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无为而无不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无为而无不为”
摘要:在2005年世界哲学日,《道德经》获选最受欢迎著作。
老子的哲学在今
天依然光彩夺目。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无为而无不为”是一个重要的基本哲学命题,它所展示的是一种顺应自然之道,自由地发展到恰到好处,整体融洽和谐的状态。
本文旨在对“无为而无不为”的内涵及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意义稍作阐述。
关键词:无为无不为道自然
一、“无为而无不为”的含义。
1.“无为而无不为”的渊源
“无为而无不为”取自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1]。
“无为而无不为”原是道的一大特征,而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基石,后世常以“无为而无不为”作为这个庞大深邃的思想体系的标签。
道,没有刻意妄为,总是显得无所作为的,然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生万物而万物又法于道,是故“无不为”。
但是,道为什么会是无为的呢?又如何“无不为”?因为“道法自然”。
在老子的哲学体系里,自然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自在的存在,而且自由自在这种特性不是任何外在的力量所强加或支配的,因为自然之所以为自然,就在于它是自由自在本身。
道法自然,所以道一如自然那样自由自在,不受任何外在力量的干涉,不随人的意志而转移,只是如“天行有常”一般按照它应有的自由轨迹运行,不受干涉,也不肆意,故成“无为”;而自然又是一种绝对的存在,万物之源,万物之终,宇宙中没有其所不能成的,道“无为”而行,循自然之律,故成其“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是“道法自然”所呈现出来的现象。
现在,我们提到“无为而无不为”时,意思是指人类应该效仿道德精神——遵循自然之道,一切事情都可以做到做好,而不再只是描述道的特征了。
2.“无为而无不为”在现实中的意义
“道无为而无不为”是一个抽象的总结。
在现实社会中,人要如道那样“无为而无不为”,则需要理解“无为”和“无不为”的现实意义及两者间的关系。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消极等待,道也并非什么都不做,道是以自然的精神在运行,自由而自然地发展,顺应天性而又不放纵恣意。
“无为”不等于“不为”,又别于“有为”,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修身养性,约束和消除贪欲,防止骄傲横行,肆意妄为;二是遵循自然之道,按规律行事,以收到“无不为”的结果。
而“无不为”也不是指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而是指一切循道而行所应该收获的结果。
道遵循的是自然的精神,自然是绝对自由的存在,这种存在本身就处于一种最合理的、最理想的状态,由自然衍生或奉行自然的精神而产生的事物也同样趋向自然的状态。
所以,“无不为”是指事物经过“无为”的
1
演变过程后所达到一种顺应天然、个体自由发展、全体和谐共处的合理状态。
以道为对象来说,“无为”是过程,“无不为”是结果;当人把“无为而无不为”当做“无为而治”来使用时,“无为”就成了手段,“无不为”就成了目的。
而目的的确定和手段的运用都会因人而异,关于“无为而无不为”的许多不同看法甚至是误解便由此产生。
二、“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意义
当“无为而治”被赋予“无为而无不为”的原本含义时,“无为”便要求统治者限制和约束权力的使用,不能施行违背人民意愿的政策,政令要“以百姓心为心”,“任百姓自化”,从而达到百姓安居乐业的政治效果。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为而民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君王顺应自然,人民就自然化育;君王好静,人民就自然端正;君王廉政不扰乱民众,人民自然就富足;君王不起贪欲,人民就自然朴实[2]。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发展大体都会经历五个阶段:萌生,上升,鼎盛,衰落,崩溃。
政权建立之初,统治者都会励精图治,戒绝骄奢,施行相对宽松的政策,减轻徭役,休养生息,使国家从战争和灾害中恢复过来。
而当国家日益富强,百姓安居乐业时,统治者也日渐骄横堕落,骄奢淫逸,横征暴敛,恃强征伐,最终重履前朝覆辙。
统治者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学会约束内心欲望,施行顺应人民自然发展需求的政策,“善利万物而不争”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三、“无为而无不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意义
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万事万物都应效法道的精神。
道所衍生的事物都应接受“无为”的两个方面的要求:一、不恣意妄为,不强作有为;二、遵循自然的发展之道(如把后者范围扩大,后者已隐含前者)。
事物若按照自然之道发展,就会自然地趋向达到自然之无拘无束的理想状态,因为自然之道本就趋向自然的自由无拘的状态。
而当所有事物都各自处在一个自由的理想状态时,从整体上看,万物就都处在一个共同的理想状态中。
在这种状态里,各循各具体之道的事物既在相互作用,又不丧失自身应有的发展,而自身的发展又不能垄断其他事物的发展。
这样,所有事物从个体和整体上都统一达到“无不为”的状态,个体的“无不为”的状态是指个体不受干涉也不进行干涉,发展得恰到好处,整体的“无不为”的状态则指万物和谐共处、不争不王。
就人与现实的自然世界而言,两者有一个共同的渊源——道,所以两者都应遵循一个共同的自然之道——无为而无不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多是人类为满足自身膨胀的私欲而对自然资源进行竭泽而渔的开采。
人类开启工业时代之初就雄心勃勃地想要征服长期以来似乎一直制约着他们的大自然,幻想依靠机械的力量成为地球的绝对主宰。
而现在,随着人类对自然破坏与污染的积累,环境形势日益严峻。
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人类与之相处的自然不是奴隶,也不是因有共同的利益关系而结成的伙伴。
人类虽然依附于自然,但不等同于自然,两者仍然各循各道,各自经历完整的“无为”过程,同样趋于“无不为”的结果。
现在,我国提出和谐的社会理念,其中包含的一层含义便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是这种状态的一种描述。
但就“无为而无不为”的涵义而言,“合一”并不是天与人的融合,而是天人同样趋于“无不为”的结果——天人和谐共处,各自自由自在地发展到恰
2
到好处的境地。
四、“无为而无不为”指出了人类社会应该选择的发展方向1.“无为而无不为”所隐含的社会状态与共产主义构想的契合
当“无为而无不为”被寓用于人的行为处事时,我们会发现它的涵义会与真正的人文关怀精神有许多相通之处,但它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当把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看做相对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遵循“道常无为”的精神为人行事,即不刻意有为,不恣意妄为,各循其自然而然的发展之道,就能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得恰到好处,而且既保持着与其他个体的一定联系,又不会相互干扰。
这样,无需刻意强调自由与平等,每个人便都获得了最合理的发展机会,并且都最终迎来“无不为”的结果——个体都发展得恰到好处,社会整体内部联系而和谐融洽。
而这也是老子所向往的“小国寡民”的政治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老子提出“小国寡民”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子对春秋时期诸侯竞相争霸、一统天下为王的不满。
国家越是庞大,统治者野心越是膨胀,压迫便越是广泛和严酷。
随着统治单位的细化,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都会得到极大地缓解甚至消除。
而现在,我们甚至可以作出将小国细化到个人的构想。
当每个人都能做到“无为”而使自己及整个社会都处在“无不为”的状态,国家将不复存在,因为压迫已被消除。
这与马克思所构想的共产主义世界不谋而合。
马克思曾将共产主义蓝图描述为这样一幅景象:每个人不必完全成为劳动的奴隶,真正过上自由的生活,真正有能力实现自身创造的潜力。
而这也正是“民自化”的体现。
虽然“无为而无不为”所体现的社会形态与共产主义构想高度契合,但是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诞生过程和表达方式。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构想是建立在一个一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石的哲学体系上的,整个体系充满了哲学逻辑。
而在老子的哲学体系里,并没有出现如马克思主义中那样严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一切都高度浓缩在“道法自然”的抽象中,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其外化的体现,“无为而治”是人们所作的进一步应用。
老子并没有对道和自然作出清晰详尽的阐释,但他把宇宙运行的真理或规律统统抽象为“道法自然”。
可以说老子只是含蓄地描述了一种宇宙的状态,并坚信这种状态的形成和持续是合理的。
这也是他的“道可道,非常道”、“大道至简”的理念的体现。
而今天,当人们兴趣盎然地进行中西哲学的对比研究时,老子的哲学习惯被归纳为朴素唯物主义。
2.“无为而无不为”所隐含的社会状态与共产主义构想的先进性老子的政治主张在历史上并没有得到多少统治者的推行,“小国寡民”、“任百姓自化”的社会理想也常被认为是老子个人的美好理想;自共产主义思想孕育之初,其所受到的质疑甚至是攻击也从未间断。
在民众政治意识几乎没有的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里,老子的政治思想是难以传播也难以得到理解的。
而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所宣扬的自由与平等等价值观念的传播,民众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关注越来越高。
尤其在表达媒体平民化和多样化的社会里,社会大众产生了自己的声音,也拥有了将它喊出来的能力。
直到现在,国家机器高度完善,阶级的压迫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阶级的对抗也越来越多地细化到人与人的对抗,犯罪与动乱有增无减。
人们开始迫切地寻找一种更加完善的社会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每个人都能自由合理地发展而个体间又互不干涉。
此时,老子的“无为
3
而无不为”所昭示的社会状态才真正显露出它的现实意义,而马克思则对使这种状态处于被需要的位置的社会现实作了深刻的剖析,并进一步把这种社会状态阐述为共产主义社会,两者的不同在于生产方式与分配方式,前者是侧重自给自足,后者则是光荣劳动,按需分配,这种差异源于历史的局限。
在今天,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只要有利可图,及时反社会也在所不惜,而这就意味着将有许许多多的人死于非命[3]。
上个世纪的两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留下的伤痛依然挥之不去。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里,劳动者日益成为劳动的奴隶,无法从劳动中释放出来而获得自由自在地发展并完成自我实现的机会;剥削者贪欲膨胀,相互竞争,终日劳于强化压迫机制和筹划更大规模的剥削。
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同样被异化了。
在当前社会形态下,人们不得不承认“无为而无不为”与共产主义构想所展现的社会状态的优越,但仍认为它们只是可望不可即的美好愿望,他们的最坚定的理由是——人心劣性的一面无法清除,且其对人的影响往往大于良性的一面。
他们眼中的人文主义是提倡顺应人的天性,满足人的物质欲望,享受世俗生活,企图强化“有为”的合理性,他们对“人性”的称赞实际上是对压迫者的称赞,因而他们必然无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即无视民无为而自化的作用,也不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规律[4];他们反复向人类灌输人类的软弱、腐败、自私自利,不断地向我们强调这一点有史以来一点也没有改变,而且任何实现激烈的社会变革的努力最终都将因此宣告失败。
老子对此给出的方法是加强自身的修养,“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他强调的是教化的作用,而并没有对人性描述的形成过程进行具体的说明。
然而,真正塑造的人类的是人类的活动,而不是人性,人性只是人们依据人类的活动而总结出来的一些特点。
人所从事的活动的性质也就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人性。
当前的生产条件下,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基本都是具有压迫和剥削性质的,经过长期的积累,人们甚至把压迫和剥削的存在当作理所当然的了,我们从这活动中所看到的人性也就充满了软弱、甘被奴役、自私自利。
而当生产的条件和性质一旦改变,如变成共同劳动和按需分配,所有人都从“无为而无不为”与共产主义构想所展现的社会状态——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完成自我实现而整个社会和谐融洽——中成长起来,我们对人性的总结又会是另一种结果。
人性的丑陋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不可改变的,人类从野生动物状态进化到今天所呈现的历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无为而无不为”所昭示的社会状态是人们普遍的心理倾向,而且它也是实在而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老子:道德经[M].凤凰出版社,2008.1
[2] 钟明:老子“无为而治”:本意应是避免反自然的行为[N].
[3] Terry·Eagleton:WHY MARX WAS RIGHT(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新星出版社,2011.7
[4] 王晓红:现实的人的发现——马克思对人性理论的变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