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绿》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课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绿》这篇课文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优质示范课教材。
课文描绘了绿色的丰富多彩,以及绿色带给人们的美妙感受。
本文通过优美的文字和形象的描绘,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同时,本文也考察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他们对大自然的事物充满好奇,容易产生共鸣。
但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抽象的概念理解能力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对绿色的描绘,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各种绿色的图片,引发他们对绿色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感受绿色的美好。
3.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中绿色的理解和感受。
4.讲解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深入理解绿色的丰富多彩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关于绿色的手抄报,展示自己对绿色的理解和感悟。
6.总结: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环境保护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0《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0《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会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初步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4.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新词,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2.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初步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1.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2.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初步体会诗人对绿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喜爱一、出示课题,围绕“绿"组词导入同学们,关于“绿”,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词语呢?在有着丰富艺术修养的诗人“艾青"眼里,他对绿的感受又是如何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我们一起去读一读二、检查预学单生字预学情况从收集上来的预学单来看,指导生字“瓶”,注意后鼻音和书写间架结构三、初读现代诗,感受诗歌的想象之美1、读准字音,感受诗人眼中的绿2、聚焦第一小节,请生分享读了这句产生的疑惑: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预设:什么是绿色的墨水瓶?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是什么意思?倒翻了会怎么样?请生回答自己的思考:预设: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我猜想是诗人眼中看到的各种绿,因为下文又说到处都是绿的,风雨水也是绿的师:(什么时候会有这么多的绿,结合生活经验,你们猜一猜)预设:很可能是春天师:所以,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你还体会到了什么生:作者是把眼中所见的绿比作成墨水瓶,“倒翻"两个字给人的感觉是到处都是的师:嗯,很好,扑面而来、目之所及都是——绿。
作者想象到的是墨水瓶倒翻了,单单读到这里,还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生:激发好奇,引出下文师:仅仅从诗歌的前两句,就给同学们带来这么多美妙的发现,看来现代诗真的是很独特!我们一起尝试着走进诗人眼中的绿,读出墨水瓶倒翻了的感觉四、走进第二小节,感受绿的层次美师:到处都是绿的,到底怎么样呢?请女生为我们读一读。
10《绿》优质教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0《绿》优质教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主要围绕诗歌的欣赏与分析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包括: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掌握生字词。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一小节“绿的小径”,第二小节“绿的寓意”,第三小节“绿的畅想”。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境美。
2. 学习并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 掌握生字词,拓展词汇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绿”的美,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绿意盎然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绿”的印象,从而引入课题。
2. 课堂讲解(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
(2)分析诗歌的意境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绿”的美。
(3)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例题讲解(1)结合诗歌内容,设计一道填空题,让学生运用比喻手法完成。
(2)分析并解答题目,强调比喻手法的运用。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表现手法,创作一首以“绿”为主题的诗歌。
(2)选取几名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绿》2. 主要内容:第一小节:绿的小径第二小节:绿的寓意第三小节:绿的畅想3. 生字词:绿意、盎然、漫步、小径、寓意、畅想4. 诗歌表现手法: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绿”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
2. 答案示例:绿的畅想绿意盎然的小径,漫步在青翠的梦境。
树木披上绿的外衣,草地铺满绿的温馨。
绿的寓意如诗如画,滋养着心灵的家园。
让我们共同去追寻,那片绿色的天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绿”,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课堂氛围较好。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绿》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作品。
这篇课文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春天的绿色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富有想象力,易于学生理解接受。
本课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安排在第一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春天”。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盎然,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在教材的编排上,这篇课文紧承第一单元的导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春天的美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他们对于春天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如何通过阅读去感受春天的美好,如何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还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感受春天美好景色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色,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图片、音乐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美好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春天的认识,引出本课课题。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理解课文大意。
3.精讲细读: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绘春天的句子,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4.诗歌鉴赏:让学生欣赏诗人艾青的其他诗歌,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0.绿》 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0.绿》教案一. 教材分析《10.绿》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中各种生物复苏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欣赏课文插图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春天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课文中所描述的生物复苏的场景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课文学习和插图欣赏来进一步感受。
此外,学生可能对某些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存在困难,需要在教学中给予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通过对课文的欣赏,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认读。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生物复苏场景的理解。
3.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插图。
2.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学生认读和复习。
3.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用于学生跟读和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然后引入课文《10.绿》,告诉学生课文讲述的是春天里大自然的故事。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朗读过程中,注意停顿和语气变化,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朗读结束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操练(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和书写。
生字词学习完毕后,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语交际。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优质教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主要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学习作者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的比喻描绘春天的绿色,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如“嫩绿、浅绿、翠绿、绿意盎然”等。
2. 学习作者观察大自然的方法,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事物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事物的特点。
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以及对大自然之美的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的颜色,从而引出本课主题《绿》。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讲解生字词。
3. 例题讲解:挑选课文中的精彩句子,如“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引导学生学习并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描述春天的其他颜色,并进行展示交流。
5. 课文解析:详细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
6. 情感升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如何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绿》2. 生字词:嫩绿、浅绿、翠绿、绿意盎然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4.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掌握,大自然之美感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你最喜欢的季节。
2. 答案示例:秋天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她用金黄的稻田、硕果累累的果实,温暖着我们的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生字词学习效果如何,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是否到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提到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10绿(说课稿)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10绿》说课稿——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10绿》,让学生认识“葱、蒜、葡、萄”等10个生字,理解词语“葱郁”“荒辟”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形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0绿》是一首描绘大自然色彩丰富的诗歌,共4节,分别描绘了葱郁的树林、荒辟的山谷、绿色的葡萄和光彩夺目的春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葱、蒜、葡、萄”等10个生字,理解词语“葱郁”“荒辟”的意思,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课件、生字卡片、朗读录音。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生字词。
(2)激发兴趣:提问:“你们知道大自然中都有哪些颜色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讲解生字词:讲解“葱、蒜、葡、萄”等10个生字,引导学生理解词语“葱郁”“荒辟”的意思。
(3)朗读指导: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注意停顿和语气。
(4)学生朗读:让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品读课文(1)引导学生思考:提问:“诗歌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色?”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回答。
(2)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中景色的理解和感受。
4. 拓展延伸(1)想象画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歌中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绘画展示: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画的诗歌景色,并简单阐述自己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0绿葱郁荒辟葡萄光彩夺目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0 绿 优质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0 绿优质教案教学内容《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散文,作者艾青。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绿色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对绿的热爱和向往。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学习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2. 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3. 培养学生对绿色的感知和欣赏能力;4. 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指定的段落;能够识别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激发学生对环保的关注和参与。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层次含义;2. 分析和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3.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表达对绿色的感受。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2. 相关的绿色图片和视频;3. 课堂活动所需的文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绿色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和讨论绿色;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3. 理解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4.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5. 欣赏绿色: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表达对绿色的感受,如绘画、写作等;6. 环保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绿色;7. 总结: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绿色的重要性和环保的意义。
板书设计1. 课题:《绿》2. 课文主题:绿色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3. 课文结构:引子-主体-结尾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5. 环保意识:保护绿色,从我做起作业设计1. 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2. 续写课文,表达自己对绿色的感受和想象;3. 收集和整理与绿色相关的诗句、文章等,进行分享和交流。
课后反思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欣赏课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课第2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课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绿》这篇课文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优质示范课第2课时。
课文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通过描述绿色的变化和分布,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描绘自然景色的课文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诗意和修辞手法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诗意和修辞手法,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生字词。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诗意和修辞手法,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绿》。
2.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3.精讲细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诗意和修辞手法。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互相学习和交流。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意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课文标题《绿》和课文主要内容。
通过板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重要信息和关键词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课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课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绿》这篇课文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春天绿色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阅读理解,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自然景色的课文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课文中的一些修辞手法和诗意表达可能还不太理解,需要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讲解来进行深化。
同时,学生对于春天的认识和感受各不相同,需要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分享。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3.学习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能够进行语言表达。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一些修辞手法和诗意表达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春天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春天的美丽。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启发式教学法:老师通过提问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音乐等素材,制作课件,以便于课堂上的教学展示。
2.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课堂上的板书和讲解。
3.课文文本: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天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老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 10《绿》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朗读课文《绿》。
2.增强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对绿色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用诗意的语言描绘绿色,体会绿色的美丽。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绿》。
2.掌握词语“翠绿”、“绿树成荫”、“波绿”、“青翠欲滴”等的意思。
3.培养学生用美术语言描绘绿色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绿》的课本或挂图。
2.教学投影仪。
3.课堂板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教学投影仪呈现一些绿色的图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谈谈他们对绿色的印象和感受。
2. 学习课文•请学生朗读课文《绿》,并讲解生词和词语的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探讨作者对绿色的描绘。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运用想象力,描绘“绿”的美好,每组选择一个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 情感体验•让学生用诗意的语言,写下自己对绿色的感受或描绘。
5. 创作绘画•要求学生用画笔描绘自己心目中绿色的景象,展示并交流作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课文《绿》的学习,深入理解绿色的美丽,并通过讨论和创作,体会到绿色的情感氛围。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诗意的表达理解力不足,需要更多的引导和示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更多地从艺术的角度感受和描绘自然界的美丽。
同时,我还会更多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让他们能够深入感受到诗意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意识到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引导者。
只有让学生内化诗意的美好,他们才会更深层次地爱上语文,激发文学创作的兴趣。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以上就是本次《绿》课的教学反思和教案,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帮助和启发。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绿》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绿》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主要情节和意义。
2.能够背诵课文。
3.能够感受课文的意境,领悟其中的道理。
4.能够感受自然风光对人的影响,激发对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意义。
2.背诵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3.探讨自然风光对人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领悟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点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绿色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绿色的理解,并引出“绿”这个话题。
2. 学习课文1.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解释生字生词,理解整个课文。
3.分组讨论课文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
3. 感悟课文1.分组讨论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道理。
2.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背诵课文1.学生分段背诵课文,逐段展示。
2.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朗诵的语调和感情。
5. 拓展活动1.带领学生走到校园或户外,感受大自然的绿色。
2.让学生观察、记录身边的绿色,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中的主题和思想。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提倡保护环境。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紧凑,学生的参与度高,课文内容理解度较好。
改进之处在于可能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设计的教案,希朥能够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绿》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所写,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这篇课文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绿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描绘自然景色的文章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理解诗意、感受作者情感方面还需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还需加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天的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诗意的表达,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生字词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感受春天的美丽。
3.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确保正确理解。
4.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诗意表达。
5.讨论展示: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展示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大自然的生机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讨论展示以及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引导和帮助。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学生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统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精品课教案
统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精品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绿》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描绘了春天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绿色无处不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音乐性,易于学生朗读和体会。
教学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绿色象征的生命活力,培养他们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感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春天的景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如何体会课文中的意境、理解绿色象征的意义等,还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课文中的生字词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课文中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体会课文描绘的意境,理解绿色象征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意境,体会绿色象征的生命活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春天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课文描绘的景象。
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理解课文的意义。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4.想象教学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出课文中的画面,加深对课文意境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准备课文朗读音频,供学生跟读和欣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等资源,营造春天的氛围,引导学生谈谈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绿》的主题和情节,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词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能够表达对自然的美好情感,体会大自然的魅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热爱。
–激发学生爱护绿色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重点词语。
•难点:表达对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美妙之处。
三、教学准备•教材:《绿》课文•教具:图片、PPT等•材料:生字卡、课件、习题等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故事情节引入课文主题,激起学生的兴趣。
2.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绿”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
第二步:学习课文1.听读课文,学习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2.分组合作,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展示合作成果。
3.教师适时解释生词和生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步:课文梳理1.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进行梳理和总结。
2.让学生逐句朗读课文,并进行理解分析。
第四步:情感体验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体验绿色之美。
2.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绿色的情感,引导他们发散联想。
第五步:课文默写与习题训练1.让学生进行课文默写,巩固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完成相关习题,检验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与总结本节课以《绿》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绿色的情感和联想,引导他们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得到了提升。
未来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上有更多的输出和表达。
以上就是此次《绿》优质示范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对教师和学生有所启发。
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一等奖说课稿
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一等奖说课稿《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
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艾青先生的名诗《绿》,更是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
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二、说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生字,掌握“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3.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重难点: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2.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
3.品读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三、说教法文中最有创意的部分要数第三小节,作者将风、雨、阳光也视为绿色的,真可谓是独具匠心。
教学中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熟读成诵;并通过插图进行说话训练,一来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二来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拓展说话训练时,教师应尽可能引导学生使用已积累的好词佳句。
四、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出示春天图)这是一幅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知道画中画的是什么季节吗?它给你们带来什么感觉?2.师小结:我们刚从冰雪中走来,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实在赏心悦目。
绿是春天的象征,还是希望的象征。
诗人艾青就写了一首诗《绿》,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地把课文朗读一遍。
自学生字词语。
2.检查生字词语:(三)梳理内容,明确结构1.学生分组讨论,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出每一段的意思。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课第1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课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绿》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一首诗。
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绿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憧憬。
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
本节课是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绿》的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理解诗中的意象,掌握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又有插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春天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朗读技巧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艾青这位诗人可能比较陌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介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诗中的意象,掌握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憧憬。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诗中的意象。
2.教学难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朗读技巧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展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解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理解诗人对春天的描绘和表达。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合作精神。
5.朗读展示:各小组代表进行朗读展示,评价彼此的朗读效果,提高朗读技巧。
6.诗歌创作: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诗歌,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7.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朗读技巧和意象理解。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10绿》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10 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绿》这篇课文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美”,教材安排了《小池》、《荷叶母亲》等描写自然景物的优美文章,旨在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绿》这篇课文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中的绿色无处不在,生机盎然。
课文以生动的笔触,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绿色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自然景物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但同时,学生对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和表达方式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解释。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体会课文中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表达方式的理解。
3.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把握和情感的体会。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理解课文大意。
3.讲解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讲解生字词和重点句子,解释课文中的表达方式。
4.体会感情:让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5.实践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绿》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课文描绘了春天绿色的美好景象,通过描述大自然中的绿色,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旨在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描绘自然景色的文章,他们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学生在欣赏诗歌般的文字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词汇的理解、情感的体会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他们深入文本,感受春天的美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体会课文描绘的春天景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春天的美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课文中出现了一些生字词,如“碧绿、嫩绿、淡绿、翠绿”等,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词汇。
2.文本理解:学生需要理解课文中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春天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2.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韵味和美感。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春天的图片、音乐等素材。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3.课文文本: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体会语言的韵律。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课文,解释生字词,让学生掌握课文大意。
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10《绿》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0《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0课《绿》《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关注关键词等方法,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2.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语言简洁,以诗言志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入绿之境: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自然风光。
(播放视频)你看到了什么?是啊,到处绿意盎然,绿是春天的象征,充满着希望,因此我们都喜欢绿。
不仅我们喜欢绿,现代诗人艾青也喜欢“绿",他笔下的“绿”,更是千娇百媚,令人如痴如醉。
今天就让我们追随诗人艾青的脚步去领略那“绿意盎然"的奇特画卷吧!请齐读课题。
(微能力点运用:选取自然界绿意盎然美景的视频,调动学生的情感,将学生带入到绿的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受绿意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读书要求?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生字词。
2、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整首诗歌?同学们读得很流利,但是老师觉得诗歌仅仅读流利还不行?请大家听老师读,第一小节。
老师读的和这两位同学有什么不一样?(读出了情感,有停顿)是啊,诗歌和其他的课文不同,我们在读的时候还要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你能像老师这样读吗?你自己来试试。
谁再读。
3、同学们读出了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谁来说一说,你放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到处都是绿色,春意盎然)几位同学说的真好,诗人用极富感染力的文字为我们描绘出春回大地,到处都是绿色,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
三、方法引路,领略神奇作者艾青借文字为我们传递了他的独特的感受。
所以这首诗中有许多写得奇特的诗句,我们一起来看第一小节:谁来读?你觉得这一小节哪里奇特?(墨水瓶倒翻了怎么会是到处都是呢?)是啊,这可真是是一个有魔力的墨水瓶,它把到处都染成了绿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
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艾青先生的名诗《绿》,更是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
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作者介绍】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
主要作品《归来的歌》《北方》《他死在第二次》《旷野》《反法西斯》《黎明的通知》《愿春天早点来》《雪里钻》《献给乡村的诗》《走向胜利》《欢呼集》《艾青选集》《新文艺论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彩色的诗》《落时集》《雪莲》《海恋花》《启明星》《域外集》《向太阳》《吴满有》《黑鳗》《大堰河-我的保姆》《下雪的早晨》《太阳的话》《我爱这土地》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写作背景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1.《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2.《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3.《给太阳》早晨,我从睡眠中醒来,看见你的光辉就高兴;——虽然昨夜我还是困倦,而且被无数的恶梦纠缠。
你新鲜、温柔、明洁的光辉,照在我久未打开的窗上,把窗纸敷上浅黄如花粉的颜色,嵌在浅蓝而整齐的格影里,我心里充满感激,从床上起来,打开已关了一个冬季的窗门,让你把全金丝织的明丽的台巾,铺展在我临窗的桌子上。
于是,我惊喜看见你:这样的真实,不容许怀疑,你站立在对面的山巅,而且笑得那么明朗。
我用力睁开眼睛看你,渴望能捕捉你的形象,多么强烈,多么恍惚,多么庄严!你的光芒刺痛我的瞳孔。
太阳啊,你这不朽的哲人,你把快乐带给人间,即使最不幸的看见你,也在心里感受你的安慰。
你是时间的锻冶工,美好的生活镀金匠;你把日子铸成无数金轮,飞旋在古老的荒原上……假如没有你,太阳,一切生命将匍匐在阴暗里,即使有翅膀,也只能像蝙蝠在永恒的黑夜里飞翔。
我爱你像人们爱他们的母亲,你用光热哺育我的观念和思想——使我热情地生活,为理想而痛苦,直到我的生命被死亡带走。
经历了寂寞漫长的冬季,今天,我想到山巅上去,解散我的衣服,赤裸着,在你的光辉里沐浴我的灵魂……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辨字组词。
蹈()练()叉()按()稻()炼()又()案()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交叉()节拍()整齐()飘动()重叠()指挥()集中()出奇()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缩句)2.所有的绿被春天集中在一起。
(改为把字句)阅读能力大提升四、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nèn)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huī),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1.按要求写词语。
(1)从文中摘抄出表示“绿”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再仿写两种绿。
橄榄绿__________绿__________绿2.春天的世界“到处都是绿的”,你能说说“到处”是哪些地方吗?(至少写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文章中的“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A.红、绿、蓝中的绿颜色B.绿色的墨水瓶C.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4.仿照诗歌的第3小节写几句话。
思维创新大拓展五、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在一起的情景吗?选择一处写一写。
参考答案:一、蹈(舞蹈)练(练习)叉(交叉)按(按照)稻(稻田)炼(锤炼)又(又是)案(答案)二、交叉(交织)节拍(节奏)整齐(划一)飘动(飘荡)重叠(重复)指挥(指示)集中(会和)出奇(稀奇)三、1.绿飘动。
2.春天把所有的绿集中在一起。
四、1.(1)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2)苹果绿;草绿2.河畔是绿的,山坡是绿的,田野里也是绿的……3.C4.草儿是绿的,柳儿是绿的,大地是绿的,天空也是绿的。
五、春天到了,到处都是绿色的,到处都是春光明媚的景象。
翠绿的柳树抽出了细细的柳丝,上面缀洁了浅绿色的嫩叶;小草展开淡绿色的叶子,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嫩绿的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会写“墨水瓶、墨绿”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4.结合“阅读链接”,比较艾青笔下的“绿”与宗璞笔下的“绿”的不同。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春天绿色的图片)你知道图片中的景色属于哪个季节吗?你有什么感受?2.绿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希望的象征。
现代诗人艾青也非常喜欢“绿”,他笔下的“绿”是什么样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他去欣赏那绿意盎然的美丽画卷吧。
(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人,著名诗人。
他的诗作努力反映民族和人民的苦难和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突出表现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讴歌,风格朴素雄浑。
他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向太阳》等。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随时正音。
3.指导书写“瓶”字: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瓦”字的写法,共四笔,第二笔是竖提。
三、再读诗歌,理解内容。
1.配乐范读,学生思考:诗人看到了哪些绿?2.学生交流。
出示: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3.第二小节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说明还有很多绿,启发读者思考,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 你还知道哪些绿?(草绿、苹果绿、橄榄绿……)4.难怪作者说:“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出示第一小节)指名读,齐读。
5.这各种各样的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你知道“出奇”是什么意思吗?(特别)(出示第二小节)指名读,齐读。
6.在作者眼中,什么是绿的?(风、雨、水、阳光)在你的眼中什么是绿的?(山是绿的,田野是绿的,树是绿的……)仿照第三小节写一写你眼中的绿。
7.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读读诗歌第四、五小节。
找出诗中表示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挤”“重叠”“交叉”“指挥”“飘动”。
所有的绿色都源于诗人心中,所以一切的绿色都会随着诗人愉快的心情,按着节拍飘动。
)读诗想象:所有的绿交叉在一起,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的画面。
8.朗读全诗。
指名读,齐读。
9.读了这首诗,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春风又绿江南岸,万物复苏的生动画面。
)10.朗读诗歌,你有什么体会?(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四、拓展延伸。
1.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2.学生读《西湖漫笔》中的段落,体会并说说感受。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
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
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3.学生交流。
4.总结:这段选文主要写的是西湖六月时的绿色。
作者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绿。
有苍松古木的浓绿,有小径青苔的嫩绿。
有的绿,深得发黑;有的绿,绿得发蓝。
连小径、石头缝里的青苔都被勾勒出来,可见作者观察非常仔细。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春天的大自然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与家长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绿”。
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风雨水阳光挤重叠交叉指挥飘动1.在学习诗歌之前,先介绍作者艾青,让学生对本诗作者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也为理解诗歌做铺垫。
2.朗读诗歌。
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是有效学习的第一步,配乐朗读能够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
《绿》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优美的音乐与优美的文字巧妙结合,增加了诗歌的意境。
《绿》精彩片段诵读课文,感悟体会师:着录音(最好配有音乐)轻声朗读全文,边读边思: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生:黑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同时贴出色卡)师:感受绿的多:是不是只有这些“绿”?你还知道有哪些绿?生:深绿军绿师:这各种各样的绿,却绿得发黑,绿得出奇?知道“出奇”是什么意思吗?生:“出奇”是不同寻常的意思。
师: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生:读读课文三、四、五小节。
师:你觉得哪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再仔细读读。
生:第三小节:师:出示文中插图和说话练习。
生:说一说:风中的绿色(是多姿的)。
雨中的绿色(暗淡的)。
阳光下的绿色(闪亮的)。
师:出示说话练习。
生:说一说:一阵风吹来,(所有的绿随风飘动)。
师: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生:春天到了,校园里(的柳树绿了)。
公园里(的小草绿了)。
田野里(的麦苗也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