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例伤寒及并发症的护理

合集下载

伤寒患者的护理概述

伤寒患者的护理概述

七、辅助检查
• 1. 血象 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 消失。 • 2. 细菌培养 为本病最常用的确诊依据。病程第 1~2周血培养阳性率最高,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以及体温上升阶段采集标本,可提高血培养的阳 性率。骨髓培养适用于已用抗菌药物治疗或血培 养阴性者。粪与尿培养在发病第3~4周阳性率最 高,常用于判断带菌情况。 • 3.肥达反应(伤寒血清凝集反应) 第3~4周阳 性率最高,并可维持数月。“O”抗体的凝集效价 在1:80及“H”抗体在1:160或以上时,可确定为 阳性,有辅助诊断价值。
十二、护理措施
• • • • • 1.生活护理 隔离、休息、饮食 2. 对症护理 3.用药护理 4.病情观察与并发症监测 5.心理护理髓样肿胀Βιβλιοθήκη 伤寒溃疡四、流行病学
• 1.传染源 病人与带菌者是传染源。 • 2.传播途径 伤寒杆菌随粪、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的 水或食物、日常生活接触、苍蝇与蟑螂等传播。水源或 食物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 • 3.人群易感性 人对本病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 少有第二次发病。伤寒、副伤寒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 4.流行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夏秋季多见, 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
伤寒玛利亚
五、临床表现
• 典型伤寒临床经过可分下述四期 • 初期(病程第1周)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 极期(病程第2~3周) 发热、消化道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肝脾大、 皮疹 • 缓解期(病程第3~4周) • 恢复期(病程第5周)
玫瑰疹
六、并发症
• • • • • • 肠出血 肠穿孔 中毒性肝炎 中毒性心肌炎 支气管肺炎 急性胆囊炎、中毒性脑病、血栓性静脉炎 及肾盂肾炎 等
八、治疗要点 • 1.一般治疗 • 2.病原治疗 首选喹诺酮类

伤寒护理PPT课件

伤寒护理PPT课件
诊断标准:伤寒病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 断要点,如体温曲线,流行病处理
第三部分:伤寒病的护理 及并发症处理
理论知识:关于伤寒病护理的 基本原理和知识点,如护理目 标,注意事项等
护理措施:伤寒病患者的护理 措施,如体温监测,饮食调理 ,心理护理等
第三部分:伤寒病的护理 及并发症处理
伤寒护理PPT课 件
目录 第一部分:伤寒病病因与流行 病学 第二部分:伤寒病的临床表现 与诊断 第三部分:伤寒病的护理及并 发症处理 第四部分:伤寒病的康复及预 后评估
第一部分:伤 寒病病因与流
行病学
第一部分:伤寒病病因与 流行病学
病因分析:伤寒病的病原体, 传播途径等
流行病学特征:伤寒病的流行 规律,易感人群,季节性等
患者教育:伤寒病患者康复期的自我管 理和健康教育,如饮食指导,预防复发 等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并发症处理:伤寒病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如出血性伤寒的处理,重症伤寒的处 理等
第四部分:伤 寒病的康复及
预后评估
第四部分:伤寒病的康复 及预后评估
康复辅助:伤寒病康复的辅助 治疗方法,如饮食调理,运动 康复等
预后评估:伤寒病预后的评估 指标和方法,如体力恢复情况 ,生活能力恢复等
第四部分:伤寒病的康复 及预后评估
第一部分:伤寒病病因与 流行病学
预防措施:预防伤寒病的基本措施,如 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
第二部分:伤 寒病的临床表
现与诊断
第二部分:伤寒病的临床 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伤寒病的主要症状 和体征,如发热,腹泻,皮疹 等
实验室检查:诊断伤寒病的重 要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血液检 查,粪便检查等
第二部分:伤寒病的临床 表现与诊断

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的护理

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的护理

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的护理一、疾病概述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而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是伤寒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在病程的 2 - 3 周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伤寒杆菌经口进入消化道后,未被胃酸杀死的细菌进入小肠,在肠黏膜和肠系膜淋巴结内生长繁殖,并经淋巴管进入血流,引起第一次菌血症。

此时患者并无症状,为潜伏期。

此后,细菌随血流进入肝、脾、胆囊、骨髓等组织器官内继续大量繁殖,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二次菌血症,并释放强烈的内毒素,产生发热、全身不适等临床症状。

当伤寒杆菌侵犯肝脏时,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导致中毒性肝炎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1. 伤寒的典型症状- 持续发热:体温呈阶梯式上升,可高达 39 - 40℃,持续 1 - 2 周。

- 相对缓脉:脉搏与体温不成比例上升,体温升高时脉搏相对缓慢。

- 表情淡漠:患者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呈无欲貌。

- 玫瑰疹:在病程的 7 - 14 天,患者胸腹部皮肤可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直径 2 - 4mm,压之褪色,分批出现,多在 2 - 4 天内消退。

-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等。

2. 中毒性肝炎的表现- 肝区疼痛或不适:右上腹隐痛或胀痛,可伴有压痛。

- 肝脏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脏轻度至中度肿大,质地柔软,边缘钝。

- 黄疸:轻者可仅有巩膜轻度黄染,重者可出现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尿色加深如浓茶样。

四、治疗要点1. 伤寒的治疗- 一般治疗:隔离患者,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无渣饮食。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 病原治疗:首选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儿童和孕妇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

- 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适量退热药物,如布洛芬等。

便秘患者可给予开塞露或生理盐水灌肠,忌用泻药。

腹胀严重者可给予少剂量的新斯的明或肛管排气。

2. 中毒性肝炎的治疗- 护肝治疗:给予维生素 C、肝泰乐、肌苷等护肝药物,以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改善肝功能。

108例伤寒病人的护理措施

108例伤寒病人的护理措施

108例伤寒病人的护理措施发表时间:2011-04-20T10:33:10.6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期作者:高雪梅安海霞[导读] 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高雪梅安海霞(黑龙江省鸡西矿业总医院医疗集团城子河中心医院 158100)【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01-0342-02【摘要】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典型临床表现以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肿大及白细胞减少为特征。

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及肠穿孔。

【关键词】伤寒病人护理措施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8例,其中105名为本地一所初中的学生,2名为居住在学校内的小学生,另一名为学校附近的男性居民;男性80名,女性28名,年龄7~17岁,均以发热待查收住入院;临床确诊73例,血培养阳性25例,均为伤寒沙门氏菌感染。

经过治疗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本组患者痊愈出院,现将临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2临床表现患者持续发热1~2周以上、相对缓脉、表情淡漠、腹胀、便秘或腹泻、玫瑰疹、脾肿大等,有助于伤寒诊断。

1.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清肥达反应阳性有辅助诊断价值;尿、粪便、血或骨髓培养出伤寒杆菌可确诊为伤寒。

伤寒应注意与上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流行性斑疹伤寒、急性粟粒性结核、恶性疟疾、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等疾病鉴别。

2 护理措施2.1病情观察:密切监测①生命体征、面色、神志变化;②大便颜色、性状、有无血便,并注意检查大便隐血,如有大量肠出血时应注意观察有无血容量不足体征;③注意观察有无腹痛症状及肠穿孔体征。

2.2休息:发热病人应严格卧床休息至热退后l周才能逐渐增加活动,因休息可减少病人能量消耗,并可减少肠蠕动,有利于预防肠道并发症。

《伤寒并发肠穿孔的护理》[001]

《伤寒并发肠穿孔的护理》[001]

《伤寒并发肠穿孔的护理》一、疾病概述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伤寒并发肠穿孔是伤寒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病程的第 2~3 周。

肠穿孔可导致弥漫性腹膜炎,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病因伤寒沙门菌感染是导致伤寒并发肠穿孔的根本原因。

伤寒沙门菌经口进入人体后,在肠道内繁殖,侵入肠黏膜淋巴组织,引起炎症反应。

2. 发病机制在伤寒病程中,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肠道淋巴组织炎症加重,导致局部肠黏膜坏死、脱落,形成溃疡。

当溃疡不断加深、扩大时,可穿透肠壁,引起肠穿孔。

此外,饮食不当、过度劳累、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因素也可能诱发肠穿孔。

三、临床表现1. 症状(1)突发剧烈腹痛,疼痛呈持续性,疼痛部位多在右下腹或全腹。

(2)恶心、呕吐。

(3)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

(4)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明显。

2. 体征(1)患者呈急性痛苦面容,面色苍白,四肢湿冷。

(2)腹部膨隆,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可出现移动性浊音阳性。

四、治疗要点1. 非手术治疗(1)禁食、胃肠减压,减少胃肠道内容物继续流入腹腔。

(2)输液、输血,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补充血容量。

(3)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4)给予营养支持,增强机体抵抗力。

2. 手术治疗(1)穿孔修补术:适用于穿孔时间短、腹腔污染较轻的患者。

(2)肠切除术:适用于穿孔较大、肠管严重损伤或肠壁已有广泛坏死的患者。

五、实验室检查结果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2. 血生化可有血清白蛋白降低、电解质紊乱等。

3. 细菌培养血培养、粪便培养或骨髓培养可检出伤寒沙门菌。

4. 腹腔穿刺液检查穿刺液为脓性,涂片及培养可检出伤寒沙门菌。

六、护理诊断1. 疼痛:与肠穿孔引起的腹膜炎有关。

2. 体温过高:与伤寒沙门菌感染有关。

3. 体液不足:与呕吐、禁食及腹膜炎导致的体液丢失有关。

4. 焦虑:与病情严重、担心预后有关。

5. 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伤寒护理ppt课件

伤寒护理ppt课件
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 退热药;便秘者可用适量泻药或开 塞露通便;腹泻者用收敛药。
伤寒的预防
01
02
03
控制传染源
早期发现患者和带菌者, 及时隔离治疗,隔离期应 持续到患者症状消失后15 天。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对粪 便、水源等进行消毒。
保护易感人群
对高危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提高人群免疫力。
感染。
伤寒患者的心理护理
01
02
03
04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了解其 心理需求,提供支持和安慰。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伤寒的相关 知识,消除恐惧和焦虑情绪。
积极沟通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 求,耐心倾听并给予回应。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如焦虑 、抑郁等,进行适当的心理疏
导和干预。
及时处理
一旦发现并发症,应立即采取相应的 治疗措施,如止血、抗感染等。
预防措施
对于肠出血和肠穿孔等并发症,可以 通过及时补充营养、避免过度疲劳等 措施进行预防。
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 们对伤寒并发症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05
伤寒的预防与控制
提高公众对伤寒的认识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伤寒的传播 方式、症状、预防措施等知识,提高 公众的认知水平。
伤寒杆菌对热和常用化学消毒剂敏感,煮沸1分钟或暴露于5%的石炭酸 中10分钟即可杀灭。
伤寒的流行病学
伤寒的传染源是伤寒患者和带菌者。
伤寒的流行与当地人群的生活习惯、 卫生条件、人口密度等因素有关。
伤寒杆菌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经口摄 入,也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 人体。

伤寒护理常规

伤寒护理常规

伤寒护理常规一、护理诊断1 体温过高 与伤寒沙门菌感染所至毒血症有关。

2 便秘 与肠蠕动减弱、活动量减少有关。

3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进食减少、消耗过多有关。

4 潜在并发症 肠出血、肠穿孔。

5 有传播感染的可能 与伤寒沙门菌从粪便中排出有关。

二、一般护理:1 隔离与消毒按肠道隔离措施 将患者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7天粪便培养1次,连续2次阴性为止。

对病人的粪、尿、呕吐物及其污染物品进行严格消毒。

2 休息与活动发热期间病人必须卧床休息至发热后1周,以减少热量和营养物质的消耗,同时减少肠蠕动,避免肠并发症的发生。

恢复期无并发症者可逐渐增加活动。

3 饮食护理(1)极期病人应给予营养丰富、清淡的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有肠出血时应禁食,静脉补充营养。

缓解期,可给予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或无渣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刺激和产气的食物,并观察进食后胃肠道的反应。

恢复期的病人食欲好转,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此时仍可能发生肠道并发症,应节制饮食,密切观察进食后的反应。

腹胀者给予低糖低脂食物,禁食牛奶、糖,注意补钾。

(2)营养状况监测:定期监测体重、血红蛋血请蛋白的变化。

三、病情观察1.密切监测体温变,观察热型、面色、便秘、腹泻、腹痛、腹胀情况。

2. 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大便颜色、性状、以及大便隐血及腹痛、腹肌紧张等并发症表现,在病人突然剧烈腹痛、大便呈黑色或直接便血时,可能发生了肠出血或肠穿孔,要立即报告医生并暂停一切食物和饮料。

3.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期间 要注意观察药物的毒副反应四、症状护理1 高热监测体温变化及观察体温的升降特点及持续时间,每4小时测体温1次。

体温过高时给予冷敷、冰敷、温水或乙醇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降温擦浴时,避免腹部加压,并嘱其多饮水。

必须卧床休息至退热后1周。

2 便秘/腹泻(1)便秘的护理:便秘病人排便时切忌过分用力,观察便秘程度,较重者给予开塞露或生理盐水低压灌肠,忌用泻药。

《伤寒并发支气管炎的护理》[001]

《伤寒并发支气管炎的护理》[001]

《伤寒并发支气管炎的护理》一、疾病概述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而当伤寒患者并发支气管炎时,病情往往更为复杂。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伤寒并发支气管炎意味着患者在遭受伤寒杆菌感染的同时,呼吸道也出现了炎症反应。

这种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不适,如咳嗽、咳痰、喘息等,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增加治疗难度。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伤寒并发支气管炎的病因主要是伤寒杆菌感染后,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其他病原体的侵袭,如病毒、细菌等,从而引发支气管炎。

2. 发病机制方面,伤寒杆菌侵入人体后,在肠道内繁殖,释放内毒素,引起全身炎症反应。

内毒素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炎症细胞和介质渗出到组织中。

同时,伤寒患者的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和抗体。

这些细胞因子和抗体在对抗伤寒杆菌的同时,也可能对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使其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

此外,伤寒患者常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咳嗽时可使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有利于病原体的侵入和繁殖。

三、临床表现1. 伤寒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等。

- 持续发热:体温呈阶梯状上升,在39℃-40℃之间波动,可持续数周。

- 相对缓脉:脉搏与体温不成比例,即体温升高时,脉搏相对缓慢。

- 全身中毒症状:头痛、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等。

- 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便秘等。

- 玫瑰疹:在病程的第 7-14 天,患者的胸腹部可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直径2-4mm,压之褪色,一般持续 2-4 天后消退。

- 肝脾肿大:多数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质软,有压痛。

2. 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咳痰、喘息等。

- 咳嗽:可为刺激性干咳,也可伴有咳痰。

咳嗽的程度和频率因人而异,一般在早晨和夜间较为明显。

- 咳痰:痰液多为白色黏液痰,若合并细菌感染,可变为黄色脓性痰。

- 喘息:部分患者可出现喘息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

《伤寒并发肠出血的护理》[001]

《伤寒并发肠出血的护理》[001]

《伤寒并发肠出血的护理》一、疾病概述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而伤寒并发肠出血是其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病程的 2 - 3 周。

病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及时的诊断、治疗和精心的护理至关重要。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伤寒杆菌进入人体后,主要侵犯回肠下段的淋巴组织。

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可侵入肠黏膜,引起炎症、坏死和溃疡。

当溃疡侵犯到肠壁的血管时,就可能导致肠出血。

此外,饮食不当、剧烈运动、精神紧张等因素也可能诱发肠出血。

三、临床表现1. 伤寒的典型症状持续发热,体温呈阶梯上升,可高达 39 - 40℃,伴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等。

2. 肠出血的表现(1)少量出血时,可仅有大便潜血阳性,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

(2)出血量较多时,可出现黑便或暗红色血便,同时伴有头晕、心慌、出汗、面色苍白等失血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湿冷等。

四、治疗要点1. 一般治疗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出入量。

2. 止血治疗根据出血量的多少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

轻度出血可给予止血药物,如维生素K1、安络血等;大量出血时应迅速补充血容量,同时可考虑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

3. 抗感染治疗继续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伤寒,以控制原发病。

4. 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给予营养支持等。

五、实验室检查结果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随着病情进展,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可逐渐下降。

2. 粪便检查外观多为黑便或暗红色血便,隐血试验强阳性。

3. 细菌培养血培养在病程的第 1 - 2 周阳性率较高,骨髓培养阳性率高于血培养,粪便培养在病程的第 3 - 4 周阳性率较高。

六、护理诊断1. 组织灌注量改变与大量肠出血导致血容量不足有关。

2. 活动无耐力与贫血、长期卧床有关。

伤寒的护理评估

伤寒的护理评估

伤寒的护理评估一、疾病概述(一)概念和特点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传染病。

伤寒沙门菌在自然界中生活力强,耐低温,水中可存活2~3周,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冰冻环境可维持数月。

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可被过氧乙酸、84消毒液等杀灭。

传染源为伤寒病人和带菌者,经粪-口接触传播。

人对本病普遍易感,常年可发病,多在夏秋季流行。

(二)发病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细菌侵入肠系膜淋巴结经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菌血症。

细菌随血流进入肝脾、胆囊、骨髓等组织器官内继续大量繁殖再次入血引起第二次菌血症,伤寒杆菌释放的脂多糖内毒素可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引起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白细胞减少等。

细菌继续随血流播散至全身,经胆囊入肠道,部分经肠黏膜再度侵入肠道淋巴组织,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且加重肠道病变,肠坏死或溃疡可引起肠出血和肠穿孔。

(三)临床表现潜伏期3~21天,一般为7~14天。

典型伤寒分4期,初期多以发热起病,体温5~7天内达39~40℃,常伴全身不适、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

极期持续高热,以稽留热型为主,可伴腹部不适、腹胀、相对缓脉及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称伤寒面容),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脑病。

病程第7~13天,部分病人在胸、腹、肩背等皮肤部分批出现直径约2~4mm淡红色小斑丘疹,称为玫瑰疹,压之褪色,约2~4天内消退。

缓解期体温波动并逐步下降,本期仍可能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恢复期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常在1个月左右完全康复。

由于多数病人能得到早期的抗生素治疗,目前典型表现病人已不多见。

(四)辅助检查辅助检查主要有:血培养、骨髓培养、大便培养、尿培养、免疫学检测及肥达试验。

(五)治疗原则伤寒除一般支持治疗与对症治疗外,重要的是病原学治疗,常用药物有第三代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氯霉素、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等。

二、护理评估(一)流行病学史评估有摄入不洁食物史或与伤寒病人接触史。

伤寒护理查房

伤寒护理查房
健康教育
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传 伤寒的预防和注意事项,提高自我 防护意识。
05
伤寒护理的未来发展
提高护理质量
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01
通过制定严格的护理标准和流程,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
准化。
强化护理人员培训
02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患
者的需求。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伤寒的传播途 径、预防措施及治疗原则,提高
他们的认知水平。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食
等,预防伤寒的再次发生。
提醒患者定期接受伤寒疫苗接种 ,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
03
伤寒护理的实践方法
饮食护理
总结词
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促进患者康复
详细描述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提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 、鱼、蛋、奶等。同时,确保食物新鲜、卫生,避免刺激性、油腻和生冷的食 物。
心理护理
总结词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详细描述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和困惑。给予患者鼓励、安慰和支持, 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 情绪。
伤寒护理查房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伤寒护理概述 • 伤寒护理的基本原则 • 伤寒护理的实践方法 • 伤寒护理的注意事项 • 伤寒护理的未来发展 • 伤寒护理案例分享
01
伤寒护理概述
伤寒护理的定义
伤寒护理是指针对伤寒病患者的 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生活照顾 、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等方面。

伤寒护理详细版

伤寒护理详细版
部分出现重脉,儿童及心肌损害者相对 缓脉不明显。 消化道症状:纳差、腹泻、便秘及明显 腹胀。舌苔厚腻,舌尖及边缘质红无苔, 有“伤寒舌”之称。
2.极期 :病程第2~3周
肝脾肿大:半数以上于病程第1周末肝、 脾开始肿大,质软,有些有肝功能损害。
皮疹:病程第1周末于胸腹部及背部出现 玫瑰疹。直径约2~4mm,散在分布,约 10个左右,多在2~4天内消退。
神经系统症状:常有表情淡漠、反应迟 钝、听力减退等特殊面容,重者有谵妄、 昏迷、脑膜刺激征等。
伤寒“玫瑰疹”
“伤寒舌”
3、缓解期:病程第3~4周
体温逐步下降 腹胀消失,食欲好转 易发生并发症:肠出血及肠穿孔
4、恢复期:病程第5周
体温正常,症状消失 约1个月左右逐渐恢复健康
(二)临床类型
源性致热原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高热、纳
差、腹胀、腹泻有关。
3.腹泻/便秘 与内毒素释放致肠道功能紊乱、 中毒性肠麻痹、低钾、长期卧床等有关。
4.潜在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
十二、护理措施及依据
1.体温过高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腹泻/便秘的护理 4.潜在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
消化道传染病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试述伤寒病人的饮食护理。
管理传染源
− 急性病人 − 接触者 − 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
切断传播途径
− 粪便、水源和饮食卫生管理
保护易感人群
− 主动免疫:预防接种
胆囊感染
——可长期携带,慢性带菌者
肠道病理改变与四周病程关系
第1周: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呈纽扣样突起 第2周:肿大的淋巴结坏死 第3周:坏死组织脱落,溃疡形成,
可有并发症 第4周:溃疡逐渐愈合

伤寒护理课件

伤寒护理课件

病例二:孕妇伤寒的护理
总结词
孕妇伤寒的护理要重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预防并发症以及做好心理护理。
详细描述
孕妇伤寒的护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皮肤、黏膜等表现。用药上要 遵医嘱,选用对胎儿无影响的药物。同时,要积极预防并发症,如肠出血、肠穿孔等。另外,要做好心理护理, 减轻孕妇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通过日常生活接触
与患者或带菌者握手、拥抱、接吻等 密切接触,或通过污染的日常用品间 接接触均可被感染。
伤寒的危害与预防
危害
伤寒的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临床 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重者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 重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
预防
加强饮水卫生和食品卫生管理, 提高人群卫生知识水平,注意个 人卫生,避免与带菌者接触等措 施均可有效预防伤寒的传播。
伤寒沙门菌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人类是伤寒的唯一自然宿主。
伤寒的发病机制是细菌入侵人体后,寄生于肠道,进入血流,引发菌血症、毒血症 等症状。
伤寒的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传播
患者和带菌者的粪便、呕吐物、唾液 、痰液等污染水源、食物、海产品、 食具等,易感者摄入后可感染伤寒。
昆虫叮咬
某些昆虫如虱子叮咬可将伤寒沙门菌 传入人体。
疫情上报
及时报告疫情,做到早发现、 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伤寒的监测与报告制度
监测系统
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报告疑似 病例。
信息反馈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疫情信息,为制定 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报告制度
制定伤寒的报告程序和流程,严格按照程序 进行报告。
数据分析
对上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流行趋势和 防控重点。

伤寒护理常规

伤寒护理常规

伤寒护理常规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和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好发于夏秋季。

伤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病菌随粪便排出,污染水、食物或其他生活用品,再经口食入而传播,不良的卫生习惯是感染和传播的重要因素。

患者或伤寒、副伤寒的带菌者是传染源。

临床表现以持续性高热、全身乏力、食欲减退为主要特征。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消化道隔离。

对患者用物、居室环境及排泄物进行彻底消毒。

隔离期限为患者体温正常后,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向患者和家属耐心讲解隔离消毒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以取得合作。

(二)伤寒者应忌食多渣、多纤维食物,忌食过硬难消化的事物,忌食过饱,少食用产气多的甜食和乳品。

患者宜进食高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并应控制每次食量,宜少食多餐。

(三)便秘者禁用泻药及高压灌肠,腹胀不宜用新斯的朗,宜用肛管排气,松节油腹部热敷,但应注意不要烫伤。

(四)高热时不宜用退热发汗药,体温持续39.5℃以上,可适当用温水,酒精擦浴或头部冰敷。

(五)严密观察肠出血、肠穿孔。

在病程第2~4周,应密切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及早识别肠道并发症的征象,如血压下降、脉搏增快、便血、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等,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六)患者随意活动和过度用力,易诱发肠出血、肠穿孔。

患者必须卧床休息至病程第5周,才能逐渐下地活动。

做好生活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压疮发生。

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防止摔伤及其他意外的发生。

(七)健康指导指导患者严格按照饮食要求进食。

三、主要的护理问题(一)体温过高与毒血症有关。

(二)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高热有关。

(三)便秘与长期卧床,无渣饮食有关。

(四)潜在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与溃疡有关。

伤寒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伤寒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伤寒和副伤寒是 法定 乙类传 染病。本组 病例 系局 部暴
发 流行 的患 者 , 扑 火 疫 情 , 外 环 境 实 施 管 理 尤 为 重 要 。 要 对
患者是传染源 , 只有 做 到早 诊 断 、 早隔离 、 治疗 , 早 才能 有效
控 制 。存 临 床 治疗 护 理 中 , 密 切 关 注 中 毒 症 状 与 并 发 症 的 应
24 2 肠穿孔 者应及早施 行手术 治疗 , .. 应用足量 的高效抗 生素 , 以控制肠系膜炎 , 并观察患 者的面色 、 腹痛 、 腹胀情况 ,
定 时 测 量 B P R并 给 予 全 身 支 持 治疗 。 P、 、
2 12 严格 卧床休息 , .. 以减少 患者的消耗 , 特别要预 防肠 道
功 能低 下 , 抗 力 弱 , 发 生 门腔 炎 , 及时 清 洁 n腔 。 抵 易 应 2 15 严 密 观 察病 情 变 化 , 强 医 护 沟通 及 } 。 .. 加 办作 2 2 药 物 治 疗 护理 . 22 1 头 孢 曲松 钠 是 目前 临 床 治 疗 伤 寒 的 常 用 药 。其 不 良 . .
可 出现休克。一旦 发生 , 应立 即停药 , 进行 皮下 注射 肾上腺 素 , 给予吸氧 , 并 避免患者发生意外 。 2 2 2 喹诺 酮类药物 是 日前 伤寒治疗 的首选药 , .. 其不 良反
应 为 胃肠 道 反 应 及 过 敏 反 应 。m 管 刺 激 症 状 较 多 , 密 切 观 应
1 1 一般情况 .
以上 3 0例 。
该 病常 见于夏 、 秋季 节 , 本组病 例 : 2 5 男 4
例 , 23例 ; 中 3~1 女 1 其 4岁 12例 ,5~ 0岁 36例 ,0岁 1 1 6 1 6 12 临床 表 现 . 潜 伏 期 一 般 8~1 , 热 是 本 病 最 主要 的 4d 发

伤寒并发肺炎的诊治及护理

伤寒并发肺炎的诊治及护理

伤寒并发肺炎的治疗
抗感染治疗
01
选择 合适的抗生 素
剂量和疗程: 根据病情和 病原体选择 合适的剂量 和疗程
联合用药: 根据病情和 病原体选择 合适的联合 用药方案
04
药物不良反 应:注意药 物不良反应, 及时调整用 药方案
呼吸支持治疗
机械通气:采用呼吸机 进行辅助呼吸,改善呼
吸功能
氧疗:给予高浓度氧气, 提高血氧饱和度
气道管理:保持气道通 畅,防止分泌物堵塞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 疗:改善肺泡表面活性物
质缺乏,促进肺泡扩张
抗感染治疗:使用抗生 素,控制感染,防止病
情恶化
并发症处理
呼吸衰竭:及时进 行呼吸支持,如机
械通气等
脑膜炎:及时进行 抗感染治疗,预防
脑疝
心力衰竭:监测心 功能,及时进行药
物治疗
消化道出血:监测 出血情况,及时进
行止血治疗
肾功能衰竭:监测 肾功能,及时进行
透析治疗
电解质紊乱:监测 电解质水平,及时
进行纠正治疗
伤寒并发肺炎的护理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 征,如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等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 态,如清醒、嗜睡、
昏迷等
观察患者的呼吸音, 如正常、湿啰音、
哮鸣音等
x
伤寒并发肺炎 的诊治及护理
2023-08-28
目录
01. 伤寒并发肺炎的诊断 02. 伤寒并发肺炎的治疗 03. 伤寒并发肺炎的护理
伤寒并发肺炎的诊断
临床表现
F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胸部X线检查等异常
E
肺部体征:肺部啰音,叩诊浊音
D
胸痛:胸闷、胸痛,可放射至肩背部

《伤寒并发胆囊炎的护理》

《伤寒并发胆囊炎的护理》

《伤寒并发胆囊炎的护理》一、疾病概述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而伤寒并发胆囊炎则是在伤寒病程中,胆囊受到伤寒沙门菌感染而出现的并发症。

胆囊炎可导致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病因- 伤寒沙门菌感染是导致伤寒并发胆囊炎的主要原因。

伤寒沙门菌经口进入人体后,可在肠道内繁殖,并通过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各个器官。

当细菌侵犯胆囊时,就会引起胆囊炎。

- 胆囊本身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也可能与发病有关。

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其管腔较细,容易发生胆汁淤积和细菌感染。

此外,胆囊的收缩功能下降、胆汁排泄不畅等因素也可能增加胆囊炎的发生风险。

2. 发病机制- 伤寒沙门菌感染胆囊后,可引起胆囊黏膜的炎症反应。

细菌释放的内毒素和外毒素可损伤胆囊黏膜细胞,导致黏膜充血、水肿、渗出等改变。

同时,炎症细胞浸润胆囊组织,释放炎症介质,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

- 炎症反应可导致胆囊管梗阻,胆汁排泄不畅,胆汁淤积在胆囊内,容易滋生细菌,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胆囊炎还可能引起胆囊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如腹膜炎等。

三、临床表现1. 伤寒的临床表现- 持续发热:体温呈阶梯状上升,可达39℃-40℃,持续 1-2 周。

- 相对缓脉:脉搏与体温不成比例,即体温升高时,脉搏相对缓慢。

- 全身中毒症状: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

- 玫瑰疹:在胸腹部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直径 2-4mm,压之褪色。

- 肝脾肿大:可在体检时发现肝脏和脾脏肿大。

2. 胆囊炎的临床表现- 右上腹疼痛:疼痛可呈持续性钝痛或阵发性绞痛,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

- 恶心、呕吐:常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 发热:体温可升高,一般在38℃-39℃之间。

- 黄疸: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

四、治疗要点1. 伤寒的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隔离、休息、饮食调理等。

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氟哌酸治疗重型伤寒31例临床分析

氟哌酸治疗重型伤寒31例临床分析

氟哌酸治疗重型伤寒31例临床分析
陈宗全
【期刊名称】《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7(0)2
【摘要】无
【总页数】1页(P130)
【作者】陈宗全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氟哌酸治疗伤寒30例疗效观察 [J], 李权利;王艳军
2.氟哌酸加丁胺卡那霉素治疗小儿伤寒60例临床分析 [J], 鲍福泉
3.氟哌酸治疗小儿伤寒的疗效观察 [J], 蒋凤莲
4.氟嗪酸,氟哌酸,氟啶酸,环丙氟哌酸治疗伤寒... [J], 陈振宇
5.氟哌酸治疗131例伤寒的临床分析 [J], 周洪琴;胡玉山;刘桂珍;徐桂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治 疗 。 2 5 2 中毒性心 肌炎 的观察 与 护理 : . . 中毒性 心 肌 炎 临床 特 征 , 率 心 加快 , 压降低 , 一心 音减弱 , 律失 常 , 电图 P 血 第 心 心 ~R间期 延长 , T波 改 变 及 S- T 段 偏 移 , 肺 酶 增 高 , 组 出 现 中 毒 性 心 肌 炎 1 - 心 本 2例 , 理 要 点 : 护 ①患者 严格 卧床休 息 , 协助 其进食 及 大小便 ; 严格 控 制补 液 量和 朴液 速 ② 度; ③斜 坡 卧位 、 氧 ; 加用 肾 上腺 皮质 激 素 , 给 ④ 补充 维 生 素 B 及能 量 合 剂, 口服 补 钾 ; 观 察 生 命 体 征 变 化 。 ⑤ 2 5 3 中毒性肝 炎 : . . 主要 临床 表现 纳差 , 恶心 、 呕吐 、 数厌 油 , 脏 少 肝 肿大 , 验血 AL 升高 , 常见并 发症之 一 , 化 T 为 白蛋 白降低 。本组 出 现 中毒
[ ywod 】y h i o l aigds ae c r Ke rs tp 0d,c mpi tn ie s ,aR 7.
【 文献标 识码 】 A
【 章编 号1 0 6 9 9 2 1 )2 2 o 1 文 1 0 一l 5 ( 0 0 1 一O o —O 服, 以防着凉 , 持床 单 、 单 干燥 整 洁 , 持 病 房 空气 新 鲜 , 、 度 适 保 被 保 温 湿 宜, 鼓励 病人 多饮 水 , 注意 营养和 液体 的补充 。 2 5 并 发症 护理 : 1例 均有 2 或 2种 以上 脏 器损 害 , . 每 种 并发 症 诊 断参 照传 染病学 [ , 体情 况如 下 : 3具 3 2 5 1 肠 出血 : .. 为常见 的严 重 并 发症 , 出现 病 程第 2 3周 , 有 多 — 常 饮食 不 当 、 动过 多 、 活 腹泻 以及 排便 用 力 过 度等 诱 发 因素 。大 量 出血 时 , 常表 现体 温突然 下降 、 头晕 、 口渴 、 恶心 和烦 躁不 安等 症 状 , 检可 发现 患 体 者 面色苍 白, 手足 冰冷 、 吸急促 、 搏 速 , 压 下 降等 休克 体 征 , 组 3 呼 脉 血 本 例 。护理要 点 : ①绝 对卧床 休 息 , 切 监测 血 压 和大 便 出血 量 ; 密 ②暂 时 禁 食; ③如 果患 者烦燥 不安 , 根据 医 嘱给 予 地西 泮 ( 安定 ) 每 次 1 m , 肉 , 0 g肌 注射 , 要时 4 6 时重 复一 次 ; 补 充血 容 量 , 持 水 、 必 ~ 小 ④ 维 电解 质和 酸 碱 平衡 ; 止血 药 、 ⑤ 维生 素 K1 每次 1 mg 静脉滴 注 , 日二次 ; , 0 , 每 ⑥按 照 出血 情况 , 医嘱 给予输 血 ⑦ 内科 出血 治疗 无 效 , 即 报 告 医生 , 考 虑 手 按 立 应
伤寒是 由伤寒 杆 菌引起 的一 种急 性 肠道 传 染 病 , 临床 特 征为 持 续 发 热, 表情 淡漠 , 相对 缓脉 , 瑰疹 , 玫 肝脾肿 大 和白细 胞减 少等 L 1。近 年来 由 1 ] 于早 期不规 则使用 抗生 素或 激素 , 型 的伤 寒 逐渐 减少 , 了提 高对 本 病 典 为 的再 认识 , 高诊疗 护理 水 平 , 者收 集 近 5年 来 , 临 床工 作 中护 理 的 提 笔 在 伤寒 3 1例资料 分析 报道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1 1 一般 情 况 : 组病 例 3 例 中, 1 . 本 l 男 2例 , 1 女 9例 , 龄 1 ~ 6 年 8 1 岁, 职业 学生 7例 , 国家 干部 1例 , 民 2 农 3例 , 者来 自农村 , 1 除临 床 患 3例 表 现外 , 全部病 例均 经血培 养或 骨髓 培养 出伤寒 杆菌 而确 诊为 伤寒 。 1 2 l 特征 :①持续 高热 T 9 1 7 , . 临床 3 ~4 . ℃ 高热 2 9例 , 高热 2例 , 超 热 型为 稽 留热型 9例 , 弛张 热 型 1 2例 , 不规 则 热 型 1 0例 , 程 1 —6 d 热 7 1。 ② 显著 的消 化道症 状 : 1 均有 明显 的食欲 不振 , 3例 腹部 不 适 , 胀 , 秘 6 腹 便 例 , 泻 7例 , 腹 双下 腹轻 压痛 1 例 。③特 殊 中 毒状 态 : 情淡 漠 , 应 迟 1 表 反 钝 9 , 力减退 5例 , 例 听 谵妄 、 昏迷 7 例 ④循 环 系统症 状 : 相对 缓 脉 7例 。 ⑤ 玫瑰疹 : 发现 玫瑰疹 3 。⑥肝 脾 肿 大 : 脾 肿 大者 1 例 肝 6例 , 疸 1例 。 黄 ⑦肥 达反 应 : 每例 均作 3 —4次 肥 达 反 应 , : 6 ~ 1 6 0 O1 1 0 1 H1 1 0 :4 , :6 ~ : 30 2 。⑧细 菌培 养 : 血培 养 3 例次 , 5 阳性 3 5例 , 髓 培养 , 骨 阳性 7 次 , 例 小 便 培养 1 , 例 阳性 l , 别作 了药 物敏感 试 验 。 例 分 2 护 理 措 施 2 1 消 化 道 隔 离 : 者 进 院 后 即 按 消 化 道 隔 离 , 离 至 体 温 正 常 后 . 患 隔 1 5天 , 粪便 培养 二次 为 阴性 , 断传 播 途 径 , 切 医护 人 员 诊 断 治 疗 护 理 病 人 , 穿 隔离衣 、 离裤 , 护 自己 , 人洗 澡 后 , 病 人服 装 后 接 受 诊 断 须 隔 保 病 穿 治疗 及护 理 , 患者 的餐具 、 便器要 专用 , 用后要 消 毒 , 者 的呕 吐物 及 排泄 患 物要 进行 消毒 处理 。做 到病室无 蝇无 蟑 螂等工 作 。 2 2 心理护 理 : . 本组 3 例 患 者均 来 自农 村 , 化层 次 相 对 较 低 , 1 文 对 本病 认识 不足 , 为 自己患 了传染 病 , 认 会不 会传 染 给别 人及 家 人 , 次 , 其 对 昂贵住 院医药 费用感 到焦 虑 、 烦恼 , 我们根 据病 人 的心 理特 征 、 化 层次 、 文 经济 状况 、 有针对 性心 理支 持 , 与病 人 建立 良好 护患 关 系 , 施 以病 人 为 实 中心的整 体护 理 , 进行 科 学 知识 宣教 , 并 向患 者 及 家 属 讲本 病 的发 病 原 因、 传播 方式 、 临床特 征及 预后 , 述农 村合 作医 疗政 策及 大 病 大补 政 策 , 讲 使其 处于接 受 治疗最 佳心 理状态 。 2 3 饮 食 护 理 [] . ;肠 出 血 期 应 暂 禁 食 ; 热 期 间 进 食 富 含 营 养 、 发 清 淡可 口的 流质 , 米汤 、 汤 , 类 骨 汤 , 鲜果 汁 等 ; 食 粗 纤 维如 蔬 菜 如 蛋 各 新 禁 类 、 果等 , 水 以免刺激 肠 蠕动 ; 限制 脂 肪 , 以保 护肝 脏 ; 慎饮 牛 奶 、 浆 , 豆 少 食蔗 糖 , 以免 引起 肠胀气 ; 鼓励患 者少 量 、 次饮 水 , 量不 足者 给 予 静 脉 多 入 输液 , 以保 证每 天足够 的液 体摄人 量 ( 5 0 3 0 m1以 维持 机体 水 、 20  ̄ 0 0 ) 电解 质 、 碱平衡 及促 进霉 素排 泄 。退 热 期 间可 给 高热 量 、 渣 或 少 渣 、 酸 无 少纤 维素 、 易产 生肠胀 气 的半 流质进 食 , 面条 、 粥等 , 不 如 米 另加 瘦 肉末 、 菜末 豆腐 、 土豆等 , 观察 进食 反应 。进入恢 复 期患 者食 欲 好转 , 并 可进 软 饭 , 然 后逐 惭恢 复至 正常饮 食 , 保 证有 足 够 的蛋 白质 、 要 碳水 化 合 物 和 维 生素 , 热量 每天 1 . 5 ( 5 0 c 1。注意 饮食 量一 定要逐 惭增 加 , 忌 暴饮 暴 4 4 KJ2 0 k a) 切 食及 食用 生冷 、 糙 、 粗 坚硬 等刺 激 性 较强 的食 物 , 般 热退 后 2周才 能进 一 食正 常饮 食 , 以免 引起肠 出 血 、 穿孔 等并 发症 。 肠 2 4 高热护 理 : . 本组 病例 T3 ~4 . ' 高热 2 9 1 TC, 9例 , 高热 2例 , 超 呈 持续 性发 热 , 型为稽 留热 9例 , 张 热 1 热 弛 2例 , 规 则 热 l 不 O例 , 理 、 护 嘱 患者 卧床休 息 , z h测 体温 1次 。 时密 切观察 患 者 的面 色 、 搏 、 每 一4 同 脉 呼 吸和 血压 , 有异 常立 即报告 医师及 时 处理 , 若 以物理 的降温 为 主 , 冰枕 、 如 冰帽 、 温水 浴 , 当用 药物 降 温 ; 退 时大 量 出 汗 , 适 热 要及 时擦 汗 , 和更 换 衣 是年 龄较 高 、 丧偶 、 学历 以及合 并 多种疾 病 的患者 应 充分 了解 其 不 同 的 低 文化 背景 、 价值取 向 、 宗教 信 仰 以及 生 活 习惯 , 以病 人 对护 理 服 务 的需 求 为 出发点 , 创造舒 适 的人文 环 境 , 足病 人 的 心理 需 要 , 病 人 提 供 多方 满 为 面、 多层 次 、 方位 、 全 高水 准 的护理 。 由于本文 调 查所 收 集 的病例 数 较 少 , 无法 进入更 深入 的统 计分 析 , 有待 于进 一步探 索 。
临 床护理
21 ̄tN 第2 卷 第1期 0o 2 3 2
医 学 信 息

3 1例 伤 寒 及 并 发 症 的 护 理
王 莉娟
【 摘要】目的 : 总结 伤寒 的临床 护理 。方 法 : 3 例 伤寒 病例 进行 分析 。结果 : 对 1 主要护 理对 策是 消化道 隔 离、 心理 护理 、 食护 理 、 饮 高热护理及 并发 症 护理 , 出院指导 。结论 : 护理有 利 于伤 寒病 的 防治 。 【 键 词 】伤 寒 ; 发 症 ; 理 关 并 护
3he Nu s ng o s s of Typ " r i f 31 Ca e hoi nd Co plc i g s a e d a m iat n Di e s s
W _ N G L J a A — u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