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3 主观题(论证方法 论证思路 论证结构)-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讲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主观题(简答题)——审清题型,精准概括信息性阅读能力的要求之一:在熟悉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
分析材料论证方面的特点,考生既要对文本材料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和提炼,还要辨明论点、论证思路结构、论证方法等,然后才能分要点组织出规范的答案,与原论述类文本考查论证的客观选择题侧重于信息的比对判断相比,更具有深度,综合性更强,更加凸显了整体阅读分析把握文本的能力。
突破点1: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例证法):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作用: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①具体形象,易于理解)、更有说服力(②增强文章说服力),③有力论证观点。
论据新颖典型,论证充分有力。
答题模式:使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举……(概括示例),从而使论证更具体(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
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以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论证论点。
“引用论证”是其中一种。
作用: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答题模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方式,论证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3.引用论证(引证法)
引用名言警句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说明道理、论证观点。
作用:①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使论证更有力;②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使论证更有吸引力。
答题模式:使用引用论证的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4.对比论证
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作用:突出论证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
答题模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5.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打比方来证明论点。
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语言生动形象,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
答题模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6.类比论证
通过对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
作用:类比法富于启发性,它深入浅出,使读者易于领悟抽象的道理,可使文章简练生动。
7.因果论证
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正确、合理。
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果溯因,由因溯果)来证明论点。
作用:因果论证的运用使文章逻辑性强,无可辩驳。
从现象看本质,由结果探究原因,让论证深刻,说理透彻。
8.归谬法
为了反驳一个错误的论题,先假设这个论题是正确的,然后从对方的论断中推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来,从而证明对方的论断不能成立(原先的论题是错误的)。
作用:常和泼辣、犀利的语言相配合,产生辛辣、有力而富有幽默感的表达效果。
9.归纳论证(事实论证)。
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这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
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即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
这种结构的方法,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认识规律。
10.演绎论证(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
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例题】1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一种并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如今有些人,总是特别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深刻,因此总是千方百计伪装自己、表演自己。
固然,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但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表的华丽取悦观众,而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诚、丰富来赢得更多的掌声。
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示例一:引用论证。
引用傅雷先生的话,有力地论证了诚实的可贵。
示例二:比喻论证。
作者把人生比做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只有真诚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演员。
这样就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诚实的可贵。
示例三:对比论证。
把两种人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诚实的可贵。
【例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二:
最深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这一全然陌生的敌人,阅读新闻,成为一个公民在如此灾难面前,保持知情、消解恐慌、积极防护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
这场灾难影响多维复杂,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在撬动事实时,媒体选择让谁发声,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RUC新闻坊对2286篇相关报道做了全面的观察、分析,有以下发现:
(一)疫情前期媒体发声受限,导致预警滞后。
学界普遍认为,健康传播的透明公开能帮助公众正确认知公共卫生事件,遏制谣言或错误信息的流传,避免社会恐慌,建立切实可行的防范机制。
官方公开信息的不及时、不完善,极易造成媒体对疫情严重性的误判和报道的迟滞,不能起到有效预警。
(二)“人”在信源中的地位上升。
随着疫情扩散,媒体消息来源更加多元,出现下沉的趋势,“人”的地位受到重视。
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发布征文,给有切身体会的“风暴中心”的人提供了发声的平台。
他们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更主动地参与到内容生产之中,大大丰富了报道的体裁和主题,提供了多元的视角,为历史留下更为鲜活的底稿。
(三)越靠近现场,情感倾向越强烈。
在19项编码的消息来源中,记者观察、一线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普通市民、网民、其他公众人物、医疗机构作为信源的稿件与其他信源的稿件相比,因为融入了更多的切身经历,具有更鲜明的情感倾向。
(四)报道倾向总体呈中性,党媒更偏正面。
三类媒体中,党媒的报道更偏正面,从疫情中寻找正能量,对疫情中的做法、成绩进行肯定,是整块抗疫情绪版图中情感色彩最鲜亮的模块。
相比之下,市场化媒体和自媒体正面报道比负面报道少。
市场类媒体中立报道比例最高,接近90%。
自媒体负面倾向的报道接近正面的2倍。
说明这两类媒体更多地着力于对疫情中存在的问题的揭示、质疑和反思。
……
[数据说明]
(一)为了对比不同性质媒体的报道差异,选取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隶属中新社)、健康报(国家卫健委旗下报纸)5家媒体作为党媒样本,财新、界面新闻、澎湃新闻、三联生活周刊、人物、第一财经6家媒体作为市场化媒体样本,丁香园、八点健闻作为垂直领域权威自媒体样本。
(编者注:有专家认为,从广义上看,我国境内所有公开发行的媒体都可以算是党媒,本研究中采用的是狭义的“党媒”概念,即本研究中的“党媒”相对“市场化媒体”偏机关报刊性质,后者对前者偏市场化运营。
)
(二)为了对比湖北当地媒体和其他媒体地区报道的区别,选择了湖北、广东、北京三地做比较,并将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6家地方级媒体作为分析对象。
北京和广东都曾属SARS疫区,且是目前为止防控疫情扩散压力较大的地区。
(三)在具体样本选取上,本研究以电子版报纸及官方微信公众号作为主要样本收集来源,过滤掉直接转载、无信源标注的简单网络信息整合等非原创报道。
(摘编自人大新闻系RUC新闻坊《2286篇肺炎报道观察:谁在新闻里发声?》) RUC新闻坊是怎样增强这篇“新闻观察”结论的说服力的?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选择的媒体样本覆盖面全、代表性强。
②选用的新闻报道样本均为原创。
③界定重要概念。
④注重数据分析。
⑤表述客观。
⑥精确归纳,分类梳理。
解析
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本题答题区间在材料二以及“数据说明”部分。
根据“为了对比不同性质媒体的报道差异,选取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隶属中新社)、健康报(国家卫健委旗下报纸)5家媒体作为党媒样本,财新、界面新闻、澎湃新闻、三联生活周刊、人物、
第一财经6家媒体作为市场化媒体样本,丁香园、八点健闻作为垂直领域权威自媒体样本”,可概括出“选择的媒体样本覆盖面全、代表性强”;根据“在具体样本选取上,本研究以电子版报纸及官方微信公众号作为主要样本收集来源,过滤掉直接转载、无信源标注的简单网络信息整合等非原创报道”可概括出“选用的新闻报道样本均为原创”;根据“有专家认为,从广义上看,我国境内所有公开发行的媒体都可以算是党媒,本研究中采用的是狭义的‘党媒’概念,即本研究中的‘党媒’相对‘市场化媒体’偏机关报刊性质,后者对前者偏市场化运营”,可概括出“界定重要概念”;根据“市场类媒体中立报道比例最高,接近90%。
自媒体负面倾向的报道接近正面的2倍”可概括出“注重数据分析”;根据“三类媒体中,党媒的报道更偏正面,从疫情中寻找正能量,对疫情中的做法、成绩进行肯定,是整块抗疫情绪版图中情感色彩最鲜亮的模块。
相比之下,市场化媒体和自媒体正面报道比负面报道少”等语言可概括出“表述客观”;根据“数据说明”部分的“一”“二”“三”可以概括出“精确归纳,分类梳理”。
突破点2:论证角度(立场)
论证立场是指作者认识和处理文本中所论述的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也就是站在谁的位置上论述的问题并持有的观点,是站在个人、社会角度,还是站在国家、民族角度;是站在过去的角度、现在的角度,还是未来的角度;是赞成,还是反对。
【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二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
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
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 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馈赠了居所与养分。
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
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
”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年代。
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
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维。
地球能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
总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何去
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
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
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其为地球——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
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
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材料三: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自然界本身。
但是,近年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是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
人类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行的需要,一方面,将自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单,任意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则错误地把自然界当作“垃圾桶”,肆意弃置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品。
到头来,人类意欲征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罚。
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味着人类并没有解决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
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应当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约束条件,能动性本身也应表现为两个方面:在认识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如果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盲目性的意向活动。
要调整好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就得不断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了解。
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上。
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这种“能动性”无疑会祸及自身。
恩格斯在总结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轻验与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的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人们不能只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做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卫美云《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
同一话题往往有不同的论述角度,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论述角度上有何不同。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材料二,立足科学事实,围绕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辩证关系,从正面展开论述。
(2)材料三,立足人类未能摆正与自然的关系而导致危机这一角度,从反面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
突破点3:论证思路(行文脉络、论述层次、怎样一步步展开论述)
文章的行文脉络即文本的行文思路和基本结构,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
新高考的论述类文本由多则材料的非连续性文本组成,所节选的材料有时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段论结构,有的材料摘自原文的本论部分,有的则摘自原文的结论部分,需根据所选材料内容灵活分析作答。
【立论】
提出问题(引论:论点)——分析问题(本论:运用论据,展开论证)——解决问题(结论)。
如:(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4分)
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
②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
③最后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驳论】
提出错误观点——批驳错误观点(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提出正确观点。
如:材料三论证时驳立结合,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4分)
①驳:批驳了用现有科学标准衡量中医的错误观点,对中医的质疑不当。
②立:通过对科学的理论分析,作者认为中医符合科学基本的理论特点。
③结论:要在正确理解科学定义的基础上去认识中医。
【答题方法】
(1)粗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提文章全貌。
应通读全文,结合著作或文章的出处(题目)快速弄清文章论述了什么问题。
(2)研读段落,明确大意。
用简明的话把段意总结出来,理文章脉络。
勾画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主要是有助于理解文本内容的词句和揭示文章思路结构的句子。
(3)分析各段联系,划分文章层次。
先要概括归纳各段的主要内容;信息概括要全面,语言表达要简洁明白。
分清各段之间是并列关系、转折关系,还是递进关系。
文章结构主要分两种:一是总分式结构(总一分,总一分一总,分一总),二是破立式结构(先破后立、先立后破、边破边立等)。
注意:“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等表顺序的词,“和”“并且”“以及”等表并列关系的词,“然而”“但是”“不过”“其实”“相反”等表转折关系的词,“总之”“由此可见”等表示总结的词。
分析文章在表达观点时运用了什么材料以及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文章是如何论证观点的,标出各个段落的中心句或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每一段的中心论点。
然后,在此基础上划分结构层次,看文章采取的是总分结构,还是并列结构、递进结构、对照结构,然后概括层意。
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看段落中是否有分论点。
最后,组织语言有序作答。
按照文章的结构层次,有序作答,作答力求完整、简明、条理清晰。
【答题格式】
(1)首先……(提出问题+如何提出);
(2)然后……(分析问题+如何论证——论述角度、论证方法);
(3)最后……(解决问题+如何解决——总结呼吁、指出办法)。
【例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二:
“超级网红”故宫又一次登顶热门话题。
从故宫“紫禁城元宵灯会”的吸睛式宣传,到网友对活动质量的褒贬不一,再到网媒、专家对“故宫开发利用的边界”的广泛评论,一系列话题让我们意识到,当故宫顶着闪耀了600年的历史光环走到当下,变得可亲可近时,文物保护与文化创新的冲突正在悄然酝酿着。
不可否认,故宫作为皇家文化代表,在文创研发上,其占有的资源无可匹敌。
故宫文创品类从朝珠耳机、书签等“小玩意”拓展到珠宝、美妆等多个领域,融入当下生活场景。
显然,故宫文创自成一派,也带动了中国各地博物馆的文创之风。
不过,对于以传承传统文化为责任的文物文创,再创作的尺度依据什么测量?是否需要建立行业标准?这些问题需要宫作为“龙头”有所作为。
一些文创产品同质化重、质量不够好等问题,也需高度重视。
既然是文创产品,也应当符合商品价值的一般规律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既要有适合普通大众所需的生活小玩意,也需要有追求高端品位的精致工艺品。
供给以创意审美为底线,
无论是趣味化还是高雅范,自内而外新生的力量才是艺术表达的本真诉求和创新方式。
故宫作为文创的先行者,在文创传播方式上常有突破。
从“雍正卖萌图”开始,故宫的文物有了“深入民间”的温度和“与民同乐”的态度,故宫持续的“花式卖萌大法”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流行表达。
但当沉默的文物变得热闹起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时,是以突破传统保护的方式达到展示价值和传播需求,还是以更安全的方式爱惜羽毛般保存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一些过火的宣传提醒我们,过于迎合观众的设计可能非但不能达到目的,还会给人留下缺少自信的印象。
如果说文物创新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现代创造,那么,文化顺应时代趋势被创造和利用的方式应当更加自信。
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活化都是一条被认为能激活文化价值生命力的有效途径。
然而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呈现,开放的底线却难以衡量。
对于故宫而言,关乎的是历史,是标志,“过去”的姿态固然重要,但现在以及未来更值得思考。
在市场热闹、消费者追捧的背景下,引发争议的文创可能带来了传统文化的新生,但也让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物保护陷入盲目发展态势。
文创商品的复制雷同、传播方式的低俗献媚,都会丧失文化传承的根本需求。
相比于热度,文物资源的开发需要“保护和利用”的冷思考。
无论是用受众喜欢的艺术方式来表达文化审美内涵,还是通过满足商业价值来实现文化创意的结果,文化遗产再创造的最终意义还是要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岑梅玲子《从故官文创看文化遗产创意边界》)材料二是如何一步步地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先借现象明论题,即文物保护与文化创新的冲突。
②然后分角度析问题,一是从文创研发的角度,提出要坚守供给底线;一是从传播方式的角度,提出文创要自信发展。
③最后作总结亮观点,指出文创应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意义。
【例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人类自身的艺术创作的区别是什么呢?区别在于是否用“身体”创作。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之所以是“人工”而不是“人类”,就在于它不具备人类的身体。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深度学习的应用,人工智能的计算、学习、推理等能力具有了质的改变和提升。
但即使人工智能越来越接近人类身体的某些功能。
它终究不是人类的身体。
而艺术创作与人类的身体具有密切联系。
艺术家的身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动力。
艺术创作的触发是由艺术家主体和外部客体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
清代画家郑板桥画竹,正是因为他看到了“院中之竹”后,“胸中勃勃,遂有画意”,这个“画意”就是艺术创作的冲动。
艺术家的身体对外界环境具有一种能动的选择性。
这与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是不同的。
虽然人工智能现在也可以通过看图进行艺术创作,比如微软小冰2017年就具有了“看图创作现代诗”的技能,但显而易见的是,人工智能的“看”与人类通过身体的“看”具有本质的不同。
人工智能的“看”与其说是一种“看”,不如说是“数据分析”。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所看到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关于事物的数据、程序、编码等内容。
通过分析所“看”之物的数据,人工智能再调动内存数据库,找到合适的模型、编程进行所谓的“艺术创作”。
艺术家的身体状态影响着艺术创作过程。
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整个身体都会进入到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状态。
如中国古代诗人写诗之前强调要进入到“虚静”的状态。
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其实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将自已的想象、情感、志向、思想等内容通过艺术表达出来。
而对于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来说,其艺术创作过程仅仅是数据的整合、模型的筛选等计算、推理过程。
人工智能并不知道自已所“创作”的艺术为何物,对于它们来说,这些艺术仅仅是冰冷的数字与毫无温度的符号而已。
与艺术家有生命的人的身体不同,影响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是它数据库的大小以及学习能力的强弱。
艺术家在创作艺术的过程中,也在改造着包括身体在内的整个自己。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当人通过劳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
毫无疑问,艺术创作也是人类的一种劳动实践,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是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艺术对象化出来,另一方面对象的特质也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对主体形成了某种反作用。
正所谓“文如其人”——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同时“人如其文”——人也会受到文的反作用。
但是,对于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过程来说,即使它可以对人工智能产生一定影响,这种影响也仅仅是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的经验和情感的积累,而且这些积累是作为一种数据和符号保存在人工智能的储存器之中,这显然与人类本身的艺术创作截然不同。
以上从身体的角度对艺术家艺术创作与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区别进行了比较,并认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的“身体”不同于人工智能机械化、数字化的“身体”。
正因如此,我们才认为人类的艺术创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