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细菌耐药特征与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细菌耐药性原理-抗菌药物敏感试验kej

但价格较高。
操作方法: 1.挑取16~20h的菌落 2.用无菌生理盐水制备成0.5麦氏比浊管浊度的菌液。
3.用无菌棉签浸入细菌悬液中,将拭子在试管上壁轻轻挤压以挤去过多 的菌液。棉签在三个方向平均涂抹琼脂表面(每次转60℃)使菌液均匀 分布,最后沿平板内缘涂抹一周。
联合药敏试验的方法
• 棋盘稀释法
• 原理 先测定两药单药时各自的MIC值,再将各种稀释度的两药混合, 测定两药联合时各药的MIC值,比较两药联合时MIC值与其单独MIC 值,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ctration,FIC), 作为协同、相加、无关和拮抗的判断。
大肠埃希菌 头孢噻肟
浓度 0.5
1
2
4 ug/ml
3.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方法
浓度梯度法(E-Test)药敏试验
E-Test即浓度梯度(多点药物浓度法)琼脂扩散试验。E试纸条背面含 有干化、浓度由高至低连续梯度分布的抗菌药,药物浓度按log2梯度递 减。抗菌药物从具有浓度刻度的塑料试纸条中向琼脂中扩散,在试纸条 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受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抑 菌圈与试纸条的横向相交处的读数刻度为MIC值。
抗菌药物的临床实践
剂量 方案
血药浓度/时间
药代动力学 PK
其他组织或体液药 物浓度/时间
感染部位药物 浓度/时间
药理学或 毒副作用
抗菌作用/ 时间
药效动力学 PD
+ PK:反应体内药物浓度 变化与时间关系
PD:反应抗菌药物在体 外抗菌活性变化过程
MIC MBC PAE MPC
实验七++细菌的药敏试验与耐药性检测

实验七细菌的药敏试验及耐药性检测【目的和要求】1.掌握纸片扩散法(K-B法)、液体稀释法两种药敏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上述两种药敏试验方法的应用。
3.了解几种细菌耐药表型检测的原理、方法及意义。
【试剂与器材】1.培养基:一般需氧和兼性厌氧菌采用水解酪蛋白(M-H)琼脂或M-H液体培养基(pH7.2~7.4)。
对于营养要求高的细菌,则需在M-H培养基中加入其它营养成分。
2.抗菌药物纸片:直径为6.0~6.35mm的滤纸片上,含有一定量的某种抗菌药物。
市场有售,但生产厂家须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
不同种类的待测菌药敏试验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药敏纸片的选择见表7-1。
3.待测细菌接种普通营养琼脂经35℃16~18h的纯培养物。
4. 0.5%麦氏比浊管配制方法如下:0.048mol BaCl2 (1.17% W/V BaCl2 . 2H2O) 0.5ml0.18mol H2SO4 (1%, V/V) 99.5ml将二液置冰水浴中冷却后混合,置螺口试管中,放室温暗处保存。
用前混匀。
有效期为6个月。
5.其它: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棉签、无菌试管、酒精灯、镊子、生物安全柜、培养箱等。
【实验容】一、纸片扩散法(K-B法)药敏试验1.原理将含有定量的抗菌药物纸片贴在已接种待测细菌的琼脂平板表面,纸片上的药物随即溶于琼脂中,并沿纸片周围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形成逐渐减少的梯度浓度。
在纸片周围,一定浓度的药物抑制了细菌的生长从而形成了透明的抑菌环,抑菌环的大小则反映了待测菌对该种药物的敏感程度。
K-B法是由Kirby - Bauer 建立,美国NCCLS推荐,目前为世界所公认的标准纸片扩散法(定性法)。
2.方法(1)培养基的准备:将无菌M-H琼脂加热融化,趁热倾注入无菌的直径90mm平皿中。
琼脂厚为4mm(约23~25ml培养基),琼脂凝固后塑料包装放4℃保存,在5日用完,使用前应在37℃培养箱放置30min使表面干燥。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三、浓度梯度纸条扩散法药敏试验
又称E试验(E test),融合了纸片法操 作简单和稀释法可定量的有点,也适用于慢生 长菌。但成本贵。
药敏纸片换成特制的药敏纸条,培养后读 取细菌停止生长处在纸条上相应的药物浓度指 示值,即为该药物对该试验菌的MIC值。
三、浓度梯度纸条扩散法药敏试验
细菌生长区
E test 塑料
一、β-内酰胺酶的检测
2、超光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由革兰氏 阴性杆菌产生,质粒编码,活性可被β-内酰 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抑制。包括筛查 试验和确认试验。
ESBLs阳性提示该菌可能对青霉素类、头 孢类和单环抗生素耐药。
临床上需常规检测的细菌包括大肠埃希 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 形杆菌。
二、药敏试验常用抗菌药物 的选择与分组
(一)常用抗菌药物 β-内酰胺类、糖肽类、氨基苷类、大环
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甲 氧苄氨嘧啶等。
二、药敏试验常用抗菌药物 的选择与分组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系指 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 生素,包括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碳青霉烯 类和单环类,以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三唑巴坦)的复方 制剂等。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 成。
• 此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 应证广及临床疗效好的优点。
二、药敏试验常用抗菌药物 的选择与分组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的基本结构
二、药敏试验常用抗菌药物 的选择与分组
(二) 抗菌药物的选择原则 1.致病菌的固有耐药特点 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万古霉素均耐药。 革兰氏阳性球菌对氨曲南固有耐药。 2.本地流行株的耐药谱和耐药趋势
实验七++细菌的药敏试验及耐药性检测

实验七细菌的药敏试验及耐药性检测【目的和要求】1.掌握纸片扩散法(K-B法)、液体稀释法两种药敏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上述两种药敏试验方法的应用。
3.了解几种细菌耐药表型检测的原理、方法及意义。
【试剂与器材】1.培养基:一般需氧和兼性厌氧菌采用水解酪蛋白(M-H)琼脂或M-H液体培养基(pH7.2~7.4)。
对于营养要求高的细菌,则需在M-H培养基中加入其它营养成分。
2.抗菌药物纸片:直径为6.0~6.35mm的滤纸片上,含有一定量的某种抗菌药物。
市场有售,但生产厂家须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
不同种类的待测菌药敏试验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药敏纸片的选择见表7-1。
3.待测细菌接种普通营养琼脂经35℃16~18h的纯培养物。
4. 0.5%麦氏比浊管配制方法如下:0.048mol BaCl2 (1.17% W/V BaCl2 . 2H2O) 0.5ml0.18mol H2SO4 (1%, V/V) 99.5ml将二液置冰水浴中冷却后混合,置螺口试管中,放室温暗处保存。
用前混匀。
有效期为6个月。
5.其它: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棉签、无菌试管、酒精灯、镊子、生物安全柜、培养箱等。
【实验内容】一、纸片扩散法(K-B法)药敏试验1.原理将含有定量的抗菌药物纸片贴在已接种待测细菌的琼脂平板表面,纸片上的药物随即溶于琼脂中,并沿纸片周围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形成逐渐减少的梯度浓度。
在纸片周围,一定浓度的药物抑制了细菌的生长从而形成了透明的抑菌环,抑菌环的大小则反映了待测菌对该种药物的敏感程度。
K-B法是由Kirby - Bauer 建立,美国NCCLS推荐,目前为世界所公认的标准纸片扩散法(定性法)。
2.方法(1)培养基的准备:将无菌M-H琼脂加热融化,趁热倾注入无菌的直径90mm平皿中。
琼脂厚为4mm(约23~25ml培养基),琼脂凝固后塑料包装放4℃保存,在5日内用完,使用前应在37℃培养箱放置30min使表面干燥。
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及细节耐药检测

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与细节耐药性监测来源:查验医学在线2009-4-15 南网编辑2010-7-6一、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药物敏感实验(一)纸片琼脂扩散法纸片琼脂扩散法又称Kirby-Bauer实验,是操作最简易、利用最普遍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
1.实验原理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
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收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不断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
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
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关系,即抑菌圈越大,MIC越小。
2.培育基和抗菌药物纸片(1)培育基:水解酪蛋白(Mueller-Hin-ton,MH)培育基是CLSI/NCCLS采用的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药敏实验标准培育基,pH值为~,对那些营养要求高的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链球菌等需加入补充物质。
琼脂厚度为4mm。
配制琼脂平板当天利用或置塑料密封袋中4℃保留,利用前应将平板置35℃孵育箱孵育,使其表面干燥。
(2)抗菌药物纸片:选择直径为6.35mm,吸水量为20ul的专用药敏纸片用逐片加样或浸泡方式使每片含量达到规定所示。
含药纸片密封贮存2~8℃或-20℃无霜冷冻箱内保留,β-内酰胺类药敏纸片应冷冻贮存,且不超过l周。
利用前将贮存容器移至室温平衡l~2h,避免开启贮存容器时产生冷凝水。
3.细菌接种细菌接种采用直接菌落或细菌液体生长方式。
用麦氏比浊标准的菌液浓度。
校正浓度后的菌液应在15min内接种完毕。
接种步骤如下:①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菌液,在管内壁将多余菌液旋转挤去后,在琼脂表面均匀涂片接种3次,每次旋转60°,最后沿平板内缘涂抹1周;②平板置室温下干燥3~5min,用纸片分离器或无菌镊将含药纸片紧贴于琼脂表面;③置35℃孵育箱孵育16~18h后阅读结果,对甲氧西林和万古霉素药敏感实验结果应孵育24h。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

•23
•24
•25
第二节 抗菌药物压力
一、抗菌药物压力 是细菌产生耐药的主要源动力。 1985年,著名学者McGowan指出了与医院 内细菌耐药性的出现相关的7个方面: (1)引起医院感染的微生物的耐药性比引 起社会感染的微生物的耐药性更多见; (2)医院中耐药菌株感染者使用的抗菌药 物比敏感株感染或定植者使用的抗菌药 物多;
抑菌商数越小,抑菌效果越差。
•18
三、细菌耐药性检测的常用方式
•19
标准结果判读表
•20
分界点的计算方法
选取一大群同种不同株的细菌做药敏试 验(至少选取100株,包括敏感菌株和耐 药菌株),求出该群细菌中每一菌株对 某抗菌药物的MIC及其相应的抑菌环直 径。因抗菌药物对细菌的MIC与其相应 的抑菌环直径呈负相关关系,据此可绘 制回归直线图。方法如下:
•17
目前,临床上选择抗菌药物,常根据抑菌 商数来选择。
所谓“抑菌商数”(Inhibitory Quotient,简称 IQ),是指某抗菌药物在局部组织或体液 中的浓度除以该药物对感染菌的最小抑菌 浓度所得的商数。即: 局部组织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
IQ =
MIC 抑菌商数越大,抑菌效果越明显;反之,
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细菌 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实验室监测,为临床上合理 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试验依据。而细菌对抗菌药物 的敏感试验,就是对抗菌药物进行实验室监测的 主要手段之一。
•3
目的: 1、为临床上治疗某个病人选择最佳抗菌
药物,指导临床用药,避免由于用药不 当,导致耐药菌株产生或造成人体伤害 ; 2、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致病菌的耐 药变迁情况,为医疗行政主管部门的决 策提供依据;
常见致病菌与其药物敏感性介绍

二、G-兼性厌氧杆菌
(一)肠杆菌科 1、埃希氏菌属:大肠埃希氏菌 2、爱德华菌属:迟缓爱德华菌 3、柠檬酸细菌属:弗氏柠檬酸菌 4、沙门氏菌属:伤寒沙门氏菌 5、志贺氏菌属:痢疾志贺氏菌等 6、克雷伯氏菌属:肺炎克雷伯氏菌 7、肠杆菌属: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 8、哈夫尼亚菌属:蜂房哈夫尼亚菌 9、沙雷氏菌属:粘质沙雷氏菌 10、变形杆菌属:普通、奇异变形杆菌 11、耶尔森氏菌属:小肠结肠、鼠疫耶尔森氏菌 12、欧文氏菌属 13、西地西菌属
(3)胃-胃酸pH 1.8~2.5,细菌通常极少(<103CFU/ml)。 常见菌为耐酸菌种,包括幽门螺杆菌、链
球菌、葡萄球菌、乳酸杆菌和极少量的消化链 球菌、梭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 (4)肠道-菌群组成差异较大。
菌群的数量和种类取决于肠内容物流动速 度,包括大肠埃希氏菌、产气肠杆菌、变形杆 菌、铜绿假单孢菌、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脆弱拟杆菌、双歧杆菌、真杆 菌属、梭杆菌属、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念 珠菌。
(二)弧菌科
1、弧 菌 属:霍 乱 弧 菌 2、气单胞菌属:嗜水气 单 胞 菌
豚鼠气 单 胞 菌 3、邻单胞菌属:类志贺邻单胞菌 4、发光杆菌属
三、G-无芽孢厌氧杆菌
(一)拟 杆 菌 属:脆弱拟杆菌 (二)普 雷 沃菌 属:洛氏普雷沃菌 (三)卟啉单胞菌属: (四)梭 杆 菌 属:巨核梭杆菌
坏死梭杆菌
2003
2004
大肠杆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
阴沟肠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
分泌物主要致病菌
250
200
150
100
50
0
2001
2002
2003
2004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与细菌耐药性检测

2.试验方法及结果判读
三、实验内容
1、实验材料
(1)药敏纸片: ① 用于G+c:红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替考
拉宁、复方新诺明、新生霉素、头孢 西丁 ② 用于G-b: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头孢曲松、 头孢噻肟、头孢他啶、氨曲南、 阿莫西林/棒酸
(2)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
3、掌握葡萄球菌克林霉素诱导耐药(D试验) 的检测方法及结果判读。
二、实验原理
(一)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
(二)细菌耐药表型检测
(一)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四种方法
1、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 2、稀释法 (1)肉汤稀释法 (2)琼脂稀释法 3、E-test法 4、联合药敏试验
纸片琼脂扩散法
1.基本原理
2、试验方法
MRS菌株的表型检测方法主要有头孢西丁 纸片扩散法、苯唑西林稀释法和苯唑西林盐 平板筛选试验,以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最常 用。
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解释标准
葡萄球菌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检测 (D-test)
1.基本原理:
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葡萄球菌可能有天 然或诱导性对克林霉素的耐药,或只对大环 内酯类耐药。本试验可以测定诱导性的克林 霉素耐药。
2、什么叫D-test?该项检测有何意义?
2.试验方法
7
3.结果判读
用游标卡尺量取抑菌环直径,根据CLSI标准, 报告细菌对该抗菌药物是敏感(S)、中介 (I)还是耐药(R)。
4.注意事项
(1)菌液浊度应配制成0.5麦氏单位; (2)菌液调配好后应在15min内接种完; (3)菌液涂布药敏琼脂后应放置3-5min再贴
药敏纸片; (4)贴完纸片后不能再移动纸片;
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方法:
菌液制备:生理盐水校正测试菌和质控菌至 0.5麦氏比浊标准,再用MH肉汤稀释到 107CFU/ml;
加菌液:用微量加样器取0.1ml稀释菌液由低 到高加于各排试管中,其最终的接种量为 5×105 CFU/ml。测试菌排、测试菌生长对照 管加测试菌液;质控菌排、质控菌生长对照 管加质控菌液。
实验内容
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与耐药检测 方法介绍。
纸片扩散法。 肉汤稀释法。
一、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与耐药 检测方法介绍
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 test) 稀释法(dilution test) E试验法(E test) 联合药物敏感试验 特殊耐药菌及耐药酶的表型检测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检测 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等
二、纸片扩散法(K-B法)
原理:
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 纸片所含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向纸片周 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 范围内的细菌生长被抑制,形成透明的抑菌圈。
抗菌药物
青霉素 苯唑西林 万古霉素 庆大霉素 红霉素 克林霉素 磺胺药
纸片含药量
10U 1μg 30μg 10μg 15μg 2μg 1.25/23.75μg
耐药 ≤28 ≤10 — ≤12 ≤13 ≤14 ≤10
抑菌圈直径(mm)
中介
敏感
—
≥29
11~12
≥13
—
≥15
13~14
≥15
14~22
≥23
涂布接种:无菌棉拭蘸取菌液,在试管壁旋转挤去多 余菌液后在MH琼脂表面均匀涂布接种3次,每次旋转 平板60º,最后沿平板内缘涂抹1周;
细菌药敏试验及其耐药表型检测

葡萄球菌属 – 青霉素
方法 MIC
纸片扩散法
敏感 0.12 mg/ml
29 mm
中介 -
-
耐药 0.25 mg/ml
28 mm
CLSI M100-S20. Table 2C.
诱导β-内酰胺酶的检测
优点
连续浓度梯度,与琼脂稀释法相关性好 影响因素少,稳定性高 操作简单,省时
缺点:昂贵 用途:快生长菌,苛养菌,厌氧菌,酵母菌,
分枝杆菌
评价药物体外抗菌活性的指标
MIC50, MIC90, MIC 均值, MIC 范围,R,I,S MIC50/ MIC90:MIC从小到大排列,位于第50 / 90
药物生理浓集部位有效 (尿-FQ) 加大用药剂量可能有效
缓冲区:防止操作的系统误差造成重 大结果的判定错误
药敏试验的方法学
半定量…纸片扩散法 (抑菌圈直径) MIC法:
稀释法(肉汤、琼脂) 自动化仪法 抗生素连续梯度法 (Etest ) 流式细胞仪
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 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收琼脂中水分溶解后 不断向纸片周围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 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无 菌生长的透明圈即为抑菌圈。 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 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关系。
E test 法
细菌生长 区
E test 塑料 条
256
128
椭圆形
细菌生长
抑制区
8
判读抑菌浓度
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

细菌生长区
E test 塑料条
椭圆形 细菌生长 抑制区
256 128 8 016
判读抑菌浓度 (MIC ug/ml)
第二节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四、E-test法 E-test法(epsilometer test)结合了扩散法和稀释法的原理和特点,对抗菌药物直接测量MIC。E试条为宽5mm、长50mm的无孔试剂载体,一面固定有浓度呈连续指数增长的抗菌药物,另一面有所含药物浓度的刻度
第三节 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
返回章内容
二、体外药敏试验—绝对浓度法
结果报告 按下列方式报告对照培养基及含药培养基菌落情况:
细菌耐药性与耐药机制
第四节 细菌的耐药性检查
产生一种或多种水解酶、钝化酶和修饰酶 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包括青霉素结合蛋白位点、DNA解旋酶、DNA拓扑异构酶Ⅳ的改变等 抗菌药物渗透障碍,包括细菌生物被膜形成和通道蛋白丢失 药物的主动转运系统亢进 上述四种耐药机制中,第一、二种耐药机制具有专一性,第三、四种耐药机制不具有专一性。
浓度 4 8 16 32 64 12
抗菌药物素倍比稀释,接种菌105CFU/ml , 孵育温度35℃,16~20h,判读结果。
第二节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三、稀释法 1. 肉汤稀释法
第二节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微生物学检验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01
第六章 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
本 章 内 容
第二节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第一节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第四节 细菌的耐药性检查
第三节 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
学习目标:
掌握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常用方法,纸片扩散法(K-B法)的操作方法、结果判断及实验质量影响因素 熟悉 耐药表型检测;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方法 了解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种类;药敏试验中药物选择原则 本章重点:★纸片扩散法(K-B法)的操作方法及结果判断 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答几个临床问题
6、选择药敏报告敏感的药物,为什么临
床治疗无效?
感染部位与药代动力学因素
药敏试验仅报告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但不同 部位的感染,因根据药物浓度分布选择抗菌药 物。
投药 方案
剂量 时间
组织 体液 感染 部位
药理 毒理 抗菌 作用
药动学
药效学
抗菌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00-10-12 Dr.HU Bijie 8
警惕:产碳青霉烯酶(KPC)细菌
KPCs可使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失活,包括所 有青霉素类,头孢类,单环β-内酰胺类,复合制 剂, 碳青霉烯类 死亡率很高 可采用多粘菌素B和/或替加环素(可增加一种氨基 糖苷类药物)进行治疗 可产KPC的细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产酸 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弗氏柠檬酸 杆菌;沙门菌属;沙雷菌属;铜绿假单胞菌
产ESBL 30%~70%
根据新的标准可以不检测ESBL
肠杆菌科细菌感染 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天然耐药 肠杆菌属 沙雷菌属 枸橼酸杆菌
青霉素,糖肽类,夫西地酸, 大环内酯类,链阳菌素,利福平 达托霉素,利奈唑胺,林可酰胺
头孢西丁
产诱导型 AmpC酶
三代头孢,舒巴坦是强诱导剂
治疗:碳青霉烯类, 头孢吡肟氟喹诺酮
万古R 0%~5%
试用利奈唑胺+(氟喹诺酮,氯 霉素,利福平或多西环素)
肠杆菌科细菌感染 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天然耐药
青霉素,糖肽类,夫西地酸, 大环内酯类,链阳菌素,利福平 达托霉素,利奈唑胺,林可酰胺
肠杆菌 科细菌
抗菌药物 及获得性耐药
头孢类:三代头孢40~70% 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10~20%, 庆大霉素40~70% 喹喏酮类:70~80% 碳青霉烯类:罕见 头霉素:不同菌属有所不同 复方磺胺:50~70%
非发 酵菌
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嗜麦芽窄食 单胞菌
常见非发酵菌感染 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铜绿假单胞菌 青霉素类:替卡西林、哌拉西林 氨基糖苷:吉他霉素、妥布霉素 三代头孢:头孢哌酮、头孢他啶 亚胺培南、环丙沙星、氨曲南 根据药敏,一般联合用药 亚胺培南+头孢他啶或阿米卡星 美洛培南或氟喹诺酮+阿米卡星
感染菌对同一种药物的MIC越小,效果越 好 不同种抗菌药物之间MIC无可比性 目前很多仪器报告的是检测折点,而不是 真正的MIC,如果需要,可以与细菌室协 商,进行检测
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判断折点
回答几个临床问题
5、培养阳性的细菌都需要用抗菌药物治疗吗?
不是的 培养阳性感染,可能为污染(血培养),可能 为定植(痰培养) 任何结果必须结合临床情况进行评价(很重要) 感染部位的清创、引流、换药比使用抗菌药物 更加重要 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器官功能支持,纠正酸碱 平衡,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高血糖等
肠杆菌科细菌感染 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非产ESBL 一般感染:二代、三代头孢± 氨基糖苷,氟喹诺酮 重症感染:三代头孢 对β内酰胺类和氨曲南耐药, 对其它抗菌药物交叉耐药 治疗: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2010年CLSI修改了药敏实验标准 可以根据药敏试验选择三代头孢
大肠 肺克 变形
苯唑西 林/头孢 西丁 敏感性
苯唑西林,奈夫西林 一代头孢,克林霉素
轻、中度感染 根据药敏:选择磺胺 或多西环素利福平
耐药 MRS
重度感染 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利福平 可选用: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丁,达托霉素等
链球菌感染及抗菌药物应用
天然耐药
氨曲南,奈啶酸 替莫西林,多粘菌素 低水平氨基糖苷类 夫西地酸
大肠埃希菌 葡萄球菌属 不动杆菌属 肺炎克雷伯氏菌 肠球菌属 肠杆菌属 链球菌属 其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菌分类
革兰阳性球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肠球菌
棒状杆菌 李斯特菌 脑膜炎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
革兰阳性杆菌
形态 染色
革兰阴性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
肠杆菌科 非发酵菌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肠杆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 嗜麦芽
非发 酵菌
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 单胞菌
TMP/SMZ,环丙沙星, 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可联合使用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
对抗假单胞青霉素(替卡西林、哌拉西林),抗假 单胞氨基糖苷(吉他霉素、妥布霉素),抗假单胞 三代头孢(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环 丙沙星、氨曲南等均耐药 可能有效的药物 多粘菌素B(E) 米诺环素,多西环素 替加环素(铜绿假单胞菌耐药) 大剂量舒巴坦 可根据被检测菌的MIC,选择联合用药
迅均有效吗?
小 结
耐药菌,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使临床抗
感染治疗面临着困难的用药决策 细菌药敏试验在选择抗菌药物种类上为临床提 供参考(经验治疗);可以指导临床个体化治 疗。 临床实验室检验有自身的局限性 学科间的学术交流非常重要!!!
欢迎交流
万古霉素利福平 大剂量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氟喹诺酮类
肠球菌感染及抗菌药物应用
天然耐药 青霉素S 肠球菌 青霉素R
粪肠约20%,屎肠80-90% 万古霉素+庆大霉素 (根据药敏结果) 氨曲南,奈啶酸,替莫西林,多粘菌素 头孢菌素,克林霉素,磺胺, 低水平氨基苷,夫西地酸
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
试验药物
利奈唑胺
作用
罕见耐药
喹诺普丁/达 罕见耐药 福普丁 达托霉素 万古霉素 氯霉素 克林霉素 利福平 呋喃妥因 联合用药 尿路感染 罕见耐药 罕见耐药
药敏试验可以提供哪些信息
药物种类的选择(天然耐药的抗菌药物
不做药敏药敏试验) 检测耐药机制,根据耐药机制提示对其 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检测标志性药物,提示对其他抗菌药物 的敏感性 检测试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敏感 敏感性不同(MIC不同)
关于细菌耐药你应该知道什么?
天然耐药的抗菌药物(肯定无效) 可以选择的抗菌药物(可能有效) 细菌药敏试验可以提供哪些信息? 如何解读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医院近三年 常见感染菌分布
铜绿假单胞菌
17.2% 2.8% 4.6% 5.5% 7.5% 13.8% 16.0% 16.4% 16.2%
CLSI建议:
回答几个临床问题
6、选择药敏报告敏感的药物,为什么临
床治疗无效?
细菌的MIC,给药剂量和用药方式
依据PK/PD抗菌药物分类
浓度依赖性 时间依赖性
与时间有关,但抗菌活性持 续时间较长
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 取决于峰浓度
抗菌作用与 同细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
时间依赖且 PAE或T1/2较长
链球菌 青霉素 很少耐药
一般感染:青霉素,阿莫西林 严重感染:青霉素+庆大霉素 或青霉素+克林霉素 或万古霉素 青霉素过敏: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选择红霉素、克林霉素等
肺炎链球菌感染 及抗菌药物应用
青霉素 敏感
肺炎 链球菌 青霉素耐药 10%~40%
首选:青霉素,氨苄青 过敏:根据药敏结果选择 红霉素、克林霉素等 重症或脑膜炎:头孢曲松, 美罗培南、 万古霉素
回答几个临床问题
6、选择药敏报告敏感的药物,为什么临
床治疗无效?
细菌本身因素:有的细菌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
诱导耐药
CLSI 提示,下列细菌3天内即可发展为耐药,临床治 疗3-4天后,应重新分离细菌做药敏试验 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沙雷菌属——三代头孢治疗 铜绿假单孢菌——所有抗菌药物治疗 葡萄球菌属——喹诺酮类治疗
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 酮内酯类、两性霉素B、 daptomycin、甲硝唑
多数β-内酰胺类、 林可霉素类 恶唑烷酮类、氟胞嘧啶
链阳霉素、四环素、 碳青霉烯类、糖肽类、 大环内酯类、唑类抗真菌药
主要参数 AUC0-24/MIC(AUIC) Cmax/MIC
主要参数 T>MIC和AUC>MIC
主要参数 T>MIC,, PAE , T1/2 AUC/MIC
常见细菌耐药特征与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抗菌药物应用之难点
种类繁多 作用的靶点是细菌 通过患者发挥作用
抗菌药物的使用是临床最困难 的用药决策之一
感染病学
人体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应 不 良 反 吞噬 免疫 感染 致病
药理学
耐药
微生物学
抗菌药物
抗菌作用
致病菌
细菌与抗菌药物
耐药
天然耐药性 获得性耐药
MIC
时间
回答几个临床问题
6、选择药敏报告敏感的药物,为什么临
床治疗无效?
药敏试验药物中有些药物单独使用无效,但可
以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
链球菌、肠球菌——氨基糖苷敏感 利福平敏感
回答几个临床问题
6、选择药敏报告敏感的药物,为什么临
床治疗无效?
药物剂型及生物利用度(纯品、商品) 药敏试验检测的是纯品,临床使用的是商品 万古霉素敏感=稳可信=来可信=方刻林=万
回答几个临床问题
3、是否能将所用的药都做药敏试验
没有必要:通过耐药机制和标志性药
物可以预测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没有可能:不是所用药物都可以做药 敏试验(需要药物在体外稳定,需要 有操作标准和解释标准)
回答几个临床问题
4、在药敏试验报告中MIC越小的抗菌药
物效果越好吗?如何根据MIC联合用药?
回答几个临床问题
1、我们想用的药物在药敏试验中没
有做?
可能是天然耐药;可能是药物的敏感
性被其他药物所预报
回答几个临床问题
2、为什么有的菌报告很多种药物,
有的仅报告几种药物?
报告的药物种类根据细菌种类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