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情理相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实结合,情理相生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20年第32期

主持人语

“虚实结合”指的是在写实(叙述、描写现实生活的现象、场景等)的基礎上展开联想、想象、思考等,来表现感受和抒发情感(抒情、议论等),即写虚。或者先表达感受和抒情,再联想、思考现实生活的现象等加以深层地印证强调。体现在全文的谋篇布局上,就是整体结构上写实(记叙事件、描写情景等)与写虚(抒发情感、议论思索等)的比例要实现一定的平衡,不能走两个极端。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恰当地使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作,才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呢?

一、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实景拟得不但形似,而且神似。拟人、比喻之类,并非写作时想到要用什么修辞手法才写出来,而是事物在你心中就是这个形象。如一树紫藤萝花,在宗璞心中像瀑布,像人,它在流动,在欢笑,在和阳光相互挑逗……只要把这些内容写出来,紫藤萝花就显得分外可爱。

二、所写之物如若亲见,对物的描写不可太实,但要加上作者的独特感受,从而加工、创造出情景交融、引人联想的深远境界。如《山中访友》这篇充满童心童趣的散文,其构思就显得特别新奇。“我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血液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株树,使“我”与树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联想。

三、可以通过多种感觉触发联想和想象,书写与眼前景物相似或相关的景致。如朱自清对父亲背影的虚写,就与前面的背影相照应,深化了文章主题,而作者对父亲的理解及牵挂之情则力透纸背,震撼心灵。

美文引路

蓝印花布王全吉

我忽然听见有一种呼唤,亲切,又有些遥远。在杭州城郊的宋城,那条简单的仿古小巷里,我似乎听见了蓝印花布在清风里细语的声音,声音里充满了初夏阳光的味道。那家挂满蓝印花布的小店里,我梦中的蓝印花布成为一种饰物,一件件旅游纪念品,装饰着这个叫宋城的地方。蓝色的织物在一瞬间,让我联想起乡间织土布的机子月夜里的吟唱,大片大片的蓝靛草在夏日的熏风中起伏的波浪,以及雕花的被板里蓝色的液体欢快流动的声音。

我盖过蓝印花布做被面的棉被。小时候,在外婆家我见过颜色朴素清爽的蓝印花布被,在寒冷的冬天,那来自乡间植物的温柔和暖意,严严实实地捂着我的童年。那时候,我很小,到现在我还是记不起来那床蓝印花布上的图案,是百子图,还是龙凤呈祥,抑或是别的什么图案?

蓝印花布,有扎染、蜡染和夹染之分。夹染起源于隋代,盛行于唐代。唐时的夹染色彩艳丽,丝、帛的织物上,浸染了大唐的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宋代时,彩色的夹染织物出现在皇家的宫殿,不允许民间有着华丽的夹缬,两次下令禁止夹缬的流行。离开了民间的夹染,就像是被连根拔起的植物,成为无辜的浮萍,在历史的河流里沉浮漂流。在我的印象里,现在它漂泊在温州苍南一个僻远的村落,在夏天的早晨,给我们惊鸿一瞥的欣喜和绵长的伤感。那富贵华丽的色彩,这时已在岁月的风雨中洗去了铅华,成为清纯沉稳的蓝色。

这个曾经盛行于民间的一种手工染色工艺,它有个古典而文雅的名字:“夹缬”,以有花纹图案的“夹板”来染色,印染图案形态单纯,像淡雅的蓝色花朵,盛开在大地深处。它靛蓝的色彩,美妙的构图,以及它所散发出来的古老历史和文化的醇浓的韵味,让我身不由己地背向城市,走进隐没在寻常巷陌的乡间作坊。

纯粹的蓝色,来自土地上生长的蓝靛草。只要把它的草茎插入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泥土里,它就如春天的柳枝一般,抽枝长叶,长成一片葱茏蓊郁的绿色。我吃惊的是,在那苍翠的绿色植物里,竟然藏着深蓝深蓝的秘密。在遥远的年代,是谁第一个读懂土地里深藏的秘密?

秋天,蓝靛草的茂叶和嫩枝被采摘来,在大土坑里浸泡一周,加了石灰,开始搅浆、打靛花,竹棍和木杷在满坑的蓝靛里拍打着,那是一种绿色植物对另一种绿色植物别样的亲热方式,它们以一种神秘的语言,交流着对色彩的见解。在竹棍和木杷亲切的拍打里,蓝靛草开始

呈现出梦幻般的蓝色,仿佛秋日里高远的蓝天浓缩成这里浓稠的深蓝。打靛花人的瞳仁,便有了深海般的沉静和喜悦。

这些蓝色的液体,最后沿着雕花的被板上浅浅的河床,流向土织布,流向一个预先设想好的图案:可爱的孩子、妩媚的花朵、吉祥的凤凰……它们宛如大地上的花朵,淳朴自然,美丽茁壮。

在昔日的蓝印花布作坊里,应该有个偌大的院子,高高支起的竹架上,刚卸下来的蓝印花布沾着靛花浓郁的芳香,在河里漂洗后,从半空里悬挂下来,在初春的杨柳风里婆娑地曼舞着,印着百子或者龙凤图案的布匹,在阳光里飘扬着乡间生活的宁静和诗意。

田园的诗意总是出现在遥远的年代,出现在山歌悠扬小巷深处拨浪鼓叮咚的岁月里。我不知道这是时间别有用心,还是我的审美出现了问题。在关注民间艺术的日子里,我的心情或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或是沉浸在无边的惆怅和失落里。在苍南八岱村,我看见乡间夹缬艺人眉宇间隐隐的忧郁,像一滴墨汁落在我生宣一般的心上,慢慢地洇开来,浓浓淡淡地晕着。在黄昏的斜阳里,他孤独的身影很长很长。不久的将来,这个中国南方的蓝印花布作坊,也许将消逝在烟雨迷蒙的远方。

我没有理由要求乡间的艺人以一种文化的自觉,继续从事这活化石一般的夹缬手艺。他已经在充满蓝草气息的作坊里,十余年间默默地劳作着。他在艰难中默默的坚持和努力,使古老的夹缬艺术重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散发着文化的气息,就像古老的醇醪,虽逾千年,漱齿犹香。

(选自《浙江民间故事精粹》)

【各抒己见】

老师:虚实结合的手法是我们写作中常用的手法之一。虚写包括过去、未来和想象的,简单来说,只要不是发生在当下的就属于虚写。王全吉的这篇文章,虚实结合法的运用就恰到好处,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蓝兰:老师,听了你的讲述,我觉得开头第一段就是虚写。蓝印花布的声音,还有“梦里的蓝印花布”,这些都不是发生在当时当刻的。

黄莹莹:我同意蓝兰同学的说法。开头的这句“联想起乡间织土布的机子月夜里的吟唱,大片大片的蓝靛草在夏日的熏风中起伏的波浪,以及雕花的被板里蓝色的液体欢快流动的声音”,很明显是作者回忆中的景象,不是实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