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3)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
方式。合作必须具备这样三个条件:一是有两个以上 的合作者,而且合作者具备与合作项目有关的知识与 技能;二是有共同的目的,而且合作者对为什么要达 到和怎样达到共同目的有着共同的看法;三是行动上
相互配合,而且合作者能够提供并会使用其相互配合
的物质手段。
直接合作是合作者以其行为直接相互配合,完成某一工作 或达到某一目的。直接合作的人们之间不存在中介者。直接合 作的行为与结果之间也不存在中介环节,即共同的行为产生同 一结果。间接合作是合作者以其行为产生的结果相互结合,或 者一部分人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与另一部分人的行为相互配合, 完成一定的任务或达到一定的目的。间接合作是具有中介者或 中介环节的合作,是更广泛的合作。 无分工合作是一种简单的合作,是合作者在同一地点、同 一时间、以同一方式去做同一件事情。有分工合作则是一种复 杂的结合,是合作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方 式去做互不相同而又相互联系的事情。 结构性合作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合作。如通过一定的组织 结构、制定一定的社会规范,将不同的人、群体或组织联系起 来完成一定的任务,就是结构性合作。非结构性合作就是偶然 的巧合或临时凑合。如路遇难者奋力相助,或为了共度难关暂 时合作等。结构性合作是社会合作的主要形式,但非结构性合 作也是社会合作的必要补充。
竞争、冲突、调适是对称性社会互动,而模仿、暗
示、感染则属于非对称性社会互动。
二、人际互动的基本形式 目标一致 ---合作与竞争
目标冲突 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结局(零和冲突、双赢) 竞争有理性、按照一定社会规范 共识与规范
1、合作:共同目的,互相配合 2、竞争:争夺一个共同目标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五.沟通网络 正式沟通网络
链式 轮式 圆周式 全通道式 Y式
非正式沟通网络
流言式 集束式 偶然式
轮式
全通道式
链式
Y式
圆周式
集式束
流言式
偶然式
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
改变自己对行为结果的认识
态度的形成与转变:是个体对得失 权衡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 关键:诱因的强度----获得什么、
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体语沟通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人际吸引
人际互动
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一、沟通的概念 二、沟通的结构 三、沟通的功能
用于爱抚、格斗、安慰和保护。兲系非常 亲密,语言交流作用减小 能够用手触碰到对方的身体,兲系很密切 能够抱住对方、抓住对方,能够看清对方 的表情,(妻子很自然) 两人伸出手就能触碰到对方身体,处理个 人事宜时常保持这一距离 超过身体的接触界限,工作时与同事之间 保持的距离
工作会谈
尚保留一些交流余地 讲演或演说时,私人间的交流比较困难
综合这两个方面可以获得以下公式:
不协调认知数目×认知项目的重要性 不协调程度=──────────────── 协调认知数目×认知项目的重要性
人有一种保持认知一致性的趋向。当两 种观点既相关,又不一致的情况下,就会导 致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时心理上就会产生痛
苦的体验。 认知失调的方式有两种:逻辑上的不一 致;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 减少失调可通过三种方式: 改变自己对行为的认知 改变自己的行为
第五单元 人际互动
一、人际互动的概念
人际互动是人际相互作用。可能是信息、 情感等心理因素、行为动作的交流。专指人 们在心理、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
早期的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得比较多
的则是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和过程,如合作、竞争、
冲突、调适、模仿、暗示、感染等。在有的互动形
式中,互动双方都有类似的行动,双方彼此的行为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我们把这种方式称为对称性 社会互动;而在其它形式的互动中,互动双方的关 系不是对等的,这就是非对称性社会互动。合作、
1、原有态度与信念 2、人格 3、个体的心理倾向
(四)情境
1、预先警告 2、分心 3、重复
态度转变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社会交换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被知觉的单元和情感无应激地共同存在着,
因此,不论对认知组织的变化还是情感表现的变
化都没有压力。”
“P-O-X 模型:它体现的是一种简单的交往 ”
—
P
+ X O
—
P
+
—
P
+
— —
X O
+
X O
—
X
图5-1 P-O-X兲系形式
利昂·费斯廷格(1919-1989),美 国社会心理学家,是继勒温之后将完形心 理学原理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学者。 认知失调论是他于 1957 年的《认知失调 论》一书中所提出。
基本观点:每一认知结构都是由诸多基本的认知元素构 成的,而认知结构的状态也就自然取决于这些基本的认知元 素相互间的关系。他以极其简单的方式将这种关系还原成三 种可能性: (1)协调:此时两种元素的涵义一致,彼此不相矛盾; (2)不相干:• 时两种元素的涵义互不牵连; 此 (3)不协调:此时两种元素彼此矛盾。• 协调或曰失调是有 不 程度上的区别的,它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其一,不协调的程度同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 性成正比; 其二,不协调的程度还取决于一个人所具有的不协调认 知的数目与协调认知的数目的相对比例。
传递者 可信 意图 沟通信息 差距 畏惧 目标(接受者) 情境 信念 人格
态度转变的最 直接原因
警告 分心
二、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一)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1、威信 2、立场 3、意图 4、吸引力
(二)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1、信息差异 2、畏惧 3、信息倾向性 4、信息的提供方式
(三)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第二单元
第一单元
态度转变
态度测量
态度为什么会成为不同学派的社会心理学家的共同兴趣所 在? 这一概念不是哪个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派的私有财产, 因而能够适应不同的研究者的不同要求; 这一概念较好地摆脱了现代社会心理学建立以来就一 直存在的有关环境和遗传的争论;
这一概念既可以用来指代单一或独立的个体意向,也
态度的成分:
态度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性,即知、
情、意三个成分组成,故称为态度的ABC模
型。
以上三个因素可能是相互协调一致的,
也可能是不一致不协调。在它们不协调的时
候,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
的基本趋向与行为倾向。
态度与行为:一致、不一致 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决定态度
价值观更抽象、更稳定
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与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人际兲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
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兲系。
人际兲系的特点: 个体性(人与人) 直接性(沟通与交往中建立) 情感性(人际兲系的基础)
向中度:接近态度/价值体系中的核心的程度
外现度: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依从(服从):受迫被动的表面接受 认同:自愿接受 内化:真正从内心深处接受并改变态度
一. 态度转变模型
二. 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三. 态度转变理论
态度转变就是说服的过程。
一、态度转变模型(霍夫兰德,1959)
情境,其中P 是认知主体,O 是作为认知对象的 另一个人,X 则是与P 和O 有某种关系的某种情 境、事件、观念或第三个人。当三方关系均为肯 定,或两方为否定,一方为肯定时,便存在着平
衡状态,否则便存在着不平衡状态。
P
+ O + + X O
—
wenku.baidu.com
P
—
P
+
— — —
P
+ _ X
+
X O
X O
P
+ O +
适宜—理想的社会行为
强依赖—高社会行为 (2)支配需要:
自由与自主—民主式行为方式
过分控制—专制式行为方式、拒绝支配式行为方式、 焦虑过重 (3)情感需要:
少爱—低个人行为
适宜—理想的个人行为 溺爱—高个人行为
群体整合原则: 1、群体形成的过程: 包容 控制 情感
2、群体的解体过程:
情感不和 失去控制 难于包容
疏离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 (三)平等原则 安全、放松与尊严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包容的需要 支配 情感的需要
舒茨
1958
六种人际兲系取向
行为倾向 需要 主动性 被动性
包容 支配 情感
主动与他人交往 支配别人 主动表示友爱 密
期待他人接纳自己 希望他人引导 等待他人对自己的亲
(1)包容需要: 交往少—低社会行为
4、稳定交往阶段
三、自我暴露是人际兲系的“探测器” ---奥特曼 关趣爱好 态度 自我概念 隐私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一)相互性原则
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二)交换性原则 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在交往过程中得 大于失或得等于失。 (三)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认同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
已有情感卷入 二、人际兲系建立与収展的阶段 双方的兲系収生实质性变化
1、定向阶段 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隐秘 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
3、感情交流阶段 所需时间长短不一
交流的内容增加 ---安全感确立 行为仍具规范性 如果兲系在这一阶段破裂,
注意、抉择、初步交流 力。的个人领域 ,可分享财产与生 2、情感探索阶段 活空间等。 试图留下好印象 绝不涉及隐私问题 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一水平
一、 目光与面部表情 二、 身体运动与触摸 三、 姿势与服饰
四、 人际距离(身体间的空间距离)
亲 接近式 密 (0-15cm) 距 离 远离式 (15-45cm) 个 接近式 体 (45-75cm) 距 离 远离式 (75-1.2cm) 社 接近式 会 (1.2-2.1cm) 距 离 远离式 (2.1-3.6cm) 公 接近式 众 (3.6-7.5cm) 距 离 远离式 (7.5cm以上)
第五单元
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功能 二、人际互动的形式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
间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
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熟悉与邻近:增加吸引程度
交往频率、喜欢程度--倒U型
2、相似性:价值观、爱好、社会地位、年龄、经验 3、互补--相似性的特殊形式 需要、社会角色、人格某些特征 4、 外貌:交往早期、第一印象、光环效应 5、 才能:增加吸引力(不构成压力时);“小错误” 6、 人格品质: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 真诚
合作与竞争不仅是对称性社会互动的基 本形式,它也是整个社会生活中最为常见的 现像。合作与竞争在形式上是对立的,但在 社会生活中却是相伴相随的。这一特点及其 对社会生活本身的重要性,使得合作与竞争
可以适用于较为宽泛的文化模式,因此使得心理学家和社
会学家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的基点。
一. 态度的概念
二. 态度的功能
三. 态度的属性 四. 态度的形成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总的评价和
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态度的特点:
内在性
对象性 稳定性
对象性特征 个体或社会成员所具有的任何态度都是指向 于某一具体对象的,该对象可以是事,可以是物, 当然也可以是人; 社会态度所具有的这种具体的对象性特征又使 它有别于个体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内在性特征 它是个体内在的一种心理构成,因此,不能从 外部直接观察到,而只能间接地从一个人的表情、 意向和行为中推知。 持久性特征 态度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 旦形成,态度便具有相对的持久性。稳定的态度 作为个体人格的组成部分,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五、网络沟通
一、沟通的 概念
沟通是指信息的传递、交流过程, 包括人际沟通与大众沟通。
二、沟通的结构
障碍
背景
信息源
信息
通道
信息接受者
反馈
三.沟通的功能
获取信息 思想交流与分享情感 满足需要、维持心理
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兲系
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组织目标实现
形式灵活、传播速度 通道规范、准确性高 四、沟通的分类 快;随意、可靠性差
工具性:倾向于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
自我防御:利于自我形象、自我价值的确立, 减少焦虑,转移情绪冲动 ---被动表现。 价值表现: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主动表现。 认知功能: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意义。
方向:肯定或否定
强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
深度 :卷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