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迂儒,必兼读史 —— 读《中国教育史》的一点感想.doc

合集下载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中国教育史》读后感一读起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从下笔。

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出的路径。

当一种框架的思想在逐渐产生之时,便寻思着构成框架的经、纬与血脉该是什么。

于是,史便成为一条清晰经线存在。

二读法之悟曾计划着,按照以往的看书习惯的话,估计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读完,还会剩下一百多页。

没有想太多,或许就是因着一种喜欢的缘故,便只管看了开来。

没有想到,提前完成阅读任务。

想起曾经和同事开玩笑地说“要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才能看更多自己想看的好书。

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专攻的缘故,这一想法有希望成为可能。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没有如以前一样同时读几本。

而是在看此书很累或没有感觉之时,看一些别的书,这样的阅读体现了主次分明。

以一本书为主要内容之时,睡觉前思考与醒来时在被窝里的闲暇便成为了了消化与思考的时间。

把一本教材当作小说来阅读,虽然这样的阅读过程会丢失好多,不过,在以理解为主要记忆方式的我而言,或许,这便是对于知识的一种最好吸收方式。

不为着什么,只为着自己喜欢,只为着想了解自己想知道的。

或许,这样的放松状态下的阅读,因为着专一,而成为一个思考的整体,或许已在大脑中进行了相关的储存。

三在读之思1换一种眼光看喜欢中国历史,一直是站在读故事与背诵的角度去看,作来一种静默的知识存放在了脑海里。

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时,体会到的是教育与中国各阶段社会命运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关于中国教育与革命的关系的实践,证明了教育对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依赖、影响与制约。

从儒家思想统治中国的历史,可以看以曾经使中国一度兴盛,一度又因为宋朱理学的灭人欲的极端而成为中国的桎梏。

于是,以太平天国的代表的便举着灭孔反儒的旗帜试图把天下大同的理想实现。

在事实的不断证明中,作为封建统治代表思想的儒家思想却又被搬了出来。

两次鸦片战争的外来侵略,使得清末的洋务运动一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

中国教育史发展心得体会(3篇)

中国教育史发展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教育就被视为国家兴旺、民族复兴的基石。

我国历史悠久,教育文化底蕴深厚,从古代的私塾教育到现代的素质教育,教育制度不断演变,教育理念日益更新。

在我国教育史上,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对中国教育史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伟大意义,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中国教育史发展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古代教育:礼乐教化与科举制度1. 礼乐教化在我国古代,教育被视为一种道德教化,旨在培养人们的品德和才能。

儒家思想强调“礼乐教化”,认为通过学习礼仪和音乐,可以使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古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使他们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2.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隋朝,盛行于唐宋,直至清朝末年废除。

科举制度以考试选拔人才,使得广大平民有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机会。

科举制度推动了教育的普及,促进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近现代教育:新式学堂与留学潮1. 新式学堂19世纪末,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我国教育开始出现变革。

新式学堂的兴起,标志着我国教育从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变。

新式学堂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2. 留学潮近现代,我国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留学热潮。

许多有识之士赴欧美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留学潮使得我国教育逐渐与国际接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

三、当代教育: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1. 素质教育20世纪末,我国教育界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质。

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他们在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

2. 终身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读中国教育史有感

读中国教育史有感

读《中国教育史》有感孔子有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作为一名教育新人,读一读我国五千年来教育的发展历程肯定是十分必要的。

国内最权威的教育史应当是华东师范大学孙培青教授所著的《中国教育史》。

该书再版多次,全国发行数百万,是国内以及国外学者专家研究中国各阶段教育的重要资料,也是教育者从教的重要参考。

这本书是笔者的一位教育学研究生朋友推荐的,由此可见,此书也是引领国内教育史研究的模范。

下面来谈一谈我对本书的具体把握。

本书将我国的教育历史主要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原始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第二,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第三,封建社会末期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曲折发展阶段。

在每个阶段下又详述了各朝代的教育状况,下至村学社学,上至国学州学,描述全面且详略得当。

在这三个阶段当中,第一阶段属远古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教育萌芽并对文明的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进程却十分缓慢,也是各个阶段中时间最长,成效最小的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也就是从夏朝开始直到清朝被推翻前夕的四千多年,这一阶段,是华夏文化繁荣大发展的阶段,也是教育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

朝代更替,随之而来的也是文化的不断替换与更新,有数之不尽的教育范例,例如赫赫有名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稷下学宫”等教育的直观反映,也产生了不计其数的学术流派和教育大家,儒道释三家最为著名,然儒家最终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统领文化和教育达两千多年,创始人孔子也被后世奉为至圣先师、师之表率。

本阶段初期和中期,教育对于文化发展和文明进程是具有较大积极意义的,但到了后期,则完全沦为了禁锢人民思想的枷锁,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以致最后被推翻,重塑。

第三阶段是从清王朝覆灭前夕到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就是从清末洋务运动到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这九十年间教育的发展过程。

这一阶段是个阶段中时间最短,但发展跨度最大的阶段,也是中国的教育向世界教育靠近的艰难过渡阶段。

在这九十年当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历史巨变和社会革命。

《中国教育史》读书报告

《中国教育史》读书报告

《中国教育史》读书报告《中国教育史》是由孙培青教授主编的。

孙教授1933年2月出生,福建惠安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曾任教育系主任,现为国家重点学科点中国教育史学科博士生导师、教授。

从事中国教育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中国教育制度史。

主编的论著有《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教育管理史》等。

这本书主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作出科学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运用辩证方法对教育历史作实事求是的评价,区分精华与糟粕。

我认为这本书主要有四个观点:第一,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附段分章,把各时代各阶级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都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对教育思想的研究予以重视,通过对人物的分析介绍,来反映各历史时期教育思想的发展,以总结教育理论思维的经验;第三,对教育制度的研究,主要以人才的培养为中心,论述其方针政策、管理措施、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及经验与教训;对于选拔人才的制度,仅从其与教育发展存在的相互制约关系,略加论述,不作为重点,也不求其系统;第四,运用辩证法对教育历史作实事求是的评价,既不美化,也不丑化,以便古为今用,提供历史借鉴。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秦朝的教育政策,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法家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

首先,秦"统一文字",这样的决定我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一个国家为了更好的长久的发展下去,文字是必须统一的,就像现在统一普通话一样,如果种类太多,人与人之间就很难交流,更谈不上什么发展了,因此统一文字不管是对当时的秦朝,还是现在的中国来说都有巨大的贡献。

读《中国古代教育史》有感

读《中国古代教育史》有感

读《中国古代教育史》有感丰顺县球山中学周云颖本学期读了一本《中国古代教育史》,受益匪浅。

首先从对孔子的认识来说,他"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来讲,规定了其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盂子从"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与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他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

"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

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

教育家韩愈写下了著名的《师说》。

《师说》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

它从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等各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教师问题。

关于教师的基本任务,韩愈作了经典性地表述,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的《师说》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系统,有创见地阐述了教师问题,其教育思想更是对后代学者起着引以为鉴的作用,更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中国教育史的发展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说起,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

另外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对学校教育也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尽管这样,与此同时科举又使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庸,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其方法僵化、呆板,充满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

从每一个历史阶段来看教育史的发展,每一个教育思潮的产生,每一个教育制度的建立都有支持其存在的土壤,每一个时代的教育价值和影响都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所以,我们不能抛开历史的眼光来认识教育史的发展。

长达数千年的中国教育对我国当今的教育可谓存在深厚、宽泛、长久的影响。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籍,它详细介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首先,我对书中提到的古代教育思想深感震撼。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倡“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

这种教育思想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中国教育的重要传统之一。

古代的教育制度也非常先进,如科举制度、太学制度等,这些制度不仅为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也为现代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其次,书中也介绍了近代以来的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都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开始走向现代化和大众化,建立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如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人民教育家等等。

最后,我认为这本书的阅读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中国教育发展史。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教育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同时,也可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中国教育史看课心得体会(3篇)

中国教育史看课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教育便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

中国教育史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沉淀,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

在阅读中国教育史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在教育领域的不懈探索和辉煌成就,以下是我在学习中国教育史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古代教育思想的智慧1. 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教育理念。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治国安邦的根本。

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具有很高的价值,对我国乃至世界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强调教育的作用在于发掘人的内在潜能,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他提出了“性善论”、“教化论”等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才能。

3. 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通过教育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成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

他提出了“师说”、“教法”等教育理论,对后世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古代教育制度的演变1. 周代的“六艺”周代是我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阶段,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要教育内容。

这一时期的教育注重培养贵族子弟的道德品质、才能和礼仪,为后世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2. 秦汉时期的“察举制”秦汉时期,实行“察举制”,选拔有才能的人才进入官场。

这一制度强调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为后世选拔人才提供了借鉴。

3. 唐代的“科举制”唐代是我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阶段,实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官场。

这一制度强调公平、公正,对我国教育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近代教育变革的启示1.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洋务运动时期,我国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为我国近代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变革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教育界掀起了一场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教育改革。

中国教育史心得体会

中国教育史心得体会

中国教育史心得体会中国教育史心得体会「篇一」工作之余,以读书来充实我的生活和知识,提高我的自身素质和教育程度。

近期,我读完了《中国古代教育史》。

这部书通过对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介绍,了解中国教育发展历史的脉络和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重要通过了解从先秦诸子到明末清初的教育家对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认识。

借鉴前人的经验,加深对教育规律的把握。

提高教育实践程度。

《中国古代教育史》是一部厚重的著作,不仅仅是它广大厚重的装桢,更是因为它对于我国漫长教育史的高度总结。

当然,对于这部书的阅读的收获绝非一片读后感所能概括,而且,我也无法对这部鸿篇巨著做一个整体的感言。

于是,我捡拾起阅读过程中零星闪烁的思考的火花连缀成一片文字,姑且称之为读后感。

当然对于“史”著作,(当然我所说的不是单纯的历史著作,而是涉及文学、文字等的著作)我早已读过不少。

《中国文学史》、《中国文论史》、《语言学纲要》等等不一而足。

对于我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业已有了些微的认识。

特殊是些特殊的时期,在脑海中总是有抹不去的印记,不时会凭窗默坐,品味一个时期的人文历史,个中滋味难以言传。

当我再次以“教育”的名义走进这历史的时候,那种沉潜在内心的滋味不禁再次泛起,一些时期、一些人物、一些典故次第登场,给我以触动。

当我在“战国时期的教育”中感受那个动荡时期里私学发达、学术活泼时,我不禁想起另一个动荡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学史上,两个时期同样演绎出百花齐放的光辉。

诸子百家的著书立说,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等共同造诣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事;魏晋文人造诣我国古典文学的第一次高峰,这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诗歌发达,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体裁和文学理论,同样多彩多姿。

三曹、阮籍、左思、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脁、庾信等等都是文学史上残暴的明珠。

两个时期有着共同的繁华,让我们看到真正的思想解放的文学、文化的发展。

读书笔记,,中国教育史

读书笔记,,中国教育史

读书笔记,,中国教育史篇一:孙培青中国教育史读后感>读后感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但我们在前进的同时不能忘记历史.读了>让我对中国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对当代教育的认识也在进一步加深.本书共分十五章,从原始时期的教育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这本书很好的将我国漫长的教育史进行了总结,从稷下学宫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从私学的兴起到官学、私学并兴。

各种考试制度的演变等等。

但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任何一个朝代都对教育极其重视。

都主张大力发展教育。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孔子奠定的儒家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

尊孔读经是中国传统教育做重要的特征,其中儒家教育思想的发展最让我感兴趣.从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以人为本开始,儒家教育开始兴起,经历百家争鸣后,儒家教育得以发展,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汉武帝建立了统一的学校教育制度。

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沿袭,这种模式逐渐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以及想乡村推行的局面。

再到隋唐确立的科举制度,采用公开的考试方式选拔人才,不仅仅体现了及其的公正性,也是现代公务员考试的缩影。

这一制度在当时也被西方一些国家所效仿。

每样东西都有两面性,要学会用另一种眼光去看事情,儒家思想曾使中国一时兴盛,但宋明理学灭人欲的思想又像桎梏束缚着它的发展,后来的八股应试更是将学生的思想变得迂腐不堪,直接导致了整个中国实力的下降,因此有了后来近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康有为、陈独秀、蔡元培等每样东西都有两面性,要学会用另一种眼光去看事情,儒家思想曾使中国一时兴盛,但宋明理学灭人欲的思想又像桎梏束缚着它的发展。

到后来近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康有为、陈独秀、蔡元培等传播了新思想,使人们觉悟,主张“思想自由”、强调人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以及受到西方一些先进教育思潮的影响,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向国家化发展,教育思想也不断的更新。

中 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 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中国教育史读后感》读了中国教育史,我仿佛经历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教育之旅。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看到了教育的兴衰起伏,也感受到了无数先人的智慧和努力。

中国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那时候,虽然没有正规的学校和系统的教育体系,但长辈们通过言传身教,将生存的技能和生活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

这种原始的教育方式,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就像是在篝火旁,长辈们一边讲述着狩猎的故事,一边教导孩子们如何勇敢面对未知的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

儒家的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广收门徒,无论出身贵贱,都给予教育的机会。

我仿佛能看到孔子坐在杏坛之上,周围围着一群求知若渴的学生,孔子面带微笑,耐心地解答着学生们的问题。

他的教育理念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培养,“仁、义、礼、智、信”成为了后世教育中重要的价值观。

汉朝时期,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的教育内容。

那时候的太学,汇聚了天下的学子,他们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日夜苦读。

想象一下,在那宽敞的学堂里,先生们摇头晃脑地讲解着经典,学生们则认真地做着笔记,时不时还会因为一个观点而展开激烈的讨论。

到了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出现,为广大寒门学子提供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那些出身贫寒的读书人,日夜苦读,只为了能够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

我能想象到一个年轻的书生,在简陋的书房里,借着微弱的烛光,一遍又一遍地背诵着经典,做着密密麻麻的笔记。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希望,因为他知道,通过科举,他有可能步入仕途,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宋朝时期,书院的兴起为教育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著名的书院,成为了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

在书院里,师生们自由地探讨学问,追求真理。

也许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一群学子在书院的庭院中,围坐在一起,就着某个哲学问题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却又充满了对知识的敬畏和热爱。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中国教育史是我近期读过的一本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书籍,让我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感中国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是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也是与时俱进的。

同时,我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并对中国教育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中国教育史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到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中国教育经历了多次变革和演进。

书中详细介绍了古代中国各个朝代的教育特点,以及近现代教育的重要事件和思潮。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中国教育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起来的。

在整个教育史中,孔子被誉为中国教育的奠基人。

他提倡儒家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品德和智慧,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替和政治风云的变迁,儒家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教育的发展中,成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精神支柱。

然而,中国教育也不乏曲折和挫折。

在近代史上,中国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教育体制遭到极大的破坏和削弱。

对外封闭导致中国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失利,中国教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成为了中国发展的瓶颈。

然而,中国的教育改革却是一次又一次地崛起和改变。

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中国教育逐渐投入到全面发展的轨道上。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中国教育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学校不断增多,教育大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科建设的完善,让中国教育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目前,中国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教育无远弗届,全球教育交流成为可能。

要提高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中国需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推动教育创新和科学精神的传承。

同时,要关注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读完《中国教育史》,我深感中国教育的发展虽经历了曲折,但同时也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教育凝聚着国家的智慧和希望,它正在为中国的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这也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我也时常在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经过差不多一年时间的学习,让我重新认识到了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它不仅仅只是“教”与“育”、“学”与“做”那么简单的事情,这里面蕴含着大学问。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有失败的教训、成功的启示。

虽历经岁月磨砺、风雨冲刷,依旧对新时代中国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中国教育史是教育学科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历史学科。

它虽然是以过往的、不再变化的教育思想、理论、制度等为研究对象,但它依然能够帮我们对当今教育开慧眼、明慧心,能够给我们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和现实问题提供非常好的指导和经验。

通过学习本书,我们知道了:周朝教育,精于六艺,天子门生,学于辟雍,诸侯学子,泮宫苦读,寒来暑往,不敢稍废;孔子善教,门徒三千,举一反三,有教无类,打破屏障,激赏年轻,下笔斐然,火种不断。

战国养士,私学隆隆,稷下学宫,群贤云集,声势浩荡,墨法道儒,四书五经,洋洋大观。

商鞅变法,孝公图强,始皇一统,泰山封禅,私学成禁,诗书消散,冲天火光,吏法为绳。

虽有园圃,三年不窥,仲舒主张,货与帝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纲五常,经纬罗织。

人死神灭,天道自然,万物自生,万物一元,人性有三,教育改良,问难距师,文人鸿儒。

九品中正,魏晋经学,元嘉之治,人才辈出,玄学兴起,兼融儒道,继汉开唐,恒久永长。

颜氏家训,万古流芳,重教趋利,德艺双修,少年天性,习惯自然,严慈相济,道德风化。

隋唐开科,金榜题名,学优则仕,崇儒兴学,昌黎文起,授业解惑,师说进学,讲道劝勉。

熙宁兴学,宰相革弊,四大书院,鸿儒亲掌,理学巨匠,朱子盛名,穷理读书,鹤鸣九皋。

元蒙退场,明朱立国,莘莘学子,苦战八股,阳明心学,龙场悟道,事上磨练,知行合一。

末清以来,思想巨擘,各穷其理,经世济用,开眼世界,洋务自强,维新变法,天公抖擞。

对中国教育史的感想

对中国教育史的感想

对中国教育史的感想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在《论学问》中提到:“读史使人明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了解国内外教育史、古今中外各种教育流派,尤其那些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及其思想何其重要!当然,仅粗略读过《中国教育史》的我远未达到“明智”的境界,但知识具有力量,历史的确让人深受启发,我深刻认识到两点:首先,教师应具备批判性思维。

汉武帝时期的“独尊儒术”,清末新政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全盘否定孔教直至后来的全面推崇“西学”都是走极端的体现,倡导者虽出于改良社会现状目的,然而也不能不说矫枉过正了。

或许如陶行知先生那样,一方面接受西方“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又结合我国当时社会现状,在理清“教育”与“生活”关系之后,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符合我国实情的教育实践理论才是可取的。

生活在被各种信息包围的时代,批判地看问题,批判地接受信息,批判地采纳各种教育教学理论,不盲从,不生搬硬套,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选择、有效地实践,这是多么重要。

其次,教师应有开阔的视野。

近现代在教育上有所建树的人,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蔡元培、梁漱溟、陈鹤琴、陶行知等无不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既有先进教育思想又关注国内社会现状、善学善思的才学满腹之人。

身为教师,我们当向前辈学习,敞开心胸,不仅关注教育领域,更要了解人文社科各个方面;放眼古今中外,学习范围不局限于当前的方寸之地,开阔眼界,吸收并蓄。

这不仅为提升个人素养,更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一丝精彩!上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人士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他认为接受教育并不只局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教育应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

这一思想在世界产生深刻影响。

我想教师基本是我一生的职业了,我这一生就做好一件事——把“书”教好,可是,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深厚的积累作基础,教好书谈何容易!学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然而“吾将上下而求索”。

对《中国教育史》教材反思精品文档4页

对《中国教育史》教材反思精品文档4页

对《中国教育史》教材反思一、引言从这本教育学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看到墨家的“兼爱非攻”,看到老子的“道法自然”,还有朱熹著名的“朱子读书法”,从古代走到现代,我们看到了陶行知、陈鹤琴、晏阳初等一大批中国现代教育家、改革家的身影。

二、内容概述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阶段分章,把各时代各阶级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都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揭示其内在联系。

运用辩证方法对教育历史作实事求是的评价,区分精华与糟粕,以便古为今用,提供历史借鉴。

三、优点我借了图书馆的几本有关中国教育史的书,我们都应该知道历史是相通的,教育制度是自古传承下来的,所以这些书所介绍的大概内容是相似的。

但本书在表达方面,加入了一些图片、图表、框架的形式,利于学生整理思路,并会举一些例子和在书下标有注解,利于学生理解。

四、缺点这本书总体编写的很好,不过优点和缺点是并存的,下面我就发表一下的拙见,说说我认为这本书的缺点之处。

首先本书足有512页,很厚,作为教材或是考研书目,让同学很难认认真真从头读到尾,但是要是能在重点的需要背的地方如句子、考点、常识类的应该用粗体,或用下面画点儿的形式标注出来,让学生重点看。

对于思考题部分,就设立了问题,后面却没设置答案。

并且在介绍人物部分,建议加一些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小趣事、或名言警句,学生往往会对这种小趣事、经典的话更感兴趣,印象更深,通过这些小趣事,或他们说过的话来记住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做法的缘由,会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的。

五、引发的思考(一)孝顺我有一个外国朋友,在跟他吃饭的时候,他接了一个电话,打完电话回来告诉我说,他朋友的母亲去世了,要跟自己的父亲争夺母亲的遗产。

这一点作为中国当代的青少年,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接受,最起码我是接受不了,我们会觉得这样做很不孝顺,在中国,这样的人会遭到很多人的指责、唾弃。

中国教育史心得体会(通用6篇)

中国教育史心得体会(通用6篇)

中国教育史心得体会中国教育史心得体会(通用6篇)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教育史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教育史心得体会篇1孔子有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作为一名教育新人,读一读我国五千年来教育的发展历程肯定是十分必要的。

国内最权威的教育史应当是华东师范大学孙培青教授所著的《中国教育史》。

该书再版多次,全国发行数百万,是国内以及国外学者专家研究中国各阶段教育的重要资料,也是教育者从教的重要参考。

下面来谈一谈我对本书的具体把握。

本书将我国的教育历史主要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原始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第二,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第三,封建社会末期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曲折发展阶段。

在每个阶段下又详述了各朝代的教育状况,下至村学社学,上至国学州学,描述全面且详略得当。

在这三个阶段当中,第一阶段属远古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教育萌芽并对文明的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进程却十分缓慢,也是各个阶段中时间最长,成效最小的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也就是从夏朝开始直到清朝被推翻前夕的四千多年,这一阶段,是华夏文化繁荣大发展的阶段,也是教育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

朝代更替,随之而来的也是文化的不断替换与更新,有数之不尽的教育范例,例如赫赫有名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稷下学宫”等教育的直观反映,也产生了不计其数的学术流派和教育大家,儒道释三家最为著名,然儒家最终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统领文化和教育达两千多年,创始人孔子也被后世奉为至圣先师、师之表率。

本阶段初期和中期,教育对于文化发展和文明进程是具有较大积极意义的,但到了后期,则完全沦为了禁锢人民思想的枷锁,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以致最后被推翻,重塑。

第三阶段是从清王朝覆灭前夕到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就是从清末洋务运动到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这九十年间教育的发展过程。

教育史学习心得体会(3篇)

教育史学习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教育史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通过对教育史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的演变趋势,从而更好地把握教育的本质和发展方向。

以下是我对教育史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教育史的学习意义1. 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史的学习使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私塾教育、科举制度,到近代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再到现代的素质教育、终身教育,我国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

通过学习教育史,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成就,从而更好地认识教育的发展规律。

2. 认识教育的本质教育史的学习有助于我们认识教育的本质。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价值引领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通过对教育史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承载的使命和责任,从而更好地把握教育的本质。

3. 启发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史的学习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训。

通过对历史教育现象、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剖析,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启示,为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

例如,我国古代的“有教无类”思想、近代的“实事求是”教育理念等,都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4. 提高教育素养教育史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教育素养。

通过对教育史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教育的发展规律、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的演变等,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教育史学习的心得体会1. 教育的演变与进步通过对教育史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与进步。

从古代的私塾教育到现代的素质教育,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这使我更加坚定了教育事业的信念,激发了我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2. 教育家的智慧与精神教育史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教育家,他们以高尚的品质、卓越的才能和坚定的信念,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对这些教育家的学习,我深受启发。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第一篇:《中国教育史》读后感《中国教育史》读后感一读起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从下笔。

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出的路径。

当一种框架的思想在逐渐产生之时,便寻思着构成框架的经、纬与血脉该是什么。

于是,史便成为一条清晰经线存在。

二读法之悟曾计划着,按照以往的看书习惯的话,估计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读完,还会剩下一百多页。

没有想太多,或许就是因着一种喜欢的缘故,便只管看了开来。

没有想到,提前完成阅读任务。

想起曾经和同事开玩笑地说“要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才能看更多自己想看的好书。

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专攻的缘故,这一想法有希望成为可能。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没有如以前一样同时读几本。

而是在看此书很累或没有感觉之时,看一些别的书,这样的阅读体现了主次分明。

以一本书为主要内容之时,睡觉前思考与醒来时在被窝里的闲暇便成为了了消化与思考的时间。

把一本教材当作小说来阅读,虽然这样的阅读过程会丢失好多,不过,在以理解为主要记忆方式的我而言,或许,这便是对于知识的一种最好吸收方式。

不为着什么,只为着自己喜欢,只为着想了解自己想知道的。

或许,这样的放松状态下的阅读,因为着专一,而成为一个思考的整体,或许已在大脑中进行了相关的储存。

三在读之思1换一种眼光看喜欢中国历史,一直是站在读故事与背诵的角度去看,作来一种静默的知识存放在了脑海里。

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时,体会到的是教育与中国各阶段社会命运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关于中国教育与革命的关系的实践,证明了教育对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依赖、影响与制约。

从儒家思想统治中国的历史,可以看以曾经使中国一度兴盛,一度又因为宋朱理学的灭人欲的极端而成为中国的桎梏。

于是,以太平天国的代表的便举着灭孔反儒的旗帜试图把天下大同的理想实现。

在事实的不断证明中,作为封建统治代表思想的儒家思想却又被搬了出来。

两次鸦片战争的外来侵略,使得清末的洋务运动一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

对中国教育史感想

对中国教育史感想

对中国教育史感想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初步看到中国教育史,首先被吸引的是孔子、孟子、老子、墨子与荀子的思想,使我对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说叹服中沉醉。

下面是由读后感栏目小编整理的对中国教育史的感想,欢迎查看。

【对中国教育史的感想】一读起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从下笔。

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出的路径。

当一种框架的思想在逐渐产生之时,便寻思着构成框架的经、纬与血脉该是什么。

于是,史便成为一条清晰经线存在。

二读法之悟曾计划着,按照以往的看书习惯的话,估计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读完,还会剩下一百多页。

没有想太多,或许就是因着一种喜欢的缘故,便只管看了开来。

没有想到,提前完成阅读任务。

想起曾经和同事开玩笑地说“要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才能看更多自己想看的好书。

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专攻的缘故,这一想法有希望成为可能。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没有如以前一样同时读几本。

而是在看此书很累或没有感觉之时,看一些别的书,这样的阅读体现了主次分明。

以一本书为主要内容之时,睡觉前思考与醒来时在被窝里的闲暇便成为了了消化与思考的时间。

把一本教材当作小说来阅读,虽然这样的阅读过程会丢失好多,不过,在以理解为主要记忆方式的我而言,或许,这便是对于知识的一种最好吸收方式。

不为着什么,只为着自己喜欢,只为着想了解自己想知道的。

或许,这样的放松状态下的阅读,因为着专一,而成为一个思考的整体,或许已在大脑中进行了相关的储存。

三在读之思1换一种眼光看喜欢中国历史,一直是站在读故事与背诵的角度去看,作来一种静默的知识存放在了脑海里。

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时,体会到的是教育与中国各阶段社会命运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关于中国教育与革命的关系的实践,证明了教育对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依赖、影响与制约。

从儒家思想统治中国的历史,可以看以曾经使中国一度兴盛,一度又因为宋朱理学的灭人欲的极端而成为中国的桎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为迂儒,必兼读史——读《中国教育史》的一点感想
中华职业学校
今年来一直在读书,从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到三毛《送你一匹马》,再到下决心阅读孙培青先生主编的《中国教育史》,读教育史之余又读《明朝那些事儿》,和朋友聊聊明史后又买来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目前三本书在同时进行中,学校又发了潘裕民著的《读书是最美好的事》,课间翻读时觉得潘先生的读书笔记很有个性,又激发了我想读他读过的书的欲望。

读书的确是最美好的事情,然而也是一件蛮痛苦的事情,比如说理论专著方面的《中国教育史》,内容深厚细密而又复杂枯燥,耐着性子才读到鸦片战争时期。

如果要写关于教育方面的读书笔记,也只能写写这本书里关于中国古代教育里的一点感想。

(一)儿童教育
在阅读《中国教育史》的过程当中,我主要的观察点是两个,一是儿童教育,二是教育思想的演变。

注重儿童教育是因为小女一岁多了,看着她一天天长大,看着现在幼儿的教育万象,在当下的大数据时代,我有点恐慌,怕自己育儿时的无所适从,就好比在玻璃上乱撞的苍蝇找不到出口,就很好奇古时候的小孩子读书是什么样子的,读什么书。

黄宗羲认为读书要“博”,就是多读书,有渊博的学识,这是提出独立见解的前提,想想读教育史应该可以找到一点育儿的方向。

常和朋友开玩笑地说,我得形成一套成熟的、完整的、坚定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思想,才能笃定地引导她健康成长,其实内心深处真是这样觉得的。

在儿童教育方面,主要有三位思想家有重要的论述。

1、颜之推非常重视儿童教育,尤其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

他认为幼儿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对儿童的教育应自幼儿能感知外界事物时便开始进行。

颜之推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当遵循严与慈相结合的原则。

不善于教育子女的家长,则往往重爱轻教,对幼小一味溺爱,任其为所欲为,不加管束,以致在子女面前没有威信,待到儿童已经形成骄横散漫的习气时,却又以粗暴的体罚手段治之,然终不能使儿童改邪归正,也不能使自己树立威信,而且伤害了两者之间的感情,儿童也最终堕为品德败坏者。

这种教育失败的责任,主要在于父母。

2、朱熹接受程颐等前辈学者的思想,认为在对小学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形象、生动,以激发其兴趣,使之乐意接受。

他广泛地从经传史籍以及其他论著中采集有关忠君、孝宗、事长、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训诫诗、故事等,编成《小学》一书,又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3、王守仁提出的“量力施教”,比如树刚萌芽,只能用少量的水去浇灌;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

”就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得到发展等主张,反映了其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倾向。

以上这三点还是比较片面的,虽然谈的是儿童教育,但用历史观来看我们现在的学生,也找到了一点实际教育教学的方向。

至于《外国教育史》中可能会有更好的理念,那也只能看到时候能不能中西思想糅合一下了,且不下定论。

(二)思想演变
教育思想的演变方面,每一种教育思想的产生都是和当时的统治思想密切相关。

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局动荡,客观上导致统治者权利控制的松弛,为各种异质思想文化的活跃带来了有利的条件。

玄学、佛学的兴盛,以及他们对传统儒学的冲击、批判、融合等,成为这个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特点,多玄学清谈。

唐朝高举尊儒的旗帜,然而因为统治者思想的偏向思想此起彼伏,唐太宗不喜佛但是又对玄奘取经回来大加赞扬。

武则天又大力扶植佛教、唐玄宗崇奉道教、唐高宗崇奉道教,唐宪宗信佛、唐武宗信道、唐宣宗信佛。

总之,兼用佛教、道教是不均衡的,时有起伏。

到了宋朝,宋朝统治者尊孔崇儒,大力提倡佛、道,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但积极提倡的结果,使儒、佛、道三家在长期而激烈的斗争中,逐渐走上了融合的道路,最后终于孕育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佛、道思想而成的新的思想体系——理学思想,后经元、明、清统治者的不断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运动借以发动和组织农民的思想武器,是洪秀全等创立的“拜上帝教”教义,在教义中,只有上帝是唯一的真神,其他一切权威和偶像都是“邪神”,都必须打到。

在被称为“邪神”的权威和偶像中,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学说是清王朝统治的精神支柱,加上洪秀全、冯云山等人因多次科举失意对儒学滋生的厌恶,因此成为被推倒的第一尊偶次昂。

太平天国后来改变了对儒家文化的政策,但尽管如此,其对儒学及其创始人孔子的无情批判,无疑动摇了儒学在教育内容中的核心地位。

从先秦时期的孔孟荀到汉的董仲舒和王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傅玄和颜之推、唐朝的韩愈、宋王安石朱熹明王守仁清初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每一段历史中都有在教育思想上有独到见解的人物,是中国教育思想史上丰碑式的人物,让我赞叹古人的智慧。

读史使人明智,黄宗羲也说“不为迂儒,必兼读史”。

大学的时候学的是中外文学史,后来研究生学的是先秦两汉文学,写论文时选的是有关《史记》叙事方法的内容,也因此将史记的世家和列传读了三四遍的样子,只有深入阅读了才知道为什么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了。

(三)核心素养
读教育思想史的演变,感受当下中职改革的浪潮,再谈谈现在的我最近脑子里接收到了一个思想词汇就是核心素养。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

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修订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

比如核心素养中语言素养的概念,已经不是语文学科的概念,也不是外语的概念,这里如果使用“技能”概念定位可能会低一点,但对它的特点可以说得非常清楚,它的特点是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其实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作为有效的表达和交流,远超了语文的范畴。


在此不深究核心素养方方面面的内容了,就我来看,这好似明末清初的又一轮历史的重演。

且看“清朝的科举制度是国家人才选拔的根本制度。

”和当下的学历教育不约而同。

“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丧失了作为教育机构的独立性。

”和现在的学校行政干预不也是一样一样的吗。

“既然以科举中式为目的,八股文为主要教学内容,学校在教学管理上自然只重视各种八股文考试。

”现在的高考和八股文的实质如出一辙。

而清初的黄宗羲在课堂教学中就提倡“各持一说,以争鸣于天下”的精神,不“一先生之言为标准”,而要敢于创新,发“先儒之所未廓”的民主思想,然而最让我赞叹的一位思想家就是颜元。

在当时“非朱子之传义不敢言,非朱子之家礼不敢行”的社会条件下,他敢于猛烈批判传统教育,要求培养“实才实德之士”,尤其把抨击的矛头集中指向程朱理学。

这种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梁启超说颜元时当时思想界的大炸弹。

现在核心素养的提出,也是因为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从素质教育到现在更科学的核心素养的观念,我深深感觉到教育改革在日常教学中的变化。

中职系统从2015级开始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建立,高校也将分为学术型和职业型等。

作为基层教育的一名语文教师,我深以为喜,教育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快到了,微信圈里有了这样的段子“回想当年高考我就差5分就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就差5分啊!往事不堪回首……那一年,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695,我考了69……四年后你们会明白,你们今天的所有的努力,并没有什么大用。

改变你们命运的不是知识文化,主要是酒量、胆量,爹妈、长相,还有你们村是不是要拆迁。

”这是物质享受主义者的言论,忽视了人的命运是综合因素的产物,这是物质无法衡量的,核心素养就是诸多综合因素的内容。

21世纪的人们是生于忧患,也可能将死于忧患,只能说顺应改革的潮流,做好手下的事情,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吧。

2016年5月2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