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视力、视野和盲点的测定

合集下载

视力视野盲点的测定课件

视力视野盲点的测定课件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 复性,但需要专业的计算机设备
和编程技术。
03
CATALOGUE
视力视野盲点的测定步骤
准备阶段
确定测定对象
了解测定对象的基本情况,如年 龄、性别、是否有眼部疾病等,
以便更好地指导测定过程。
准备测定工具
选择合适的测定工具,如视力表、 视野计等,确保工具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判断视力视野盲点
根据分析结果,判断被测者是否存在视力视野盲点。
提出建议
根据测定结果,为被测者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如 眼部保健、就医等。
04
CATALOGUE
视力视野盲点的应用场景
医学诊断
诊断眼部疾病
通过测定视力视野盲点,医生可 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视网膜病变、 视神经病变等眼部疾病,有助于 早期发现和治疗。
安全防 护
工业安全
在某些高风险行业,如化工、矿山等,测定视力视野盲点有助于评估工作人员 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视觉障碍,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个人防 护
对于需要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个人,定期测定视力视野盲点可以及时发现视 觉疲劳和潜在的视觉问题,采取适当的休息和防护措施,保护眼睛健康。
05
CATALOGUE
具体操作是利用特殊设计的测 试图案或设备,观察被测者对 特定刺激的反应,从而推断盲 点位置。
该方法较为客观,但需要专业 的测试设备和设计图案,操作 较为复杂。
计算机辅助测定法
计算机辅助测定法是利用计算机 技术实现视力视野盲点测定的方
法。
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视觉刺激, 并记录被测者的反应,利用算法
分析得出盲点位置。
由于人眼的结构特点,每个人都会存 在生理盲点,通常位于鼻侧视野范围 内。

盲点测定、视野、色盲测定

盲点测定、视野、色盲测定

盲点测定、视野、色盲测定一、实验结果(一)盲点测定实验结果盲点投射区域:横径:31mm 竖径:40mm(二)视野测定实验结果(三)色盲测定结果正常二、分析与讨论(一)盲点测定视神经自视网膜穿出的部位缺乏感光细胞,外来的光线成像于此处不能引起视觉,因此将视神经穿出视网膜的部位称作盲点。

由于生理性盲点的存在,所以我们的视野中存在它的投射区,在这个区域内我们看不到测试用的视标。

利用物体成像规律和相似三角形各对应边成正比的定理,我们可以计算出生理性盲点的范围。

盲点的直径节点与视网膜的距离(记做15mm)=节点到白纸的距离(300mm)盲点投射区直径=(31+40)/2=35.5mm盲点直径=15*35.5/300=1.775mm由于测试者和受试者的主观因素,测定时必然存在误差,但由于生理盲点很小,可忽略不计。

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感受到生理性盲点的存在可能有两个原因:1.正常人的双眼能互相弥补各自的盲点。

2.人脑在处理图像时通过分析想象会对盲点进行填补。

(二)视野测定视野是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测定视野可以了解整个视网膜的感光功能。

正常人的视野范围,一般是颞侧>鼻侧,下侧>上侧,无色视野>颜色视野。

在相同亮度下,白色>蓝色>红色>绿色。

不同颜色的视野大小主要取决于不同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

影响因素:1.在使用视野计时,面朝亮光会影响判断,应背光而坐。

2.由于实验室里人员走动等原因,会引起光线变化,影响结果。

3.测试时应缓慢移动视标,并重复测定,减小误差。

三、结论1.我的生理性盲点为一椭圆形区域,它的直径约为1.775mm2.根据右眼视野图:蓝色>红色>绿色,我的视野范围正常。

视野测定_实验报告

视野测定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视野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意义。

2. 掌握视野计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测定个体的视野范围。

4. 认识视野盲点的存在,并分析其位置和范围。

二、实验背景视野是指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时所能看到的范围。

正常人的视野范围大约为220度。

视野的测定对于眼科疾病的诊断、视觉功能的评估以及视觉康复训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视力表、视野计、A4纸、铅笔、直尺等。

2. 实验仪器:标准视野计、电脑、投影仪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年龄在18-60岁之间。

2. 实验步骤:a. 实验对象坐在视野计前,调整座位高度和距离,使眼睛与视野计中心对齐。

b. 实验对象戴好视力表,调整焦点,确保视力表清晰可见。

c. 使用视野计测量视野范围。

首先,在视野计中心放置一个固定光点,实验对象注视光点,然后缓慢移动视野计,记录光点在视野中消失的位置。

d. 使用A4纸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光点消失的位置、距离、角度等。

e.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测量左右眼视野范围。

f. 分析实验数据,计算视野范围和盲点位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20名志愿者的视野范围均在220度左右,与正常人的视野范围相符。

2. 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志愿者存在视野盲点。

盲点位置和范围因个体差异而异。

3. 分析实验数据,发现盲点主要分布在下方和右侧,可能与视网膜神经纤维的分布有关。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测定了20名志愿者的视野范围,并与正常人的视野范围相符。

2. 实验结果表明,视野盲点的存在与视网膜神经纤维的分布有关。

3. 视野测定对于眼科疾病的诊断、视觉功能的评估以及视觉康复训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部分志愿者存在视野盲点,可能与视网膜神经纤维的分布有关。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记录盲点位置和范围,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2. 本实验使用的是标准视野计,但不同型号的视野计可能存在误差。

盲点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盲点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盲点的测定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人眼的盲点位置及大小,并通过实验测定出盲点的具体位置和大小。

二、实验原理人眼视网膜上有一个称为视神经孔的区域,这个区域没有光感受器,因此无法感知到光信号,这就是人眼的盲点。

通过实验可以测定出盲点的具体位置和大小。

三、实验器材1. 白纸2. 黑色标记笔3. 直尺4. 木板或书本等可用于支撑白纸的物品5. 灯泡或其他光源四、实验步骤1. 将白纸固定在木板或书本上,并将其放置在离地面约1米左右的高度处。

2. 在白纸上画一个直径约为5cm左右的黑圆。

3. 将直尺竖直放置在黑圆中心处,使其与水平方向成90度角。

4. 闭上左眼,用右眼注视直尺上的刻度线,并逐渐将直尺向左移动。

5. 当直尺移动到一定距离时,在某个位置上,黑圆会消失不见。

此时该位置即为盲点所在位置。

6. 用黑色标记笔在白纸上标记出盲点所在位置,并测量该位置距离黑圆中心的水平距离,即为盲点位置。

7. 将灯泡或其他光源放置于白纸右侧并打开,使其光线照射到白纸上。

8. 闭上左眼,用右眼注视直尺上的刻度线,并逐渐将直尺向左移动。

9. 当直尺移动到一定距离时,在某个位置上,光线会穿过盲点进入眼睛内部,此时黑圆周围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区域。

此时该位置即为盲点范围的边缘位置。

10. 用黑色标记笔在白纸上标记出盲点范围的边缘位置,并测量该位置距离黑圆中心的水平距离,即为盲点大小。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盲点位置和大小可以用于了解人眼视觉系统中存在的局限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避免将物体放置于人眼盲点范围内,以免影响我们对环境的感知。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眼睛的稳定,避免眼球的移动。

2. 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干扰。

3. 实验结束后需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

视野视力测评实验报告(3篇)

视野视力测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视力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视野和视力是评估个体视觉功能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专业的视野视力测评设备,对参与者的视野和视力进行测评,分析其视觉功能状况,为视觉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参与者的视野和视力状况。

2. 评估参与者的视觉功能是否正常。

3. 为视力保健提供数据支持。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 视野视力测评设备- 彩色视力表- 记录表格2.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年龄在18-25岁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实验对象。

3.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对实验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2)实验对象准备:告知实验对象实验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其同意。

(3)视野测评:使用视野视力测评设备,按照设备操作步骤,对实验对象的视野进行测评。

包括中央视野、周边视野、盲点范围等。

(4)视力测评:使用彩色视力表,按照视力表操作步骤,对实验对象的视力进行测评。

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等。

(5)数据记录: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视野测评结果根据实验数据,20名参与者的视野范围如下:- 中央视野:平均直径为10度。

- 周边视野:平均范围为180度。

- 盲点范围:平均直径为5度。

结果显示,大部分参与者的视野范围在正常范围内,但部分参与者存在视野缺失现象。

2. 视力测评结果根据实验数据,20名参与者的视力如下:- 裸眼视力:平均为1.0。

- 矫正视力:平均为1.2。

结果显示,大部分参与者的视力在正常范围内,但部分参与者存在近视、远视等问题。

五、实验结论1. 大部分参与者的视野和视力处于正常范围,但部分参与者存在视野缺失、近视、远视等问题。

2. 视野和视力是评估个体视觉功能的重要指标,应定期进行测评,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视力问题。

六、实验讨论1. 视野和视力测评对于预防和治疗视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参与者的视觉功能状况,为视力保健提供数据支持。

盲点测定的实验报告

盲点测定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盲点的概念和产生原因;2. 掌握盲点测定的方法;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总结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盲点是指视网膜上没有感光细胞的部分,位于视神经穿过视网膜的地方。

当光线照射到盲点时,这部分光线无法被感知。

通过测定盲点的位置,可以了解视觉系统的功能。

三、实验器材1. 针对性测试图(如:E形图、L形图等);2. 白纸;3. 直尺;4. 圆规;5. 记录本。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针对性测试图贴在白纸上;2. 将测试图放在离眼睛约30cm处;3. 仔细观察测试图,找出其中最小的E形图或L形图;4. 使用圆规在E形图或L形图上画一个圈,记录下圆心所在的位置;5. 使用直尺测量圆心到白纸边缘的距离,记录下数据;6.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测量另一只眼睛的盲点位置;7. 比较两只眼睛的盲点位置,分析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出两只眼睛的盲点位置,数据如下:左眼:距离白纸边缘3cm,距离圆心2cm;右眼:距离白纸边缘4cm,距离圆心3cm。

2. 分析(1)两只眼睛的盲点位置不同,可能与眼轴长度、视网膜发育等因素有关。

(2)盲点位置相对稳定,说明视觉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实验过程中,部分同学在寻找最小E形图或L形图时存在困难,可能与观察角度、注意力等因素有关。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盲点的概念和产生原因,掌握了盲点测定的方法。

2. 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观察,提高了观察、实验、分析、总结的能力。

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同学在寻找最小E形图或L形图时存在困难,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4. 本次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视觉系统功能的机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体生理结构。

感官大体结构观察视力视野盲点的测定ppt课件

感官大体结构观察视力视野盲点的测定ppt课件
30
声音的传导途径
目的要求
原理步骤
RT和WT鉴别正常人、传导性(传音性)耳聋和神经性 (感音性)耳聋
正常人 传导性耳聋 神经性耳聋
RT
(+) (-)、(±)
(+)
WT
=
→患耳
→健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1
➢参考资料
➢ 1.周美娟、段相林主编《人体组织解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1999
➢ 2.郭光文、王序主编《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为止。此时
受试者辨认某字的最距远离
受试者视力=正常视力辨认该字的远最距离
22
目的要求
原理步骤
视野的测定 P66
视野是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一点时所能看到的空间 范围(单眼视野、周边视力),也就是黄斑中央凹以外 的视力。
测定视野可了解整个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并有助于 判断视觉传导路及视觉中枢的机能。
正常人的视野范围: 下方>上方;颞侧>鼻侧。
盲点的测定:
取一白纸贴在墙上,受试者立于纸前50cm处,在纸上 与眼相平处用铅笔划一“+”字。 按照实验教程P103的步骤操作。
盲点的直径(mm)=盲点投射区的直径× 15 500
26
瞳孔的对光反射
目的要求
原理步骤
瞳孔对光反射:人眼在感受光刺激时,瞳孔的大小可随 光线的强弱而改变,弱光下瞳孔散大,强光下瞳孔缩小, 此反射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 5.艾洪滨主编,《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4年
32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实验1
感觉器官的结构与机能:大体 形态观察

视觉盲点测试实验报告

视觉盲点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视觉盲点的概念和位置。

2. 掌握视觉盲点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3. 通过实验,验证双眼视觉在弥补视觉盲点方面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视觉盲点是指眼球后部视网膜上无感光细胞的部位,即视神经穿过的地方。

由于人有两只眼睛,所以在互补的情况下感觉不到盲点的存在。

当一只眼睛的盲点与另一只眼睛的视野重叠时,我们不会察觉到盲点的存在。

三、实验材料1. 视觉盲点测试图(一张含有红叉和蓝点的图片)。

2. 两只眼睛。

四、实验步骤1. 拿出视觉盲点测试图,正对画面。

2. 捂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观察画面。

3. 慢慢靠近红叉,再慢慢远离,移到一定距离时,蓝点消失了。

4. 记录蓝点消失时的距离,即为该眼盲点的距离。

5. 重复步骤2-4,测试另一只眼睛的盲点距离。

五、实验结果1. 我的左眼盲点距离约为30cm,右眼盲点距离约为25cm。

2. 通过双眼视觉,我可以弥补盲点带来的视野缺失。

六、实验分析1. 视觉盲点测试图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测试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盲点位置。

2. 双眼视觉在弥补视觉盲点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一只眼睛的盲点与另一只眼睛的视野重叠时,我们不会察觉到盲点的存在。

3. 视觉盲点距离因人而异,可能与年龄、视力等因素有关。

七、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地测试了我的视觉盲点位置和距离。

2. 双眼视觉在弥补视觉盲点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 视觉盲点测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法,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视力状况。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视觉盲点测试时,要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外界干扰。

2. 测试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眼睛受到伤害。

3. 如果测试结果与预期不符,请及时咨询眼科医生。

九、实验拓展1. 通过视觉盲点测试,可以了解自己的视力状况,为眼科检查提供参考。

2. 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方法测试视觉盲点,如使用双目视差法等。

3. 研究视觉盲点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探讨如何利用双眼视觉弥补视觉盲点。

实验三--视力视野和盲点的测定

实验三--视力视野和盲点的测定
4
(3)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眼的视力。 (4)如受试者对最上一行符号(视力值为0.1)都无法
辨认,则另受试者向前移,直至能辨认最上一行 为止,此时测量受试者与视力表的距离,按下列 公式推出其视力。 受试者视力=0.1×受试者与视力表的距离(m)/5m
小数记录值 0.1 0.12 0.15 0.2 0.25 0.3 0.4 0.5 0.6 0.8 1.0 1.2 1.5 五分记录值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实验三 视力、视野和盲点的测定
1
一、视力(视敏度)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学习视力的测定方法。 (2)学习视力(视敏度)成像的原理。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实验原理 视力又称视敏度,指眼(中央凹)分辨物体细微结构的 功能力。临床规定,当能分辨二点间最小视角为1分时, 视力为1.0,两点距离为115mm。
3
3、实验操作
2、夜盲症患者的视野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3、试述测定盲点与中央凹的距离和盲点直径的原理。 4、在我们日常注视物体时,为什么没有感到生理性盲
点的存在? 5、当盲点范围发生变化时,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
20
不同颜色视野的大小,不仅与面部结构有关,更主要 的是取决于不同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情况。在 相同亮度下,白色视野最大,红光次之,绿色最小。
8
3、操作步骤 (1)观察视野计的结构和熟悉使用方法
最常用的视野计是弧形视野计。 它是一个安在支架上的半圆弧形金属板,可围绕水平轴旋转360。该圆弧上有刻 度,表示由点射向视网膜周边的光线与视轴之间的夹角。视野界限即以此角度表 示。在圆弧内面中央装一个固定的小圆镜,其对面的支架上附有可上下移动的托 颌架。测定时,受试者的下颌置于托颌架上。托颌架上方附有眼眶托,测定时附 着在受试者跟窝下方。此外,视野计附有各色视标,在测定各种颜色的视野时使 用。

测量视野盲点实验报告

测量视野盲点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视野盲点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测量视野盲点的方法和步骤。

3. 通过实验验证视野盲点的存在,并分析其位置和大小。

二、实验原理视野盲点,又称生理盲点,是视网膜上无感光细胞存在的区域,即黄斑中心凹附近。

该区域对光线无感知,导致在此区域内无法形成清晰的图像。

视野盲点的存在是正常现象,但其大小和位置因个体差异而异。

本实验采用动态视野测量仪(Goldmann 动态视野测量)进行视野盲点的测量。

通过在视野中移动具有与背景拮抗颜色的视觉刺激,使被试者观察并报告其感知到的视野边界,从而确定视野盲点的位置和大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白纸、铅笔、尺子、计时器。

2. 实验仪器:动态视野测量仪、电脑、投影仪。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将白纸贴在墙上,调整投影仪位置,使屏幕与白纸平行。

打开动态视野测量仪,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2. 被试者准备:被试者坐于距离屏幕1米的位置,双眼正视屏幕中心。

确保被试者放松,头部保持不动。

3. 测量视野盲点:a. 将动态视野测量仪中的刺激移动至屏幕中心,使被试者注视该点。

b. 按照动态视野测量仪的操作步骤,逐渐将刺激移动至被试者视野的边缘,直至被试者报告感知到刺激。

c. 记录刺激移动至被试者视野边缘时的位置,即视野盲点的位置。

d. 重复步骤b和c,测量被试者另一只眼的视野盲点。

4. 测量视野盲点大小:a. 将动态视野测量仪中的刺激移动至视野盲点位置,使被试者注视该点。

b. 逐渐调整刺激的大小,直至被试者报告感知到刺激。

c. 记录刺激大小,即视野盲点的大小。

d. 重复步骤b和c,测量被试者另一只眼的视野盲点大小。

5. 实验结束:将被试者从实验环境中带出,实验结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a. 被试者双眼视野盲点位置均位于视网膜中心凹附近,符合生理特点。

b. 被试者双眼视野盲点大小基本一致,说明个体差异不大。

2. 分析:a. 视野盲点的存在是正常现象,本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一观点。

【推荐】视野检查实验报告-优秀word范文 (6页)

【推荐】视野检查实验报告-优秀word范文 (6页)
2、仪器问题。金属刻度感的角度不精确。
3、被试有个心理期望,导致测量数据偏差很大。
4、主试对是否看到红点的标准没有明确规定。
5、在测量期间,被试反映由于没有中间的休息,眼睛过度疲劳。也会导致一定的误差。
二、盲点
1、实验者与“+”的距离不能始终保持在50cm
2、实验者对于看到与看不到“+”的界定是模糊的,主观判断不是很标准明确,所以测量结果还是误差极大。
二、盲点
视网膜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部位(即视神经乳头所在的部位)没有视觉感受细胞,外来光线成像于此不能引起视觉,故称该部位为生理性盲点。由于生理性盲点的存在,所以视野中也存在生理性盲点的投射区。此区为虚性绝对性暗点,在客观检查时是完全看不到视标的部位。根据物体成像规律,通过测定生理性盲点投射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各对应边成正比的定理,计算出生理盲点所在的位置和范围。
【实验结果】
一、视野
视野图如下:
二、盲点
根据公式计算得出盲点与中央凹的距离=7.08mm,盲点横径=1.8mm,盲点垂直径=0.6mm,实验结果与正常盲点值相比,不符合生理性盲点垂直径7.5cm±2cm,横径5.5cm±2cm的规律。
【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视野
1、视野测定时,被试的眼睛没有一直盯着中央的小圆片,眼睛有所转动,使被试提前或者延后看见亮片。
人眼最佳视区上下,左右视野均为只有1.5°左右;良好视野范围,位于在垂直面内水平视线以下30°和水平面内零线左﹑右两侧各15°的范围内;有效视野范围,位于垂直面内水平视线以上25°,以下35°,在水平面内零线左右各35°的视野范围。
在垂直面内,实际上人的自然视线低于水平视线,直立时低15°,放松站立时低30°,放松坐姿时低40°,因此,视野范围在垂直面内的下界限也应随放松坐姿,放松立姿而改变。

盲点测定实验报告

盲点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盲点测定实验实验目的:通过盲点测定实验,了解并测量人眼盲点的范围和位置,验证眼睛的生理结构和视觉感知原理。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对象:本实验对象为实验者本人,年龄X岁,性别:男/女。

实验器材:白纸一张、铅笔一支、直尺一把、量角器一个、计时器一个。

实验原理:人眼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分为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中央凹,负责彩色视觉和明暗视觉;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周边,负责黑白视觉。

由于视杆细胞密度较低,视网膜上存在一个区域没有感光细胞,称为盲点。

本实验通过测量盲点的大小和位置,了解人眼盲点的生理结构和视觉感知原理。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白纸平铺在实验桌上。

2. 在白纸上用铅笔画一条直线,直线长度为20厘米。

3. 用直尺将直线等分为20个1厘米的小段,并用铅笔在每段上标记数字1-20。

4. 将白纸放在离眼睛30厘米处,确保眼睛与白纸平行。

5. 闭上左眼,用右眼注视直线上的数字1,同时缓慢将眼睛向右移动,直至数字1消失。

6. 记录此时眼睛与直线之间的距离,单位为厘米。

7. 重复步骤5,闭上右眼,用左眼注视直线上的数字1,重复记录眼睛与直线之间的距离。

8. 将直线上的数字2、3、4...20依次重复步骤5和6,记录每一步的距离。

9. 用量角器测量眼睛与直线之间的角度,记录数据。

10. 分析实验数据,绘制盲点位置和大小图。

实验结果:1. 盲点位置:通过实验发现,盲点位于视网膜中央凹的左侧,距离中央凹大约7毫米。

2. 盲点大小: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盲点大小约为5毫米。

3. 视觉感知:在盲点区域内,视觉感知较弱,甚至无法感知。

但在盲点周围区域,视觉感知仍然可以维持。

实验分析:本实验通过测量人眼盲点的位置和大小,验证了眼睛的生理结构和视觉感知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盲点位于视网膜中央凹的左侧,距离中央凹大约7毫米,大小约为5毫米。

在盲点区域内,视觉感知较弱,甚至无法感知。

测定盲点实验报告

测定盲点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盲点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2. 通过实验测定个体的盲点范围和位置。

3. 探讨盲点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及应对方法。

二、实验原理盲点是指视网膜上没有感光细胞的部分,即光无法到达的区域。

由于人眼视网膜的结构特点,每个眼睛都有一个盲点,位于视网膜的鼻侧。

当物体位于盲点附近时,个体无法感知到该物体的存在。

本实验通过观察光点在视野中的移动,测定个体的盲点范围和位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一台电脑,一台投影仪,一根激光笔。

2. 实验材料:一张白纸,一把直尺。

四、实验步骤1. 将电脑连接投影仪,打开投影仪,调整投影画面大小,使其充满白纸。

2. 在白纸上画一个直径为5厘米的圆圈,圆心位于白纸中央。

3. 将激光笔固定在圆心位置,调整激光笔的光束,使其垂直照射到圆心。

4. 实验者坐在距离白纸1米的位置,眼睛注视着激光笔的光束。

5. 实验者逐渐移动头部,观察光束是否偏离圆心,当光束偏离圆心时,记录偏离距离。

6. 实验者将头部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移动,分别记录光束偏离圆心的距离。

7.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分析盲点的范围和位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者A的盲点范围和位置如下:- 向左移动:偏离距离为2厘米,盲点位置位于圆心左侧2厘米处。

- 向右移动:偏离距离为2厘米,盲点位置位于圆心右侧2厘米处。

- 向上移动:偏离距离为3厘米,盲点位置位于圆心上方3厘米处。

- 向下移动:偏离距离为3厘米,盲点位置位于圆心下方3厘米处。

实验者B的盲点范围和位置如下:- 向左移动:偏离距离为1.5厘米,盲点位置位于圆心左侧1.5厘米处。

- 向右移动:偏离距离为1.5厘米,盲点位置位于圆心右侧1.5厘米处。

- 向上移动:偏离距离为2厘米,盲点位置位于圆心上方2厘米处。

- 向下移动:偏离距离为2厘米,盲点位置位于圆心下方2厘米处。

2.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每个人的盲点范围和位置都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个体眼睛的结构和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分布存在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将白纸贴在墙上,受试者立于纸前50cm处,用遮眼
板遮住一眼,在白纸上与另一眼相平的地方用铅笔
划“+”字记号。受试者注视“+”字。将视标由“+”
字中心向被测眼颞侧缓缓移动。此时,受试者被测 眼直视前方,不能随视标的移动而移动。当受试者 恰好看不见视标时,在白纸上标记视标位臵。然后 将视标继续向颞侧移动,直至又看见视标时记下其
4
(3)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眼的视力。
(4)如受试者对最上一行符号(视力值为0.1)都无法
辨认,则另受试者向前移,直至能辨认最上一行
为止,此时测量受试者与视力表的距离,按下列
公式推出其视力。 受试者视力=0.1×受试者与视力表的距离(m)/5m
小数记录值
五分记录值
பைடு நூலகம்
0.1 0.12 0.15 0.2 0.25 0.3 0.4 0.5 0.6 0.8 1.0 1.2 1.5
8
3、操作步骤
(1)观察视野计的结构和熟悉使用方法
最常用的视野计是弧形视野计。
它是一个安在支架上的半圆弧形金属板,可围绕水平轴旋转
360。该圆弧上有刻度,表示由点射向视网膜周边的光线与
视轴之间的夹角。视野界限即以此角度表示。在圆弧内面中 央装一个固定的小圆镜,其对面的支架上附有可上下移动的 托颌架。测定时,受试者的下颌臵于托颌架上。托颌架上方 附有眼眶托,测定时附着在受试者跟窝下方。此外,视野计 附有各色视标,在测定各种颜色的视野时使用。
实验三 视力、视野和盲点的测定
1
一、视力(视敏度)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学习视力的测定方法。 (2)学习视力(视敏度)成像的原理。
2
2、实验原理
视力又称视敏度,指眼(中央凹)分辨物体细微结构的
功能力。临床规定,当能分辨二点间最小视角为 1分时,
视力为1.0,两点距离为115mm。
3
3、实验操作
位臵。由所记两点连线之中心点起,沿着各个方向
向外移动视标,找出并记录各方向视标刚能被看见
的各点,将其依次相连,得一个椭圆形的盲点投射 15
(2)根据相似三角形各对应边成正比定理,可计算出 盲点与中央凹的距离及盲点直径。
中央凹就是眼球中视神经结成束的地方,正对瞳 孔,如果光线正对正对着落入中央凹,椎体细胞 和其它感官细胞充分发挥作用,看到的视野图像
19
五、思考与问题
1、一患者左眼颞侧视野、右眼鼻侧视野发生缺损,请
判断其病变的可能部位。
2、夜盲症患者的视野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3、试述测定盲点与中央凹的距离和盲点直径的原理。
4、在我们日常注视物体时,为什么没有感到生理性盲
点的存在?
5、当盲点范围发生变化时,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
20
最清晰。
16
17
4、测定项目
(1)测定自己的盲点,证明盲点的存在。
(2)盲点到中央凹的距离。
(3)盲点的直径。
盲点与中央凹的距离(mm)=盲点投射区域与“+” 号的距离×(15÷500)mm 盲点直径(mm)=盲点投射区域的直径× (15÷500)mm
18
参考值: 1、生理性盲点呈椭圆形,垂直径7.5cm±2cm,横 径5.5cm±2cm。 2、生理性盲点在注视中心外侧15.5cm,在水平线 下1.5cm。
(1)将视力表挂在光线均匀,充足的墙壁上,表上第 受试者站或坐在距表5米远的地方。
10行的“E”的高度应与受试者眼睛在同一水平上,
(2)受试者自己用遮眼板遮住一眼,测另一眼的视力。
受试者从表的第一行开始,一次指点符号,受试
者按指示棒说出各符号缺口的方向,然后依次指 向各行,直至受试者完全不能分辨为止,此时即 可从视力表上直接读出其视力值。
12
三、盲点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学习盲点的测定方法。 (2)根据视网膜成像的规律及相似三角形原理, 从盲点投射区域测出盲点的位臵及大小。
13
2、实验原理
盲点是视N离开视网膜的部位,此处无感光Cell不能感
光。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部位(即视神经乳头所在的
部位)没有视觉感受细胞,外来光线成像于此不能引起
10
(4)将弧架一次转动45角,重复上述测定,共操
作4次得8个度数,将视野图8个点依次相连,便得
出白色视野的范围。
(5)按上述方法分别测出该侧的红色、绿色视野。
(6)同法测出另一眼的白色、红色、绿色视野。
11
4、测定项目
测定左、右两眼白、红、黄或蓝、绿各色视觉的 视野范围。(要求绘图) 8个度数:0°、45°、90°、135°、180°、 225°、270°、315°
7
2、实验原理 视野是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此范围又称为周边视力,也就是黄斑中央凹以外的视 力。借助此种视力检查可以了解整个视网膜的感光功 能,并有助于判断视力传导通路及视觉中枢的机能。
正常人的视力范围在鼻侧和额侧的较窄,在颞侧和下
侧的较宽。 不同颜色视野的大小,不仅与面部结构有关,更主要 的是取决于不同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情况。在 相同亮度下,白色视野最大,红光次之,绿色最小。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
4、测定项目 左右眼视力测定。 5m距离,第10行“E”与眼同高。
6
二、视野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学习视野的测定方法。
(2)学习使用视野计和了解正常的视野范围。 (3)了解视网膜、视觉传导和视觉中枢的功能。
9
(2)在明亮的光线下,受试者下颌放在托颌架上,
眼眶下缘靠在眼眶托上,调整托架高度,使眼与弧架
的中心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遮住一眼,另一眼凝视
弧架中心点,接受测试。
(3)实验者从周边向中央缓慢移动紧贴弧架的白色
视标,直至受试者能看到为止。记下此时视标所在部
位的弧架上所标之刻度。退回视标,重复测试一次, 待得出一致的结果以后,将结果标在视野图的相应经 纬度上。同法测出对侧相应的度数。
视觉,故称该部位为生理性盲点。由于生理性盲点的 存在,所以视野中也存在生理性盲点的投射区。此区 为虚性绝对性暗点,在客观检查时是完全看不到视标 的部位。根据物体成像规律,通过测定生理性盲点投
射区域的位臵和范围,可以依据相似三角形各对应边
成正比的定理,计算出生理盲点所在的位臵和范围。
14
3、操作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