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选择与发展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案

(供本、专科使用)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统一

印发

编写说明:

按照《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组织人员编写了这份教案,本教案共有16个课内学时,每次课2学时,供本、专科学生使用。

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大纲》对不同专业、学制授课要求,对本教案进行适当删减。

合肥工业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二○一○年四月

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案第一讲

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案

第二讲

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案

第三讲

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案

第四讲

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案

第五讲

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案

第六讲

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案

第七讲

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案

第八讲

我国高校职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上一篇下一篇

发布者:钟德敏 | 浏览(447) 评论(0) | 发布时间:2008-01-25 15:55:43 最后更新时间:2008-01-25 16:10:23

本作品所属分类:精华文章文章类型:转载推送到圈子| 推荐给好友| 我要举报| 收入我的网摘陈德明/文

[摘要]本文从调研数据入手,归纳了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内容和方法的现状特点,并从

历史体制、学校认知、就业压力、师资队伍和行业学科五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指出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应在内容上进一步拓展,实现从就业安置指导向发展性生涯辅导的战略转变;在方法上突出实践性、互动性和主体性的特点,向专业化、个性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职业指导内容方法

一、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内容和方法的现状

先来看学校方面的举措。根据2001年北京1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在职业指导内容上,“就业政策的解释”、“就业信息的发布”、“职业规划咨询”和“自我认识与定位”分列前四位,使用率都在75%以上。在职业指导方法上,93.8%的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而“校园招聘会”、“个别咨询”、“职业发展讲座与报告会”这三项的使用也在75%以上,“职业测评”作为国外高校职业辅导中心必备的指导方式,只有25.0%的北京高校使用,在10项列举的指导方式中排位最末。【1】

浙江省高校的情况与北京的相似,在职业指导内容上,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就业政策宣传”、“择业技巧指导”和“就业信息发布”,而对于“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就业心理咨询”以及“职业适应性辅导”学校采用的频率很低,列末三位。在职业指导方法上,排在前四位的是“讲座和报告会”、“校园招聘会”、“个别咨询”和“就业指导课”,在被调查的21所高校中,只有3所(占1 4.2%)使用了“职业测评”指导方式,排列末位。【2】

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职业指导的需求却呈现与学校做法的不相一致。北京16所高校的调查中发现,在职业指导内容上,“职业价值观指导”是重中之重,却排在需求率的末位,而“职业规划咨询”则高居需求率榜首。在职业指导方法上,大学生相比“就业指导课”而言,更愿意通过“职业发展讲座与报告”、“企业参观”等较直接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3】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表明,74.80%的毕业生认为参观实践或挂职是大学阶段最有效的职业指导方法,55.00%的毕业生认为信息提供最有效,23.20%的毕业生认为个别咨询最有效,只有11.40%的毕业生认为上课最有效。【4】另据河海大学2002年、2003年对该校2000多名在校生的调查表明,个别咨询是学校做得很不够的,但却最受大学生欢迎。【5】

至于大学生对高校职业指导的总体评价,同样也不能令人乐观。广东省2000年~2002年对13所高校近万名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学校提供的“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就业心理职业能力咨询”和“职业生涯设计”等服务项目的满意度不高,尤其是对“职业生涯设计”这一项目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比例平均在40.6%以上。虽然高校普遍开展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但有近六成的同学认为“一般”和“没有作用”,并且普遍认为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效果很一般。【6】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在内容上主要包括就业观教育、政策宣讲、信息提供、技巧指导等,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虽有开展,但并不普及,而且指导“做人”多,指导“职业”少,效果并不理想。在方法上主要有授课、讲座、报告会、校园招聘会等形式,基本特点可归纳为“五多五少”:灌输多,互动少;间接教育多,亲身体验少;请进来多,走出去少;思想教育多,职业测评少;一般化教育多,个性化咨询少。以上情况表明,我国高校职业指导不仅在总体上仍处于较落后水平,而且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高校职业指导内容和方法的原因分析

对于以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从五个方面来剖析:

1.历史体制原因。我国的职业指导始于1916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周寄梅先生首创。建国后,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职业指导一度停滞,以一切服从分配为核心的思想教育模式大行其道。直到8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劳动用工制度发生了很大转变,大学毕业生统包统分的就业体制才被打破,开始试行“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尽管如此,思想教育仍然充当着学校职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法,特别是职业价值观教育由于往往过多强调国家利益、社会需要而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和发展需要,导致效果欠佳。

2.学校认知原因。长期以来,学校的关注重心在教学、科研方面,学生就业指导被看作是学生工作的一部分,归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范畴;在实践中往往又被当作是一项行政管理职能行使,介入过多的事务性工作,没有意识到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也没有认识到职业指导是一个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职业领域,导致在政策上、资金上、设备上和人员上极少投入。

3.就业压力原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瞬间提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时成为社会焦点。“一方面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另一方面就业率却有逐年走低的趋向。据教育部200 1年的估算,当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待业率为30%,约34万人待业,据此估计2002年~2005年的毕业生中依次有37万、52万、69万和79万人当年待业。”【7】为保证就业率,许多高校纷纷选择了短期促销的就业安置模式,以解燃眉之急。

4.师资队伍原因。作为高校职业指导的具体实施者,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来源杂。目前我国还没有设立职业指导专业,该行业的从业者以行政人员和政工干部居多,而且多是“半路出家”;二是学历低。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非常少,而在英国,大学里的职业指导人员大多具有心理学等专业的博士学位;三是事务多。特别是高校扩招后,人手紧缺导致职业指导人员经常超负荷工作,鲜有时间进行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