第四课:亚洲音乐的特色乐器- 介绍亚洲音乐中常见的特色乐器;- 琴、笛、筝等乐器的特点和用途;- 演奏亚洲音乐曲目并使用特色乐器。
第五课:欣赏与分析亚洲音乐作品- 欣赏来自不同亚洲地区的音乐作品;- 分析音乐的元素、情感和结构;- 分享自己的音乐感受和观点。
第六课:展示亚洲音乐技能- 学生分组演奏或演唱亚洲音乐曲目;- 自由发挥,展示学生个人的音乐才艺;- 相互欣赏和评价。
教学方法- 讲述教学法:通过讲解和展示介绍亚洲音乐的相关内容;- 听觉教学法:通过听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亚洲音乐的欣赏能力;- 演奏教学法:通过演奏乐器和演唱歌曲,培养学生对亚洲音乐的表演技能;- 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演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评估方式- 课堂参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程度;- 作业完成: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表演评估:学生在展示课中的表演技巧和音乐才艺。
扩展活动- 参观音乐会:组织学生去欣赏亚洲音乐的专场音乐会;- 调研项目:让学生选择一个亚洲音乐主题,进行调研并分享结果;- 创作作业:要求学生创作一首亚洲风格的音乐作品。
正规版教学设计《亚洲音乐》

亚非音乐的神韵——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材分析:本课学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探究亚洲的音乐文化。
亚洲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年轻人应该学习一切对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有益的东西,真正做到弘扬民族文化、尊重多元文化。
《欢迎》是印度拉贾斯坦的一首著名民间乐曲,具有鲜明的印度音乐特色。
乐曲演奏以萨朗吉为主,伴以笛子、西塔尔、鼓和铃等乐器。
乐曲分为引子和两个乐段。
《星星索》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情歌,表达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之情。
曲调缓慢、悠扬,带有哀伤色彩,每句节奏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
全曲以固定音型“星星索”为伴唱。
《四岁红鬃马》运用了蒙古独特的“呼麦”演唱形式。
《巴雅提木卡姆》是流行于阿塞尔拜疆的一首木卡姆。
全曲由A、B两个对比性音乐主题和华彩乐断构成。
一、教学目标:1、《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卡姆》和《星星索》等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让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激发学生了解多元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世界优秀音乐作品的热情。
2、自学亚洲音乐的概况,了解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加深对亚洲传统音乐风格的理解。
3、观看印度影片片段、分两个声部学唱《星星索》,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的音乐特点。
二、教学重点:掌握亚洲音乐特点,特别是印度和印度尼西亚音乐的风格。
主要欣赏《星星索》和《欢迎》。
教学难点:分两个声部演唱印尼民歌《星星索》并用肢体语言感受克隆宗歌曲“一松一紧”的特点;欣赏《欢迎》后,用手划出体现印度音乐旋律特点的线条和理解印度音乐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1、教学中采用设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思维发散,并将听、讲、练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第三单元亚洲音乐简介教案东亚,东南亚,南亚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之亚细亚民间音乐简介(一)东亚、东南亚、南亚彭芳一、授课时间:2013年10月20日-----10月24日二、课型:音乐欣赏课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等五、教学方法:聆听体验法、对比听辩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内容:《清津浦船歌》朝鲜民歌、《索兰调》日本北海道民歌、《我们跳喃旺》泰国民间歌舞曲、《日出》印度尼西亚民间佳美兰音乐、《海鸥》缅甸民歌、《晚上的拉格》印度民间乐曲、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介绍亚洲三个音乐文化区域内风格各异的声乐和器乐作品教学难点: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八、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化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能辨别本课所聆听的三个音乐文化区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能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音像及文字资料,在班上展开研究性学习和进行专题研讨、交流。
知识与技能:认真聆听与体验亚洲三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能随音乐学唱《我们跳喃旺》、《海鸥》、等歌曲,并记住歌曲的主旋律。
九、教学过程:<一>、导入点题:东亚民间音乐师:东亚音乐文化区是指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
这一地区的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
日本虽有含半音的都节音阶、琉球音阶和不含伴音的律音阶、民谣音阶的区别,但也都是五声音阶。
另外,在以琵琶、胡琴、三弦为代表的乐器运用、音乐曲式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的因素。
<二>、新课教学亚洲文化漫谈东亚民间音乐:(一)朝鲜篇1、导入2、朝鲜文化漫谈欣赏一组朝鲜图片及歌舞片段【2-2】【2-3】【2-4】【2-5】【2-6】【2-7】3、听赏《清津浦船歌》朝鲜民歌【2-8】要求:体验朝鲜歌曲的风格特点。
提问:这首朝鲜歌曲有何风格特点?生:师: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6/8拍子。
《亚洲音乐》

《亚洲音乐》教学设计执教教师:王凌怀化市第四中学指导老师:赵红怀化一中教学年级:八年级教学内容: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亚洲音乐内容丰富,在第一课时里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演唱、模仿创作表演等活动体验东亚、东南亚及南亚的不同音乐风格,激发学生探究亚洲音乐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家的民族音乐。
教学目标:1.认真聆听与体验亚洲不同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交流学习展示东亚部分国家的音乐。
2.能随乐有感情的学唱《哎呦妈妈》。
3.能分组学习进行总结印度音乐特点和表演其代表舞蹈动作。
教学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好奇,对未知知识的渴求的天性,教师充当一名主持人,以多种形式并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初步感受到亚洲部分代表音乐风格的不同。
教学设计亮点:以学生表现展示为主,演唱、表演体验音乐的魅力,启发学生探究异国民间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准确大胆的表现及师生合作的组织。
教学过程:一、教师激情导入1.播放五个不同国家的音乐片断。
2.学生随乐哼唱并回答教师提问。
3.展示本节课题。
二、新授活动(一)、东亚1.学生分组交流,探讨:(1)唱出东亚任意一个国家的歌曲片段(2)聆听一首器乐曲片段。
(3)说出东亚任意一个国家的民族乐器(二)、东南亚――――印尼(1)课件展示东南亚风光图片和印尼民歌背景音乐(2)欣赏印尼歌曲《哎呦,妈妈》,体验印尼音乐的风格特点。
(3)哼唱歌曲主旋律(4)演唱歌曲并体验歌曲的音乐分格(三)南亚————印度(1)学习印度礼节——合十礼(2)印度歌舞片段欣赏(3)学生自主探讨总结印度音乐特点(4)感受印度舞蹈的魅力课后小结:布置课后探究拓展的要求,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亚洲音乐的故事教案

亚洲音乐的故事教案教案标题:亚洲音乐的故事教案目标:1. 了解亚洲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探索不同亚洲国家的音乐风格和乐器。
3. 培养学生对亚洲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亚洲音乐的起源和发展。
2. 学习亚洲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3. 探索亚洲不同国家的传统乐器。
4. 听取和分析亚洲音乐作品。
5. 进行亚洲音乐的创作和表演。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2. 亚洲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3. 亚洲音乐乐器的图片或实物。
4. 乐器制作材料(如纸板、彩绘工具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一段亚洲音乐的录音或视频,激发学生对亚洲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亚洲音乐与自己所熟悉的音乐有何不同。
探究:1.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亚洲国家,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收集该国家音乐的相关信息。
2. 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到的亚洲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3. 展示亚洲不同国家的传统乐器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猜测其名称和使用方式。
4. 介绍各个乐器的名称、特点和使用方法,带领学生一起模仿演奏。
实践:1. 提供一些简单的亚洲音乐乐谱或旋律,让学生分组演奏。
2. 引导学生合作创作一段亚洲风格的音乐,可以利用亚洲乐器或其他音乐工具。
3. 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排练,并准备一次小型音乐表演。
总结:1. 回顾学生所学的亚洲音乐知识和技能。
2. 学生分享他们的音乐创作和表演经验。
3. 引导学生思考亚洲音乐对他们的音乐理解和创造力有何影响。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音乐家或学者来学校分享亚洲音乐的知识和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音乐展览,进一步了解亚洲音乐的多样性和深度。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亚洲音乐,可以自主选择一个亚洲国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表演。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演奏和音乐创作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音乐创作作品和表演视频,评估其创意和表现能力。
3. 通过学生的书面反馈和口头分享,了解他们对亚洲音乐的理解和欣赏程度。
东亚音乐

《东亚音乐》教学设计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湘版《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三课《亚细亚民间风情》之《东亚民间音乐》教材分析:“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本单元选编了《亚细亚民间风情》中《东亚民间音乐》的教学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东亚的音乐文化。
整个亚洲从音乐文化方面划分为东亚、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几个音乐文化区,每个音乐文化区的音乐都有其绚丽的艺术。
我们国家所在的东亚地区文化传统历史悠久,有历史记载其超过四千年,在几十个世纪期间,东亚人民做出了重大文明的贡献,给以世界珍贵的礼物。
所以东亚音乐作为亚洲乃至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应该了解的重要知识点。
教学目标:1.认真聆听与体验东亚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能识别各国家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乐器。
2.能辨别东亚音乐文化区域内的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艺术特点。
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加课后小组讨论,了解亚洲其他音乐文化国家的音乐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文化价值。
设计理念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拓展音乐文化视野,有益于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东亚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高素质的年轻人,要学习一切对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有益的东西,真正做到弘扬民族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并且使学生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交往能力。
本教学设计体现新课程标准“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了解多元文化”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注重学生的实践过程,使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获得真正的审美体验。
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生了解并熟悉东亚民族音乐作品,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以及对世界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兴趣。
《亚洲音乐》教案

《亚洲音乐》教案教案标题:亚洲音乐教案目标:1.了解亚洲音乐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探究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和传统乐器;3.培养学生对亚洲音乐的欣赏能力。
教案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亚洲音乐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他们对亚洲音乐的了解和体验;2.展示一段亚洲音乐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感受和欣赏。
第二步:介绍亚洲音乐的历史背景(15分钟)1.介绍亚洲音乐的起源和发展;2.引导学生思考亚洲音乐与亚洲文化的关系,并讨论亚洲音乐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第三步:介绍亚洲音乐的特点(15分钟)1.分析亚洲音乐在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2.引导学生思考亚洲音乐表达的情感和意义;3.展示一些不同国家的亚洲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第四步:探究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和传统乐器(30分钟)1.介绍亚洲各国的音乐风格和传统乐器,如中国的古筝、日本的琴、印度的坦普拉等;2.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亚洲国家,深入研究该国的音乐风格和乐器,并做简短的报告。
第五步:欣赏亚洲音乐作品(20分钟)1.听取学生小组的报告,欣赏他们选择的亚洲音乐作品;2.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第六步:总结和评价(10分钟)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所学内容;2.学生个人反思和评价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资源:1.亚洲音乐视频或音频;2.亚洲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3.亚洲各国音乐风格和传统乐器的介绍材料;4.班级计算机或移动设备。
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展览,亲身体验亚洲音乐;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研究亚洲音乐并展开创作。
思考题:2.你对亚洲音乐的哪个国家或风格最感兴趣?为什么?。
正规版教学设计《亚洲音乐》

亚非音乐的神韵——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材分析:本课学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探究亚洲的音乐文化。
亚洲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年轻人应该学习一切对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有益的东西,真正做到弘扬民族文化、尊重多元文化。
《欢迎》是印度拉贾斯坦的一首著名民间乐曲,具有鲜明的印度音乐特色。
乐曲演奏以萨朗吉为主,伴以笛子、西塔尔、鼓和铃等乐器。
乐曲分为引子和两个乐段。
《星星索》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情歌,表达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之情。
曲调缓慢、悠扬,带有哀伤色彩,每句节奏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
全曲以固定音型“星星索”为伴唱。
《四岁红鬃马》运用了蒙古独特的“呼麦”演唱形式。
《巴雅提木卡姆》是流行于阿塞尔拜疆的一首木卡姆。
全曲由A、B两个对比性音乐主题和华彩乐断构成。
一、教学目标:1、《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卡姆》和《星星索》等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让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激发学生了解多元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世界优秀音乐作品的热情。
2、自学亚洲音乐的概况,了解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加深对亚洲传统音乐风格的理解。
3、观看印度影片片段、分两个声部学唱《星星索》,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的音乐特点。
二、教学重点:掌握亚洲音乐特点,特别是印度和印度尼西亚音乐的风格。
主要欣赏《星星索》和《欢迎》。
教学难点:分两个声部演唱印尼民歌《星星索》并用肢体语言感受克隆宗歌曲“一松一紧”的特点;欣赏《欢迎》后,用手划出体现印度音乐旋律特点的线条和理解印度音乐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1、教学中采用设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思维发散,并将听、讲、练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亚洲音乐教案

亚洲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亚洲音乐教学目标:1.了解亚洲音乐的种类和特点。
2.学习一首亚洲音乐作品的演奏和表演技巧。
3.培养学生对亚洲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亚洲音乐的种类。
2.亚洲音乐的特点。
3.学习演奏和表演一首亚洲音乐作品。
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设备。
2.亚洲音乐演奏录音或视频。
3.乐器等演奏素材。
4.音乐节拍器等辅助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亚洲音乐录音或视频,向学生介绍亚洲音乐的存在和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a.你听过亚洲音乐吗?你对亚洲音乐有什么印象?b.亚洲音乐有哪些不同的特点?二、探究(15分钟)1.介绍亚洲音乐的种类,如中国古典音乐、印度传统音乐、日本传统音乐等。
2.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亚洲音乐的特点,如使用不同的音阶、独特的节奏感、讲究气氛的营造等。
三、实践(30分钟)1.选择一首亚洲音乐作品,如中国的《茉莉花》或日本的《樱花》。
2.教授学生演奏该曲的技巧和表达方法。
3.学生分组进行演奏和表演,指导学生注意声音的准确性、演奏的流畅性以及表演的表情和动作。
四、分享和总结(10分钟)1.学生表演完毕后,观众和演奏者进行互动和反馈。
2.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亚洲音乐的特点。
3.以问题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a.在演奏亚洲音乐的时候,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b.学习亚洲音乐对你的音乐理解和技巧有什么帮助?五、拓展活动(5分钟)1.鼓励学生继续探索亚洲音乐,并介绍一些著名的亚洲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
2.布置作业:学习一首亚洲音乐作品并进行简短的演奏或表演。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亚洲音乐的种类和特点,并学习一首亚洲音乐作品的演奏和表演技巧。
通过实践中的演奏和表演活动,学生能够培养对亚洲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更多的音乐素材和互动活动,以激发学生更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也应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亚洲音乐学习和研究。
东亚音乐教案

东亚音乐教案
《东亚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学内容:湘版《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三课《亚细亚民间风情》之《东亚民间音乐》
教材分析:
“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本单元选编了《亚细亚民间风情》中《东亚民间音乐》的教学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东亚的音乐文化。
整个亚洲从音乐文化方面划分为东亚、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几个音乐文化区,每个音乐文化区的音乐都有其绚丽的艺术。
我们国家所在的东亚地区文化传统历史悠久,有历史记载其超过四千年,在几十个世纪期间,东亚人民做出了重大文明的贡献,给以世界珍贵的礼物。
所以东亚音乐作为亚洲乃至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应该了解的重要知识点。
教学目标:
1.认真聆听与体验东亚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能识别各国家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乐器。
2.能辨别东亚音乐文化区域内的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艺术特点。
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加课后小组讨论,了解亚洲其他音乐文化国家的音乐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文化价值。
设计理念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有助。
亚洲音乐教案模板小学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学唱、律动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特色,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 知识与技能:认识亚洲音乐的基本特点,如节奏、旋律、歌词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过程与方法:通过互动、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亚洲音乐的魅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欣赏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了解其风格特点。
2. 学唱一首亚洲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1. 理解亚洲音乐的风格特点,如节奏、旋律、歌词等。
2. 学唱歌曲时,注意音准和节奏。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亚洲音乐图片、视频、音频等。
2. 亚洲音乐作品:如《茉莉花》、《小苹果》、《韩剧主题曲》等。
3. 乐器:如口风琴、手鼓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亚洲音乐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亚洲音乐的魅力。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音乐来自哪些国家吗?二、新授1. 介绍亚洲音乐的基本特点,如节奏、旋律、歌词等。
2. 展示亚洲各国音乐图片,让学生了解亚洲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三、实践1. 教师播放一首亚洲歌曲,让学生聆听并模仿节奏。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亚洲歌曲进行学唱。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亚洲音乐的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唱歌曲的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亚洲音乐?2.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点评。
二、新授1. 教师播放一首新的亚洲歌曲,引导学生分析其风格特点。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新的亚洲歌曲进行学唱。
三、实践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展示学唱的亚洲歌曲。
2. 学生进行互动,互相评价表演。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亚洲音乐的魅力。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唱歌曲的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亚洲音乐的基本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音乐初二上花城版第三单元世界音乐之窗——亚洲音乐教案

音乐初二上花城版第三单元世界音乐之窗——亚洲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接触熟悉亚洲三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
2、初步了解亚洲三个地区民歌的特点,进而体会亚洲各地区音乐作品鲜亮的民族风格3、了解亚洲民间音乐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文化教学内容:1、观赏学唱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的民族民间音乐2、观赏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民族民间音乐3、观赏日本,朝鲜的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安排:1、教学重点:通过观赏亚洲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体会其具有的与西洋音乐及其他地区音乐明显不同的艺术魅力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兴趣,学唱亚洲民歌,并产生喜爱之情3、课时安排:3课时教材分析1、印度全称“印度共和国〔TheRepublicofIndia〕”。
首都新德里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要紧城市有加尔各答〔为全国第一大城市和黄麻加工中心〕、孟买〔印度最大纺织业中心〕。
国花为荷花,蓝孔雀是国鸟,货币是印度卢比〔Rupee〕。
人口居世界第二位。
有10个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
印度音乐按照体裁可分为宗教音乐、古典音乐、民俗音乐、大众音乐4种。
印度传统音乐艺术的差不多特征是缠绕着几个骨干音上下迂回、曲折进行的旋律,各种滑音和装饰性音型的点缀,始终伴随着曲调的持续音,富于变化的鼓点以及情韵浓郁、略带鼻音的歌唱,所有这一切正是构成印度传统音乐的差不多因素。
1、“拉格”〔Raga〕一词是梵语,意为色彩、情绪,它被称为印度古典音乐的灵魂。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古典音乐的最要紧特点就表现出以拉格为基础的即兴演唱演奏上。
每种拉格都有相应的、由5~9个音依一定次序排列的音阶,它们的上行和下行能够相同也能够不同。
与欧洲大小调音阶形成明显区别的是,印度拉格常用的几种音阶中小2度音程居多,增2度次之,而大2度往往只有1~2个。
塔拉是印度传统音乐构成的另一要素,是印度人对节奏、节拍的总称。
印度的节奏体系相当复杂,总共有100多种,常用的约有15~20种。
亚洲音乐 教案

亚洲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亚洲音乐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亚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探索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和乐器。
3. 培养学生对亚洲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跨文化理解。
教学内容:1. 介绍亚洲音乐的概念和背景知识。
2. 分析亚洲音乐的特点,如调式、节奏、和声等。
3. 介绍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和代表性乐器,如中国的古筝、日本的琴、印度的坚琴等。
4. 听取亚洲音乐的经典作品,如中国的《茉莉花》、日本的《樱花》、印度的《印度之舞》等。
5. 学习亚洲音乐的基本演奏技巧,如弹奏古筝、敲击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亚洲音乐的图片、视频或音频,引起学生对亚洲音乐的兴趣。
2. 介绍亚洲音乐的概念和背景知识,包括亚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3. 分析亚洲音乐的特点,如调式、节奏、和声等,通过听取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和讨论。
4. 介绍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和代表性乐器,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让学生对这些乐器有初步了解。
5. 听取亚洲音乐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聆听音乐的表达和情感,并进行讨论和感受交流。
6. 学习亚洲音乐的基本演奏技巧,选择一种乐器进行示范演奏,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和练习。
7. 结束:总结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表达对亚洲音乐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资源:1. 亚洲音乐的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
2. 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乐器实物或模型。
3. 亚洲音乐的经典作品音频或视频。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学生理解:通过课堂讨论、问题回答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亚洲音乐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表达:鼓励学生展示对亚洲音乐的个人感受和体会。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亚洲音乐的创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演奏、歌唱或舞蹈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亚洲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 组织学生进行亚洲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学习亚洲音乐的成果,并邀请其他班级或学校师生参与观赏。
3. 鼓励学生深入研究亚洲音乐的特定领域,如中国的京剧音乐、印度的印度古典音乐等,并进行小组或个人报告。
东南亚音乐教案

东南亚音乐教案【篇一:东南亚音乐教案】花城版八年级上册《东南亚音乐》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世界音乐之窗——亚洲音乐的第二课东南亚音乐。
东南亚分布着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具备灿烂音乐文化的国度,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甘美兰是印尼传统音乐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在印尼各地使用范围很广。
德彪西在甘美兰音乐的启发下,在自己创作中形成一种被人们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现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是在这世纪交替时期的唯一的伟大而绝对具有独创性的作曲家。
可见东南亚这片土地培育创造的灿烂音乐文化,不仅对本地区,而且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东南亚诸国中菲律宾的音乐显得颇为“与众不同”,因为在该国90%以上居民中流行的音乐深受西班牙和美国的影响。
菲律宾竹竿舞是模仿长脚鸟在田间跳跃的动作,它以一对或数对长竹竿相击,舞者得用竹竿分开的瞬间插足跳跃,乐队以轻盈活泼的音乐为表演烘托热烈的气氛。
我上这一节课时,欣赏作品的同时尽量结合特色乐器、文化历史、舞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和多种参与形式,贯彻思考、体验、探究、实践的原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以点代面激发学生对东南亚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1、东南亚相关的人文、历史、地理、艺术常识概括;2、鉴赏曲目:《珍珠》(甘美兰音乐)、《星星索》(印尼巴达克民歌克隆钟音乐)、《梭罗河》(印度尼西亚民歌)、钢琴曲《塔》(法.德彪西曲)。
《竹舞》(菲律宾民歌)3、与鉴赏曲目相关的国家或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的讨论交流。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项:1、能认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民间音乐作品,能说出自己的感受、体验,并积极参与讨论,探讨甘美兰等音乐风格特征。
2、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能以简洁的语言总结音乐与民族的关系。
3、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亚洲音乐》音乐鉴赏教案

《亚洲音乐》音乐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亚洲音乐的多样性和文化背景。
探索不同亚洲国家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聆听和分析亚洲音乐的乐器、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培养学生对亚洲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二、教学准备:讲义或课件,介绍亚洲音乐的背景和特点。
亚洲音乐的音频素材或演奏视频。
地图或图片,展示亚洲各国的位置和文化特色。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由《咖喱咖喱》导入歌曲中唱了哪些国家?引导学生思考亚洲包括哪些地区和城市,探讨与亚洲文化的紧密联系,以及不同亚洲国家的音乐风格的差异。
提出问题:你们对亚洲音乐有何了解?你们期待聆听亚洲音乐吗?二、介绍亚洲音乐的背景和特点(10分钟)简要介绍亚洲音乐的地理范围和文化背景,涵盖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音乐风格。
解释亚洲音乐的特点,如多样性、丰富的乐器、独特的节奏和旋律。
三、聆听和分析亚洲音乐(20分钟)听取亚洲音乐的音频或观看印尼音乐甘美兰演奏视频。
引导学生聚焦乐器、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分析印尼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印象,比如平静、神秘、欢快等。
聆听印度音乐,重点观看印度乐器萨朗吉和西塔琴,探讨印度乐器文化包容性特点。
四、地理探索(10分钟)展示亚洲地图或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亚洲国家的位置和文化特色。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地理、历史、宗教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加深对亚洲音乐背景的理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总结学生对亚洲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在鉴赏亚洲音乐中获得的收获。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对亚洲音乐的兴趣和探索。
扩展活动:学生可选择一个亚洲国家的音乐风格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报告。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亚洲音乐与其他地区音乐的异同点。
学生可以尝试演奏或创作一段亚洲风格的音乐,展示他们对亚洲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学生对亚洲音乐的描述和分析。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学生完成的个人或小组研究报告。
学生创作或演奏的亚洲风格音乐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之亚细亚民间音乐简介(一)东亚、东南亚、南亚彭芳一、授课时间:2013年10月20日-----10月24日二、课型:音乐欣赏课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等五、教学方法:聆听体验法、对比听辩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内容:《清津浦船歌》朝鲜民歌、《索兰调》日本北海道民歌、《我们跳喃旺》泰国民间歌舞曲、《日出》印度尼西亚民间佳美兰音乐、《海鸥》缅甸民歌、《晚上的拉格》印度民间乐曲、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介绍亚洲三个音乐文化区域内风格各异的声乐和器乐作品教学难点: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八、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化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能辨别本课所聆听的三个音乐文化区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能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音像及文字资料,在班上展开研究性学习和进行专题研讨、交流。
知识与技能:认真聆听与体验亚洲三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能随音乐学唱《我们跳喃旺》、《海鸥》、等歌曲,并记住歌曲的主旋律。
九、教学过程:<一>、导入点题:东亚民间音乐师:东亚音乐文化区是指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
这一地区的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
日本虽有含半音的都节音阶、琉球音阶和不含伴音的律音阶、民谣音阶的区别,但也都是五声音阶。
另外,在以琵琶、胡琴、三弦为代表的乐器运用、音乐曲式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的因素。
<二>、新课教学亚洲文化漫谈东亚民间音乐:(一)朝鲜篇1、导入2、朝鲜文化漫谈欣赏一组朝鲜图片及歌舞片段【2-2】【2-3】【2-4】【2-5】【2-6】【2-7】3、听赏《清津浦船歌》朝鲜民歌【2-8】要求:体验朝鲜歌曲的风格特点。
提问:这首朝鲜歌曲有何风格特点?生:师: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6/8拍子。
第一段的节奏悠长,蕴含着渔船摇摆的韵律,曲调明快跳跃,具有歌咏的特点,描绘了清津浦港碧波荡漾,渔船乘风破浪出海捕鱼的情景。
第二段的曲调轻松有力,加之富有朝鲜民族风格的捕鱼号子的衬词的运用,生动地表现了朝鲜渔民在风浪起伏摇摆不停的渔船上辛勤劳动的情景。
4、歌曲介绍这是一首朝鲜东北部咸镜北道地区民歌。
该地区东临日本海,水产业很发达,是个不冻港和渔业基地。
自古以来,当地渔民唱着各种渔民号子出海捕鱼,有装网上船的装网歌,有与水上作业有关的行船歌、划桨歌、撒网歌、拉网歌、捞鱼歌、收网歌,还有属于远洋号子的远捕归帆歌以及卸鱼歌、庆丰收的风竹谣等。
朝鲜的船歌也是与捕鱼劳动有关的歌曲体裁。
《清津浦船歌》是其中传唱颇广的一首。
(二)日本篇1、导入(播放《樱花》片段)【3-1】提问:音乐把我们带进了哪个国家?1、日本文化漫谈师: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
(1)同学们能谈谈你所了解的日本吗?生:(樱花、和服、富士山、茶道、插花……)(2)欣赏一组日本图片及歌舞片段【3-2】【3-3】【3-4】【3-5】【3-6】【3-7】2、听赏《索兰调》日本北海道民歌要求:体验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提问:这首日本民歌有何风格特点?生:师:这首歌为非方正式一段体结构,2/4拍子,分节歌形式,首尾的两句均为衬词,歌曲第一句“呀连,索兰索兰”旋律铿锵鲜明,具有劳动号子的韵律,是渔民把捕捞上来的鲱鱼转移到其它搬运船上的吆喝声;第二、三句是一种呼应式的对答句,旋律明快活泼;第四句“巧依呀沙……”是渔民拉网的劳动号子。
歌曲生动地描绘了渔民捕鱼时愉悦的劳动场景。
(1)歌曲介绍《索兰调》又称《拉网小调》,是日本北海道渔民在捕捞鲱鱼时演唱的一种劳动号子。
这首歌的曲调是在无半音的五声律调式(5 6 1 2 3 5)的基调上构筑而成,民族风格颇为浓郁,属于典型的日本“八木节”音乐样式(节拍规整,在母音上不太延长)。
(2)日本音乐特点拖腔多、悠长缓慢、速度徐缓,节奏较为舒展。
东南亚音乐文化区师:东南亚地处亚洲的东南地区,旧时也称南洋。
这一地区由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和分布在南中国海、印度洋、菲律宾海的大小岛屿所构成,包括大陆半岛地区的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越南和岛屿地区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家和地区。
境内种族、民族、语言复杂,宗教信仰有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及天主教等。
这一地区文化复杂交混,全区一方面有许多共同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其变化的多样性也成为一大特色。
东南亚地区大致可以分为大陆和岛屿两部分。
大陆部中的北部其少数民族的各种音乐文化与中国西南地区的音乐文化有许多共同点。
比如:云南傣族的象脚鼓,在泰国得以广泛使用;在云南等中国西南部地方流传的芦笙与东南亚大陆地区的“肯”[也是芦笙类乐器]相对应。
在岛屿部,以佳美兰为代表构成了共同的音乐领域。
但自古以来,东南亚在接受中国文明和印度文明的影响这一点上是共同的。
在音乐形态方面,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并存,其构造根据各民族不同的爱好而有差异。
节拍以三拍子、四拍子为基础。
以青铜和铁为制作材料的旋律打击乐器和以此为乐队成为这一地区的特征,同时,在这一地区也有丰富的竹制管乐器和竹制打击乐器。
(三)泰国篇1、导入(播放泰国歌舞片段)【4-1】提问:音乐把我们带到了哪个国家?生:师:泰国拥有许多少数民族,其民俗音乐也十分丰富。
北部民俗乐器“坡安”、东北部的笙舞“喃旺舞”及“喃旺歌曲”,受到人民广泛爱好。
其中喃旺舞是从老挝传人的以笙来伴奏的舞蹈,这种笙叫“肯”[Khen],有14管,长度在1米至2米之间。
舞蹈动作简单,舞姿端庄,手势优美,边唱边舞,舞时男女成对,一步一趋,是男女的社交舞蹈,歌曲是在祖先传下来的古老曲调中即兴填人歌词进行演唱。
喃旺歌曲是泰国流行范围最广的一种民歌体裁,常在结婚仪式和法事、节日等场合演唱,成为不可缺少的传统民谣。
其内容不仅有传统故事和男女恋爱题材,且经常反映现实生活。
2、泰国文化漫谈(1)欣赏一组泰国图片及歌舞片段【4-2】【4-3】【4-4】【4-5】【4-6】【4-7】3、听赏《我们跳喃旺》泰国民间歌舞曲要求:体验泰国歌曲的风格特点提问:这首泰国民间歌曲有何特点?生:(1)介绍泰国民歌师:《我们来跳喃旺》是一首喃旺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吾拍子。
歌曲的节奏稳健而富有动感,语言质朴易懂,曲调欢快明朗,表现了人们在跳“喃旺”时的愉悦心情。
4、师生互动(1)学生随琴学唱《我们跳喃旺》这首歌曲的第一段,体验泰国民歌的风韵。
(四)印度尼西亚篇1、导入播放《星星索》歌曲片段【5-1】提问:音乐把我们带进了哪个国家?2、印度尼西亚文化漫谈(1)观赏一组印度尼西亚民间图片及歌舞片段【5-2】【5-3】【5-4】【5-5】【5-6】师: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赤道横贯其间,由大小13000多个岛屿组成,被称为“千岛之国”,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
1.3亿多人口,由爪哇族、马来族、马达族和阿齐族等100多个民族组成。
爪哇岛的人口占全国半数以上,是印尼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3、听赏《日出》印度尼西亚佳美兰音乐要求:体验印度尼西亚民间音乐风格特点。
提问:这首印度尼西亚民间音乐有何风格特点?生:师:《日出》是一首为乔吉德晶基坦舞表演开场的器乐作品,也是一首乔吉德佳美兰音乐。
乐曲开始由十多根竹管平排组成的打击乐器(类似于木琴的特点)奏出了一段快速流畅的主题,接着,在一阵小钹轻快的节奏声中,双面鼓击出欢快的鼓点,同时,竖笛的快速演奏与鼓钹声一起构成多层次的丰富音响,并不断反复,情绪颇为热烈。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节奏更密集,演奏的即兴性更强,情绪层层递进,乐曲最后在欢腾奔放的气氛中结束,仿佛描绘出人们在日出时欢乐歌舞的场景。
(1)介绍乔吉德品基坦舞乔吉德品基坦舞是一种社交舞蹈的名称。
在这种舞蹈中,观众不只是观看,也必须参与其中,并且互相认识。
这种舞由来已久,表演时先由一位妇女拿着扇子在台上跳一圈,然后从观众中挑出一位男士作为舞伴,俩人即兴地跳一段罗曼谛克的舞蹈,称为恩吉宾[N小b-ing],男士需使出浑身解数,以获得女士欢心。
这种舞蹈有多种伴奏的佳美兰,最普遍的便是乔吉德佳美兰。
(2)介绍佳美兰音乐佳美兰[Camel]印尼语的原意是“用手操作”、“敲击”,所用乐器大多数是青铜乐器,即:以按吊挂型、水平放置型组合的乳锣类乐器为中心,加上双面鼓“肯坦”、木琴“甘班”、弓奏弦乐器“列巴布”、拨弦乐器“切连朋”、“卡恰皮”、竹笛“苏铃”,以及男女歌手。
这些乐器如从功能方面看,有线的乐器群,主要表现旋律的横向连贯及其装饰,如:竖琴、木琴、排琴、列巴布、切连朋以及歌声等;点的乐器群,主要是强调旋律的骨干音,如锣类乐器的吊锣、釜锣;介于它们之间,掌握节奏和速度的是双面鼓,这些乐器的组合,可以说是构成立体化的乐音组织。
佳美兰如按地方特色分的话,大致有四种代表性类别:即西爪哇、中爪哇、东爪哇、巴厘。
南亚音乐文化区南亚音乐文化区以印度为中心,包括其邻近国家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锡金马尔代夫等国。
其音乐文化以发达的印度音乐理论为背景,印度音乐占主流地位。
南亚各国由于人种、民族、语言、宗教及地理、历史、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在音乐方面又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音乐艺术与宗教、民俗紧相关联。
鼓类乐器和拨奏乐器在这一地区得以充分运用。
(五)缅甸篇1、导入播放《缅甸歌舞》片段)【6-1】提问:音乐把我们带进了哪个国家?2、缅甸文化漫谈(1)观赏一组缅甸图片及歌舞片段【6-2】【6-3】【6-4】【6-5】【6-6】师: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东北与中国相接,西北与印度、孟加拉国为邻,东南与老挝、泰国接壤,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是中南半岛最大的国家。
缅族为主要民族约占总人口的65%,其他较大的民族有克伦、掸、克钦和孟族等。
80%信仰佛教,以缅语为国语。
2、听赏《海欧》缅甸民歌要求:体验缅甸民歌风格特点。
提问:这首缅甸民歌有何风格特点?生:师:《海鸥》以抒情的笔调,表达出缅甸人民向往自由、热爱家乡的炽热情感。
全歌为带再现的三段体,七声音阶,4/4拍子,歌曲第一段节奏均匀平稳,旋律以级进小跳结合,柔美而又深沉,乐句发展采用模仿的手法,强拍弱位的弱起节奏贯串全歌。
第二段开始的切分音的运用,使音乐与前段形成较大的对比。
这段音乐情绪激越奔放,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我”对壮丽的伊洛瓦底江由衷的赞美。
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特别是第一乐句“7#4”两音的变动,使歌曲的溢美之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提升。
最后,在尽情讴歌祖国锦绣河山的高潮中结束全曲。
(1)简介伊洛瓦底江是缅甸的第一大河,也是亚洲中南半岛著名的河流之一。
河谷平原是缅甸盛产稻米的农业区,密布的河网形成了缅甸内河运输的大动脉,每当夕阳西下,彩霞缤纷,江水静静东流,歌声轻轻回荡,成群的海鸥在江面上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