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拉美经济概论 《拉美经济概论》PPT课件
第六章 拉美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拉美经济概论》PPT课件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发生 的主要金融危机
一、墨西哥金融危机
• 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过程
第二节 拉美国家的金融开放
一.金融开放的主要内容
• 拉美国家金融开放的主要内容有:
• 对外资银行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 允许本国企业和金融机构通过在国际
金融市场上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融资; • 实施资本项目下的外汇自由流动等。
第二节 拉美国家的金融开放
一.金融开放的主要内容
• 墨西哥在完成了国内金融改革的基础上,1994年至1998年 重点推进金融开放,进一步放宽了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外资 银行的资产占墨西哥银行体系总资产的比重从1994年底的 1.2%增至1997年底的19.9%和1998年的40%。
• 1989-1993年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入墨西哥,但该国没 有采取适当的限制资本流动的措施,而是继续依靠外 资流入弥补贸易收支逆差,并最终导致了1994年的 墨西哥金融危机;
• 短期债务占外汇储备的比例从1992年的124%上升至 1994年的173% 。
第二节 拉美国家的金融开放
二.资本账户的开放进程
• 阿根廷的资本账户开放
• 1989年梅内姆政府上台,取消了对资本账户项下资本 流动的管制;
• 1992年实施的“兑换计划”中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交易活动所需的比索均可以自由兑换,外汇的买卖不 受任何限制;
• 1993年修订的《外资法》中允许外资进入任何经济领 域和行业,在银行和保险等金融领域,外资同样享有 国民待遇。
拉丁美洲居民和经济PPT课件

拉丁美洲的居民 发展中的经济 湿热条件下的农业
拉丁美洲的种族
印第安人 10%
黑人 其他 5% 1%
白种人 28%
混血种人 56%
人口的分布
人口稠密地区 西印度群岛 巴西东南部 阿根廷沿海
思考 亚马孙平原人口 分布为何稀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拉丁美洲城市人口的增长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咖啡 香蕉 甘蔗
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 3/5 1/2 1/2
可可 1/3
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
结束
混血种人
印地安居民
拉丁美洲黑人
拉丁美洲地形图
咖啡
古巴的甘蔗生产
智利的铜矿开采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0 1960年 1990年 2002年 墨西哥城 圣保罗 布宜诺斯艾利斯
城市人口比重 拉丁美洲 60% 欧洲 70% 非洲 30% 亚洲 27%
发展中的民族经济
部分国家出口的主要初级产品表
国家
古巴 中美部分国家 智利 委内瑞拉 巴西 秘鲁 墨西哥 阿根廷
主要经济 支柱产品
占本国经 济的比重
蔗糖 86%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西方经济学概论》课件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梳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包括各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
详细描述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等几个 阶段。各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包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歇尔、凯恩斯等,他们的理论贡献为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汇率制度
研究汇率制度的类型和特点,以及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金融机构
介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职能和作用。
发展经济学与转型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转型, 以及发展政策的有效性。
转型经济学
探讨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 问题和解决方案。
经济体制比较
《西方经济学概论》 ppt课件
目 录
• 西方经济学简介 • 微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经济学流派与思想 • 经济学应用与实践
01
西方经济学简介
西方经济学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概述西方经济学的定义、特点及与其他经济学的区别。
详细描述
西方经济学是一种以现代工业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强调市场机制和个体决策,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 政策。与其他经济学相比,西方经济学更注重实证分析和应用研究,强调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分支的结 合。
国民收入核算
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 值(NDP)、国民收入(NI)和个人可支 配收入(DPI)等指标的核算。
通货膨胀与失业
通货膨胀
是指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和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
失业
是指劳动力市场中寻找工作但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人的比例。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拉美风格ppt课件

文化交流
1 2 3
艺术展览
在艺术展览中,拉美风格的PPT课件可以通过展 示拉美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介绍,帮助观众更好 地了解拉美的艺术文化。
音乐演出
在音乐演出中,拉美风格的PPT课件可以通过展 示拉美的音乐风格和乐器介绍,帮助观众更好地 了解拉美的音乐文化。
电影节
在电影节中,拉美风格的PPT课件可以通过展示 拉美的电影作品和导演介绍,帮助观众更好地了 解拉美的电影文化。
THANKS
感谢观看
简洁明了、专业性强、数据支撑
详细描述
商务类的PPT通常要求简洁明了,采用拉美风格的PPT也不例外。这类PPT通常包括市场分析、产品介绍、销售 策略等内容,需要用专业术语和数据支撑观点,使观众更加信任和认同。
文化类PPT案例
总结词
艺术性强、文化特色鲜明、视觉效果 突
详细描述
文化类的PPT通常需要突出文化特色,采用拉 美风格的PPT可以通过艺术性的设计和视觉效 果来展示文化的魅力。这类PPT通常包括文化 活动介绍、历史事件展示等内容,需要注重色 彩搭配和版面设计,使观众感受到浓厚的文化 氛围。
简洁、大方的字体。
图片与插图
01
02
03
图片选择
选择具有拉美特色的图片 和插图,如具有民族特色 的图案、风景等,以展现 出地域特色。
插图设计
根据内容需求,设计具有 创意和个性化的插图,以 增强视觉效果和吸引力。
图片与文字的结合
合理安排图片与文字的位 置和比例,使图文结合更 加和谐统一。
动画效果
动画效果选择
用冷色调。
字体选择
01
字体风格
拉美风格的字体通常具有手写、涂鸦的特点,如使用花体、手写体等,
西方经济学导论教学课件(完整版)

西方经济学导论教学课件(完整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西方经济学导论》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基本假设、方法论和主要内容。
具体包括:1. 西方经济学的定义:研究人类如何在有限资源下进行选择的科学。
2.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资源配置、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3.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假设、市场出清假设、完全信息假设。
4. 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
5.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基本假设、方法论和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方法论和主要内容。
2. 教学重点:西方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基本假设、方法论和主要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西方经济学导论》、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经济现象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西方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基本假设、方法论和主要内容,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3.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西方经济学知识进行解释。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解和看法。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西方经济学的定义2.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4. 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5.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阐述西方经济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2. 请列举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及其意义。
3. 请简述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及其应用。
拉美经济依附的分析 共26页PPT资料

在技术领域,西方跨国公司通过对技术研究和销售的垄断,
造成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对西方国家的依附地位。西方国
家在技术转让中,不仅严格限制向发展中国家当地公司转
让先进技术或关键技术,或者设置种种不合理不平等的商
业惯例条款,限制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发展,而且还常常索 取高额的技术转让费用。据统计,在世界已注册的约500 万项专利权中,发展中国家只占1%。美、欧、日等发达 国家控制世界技术转让的80%,其中美国约占50—65%。 发达国家利用科技中的垄断地位,每年向发展中国家索取 300—500亿美元的购买专利权费用。
“所谓的依附,我们指的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某 些国家的经济受到另一种经济的发展和扩张的制约 (conditioned),前者服从于后者。当某些(主导)国家能 够使其他国家的发展只不过是其扩张的反映时,在两个或 更多经济之间,以及这些经济同世界贸易之间存在的相互 依赖关系就成为了一种对这些国家的眼前发展有积极或消 极影响的依附形式。”
拉美经济依附的分析
07金融 窦杰
一.经济依附的定义
依附(Dependence)既是不发达的表现形 式,也是产生不发达的根本原因。依附是 依附论者最常使用的一个概念,但也是一 个引起非常多争议的概念,尽管如此,依 附依然是依附理论最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
对于什么究竟是依附有着不同的界定,但是多斯桑托斯提 出的依附概念最经常被引用的,也可以说是依附理论中关 于依附的最清晰完整的阐述。
在贸易领域,西方垄断资本极力操纵国际市场, 一方面对发展中国家规定种种歧视性的贸易壁垒。 目前,各种名目繁多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已达1000 多条。另一方面抬高工业品的价格,压低原料和 初级产品的价格,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严重的不等 价剥削。1980年至1989年,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 价格下跌33%,仅1989年就损失1065亿美元。由 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仍然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出口对象又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这就使它们在 贸易上处于对西方国家的依附地位。
第三章 拉美工业化进程与工业发展 《拉美经济概论》PPT课件

第二节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一.拉美早期的城市化及其主要特征
• 拉美国家在获得独立后,随着欧洲移民和资金的 大量流入,随着初级产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以及 早期工业化的出现,城市建设步伐逐步加快。
• 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集中,为城市的扩张提 供了可能,显示出“现代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三 种趋势相互关联而不可分开,各自成为相互的催 化因素”。
• 拉美国家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原因:
• 工业化地域集中 。拉美国家工业经济活动大都 集中在大中城市,且城市生活水平提高较快,因 而导致人口向大城市流动。
• 不合理的土地所有制是拉美急剧城市化的外在推 动力。一般而言,农村人口迁往城市是推力和拉 力双重作用的结果。
• 二元经济特征。工业化大发展优于农业发展,对 城市问题的重视也高于对农村问题的重视。
• 在工业部门内,资本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如汽车 制造、造船、飞机制造、农机制造、石油化工等部 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工 业结构发生变化。
第一节 工业体系的建立
二.内向工业化
• 内向工业化的影响
• 固定资本构成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加。其原因主要 是:工业投资快速增长拉动了国内总投资的增长,并 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从而加大了固定资本构成占 GDP的比重。固定资本占拉丁美洲国内生产总值的比 例从1950-1959年的18.4%增加到1973-1981年的 22.2%。
第二节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 城市化就其内涵而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 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
• 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之一,便是造就了城 市化,城市化又促进了经济发展。工业化是城 市化的内在动力,离开工业化的城市化是不可 想象的。
拉美经济

专门委员会 (一)法律事务委员会; (二)预算委员会; (三)中央银行行长委员会。
秘书处 设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各1人。秘书长是共同体的首席行政长官,由 政府首脑会议根据部长理事会的推荐任命,任期5年,可连任。 秘书处的主要职能: 为共同体上述主要机构的会议提供服务,实施适当的后续行动落 实会议决定; 提议、组织和进行与实现共同体宗旨相关的专题研究; 为成员国收集、储存并提供与实现共同体宗旨相关的信息; 协调与共同体相关的捐助机构和国际、地区、国家机构的活动; 制定共同体预算草案;根据授权调查成员国相关情况等。
4、全球金融危机减弱了拉加地区的外部需求,该地区的增长主要 靠扩大内需(提高工资和扩大信贷)。阿根廷和巴西2012年吸引 的投资下降,投资拉动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小于2011年,但仍 占到GDP的22.9%,为198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GDP增速
21世纪拉美经济发展特点
拉美经济的增长与良好的外部环 境密切相关
这场债务危机使拉美国家深刻认识到其发展战略和经济政 策的失误和缺陷。 为了克服经济危机,自80年代中期起,拉美多数国家对本 国原来实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内向型发展模式进行调整,开始 实施以贸易自由化和国有企业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新自由主义 外向型发展战略,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经济改革,减少国家对经 济的干预,实行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大力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 实行对外贸易自由化,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取消出口管制, 减少或取消对外资的种种限制,全面开放资本市场,实现国民 经济外向发展。 尽管8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并没有在发展速 度上得到体现,但是,多数拉美国家的经济调整是有成效的, 它使拉美国家变更了发展模式,逐步从严重的困境中摆脱出来, 为90年代及后来的发展打下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
《拉美金融危机》课件

帮助其稳定金融市场和恢复经济。
促进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03
加强国际金融机构对拉美国家金融市场的监管,共同防范和应
对金融风险。
拉美国家内部政策调整
财政政策调整
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削减政府 开支,降低财政赤字,以稳定投
资者信心。
货币政策调整
调整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控制 通货膨胀,稳定本币汇率。
产业政策调整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6
总结与展望
拉美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启示
01
金融监管需加强
拉美金融危机表明,金融监管的缺失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确保其合规经营,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
02
财政纪律需重视
在拉美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出现了财政赤字过高、公共债务累积等问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应对措施与政策建议
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与合作
建立国际金融机构间的合作机制
01
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
与合作,共同应对拉美金融危机。
提供紧急援助贷款
02
国际金融机构应向受危机影响的拉美国家提供紧急援助贷款,
引言
拉美金融危机背景
01
02
03
20世纪90年代
拉美国家实施新自由主义 政策,经济结构调整,对 外资依赖加深。
1994年
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引 发市场对拉美国家经济稳 定性的担忧。
1999年
巴西货币危机,进一步加 剧了投资者对拉美经济的 担忧。
第十章 拉丁美洲经济史 《外国经济史》PPT课件

巴西是拉美工业最发达的国家。1948年至1979年,工业生产平均 每年增长8.5%。20世纪70年代,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9.8%。1980 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机器设备自给率已达80%。 巴西的工业生产能力居世界前10位。1979年的工业产值中,制造 业约占73%,采矿业约占2%,民用建筑业约占16%,公用事业约占 6%。在制造业中,以钢铁、化学、机械、运输工具和电器等工 业发展最快,纺织和食品加工等传统工业部门则发展较为缓慢。 20世纪80年代,受债务危机和石油冲击的影响,巴西工业停滞不 前。1994年,巴西政府开始大规模地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
随着生产力的增长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18世纪末期,拉丁美 洲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某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 工场。
到18世纪末,拉丁美洲各国在生产量和贸易额以及在城市的 发展上,都超过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但是,到18世纪末,就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而言,拉丁美洲则 较北美落后。它没有像英属北美殖民地那样发展的工业,而 是盛行大庄园制和奴隶制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
降低对咖啡、可可、甘蔗等传统产品的种植和出口的过度 依赖,增加大豆、玉米和小麦等谷物的种植和出口。
(二)墨西哥
墨西哥的领土面积为195.8余万平方千米,是拉丁美洲的一个 重要国家。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期实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发展,加之战 前的土地改革在粮食、原料生产和市场扩大方面起了积极 作用,国民经济在较长时期内呈现迅速而均衡的发展。加入 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后,墨西哥对经济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整和 改革。据统计,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 928.5美元,经济 水平在拉丁美洲仅次于巴西而居第2位。
第十章 拉丁美洲经济史
拉丁美洲的课件

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
文化交流活动
拉丁美洲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活动丰富 多彩,包括艺术展览、音乐会、电影 节等,促进了双方的文化理解和认同 。
教育合作
拉丁美洲与中国的高等院校之间建立 了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学术研 究等活动,为双方培养了国际化人才 。
THANKS
[ 感谢观看 ]
工业
拉丁美洲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集中在石油、矿产等资源型产业。一些国家正在努力 推动工业化进程,发展制造业、电子等产业。
服务
服务业在拉丁美洲的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包括旅游、金融、教育等。服务业的发展为拉 丁美洲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但也面临着人才短缺、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外贸与投资
外贸
拉丁美洲的外贸规模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日益 频繁。一些国家如巴西、阿根廷等在农产品和资源出口方面 具有优势,而墨西哥等国在制造业产品出口方面表现突出。
成了独特的政治和经济格局。
文化与人民生活
拉丁美洲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包括音乐、舞蹈、艺术和美食等。
拉丁美洲人民热情奔放、乐观向上,注重家庭和亲情,有着独特的社交习惯和价值 观。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拉丁美洲的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 日益频繁。
CHAPTER 02
拉丁美洲经济
拉丁美洲国家存在显著的贫富差距, 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大,导致 社会不平等现象严重。
基础设施与发展差距
基础设施落后
拉丁美洲国家的基础设施普遍较 为落后,如交通、通讯和能源等 方面。这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地区发展不平衡
拉丁美洲各国之间以及国内各地区 之间的发展差距大,一些地区处于 较为贫困的状态,无法跟上整体的 发展步伐。
《经济学导论》课件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 差额。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从购买商品或服务中 获得的净收益。
生产者行为与成本分析
生产者行为
生产者如何选择生产要素、调整生产规模以最大化利润。生产者行为理论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如 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制定最佳的生产策略。
成本分析
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本进行分析,包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 等。成本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结构,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
财政政策实践
通过税收、政府支出等手段调节总需 求,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货币政策实践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
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就业的充分 就业。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手段调 节总需求,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04
国际经济学内容
国际贸易理论及实践
01
02
03
自由贸易理论
国际货币体系
包括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 和牙买加体系等,规定了货币的 兑换、汇率制度和国际支付体系
。
汇率制度
探讨汇率的决定因素、汇率制度的 类型(如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 等)以及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金融市场
分析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资 本流动和金融创新等方面,以及跨 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 中的地位和作用。
03
宏观经济学基础
国民收入核算与增长
01 国民收入定义
国民收入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所有居民生产的 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02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通过统计调查和会计资料,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 内所有居民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统计核算。
第七章 拉美国家对外经济关系 《拉美经济概论》PPT课件

第一节 拉美国家对外贸易与主要贸易伙伴
拉美进出口货物贸易结构
• 20世纪50~80年代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增加,从1960 年的1.4%上升至1986年的9.2%,但初级产品仍占据主要地 位;机械设备和中间产品等构成进口的主要产品;
• 9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在其对外关系多元化战略中,加强 了与欧盟国家经贸关系,双边贸易稳步增加。特别是近几年 的增速更快,平均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
第一节 拉美国家对外贸易与主要贸易伙伴
二.拉美与欧盟国家的贸易关系
• 欧盟与拉美的贸易主要集中在巴西、阿根廷、智利、 秘鲁、哥伦比亚等国。60年代阿根廷是拉美国家中 与欧共体贸易最多的国家;70年代起至今巴西一直 是欧盟在拉美最大的贸易伙伴;
1990~1996年拉美与欧盟贸易
单位: 亿美元
出口(1)
295 281 298 263 316 365 33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进口 (2)
203 226 264 297 369 417 466
贸易收支 (3) 进出口 (4=1+2)
92
498
55
507
34
562
-33
560
-53
685
-52
782
-132
800
1999~2007年拉美与欧盟贸易 (单位:亿欧元)
• 9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实施以比较优势为指导的产业结 构调整,工业部门中获得较大发展的是资源密集型加工产 品,这就决定了拉美国家出口商品结构以初级产品和资源 密集型加工产品为主的特点更为突出。2003年以来,初 级产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大幅攀升,拉美国家初级产品的出 口收入快速增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拉美经济论坛ppt-PPT精品文档

• 其他方案 -
其他方案
• 建立一个世界中央银行; • 将IMF并入世界银行; • 创建新的国际清算体系; • 为新兴市场设立一个封闭式国 际投资基金,等等。
世界中央银行?
• 乔治·索罗斯等人提出 建立一个 世界中央银行。其作用包括: • 一是由它直接控制资金的流量和 流向,甚至确定一些国家的利率; • 二是由它充当“最后贷款人” 。 • 动机良好的“乌托邦”
康德苏回击对IMF的批评
• 问:你怎么会成为世界上受批评最多 的人?
• 康德苏答:我发现,我受到的批评与 我们行动的成功是成正比的。我们做 得越多,受到的批评越多。IMF是世 界上的金融权力机构。作为它的总裁, ,IMF的作用必得 到加强。这一作用体现在三方面: • 必须减少金融全球化导致的金融风险; • 在向陷入危机的国家提供援助时必须 考虑到受援国的具体国情; • 必须照顾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
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难题
• 由什么机构或组织来实施具体的改革 方案。 • 如何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 益、权力和义务。 • 如何把握改革的度。(许多人认为,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恢 复布雷顿森林体系具有的那种“超国 家”功能。 )
IMF改革:对IMF的批评
• 经常在援助上附加条件:必须进一步开 放市场,必须削减政府开支。因此,IMF 的援助计划不仅无助于摆脱危机,反而 使危机更为严重,因为在经济衰退时实 施紧缩,无异于“雪上加霜”。 (IMF = I’m fired.) • 在危机面前反应迟钝,不能提供足够的 援助。 • 斯蒂格勒茨认为,IMF的工作人员是 “来自第一流大学的三流学生”。
动力 4
•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为金融全球化的 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 如果说一个世纪之前运输技术和运输 设备的现代化促进了国际贸易,那么, 现代化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则为投资者的投资活动提供了极大的 便利。
第十一章 拉丁美洲主要经济贸易区PPT资料74页

水系
南美洲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为
分水岭,东西分属于大西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
太平洋水系源短流急,且多独流入海。大西洋
水系的河流大多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
富、流域面积广。其中,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最
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之一,其
支流超过1 000千米的有20多条。南美洲水系 内流区域很小,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南美西中部
☆ 森林面积约92000万公顷,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 23%;草原:面积约44 000万公顷,占世界草原总面 积的14%多。
拉 丁 美 洲 的 农 业 分 布
六、对外贸易
2019年拉美进出口总额为1.3万亿美元左 右。
七、中国与拉美经贸
2019年中拉贸易额为1433.87 亿美元
2. 工业概况
☆ 采矿业是拉丁美洲的传统工业部门。墨西哥的银矿、 智利的铜和硝石、玻利维亚的锡和锑、巴西的铁和锰、 墨西哥委内瑞拉的原油产量,大多居世界前列或占重要 地位。
☆ 制造业是拉丁美经济中发展最快的部门,钢铁、汽 车、化工、橡胶、电器、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部门已 具相当实力。巴西的钢产量和汽车生产量已进入世界产 量大国的行列。
七、主要港口 韦拉克鲁斯(Veracruz) 坦皮科(Tampico) 马萨特兰(Mazatlan)
第三节 巴西 (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
一、拉美最大的国家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
抵达巴西。他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圣十字架”, 并宣布归葡萄牙所有。由于葡殖民者的掠夺是从 砍伐巴西红木开始的,“红木”(Brasil)一词逐 渐代替了“圣十字架”,成为巴西国名 巴西全国面积8,547,403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约占 南美洲总面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 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论 拉美国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与人口
一. 拉美地理条件与资源禀赋
• 渔业资源
• 渔业资源丰富,有许多天然渔场,如秘鲁、智利沿 海,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巴西沿海以及南大西洋 等海域。
• 拉美地区拥有丰富的铜资源,铜储量居世界各大洲之首。 • 铝资源占世界的1/4、铁占1/5以上、锡占1/7。
导论 拉美国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与人口
一. 拉美地理条件与资源禀赋
• 矿产资源
• 丰富的矿产资源使拉美在世界矿业生产上占有重要 地位。这里生产了世界39%的银,38%的铜,29%的 铝土矿,24%的锡,24%的铁矿石,20%的锌,15%的 铅和镍。
导论 拉美国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与人口
二. 人口数量与特征
• 城市人口大大高于农村人口
• 拉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从1990年的71%升至 2007年的77%;阿根廷、智利、乌拉圭和委内瑞拉等 国的城市化率高于86%。
• 近30年中,拉美城市人口增长了240%,而农村人口 仅增长了6.1%。
• 预计拉美城市化程度2015年将达81%,2030年为84%。
导论 拉美国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与人口
三. 人口质量与人力资本
• 教育水平与识字率
• 2002年拉美加勒比海的初等教育净入学率为95.7%, 高于同年东亚的92.1%和东南亚的90.8%;2004年识 字率94.7%,低于东亚同期的98.9%;
• 拉美地区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在发展中国家虽处于较 高水平,但近20年教育发展较慢。拉美中等教育的 问题突出,完成学业比例低。
1950年 ~1970年,拉 美人口年均增 长率2.72%; 1970年 ~1990年人口 年均增长 2.25%;90年 代以后人口年 均增长率2.3%。
导论 拉美国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与人口
二. 人口数量与特征
• 人口年龄结构
• 拉美的人口年龄结构总体比较年轻,地区的平均年龄 低于发达国家。
• 但各国情况不同。危地马拉、海地和玻利维亚等国, 属于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国家;古巴、乌拉圭、智利 和阿根廷等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已十分突出。
• 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是影响拉美地区教育进步的主要 原因之一;教育不公正是另一个原因。
• 联合国拉美经委会2008年《拉美人口变化及其对发展 的影响》报告认为,拉美人口老龄化进程已呈不可逆 转趋势,且老龄化速度快于预期。因卫生条件的改善、 人口出生率下降等因素,拉美的老龄人口还会增加, 在未来的40年中,拉美老龄人口数将占到地区人口总 数的四分之一。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人口分布
其他南美国家 37%
• 智利和秘鲁的鱼粉出口分居世界第一和第二。 • 盛产沙丁鱼、金枪鱼、鲈鱼、鲭鱼、鳕鱼以及多种
虾类。淡水鱼种类多达2500~3000种以上。
导论 拉美国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与人口
二. 人口数量与特征
• 人口数量
• 2007年该地区拥有人口5.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8.6%。人口增长较快是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的主要 特点。
导论 拉美国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与人口
三. 人口质量与人力资本
• 人均预期寿命
• 拉美地区预期寿命水平从1955年的51.8岁延长至 2005年的73.4岁,但拉美各国水平有很大差异。阿 根廷、巴巴多斯、伯利兹、智利、哥斯达黎加、牙 买加、巴拿马、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和乌拉圭等国家 预期寿命长,而圭亚那、玻利维亚和海地等国,预 期寿命比较短。
• 1950年~1970年,各国人口年均增长率较高;1970 年之后人口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3%左右。
• 90年代以后各国从过去的鼓励人口增长转向控制人 口增长,并以法律形式对人口的增长加以规范。
3 2.72 2.5
2 1.5
1 0.5
0 50-70
2.25
2.3
90年代以后
拉美加勒比地区人口年均增长率
导论 拉美国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与人口
三. 人口质量与人力资本
• 人力资本主要涉及两个范畴的内容:
• 第一,人的寿命、力量强度、耐久力和精力。这种 人体物质条件受到卫生条件、医疗保健和营养状况 的影响。
• 第二,个人的生产能力和技能。这主要取决于提高 个人生产能力和技能的途径以及个人受教育和培训 的水平。
• 不均衡的原因:社会经济条件、自然地理环境、人口 的自然增长和迁移等诸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导论 拉美国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与人口
二. 人口数量与特征
• 人口构成
• 梅斯蒂索人(印第安和白人混血)、白人、印第安人、 姆拉托人(白人和黑人混血)、黑人等。
• 在拉美人口的形成中,欧洲移民是决定性因素。在拉美 独立之前的300年西葡统治时期,迁入“新大陆”的欧洲 移民有200多万。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移民浪 潮,移至拉美的欧洲移民总人口超过1200万,主要来自 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 移民浪潮,移入拉美的欧洲移民总人口超过100万 ,以 意大利、西班牙人和德国人为主。
墨西哥 19% 中美加勒比 10%
巴西 34%
墨西哥 中美加勒比 巴西 其他南美国家
导论 拉美国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与人口
二. 人口数量与特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布特征
• 分布不平衡: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7人(2005 年),亚马孙森林地区每3平方千米只有1人;西印度 群岛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90人。
• 距海岸100~200千米的狭窄的人口带上聚集了很多大 城市,如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阿根廷的布宜 诺斯艾利斯、秘鲁的利马,等等。
导论 拉美国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与人口
一. 拉美地理条件与资源禀赋
• 矿产资源
• 矿业资源非常丰富,现代工业所需最基本的20多种矿物 资源的绝大部分都有,许多矿物储量居世界前列。
•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234亿桶,合 176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0%,是位于中东、欧洲和 欧亚地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石油产区。
导论 拉美国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与人口
一. 拉美地理条件与资源禀赋
• 林业资源
• 林业资源丰富,是世界森林覆盖面积较大的地区之 一 。南美洲森林总面积约920万平方千米,占该洲总 面积的50%以上,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3%。
• 南美地区的热带雨林是现今世界最大、保存最完整的 热带雨林,总面积达550万平方千米,其中 330万平 方千米在巴西境内,占地区热带雨林面积的60%, 其余40%分布在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 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