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7 卫星运行规律与宇宙速度(解析版)

合集下载

专题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解析版)--2025高三物理

专题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解析版)--2025高三物理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单选基础练+多选提升练+计算综合练)一、基础练(单选题)1.2021年1月,“天通一号”03星发射成功。

发射过程简化为如图所示:火箭先把卫星送上轨道1(椭圆轨道,P 、Q 是远地点和近地点)后火箭脱离;卫星再变轨,到轨道2(圆轨道);卫星最后变轨到轨道3(同步圆轨道)。

轨道1、2相切于P 点,轨道2、3相交于M 、N 两点。

忽略卫星质量变化。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三个轨道上的周期T 3=T 2=T 1B.由轨道1变至轨道2,卫星在P 点向前喷气C.卫星在三个轨道上机械能E 3=E 2<E 1D.轨道1在Q 点的线速度大于轨道3的线速度【答案】D【详解】A .由图可知,轨道2和轨道3的半径相等,且大于轨道1的半长轴,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a 3T 2=k 可知卫星在三个轨道上的周期关系为T 3=T 2>T 1故A 错误;B .由轨道1变至轨道2,卫星在P 点向后喷气加速,使卫星做离心运动,故B 错误;C .由轨道1变至轨道2,卫星必须在P 点加速,则E 2>E 1轨道2和轨道3的半径相等,则E 3=E 2因此E 3=E 2>E 1故C 错误;D .假设卫星在过Q 点的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为v 1,卫星轨道1在Q 点的线速度为v 1,在轨道3的线速度为v 3。

从过Q 点的圆轨道变轨到轨道1,必须在Q 点加速,则v 1<v 1根据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公式v =GM r可知v 3<v 1因此v 3<v 1<v 1则轨道1在Q 点的线速度大于轨道3的线速度,故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为同一平面内绕地球运行的三颗不同卫星A 、B 、C 的轨道示意图,I 、III 为圆轨道,II 为椭圆轨道,III 的半径与II 的半长轴相等,且III 与II 相交于M 点,I 与II 相切于N 点。

则()A.A 、B 经过N 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B.B 、C 绕地球运行的周期相等C.B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均大于A的速度D.B、C在M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答案】B【详解】A.设地球的质量为M,根据a=Fm=G Mr2则,A、B经过N点时的加速度相等,A在N点时做圆周运动,B在N点时做离心运动,所以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故A错误;B.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Ⅲ的半径与Ⅱ的半长轴相等,则B、C绕地球运行的周期相等,故B正确;C.B在椭圆轨道上N点的速度比A在N点的速度大,此后B从N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小而A的速度大小不变,因此B的速度并不是一直比A大,故C错误;D.根据a=Fm =G Mr2则B、C在M点加速度大小相同,但是B在M的向心加速度为加速度的一个分量,因此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相等,故D错误。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解析版)--2025届新高考物理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解析版)--2025届新高考物理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1.高考真题考点分布题型考点考查考题统计选择题第一宇宙速度2024年湖南卷、广东卷选择题人造卫星2024年江西卷、福建卷2.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命题规律】高考对这不内容的考查比较频繁,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题目的背景材料多为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比如神州飞船、天宫轨道舱等。

【备考策略】1.掌握不同轨道卫星加速度、线速度等参量的求解。

2.掌握同步卫星的特点,并能够比较近地卫星、同步卫星和赤道上物体运动。

3.会求解不同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

【命题预测】重点关注与我国航空航天成就有关的卫星运动问题。

一、不同轨道卫星参量(1)将天体或卫星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2)基本关系式G Mmr 2=ma =m v 2r →v =GM rmrω2→ω=GM r 3mr 2πT 2→T =2πr 3GMmvω二、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是物体在地球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速度,其数值为7.9km/s 。

(2)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

(3)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方法由G Mm R2=m v 2R 得v =GM R ;由mg =m v 2R得v =gR 。

2.第二宇宙速度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其数值为11.2km/s 。

3.第三宇宙速度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其数值为16.7km/s。

考点一不同轨道卫星参量宇宙速度考向1不同轨道卫星参量不同轨道卫星参量G Mmr2=ma→a=GMr2m v2r→v=GMr mω2r→ω=GMr 3m4π2T2r→T=4π2r3GM越高越慢12024年4月30日08时43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在中国空间站出差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已启程返航,踏上回家之旅。

临别前,神十七、神十八六名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合影留念。

已知地球半径为R,天和核心舱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过程中离地面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1N,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则天和核心舱的线速度大小和舱内航天员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NgRN+1NN+12g B.NgRN+12NN+12gC.2NgRN+1NN+12g D.2NgRN+12NN+12g【答案】A【详解】在地球表面,重力可视为等于万有引力,则GMmR2=mg设天和核心舱的线速度大小为v,舱内航天员的加速度大小为a,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舱1+1N2R2=m舱v21+1NRGMm人1+1N2R2=am人联立解得v=NgRN+1,a=NN+12g故选A。

宇宙速度(解析版)

宇宙速度(解析版)

C.使轨道 C、D 上物体的运动轨道变为圆轨道,这个圆轨道可以过 O 点 D.在轨道 E 上运动的物体,抛出时的速度一定等于或大于 16.7km/s
【参考答案】AC 【名师解析】将物体从一座高山上的 O 点水平抛出,物体速度不大,沿轨道 A 运动落到地面上,若水平位 移不大,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平抛运动,选项 A 正确;在轨道 B 上运动的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抛出时的 速度大小略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7.9km/s,选项 B 错误;使轨道 C、D 上物体的运动轨道变为圆轨道,可以减 小物体的速度,这个圆轨道可以过 O 点,选项 C 正确;在轨道 E 上运动的物体,脱离了地球的引力范围, 抛出时的速度一定等于或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11.2km/s,小于第三宇宙速度 16.7km/s,选项 D 错误。 2.(6 分)(2019 山东潍坊三模)在星球表面发射探测器,当发射速度为 v 时,探测器可绕星球表面做匀速
g金 g火
=
M 金R火2 M 火 R金2
=
k n2
,选项
A
错误,
由万有引力提供近地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知
G
Mm R2
=m
v12 R
,解得
v1=
GM ,所以 R
v1金 = M 金R火 = k ,选项 B 正确;由高轨道低速大周期知,金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较大,周期较小,
v1火
M 火 R金
n
选项 CD 错误。
M 地m
M火m
万有引力公式得: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 F 地= G R地2 ,在火星表面受到的引力 F 火= G R火2 ,
而地球、火星两星球的质量比约为 10∶1,半径比约为 2∶1,解得:F 地∶F 火= M 地 R 火 2∶M 火 R 地 2=10∶4=2.5, 即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表面的大,故 B 正确;探测器脱离星球时,其需要发射速度为 , 地球与火星的 不同,所以所需发射速度也不同,故 C 错误;由于探测器脱离星球过程中,引力做负功,引 力势能增大,故 D 正确。 3.(2018 河北衡水中学六调)使物体成为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 v1,而使物体脱离星球引

(教学指导) 宇宙速度与航天Word版含解析

(教学指导) 宇宙速度与航天Word版含解析

第四节宇宙速度与航天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知道什么是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2.[科学思维]会计算人造地球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理解卫星的运行规律及同步卫星的特点。

3.[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人类遨游太空的历史。

一、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1)意义:航天器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

(2)数值单位:7.9 km/s。

2.第二宇宙速度(1)意义:航天器挣脱地球的引力,不再绕地球运行,而是绕太阳运动或飞向其他行星的发射速度,又叫逃逸速度。

(2)数值单位:11.2km/s。

3.第三宇宙速度(1)意义:航天器挣脱太阳的引力,飞出太阳系的发射速度。

(2)数值单位:16.7km/s。

二、人造卫星1.意义:人造卫星是指环绕地球在宇宙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

2.同步卫星是指与地球相对静止的卫星,它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并且位于赤道上空一定的高度上。

三、遨游太空人类航天之旅如下表所示时间国家活动内容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苏联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发射成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第一次实现了人类遨游太空的梦想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将两名宇航员送上了月球,实现了人类在月球上漫步的梦想(1)在地面上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是7.9 km/s 。

(√)(2)如果在地面发射卫星的速度大于11.2 km/s ,卫星会永远离开地球。

(√) (3)要发射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在地面的发射速度应大于16.7 km/s 。

(×) (4)使火箭向前射出的力是它利用火药燃烧向后急速喷出的气体产生的作用力。

(√)2.某位同学设想了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卫星发动机关闭),其中不可能的是( )A B C DD [人造地球卫星靠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的方向指向地心,所以圆周运动的圆心是地心。

故A 、B 、C 正确,D 错误。

2020高考物理卫星运行规律与宇宙速度(解析版)

2020高考物理卫星运行规律与宇宙速度(解析版)

2020年高考物理备考微专题精准突破 专题2.7 卫星运行规律与宇宙速度【专题诠释】 卫星运行规律及特点 1.卫星的轨道(1)赤道轨道:卫星的轨道在赤道平面,同步卫星就是其中的一种.(2)极地轨道:卫星的轨道过南北两极,即在垂直于赤道的平面,如极地气象卫星. (3)其他轨道:除以上两种轨道外的卫星轨道,且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 2.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六个“一定”3.卫星的各物理量随轨道半径变化的规律4.解决天体圆周运动问题的两条思路(1)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而又不涉及中心天体自转运动时,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G MmR 2=mg ,整理得GM=gR 2,称为黄金代换.(g 表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即 G Mm r 2=m v 2r =mrω2=m 4π2r T2=ma n .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 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方法一:由G Mm R 2=m v 21R得v 1=GMR=7.9×103 m/s. 方法二:由mg =m v 21R得v 1=gR =7.9×103 m/s.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地球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地球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此时它的运行周期最短,T min =2πRg≈85 min. 2.宇宙速度与运动轨迹的关系(1)v 发=7.9 km/s 时,卫星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 (2)7.9 km/s <v 发<11.2 km/s ,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为椭圆. (3)11.2 km/s≤v 发<16.7 km/s ,卫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4)v 发≥16.7 km/s ,卫星将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 【高考领航】【2019·高考】1970年成功发射的“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

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 1、v 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 ,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素养目标:1.会比较卫星运行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三种宇宙速度,并会求解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

3.会分析天体的“追及”问题。

1.北京时间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嫦娥六号顺利发射。

如图所示,嫦娥六号探测器进行多次变轨修正之后,“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降落月球表面,下列关于嫦娥六号探测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地球上的发射速度一定大于第二宇宙速度B.在P点由轨道1进入轨道2需要加速C.在轨道1与轨道2上经过P点时,机械能相同D.在轨道2上运行时经过P点时的速度小于经过Q点时的速度【答案】D【解析】A.嫦娥六号发射出去后绕地球做椭圆运动,没有离开地球束缚,故嫦娥六号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km/s,小于第二宇宙速度11.2km/s。

故A错误;BC.嫦娥六号在轨道1上的P点处减速,使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做近心运动,才能进入轨道2,嫦娥六号的机械能减小,则在轨道1与轨道2上经过P点时,机械能不相等。

故BC 错误;D.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在轨道2上运行经过P点时的速度小于经过Q点时的速度。

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一 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1.基本公式(1)线速度大小:由G Mmr 2=m v 2r得v(2)角速度:由GMm r 2=mω2r 得ω(3)周期:由G Mmr 2=m (2πT )2r 得T =(4)向心加速度:由GMm r 2=ma n 得a n =GM r 2。

结论:同一中心天体的不同卫星,轨道半径r 越大,v 、ω、a n 越小,T 越大,即越高越慢。

2.“黄金代换式”的应用忽略中心天体自转影响,则有mg =G Mm R 2,整理可得GM =gR 2。

在引力常量G 和中心天体质量M 未知时,可用gR 2替换GM 。

3.人造卫星卫星运行的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心,一般分为赤道轨道、极地轨道和其他轨道,同步卫星中的静止卫星的轨道是赤道轨道。

2020高考物理卫星运行规律与宇宙速度(解析版)

2020高考物理卫星运行规律与宇宙速度(解析版)

2020年高考物理备考微专题精准突破 专题2.7 卫星运行规律与宇宙速度【专题诠释】 卫星运行规律及特点 1.卫星的轨道(1)赤道轨道:卫星的轨道在赤道平面内,同步卫星就是其中的一种.(2)极地轨道:卫星的轨道过南北两极,即在垂直于赤道的平面内,如极地气象卫星. (3)其他轨道:除以上两种轨道外的卫星轨道,且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 2.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六个“一定”3.卫星的各物理量随轨道半径变化的规律4.解决天体圆周运动问题的两条思路(1)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而又不涉及中心天体自转运动时,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G MmR 2=mg ,整理得GM=gR 2,称为黄金代换.(g 表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即 G Mm r 2=m v 2r =mrω2=m 4π2r T2=ma n .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 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方法一:由G Mm R 2=m v 21R得v 1=GMR=7.9×103 m/s. 方法二:由mg =m v 21R得v 1=gR =7.9×103 m/s.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地球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地球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此时它的运行周期最短,T min =2πRg≈85 min. 2.宇宙速度与运动轨迹的关系(1)v 发=7.9 km/s 时,卫星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 (2)7.9 km/s <v 发<11.2 km/s ,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为椭圆. (3)11.2 km/s≤v 发<16.7 km/s ,卫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4)v 发≥16.7 km/s ,卫星将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 【高考领航】【2019·江苏高考】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

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 1、v 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 ,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5.3 卫星运行规律与宇宙速度(解析版)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5.3 卫星运行规律与宇宙速度(解析版)

半径 r2,故可知“高分五号”的周期较小,选项 A 正确。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规律方法】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卫星运动的技巧
(1)一个模型
天体(包括卫星)的运动可简化为质点的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2)两组公式
Mm v2
4π2
G r2 =m r =mω2r=m T2 r=ma
Mm G R2 =mg(g 为天体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3)a、v、ω、T 均与卫星的质量无关,只由轨道半径和中心天体质量共同决定,所有参量的比较,最终归 结到半径的比较。
【例 3】.(多选)(2020·甘肃兰州理一诊)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四个成熟的卫 星导航系统.2018 年 12 月 27 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即日起提供全球服务.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中,有 5 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它们就好像静止在地球上空的某一点.对于这 5 颗静止轨道卫星,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1)同步卫星的周期、轨道平面、高度、线速度的大小、角速度、绕行方向均是固定不变的,常用于无线电 通信,故又称通信卫星。
(2)极地卫星运行时每圈都经过南北两极,由于地球自转,极地卫星可以实现全球覆盖。
(3)近地卫星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运行的轨道半径可近似认为等于地球的 半径,其运行线速度约为 7.9 km/s。
r3
心加速度,即 ab>ac>aa,故 B 错误;卫星 c 为同步卫星,所以 Ta=Tc,根据 T=2π GM得 c 的周期大于 b
GM 的周期,即 Ta=Tc>Tb,故 C 错误;在 b、c 中,根据 v= r ,可知 b 的速度比 c 的速度大,故 D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备考微专题精准突破 专题2.7 卫星运行规律与宇宙速度【专题诠释】 卫星运行规律及特点 1.卫星的轨道(1)赤道轨道:卫星的轨道在赤道平面内,同步卫星就是其中的一种.(2)极地轨道:卫星的轨道过南北两极,即在垂直于赤道的平面内,如极地气象卫星. (3)其他轨道:除以上两种轨道外的卫星轨道,且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 2.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六个“一定”3.卫星的各物理量随轨道半径变化的规律4.解决天体圆周运动问题的两条思路(1)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而又不涉及中心天体自转运动时,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G MmR 2=mg ,整理得GM=gR 2,称为黄金代换.(g 表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即 G Mm r 2=m v 2r =mrω2=m 4π2r T2=ma n .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 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方法一:由G Mm R 2=m v 21R得v 1=GMR=7.9×103 m/s. 方法二:由mg =m v 21R得v 1=gR =7.9×103 m/s.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地球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地球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此时它的运行周期最短,T min =2πRg≈85 min. 2.宇宙速度与运动轨迹的关系(1)v 发=7.9 km/s 时,卫星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 (2)7.9 km/s <v 发<11.2 km/s ,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为椭圆. (3)11.2 km/s≤v 发<16.7 km/s ,卫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4)v 发≥16.7 km/s ,卫星将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 【高考领航】【2019·江苏高考】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

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 1、v 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 ,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

则( )A .v 1>v 2,v 1= GMrB .v 1>v 2,v 1>GMr C .v 1<v 2,v 1= GMrD .v 1<v 2,v 1>GMr【答案】 B【解析】 卫星绕地球运动,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即v 1>v 2。

若卫星以近地点时距地心的距离为半径做圆周运动,则有GMm r 2=m v 2近r ,得运行速度v 近=GMr,由于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在近地点所需向心力大于万有引力,故m v 21r >m v 2近r,则v 1>v 近,即v 1>GMr,B 正确。

【2019·全国卷Ⅲ】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金、a 地、a 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 金、v 地、v 火。

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 金<R 地<R 火,由此可以判定( )A .a 金>a 地>a 火B .a 火>a 地>a 金C .v 地>v 火>v 金D .v 火>v 地>v 金 【答案】 A【解析】 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有:G mM R 2=ma ,得向心加速度a =GMR 2,G mM R 2=m v 2R ,得速度v = GMR,由于R 金<R 地<R 火,所以a 金>a 地>a 火,v 金>v 地>v 火,A 正确,B 、C 、D 错误。

【2019·全国卷Ⅱ】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 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 随h 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答案】 D【解析】 由万有引力公式F =G Mm(R +h )2可知,探测器与地球表面距离h 越大,F 越小,排除B 、C ;而F与h 不是一次函数关系,排除A 。

故选D 。

【技巧方法】【最新考向解码】【例1】(2019·广西省高三上学期跨市联合调研)天文兴趣小组查找资料得知:某天体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a倍,其半径为地球半径的b 倍,表面无大气层,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

则该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 A .vabB .v b a C.a b v D.b av 【答案】 A【解析】 设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某天体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a 倍,其半径是地球半径的b 倍,卫星沿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为v ,则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m r 2=m v 2r ,解得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GMr,同理得该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v 天体= G ·aMbr=v ab,A 正确。

【例2】(2019·江苏省四星级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调联考)2017年9月,我国控制“天舟一号”飞船离轨,使它进入大气层烧毁,残骸坠入南太平洋一处号称“航天器坟场”的远离大陆的深海区。

在受控坠落前,“天舟一号”在距离地面380 km 的圆轨道上飞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轨运行时,“天舟一号”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 .在轨运行时,“天舟一号”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C .受控坠落时,应通过“反推”实现制动离轨D .“天舟一号”离轨后,在进入大气层前,运行速度不断增大 【答案】 CD【解析】 依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 Mm r 2=m v 2r ,因“天舟一号”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则在轨运行时,“天舟一号”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A 错误;同理,G Mmr 2=mω2r ,因“天舟一号”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半径,则在轨运行时,“天舟一号”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B 错误;在受控坠落时,应通过“反推”使其速率减小,则所需要的向心力减小,万有引力大于所需向心力,则做近心运动,从而实现制动离轨,C 正确;“天舟一号”离轨后,在进入大气层前,因只有引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减小的势能转化为增加的动能,其运行速度不断增大,D 正确。

【微专题精练】1.(2019·河北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人造卫星A 、B 在同一平面内绕地心O 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B 连线与AO 连线间的夹角最大为θ,则卫星A 、B 的线速度之比为( )A .sin θ B.1sin θC.sin θD.1sin θ【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当AB 连线与B 所在的圆周相切时,AB 连线与AO 连线的夹角θ最大,由几何关系可知,sin θ=r B r A ;根据G Mm r 2=m v 2r可知,v =GM r ,故v Av B=r Br A=sin θ,选项C 正确. 2.(2019·天津模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预计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a 、b 、c 三颗卫星均做圆周运动,a 是地球同步卫星,则( )A .卫星a 的角速度小于c 的角速度B .卫星a 的加速度大于b 的加速度C .卫星a 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 .卫星b 的周期大于24 h 【答案】A【解析】a 的轨道半径大于c 的轨道半径,因此卫星a 的角速度小于c 的角速度,选项A 正确;a 的轨道半径与b 的轨道半径相等,因此卫星a 的加速度等于b 的加速度,选项B 错误;a 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因此卫星a 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C 错误;a 的轨道半径与b 的轨道半径相等,卫星b 的周期等于a 的周期,为24 h ,选项D 错误.3.(2019·江苏淮安质检)科学家预测银河系中所有行星的数量大概在2~3万亿之间.目前在银河系发现一颗类地行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两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三倍.卫星a 、b 分别绕地球、类地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距中心天体表面的高度均等于地球的半径.则卫星a 、b 的( ) A .线速度之比为1∶ 3 B .角速度之比为3∶2 2 C .周期之比为22∶ 3 D .加速度之比为4∶3 【答案】B【解析】设地球的半径为R ,质量为M ,则类地行星的半径为2R ,质量为3M ,卫星a 的运动半径为R a =2R ,卫星b 的运动半径为R b =3R ,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根据公式G Mm r 2=m v 2r,可得v a =GM2R ,v b=GMR,故线速度之比为1∶2,A 错误;根据公式G Mmr 2=mω2r ,可得ωa ,ωb比为3∶22,根据T =2πω,可得周期之比为22∶3,B 正确,C 错误;根据公式G Mmr 2=ma ,可得a a =2(2)GM R ,a b =23(3)GMR ,故加速度之比为3∶4,D 错误. 4.(2019·广东广州华南师大附中模拟)关于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的两颗质量相同的卫星,它们的动量相同 B .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同步卫星,它们的机械能可能不同 C .若卫星运动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它就是同步卫星 D .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答案】BD【解析】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的两颗质量相同的卫星,它们的速度大小相同,但是方向不同,则动量大小相同,方向不同,即动量不同,选项A 错误;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同步卫星,它们的高度和速率都相同,但是质量可能不同,机械能可能不同,选项B 正确;若卫星运动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但它的轨道必须与赤道在同一平面内它才是同步卫星,选项C 错误;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例如在与长轴对称的两点上,选项D 正确.5.(2019·河北沧州一中高三月考)有a 、b 、c 、d 四颗地球卫星,a 还未发射,在赤道表面上随地球一起转动;b 是近地轨道地球卫星;c 是地球的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 )A .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 .b 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C .c 在4 h 内转过的圆心角是π3 D .d 的运动周期可能是20 h【答案】BC【解析】近地卫星b 的加速度满足G MmR 2=ma =mg ,即a =g ,而地球赤道上静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受到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和地面支持力提供,故a 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g ,选项A 错误;c 是地球同步卫星,c 的角速度与a 的角速度相同,由v =ωr 可知c 的线速度大于a 的线速度,在b 、c 、d 中,根据G Mmr 2=m v 2r,则v =GMr,可知b 的线速度最大,则在a 、b 、c 、d 中b 的线速度也最大,b 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选项B 正确;c 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则转动的周期为24 h ,则c 在4 h 内转过的圆心角是2π6=π3,选项C 正确;d 是高空探测卫星,则其周期要大于同步卫星c 的周期,即T >24 h ,故选项D 错误. 6.使物体脱离星球的引力束缚,不再绕星球运行,从星球表面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 2与第一宇宙速度v 1的关系是v 2=2v 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地球半径R 的4倍,质量为地球质量M 的2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 A.12gR B.12gR C.gR D. 18gR 【答案】C【解析】设在地球表面飞行的卫星质量为m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m R 2=mv 2R ,又有G MmR 2=mg ,解得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1=GM R =gR ;设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1′,根据题意,有v 1′v 1=2M M ·R4R=12;由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1=gR ,再由题意知v 2=2v 1,联立得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v 2′=gR ,故A 、B 、D 错误,C 正确.7.(2019·四川南充高级中学高三考前模拟考试)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csc581”运行的行星“Gl -581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该行星的温度在0 ℃到40 ℃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Glicsc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 .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B .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223倍C .该行星与“Glicsc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 13365倍 D .恒星“Glicsc581”的密度是地球的169倍 【答案】B 【解析】由v =GMR得该行星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v 行∶v 地=M 行M 地R 地R 行=2∶1,故A 错误;由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得G Mm R 2=mg ,得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GMR 2,则得该行星表面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g 行∶g 地=M 行M 地R 地 2R 行 2=8∶3,所以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83=223倍,故B 正确;行星绕恒星运转时,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G Mm r 2=m 4π2rT 2,得行星与恒星的距离r =3GMT 24π2,行星“Gl -58lc”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将已知条件代入解得:行星“Gl -58lc”的轨道半径与地球轨道半径r 行G ∶r 日地=30.31×1323652,故C 错误;由于恒星“Glicsc581”的半径未知,不能确定其密度与地球密度的关系,故D 错误.8.(2019·安徽师大附中期中)登上火星是人类的梦想,“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透露:中国计划于2020年登陆火 星.地球和火星的公转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忽略行星自转影响,火星和地球相比 ( )A.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0.45倍 B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1.4倍 C .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约为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的0.43倍 D .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约为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的0.28倍 【答案】AC【解析】根据第一宇宙速度公式v =GMR (M 指中心天体火星或地球的质量)得v 火v 地=M 火R 地M 地R 火=0.45,故A 正确,B 错误;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a =GM r 2(M 指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得a 火a 地=r 2地r 2火=1.522.32=0.43,故C 正确,D 错误.9.2017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间,微信启动新界面,其画面视角从人类起源的非洲(左)变成为华夏大地 中国(右).新照片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卫星“风云四号”拍摄,见证着科学家15年的辛苦和努力.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风云四号”可能经过杭州正上空B .“风云四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月球的向心加速度C .与“风云四号”同轨道的卫星运动的动能都相等D .“风云四号”的运行速度大于7.9 km/s 【答案】B【解析】静止轨道卫星“风云四号”只能静止在赤道上方,不可能经过杭州正上空,故A 项错误.“风云四号”绕地球运动的半径小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半径,据G Mmr 2=ma 可得“风云四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月球的向心加速度,故B 项正确.与“风云四号”同轨道的卫星质量关系不确定,动能关系不确定,故C 项错误.“风云四号”绕地球运动的半径大于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半径,据 G Mm r 2=m v 2r可得“风云四号”的运行速度小于近地卫星的运行速度,即“风云四号”的运行速度小于7.9 km/s ,故D 项错误.10.(2019·河南省郑州市一模)“玉兔号”月球车与月球表面的第一次接触实现了中国人“奔月”的伟大梦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