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砟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
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MHPJ-2标段编号:人工铺轨现场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2018年1月20日发布2018年1月30日实施人工铺轨现场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准备1、内业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施工方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2、外业准备提前备齐作业指导书上的施工工机具和检查仪器设备,并熟悉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满足施工要求。
二、技术标准1、钢轨类型一次性铺设跨区间500m长钢轨线路,人工铺轨利用P60kg/m-12.5m,和P50kg/m-25.00m钢轨作为工具轨,后期500m长钢轨进场后,换铺长钢轨。
2、轨枕及扣件铺设2.6m长Ⅲa型有挡肩混凝土轨枕(专线3393),每公里铺设1667根,采用弹条Ⅱ型扣件(专线3351)普通橡胶垫板,P50kg/m工具轨铺设地段,尼龙挡座处加设8mm后轨距块。
3、道床采用一级道砟、道床顶宽3.4米,土质路基采用双层道床,表层道砟30cm,底层道砟20cm;桥梁地段为单层道床道砟厚度为35cm。
道床应分层铺设、分层碾压和捣固。
线路开通前,道床密实度不得小于1.70g/m³,支承刚度不得小于100kN/mm,纵向阻力不得小于12kN/枕,横向阻力不得小于10kN/枕。
4、道岔在本次人工铺轨所涉及范围内共有沙窝线路所、邱家坡线路所两个线路所需要铺设道岔,其中沙窝线路所铺设两组右开18#道岔,图号为GLC(07)02;邱家坡线路所铺设三组18#道岔,其中两组图号为专线4308,一组图号为GLC(07)02 。
三、施工作业流程及技术要求人工铺轨作业施工步骤为:按照轨排布置计划将轨料装车、检查→预铺底砟、轨料运输、卸轨料→抬运钢筋砼轨枕粗方→钢筋混凝土轨枕锚固→散轨底大胶垫→配轨、上钢轨→细方枕、上扣配件→紧扣件→检查验收。
补砟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适用于曹妃甸扩能改造项目1标有砟道床轨道工程上砟整道施工。
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3.1 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应符合《客货共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第6.9节规定。
3.2 道砟等级及设计断面应符合设计规定。
道砟质量应符合现行《铁路碎石道砟》(TB/T2140)规定。
3.3 线路整道后,道床横向阻力不小于6.5kN/枕;支承刚度不小于60kN/mm。
3.4 铺砟整道作业时,道砟应散布均匀,轨道应逐步整正,并应符合以下规定:3.4.1 铺轨后应随即重点整道,保障铺轨列车能按15km/h的速度安全运行。
作业重点为:方正轨枕,补足并紧固配件和扣件,拨顺轨道方向,串实承轨槽处的枕下道砟,消灭反超高和扭曲。
3.4.2 每次铺砟整道,应先补充枕盒内部分道砟,然后起道、方枕、串砟、捣鼓道床,拨正轨道方向,回填清理道砟,稳定轨道。
3.4.3 铺轨后第一次铺砟整道与铺轨间隔不宜大于两个区间,铺砟厚度不宜大于100mm。
经整道后的轨道,应保障铺轨列车能按30km/h 速度安全运行。
3.4.4 采用人工或小型机具进行第二次铺砟作业时,应在第一次铺砟整道并通过5对以上列车后进行。
整道时应以高程控制桩为准。
轨向:直线用10m弦量的最大矢度和曲线用20m弦量的实际正矢与计算正矢差不得大于8mm,曲线头尾不得有反弯或“鹅头”。
轨面用10m弦量,最大矢度不得大于8mm,轨面水平和延长6.25m范围内的扭曲不得大于8mm。
轨距允许偏差为-2~+6mm。
上砟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附件一:XXXXX标段轨道工程编号:XXXX上砟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参考文本)单位:编制:审核:批准:2020年5月1日发布 2020年5月1日实施评审记录表修改记录单XX铁路轨道工程上砟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XX客运专线铁路DK76+270~DK246+765.164段内线路上砟整道施工作业。
2 编制依据⑴《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⑵《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⑶《有碴轨道施工设计图》。
⑷《客运专线有碴轨道预应力混凝土岔枕暂行技术条件》。
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及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编制作业指导书,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某些特殊工作必须持证上岗。
准备以下资料:坡度表、起道量表、拨道量表、曲线表、竖曲线表、线路纵断面图、线间距表、车站平面图、长短链表、桥隧表等。
2.2 外业技术准备(1)根据施工计划合理组织施工人员进场,为各工序合理分配施工人数,做好机具的进场检验和校定,提前做好材料需求计划。
(2)收集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参与收集的施工人员一定要做到记录准确,符合事实,并及时对数据进行检验。
3.技术要求;1、道砟的材质、品种、级别、外观、级配、颗粒形状及清洁度等符合《铁路碎石道砟》(TB/T 2140-2008)中的规定。
2、初期整道轨面标高比设计标高低 5~8CM,线路中线误差不得大于 3CM。
3、正线采用双层道床,厚度为 0.35MM,道床顶面宽度为3.4M,砟肩堆高 0.15MM,道床边坡 1:1.75。
4、到发线及其他站线采用 XX 层道床,厚度为 XXMM,道床顶面宽度为 XXM,砟肩堆高 XXMM,道床边坡 1:X。
5、桥梁自震频率为 XXHZ。
道岔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津保铁路第一标段大北环线相关的有砟道岔施工。
2、作业准备2.1施工现场准备①按设计放出四大桩(岔前、岔心及两个岔尾桩),并在岔内每5- 10m 测设一中心桩,并与前后至少100m长线路联测复核。
②场地平整:要求道砟为特级碎石道砟,目测道砟粒径、级配及清洁度符合要求,道砟铺垫的长度及宽度、厚度(>15cm)及平整度(W2cm)满足道岔铺设的直顺要求。
③清点好撬棍、活动扳手、上扣件专用扳手、100m长钢尺等工具,分类堆放,专人保管。
2.2施工技术准备① 道岔铺设前应根据《技术引进客运专线道岔(有砟)铺设技术条件》对转辙器组件和可动心轨辙叉组件检测,当不符合技术要求时,须按照偏差要求调整至合适。
②道岔铺设前,应开展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测量、道岔组装与精调、焊接、装卸、运输等特殊工种人员应持证上岗。
③道岔铺设宜采用原位铺设法,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移位铺设法。
铺设前应测设道岔中心、直股和侧股的控制基桩。
3、原位铺设施工工艺道岔原位铺设工艺流程顺序为:道岔中心及方向确定——道床平整压实——摆枕——基本轨尖轨组件就位——摆放扣件——辙叉组件就位——安装其他钢轨——初调——轨道状态全面检查——精细调整——钢轨焊接-转换设备安装——工务联调——静动态检测。
3.1道床摊铺①道砟材料及级配应符合《铁路碎石道砟》(TBT2140—2008)中特级碎石道砟标准。
②提前测量道床摊铺位置、长度、宽度、按照道床摊铺要求,采用人工或机械分层铺设,采用压强大于160kPa的压路机分层碾压,上道砟厚度至低于轨道设计标高50mm为止,同时测量道床的密度,不低于1.7g/cm3。
③砟面平整度用3m直尺检查不应大于10mm,预留起道量不应大于50mm,道岔前后各30m范围应作好顺坡并碾压。
3.2搭设组装平台在摊铺好的道床上,放好台位线,按照平台尺寸要求组装好平台、要求稳固、便于拆卸,并在平台上按照岔枕间距要求临时标注岔枕位置。
1有砟上砟整道作业指导书
有祚上祚整道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有祚道床轨道工程铺轨后上祚整道工程施工作业。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及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某些特殊工作必须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技术人员上场,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某些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施工队伍进场,安排好施工队伍的住宿;施工机械设备及各种小型机具进场及调试。
作业面具备施工条件,道祚运至施工现场。
3技术要求道路等级:客运专线;设计速度:250km/h.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首先布祚,然后配祚整形,再然后起、拔道、捣固、最后动力稳定。
4.2工艺流程上砟整道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见下图:上昨整道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5.1.1铺轨后应及时按3m间距测量各点的总起道量,每次将确定的各点起道量输入微机。
5.1.2平直地段用激光准直,根据中线桩在200〜600m范围内安装激光发射仪。
5.1.3曲线上把曲线资料输入微机。
5.1.4按照套道方式和起道量确定需要补充道砟的数量5.2施工工艺上砟整道作业施工过程中,用机车牵引K13车辆组成的列车装、运、卸、布道砟,由布砟整形车、起拔道捣固车、动力稳定车组成的大型机械化整道设备进行整道作业。
工艺步序说明如下:5.2.1风动卸砟车由内燃机车牵引进行布砟,牵引速度不得大于10km/h。
补砟分3次进行,前2次各完成需要砟量的1/2〜2/3,第3 次补足全部道砟。
布砟时应使枕盒饱满,道肩丰厚。
5.2.2每次布砟后,由轨道作业车进行起道和稳定作业。
前2次各完成总起道量的1/2〜2/3,第3次按设计轨面高程起道。
5.2.3配砟整形车将道砟收拢,通过侧犁收拢道砟向线路中心补砟,使道砟充满枕盒。
补砟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称 改建铁路承德至隆化线改线工程 交底日期施工单位 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承德至隆化线改线项目部分项工程名称轨道工程交底提要补砟整道施工交底内容: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进行。
每次起道高度不宜大于 100mm 。
3.5 铺设长度大于 20m 钢轨的轨道,在高于最高允许铺轨轨温时,不宜安排影响轨道稳定的线路作业。
3.6 交工前,应按验收要求进行一次全面整道工作。
全面整道作业应符合以下规定:3.6.1 轨温在【Tmax-(ag+C )/0.0118L 】~( Tmax-C/0.0118L )范围内时,拉轨调匀轨缝,同时方正钢轨接头。
轨缝尺寸应符合本《客货共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第 7.3.9 条的规定。
左、右股钢轨接头相错量应符合本《客货共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第 7.3.2 条~第 7.3.4 条规定。
成段调整轨缝时,事先应经调查计算,确定每根钢轨的串动方向和串动量。
方正钢轨接头应兼顾前后轨缝尺寸符合规定要求。
3.6.2 拨正轨道和改道作业应符合以下规定:1.轨道中心线与线路中线应一致,允许偏差为±50mm ,宽枕±10mm 。
相邻轨道中心线间距的允许偏差:正线与站线、站线与站线间为±20mm 。
区间线在钢梁上为±10mm ,在钢筋混凝土梁上和隧道内为±20mm ;当区间线间距设计为 4m ,倒装线线间距设计为 3.6m 时,不得有负偏差。
2.轨道方向直线应远视顺直,应 10m 弦量的最大矢度:正线和到发线不得大于4mm ,其他站线、次要站线不得大于 5mm 。
曲线起讫点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曲线应圆顺,用 20m 弦量正矢差不得大于表3.6-1 的规定。
半径小于等于 250m 的曲线轨道,宜用 10m 弦测定正矢,正矢差不得大于表 3.6-2 的规定。
曲线头尾不得有反弯或“鹅头”。
3.轨距允许偏差:-2~+6mm 。
加宽递减率,正线到发线不应大于 1‰,其他站线不应大于 2‰。
铺设标准轨施工作业指导书
铺设标准轨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宁安铁路宁芜上行线改建、芜湖站、芜湖南站、芜湖东Ⅵ场铺设标准轨施工。
2 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3.1 铺轨应符合以下规定:3.1.1各级线路均应铺设设计规定类型的钢轨。
特殊情况下,需要铺设与设计不同类型钢轨时,按变更设计办理。
3.1.2当铺设不同类型的钢轨时,应集中成段铺设。
同类型钢轨成段铺设的长度:正线不得小于1km,站线同一股道应铺设同一类型的钢轨,困难条件下,除使用铁鞋制动地段的调车线外可铺设不同类型的钢轨。
两连接钢轨的轨型差不得大于一个等级,并应采用异型轨连接。
3.1.3非标准长度钢轨应以同一长度集中成段铺设。
成段长度:正线轨道不得小于500m,站线同一股道可集中铺设两种不同长度的钢轨。
采用非标准钢轨的长度:正线轨道,铺设12.5m钢轨地段不得小于11 m,铺设25m 钢轨地段,当轨型为43kg/m 及以上时,不得小于21m;到发线上不得小于10m;其他站线、次要站线不得小于8m。
曲线轨道不宜铺设非标准长度钢轨。
3.2轨道应采用相对式接头。
直线地段同一轨排宜选用长度偏差相同的钢轨配对使用,相差量不宜大于3mm,并应左右随时调整抵消,累计差不得大于15mm,曲线内股总缩短量按《客货共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附录E的有关公式计算确定。
曲线外股用标准长度钢轨,内股接头位置超限时,用厂制缩短轨调整。
两股钢轨接头位置相错量应符合以下规定:3.2.1 正线和到发线,直线地段不应大于40mm,曲线地段不应大于40 mm 加采用的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
有砟轨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白浩)
有砟轨道作业指导书目录一、适用范围 (1)二、施工准备 (1)三、有砟轨道施工工艺流程 (1)四、工艺操作 (2)4.1底层道砟铺设 (2)4.2换铺长钢轨施工工艺 (4)4.3上砟整道施工工艺 (14)五、单元轨工地焊 (20)5.1铝热焊接工艺流程 (20)5.2工艺说明 (21)5.3到焊接现场前的准备工作 (21)5.4在焊接现场的准备工作 (21)5.5轨道的准备工作 (21)5.6钢轨端头的准备 (22)5.7钢轨端头的对正 (22)5.8砂模的准备 (23)5.9预热 (24)5.10焊药包的准备(在预热之前或预热过程中) (24)5.11浇注 (25)5.12拆除砂模与推瘤 (25)5.13热打磨 (25)5.14冷打磨 (25)5.15收尾工作 (26)5.16特殊条件下的铝热焊接 (26)5.17对于已磨损的钢轨 (26)5.18寒冷气候条件(刮风或下雨及下雪、温度低于15℃) (26)5.19对于使用钢轨扩张器的情况 (27)5.20对于出现焊药“冻结”的紧急情况 (27)5.21焊接质量检查及数据分析 (27)5.22现场焊接失败时的处理措施 (27)5.23现场铝热焊施工要点 (28)六、应力放散与线路锁定 (29)6.1施工方法 (29)6.2施工工艺 (33)七、无缝线路轨道整理 (36)7.1轨道整理应作好以下各项工作 (36)7.2轨道整理基本工艺流程 (36)八、钢轨预打磨 (36)8.1钢轨全线预打磨施工基本工艺 (37)8.2质量检验 (37)九、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 (37)十、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 (38)10.1施工安全 (38)10.2环境保护 (38)一、适用范围适用于白浩铁路有砟轨道铺设。
二、施工准备1、施工调查;2、轨道部件的质量检验及储存;3、施工人员培训及机械准备;4、检测机构设置及相应设备;5、线路基桩设置;6、铺轨前与线下施工单位交接;7、铺轨基地建设。
上碴整道作业指导书
上碴整道作业指导书上碴整道主要设备有:汽车自卸车、风动卸碴车、捣固车、稳定车、配碴车、小型捣固机、小型起道机等.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对所有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对所有上线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和业务培训.(2)按《铁路路基施工验收标准》对已型的路基作水平和中线灌通复测。
调查所有进入路基的施工通道,作出经济可行的底碴运输方案.2、工艺流程(见图2-1)上碴前准备汽车运输道碴摊铺底碴铺轨风动卸碴车上碴人工上碴整道图2-1 上碴整道工艺流程图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序号作业工序人数1 东风自卸车台10 1 上底碴122 风动卸碴车辆15 2 摊铺底碴10 3 内燃机车辆 2 3 测量 44 XYD-2型液压捣固机台 2 4 上碴整道505 D08-32捣固车台 1 5 大机养206 WD-320稳定车台 1 6 整理道床20大机三捣两稳整理道床3、主要机具设备、劳动力组织见表3-14、施工工艺1)上碴整道前的准备(1)应对路基面作水平、中线贯通复测,基床表面中线高程、路肩高程、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应符合下表 序号项 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中线高程±20mm 每100m 等间距检查3点 水准仪测量 2 路肩高程 ±20mm 每100m 等间距检查3点(左、右各3点) 水准仪测量3 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30mm 每100m 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 尺量 4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100m 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尺量 5 横坡 ±0.5% 每100m 等间距检查3坡度尺7 SPZ-200配碴车 台1 合 计 116个断面量、水准仪测量(2)正线线路基桩应按直线段每100m,曲线段每25m 设置一对,缓和曲线起终点及圆曲线中点各增设一个.每一个基桩应在道床外作好护桩.(3)接收程检合格证及相关的线路资料.(4)调查选定的道碴存放地及进入路基的通道.对已破坏的便道进行修复。
上碴整道作业指导书
质量体系作业文件上碴整道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T1103ZZ—LW实施日期:2004年7月1日受控状态:(盖章受控)发放编号:发送给: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兰武二线铺轨工程指挥部编制概况编制部门:工程管理部编制人:日期:审核人职务:项目总工程师姓名:日期:批准人职务:项目经理姓名:日期:作业文件修改记录单编制内容1、编制目的兰新铁路兰州西至武威南段增建二线无缝线路铺设工程P1标段位置为:河口南(含)(K32+306.41)~打柴沟(含)(K158+483.2)段、打柴沟(不含)(K158+48.2)~龙沟(不含)(DK184+000)段左线,正线全长146.249km。
本作业指导书保证P1标段上碴整道的顺利进行,确保上碴整道的安全和施工质量优良。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指挥部上碴整道施工作业。
3、上碴整道作业方法3.1 总体方案根据我部对线下单位施工情况的现场调查,对各分段验交的路基采取分段上铺底碴的方法,上碴采用公路运输的上碴方式。
对能上碴的各段,先以5-8T的自卸汽车或拖拉机上碴,并以人工摊平。
初铺厚度不小于20cm,宽度不小于6m。
轨排铺设后,线路上碴整道分四至五次完成。
第一次上碴整道应在轨排铺设后立即进行,K13风动卸碴车补碴,人工配合与小型捣机具整道。
目标是消除反超高、吊板、三角坑等影响行车安全的隐患,保障工程列车行车安全。
后四次采用大型养路机械(SPZ-200型配碴整形车、09-32自动起拨道捣固车、WD-320型动力稳定车)整道,每次起道量不得超过80mm,最后一次不得超过50mm。
线路最后完全达到设计文件和验收规范的要求,直线平直、曲线圆顺。
3.2 上碴整道工艺流程上铺底碴→铺设轨排→第一次人工初整道→第二次上碴整道→第三次上碴整道→第四次上碴整道→线路锁定→精细整道→质量检测→竣工验交3.3 施工准备3.3.1 取得线下施工单位线路测量资料、中桩、基桩和水准点,进行复测,合格后方可进行预铺底碴。
技术交底--上砟整道
(注:动车走行线、货车外绕线、联络线土质路基地段采用双层道床,其中面砟厚30cm,底砟厚20cm;石质路基道床厚35cm;渗水土路基道床厚30cm)
3)道床边坡坡度为1︰1.75;砟肩堆高为15cm。
4)双线道床顶面宽度分别按单线设计(半径小于800的曲线地段曲线外侧道床顶面加宽10cm)。
4、起道
新线起道时,通常先选择直线左股、曲线股作为标准股,根据测量站提供的数据,以线路的边桩为基准,按低于设计标高8cm起道,并在轨下串实道碴,作为起道瞄视的基准点。每次至少起好两个基准点,中间部分的轨顶标高由线路工看道顺平。曲线上可以设置20mm的超高。
5、串碴
在起道后应将路肩处的道碴填入枕木盒中,以便进行有效地捣固。
5)有砟双线线间距小于或等于4.6m时,两线间宜用道砟填平并形成龟背状,同一地段的道床线型要保持平顺一致。
6)铺设Ⅲ型轨枕地段道床顶面与轨枕中部顶面平齐;
岔枕、桥枕等其他轨枕地段道床顶面低于轨枕承轨面3cm。
3、道床断面图
XXX正线设计道床断面图如下:
编制
复核
接收人
编制
复核
接收人
二、施工方法及流程:
五、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队伍开工后每天需向我部调度人员上报当日完成进度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施工时施工队应做好质量自检工作,当上道工序施工完后,应经我部现场质检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交底中未明确的事宜,施工单位应及时与我部沟通,在取得书面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六、附属说明:
人工上碴整道是对新铺轨道随同每次补碴用人工及小型机械逐步整正的过程。其作业重点为:方正轨枕,补足并紧固配件和扣件,拨顺轨道方向,串实承轨处的枕下道砟,消灭反超高和三角坑。
铺砟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补砟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补砟整道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工程铺轨后补砟整道工程施工作业。
2 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及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某些特殊工作必须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技术人员上场,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某些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施工队伍进场,安排好施工队伍的住宿;施工机械设备及各种小型机具进场及调试。
作业面具备施工条件,道砟运至施工现场。
3技术要求道路等级:利用既有xx地段维持既有线标准;设计速度:120km/h.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首先布砟,然后配砟整形,再然后起、拔道、捣固、最后动力稳定。
4.2 工艺流程上砟整道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见下图:上砟整道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5.1.1铺轨后应及时按10m间距测量各点的总起道量,每次将确定的各点起道量输入微机。
5.1.2平直地段用激光准直,根据中线桩在200~600m范围内安装激光发射仪。
5.1.3曲线上把曲线要素资料输入微机。
5.1.4按照套道方式和起道量确定需要补充道砟的数量5.2施工工艺上砟整道作业施工过程中,用机车牵引K13车辆组成的列车装、运、卸、布道砟,由布砟整形车、起拔道捣固车、动力稳定车组成的大型机械化整道设备进行整道作业。
工艺步序说明如下:5.2.1风动卸砟车由内燃机车牵引进行布砟,牵引速度不得大于10km/h。
补砟分3次进行,前2次各完成需要砟量的1/2~2/3,第3次补足全部道砟。
布砟时应使枕盒饱满,道肩丰厚。
5.2.2每次布砟后,由轨道作业车进行起道和稳定作业。
前2次各完成总起道量的1/2~2/3,第3次按设计轨面高程起道。
5.2.3配砟整形车将道砟收拢,通过侧犁收拢道砟向线路中心补砟,使道砟充满枕盒。
道岔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道岔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适用于连盐铁路工程道岔铺设施工。
二、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并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岗前技术培训。
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前应配齐生产用的工器具,施工用的道岔材料需有厂家的生产合格证。
三、技术要求3.1 一般要求3.1.1 道岔铺设前,道砟摊铺应平整,底砟应碾压密实。
3.1.2 道岔位置应按设计铺设,困难条件下,可在不影响股道有效长度和不变更其他运营设备条件下,将道岔位置前后移动不得大于0.5m。
3.1.3道岔因钢轨焊接方式、绝缘接头位置等影响道岔内配轨长度时,采购前应予明确。
3.1.4与正线连接的道岔前后各50根、与站线连接的道岔前后各15根(含岔后长岔枕)轨枕的类型应与岔枕类型相同,每千米铺设根数应与连接线路标准一致。
道岔直股前后线路过渡枕的型号、根数及间距,应符合铺设图的规定。
3.1.5道岔轨面高程应与连接的主要线一致,与另一线的轨面高差,宜自道岔后普通轨枕起向站内顺接。
顺接坡度不应大于该线最大设计限坡,与相邻坡段的坡度差不应大于4‰,超过时应设竖曲线。
伸入到发线有效长范围内的坡度不应大于1.5‰。
3.1.6更换道岔时应同时更换前后引轨(引轨宜为25m)。
再用道岔前后应铺设与道岔磨耗程度相近的钢轨,否则在接头1m范围内应打磨接头处轨面高低差及轨距线错牙。
3.1.7交叉渡线铺设时,四组单开道岔与主要连接线应在一个平面上,次要连接线上的道岔与前后连接线轨面高差,按规定顺坡,并兼顾相邻道岔。
3.1.8道岔铺设后,其岔后另一股连接线未铺前,撤叉心后间隔铁处应加铺一根临时短轨,尖轨应钉固加锁。
新铺道岔临时使用时,应安装转辙设备,不得用撬棍扳道或用其他方法支顶尖轨。
3.1.9当道岔轨型与连接线路轨型不一致时,道岔前后应各铺一节长度不小于6.25m与道岔同型号的钢轨,在困难条件下,长度可减小到4.5m。
两前后道岔间距小于9m时,道岔轨型应一致或两道岔直接用异型轨连接。
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
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一铺砟利用汽车运输,一次铺足底砟并压实,预铺部分面砟。
1.1 预铺道砟前对道砟进行检验。
道砟等级、材质及级配应符合设计及道砟技术条件要求1.2预铺道砟前,核对路基面的高程及中桩,根据其摊铺厚度及中线,在路肩挂拉弦线,长度一般为150-200m,每10m设置一支点,并在两端用加紧器将钢弦拉紧。
1.3 摊铺压实,运砟车辆在基床表层上行驶时,应做到缓行缓停,禁止突然急速或刹车,在中速度运行宜小于15km/h。
预铺道砟厚度不宜小于150mm,砟面应整平压实,砟面中间不得凸起,可压出凹槽。
道砟整平、压实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应统一指挥。
人工平整压实砟面,不得出现反超高、大的三角坑。
在桥上铺砟应做好防护,并注意桥下行车情况。
1.4砟面外形:铺设完成的砟面应在纵横向变坡、宽度、厚度等方面达到要求。
用3m靠尺检查砟面平整度,设计时速小于160km/h 时为30mm。
压实密度不小于1.6g/cm³。
二装卸轨枕和钢轨及散枕钢轨和轨枕装运至工地后,利用人工或吊车卸至路基上。
用线拉出轨枕边线,将卸在路基上的轨枕人工抬摆到位,要求轨枕间距基本符合要求。
三钢筋混凝土轨枕硫磺锚固硫磺锚固浆配合比由实验确定,抗压强度不低于35Mpa,道钉锚固后的抗拔力不低于60KN。
锚固采用特制的锚固架进行正锚,锚固材料必须符合《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具体工艺如下3.1螺旋道钉锚料由硫磺、水泥、砂子、石蜡配制而成。
材料技术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硫磺为纯度不小于95%的一般工业用硫磺,配制前应破成碎块。
若受潮,要在配制前干燥。
②水泥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如有结块,配制前要过筛。
③砂子粒径不得大于2mm,泥污含量不得大于5%,配制前要烘干。
④石蜡为一般工业用石蜡,配制前要破成碎块。
⑤各种材料内不得混有杂物。
3.2成分配合比按下列规定选用:1.根据气候和材料技术条件,按下列规定的重量配合比范围由试验选定各种材料用量:硫磺:水泥:砂子:石蜡=1:(0.3~0.6):(1~1.5):(0.01~0.03)配制成的溶液的流动度要求为较稠且不影响灌注。
补砟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补砟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1、作业制度1.1 施工作业执行文件:施工项目部下发的有效设计图纸、技术交底文件、《补砟整道作业指导书》、《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1.2 施工作业执行的强制性规范:《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1.3 作业队制订的《﹡﹡作业队施工职责分工及岗位责任制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与有砟道床轨道工程上砟整道作业。
3、工艺流程见补砟整道的大型养路机械养护作业工艺框图五。
图五补砟整形的大型养路机械养护作业工艺框图4、施工要求铺轨后,为确保轨道稳定,需及时对线路进行补砟整道,达轨道达一定稳定状态后,进行单元轨焊(即将已铺设的500m长轨焊接成1-2km单元轨节),继续对线路补诈,大型机械哈养路机组整道,待线路达到初稳定状态,即可进行钢轨应力放散,线路锁定作业。
对锁定完的线路还要进行少量的补诈,精细整道,以最终使轨道线路达到稳定状态,轨面设计标高,道床密度道床刚度,道床横纵向阻力,轨道几何形态能够符合规定要求。
4.1 御砟组织根据底砟摊铺情况及道床设计标高,确定起道次数和起道量,结合日进度,确定日道砟要量,御诈次数和每次御砟量。
K13风动御砟车由机车牵引进行御砟,第一次御砟在铺轨后立即进行。
御砟量按设计面砟数量的65%控制,第二次御砟在maz机组作业一遍后进行,御砟量按设计数量的20%控制;maz机组作业两遍后御完剩下的道砟,约为设计量的15%.直至道床厚度达到设计标准,轨面高程符合设计规定要求。
4.2 补砟整道的施工方法大型机械化养整道作业由补砟,整形,起拨捣,动力稳定四部分组成,补砟整道均在长轨铺设后进行。
道床补砟采用k13风动御砟车,大养机组分次正道作业后线路即可大到初期稳定状态要求,然后进行线路锁定等作业。
(1)施工准备长钢轨铺设完成后,及时拆除影响机械化整道作业的线路设施及障碍,对线路进行测量,确定起,拨道量,在直线段标出起,拨道量,形式为“+→”,其中“+××”表示起道量,“→”表示拨道方向,“﹡﹡”表示拨道量,并标明起道起止点。
2有砟轨道底砟摊铺作业指导书(二)
有砟轨道底砟摊铺作业指导书(二)(作者:行云流水)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铁路有砟道床轨道工程摊铺机摊铺底层道砟作业施工。
2. 作业准备2.1施工前要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收集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
铺砟前应由线下施工单位提供线路测量资料,包括线路的中桩、基桩和水准点,并进行铺砟前路基面(含桥梁、隧道)检查,复测线路中桩、基桩及路基面(含桥梁、隧道)高程,形成交接记录。
2.3砟场检验道砟应按规定进行建场检验、生产检验和出场检验。
建场检验和生产检验由铁道部指定单位进行,出场检验由采石场进行。
道砟出场前应查验建场检验证书、生产检验证书和产品合格证。
3.技术要求3.1铺轨前的底层道砟摊铺应严格按照《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进行。
3.2道砟进场时的粒径级配、颗粒形状及清洁度应符合现行铁路碎石道砟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3.3底层道砟摊铺宜为为150~250mm,单线宽度一般为4.5~5m,双线摊铺宽度宜为9~10m。
3.4底层道砟应采用压强不小于160kPa的机械碾压,压实密度不低于1.7g/cm3。
4. 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底层道砟摊铺可利用既有马道及正线路基将道砟通过汽车运送到路基上,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摊铺平整,压路机压实。
底层道砟摊铺施工流程为:自卸汽车运送道砟,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压实。
其特点:摊铺效率高,道床平整度好,道床密实度能达到规定要求。
4.2工艺流程底砟摊铺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图1 底砟摊铺施工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5.1道砟进场时应对其品种、外观等进行验收,其质量应符合铁路碎石道砟相关技术条的规定。
道砟生产应有生产检验证书和产品合格证。
5.2摊铺机作业⑴安置激光发射器,设置水平、纵坡及曲线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XXXXX标段轨道工程编号:XXXX上砟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参考文本)单位:编制:审核:批准:2020年5月1日发布 2020年5月1日实施评审记录表修改记录单XX铁路轨道工程上砟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XX客运专线铁路DK76+270~DK246+765.164段内线路上砟整道施工作业。
2 编制依据⑴《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⑵《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⑶《有碴轨道施工设计图》。
⑷《客运专线有碴轨道预应力混凝土岔枕暂行技术条件》。
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及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编制作业指导书,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某些特殊工作必须持证上岗。
准备以下资料:坡度表、起道量表、拨道量表、曲线表、竖曲线表、线路纵断面图、线间距表、车站平面图、长短链表、桥隧表等。
2.2 外业技术准备(1)根据施工计划合理组织施工人员进场,为各工序合理分配施工人数,做好机具的进场检验和校定,提前做好材料需求计划。
(2)收集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参与收集的施工人员一定要做到记录准确,符合事实,并及时对数据进行检验。
3.技术要求;1、道砟的材质、品种、级别、外观、级配、颗粒形状及清洁度等符合《铁路碎石道砟》(TB/T 2140-2008)中的规定。
2、初期整道轨面标高比设计标高低 5~8CM,线路中线误差不得大于 3CM。
3、正线采用双层道床,厚度为 0.35MM,道床顶面宽度为3.4M,砟肩堆高 0.15MM,道床边坡 1:1.75。
4、到发线及其他站线采用 XX 层道床,厚度为 XXMM,道床顶面宽度为 XXM,砟肩堆高 XXMM,道床边坡 1:X。
5、桥梁自震频率为 XXHZ。
4 有碴轨道上碴整道施工工艺4.1 工艺概述首先采用风动卸砟车由内燃机车牵引进行布砟,利用配砟车、捣固车、动力稳定车组成机械化整道机组(简称 MDZ)进行作业,对已补砟并达到大机条件的地段采用配砟整形车进行配砟,捣固车紧跟进行拨道捣固,采用动力稳定车进行稳定,完成一个捣固作业循环。
4.2 工艺流程4.3 施工准备(1)铺轨后应及时按3m间距测量各点的总起道量,每次将确定的各点起道量输入微机。
(2)平直地段用激光准直,根据中线桩在200~600m范围内安装激光发射仪。
(3)曲线上把曲线资料输入微机。
(4)按照套道方式和起道量确定需要补充道碴的数量。
4.4 整道作业4.4.1 配砟整形作业(1)配砟整形车在收放工作装置时,选择线路较平直地段进行。
在双线地段应与防护员联系,当确认邻线无列车通过时方可收起和放下工作装置。
(2)中犁放下后距轨枕面 10-15MM,清扫装置放下后距轨枕面 10-15MM。
(3)配砟整形车工作时,注意线路上的固定装置和障碍物。
遇有妨碍作业的物体时,应及时收拢侧犁。
(4)在提速或减速时应避免冲击,作业时应及时调整各作业装置,使道砟分布均匀,避免局部堆积。
4.4.2 起道、拨道、捣固作业起道、拨道、捣固作业宜在长轨铺设轨温-20~+15℃范围内进行。
(1)起道作业第一、二遍起道量不宜大于 60MM,第三、四遍起道量不宜大于 50MM。
每次起道作业后轨枕头外侧应有一定数量的道砟,以保证轨道的稳定性。
起道作业时,机械操作人员应准确输入标准在轨枕面上的起道量,并随时注意观察左右起道显示表及横向水平表的指示摆动状态,前后操作人员应保证对起道抄平数量一致。
曲线外轨超高应分次起道达到设计值,并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均匀递减。
(2)拨道作业一次拨道量不宜大于 50MM。
手动控制作业时,输入曲线拨道量值、曲线超高值及曲线正矢值;作业时前后操作人员加强联系,保证对拨道作业控制调整的一直。
(3)捣固作业起道量 50MM 以上时,宜选择双捣作业;起道量 50MM 以下时,宜选择单捣作业。
枕下道砟厚度不足 150MM 时,不得进行捣固作业。
捣固作业结束前,应在作业终点划上标记,并以此开始按不大于 2‰的坡度递减顺坡。
不宜在圆曲线上顺坡,严禁在缓和曲线上顺坡结束作业。
(4)路基与桥梁、路基与隧道、新筑路基与既有线路基连接地段 30M 范围内及路基换填地段应加强捣固。
4.4.3 动力稳定作业每层道床起道、捣固作业后,应进行 1-2 次动力稳定作业。
从路基向桥上动力稳定时,应在上桥前 30M 范围内把竖向荷载逐渐降低 50%,并在下桥后 30M 范围内再把竖向荷载逐渐提高到原来数值。
隧道中宜采用相同方法。
作业走行速度不得低于1KM/H。
动力稳定车在桥上不得开始起振,也不宜结束动力稳定作业。
在线路横向水平较差的情况下,应分别针对两侧钢轨调整其预订下沉量及垂直预加荷载。
4.5 施工机械及工艺装备(1)施工机械包括内燃机车、K13风动卸碴车、配碴整形车、起拨捣固车、动力稳定车、装载机。
参见表7~10表。
(2)工艺装备包括全站仪、水准仪、直靠尺、钢尺、测绳、轨检仪、道床刚度仪。
表7 SPZ200配碴车的主要技术性能表8 09-32捣固车作业条件表9 09-32捣固车主要结构参数表10 WD-320型动力稳定车主要技术性能4.6 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1)风动卸碴车由内燃机车牵引进行补碴,牵引速度不得大于10km/h。
补碴分3次进行,前2次各完成需要碴量的1/2~2/3,第3次补足全部道碴。
布碴时应使枕盒饱满,道肩丰厚。
(2)每次补碴后,由轨道作业车进行起道和稳定作业。
前2次各完成总起道量的1/2~2/3,第3次按设计轨面高程起道。
(3)配碴整形车将道碴收拢,通过侧犁收拢道碴向线路中心补碴,使道碴充满枕盒。
道碴配置高度低于钢轨头部但高于轨枕面不大于10cm,并清除钢轨及轨枕面上道碴。
按设计断面对道床进行整形,做道肩堆高。
(4)捣固车作业前在200~600m范围内安装激光发射仪,捣固车根据输入的资料进行光电转换,自动控制对线路进行起、拨、捣作业。
起道量在60~80mm时,捣固两次;起道量60mm以下时,捣固一次。
(5)动力稳定车在首次捣固作业后对道床进行两次动力稳定,动力稳定车的行进速度为1.5km/h。
以后每捣固一次,动力稳定一次,动力稳定车的行进速度为0.6km/h。
(6)质量要求①起拨道、捣固作业,在长钢轨锁定轨温-20~长钢轨锁定轨温+15℃范围内进行。
②每次整道作业完毕,利用轨检仪对线路状况的检测结果,对捣固车和动力稳定车给定的作业参数进行调整,以便有针对性地安排精整作业。
捣固作业参数及作业标准参见表11、表12。
表11 捣固作业参数及作业标准表12 稳定作业参数作业组织见表13。
表13 作业组织4.8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1)道碴应符合《铁路碎石道碴》(TB2140)中特级碎石道碴的材质要求。
检验方法:查验道碴厂(场)建厂(场)检验证书、生产检验证书和产品合格证。
(2)道碴进厂(场)时的粒径级配、颗粒形状及清洁度应符合铁路碎石道碴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检验方法:采用筛分、专用量规或特定检验。
检验数量:每5000M3为一批,不足5000M3时亦按一批计。
每批抽检一次。
(3)道床经分层铺设、起道、捣固、稳定作业后,达到初期稳定阶段时,道床状态参数应达到表1要求。
表1 初期稳定阶段道床状态参数指标及检验(4)整道后的道床断面应满足设计要求,曲线外轨超高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均匀减速。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5)轨道达到初期稳定阶段时,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道床初期稳定阶段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的规定。
表3 稳定道床状态参数指标及检验(7)有碴轨道静态平顺度铺设精度标准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有碴轨道平顺度铺设精度标准及检验扭曲。
(8)道床厚度、碴肩宽度及堆高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 道床厚度、碴肩宽度及堆高检验合表6的规定表6 道床稳定阶段轨道几何尺寸静态检验4.9 生产效率及材料消耗MDZ机组(配碴整形车、起拨捣固机、动力稳定车)联合作业效率为5-6KM/8H。
4.10 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1)稳定车在桥梁上作业时,其参数宜选定为:作业走行速度为1.8KM/H,0.5倍垂直工作力,动频率采用30HZ。
(2)在桥上进行动力稳定作业时,必须在动力稳定车进入桥梁前30M与距桥台耳墙10M外,将稳定作业参数调节至桥上稳定作业的规定值,并在动力稳定车离开桥台耳墙10M后,方可调节作业参数。
(3)桥上稳定作业时不得停机、重新起振作业和终止作业。
一旦出现非故障停机时,应立即关掉垂直预加载和振动。
如要继续进行稳定作业,必须先将动力稳定车退出桥梁区段,然后再按规定上桥作业。
(4)各种作业车辆必须严格按照规定速度行车,避免出现脱线甚至颠覆事故。
(5)大型机械作业时,人员不得进入作业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