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乡》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乡》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吉林省地方教材二年级《家乡》下册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一、教学目标:1.促进儿童综合性发展,培养学生融入周围的环境、爱家乡、参与家乡建设、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儿童。

2.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获得反思和激励。

3.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

4.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从而用心灵感受家乡的美丽。

5.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珍惜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6.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富饶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我们生活在她的博大胸怀之中感受到快乐。

7.使学生能通过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从而养成热爱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品格。

8. 学会了周围事物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信息收集、现场考察、调查、制作等能力。

9.认知初步认识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区域文化特质等方面的情况。

二、教学资源分析1.《家乡》课程突出了时效性。

教材中渗透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

同时,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为依据,体现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2.重点指导学生以各种形式开展调查与收集资料,并采取恰当形式呈现。

3. 本地方课程以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区域文化特质等为主要内容,探讨区域文化独特精神气质的形成。

4.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16个活动主题,把有关生态、环保、乡情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融合其中,本册教材用16课时完成。

三、学情分析1.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多数学生基本能遵守纪律,行为规范。

课堂上他们大多是爱提问的孩子,孩子们对于老师介绍的这些家乡风情的知识非常感。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乡》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乡》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乡》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吉林省地方教材二年级《家乡》下册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一、教学目标:1.促进儿童综合性发展,培养学生融入周围的环境、爱家乡、参与家乡建设、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儿童。

2.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获得反思和激励。

3.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

4.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从而用心灵感受家乡的美丽。

5.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珍惜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6.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富饶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我们生活在她的博大胸怀之中感受到快乐。

7.使学生能通过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从而养成热爱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品格。

8. 学会了周围事物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信息收集、现场考察、调查、制作等能力。

9.认知初步认识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区域文化特质等方面的情况。

二、教学资源分析1.《家乡》课程突出了时效性。

教材中渗透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

同时,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为依据,体现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2.重点指导学生以各种形式开展调查与收集资料,并采取恰当形式呈现。

3. 本地方课程以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区域文化特质等为主要内容,探讨区域文化独特精神气质的形成。

4.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16个活动主题,把有关生态、环保、乡情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融合其中,本册教材用16课时完成。

三、学情分析1.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多数学生基本能遵守纪律,行为规范。

课堂上他们大多是爱提问的孩子,孩子们对于老师介绍的这些家乡风情的知识非常感兴趣。

吉林省小学二年级家乡下册教学计划

吉林省小学二年级家乡下册教学计划

吉林省小学二年级家乡下册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吉林省小学二年级家乡下册教学计划1一、班级情况分析二年级就一个班,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有: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六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七单元混合运算;第八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九单元统计;第十单元总复习。

三、教学要求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途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了解家乡的过程中。

(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家乡特点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家乡资源、保护家乡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环境(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培养学生关注家乡自然环境的变化,提高环保意识。

2. 第二课时:家乡的人文景观(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著名景点、传统建筑等。

(2)培养学生欣赏家乡人文景观的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3. 第三课时:家乡的风俗习惯(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民间习俗、传统节日、美食等。

(2)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的责任感。

4. 第四课时:家乡的物产资源(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农产品、特产、矿产等资源。

(2)培养学生珍惜家乡资源、保护家乡环境的思想意识。

5. 第五课时:家乡的发展与变化(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2)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愿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家乡的相关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家乡的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展示法,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物产资源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发展的关注程度,以及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意愿。

3. 学生在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环节的表现,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2. 课件: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物产资源等方面的图片、视频等。

二年级家乡教学计划

二年级家乡教学计划
修改
二年级家乡教学计划
学科
家乡
年级
二年级
任课教师
教学
目标
《家乡》课程开设的主旨是通过让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通过探究性、实践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整合我省各地的地域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了解我省的历史、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科学及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内容,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具有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和社会责任感。













《家乡》课程突出了时效性。教材中渗透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体现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重点指导学生以各种形式开展调查与收集资料,并采取恰当形式呈现。
难点指导学生如何在实际中展开调查,如何正确的描绘自己的家乡。
教学
措施
家乡课的教学方法我将采用讲授法、发现法、讨论法、探究法、自主法等来进行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家乡》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适于合作学习的内容。在分组学习时,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我将尽量做到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进行合理搭配,以利于学习活动的组织。组内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以便成员之间更好地合作;组内成员之间的思想和成果要及时交流,从而保障小组活动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学生
基本
情况
分析பைடு நூலகம்
二年级多数学生基本能遵守纪律,行为规范。部分同学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二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关键年级,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二年级学生年龄相对比较小,主要采用故事、绘画的方式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会他们如何查找资料,收集资料来学习了解自己的家乡,增强他们热爱家乡,走进家乡吉林,知道我们的家乡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

【免费下载】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免费下载】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7、使学生能通过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从而养成热 爱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品格。
三、教学措施: 1、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注重创设活动体验的真实情景和条件,而非在课 堂里单纯讲授。 3、针对本校所处的环境组织教学,联系本地实际, 充分开发本地的课程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 4、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课程的地域性、综合性、 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点,要与校本课程结合实施。 5、将吉林省的省情、地情、乡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周次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
周 第十二 周 第十三 周 第十四 周 第十五 周 第十六 周
日期 3.1—3.5 3.8—3.12 3.15—3.19 3.22—3.26 3.29—4.2 4.5—4.9 4.12—4.16 4.19—4.23 4.26—4.30 5.3—5.8 5.11—5.14 5.17—5.21 5.24—5.28 5.31—6.4 6.7—6.11 6.14—6.18
容 家乡四季的特
家乡四季的特
家乡四季的生
家乡四季的生
单元自我评价
清明节一
我们的市州①

我们的省会—
我们省的其他
我们省的其他
单元自我评价 劳动节一 天
家乡的交通工具和
家乡的交通工具和
旅行小常识
全省各地走
单元自我评
备注
端午节一 天
第十七 周
6.21—6.25
1、家乡的四季
家乡四季的特点
教学内容: 课本第 1—9 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访问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 教学准备: 1、收集家乡四季的图片、照片、画报等。 2、了解家乡四季温度的变化。 3、找找描写家乡四季景色的歌曲、歌谣、音像资料。 教学时数: 2 课时

秋季吉林省地方教材二年级家乡教案

秋季吉林省地方教材二年级家乡教案

秋季吉林省地方教材二年级家乡教案二年级家乡教案第(1)节执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1.饭店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家乡的特色菜,知道自己家乡的典型味道。

2.了解吉菜的特点,知道简单的吉菜有哪些。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特色菜。

教学难点:了解吉菜的种类。

教学方法:谈话法、交流法课前准备:吉菜图片教学过程:一、引入大家平常喜欢吃什么菜啊?学生汇报。

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去饭店品尝一下家乡菜的美味。

板书课题,二、试一试1.大家去过饭店吧,那么你在饭店最想吃的是什么菜呢?学生汇报。

2.如果你现在是小老板,在自己的家乡开一个饭店,你最想给客人推荐的五种家乡美食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

全班交流。

3.大家说的真好,现在你是吉菜的形象代言人,挑选一种你最爱吃的家常菜,编一句响亮的广告词好吗?看谁编的最好。

学生编好后,全班推荐出编的最好的。

三、读一读1.教师让学生读一读教材3页的内容。

2.你知道的“吉菜”有哪些?谁能说一说,看谁说的多。

3.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啊?第(2)节执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2.伙伴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离不开小伙伴,懂得珍惜朋友间的友谊。

2.渗透位置的含义,能够画出小伙伴家的位置。

3.能描述小伙伴的样子,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懂得珍惜朋友间的友谊。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谈话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伙伴。

小伙伴是每个人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小伙伴。

二、试一试1.你有哪些伙伴,相互是怎么认识的?学生汇报2.谁能讲一讲你和小伙伴之间的故事呢?学生发言,教师适当点拨。

3.既然大家有这么多的小伙伴,那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小伙伴呢?教师说明要求,学生介绍。

同时教师提出要求:语句要通顺、连贯。

表达要有条理。

4.既然大家有这么多的小朋友,那么大家知道你的小朋友的家的位置吗?你能用简单的路线图画出你的小朋友家的位置吗?学生画图,教师行间巡视,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二年级家乡下册教案吉林省地方课程

二年级家乡下册教案吉林省地方课程

二年级家乡下学期教学通案一、家乡的四季家乡四季的特点【教学内容】:课本第1—9页内容。

页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

、了解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访问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访问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

了解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

【教学准备】:1、收集家乡四季的图片、照片、画报等。

、收集家乡四季的图片、照片、画报等。

2、了解家乡四季温度的变化。

、了解家乡四季温度的变化。

3、找找描写家乡四季景色的歌曲、歌谣、音像资料。

、找找描写家乡四季景色的歌曲、歌谣、音像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一、激趣引入我们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么你了解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吗?今天我们就来交流学习。

(板书课题)(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二、讲授新课1、谈一谈、谈一谈(1)、教师课本第2—3页的二十四节气图。

页的二十四节气图。

①想一想春夏秋冬怎么样划分。

①想一想春夏秋冬怎么样划分。

②我们的家乡一年四季分明。

②我们的家乡一年四季分明。

③我们家乡四季的景色真美呀!③我们家乡四季的景色真美呀!④谈谈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

④谈谈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

2、看一看、看一看(1)、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第4页的家乡四季的景色变化图。

页的家乡四季的景色变化图。

(2)、说说我们的家乡一年四季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说说我们的家乡一年四季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3)、说一说每个季节的特点。

、说一说每个季节的特点。

(4)、把自己印象中的一年四季的景象画出来。

、把自己印象中的一年四季的景象画出来。

3、展一展、议一议、展一展、议一议(1)、把你收集的图片和全班的同学交流,展示。

、把你收集的图片和全班的同学交流,展示。

(2)、我们这里一年四季的景色为什么不一样。

、我们这里一年四季的景色为什么不一样。

吉林地方课程二年级《家乡》下册1-7课教学设计

吉林地方课程二年级《家乡》下册1-7课教学设计

二年级家乡下册教学计划一、全学期本学科教学目的要求1、促进儿童综合性发展,培养学生融入周围的环境、爱家乡、参与家乡建设、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儿童。

2、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获得反思和激励。

3、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

4、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从而用心灵感受家乡的美丽。

5、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珍惜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6、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富饶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我们生活在她的博大胸怀之中感受到快乐。

7、使学生能通过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从而养成热爱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品格。

二、本册教材知识结构分析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材一共安排了16节课,每个主题活动可以根据城乡、地域和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择、替换和补充。

这些主题都是围绕认识家乡、探索家乡、热爱家乡的活动学习展开,使学生从认识身边的事物逐步扩展到更大范围的家乡。

三、本册教材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

培养学生融入周围的环境、爱家乡、参与家乡建设、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儿童。

教学难点:用心灵感受家乡的美丽。

通过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从而养成热爱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品格。

四、重点教学活动及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及具体措施1、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注重创设活动体验的真实情景和条件,而非在课堂里单纯讲授。

3、针对本校所处的环境组织教学,联系本地实际,充分开发本地的课程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

4、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课程的地域性、综合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点,要与校本课程结合实施。

5、将吉林省的省情、地情、乡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五、教学时数:16课时课题老规矩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总第一节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哪些规矩。

2、体会这些规矩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生活中有哪些规矩。

教学难点体会这些规矩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教具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都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需要遵守的规矩,它反映着地方文化的差异,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吉林省家乡教案

吉林省家乡教案

吉林省家乡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吉林省家乡的特色文化一、教学目标:1. 了解吉林省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2. 掌握吉林省的特色文化,包括传统艺术、民俗习惯等。

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2. 吉林省的著名景点和特色文化。

3. 吉林省的传统艺术和民俗习惯。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2. 了解吉林省的著名景点和特色文化。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吉林省的传统艺术和民俗习惯的背后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五、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吉林省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名胜古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探索吉林省特色文化的任务,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合作探讨。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吉林省的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并简要介绍吉林省的自然资源。

2. 呈现: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吉林省的著名景点和特色文化,如长白山、吉林市的冰雪节等。

3. 梳理:引导学生回顾所呈现的内容,总结吉林省的特色文化。

4. 小结: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布置相关阅读任务。

第二课时:1. 复习:通过学生阅读的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2. 探索: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调查吉林省的传统艺术和民俗习惯,例如长春的二人转、吉林市的舞龙舞狮等。

3. 分享: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调查结果,并与全班交流,了解更多吉林省的传统艺术和民俗习惯。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吉林省的特色文化,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著名景点、传统艺术和民俗习惯等。

5. 结束:鼓励学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并展示他们自己的作品或手工制品。

七、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合作学习等。

2. 作业评估:评价学生完成的阅读任务和调查报告,检查他们对吉林省特色文化的理解程度。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乡小学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乡小学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2.不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3.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要真爱自己的生命。
三、探究活动
1.观察第一图讨论
2.观察第二图讨论。
3.学生汇报讨论交流的结果。
四、感悟
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彼此息息相关的。
教学过程
2.说一说你的感受。
4.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六、教师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生命彼此息息相关
讨论:心脏、肺、和胃肠有什么功能。
汇报并总结。
如果身体器官发出奇异的声音,就是在提醒我们身体有所需求。阅读教材3页的内容,说一说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4.生命小智慧
画一画:参考教材4页图中心脏、肺和胃的样子,将它们画在身体的相应位置。
5.小常识
中国传统医学采用望、闻、问、切的方法诊断疾病,其中的“闻”除了闻气味外,还有听声音的意思。
课型
新授课
教法
讲授法
教具
幻灯片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人体的重要内脏器官,了解它们的名称、位置、形状、运动、发出的声音及生理功能。
2.初步了解内脏器官的和谐运动及其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作用,感受人体结构的奇异、和谐。
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人体的重要内脏器官,了解它们的名称、位置、形状、运动、发出的声音及生理功能。
(2).从猫眼观察或隔门问清楚陌生人的身份,学会辨别。
(3).当陌生人装成你熟悉的人时,一定不能轻易相信。
(4).如果陌生人坚持不走,要打电话向父母、邻居或警察叔叔求助。
教学过程
2.陌生人给你东西,你该如何对待?教师扮演陌生人,走到学生中间,分别给不同的孩子糖果、玩偶以及玩具汽车,看看孩子如何对待陌生人赠与的东西。得出不能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能答应陌生人的要求以及学会求救等方式来防范陌生人的结论。随后采访接受陌生人东西的孩子,询问原因,并提醒以后应该学会拒绝陌生人的东西。

二年级下家乡教案

二年级下家乡教案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 环保志愿活动、社区服务等,培 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04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知识点解析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家乡的发展变化
学生需要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 、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以及历史 、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需要了解家乡近年来在经济、文 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并能够 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
收集家乡资料:建议学 生在课后利用周末或假 期时间完成,约需3-4天 。
编写家乡故事:建议学 生在课后利用周末或假 期时间完成,约需2-3天 。
以上时间安排仅供参考 ,具体完成时间还需根 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作 业难度进行调整。同时 ,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和需求,适当 调整作业内容和要求。
06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 ,树立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 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 意识,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 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02
教学内容与安排
家乡地理位置与特点
家乡的地理位置
介绍家乡所在的省份、城市或地 区,以及其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
家乡的特点
简要描述家乡的地理、气候、自 然景观等特色,以及家乡在中国 地图上的位置。
互动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互动环节, 如答题、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实地考察与体验活动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到家乡的实地考察,如 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让学 生亲身感受家乡的文化和历史。
体验活动
设计一些体验活动,如品尝家乡 美食、学习家乡民俗文化等,让 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生活和
文化。
社会实践
学生表现评价及改进措施建议分享环节设计思路说明

吉林省人教版新家乡(地方)教案二年级

吉林省人教版新家乡(地方)教案二年级

1、我们都怕痛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痛是神经细胞在起作用。

2.使学生初步了解痛是一种自我保护机能。

3.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疼痛感受学习本课。

4.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疼痛事件。

教学重点让学生科学认识痛感的原因与作用。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疼痛。

教学过程(一)请学生谈自己疼痛的感受。

认识痛是经常发生的,并引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有痛感?(二)活动:议一议1.同学们有疼痛的经历吗?看图描述图中的场景:再联系生活说一说还有哪些情况会引起疼痛。

2.引出问题:我们为什么会有痛感呢?痛感有什么作用呢?3.了解疼痛是神经细胞在起作用;了解痛是一种自我保护机能。

活动一:认识神经细胞的作用。

请学生分别扮演“神经细胞”和“我”,“神经细胞”和“我”的对话说明痛感的原因:人体内有专管疼痛的神经细胞,当它们的神经末梢遇到危险刺激后会迅速将信号传递给大脑,人就会马上产生疼痛感。

活动二:了解人体没有疼痛的地方。

学生说说自己没有疼痛的时候(剪头发、剪指甲),讨论得出科学认识:人的头发和指甲上没有分布神经末梢,因此不会感觉到痛。

(三)进一步了解疼痛的作用。

1.师:人的头发和指甲上没有神经细胞,所以不会产生痛感,如果人的身体内任何地方都没有神经细胞该多好啊,那就不会有痛感了,我们也就不会害怕了。

这样可以吗?人要是没有痛感了会怎么样呢?2.学生讨论。

(四)麻醉术的秘密1.请打过麻药的小朋友说说打麻药时的感觉。

2.引导讨论揭示:麻醉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避痛技术,是用麻醉药注射于组织内产生暂时性痛觉消失的方法。

(五)生命的坚强1.阅读小故事“敬礼娃娃不怕痛”、“关羽刮骨疗伤”,谈感受。

2.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有坚强的一面。

3.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讲述生活中勇敢克服疼痛的故事。

三、巩固练习1.学生做“疼痛,我们怎么面对”的选择题。

2.让学生从小树立当疼痛出现时,首先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和救治,其次才是学会克服和忍受。

四、小结交流本节课学习收获。

二.年级家乡教案

二.年级家乡教案

二年级《家乡》课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经过一年的锻炼,二年级学生的各种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大部分学生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有一定的说话、写话、绘画、观察、讲故事等能力,会读和愿意读课外书。

二、教材分析本册共有16课,通过美食、季节、自然灾害、医疗、景色、小动物、童趣、娱乐等方面的内容介绍,来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家乡。

三、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和文字叙述,通过《饭店》、《伙伴》、《自然灾害》、《秋天来了》、《月圆中秋》、《一条小河》、《买与卖》、《秧歌儿》等内容的学习,是学生感受到家乡的饮食特点;我们生活离不开小伙伴,小伙伴是个人童年美好的回忆;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所以认识和学会应对自然灾害是生活的重要内容;认识一下家乡的秋天;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回忆一下河水或溪流对你的记忆;了解我们北方地区家喻户晓的民间艺术——秧歌儿,也是城乡民众喜爱的健身运动项目。

通过《医疗服务》、《马路》、《美景》、《麻雀》、《外乡人》、《取暖》、《村委会和居委会》等内容,来了解使我们收益的医疗服务有哪些;说说家和学校附近的马路变化;通过会议家乡的四季,感受一下家乡的美景;通过对麻雀的了解,来说说我们家乡的小动物;家乡的取暖方式,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的区别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能按课后“试一试”的要求,简短地讲故事、画一画、说一说。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看图、看文理解课文内容和内涵,并完成课后要求。

2、难点:用一句或几句来叙述、概括,并从中感受到家乡的美和奇特。

五、教学措施1、通过课前准备、课堂小组合作等形式来完成课业,激发学生爱动脑、爱探究的兴趣。

2、注重课本与现实相结合的形式,来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

六、评价方案1、课堂上的参与力和学习态度看40%。

2、课堂认为完成情况看30%。

3、看学生的预习(材料的准备、作业的完成)能力看30%。

七、教学进度表及安排隔周上一节《家乡》课。

(二)年级(家乡)教学进度表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课时教案课时教案课时教案课时教案课时教案课时教案。

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员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2)通过学习,使学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家乡的美景。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员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2)提高学员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乡土情怀。

3. 情感目标:激发学员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员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

(2)培养学员观察家乡、描述家乡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帮助学员建立起对家乡的认知体系。

(2)如何引导学员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家乡的美景。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员充分感受家乡的美好。

2. 观察教学法:组织学员观察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员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2. 学员准备:提前了解自己的家乡,准备分享家乡的趣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员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邀请学员分享自己家乡的趣事,激发学员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教学基本内容:(1)教师课件展示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基本信息。

(2)分小组讨论,让学员深入了解家乡的各个方面。

3. 实践活动:(1)组织学员观察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2)让学员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家乡的美景。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员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员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5. 布置作业:(1)让学员绘制一幅描绘家乡美景的画。

(2)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资源:介绍家乡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农业资源等。

2. 家乡的经济特色:讲解家乡的主要产业、经济发展状况等。

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途径,了解家乡的特色。

(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家乡的风土人情进行整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2)提高学生关爱家乡、保护家园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1课:家乡的自然风光1. 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等。

2. 欣赏家乡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湖泊、树木等。

第2课:家乡的人文景观1. 了解家乡的历史沿革、著名人物、传统文化等。

2. 参观家乡的人文景观,如古迹、寺庙、公园等。

第3课:家乡的民俗风情1. 学习家乡的民间艺术、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

2. 体验家乡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唱地方戏曲等。

第4课:家乡的物产丰富1. 了解家乡的农业、工业、特色产业等。

2. 品尝家乡的美食、特产,如糕点、水果、茶叶等。

第5课:家乡的保护与发展1. 讨论家乡的保护措施,如环保、古建筑保护等。

2. 思考家乡的发展方向,如旅游业、教育事业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特色。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保护与发展意识的提高。

3. 学生在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下册《家乡》课本及配套资料。

2. 课件: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图片及视频。

3. 实践活动材料:调查表、访问记录、收集的资料等。

六、教学内容第6课:家乡的建筑特色1. 学习家乡的传统建筑风格,如宫殿、民居、园林等。

2. 考察家乡现代建筑的发展变化,如摩天大楼、商业中心等。

第7课:家乡的生态环境保护1. 了解家乡的生物多样性,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家乡的特色与文化年级:二年级下册学科:社会科学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家乡的特色与文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3. 了解不同地区的特色与文化,增强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人口、风俗习惯等基本信息。

2. 探索家乡的特色景点、名人、传统手工艺等。

3. 学习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家乡的特色与文化。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2. 学生的家乡介绍资料(可以提前要求学生准备)。

3. 录音设备或录音手机APP。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利用地图或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家乡的位置和周围的地理特征。

2. 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提问如:“你们喜欢家乡吗?为什么?”“你们家乡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吗?”探索家乡(15分钟):1. 学生自愿分享家乡的特色景点、名人、传统手工艺等。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家乡特色的图片或资料作为参考。

2. 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和交流,了解不同家乡的特色与文化。

观察与分析(15分钟):1.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张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特色景点或文化元素。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特色与文化与其他地区的异同之处。

表达与展示(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对家乡特色与文化的了解,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撰写一段介绍家乡的文字。

2. 学生可以选择用录音设备或录音手机APP录制自己的介绍,并配合图片或PPT进行展示。

3. 学生之间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学生对家乡的特色与文化的描述,强调家乡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了解其他地区的特色与文化,并与家乡进行比较。

教学反思:在教案中,我尽量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二年级语文下册家乡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家乡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家乡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家乡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学习“三点水”、“提手旁”和“单人旁”
3.重点指导“果、条”两个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山坡漂亮抬头望小山村果树林清澈见底
时间修公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
2.集体读词语
二、识字、写字:
1.学生听读
老师或学生读字音,另一个学生选出认读字中的生字。

同时其他学生在书中选择标画
2.小组自学生字
⑴.选择小组长,带领大家读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读一读。

齐读、指名读、抢读
⑵.讨论识字方法:(小组汇报)
①.把“村”和“果”字中的木字进行比较
②.“间”的.笔顺,先写“门”后写“日”
③.“公”是“八”字头,不要写成“人”字
④.重点学习“条”字第五笔是竖钩
⑶.选择3个生字进行书写指导
果:“日”要写的扁一点
那:左右结构,左宽右窄注意指导偏旁的写法
条: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老师来书写
3.指导学生抄写生字并及时反馈
三、板书设计:
小山村
村(cūn) 果(ɡuǒ) 那(nà) 条(tiá) 时(shí) 间(iān) 公(ɡōnɡ)四、课堂作业:
1.书写生字
2.给各字加偏旁组成本课生字,再组词
3.抄写句子
4.按要求写偏旁
五、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下册家乡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老规矩授课内容:老规矩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文化的不通风俗习惯。

2.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了解在以前的生活中我们遵守的规矩。

3.经历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体验归纳总结的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家乡的老规矩。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老规矩,反映着地方文化的差异。

教学准备:文字资料、图片以及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们家里在过年的时候有哪些习俗呢?有年龄大的人存在就会有很多的规矩。

引入课题老规矩二、引入新知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我们遵守的“规矩”他反应着地方文化的差异。

1、试一试每个地方、每个民族在吃饭这件事上,都有不同的习俗和讲究。

我们从小就被告知“在饭桌上要懂规矩”那你们知道在饭桌上都要懂什么规矩吗?2、交流汇报除了吃饭的规矩之外,你还知道其他反映家乡文化传统的“老规矩”吗?(1)组内成员交流(2)选出一名代表班级内成员汇报3、读一读:饭桌老规矩孩子的座椅不能高于长辈的座椅。

长辈要坐中间。

一起吃饭时,晚辈不能先吃。

不能端着碗能到处走。

筷子不能插到碗里。

不能用筷子敲碗。

添饭时不能问“还要饭吗”。

吃饭时不能吧嗒嘴。

4、小结第2课、户外游戏授课内容:户外游戏教学目标:了解家乡游戏的名称及游戏规则,分享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家乡的传统游戏名称。

教学难点: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体验到户外游戏的乐趣教学准备:向我们周围的人了解我们家乡的游戏有哪些,并了解其游戏规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一:导入童年是美好的,是特别值得留恋的。

童年家乡的游戏更是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二、新授:1、说一说,你与小伙伴最爱玩哪些游戏?2、学生汇报:跳皮盘、跳房子、捉迷藏、打雪仗、踢毽子等等。

3、师:每个人都是在游戏中成长起来的,游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

大家的游戏花样可真多啊。

下面我们来统计一下,在我们家乡都有哪些游戏花样?4、学生说游戏的名称并说一说这个游戏的规则。

5、教师:人们都说,没有游戏的童年不是真正的童年,玩游戏是童年学习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从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学到什么,游戏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好处。

但不是什么游戏都是对我们有好处的,我们要学会辨别,看看哪些流不适合我们。

三、作业,填写游戏调查表。

准备游戏工具等。

下课。

第3课、物产授课内容:物产教学目标:了解我们家乡周围有哪些山珍和野菜,了解山珍和野菜的用处。

教育学生热爱的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家乡的物产。

教学难点: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体验最能带白哦家乡特点的物产教学准备:东北的山珍。

特产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美丽富饶的吉林大地盛产各种各样的山珍。

山珍包括山野菜、食用菌、山野果和野生中药材等。

现在,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吧!二、新课你们这个地方产什么?这常常是外乡人问本地人的问题。

你了解家乡有哪些物产吗?1、试一试(1)就家乡的“物产”这个话题与同学们展开交流(2)小组评选出最能代表极爱选哪个特点的物产,参加小组交流。

2、动手动脑请你设计一个广告,帮助家人宣传自己的物产。

3、读一读吉林省的物产吉林省诗歌农业大省。

农业产品主要有玉米、大豆、水稻、绿豆芽等。

吉林省很多地方都有独特的物产。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2)通过本资料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班级汇报4、小结第4课、人情往来授课内容:人情往来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2、了解家庭与哪些家庭有人情来往。

3、分辨家乡人情往来的对错,及提出好的建议。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家乡人情往来有什么特点教学难点: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分辨那些人情往来是正确的教学准备:人情往来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年刚过同学们,之过年的时候你有收到红包吗?那你的妈妈给没给亲戚家的小朋友红包呢?这就叫礼尚往来引入课题二、探索新知“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人情往来是家乡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每个地方人情往来的习俗都不同。

1、试一试你家主要和哪些家庭、那些人又较多的人情往来?家里人是如何与亲朋好友交往的?2、明辨是非说一说下面这些人请往来对吗?你对人情往来有什么好的建议?家里的大人们在什么事上最容易产生人情往来?这些人情往来有什么特点?3、读一读文明交往东北人,性直爽,友邻遇事乐帮忙。

(1)高声朗读(2)通过阅读本文,你了解到东北人的性格如何?4、小结授课内容:十年前教学目标:1、通过本科让学生了解十年间家乡发生的变化。

2、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自行发现家乡有哪些变化教学重点:知道自己家乡的变化教学难点: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分辨变化是积极的教学准备: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两张照片对比,同学们那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入课题二、新知过度:“十年”诗歌不断的时间。

最近的十年间,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那你们知道十年前家乡是什么样子吗?小组同学交流并与全班同学分享2、你可能听说过,或从书刊上了解过。

和同学交流,最后形成“十年前家乡”的印象。

3、试一试(1)小组内评选出“我感受到的家乡最大变化”总结评选理由(2)小组间内交流4、说一说(1)现在和十年前相比有什么变化?(2)哪些变化好?哪些变化不好?为什么?5、读一读:十年的变化(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2)通过本资料之处那些是十年间的变化6、小结家乡每一天都在变化,但是希望我们的同学要保护好自己的家乡,别让十年之后的家乡变成一片荒地。

授课内容:坏习惯教学目标:1.让学生发现并改正不良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重要作用,提高培养好学习习惯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上有哪些坏习惯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上的习惯,并改正教学准备:1、让学生总结自己生活上、学习上的坏习惯和好习惯(包括同学的好习惯)2、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表格。

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讲述故事《爱撒娇的明明》。

明明在家里玩积木,放的满地都是,爷爷叫他摆放整齐,他不听, 还对爷爷发脾气。

和妈妈一起逛街,看到超市有很多好玩的玩具,非要妈妈买,妈妈说:“家里都有很多玩具啦”!要是妈妈不给他买,他就坐在地上哭,闹不起来,不买就不回家!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一起玩积木,他喜欢把别人的积木抢来玩。

时间久了,小朋友都不和他玩了,大家都不喜欢他,也不和他说话了。

明明就很苦恼,一天,明明做了个梦,梦见妈妈不喜欢他了喜欢妹妹了他很害怕。

第二天晚上他梦见一位白胡子爷爷,他就把自己的烦恼跟爷爷说,老爷爷告诉他:“因为你爱撒娇,爱无故发脾气,才没人喜欢你而且又不讲道理”!明明听了很难过,决定改掉坏习惯不再乱发脾气了不抢小朋友积木了。

从此,小朋友又和明明玩了,他高兴极了。

大家为什么不喜欢明明?为什么不愿意和他交朋友?。

引入课题二、新知过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习惯。

每一个地方的人有一些共同的习惯。

习惯有好有坏。

1、试一试(1)小组成员一起总结家乡人的坏习惯(2)最终选出三个“坏习惯”参加全班的交流2、动手做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家乡人的坏习惯然后编一个“公益广告”,看哪个小组的创意最好。

3、读一读有些人的坏习惯要改第7课、小猫小狗授课内容:小猫小狗教学目标:1、理解动物与宠物的区别于联系。

2、通过“看一看”,“小调查”“想一想”等环节试着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调查、与人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孩子初步认识和感受到小宠物饲养的艰辛,引导孩子们关爱小宠物,并要试着为学习照顾它们。

教学重点:了解宠物与人的故事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人们宝宠物当成家庭一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表格。

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的家里面有什么动物?和你最亲密的动物是什么?引入课题二、新课小猫小狗这些小宠物和我们相伴而居,是我们亲密的伙伴。

1、生活中,最常见的宠物有哪些?2、关于家乡人和宠物的故事能将给同学听一听吗?3、为什么我们说到家庭的时候,还会说到宠物呢?4、为什么有些人把宠物当成家庭的一员来对待?5、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6、读一读可爱的小猫、小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了。

7、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调查和观察对小宠物有了了解,我们学习了如何照顾它们,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定要爱护小动物。

教学目标:1、认识了解在生活周围的普通劳动者,知道他们的劳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能用各种方式真诚地表达心中的尊重和感谢。

教学重点:了解身边劳动者的劳动,尊重和感谢劳动者。

教学难点:知道他们的劳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表格。

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播放(欣赏)一首歌——《上学歌》听了这首歌,我们知道,每天早上,我们小学生很早就上学了,那么,走在上学路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呢?板书课题二、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谁在为我们忙碌(1)师:课前,我们调查了清晨忙碌的人们,现在,小组交流,说说你的调查情况。

(课件)出示调查表。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乡的劳动群体,描述他们的工作总结他们的工作特点,然后全班交流。

(3)选择一个词来描述一类人,并说出你的理由。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家乡劳动者的感谢!可以画画,可以唱歌,可以跳舞(5)读一读:家乡人爱家乡人总结:在家乡,他们在辛勤劳动着。

正是因为有他们的付出,城市才更繁华,乡村才更富饶,我们的家园才更美丽。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力量从团结中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1、来”这一道理。

2、培养学生及联想、想像的能力,学习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到端午节的起源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的习俗都有哪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表格。

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二、引入新知、端午说由来(1)端午节别称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2)端午讲故事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小结。

3、端午话习俗(1)赛龙舟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

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2)话粽子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

(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