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生物化学)
氨基酸代谢—氨的代谢(生物化学课件)
![氨基酸代谢—氨的代谢(生物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3e8fd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7.png)
血氨的来源
2.肠道吸收
01 NH3比NH4+更易透过细胞膜而被吸收。
氨的吸收与肠道pH有关,当肠道pH较低时(pH<6),NH3与
02 H+结合成NH4+,而减少氨的吸收。肠道pH较高时,NH4+转变
为NH3,氨的吸收增多。
03
临床上对高血氨病人采用弱酸性透析液作结肠透析就是为了减 少氨的吸收,促进氨的排泄。
• 机体代谢产生的氨,正常情况下由体内解氨毒的代谢途径排出,使血氨 的来源和去路保持动态平衡。因此,正常人血氨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 不引起中毒。
• 正常人血氨浓度一般不超过 0.06mmol/L。
血氨的来源
1.氨基酸脱氨基作用
血氨的来源
2.肠道吸收
两个 来源
肠道内的蛋白质、氨基酸经肠道 腐败作用产生。
氨的来源
生物化学 B i o c h e m i s t r y
氨中毒案例
案例
某年7月21日,某厂酮苯脱蜡车间3号氨冷冻机开车时,由于液氨进入缸体 使二段缸打碎。爆裂碎片击伤在场协助开车的电工臀部,该电工当即摔倒在 地,大量氨逸出,使其中毒死亡。
案例分析
分析:导致伤者死亡的真正原因是氨中毒。
• 氨,也称“氨气”,氮和氢的化合物,分子式为NH3,是一种无色气体, 密度小,沸点高,易溶于水。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化肥、制药等。
血氨的来源
3.肾脏中谷氨酰胺分解产生氨
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主要来自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在谷氨酰 胺酶催化下水解, 生成谷氨酸和NH3。
肾小管中氨的去路 主要取决于肾小管 液的pH值。
血氨的来源
思考
为什么临床上对肝硬化腹水的病人不宜 使用碱性利尿剂?
生物化学第3章 氨基酸
![生物化学第3章 氨基酸](https://img.taocdn.com/s3/m/b1813af8f61fb7360b4c6556.png)
一、氨基酸——蛋白质的构件分子
氨基酸(amino acid) :α-氨基酸是一切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是与羧酸 相邻α-碳原子上连有一个氨基,故称α-氨基酸。 利用酸水解、碱水解、酶解可把蛋白质分子水解释放氨基酸。
不变部分(除脯氨酸) 可变部分 L型 α -氨基酸
氨基酸
芳香族氨基酸 Phe、Tyr、Trp 杂环氨基酸 His、Pro
脂肪族氨基酸:一氨基一羧基(中性氨基酸)
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脂肪族氨基酸:一氨基一羧基(中性氨基酸):含有羟基
丝氨酸Ser的-OH在生理条件下不解离,但是个极性基团,能与其 他基团形成氢键,常出现在酶的活性中心; 苏氨酸Thr的-OH是仲醇,具有亲水性;
水中心)
极性氨基酸侧链能与水形成氢键,易溶于水 带电荷和极性氨基酸一般位于蛋白表面 蛋白的活性中心:His,Ser,Cys
2.3氨基酸的分类——不常见蛋白质氨基酸
2.4氨基酸的分类——非蛋白质氨基酸
150 多种,不是蛋白质组成,但是有特定生理功能
(1)大多是L型α氨基酸衍生物
(2)有D型氨基酸 (3)还有β-、γ-、δ-氨基酸
/view/e845c4c8a1c7aa00b52acb47.html
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氨基酸
氨基酸与树脂的亲和力取决于:
气液层析
高效液相层析
蛋白质的水解条件及优缺点
第一章糖课后题 第6题
高碘酸及其盐可以定量的氧 化断裂邻二羟基、α-羟基醛等 的碳碳键,产生相应的羰基 化合物。该反应可以用来区 分糖苷是呋喃还是吡喃型的。 侧翼测定直连多糖的相对分 子量和支链淀粉的非还原末 端残基数,即分支数目。
生物化学第3章 氨基酸分析
![生物化学第3章 氨基酸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b69f4648d7c1c708a145f7.png)
180多种天然氨基酸; 20种蛋白质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分类、性质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侧链R基的不同 20种蛋白质氨基酸按R的极性可分为非极性氨基酸、不带电荷极性氨基酸、 带正电R基氨基酸和带负电R基氨基酸
按R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及杂环氨基酸3大类
脂肪族氨基酸:一氨基一羧基(中性氨基酸):含有硫
Cysteine Methionine (Cys,C) (Met,M)
(1) 两个半胱氨酸的巯基氧化生成二硫键,生成胱氨酸,Cys-S-SCys
(2) 蛋氨酸的甲硫基的硫原子有亲核性,容易发生极化,在生物合成
中是重要的甲基供体
脂肪族氨基酸:一氨基二羧基(酸性氨基酸)
水中心)
极性氨基酸侧链能与水形成氢键,易溶于水 带电荷和极性氨基酸一般位于蛋白表面 蛋白的活性中心:His,Ser,Cys
2.3氨基酸的分类——不常见蛋白质氨基酸
2.4氨基酸的分类——非蛋白质氨基酸
150 多种,不是蛋白质组成,但是有特定生理功能
(1)大多是L型α氨基酸衍生物
(2)有D型氨基酸 (3)还有β-、γ-、δ-氨基酸
四、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ɑ-氨基参与的反应: 亚硝酸、酰化试剂、烃基、 醛基氧化酶 氨基酸的 化学反应
茚三酮、肽键形成!
ɑ-羧基参与的反应: 成盐、成酯、成酰氯、脱 羧、叠氮
侧链R基参与的反应: 取决于R侧链的官能团
ɑ-氨基参与的反应:
与亚硝酸反应:
通过测定N2的量而计算氨基酸的量,可衡量蛋白质的水解程度 与酰化试剂反应: X=Cl, OH, -OCOR; 可多肽合成中保护氨基;丹磺酰氯可以与肽的N-端氨基 酸反应,生成丹磺酰-肽,水解得到有强烈荧光的丹磺酰-氨基酸,用电泳法 或层析法分析即可得知N-端是何种氨基酸,被广泛用于蛋白质N端测定。 烃基化反应:
生物化学 氨基酸
![生物化学 氨基酸](https://img.taocdn.com/s3/m/e4a0e4f001f69e314232942d.png)
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烃基化反应
CH2 CH2 Cl S: R1
Cl CH2 CH2 S+
R2 H2N CH COO-
R1
R1SCH2NHCH(R2)COO-
用途:是鉴定多肽N-端氨基酸的重要方法。
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生成西佛碱的反应
COOH
CH2OPO3-
HOCH2CHNH2 + O C
+ H+
CH2OH
•酶水解
– 优点:不产生消旋,不破坏氨基酸
– 缺点:水解时间长,单一酶水解不完全
氨基酸概述
蛋白质一般结构
•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 • 均为α-氨基酸(脯氨酸例外) • 共同结构为在同一碳原子上
有羧基、氨基与氢
• 不同点为侧链R不同
赖氨酸
脯氨酸 (亚氨基酸)
氨基酸分类
非极性,脂肪族侧链氨基酸
➢氨基酸使水的介电常数增高,一般有机物如乙 醇、丙酮等使水的介电常数降低
结论
➢氨基酸主要是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
两性解离
pH1 净电荷+1
甘氨酸的解离
pH7 净电荷 0
pH13 净电荷-1
阳离子
两性离子
阴离子
等电点
等电点
甘
(等电pH,pI)
氨
酸
➢ 两性电解质净电荷为零
时溶液的pH
的
➢ 等电点时,两性电解质
H2N
R1 O CC
R2 N C COOH
H
HH
H
HH
肽键
用途:氨基酸形成多肽的反应。
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与茚三酮的反应
O
O
茚三酮
C CO
《生物化学》氨基酸
![《生物化学》氨基酸](https://img.taocdn.com/s3/m/c274522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2.png)
氨基酸的两性解离:
阳离子
两性离子
阴离子
以甘氨酸为例: pK1= 2.34 pK2 = 9.60
+
H3N-CH2-COOH
[Gly+]
K’1
+H3N-CH2-COO- +[ H+] [ Gly±]
pI = 5.97
[Gly±][H+]
K1’=
[Gly+]
+H3N-CH2-COO- K’2 [Gly±]
苯丙氨酸
Phenylalanine Phe F
— CH 2— CH— COO-
NHN3H+ 3+
酪氨酸
Tyrosine Tyr Y
HO —
— CH 2— CH— COO-
NH3+ NH3+
组氨酸
Histidine His H
HC C — CH 2— CH— COO-
+HN
NH
C H
咪唑基
NH3+
如图所示
H3N+
COOH CH2
(Gly+)
COO-
H3N+ CH (G2 ly±)
COO-
H2N
CH2
(Gly-)
pH 14 12 10 8
[Gly+ ] = [Gly±]
6 4 2 0
0.1
pK1=2.34
0.05
加入的H+ mol数甘Βιβλιοθήκη 氨pK2=9.60
酸
的
pI=5.97
滴
[Gly ±] = [Gly-]
[Gly±][H+] K1’
= K2’ [Gly±]
生物化学第2章 氨基酸(共77张PPT)
![生物化学第2章 氨基酸(共7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f9ef6b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8.png)
• Ala Arg Asp
Asn
Cys Glu Gln Gly
His
Ile
Leu
Lys
Met Phe Pro
Ser
Thr
Trp
Tyr
Val
、 20种氨基酸可按其侧链分类
• 氨基酸的侧链可以按照它们的化学结构分为 三类,即: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 杂环氨基酸。
1)脂肪族氨基酸(中性)
甘氨酸 Glycine
非极性氨基酸(八种)
不带电何的极性氨基酸(八种)
带负电荷的氨基酸(2种)
带正电荷的氨基酸(2种)
➢第21种基本氨基酸是硒代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 Sec) ➢第22种基本氨基酸是吡咯赖氨酸(Pyrrolysine, Pyr) ➢两种罕见基本氨基酸是在特定生物的特定调控条件下生成。
O
H 2N CH C OH
CH 2
SH
C
( α-氨基-β-巯基丙酸 )
两个半胱氨酸氧化可生成胱氨酸
人头发的电子显微镜照片与模型
烫发过程:
1、加还原剂(巯基乙醇) 打开二硫键。
2、加氧化剂(双氧水) 重新生成错位二硫键。
1)、脂肪族氨基酸(含羟基或硫)
丝氨酸 Serine 苏氨酸 Threonine 半胱氨酸 Cysteine 甲硫氨酸 Methionine
O H 2N CH C OH
CH OH CH 3
T
( α-氨基-β-羟基丁酸 )
L-Threonine D-Threonine
L-alloThreonine
D-allo-
Threonine
苏氨酸的光学异构体
1)、脂肪族氨基酸(含羟基或硫)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ab244b76c66137ee061999.png)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完全版第一章1,氨基酸(amino acid):是含有一个碱性氨基和一个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氨基一般连在α-碳上。
2,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赖氨酸,苏氨酸等)自己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3,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自己能由简单的前体合成不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4,等电点(pI,isoelectric point):使分子处于兼性分子状态,在电场中不迁移(分子的静电荷为零)的pH 值。
5,茚三酮反应(ninhydrin reaction):在加热条件下,氨基酸或肽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色(与脯氨酸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的反应。
6,肽键(peptide bond):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的氨基的氨基缩合,除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酰氨键。
7,肽(peptide):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通过肽键共价连接形成的聚合物。
8,蛋白质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指蛋白质中共价连接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9,层析(chromatography):按照在移动相和固定相(可以是气体或液体)之间的分配比例将混合成分分开的技术。
10,离子交换层析(ion-exchange column)使用带有固定的带电基团的聚合树脂或凝胶层析柱11,透析(dialysis):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
12,凝胶过滤层析(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也叫做分子排阻层析。
一种利用带孔凝胶珠作基质,按照分子大小分离蛋白质或其它分子混合物的层析技术。
13,亲合层析(affinity chromatograph):利用共价连接有特异配体的层析介质,分离蛋白质混合物中能特异结合配体的目的蛋白质或其它分子的层析技术。
专业课生物化学第三章 氨基酸
![专业课生物化学第三章 氨基酸](https://img.taocdn.com/s3/m/9521f11e6bd97f192279e92b.png)
此反应可被巯基试剂逆转
6、半胱氨酸侧链上的巯基:
反应性能很高,在微碱性条件下,巯基发生解离形 成硫醇阴离子(-CH2-S-),能与卤化烷例如碘乙酸,碘 乙酰胺,甲基碘等迅速反应,生成相应的稳定烷基衍 生物。
半胱氨酸的巯基能打开乙撑亚胺,即氨丙啶的环.
第3章:氨基酸
第一节: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
第二节:氨基酸的酸碱化学
第三节: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第四节:氨基酸的光学活性和光谱性质
第一节(一):氨基酸的结构
一、氨基酸——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1、酸水解: 盐酸或硫酸回流煮沸20小时。 不引起消旋作用,得到L-氨基酸。色氨酸完全被破坏;羟基氨 基酸、天冬酰胺、谷胺酰胺部分被破坏。 2、碱水解:氢氧化钠共煮10—20小时。 产物是D型和L型氨基酸的混合物。产生消旋现象。多数氨基酸 遭到破坏。色氨酸稳定。 3、酶水解: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胃蛋白酶水解。 不产生消旋作用,也不破坏氨基酸。水解不彻底。
反应中1分子的半胱氨酸引起1分子的硫硝基苯甲酸的 释放。它在pH8.0时,在412nm波长处有强烈的光吸收, 因此可利用比色法定量测定-SH基。
二硫键的形成和打开 1、二硫键的形成
在痕量的金属离子如Cu2+,Fe2+,C02+和Mn2+ 存在下,巯基在空气中氧化显著提高。这些离子 可能是反应所需的催化剂。
3. 碱性氨基酸(+)
1、非极性R基(中性-非极性氨基酸)
共8种氨基酸,4种带脂肪烃侧链的氨基酸;2种含芳香环 氨基酸;1种含巯基氨基酸和1种甘氨酸。它们在水中的溶 解度比极性氨基酸小。
2、不带电荷的极性R基(中性-极性氨基酸)
生物化学 第三章 氨基酸(共92张PPT)
![生物化学 第三章 氨基酸(共9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43575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d.png)
色氨酸
Trytophan
氨基酸的结构
芳香族氨基酸
H 2N
O
CH
C
OH
CH 2 CH 2 CH 2 NH
C
NH
NH 2
氨基酸的结构
精氨酸 Arginine
碱性氨基酸
O H 2 N CH C OH
CH 2 CH 2 CH 2 CH 2 NH 2
氨基酸的结构
精氨酸 Arginine
赖氨酸 Lysine
光性。而且发现主要是L型的(也有D型的,但很少)。
-氨基酸的分子构型
1、氨基酸的分类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侧链R基的不同。
20种蛋白质氨基酸按R的极性可分为非极性氨基酸 、极性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按R基的结 构可分为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及杂环氨基酸3大 类。
氨基酸的三字母简写符号必背熟,单字母符号 要求认识。
芳香族氨基酸: Phe Trp Tyr
1、氨基酸的分类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按其α-碳原子上侧链R的结构
2缬.氨酸-羧分基V参a为l与ine的反2应0种,20种氨基酸按R的结构和极性的不同有以下
生成烷基咪唑衍生物,并引起酶活性的降低或丧失
两种分类方法。 酪氨酸 tyrosine
Try Y
提问:大 多 数 氨 基 酸 在 中 性(pH=7) 时, 带
[质子供体]
乙酸
+ H
COOH
-
COO
+ H
CO-O
+ K1
H3N CH2
+
H3N CH2
K2
H2N CH2
Gl+y
Gl+-y
生物化学 第三章 氨基酸
![生物化学 第三章 氨基酸](https://img.taocdn.com/s3/m/d9daf8593b3567ec102d8a90.png)
+
C H R
-H pK1' +H
+
+
COO H3N
+
-
C H R
-H pK2' +H
+
+
COO R
-
H2N C H
PH 1 净电荷 +1 正离子
7 0 两性离子 等电点PI 等电点
10 -1 负离子
( ) 与 亚 硝 酸 反 应
四. 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1.α-氨基参与的反应 氨基参与的反应
异亮氨酸 Ileucine 脯氨酸 Proline
甲硫氨酸 Methionine 半胱氨酸 Cysteine
氨基酸的结构
芳香族氨基酸
苯丙氨酸 Phenylalanine
H 2N CH 2 O CH C OH
氨基酸的结构
芳香族氨基酸
苯丙氨酸 Phenylalanine 酪氨酸 Tyrosine
H 2N CH CH
天冬氨酸 Aspartic acid
酸性氨基酸
O H2N CH C CH2 C OH O OH
氨基酸的结构
天冬氨酸 Aspartic acid 谷氨酸 Glutamic acid
H2N
酸性氨基酸
O CH C CH2 CH2 C OH O OH
氨基酸的结构
丝氨酸 Serine
含羟基氨基酸 含羟基氨基酸
一. 氨基酸—蛋白质的构件分子 蛋白质的水解作用提供了关于 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作用提供了关于
α-氨基酸的一般结构— 氨基酸的一般结构—
20种氨基酸除脯氨酸外,其他均具如下结构通式。 20种氨基酸除脯氨酸外,其他均具如下结构通式。 种氨基酸除脯氨酸外
3氨基酸-生物化学.
![3氨基酸-生物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11cce6cc524de518964b7d40.png)
5、形成西佛碱
• 氨基酸的a-氨基能与醛类反应生成弱碱,即西佛碱。西佛碱是转氨基 反应的中间物。
6、脱氨
• 氨基酸在氧化剂或酶作用下即脱氨产生酮酸。
7 成酯和成盐反应
• 成酯反应: – 在盐酸(干气)存在下,氨基酸与无水甲醇作用产生氨基 酸甲酯或乙酯。是合成氨基酸酰基衍生物的重要中间体。 • 成盐反应:氨基酸与碱作用生成相应的盐。氨基酸的碱金属 盐能溶于水,而重金属盐则不溶于水。 • 成酯、成盐后,羧基不参加反应,被掩盖,从而使氨基活性 突出,即活化了氨基,这就是氨基酸的酰基化和烃基化反应 在碱性溶液中进行的原因
2、与甲醛反应
• 氨基酸的甲醛滴定是测定氨基酸的一种常用方法。 • 甲醛滴定法: –当氨基酸溶液中存在lmol/L甲醛时,滴定终点由PH12 左右移至9附近,即酚酞指示剂的变色区域 • 测定蛋白质的水解程度: –氨基酸的氨基与甲醛反应生成羟甲基氨基酸和二羟甲基 氨基酸,使反应向放出质子的方向移动,酸性增加,PH 降低,可用氢氧化钠滴定。每放出一个质子,相当于一 个氨基酸
(1)氨基酸的解离曲线
• 以甘氨酸为例
(2)等电点(pI)
• 氨基酸处于正负电荷数相等即净电荷为零的兼性 离子状态时溶液的pH值。 • 等电点时氨基酸的性质 –溶解度最小,可分离不同氨基酸。 –pH=pI,氨基酸在电场中既不向正极也不向负极移动。 –pH>pI,氨基酸带净负电荷; –pH < pI ,氨基酸带净正电荷。
-氨基--甲硫基丁酸
2、不带电荷的极性R基氨基酸
• 这一组中有7种氨基酸。 – 比非极性R基氨基酸易溶于水。 • 甘氨酸 • 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羟基 • 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酰胺基 • 半胱氨酸:巯基(-SH)
氨基酸代谢—个别氨基酸的代谢(生物化学课件)
![氨基酸代谢—个别氨基酸的代谢(生物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5f0e7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3.png)
CHO
formyl
亚胺甲基
CH
NH
formimino
(三)一碳单位的载体--四氢叶酸
H
N H2N C
N8 C 7CH2
O
COOH
3N C C 5N 6CH 9CH210NH
C NH CH CH2 CH2 COOH
OH H
5,6,7,8-四氢叶酸(FH4)
FH4的生成:
F FH2还原酶
NADPH+H+
二氢生物蝶呤
NADP+
NADP+H+
* 此反应为苯丙氨酸的主要代谢途径
正常情况下苯丙氨酸代谢的主要途径是在苯丙氨酸羟化 酶作用下生成酪氨酸,然后进一步代谢。
当苯丙氨酸羟化酶先天性缺乏时,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 酪氨酸,则主要经转氨基作用生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 进一步转变为苯乙酸等产物,此时尿液中出现大量苯丙 酮酸及其代谢产物,称为苯丙酮酸尿血症。
N N R-5`-P
NH2
N 腺嘌呤 核苷酸 N
(AMP)
N N R-5`-P
延胡索酸
苹果酸
《生物化学》
目录
CONTENTS
氨基酸代谢
1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2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3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血糖
**
目录
CONTENTS
氨基酸代谢
3.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3.1
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3.2
一碳单位的概念
3.3
《生物化学》
目录
CONTENTS
氨基酸代谢
1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2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3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氨基酸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氨基酸名词解释生物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3b3afb1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6b.png)
氨基酸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元,由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组成,其中棕色标识氨基,蓝色标识羧基。
氨基酸分类有20种,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不能由人体自己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氨基酸可以通过肽键形成多肽和蛋白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例如,亮氨酸可用于ATP生成或脂肪酸合成,色氨酸可用于神经递质合成,赖氨酸可用于胆碱合成,丝氨酸可用于血纤维蛋白生成等。
不同的氨基酸序列和构象导致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和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H H+
H
酸基
低 pKa 高
OH
C
O
H+
NH
H
O
C
H+
O
Ampholyte: 一個分子上同時帶有正電及負電基團
Juang RH (2007) BCbasics
酸性環境
中性環境
鹼性環境
NH2 H+
R-C-H
COOH
Zwitterion
pK2 ~ 9
NH2 H+
R-C-H
NH2
R-C-H
COO-
COO-
Gln Thr Lys
Gly
Ala Val
Ile Leu
Met
Phe Trp Pro
『極性或非極性,是蛋白質性質之所繫。』
Juang RH (2007) Biochemistry
各式胺基酸的大小樣式齊全
Gly Ala Val Leu Ile
Phe
Tyr
Trp
S
-SH
Cys
S
-S-CH3
Met
Stryer (1995) Biochemistry (4e) p.20
-C-C C His H
N N+
Phe F
Asp D
-C-COOH
Glu E Acidic
-C-C-COOH
Alip-H
Ala AA
-CH3
Val V
CC -C
-C-OH Ser S
Cys C -C-SH
Non-polar Polar
雙
-C-C OH
Thr
T
和 Met M -C-C-S-C
線
Hydroxy Sulfur
Ile I
C -C-C-C
環狀線
Pro P
Leu L
C -C-C-C
C CC HN C-COOH
α
Imino acid, Circular
胺基酸的極性分類
NONPOLAR
POLAR
Acidic
Neutral
Basic
Asp Asn Ser
Arg
Tyr Cys His
Glu
L-Form Amino Acid
酸基 COO-
sp3
胺基
+
H3 N
H
R group
H = Glycine CH3 = Alanine
Juang RH (2007) BCbasics
胺基酸有鏡像異構物
α α 鏡 像
化性相同、物性 (旋光度) 不同 立體構造不同 (算是異構物)
Juang RH (2007) BCbasics
胺基酸
● 1 胺基酸基本構造 ● 2 胺基酸分類 ● 3 胜肽 ● 4 胺基酸的離子性質:
4.1 解離度 4.2 等電點
胺基酸
蛋白質的四級構造
一
二
級
級
構
構
造
造
三
四
級
級
構
構
造
造
Nelson & Cox (2000)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3e) p.129
S
胜肽鍵 的形成
兩個胺基酸分子頭尾連接起來
1 NH2
COOH
2 NH2
COOH
Carbodiimide
脫水
O
1 2 NH2
CN
COOH
H
Juang RH (2007) BCbasics
胜肽鍵 的特性
● 胜肽鍵 雖是單鍵卻有雙鍵性質
● 胜肽鍵 周邊六個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 前後兩個胺基酸的 α-carbon 在對角 (trans)
三個 pKa
pK3
?
pK2
His H 1.82 9.17 6.0
?
Cys C Tyr Y
1.71 10.8 8.33 2.20 9.11 10.07
pK1
等電點?
Lys K Arg R
2.18 8.95 10.53 2.17 9.04 12.48
[OH-]
Juang RH (2007) BCbasics
兩種胺基酸對蛋白質構造影響很大
雙硫鍵
Cys SH
Cysteine
SH Cys
Cys S
Cystine
S Cys
Pro 劇烈轉折
Stryer (1995) Biochemistry (4e) p.25, 32
形
形
+
色
- 有大有小
色 的
有正有負
胺
S
-
有極性
基
非極性
酸
側
基
+
+
Bio-Lab 廣告 Cell 83 (4), 1995
Juang RH (2007) BCbasics
氫與氧的懸殊陰電性造成氫的解離
3.5
電子都被氧原子搶去
O
HH
2.1
2.1
HOH
[55 M]
H+ + OH-
[10-7 M] [10-7 M]
Juang RH (2007) BCbasics
氫離子 hydride → 氫原子 hydrogen → 質子 proton
2.36 9.68 2.21 9.15 2.63 10.4
pK1
pK1 + pK2
團
Met M 2.28 9.21
2
的 胺 基 酸
Phe F Trp W Asn N Gln Q Pro P Asp D Glu E
1.83 9.13 2.38 9.39 2.02 8.80 2.17 9.13 1.99 10.6 2.09 9.82 3.86 2.19 9.67 4.25
H-H 公式
pH
=
pKa
+
log
[A-] [AH]
已解離 未解離
pH = 常數 pKa? ….. 當 [A-] = [AH], log 1 = 0
Juang RH (2007) BCbasics
弱酸在其 pKa 上下有緩衝作用
pH 水
可作為緩衝的 pH 範圍
(恰等於其 pKa)
pH 乙酸
pKa 5
弱
酸
AH A- + H+
例如 乙酸
如
CH3COOH = CH3COO- + H+
何 作 為 緩
◎ Ka是平衡後兩邊的濃度比
Ka =
[A-] [H+]=
[AH]
1 10 5
★
醋酸的 pKa
(pKa = 5)
衝
◎ Ka 平衡式做數學轉換
分
一、兩邊取 log
子
二、移項取出 [H+]
三、定義 p 為 -log (pH = -log [H+])
Mathews et al (2000) Biochemistry (3e) p.136
如何檢視一段 胜肽
兩端胺基酸 N-C-C-N-C-C-N-C-C
α
α
α
α-碳為中心 N-C-C-N-C-C-N-C-C
單位小分子 N-C-C-N-C-C-N-C-C
胜鍵的定位 N-C-C-N-C-C-N-C-C
pK1 ~ 2
5.5
+1
0
等電點
-1
Juang RH (2007) BCbasics
環境 12
pH
9 6 3 0
胺基酸的緩衝作用範圍
★
pK2
NH2 H+
H-C-R 等電點 =
pI
COO-
pK1 + pK2
★
2
pK1
外加 [OH] →
Juang RH (2007) BCbasics
環
境
Buffer pH
N
sp2 + p
α
C
sp2
sp2
CN
H
sp2 + lp
O
CC
α
Juang RH (2007) BCbasics
p 軌道電子共振使胜肽鍵具雙鍵特性
C C
O
H
N
C
Juang RH (2007) BCbasics
以胜肽鍵平面連接成多肽長鏈
兩 胜肽鍵 平面的交接點為 α-碳 注意 α-碳上面接有各種大小不等的基團
=
Juang RH (2007) BCbasics
西 -C-C-C-N-C-N 中 Aromatic
北
N+ 山
線
Arg R
線
Trp
W
-CN
胺基酸地下鐵道圖
南
Basic Lys K
-C-C-C-C-NH3+
-C- -OH
Tyr Y
-C-
-C-CONH2
港 線
-C-C-CONH2
Asn N Gln Q Amide
Enkephalin
Dressler & Potter (1991) Discovering Enzymes, p.247
胺基酸
● 1 胺基酸基本構造 ● 2 胺基酸分類 ● 3 胜肽 ● 4 胺基酸的離子性質:
4.1 解離度 4.2 等電點
陰電性對分子化學性質的重大影響
地球早期的大氣成分 H2 CH4 NH3 H2O
His -Imidazole·H+ Cys -SH Tyr -OH
α -NH3+ R -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