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化研究的精品力作——《中国崇龙习俗》读后
浅析中国崇龙文化
青龙斗死于庭 中。时 四月,尚有茧箔在 庭。忽云雷暴 起 ,闻云中击触 赛 龙舟 又被 赋予新 的文 化 内 涵 ,即作 为一 种 体 育 竞技 来 在 全 国各 声 ,血如酾雨 ,洒茧箔上 ,血 不洒于箔 ,渐旋结 聚 ,可拾 置掌上 。须 地 进行 表演 ,这种 纪念 屈原 的深层 意义 有所淡 化 。 臾 ,令人冷痛 入骨 。初 龙拖 尾及 地 ,绕一 泔桶 ,即腾 身人 云。及 雨 , 中国传 统纹饰 不 胜 枚举 ,而龙 纹 则 是 首 屈一 指 。龙 纹 作 为 一 悉是泔也 。龙既死 ,剖 之,喉中有大疮 。凡长 十余丈 。鳞 鬣 皆鱼 。唯 种蕴含 着吉 祥之 意 的 纹 饰 , 自古 便 受 到华 夏 儿 女 的青 睐 。无 论 是
早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存还不能独立的支配自然力也不能解释自身来源对自然界充满幻想憧憬乃至畏惧崇拜各种比人类更强大的自然或超自然力量这样就产生了图腾和图腾文化
浅 析 中 国 崇 龙 文 化
黄 凯
(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甘 肃 兰州 7 3 0 0 7 0 )
有须长二丈 。其足有赤膜翳 之。双角各 长二丈 。时遣 大云仓使督 而送 仰 韶文 化 中的陶 器纹饰 还是 上周 钟鼎 上 的刻 纹 ,无不 蕴 含着 吉 祥 , 州 。以 肉重不能 全举 , 乃 割 之 为数 十段 ,载之 赴 官。 ”另 《 神咒 经》 和合 的寓 意 。 当然 ,随着 龙 纹 的不 断 完 善 ,其 渐 趋 被 皇 权垄 断 。 中有 r 龙 王 品J ,列有 以方 位为 区分 的 『 五帝 龙 王 j ,以海 洋 为 区 在 明清 之时 ,龙纹 被 视 为 皇族 的象 征 ,是平 民根 本无 法 僭 越 那 种 分的 r 四海龙 王 j 。因此 ,约在 唐朝 出现 了祭 祀 龙王 的习俗 ,继 而 等级制 度 。而如今 ,随着社会 的开 放 ,人 民生 活 水平 的 不断 提 高 ,
中国重龙习俗
评分______日期______湘潭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自修课专题读书论文(体会)课程名称中国崇龙习俗指导教师吉成名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班级名称_________学院名称_________交阅时间_________湘潭大学教务处制当代龙文化热的思考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中国龙文化上下数千年,源远流长,广为传布。
龙的形象深入社会各个角落,影响波及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姿多彩。
从古至今,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中国龙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
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
逐渐地,在世界上形成一股龙文化热,这股热潮是一种龙崇拜现象,显示出龙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昭示了中华文化深厚底蕴。
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从新石器时代早期,便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在当代,“龙文化热”也是颇为丰盛。
世界各地围绕“龙”展开的活动丰富多彩,这些种种样样的活动无不呈现了龙文化的博大精深。
龙文化之诗书隽永,龙文化之丹青泼墨,龙文化之衣衫服饰,龙文化之盛传典故,龙文化之民风民俗,都是当今“龙文化热”的着实体现。
龙作为中国十二生肖之一,也让中国龙年体现出更多喜气。
龙文化从古至今,绵延不绝,不曾中断。
基于古时对龙的崇拜与敬畏,到后来不可磨灭的“龙的传人”的民族情结,龙文化在继承和传扬中不断发展,不断前行。
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可谓是深入骨髓。
龙文化流于民间,植入民风民俗之中,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数千年的龙文化在中国民间也是有着深厚的积淀。
种种民风与民俗及民族节日与龙有关。
汉族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庆祝,端午节赛龙舟,上元夜舞龙灯,拜龙王求风调雨顺,如此等等,都是龙文化对人们的深深影响,也是龙文化的传承与承袭。
中国少数民族中,与龙有关的节日与民俗更是举不胜举。
《探寻中国龙文化的魅力》
《探寻中国龙文化的魅力》
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象征着吉祥、权威与神圣。
作为小学生,我对中国龙的探索始于那栩栩如生的舞龙表演和五彩斑斓的剪纸龙。
每逢佳节,那翻飞腾跃的金龙犹如一条活灵活现的神兽,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景。
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龙是降雨赐福的天神,它彰显了中国人民对自然和谐的崇尚与期盼丰收富饶的愿望。
我还通过阅读了解到,各地的建筑、服饰乃至瓷器上,都能见到龙纹图腾的身影,这正是龙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体现。
中国龙文化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哲学思想,教导我们要像龙一样英勇无畏,不断进取。
通过对龙文化的探寻,我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也明白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 1 -。
中国龙读后感
中国龙读后感
哎,你知道吗?我最近读了关于“中国龙”的一些故事和资料,真的让我感慨万千。
说实话,以前我对龙的印象就是那些电视剧里飞来飞去、霸气侧漏的形象,但这次了解后才发现,原来龙在中华文化里有这么多讲究!
读着这些故事,我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古代一样,到处都是龙的图腾和传说。
每
条龙都被描绘得活灵活现,仿佛它们真的存在过似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龙的象征意义——力量与智慧并存,这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吗?每次想到这点,我心里就充满了自豪感呢!
而且啊,你们发现没?现在好多流行文化也都借鉴了龙的形象。
比如说那个特别
火的网游《王者荣耀》,里面有个角色就叫东皇太一,他的技能特效简直就是一条金龙翻飞嘛!这就是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吧。
当然啦,我也有点疑惑的地方。
为什么有的故事里说龙是邪恶的象征呢?这跟我
一直以来接受的正面教育好像不太一样。
后来想了想可能是历史的复杂性导致的吧,毕竟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理解方式。
读完这些内容,我真的是对中国龙有了更深的理解。
它不仅仅是一个神话生物那
么简单,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寄托。
希望以后能有更多人真正去了解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呀!。
龙崇拜的起源研究
湘潭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自修课专题念书论文(体会)课程名称中国崇龙习俗指导教师吉成名姓名__杨旭云______学号__2013550528_____班级名称__13级电子信息工程一班学院名称__信息工程学院____交阅时间__2014.11. _____湘潭大学教务处制龙崇拜的起源研究——历史上的崇龙演变传说,龙是一种生物。
各地传说丰硕。
龙是汉民族所敬奉的图腾,是吉祥宏伟的象征。
龙的标准类型是有两个杈角、蛇身、四足、鳞片、腥味浓郁,非标准类型还有独角龙等。
龙的原型有“”里的美丽瓦窑龙,有。
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习俗。
中国历代正史记载的龙事件可能有三百多起,传说文献更是庞大。
古代最著名话题有三国时期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观龙并令画工当场绘像且令文臣对此吟诗作赋。
现代著名话题有1934年、1944年松花江坠龙事件等。
有的地方还传说天击恶龙的故事。
龙的传说是中国民间一个文化仓库。
“图腾”一词并非能完全准确地解释先祖生活中持有的崇拜现象。
至今在我国东北的赫哲族,还有立图腾柱的习俗,将所崇拜的太阳篆刻其上。
而类似的彝族崇拜火,傣族、白族、壮族崇拜水等的崇拜现象更多的是对大自然中的某种超能力量心存敬意。
原始先民对“龙”的崇拜也是如此。
有学者以为,中国原始的龙源于鱼或蛇。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制品上的蛇身鱼形龙纹可以为证。
但笔者通过考证后,更偏向于专家何新的观点。
何新在其论著《龙:神话与真相》中提出:“龙”在古代确实是存在的,它就是现代生物分类学中称作Crocodilus Porosus的一种巨型鳄——蛟鳄,或说,它是前人眼中鳄类、蝾螈类和蜥蜴类动物的共名。
有些鳄类动物可以灵敏地感受到气压转变,它们平时暗藏在水中,每当下雨前,就浮出水面,爬上陆地作怒吼,前人通过对鳄类动物的行为观察从而预知晴雨。
古书中就曾有鳄类“其声如雷,闻之可占雨”的记载。
2023年漳州市高三语文1月份第二次质量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漳州市高三语文1月份第二次质量检测卷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崇龙”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之一,渗透在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
龙是多种动物的结合体,代表多元文化的融合。
多种动物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经过不断的艺术加工、提炼,演变到商朝最终定型,成为春秋战国以及秦汉以后历代龙的本体。
中国的崇龙文化源远流长,传承至今。
红山文化遗存主体分布在中国北方的西辽河流域和燕山南北地区,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代表性考古学文化距今约6500~5000年。
这一时期,中华文明格局形成期的仰韶文化以黄河流域为中心正在散发着蓬勃的影响力,红山文化的南端跨过燕山,与仰韶文化遥相呼应,将自身的农耕与渔猎交融的色彩融入中华文明的大家庭之中。
从红山文化的内涵、性质、社会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看,红山文化是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的重要一元,也是早期中华文化共同体初步形成的重要标识。
红山文化的“崇龙”习俗是其最明显的特征之一,这种文化及意识形态与中原等地存在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是促进文明起源与形成的重要动力,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基因,由此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考古发现的史前崇龙遗迹和遗物,在燕北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遗存中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题材与造型也最为丰富。
可以断定,燕北西辽河流域是中国“崇龙”文化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红山文化时期,尤其是晚期阶段,燕北西辽河流域发现了大量龙形遗迹和遗物,主要是玉龙、石龙。
其中,“猪首龙形器”——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的典型器奥,也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龙”的实物之一,红山文化玉龙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数量最多、形象最完备、构成最清晰、功能较明确的玉龙,在中国龙文化的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中,发现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是1971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发现的“C”形玉龙。
该玉龙猪首蛇身,琢制精细,是已知年代最早的玉龙。
《中国龙》读后感
《中国龙》读后感《中国龙》是一部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形象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的作品。
本文将分享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以及它给我带来的启示。
---《中国龙》读后感在阅读《中国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被作者对中国龙文化的深入研究深深吸引。
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龙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还从哲学、艺术、民俗等多个角度剖析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龙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首先,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威和力量。
自古以来,龙被视为帝王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书中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让我了解到龙如何从一种图腾逐渐演变为一种政治符号。
这种演变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体现了人们对权威的敬畏和追求。
其次,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吉祥的寓意。
在民间传说和艺术作品中,龙常常被描绘为能带来雨水、丰收和好运的神兽。
书中对这一寓意的解读,使我更加感受到龙在民间信仰中的独特地位。
它不仅仅是一种神话生物,更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寄托。
此外,书中对龙在艺术领域的表现进行了详细分析。
从古至今,龙的形象在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展示了龙的美丽和神韵,还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
这使我意识到,龙的形象是中华民族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
读完《中国龙》,我深感龙文化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更是团结、勇敢、智慧的代表。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弘扬龙文化,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总之,《中国龙》这本书让我对中国龙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它不仅是一部研究龙文化的专著,更是一部展现中华民族精神底蕴的佳作。
龙文化范文精选600字
龙文化范文精选600字龙文化范文精选600字——我的感悟龙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具有神秘、崇高的意义。
在我国古代,龙经常被用作国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尊贵和荣誉。
而在现代,龙文化也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代表。
龙文化范文精选600字是一篇关于龙文化的优秀文章集,该书收录了一系列优秀的龙文化范文,涉及了龙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
首先,龙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
龙是中国神话中最具象征性的生物之一,被认为是天地间最神圣、最崇高的存在。
在古代,龙是皇帝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尊贵。
在龙文化范文精选600字中,我读到了一篇关于龙的历史发展的文章,这篇文章非常生动地展现了龙的历史演变和文化意义,让我对龙文化的历史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龙文化在文学、艺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
在古代文学中,龙被赋予了许多神秘的、神圣的意义。
在现代文学中,龙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文艺形式中。
在龙文化范文精选600字中,我读到了一篇关于龙的文学意义的文章,这篇文章深刻地阐述了龙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意义,让我对龙文化在文学领域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龙文化在哲学领域也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龙被认为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符号之一,代表着中国哲学中最崇高的精神和底蕴。
在龙文化范文精选600字中,我读到了一篇关于龙的哲学意义的文章,这篇文章深刻地阐述了龙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意义,让我对龙文化在哲学领域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龙文化范文精选600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
如果说一个文化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那么龙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
通过了解和学习龙文化,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崇龙习俗与舞龙
雨水 关 系 密 切 , 这 些 特 征和哪些动物最对 应相似 - 于是人们自然联想到巨大欣长的 两 栖 鳄 鱼 +快 速 行 进 的 蟒 蛇 以 及 有 头 有 尾 +能 起 能 卧 的 马 +牛 +猪 +狗 , 经 过 几 千 年 甚 至 上 万 年 的 幻 想 创 造 * 才基 本 形 成 了 大 0 龙 , 今天 家 公 认 的 神 秘 的 . 群 体 表 象 )00 我们看到龙身上角似鹿 +头似鼍 + 眼似兔 +颈 似蛇 +腹似蜃 +鳞似鱼 +爪似鹰 + 掌似虎 +耳似 牛 , 这就是宋代一来形成的 .九似 )说 , 为何 将 这 种 奇 形 怪 状 +张 牙 舞 爪 的 模 糊 集 合 体 称 作 龙 呢 - 我 们 可 以 从复 合 材 料 中找到线索 , 闪电出现时 * 相伴的是乌云滚 滚 + 雷声隆隆 / 海潮涨落 * 海啸来临 * 龙卷风 吸 水 *泥 石 流 下 山 也 伴 有 .隆 隆)声 响 /而 鳄 +牛 等 动 物 的 吼 叫 *也 和 .隆 隆 )声 相 近 / 加上隆隆声本身具备的粗壮 + 深沉 + 悠远等 特点 * 给人感觉是恐怖 + 壮烈 + 神秘 , 于是 * 人们就取其声 * 将他们组装集合起来的神 物呼为 . 隆 ), . 隆 ) 与 . 龙 ) 古字通用 , 我国有关龙的描述记载 * 是从求雨开 始的 , 最早出现在 1 周易2乾卦2文言 3 中 ( 该 书是 先 秦 认 识 客 观 世 界 + 依 次 论 证 社 会 规
#" 加强纲纪 # 施 行 德 政 # 赢 得 民 心 $ 重
视季候自然规律的观察研究 # 按节气变化 规律指导农业种植和农具制作技术 # 家禽 养殖技术 $ 分配给百姓固定土地 #让他们自 由生产 ’ 因此 # 后世把自由发展生产的统治 思想称为 !黄老之术 "#这 !黄 "术是指黄帝这 时法自然的政策 ($ 安抚鼓励大力发展农业 生产 # 保障衣食充足 # 为国家的强盛打下坚 实的物质基础 #这是黄帝统一中原的根本 $
浅谈崇龙文化
崇龙文化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人们吉祥如意的图腾。
关于龙,有着“鲤鱼跃龙门”、“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等美丽传说。
不过,有多少人对龙文化能如数家珍,它又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无穷的思考与疑问?在龙年,特推荐一些与龙文化有关的书籍,在阅读的同时,让我们一起感受龙的神秘与传奇。
公隋:龙的传人龙事多在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带有神性的动物。
龙是什么?公隋的《龙年说龙》,像考古一样,为我们一一揭开了那些关于龙的神秘面纱。
在这本书里,作者从龙的起源、龙的形象、史书记载、传说故事、诗词艺术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生动诠释了不仅仅说龙也说龙的传人,龙的精神,全面揭示了中华龙文化的丰富、精彩和博大。
从“神秘的图腾”到“历史的脚印”,作者对龙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追究与探讨,阐释了龙对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哲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社会和民俗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龙年说龙》对龙文化从多个角度进行鲜为人知的阐释,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趣味性、知识性,是一本龙文化科普知识的模范读本。
吉成名:崇龙习俗及研究在中国文化中,龙崇拜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民间信仰,崇龙习俗是一种优秀文化遗产。
由吉成名编著的《中国崇龙习俗研究》一书就是这样一部成熟的龙俗文化研究专著。
它汇集了作者多年来龙文化的研究成果,对各民族不同的崇龙习俗,龙崇拜的起源,龙习俗的内容,龙崇拜的演变以及中西龙俗比较等问题,都作了深入浅出的研究与探讨。
该书材料翔实,结构严密、方法得当,论证充分,并且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可读性很强,是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崇龙习俗的力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广大文史爱好者重视和珍藏。
杨胜利:龙的传说与文化中国是龙的故乡,龙与中国人有着不解之缘。
中国人喜欢龙,崇拜龙。
多少年来,龙作为一个神物,又有着怎样的传说与文化?杨胜利的《龙的传说》以卡通神话为视角,为我们展示了龙的形象,龙的风采,弘扬龙文化的经典故事,以及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正直、勇敢、善恶分明,勇于献身,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表现了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这一永恒主题。
崇龙习俗
崇龙习俗题目:评析一种关于龙崇拜起源的观点622700*************学院: 土木工程于力学学院班级:07土木工程六班学号:2007800121姓名:张侃完成日期:2011年4月10号评析一种关于龙崇拜起源的观点龙崇拜主要有以下四种文化含义:(一)把龙当作百虫之长;(二)把龙当作保护神;(三)把龙当作水神;(四)人们自喻为龙。
把龙当作百虫之长,这种文化含义我们首先从节日日期和节日名称可以看出。
惊蛰节一般就在二月初二前后,这个节气正是“蛰虫咸动,启户始出”“的时候。
人们将这个节日命名为龙抬头节,就是把龙作为一切虫类的代表,把龙当作百虫之长。
其次,我们从龙的形貌特征也可以看出。
据南宋罗愿《尔雅翼。
释龙》记载,宋代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龙的形貌特征是:“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现代龙形大体就是这个样子。
考古材料表明: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的濮阳蚌塑龙就已经基本具备了上述特征。
”人们通过对龙的形象的塑造,明确地表达了“龙是百虫之长”的思想。
把龙当作保护神,这种文化含义我们从在房屋前面和房屋周围撒灰两种习俗可以看出。
龙抬头节期间,人们在房屋前面(或者房屋周围)撤灰,是为了驱赶各种毒虫,把它们挡在屋外,不让它们闯进屋里来。
人们把灰撤成龙蛇形状,显然就是想利用龙蛇的形貌去驱赶、吓跑各种毒虫,以便达到避邪御凶、吉祥幸福的目的。
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习俗,是祟龙习俗最原始的文化含义之一。
8000多年前的查海遗址出土了一条长达19.7米、用石块堆塑而成的巨龙,这条石龙就位于该聚落面积最大的房屋的前面(也可以说是整个聚落址所有房屋的前面)。
⑥这与“灶灰拦门辟灾”“是何其相似啊:只不过撒在房屋前面的不是灶灰、而是石块而已。
濮阳蚌塑龙位于墓主人的右边,在他的左边是蚌塑虎,龙和虎对墓主人起着护卫作用,是墓主人的保护神。
显然,当时这些地方的.人们都把龙当作保护神进行崇拜。
中国崇龙习俗
评析中国崇龙文化的起源——龙是水神在民间,各地龙神庙都是用来祈雨的。
民间流行这样两句谚语:“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
”可见,对龙最初的崇拜,是把龙当作能求来雨水的水神老贡拜的。
迄今为止,把龙当作水神,龙是水神的含义可以从打灰囤(又称“围仓”)和撒灰至井边(或河边)两种撒灰方式看出,从汲水和晨忌挑水两种民俗事象也可以看出。
这两种方式蕴含的意思就是祈求龙神保佑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显然,这两种撤灰办法分别是从在房屋周围撒灰和在房屋前面撤灰演变而来。
汲水是为了把龙神引进屋里来,晨忌挑水是为了避免抵触水中的龙头而使龙抬不起头来、招致水旱之灾。
很明显,这些做法都是把龙当成了掌管雨水的水神。
那么有关龙是水神的文化资料记载有这样一些记录,4000多年前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一种彩陶盘,盘底绘制了一条口衔麦穗的蟠龙。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这里的人们已经把龙当成了掌管雨水的水神,向它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可以用来说明人们把龙当作水神进行祟拜的最早材料。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曰:“龙,水物也。
”《淮南子•地形训》曰:“土龙致雨。
”高诱注曰:“汤遭旱,作土龙以象龙。
云从龙,故致雨也。
”甲骨L辞,其乍(作)龙于凡田,又雨。
”《说文解字》在解释“珑”字时说,“祷旱玉也,为龙文。
从玉从龙。
”这些材料充分说明,古人确实曾经把龙当作水神进行祟拜。
我国民俗至今也仍然把龙当作水神进行崇拜。
上古时代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鲧死后,尸身三年不腐,天神就用吴刀剖开他的肚子。
这时候,一条无角的虬龙从他的腹中蹦了出来,这便是他的儿子禹。
而鲧自己则化作一条黄龙,跳到羽渊里去了。
这是不奇怪的,因为在神话中,鲧是黄帝的孙子,爷爷是"黄龙体",孙子不化为"黄龙",又化为什么龙呢?承继父志的虬龙禹吸取了鲧的教训,改堙塞为疏导,辛苦奔波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疏通了江河,将水患平息。
中西龙俗的新解读——评《中国崇龙习俗》
该书已经三次出版。2002年天津古籍出版社第 一次出版,2012年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第二次出版, 2020年湘潭大学出版社第三次出版。每次再版都补
充了一些新材料,促使该书不断完善,但是基本观点 没有变化。不过,该书仅仅是对中西龙俗基本问题的 解读,还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研究。例如,我国许多 少数民族的崇龙习俗都很有特色,各地舞龙习俗也存 在一定的差异,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关于龙的神话故 事和民间传说,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o
参考文献:
[1] 万建中.禁忌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83-492.
2021年6月 第42卷第3期
湘南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angnan University
Jun. ,2021 Vol.42 No.3
中西龙俗的新解读
——评《中国崇龙习俗》
陈凯 (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要:《中国崇龙习俗》以翔实可靠的材料为基础,运用民俗学理论和方法,对中西龙俗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第三,论证扎实充分。
只有对自己提出的观点给予充分的论证,才能被 人们理解和接受。该书对每一个重要观点都进行了 充分的论证。例如,关于中国龙的原型,该书从当代
民间艺人画龙技法、古代文献资料和文物考古资料三 种途径探讨,发现各个时期、各个地方流行的龙形都 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蛇身,蛇身是龙的主要形貌特 征,据此推断龙的原型就是蛇,并且用查海遗址出土 的龙形堆塑进行了证实。又如,关于龙崇拜的起源, 该书作者从文献资料和民俗调查材料中发现,汉族自 古以来不仅有毒蛇禁忌习俗,而且有撒灰除虫习俗, 还有利用毒蛇形貌避邪御凶的习俗,从而得出结论: 龙崇拜是由毒蛇禁忌转变而来的,撒灰除虫习俗和毒 蛇禁忌习俗最终演变为崇龙习俗。龙崇拜起源从此 有了合理解释。再如,关于龙崇拜的性质,该书利用 古代文献资料和民俗调查材料,充分论证中国龙崇拜 属于灵物崇拜,并且对图腾崇拜说给予了有力的批 驳。还有,该书通过研究英、美、法、德、俄等国家的语 言材料、神话故事和民间游艺习俗,发现西方人观念 中的龙都有翅膀、能吐火、外貌像蛇,并且具有守护性 能,从而提出西方国家神话中的龙,其原型也是毒蛇, 西方国家的屠龙习俗也是由毒蛇禁忌发展而来的。 这些扎实、充分的论证为该书的学术价值提供了有力 保障。
体现中国龙精神的文章读后感
体现中国龙精神的文章读后感《体现中国龙精神的文章读后感》篇一读了那篇体现中国龙精神的文章后,我心里像是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
中国龙精神,在我脑海里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炽热而充满力量。
文章里提到龙的勇敢,这让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看的神话故事。
在那些故事里,龙总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就像超级英雄一样。
比如说,当人间遭遇大旱的时候,龙会毫不犹豫地冲向天空,与那些阻止降雨的邪恶力量搏斗。
那场面,就像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片。
龙在云中翻腾,闪电是它的武器,雷声是它的战鼓,它那巨大的身躯扭动着,每一片鳞片都散发着无畏的光芒。
这龙的勇敢,不就像那些在危难时刻逆行的消防员吗?他们冲进熊熊大火中,就像龙冲进危险里一样,没有丝毫退缩。
龙还有一种包容的精神。
我觉得这挺难理解的,但又好像在生活中处处能看到它的影子。
中国这片土地上,有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一个大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朵。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可大家都能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这也许就是龙的包容精神在起作用吧。
就像我们小区里,有从各地来的邻居,大家的口音不同,饮食习惯也不一样。
但是在小区的活动里,大家都会分享自己家乡的美食,尊重彼此的差异。
这就像龙张开它那巨大的怀抱,把所有的不同都揽入怀中。
不过,我也有一点小疑惑。
龙是一种神话里的存在,我们真的能完全做到像龙一样的精神吗?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理想状态吧。
但是文章里又有好多例子,让我觉得这种精神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像那些科研工作者,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钻研,不怕失败,这是勇敢;他们吸收世界各地的先进知识,来发展自己的研究,这是包容。
也许,龙精神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追求,虽然有时候我们做得还不够好,但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没错。
中国龙精神,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它让我明白,我们作为中国人,身上肩负着传承这种精神的责任。
我们不能只是把龙当成一个神话符号,而要把它的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变成我们的行动。
探究中国崇龙习俗的起源
湘潭大学选修课论文论文题目:探究中国崇龙习俗的起源班级:外国语学院英语二班专业:英语姓名:周小岚日期:2012年3月11日探究中国崇龙习俗的起源摘要《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
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
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
关键词:崇龙,华夏民族,龙的文化一、中国龙的前世今生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蛇身、蜥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的形象。
古人将龙分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
龙与凤凰(朱雀)、麒麟、龟(玄武)一起并称“四瑞兽”。
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天文的四象。
二、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形图案,来自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在辽宁阜新县)。
在这里发现了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
这条龙的发现,把中国人崇龙的历史上推到了8000年前。
在早期,古人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图腾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
因此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龙身上,龙渐渐成了“九不像”(具有九种动物的特征)的样子,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
龙的形象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
其中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
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
《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
小者名蛟,大者称龙。
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
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虚无的形象里精神长存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
龙的雏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萌芽,是以夏族图腾为主体虚拟的想象物。
崇龙习俗
崇龙习俗“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歌词中表达的意思就是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当然,在中国,龙是中国的图腾,是权贵与力量的象征体。
关于龙崇拜的起源,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
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王充所著《论衡·龙虚》,可是,这篇文章并未详细的叙述龙起源的时间。
不过,新近出土于辽宁查海古遗址中的龙纹陶片,将龙文化的起源推溯到了八千年以前。
既然在新石器时代就发现了龙文化的遗迹,因而将龙看作是一种早期的图腾动物,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殷周秦汉以来的社会,离开图腾制时代已经很远了,为什么崇拜龙的势头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变本加厉,有关龙的新传说层出不穷,以至达到了令人目眩的程度呢?有一种颇为圆通的解释:早期各部落崇拜过程中,创造出一种以蛇身为主体,溶入其它动物特征的综合性族徽,取代了各部落原先使用的单一的族徽。
这种被称之为“龙”的崭新形象,它的图腾意义已经转化为超图腾的巫术意义,因而在历史上产生了更加广泛和更加持久的影响。
八千多年以来,崇龙习俗一直在中国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占有重要地位。
把龙当作祥瑞的象征是由把龙当做保护神进行崇拜演变而来的,把龙当做专制皇权的象征是由把龙当做百虫之长等文化涵义演变而来的,把龙当做民族文化的象征是由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所决定的,等等。
这些文化涵义都与把龙当做灵物进行崇拜有着十分深刻的内在联系。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时间把龙当作专制皇权的象征。
在这种情况下,龙崇拜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灵物崇拜演变为神权崇拜。
从秦汉到明清,一直都是这样。
皇帝被认为是“真龙天子”,是上天派下来君临人间的,是普天之下的最高统治者。
封建统治者利用人们对神灵的迷信来提高自己的威信,从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皇帝成为龙的化身,对龙的崇拜必然转变为对皇帝的崇拜。
参加龙文化研究新的感悟作文
参加龙文化研究新的感悟作文哎呀,最近参加了一场龙文化研究的活动,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以前总觉得龙就是那种神话里的巨兽,没想到它还有这么多的故事和内涵。
这场活动可真是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涨了知识,还让我对龙产生了更深的感情。
我了解到了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原来龙不仅仅是一种神秘的生物,它还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代表着权力、尊贵和吉祥。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龙的传人》,里面那些英勇的龙战士们为了保卫家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真是让人敬佩不已。
而且,龙还是中国四大神兽之一,跟凤、麒麟、龟一起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
这让我更加自豪地觉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龙的传说和故事。
比如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忠贞的爱情故事。
孟姜女为了寻找被征召去修筑长城的丈夫,千里迢迢来到长城脚下,却得知丈夫已经死于劳役中。
她悲痛欲绝,哭倒了一段长城,最终感动了天地,得以与丈夫团聚。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爱情的力量是如此伟大,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还有那个著名的“卧薪尝胆”的故事,讲的是越王勾践为了报仇雪恨,每天都睡在柴火上,尝一口苦胆,提醒自己不忘国耻。
最后他成功地击败了吴国,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但是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参加这场龙文化研究活动,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加珍视这些传统文化,因为它们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我们也要学会与时俱进,把这些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它们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次参加龙文化研究活动让我收获颇丰。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就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悟。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参加龙文化研究新的感悟作文
参加龙文化研究新的感悟作文哎呀妈呀,说到龙文化,我就来了精神!你知道嘛,龙在咱中国可是个大人物,从古代的帝王到现代的吉祥物,它都在那儿闪闪发光。
今天,我就来聊聊我对龙文化的一些新感悟,保证让你听了之后,对龙的认识又深了一层。
首先得说,龙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种精神象征。
你看,龙能呼风唤雨,多么威风八面;它还能腾云驾雾,多么神乎其技。
这不就是告诉我们,做人要有雄心壮志,要敢于挑战困难,追求卓越吗?再说龙文化里的“龙马精神”,这可是咱们中国人的精神财富。
想想看,龙马不仅代表着健康和活力,还象征着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不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吗?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力量,才能不断前进,不被困难打倒。
龙文化里那些关于龙的智慧和智慧。
比如“画龙点睛”,这可不是随便给画上眼睛那么简单,而是要在最关键的地方点上,让整个画面活起来。
这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抓住关键,找到重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龙文化里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
比如说“鲤鱼跳龙门”,这不就是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就能实现梦想吗?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成功的路上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但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一定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
我对龙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象征。
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动力和指导。
我想说,龙文化真是神奇又有趣。
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还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
我相信,随着我们对龙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的文化自信会越来越强,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精彩。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吧。
下次再分享我对龙文化的新感悟哦!。
龙文化观后感
龙文化观后感一、背景介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一直被视为神秘而强大的存在。
龙是宇宙的象征,被赋予了吉祥、力量和智慧的象征意义。
龙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广泛应用于绘画、雕刻、建筑等方面,并与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息息相关。
在电影《龙文化》中,导演通过展示龙文化的多个方面,以及对龙的寓意的深入剖析,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观影体验。
二、电影中的龙文化体现1. 符号象征电影通过细腻的画面,展示了描绘龙的符号象征。
无论是传统的中式画作,还是龙形的雕塑,都充满了力量感和神秘感,传达了人们对龙的崇拜。
2. 传说与故事电影中融入了许多与龙相关的传说和故事,如盘古开天辟地、龙的传人等。
这些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通过讲述龙的智慧和力量,传达了龙文化中的某种价值观。
3. 文化瑰宝电影中向观众展示了许多有关龙文化的珍贵文物,如龙纹陶器、龙骨等。
这些文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国古代智慧和艺术的卓越成就。
4. 龙的象征意义电影深入解读了龙的象征意义,并通过一系列的画面和解说,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龙的传统涵义。
龙象征着权威、福禄、恢弘,也代表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观后感电影《龙文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美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了中华文化中的龙文化。
通过对龙文化的多个方面的探讨和剖析,让观众对龙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承载了人们对于力量、权威和智慧的向往。
在电影中,通过对龙的符号象征、传说与故事、文化瑰宝的展示,观众得以领略到龙文化的丰富内涵。
电影还在细节处展现了龙文化的细腻之处,如龙形图案的衣物、龙鳞的光泽等,使观众对龙文化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共鸣。
这些细节的处理让观众感受到了龙文化的美妙和神奇,也激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视。
通过电影中的讲述和展示,观众也对龙文化的价值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龙文化强调智慧、力量和和谐的重要性,这些价值观令人深思并具有启迪意义,帮助观众更好地认识自我和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 = i 平
龙 文 化 研 究 的精 品 力作
— —
《 中国崇龙 习俗》 读后
雍 际春
中华 民族是炎 黄子孙 、 龙 的 传 人 。 各 地 盛 行 的崇 龙 习 俗 , 经
蛇 习俗 为什 么 不 能 发展 为崇 龙 习 俗 呢? 吉 成 名 教 授 从 弗 洛 伊 德
的 了。而龙 崇拜 恰 恰 是 由毒蛇 禁
就是人 们 把 只有 一 条腿 的龙 称 为 “ 夔龙 ” 的 由来 ( 第 1版 第 1 4 8 — 1 5 0页 , 第 2版 第 l 5 8 一l 6 l页 ) 。
张笑恒 编著 《 神秘 的龙文 化》 不 仅 引用 了这 一 观 点 , 而 且 简 述 了 有 关 论 证 过 程 。 该 书 材 料 翔 实 可
以来 , 随 着 对 传 统 文 化 的 反 思 和
清理 , 龙 文 化 也 一 直 受 到 学 术 界
的关 注 。特 别 是 改 革 开 放 以来 ,
的情 感 出发 , 提出: 在崇 拜 中也 包
含 着这 样 两 种 相 互 矛 盾 、 相 互 对
为夔龙 呢? 该 书 通 过 对 《尚书 ・ 舜 典》、 《 韩非 子 ・ 外储说左下》 、
有成 果 瑕 瑜 互 见 , 经 得 起 时 间 考
验、 能够 在 学 术 界 站 住 脚 的成 果
并不 多 见 。 然 而 , 在 众 多 的龙 文
蛇禁忌转变 而来 的, 撒 灰 除 虫 习 俗 和毒 蛇禁 忌 习俗 最 终 演 变 为崇
化著作 中 , 吉成名教授撰写 、 天 津 古籍 出版 社 2 0 0 2年 出版 的 《 中 国 崇, 习俗 》 脱 颖 而 , 越来 越 受 到
学术 界 的重 视 。据 不 完 全 统 计 ,
龙 习俗 。这 就 妥 善 地解 答 了 长期
困扰 学 术 界 的 一 道 难 题 : 龙 的原
靠, 论 证严密扎 实, 持论公 允 , 取
得 了一系 列具 有 创 新 意 义 的研 究
型是蛇 , 而蛇 崇 拜 ( 包 括 蛇 图腾 崇
拜) 为 什 么不 能 发展 为 龙崇 拜?
第一 。 推 陈 出新 , 富有 创获 。 作 为 一 种 民俗 文 化 , 龙 文 化
领域 有 很 多疑 难 问 题 长期 得 不 到 解 决 。例 如 , “ 龙 的 原 型 ”问题 就 是学 术 界 研 究 的重 点 和 难 点 。崇
忌与 中国文化》 一 书在人 民出版
社 出版 。该 书 在 论 述 “ 禁 忌 向其
立 的情 感 , 只是 两 种 情 感 各 自所 占的地 位 和 所 起 的 作 用 不 同 , 崇 拜 与禁 忌 是 一 对 矛 盾 范 畴 , 两 者
《 吕氏春秋 ・ 察传》 等文献所载有
关 材料 分 析 发 现 : 这 种 说 法 的产 生与人 们将 夔 误 认 为 只有 一 只脚 的人 密 切 相 关 , 春 秋 以 前 社 会 上 流行 着 夔 只 有 一 只 脚 的 说 法 , 这
于2 0 1 2年 1 2月 由黑 龙 江教 育 出 版 社 再 版 。 披 读 这 部 民 俗 史 专 著, 笔者 有 以下几 点重 要感 受 :
从此 , 龙崇 拜 起 源 有 了科 学 、 合理 的解 释 。 他 在 《 民 俗 研 究 》2 0 0 0
年第 1期发表专题 论文《 龙崇拜 起源新论》 , 系统地阐述 了这一观 点, 引起 了学 术 界 的高 度 重视 。 2 0 0 1年 7月 ,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中 文
成果 , 解 决 了 很 多 长 期 未 能 破 解 的 疑难 问 题 , 具 有 较 高 的 学 术 价值
第二 , 关注现 实 , 学 以致用。
截止 2 0 1 1年 , 引 用 该 书 观 点 或 将 该书 列入参 考文 献 的著作 有 2 0 余部 , 论文( 包括 期 刊 论文 和 学 位 论文 ) 有 1 1 0余 篇 , 其 中学 位 论 文 5 0余 篇 。经 过 修 订 补 充 , 该 书 已
系教 授 、 博 士 生导 师 万建 中著 《 禁
对 某些 学 术 问题 的探 讨 与 现
实生 活 密 切 相 关 , 对 现 实 生 活 能
够产 生 直 接 的 影 响 。例 如 , 龙 崇 拜性 质研 究 就 是 如此 。探 讨 龙 崇 拜 的性质 是 在有 关 起 源 问题 已有 研究 成果 的基 础 之上 进 行 的。该 书认 为龙 崇拜 属 于 灵 物 崇拜 而 非 图腾 崇 拜 , 并 且 进 行 了充 分 的 论 证 。该 书 强 调 : 从 世 界 各 民族 历 史来 看 , 盛 行 图腾 崇 拜 的 民族 其
伴随传统 文化热 的蔓延 , 龙 文 化 研究成为学 术研究 的热 点, 相 关 论著 多达 数 百 种 。 由于 崇 龙 习 俗 的广 泛 性 和 差 异 性 、 龙 文 化 内 涵 的复 杂 性 和 模 糊 性 , 学 术 界 对 龙 文化 的认 识 存 在 很 大 的 差 异 , 已
忌 衍 进 而 成 的 。对 此 衍 进 的 过
过千 百 年 来 的 累积 和 传 习 , 形 成
了蔚 为大 观的龙 文 化 。2 0世 纪 初
《 图腾 与禁忌 》 一 书揭 示 的 禁忌 所
包 含 的两 种 相 互 矛 盾 、 相 互 对 立
程, 吉成 名 作 了详 尽 阐释 。 又如 , 为什么 人们 把 只有 一 条 腿 的龙 称
既 对立 又统 一 , 互 为存 在 的 前 提 , 在 一 定 的条 件 下 可 以 互 相 转 化 。
这 是一 个 重 要 理论 突破 。在 这 个 理论指导下 , 他 对 龙 崇 拜 起 源 问 题 进行 了深 人 探 讨 , 提 出并 且 论
证了这样一个 观点 : 龙 崇 拜 是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