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主要内容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
5)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北、合肥、淮南6个市先后被确定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芜湖市实行了“一元化”户籍制度,铜陵、马鞍山市率先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4) 城乡一体化取得进展
全省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05年的2.89%上升到2010年的3.08%。城市发展迅速。2011年,我省16个省辖市城区人口占全省29.6%、行政区域面积占全省19.1%,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占51%、地方财政收入占65%、工业生产总值占6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的57%,拥有近90% 的高校和技术研究中心。
现状图
主要成效
1)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全省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5.5%提高到2011年的44.8%,年均提高1.55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7.5个百分点缩小到6.5个百分点
7.5
6.5
2) 城镇体系不断优化
省域城市群体系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和皖北城市群“一圈一带一群”竞相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格局。沿江城市发展势头强劲,皖北、皖西城市发展普遍提速,皖南旅游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县城和小城镇也呈现出快速扩张势头。
人口向合肥集中趋势明显
总量分析
节点分析
合肥、芜湖发展最突出
商品流、资金流向合肥、马芜铜集中趋势明显
银行资金流及主要金融中心分析资金主要流入地:合肥、芜湖、铜陵流出地:宿州、阜阳、亳州、安庆
存款区位商/贷款区位商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结论四:全省分区发展差异明显
城镇化水平差距大
问题1:皖北与皖江发展不平衡
从排名情况看:近年来安徽省GDP总量在全国的排名略有上升。2008年GDP年增长率有很大提升,排名上升至全国第12位。
淮上区沫河口镇(暨蚌埠精细化工园)总体规划(2015-2030
淮上区沫河口镇(暨蚌埠精细化工园)总体规划2015-2030年文本淮上区沫河口镇(暨蚌埠精细化工园)总体规划(2015-2030年)文本(草稿)目录第1章总则............................................................................................ - 3 -第2章发展策略 ......................................................................................... - 3 -第3章镇村体系规划 ..................................................................................... - 4 -第4章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 - 5 -第5章镇区性质与规模 ................................................................................... - 6 -第6章镇区空间布局规划 ................................................................................. - 6 -第7章镇区交通规划 ..................................................................................... - 8 -第8章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 - 9 -第9章镇区公用设施规划 ................................................................................. - 9 -第10章空间管制规划 ................................................................................... - 12 -第11章近期建设规划 ................................................................................... - 13 -第12章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 ............................................................................. - 13 -附则................................................................................................. - 14 -第1章总则第1条为加快市域城镇体系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提高沫河口镇的经济实力,加快沫河口工业园区的发展,落实科学社会发展观,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特编制《淮上区沫河口镇(暨蚌埠精细化工园)总体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货物或服务类采购项目
****货物或服务类采购项目政府采购需求报告(试用版)编制单位:蚌埠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盖章)编制时间: 2018年9月11日项目名称:蚌埠市建筑垃圾治理规划编制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人:蚌埠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联系人:何啸黎联系电话:3129027 资金来源:财政预算资金(或者其他资金)采购预算:100(万元)付款方式:编制规划初稿后30日支付合同价的30%,通过规委会初审后支付合同价的40%。
通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30日内支付余下30%的合同款。
供货(安装)期限(或服务期限):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10日内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后60个工作日完成。
售后服务要求:见附件。
拟采用的采购组织形式:集中采购拟采用的政府采购方式:公开招标拟采用的评审方法:综合评分法供应商资格或特别要求:采购货物清单、技术参数如下:序号采购项目清单技术参数(或技术要求)数量备注第一项:1技术参数(或技术要求):2技术参数(或技术要求):★……3第二项: 45…备注:1、标有“★”的参数为关键性技术参数,必须无条件满足,如有一项不能满足,视为未实质性响应采购需求;2、未标“★”的参数为非关键性技术参数,如有三项或三项以上不满足,也视为未实质性响应采购需求。
政府采购服务技术要求如下:蚌埠市建筑垃圾治理规划编制招标需求一、项目名称蚌埠市建筑垃圾治理规划编制。
二、招标人蚌埠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三、预算金额财政资金100万元。
四、投标人资格要求(一)符合《政府采购法》第22条的一般资格条件的规定。
(二)本项目特定资格条件:1.投标人资格要求:(1)具有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甲级资质;(2)项目负责人:具有环境工程高级工程师职称或注册城市规划师。
2.其他要求: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五、规划背景与目标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城函〔2018〕65号),对建筑垃圾治理工作进行了部署。
蚌埠市被列为全国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城市,成为全国建筑垃圾治理35个试点城市之一。
规划项目选址报告
目录一、选址的目的 (3)1.1 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保证工业建设项目顺利进行 (3)1.2 为土地的行政管理服务,建立科学快捷的用地审批体系 (3)1.3 为土地的高效持续利用服务,获取土地利用的最大综合效益 (3)二、怀远经济开发区的区位情况 (3)2.1. 安徽省在长三角的区位 (3)2.2 蚌埠在安徽省的区位 (4)2.3 怀远在蚌埠的区位 (4)三、县域基本概况 (5)3.1 自然地理位置 (5)3.2 资源特色 (5)3.3 自然环境 (5)3.4 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5)3.5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6)四、怀远经济开发区发展概况 (6)4.1. 自然地理位置 (6)4.2 用地范围 (6)4.3 规划结构 (7)4.3.1 "三区" (7)4.3.2 "两带" (7)4.4 怀远经济开发区性质 (7)4.5 发展情况概况 (7)4.5.1 经济运行情况 (7)4.5.2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8)4.5.3 企业发展情况 (8)4.5.4 重点产业培育情况 (8)4.5.5 土地利用情况 (9)五、怀远经济开发区扩区的必要性 (9)5.1 扩区是响应政府相关精神和落实相关规划的的重要措施 (9)5.1.1东向发展,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 (9)5.1.2 安徽省自主创新政策 (10)5.1.3 安徽的“开发沿淮、促进全省”的战略目标 (10)5.1.4 安徽省对皖北的扶持政策扩容升级 (11)5.1.5 怀远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 (11)5.2 加快两地的共同发展 (11)5. 3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取得较大的经济社会效应 (12)5. 4 有利于扩大就业,促进社会综合事业的发展 (12)5.5 怀远经济开发区一期不能满足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怀远经济开发区现状不能满足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12)5.6 小结 (12)六、址评估框架 (13)6.1论证依据 (13)6.1.1 法律、法规及政策 (13)6.1.2 相关规划、研究报告 (13)6.2 论证框架 (13)6.3 论证评估的技术路线 (13)6.3.1 评估原则 (14)6.3.2 评估技术框架 (14)七、研究的步骤和内容 (15)7.1选址原则 (15)7.1.1 所选地址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土地总体利用规划 (15)7.1.2 充分考虑现有设施的建设状态及拆迁难度,满足环保要求 (15)7.1.3 要提高产业配套以及配套设施 (15)7.2 确定可建设用地的范围 (15)7.2.1 自然因素 (16)7.2.2 市域内重大基础设施因素 (17)7.3 初选方案 (18)7.4 选址方法的确定 (18)7.4.1 定量分析 (18)7.4.2 定性分析 (28)7.5 结果分析 (30)八、选定方案协调分析 (30)8.1 经济开发区扩区与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30)8.2 经济开发区扩区与怀远县总体规划的协调 (32)8.2.1 与怀远县结构规划的协调 (32)8.2.2 与怀远县布局规划的协调 (32)8.2.3 与怀远县综合交通规划的协调 (33)8.2.4 与怀远县绿地系统规划的协调 (34)8.2.5 与怀远县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规划的协调 (35)8.2.6 与怀远县防灾系统工程规划的协调 (35)8.2.7 与怀远县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 (37)8.2.8 与怀远县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的协调 (37)8.2.9 与怀远县配套生活设施规划的协调 (38)8.3 经济开发区扩区与原经济开发区一期工业区总体规划的协调 (39)九、评估结论与主要建议 (40)9.1 评估结论 (40)9.2 主要建议 (40)9.2.1 根据怀远经济开发区一期协调扩区的管理体制机制 (40)9.2.2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提升经济开发区水平 (41)9.2.3 完善经济开发区配套功能 (42)9.2.4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开发效益 (42)9.2.5 开展考核评价,引导经济开发区扩区又好又快发展 (43)9.2.6 在建设施工中因地制宜,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43)一、选址的目的1.1 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保证工业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用地选址是工业建设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到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投资、经济效益的发挥乃至影响到其城市、区域的发展。
上位规划+村庄现状
天河休闲度假旅游区定位: 具有郊野休闲度假、高档疗养居住为主的精品旅游区
规划区功能定位:旅游休闲度假、高品质居住
a
SITE SITE
2
蚌埠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同济大学)
SITE
SITE
天河休闲度假旅游区定位: 具有郊野度假、疗养、精品旅游区为主的精品旅游区
规划区功能 3
蚌埠天河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
SITE SITE
SITE
发展目标:项目在“皖北中心城市”、“蚌淮同城化”、“低碳生态”中扮演的角色 功能定位:山水、低碳、文化、养生
规划区功能定位:低碳创新城+文化休闲城
a
4
蚌埠大禹文化旅游生态示范园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
图例
SITE
SITE
一带 一环 两轴 四区 SITE
蚌埠天河新城概念性 总体规划
蚌埠大禹文化旅游生态示范 园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
a
6
西朱村
枣林村
彭巷村
九塘村 大孔村
a
村庄现状
规划区内共有5个村庄,分别为西朱村、 枣林村、彭巷村、九塘村、大孔村,共计村 庄人口9949人。
村名 西朱村 枣林村 彭巷村 九塘村 大孔村 共计
7
人口 2425 1928 1898 2230 1468 9949
a
5
小结:以文化和自然环境为依托的旅游产业发展,是本地区功能发展的 重要内容。
各规划均在片区层面进行了旅游项目策划和空间的安排,但缺少对规划 片区提出详细的用地布局及空间形态。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2-2030年)(同济大学)
蚌埠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同济大学)
蚌埠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清华大学)
(完整版)蚌埠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
蚌埠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和使用管理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第四章建筑间距第五章建筑退让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控制第七章绿地控制第八章公共建筑停车场和建设基地出入口设置第九章居住区配套设施第十章城市景观和环境第十一章城市空域保护和地下空间利用第十二章附则附录一名词解释和计算规则附录二建筑间距图示附录三建筑离界距离图示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依法规范行政行为,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及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是与《城市规划法》和《省实施办法》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
本市旧住房修建、临时建设及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村民建房等,市政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另行规定的,从本规定第三条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建设实施均应符合本规定。
编制重要或特殊地区的详细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补充规定。
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在符合本规定的同时,必须符合建设、消防、防洪、交通、卫生、环保等相关专业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和使用管理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分类及建设用地标准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
第五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与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规定。
尚未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建设用地,应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的规定进行适建性划分,经法定程序批准后使用。
凡需改变建设用地性质,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原则,符合《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规定》的,按规定程序报批。
《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规定》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的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蚌埠的基本资料
蚌埠基本资料1、蚌埠市简介地理位置蚌埠市,隶属于安徽省,地处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国家统计局重点房地产监测的70个大中城市之一,是安徽省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综合工业基地之一。
蚌埠市辖4个行政区,分别为蚌山区、龙子湖区、淮上区、禹会区,所属县包括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总人口共计367.81万人。
图1:蚌埠市位置图蚌埠------火车拉来的城市1911年12月7日,津浦铁路全线通车,蚌埠正式开埠,这个只有500户人家的渔村古渡,一时间人口剧增,商贾沓至,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蚌埠地处津浦铁路南段浦口到徐州的中点,不管南北哪头发车,当晚只能到达蚌埠,火车均需在这里加煤加水,旅客在这里住宿休息,蚌埠就自然地形成了“宿站”。
1911年5月,津浦铁路局正式设立蚌埠车站,蚌埠又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到20世纪30年代初,这个依山傍水的渔村人口已经激增到十万,商埠完全形成,很快成为皖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重镇。
蚌埠开埠后,以盐粮起家,百货、棉布、五金、烟草等各类交易日渐繁盛,辐射区域达周边20多个县,金融业也随之发展,中国银行最早在蚌埠设立汇兑所,使蚌埠成为当时皖北地区早期的金融活动中心。
1947年,蚌埠正式建市,人口达到30万。
新中国成立后,蚌埠市完成了由商贸型城市向工业型城市的转变,成为安徽省举足轻重的工业城市。
到70年代末,已形成轻纺为主,包括烟草、机械、冶金、化工、医药、电子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时至2011年,京沪高速铁路正式运行,京沪高速铁路和京福高速铁路在蚌埠交汇,为蚌埠在新的起点上加速崛起注入了新的动力。
图2:蚌埠市中心图交通蚌埠市是安徽省重点打造的公路运输中心,皖北高速公路的中心城市。
所以皖北的高速公路皆是由蚌埠扩散,目前蚌埠市的高速外环正在形成,公路运输四通八达,蚌埠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高标准的城市出入口道路已与国道、省道相联结。
京台高速公路(G3)、宁洛高速公路(G36)、蚌合高速公路(S17)、蚌五泗高速公路(在建)、徐明高速公路(在建),蚌埠绕城高速公路(含高铁连接线)(在建)。
《蚌埠市空间规划(2017
《蚌埠市空间规划(2017《蚌埠市空间规划(2017-2030年)》主要内容简介⼀、规划⽬的、期限与范围1、规划⽬的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城镇化和城市⼯作决策部署,促进蚌埠市城乡规划、⼟地利⽤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种规划的统筹协调,建⽴统⼀的空间规划体系,统⼀管控和⾼效利⽤空间资源,提升空间治理能⼒,促进蚌埠市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特编制《蚌埠市空间规划(2017-2030)》(以下简称为本规划)。
2、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7-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7-2020年。
3、规划范围规划按照市域和市区两个层次。
市域:主要包括发展⽬标与战略、指标体系、空间结构与城市规模等内容。
市区:主要包括城市性质与发展策略、空间布局规划、⼟地⽤途规划和控制线划定等内容。
⼆、市域规划1、发展定位国家区域中⼼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淮河流域中游和皖北地区的科教创新中⼼和医疗服务中⼼,淮河流域的⽣态⽂明⽰范区,安徽省旅游中⼼城市。
2、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
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的全⾯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经济增长动⼒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
协调发展战略。
进⼀步完善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各市县区协调联动发展,形成中⼼城市与县城功能互补、分⼯明确、联系密切的有机整体;推进城乡发展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快速推进全市常住⼈⼝、户籍⼈⼝城镇化⽔平。
绿⾊发展战略。
⼤⼒实施⽣态⽴市战略,⽴⾜⽣态资源优势,坚持保护优先和⾃然修复,突出⼤⽓、⽔、⼟壤环境整治,⾼标准建设国家⽣态⽂明先⾏⽰范区,着⼒打造⽣态⽂明建设蚌埠样板。
开放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毗邻苏浙、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深度融⼊国家“三⼤战略”,强⼒推进与长三⾓⼀体发展,加强和中原城市群经济联系,提升开放层次,拓展开放领域,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实现⾼标准⼤通道、⾼⽔平⼤平台、⾼效率⼤通关,经济外向程度进⼀步提升。
项目名称蚌埠市城市供热规划(2013-2030年)
项目名称:蚌埠市城市供热规划(2013-2030年)委托方:蚌埠市城乡规划局承担方:蚌埠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所蚌埠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等级:甲级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057)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2014年12月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蚌埠市城市供热规划(2013~2030)文本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蚌埠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年12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二章热负荷 (4)第三章城市供热能源结构分析 (6)第四章热源规划 (7)第五章供热管网系统 (11)第六章热电厂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14)第七章环境评述 (15)第八章项目投资估算 (16)第九章规划实施 (17)第一章总论第1条规划背景蚌埠市中心城区现有供热热源结构不合理,热源效率不高,同时工业蒸汽的需求发展很快,工业蒸汽管线的架空敷设与城市快速、高标准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随着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对采暖的需求日益迫切,由于存在天然气采暖、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电采暖等多种供热方式,民用供热是否采用集中供热方式及是否采用蒸汽供热管线都需要做深入研究。
为促进蚌埠市供热的合理有序发展,节约能源、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供热方式,并通过规划控制的形式,为热电联产项目及热网建设预留建设用地和规划路径。
第2条规划范围本供热规划范围为蚌埠市中心城区及沫河口镇、马城镇、新马桥镇-曹老集镇组团。
至2030年,中心城区规划总人口数220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20平方公里以内;沫河口镇规划人口19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8平方公里;马城镇规划总人口12.2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36.44平方公里;新马桥镇-曹老集镇组团规划人口43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65平方公里。
第3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3年~203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
2012-2030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pptx
7
学海无涯
四横:指淮河南北两岸形成的东西向城市发展轴线。 三纵:为中心城区西部、中部、东部三条南北向城市发展轴线。 两主四副:“两主”为:位于老城区的城市商业文化与医疗服务中心、位 于高铁站的科技教育和交通集散中心。“四副”为:位于东海大道的行政中心、 位于淮上区的商贸服务与职业教育中心、位于淮河南岸长淮卫的金融商贸与物 流信息中心,以及位于禹会区北部由工业区改造的高新技术创新中心。 八片五园:包括 8 大居住片区和 5 大产业园区。八大居住片区分别为老城、 城南、姜桥、长青、淮东、淮西、李楼和长淮卫居住片区;5 大产业园区分别 为禹会工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蚌埠工业园、龙子湖工业园和长淮卫临港经 济开发区。 (二)城市绿地系统与水系规划。 1、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 “蓝脉一横三纵、绿廊纵横交织、生态斑块密布”的绿地系统 结构。 一横:自西向东贯穿城区的淮河干流;三纵:淮河支流天河——四方湖湿 地、迎河——张公湖——席家沟——三岔河湿地公园、龙子湖——吴小街四 十米大沟——钓鱼台湖形成了三条贯穿城市南北的水系,有利于形成分隔城 市 组团的自然生态廊道。 依托一横两纵的市政绿化走廊与一横三纵的滨水绿带相互交织,将中心城 区的铁路、高速公路、公路、快速路等城市防护绿带联系起来,构筑城市绿色 空间网络。 市区内小南山、张公山、锥子山、曹山、雪华山、燕山、神山、陶山、老 虎山、小黄山等,这些孤山成为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色点睛。 2、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
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近期建设规划.doc
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蚌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评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七年九月北京目录附图: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图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方案示意图内容提要1、规划概述11.1 规划背景11.2 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11.3 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的主要内容21.4 近期建设规划与线网规划推荐方案的对比错误!未定义书签。
2、区域环境现状32.1 自然地理32.2 环境质量状况42.3 环境敏感区53、环境影响分析、预测与评价63.1 规划协调性分析 63.2 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指标63.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4、规划方案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104.1 环境合理性论证 104.2 优化调整建议115、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及措施136、评价结论13谢谢聆听图1 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图谢谢聆听图2 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方案示意图[内容提要] 经蚌埠市十五届人民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审议,2016年3月26日,蚌埠市人民政府以蚌政秘[2016]34号文对《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4-2030年)》进行了批复。
2017年1月,受蚌埠市发改委委托,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开始进行《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同步开展了线网和近期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于2017年9月初步形成了《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次评价的《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包括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三个层次,主要评价对象为远景规划方案,线网由6条线路组成,轨道交通线路全长187.3km,其中蚌埠市中心城区内总长145.3km,共设车站107座。
本次评价的《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由1号线一期工程(长青北路-中环线,18.85km)、2号线工程(怀远长途汽车站—汽车客运南站,33.4km)两条线路组成,线路总长52.25km,全线为高架线路,设车站41座。
蚌埠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
蚌埠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和使用管理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第四章建筑间距第五章建筑退让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控制第七章绿地控制第八章公共建筑停车场和建设基地出入口设置第九章居住区配套设施第十章城市景观和环境第十一章城市空域保护和地下空间利用第十二章附则附录一名词解释和计算规则附录二建筑间距图示附录三建筑离界距离图示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依法规范行政行为,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及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是与《城市规划法》和《省实施办法》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
本市旧住房修建、临时建设及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村民建房等,市政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另行规定的,从本规定第三条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建设实施均应符合本规定。
编制重要或特殊地区的详细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补充规定。
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在符合本规定的同时,必须符合建设、消防、防洪、交通、卫生、环保等相关专业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和使用管理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分类及建设用地标准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
第五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与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规定。
尚未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建设用地,应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的规定进行适建性划分,经法定程序批准后使用。
凡需改变建设用地性质,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原则,符合《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规定》的,按规定程序报批。
《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规定》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的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表1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调整具体建议
40
西部工业区要尽快外迁重化工业等污染企业;西部工业区中涉及生态敏感的生态保护区和缓冲区内的工业企业和棚户区要尽快搬迁与改造,同时要大力实施环境治理修复和生态绿化建设。
彻底改善园区人居环境。
41
调整中心城市绿地指标和生态用地内部结构,提高有林地比例。
增强生态用地的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
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6
规划应急水源地的建设和保护。
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27
提出再生水回用目标、充分利用雨洪水资源。
增加可供水量的重要措施。
28
限制中心城区地下水资源高强度开采,划定地下水禁采区或限采区。
防止地下漏斗的进一步扩大。
29
合理调整能源结构、降低原煤的消耗量。
多使用清洁能源,降低污染。
30
推进气源多元化,确定多元化备用气源。
天然气供给气源单一、供给安全水平较低。
31
加速、适度超前地发展城市燃气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耗及污染物的排放,也为市民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32
建议扩大三县的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规模。
怀远、固镇、五河等县域污水厂处理能力略显不足。
33
建设用地
严格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占补平衡;应严格控制围河湖造田、避免大规模占用和开垦天然湿地、滩涂、苇地等。
响应国家政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7
综合交通
控制合徐高速公路的噪声影响和山体破坏影响;206国道的改道段建设要先作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破坏植被和山体,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影响荆涂山-天河重点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地。
18
实施京沪铁路客运线、城市主干道胜利东路、东海大道城市快速路、燕山路城市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道、黄山路城市主干道、水蚌铁路和南外环路城市快速路、京沪高铁、京福高铁等龙子湖区的景观绿带建设,山体保护和道路防护林建设。
蚌埠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
蚌埠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和使用管理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第四章建筑间距第五章建筑退让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控制第七章绿地控制第八章公共建筑停车场和建设基地出入口设置第九章居住区配套设施第十章城市景观和环境第十一章城市空域保护和地下空间利用第十二章附则附录一名词解释和计算规则附录二建筑间距图示附录三建筑离界距离图示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依法规范行政行为,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及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是与《城市规划法》和《省实施办法》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
本市旧住房修建、临时建设及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村民建房等,市政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另行规定的,从本规定第三条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建设实施均应符合本规定。
编制重要或特殊地区的详细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补充规定。
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在符合本规定的同时,必须符合建设、消防、防洪、交通、卫生、环保等相关专业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和使用管理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分类及建设用地标准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
第五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与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规定。
尚未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建设用地,应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的规定进行适建性划分,经法定程序批准后使用。
凡需改变建设用地性质,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原则,符合《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规定》的,按规定程序报批。
《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规定》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的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蚌埠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
蚌埠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和使用管理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第四章建筑间距第五章建筑退让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控制第七章绿地控制第八章公共建筑停车场和建设基地出入口设置第九章居住区配套设施第十章城市景观和环境第十一章城市空域保护和地下空间利用第十二章附则附录一名词解释和计算规则附录二建筑间距图示附录三建筑离界距离图示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依法规范行政行为,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及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是与《城市规划法》和《省实施办法》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
本市旧住房修建、临时建设及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村民建房等,市政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另行规定的,从本规定第三条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建设实施均应符合本规定。
编制重要或特殊地区的详细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补充规定。
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在符合本规定的同时,必须符合建设、消防、防洪、交通、卫生、环保等相关专业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和使用管理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分类及建设用地标准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
第五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与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规定。
尚未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建设用地,应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的规定进行适建性划分,经法定程序批准后使用。
凡需改变建设用地性质,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原则,符合《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规定》的,按规定程序报批。
《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规定》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的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淮上区沫河口镇(暨蚌埠精细化工园)总体规划(2015-2030
淮上区沫河口镇(暨蚌埠精细化工园)总体规划2015-2030年文本淮上区沫河口镇(暨蚌埠精细化工园)总体规划(2015-2030年)文本(草稿)目录第1章总则............................................................................................ - 3 -第2章发展策略 ......................................................................................... - 3 -第3章镇村体系规划 ..................................................................................... - 4 -第4章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 - 5 -第5章镇区性质与规模 ................................................................................... - 6 -第6章镇区空间布局规划 ................................................................................. - 6 -第7章镇区交通规划 ..................................................................................... - 8 -第8章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 - 9 -第9章镇区公用设施规划 ................................................................................. - 9 -第10章空间管制规划 ................................................................................... - 12 -第11章近期建设规划 ................................................................................... - 13 -第12章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 ............................................................................. - 13 -附则................................................................................................. - 14 -第1章总则第1条为加快市域城镇体系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提高沫河口镇的经济实力,加快沫河口工业园区的发展,落实科学社会发展观,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特编制《淮上区沫河口镇(暨蚌埠精细化工园)总体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最新】蚌埠燕山规划公示-范文模板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蚌埠燕山规划公示篇一:蚌埠市“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蚌埠市“十三五”产业研究与战略规划参考指导报告前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的机遇以及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前所未有。
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国际产业分工、全球投资贸易规则、能源资源版图、地缘政治环境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我国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十三五”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十三五”规划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而深远。
201X年04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启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十三五”规划编制必须强化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设定规划目标指标,积极推进市县规划体制改革,坚持开放民主编制规划,使“十三五”规划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发展规律,更加反映人民意愿。
“十二五”期间蚌埠市地区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素质明显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发展后劲大为增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对外开放全方位拓展,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整体和谐稳定。
“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成就为“十三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蚌埠市“十三五”产业研究与战略规划参考指导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的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参考国家统计局、政府部门机构发布的最新权威数据,并对多位业内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市场研究的工具、理论和模型撰写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 (2013-05-04 23:35:41)转载▼《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主要内容一、总则(一)规划期限。
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并展望城市远景发展。
(二)规划范围。
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蚌埠市所辖的三县四区范围,总面积为5952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蚌埠市区,怀远县的城关镇、马城镇、找郢乡、荆芡乡、魏庄镇和古城乡,五河县的沫河口镇和临北乡,固镇县的新马桥镇和王庄镇,国土面积为1776平方公里。
二、城市规模2030年,蚌埠市域人口规模为470--500万人,城镇化率70%左右。
2030年,蚌埠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19.5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与职能城市性质: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华东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皖北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职能一: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淮河第一大港,安徽省的交通门户之一;职能二: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泛长三角的新型产业基地,皖北对接长三角的领军城市;职能三:“淮河文化”高地和休闲度假胜地;职能四:皖北地区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教育科技、医疗服务、综合交通和旅游集散中心; 职能五:山水环境优美,城市服务设施完善,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大城市。
四、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一)城市发展目标。
抓住大交通改善、承接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试验区契机,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通过新兴产业培育、产业升级改造和转变增长方式,建设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华东交通枢纽的作用,巩固皖北中心城市地位;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力争进入安徽省先进城市行列。
(二)城市发展战略。
1、中心城市(中心功能)强化战略。
(1)整合外部优势:运用好各项政策,契合有力的外部环境,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中心城市能级; 标签: 铺镇形态快速路县城第三极分类: 发展经济(2)交通枢纽借势:借助高铁、淮河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心城市的枢纽地位;(3)适度极化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和县城,发挥规模效应,不断强化蚌埠在皖北地区的优势地位;(4)设施超前:落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高标准配置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服务市域、辐射皖北。
2、产业经济跨越发展战略。
(1)立足优势:保持传统优势产业的地位;(2)凸显创新:利用创新优势建设皖北新兴产业高地;(3)增速提质:建设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3、空间圈层与集聚拓展战略。
(1)产业园区化与集群化:培育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产业园区;(2)设施城乡网络化集聚:通过设施的服务能力集聚引导产业和人口的集聚;(3)区域统筹:加强区域统筹,尤其是中心城区与怀远、凤阳的统筹发展;(4)区域协调:东融沪宁、南联合淮、西引皖北、北接苏北。
4、新型城镇化战略。
(1)科技创新:彰显科技教育优势,建设智慧城市;(2)低碳示范:建设低碳示范区,打响蚌埠“低碳城市”新名片;(3)彰显山水:保护重要生态区域,凸显蚌埠山水园林城市格局;(4)弘扬文化: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建设沿淮文化名城。
五、统筹发展(一)市域空间统筹发展。
规划期内,构筑1个大城市、3个中等城市、3个产业重点镇、7个其他重点镇、10个一般镇、350个中心村(社区)的城乡空间格局。
(详见“六、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二)市域人居环境统筹发展。
以促进城乡居民聚居点、产业布局和生态管制空间的统筹布局优化为目标,重点加强产业发展空间和城镇建设空间的规划管制,有效施行对村庄建设的规划引导和管理;加强重要历史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的规划保护与管理工作,明确市域空间生态管制分区及原则。
(三)市域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发展。
重点引导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分级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形成覆盖城乡、服务便利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
(四)市域基础设施统筹发展。
确定市域重大基础设施廊道的选址和空间预留;完善城乡供电网络,推进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及排放、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置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及建设推进工作,提高市域城乡基础设施的整体服务水平,改善城乡生活和生产环境质量。
六、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带两轴,一区一环”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一带:沿淮发展带。
两轴:蚌埠-固镇发展轴和蚌-怀-凤发展轴。
一区:蚌埠都市区。
包括蚌埠市区;怀远的县城、马城镇、魏庄镇、古城乡、荆芡乡、找郢乡,五河县的沫河口镇、临北乡;固镇县的新马桥镇、王庄镇。
一环:中小城镇发展环。
(二)规模等级结构。
大城市1个:蚌埠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20万人;中等城市3个:即怀远、固镇、五河三县县城,到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规模20--50万人,进入中等城市行列;3个产业重点镇:分别为马城镇、新马桥镇和沫河口镇(含临北回族乡),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规模5-10万人;7个其他重点镇:包括曹老集镇(含梅桥乡)、鲍集镇(含淝河乡、陈集乡)、大龙亢(含龙亢农场、龙亢镇、河溜镇、徐圩乡、淝南乡)、常坟镇、刘集镇(含石湖乡、濠城镇)、王庄镇、新集镇(含大新镇、浍南镇),规划期末城镇人口规模2--5万人;10个一般镇:包括万福镇(含兰桥乡)、双桥集镇(含褚集乡)、魏庄镇(含古城乡)、唐集镇、湖沟镇、任桥镇(含仲兴乡)、东刘集镇、小溪镇(含朱顶镇)、小圩镇(含申集镇)、双忠庙镇(含武桥镇),规划期末城镇人口规模0.5-2万人。
(三)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规划蚌埠市域城镇分为综合型、工业型和商贸型三种类型。
1 蚌埠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表(2030年)(四)产业布局。
1、工业布局采取空间集聚策略,形成“一带、三区、三基地、三板块”的空间格局。
至规划期末,集聚化的园区工业产值占比达到90%以上。
“一带”——沿淮产业带;“三区”——北部淮上都市产业区、西部高新-禹会都市产业区,以及东部龙子湖-长淮卫都市产业区;“三基地”——北部新马桥产业基地(含王庄),以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为主;西部马城产业基地(含常坟);东部沫河口产业基地;“三板块”——北部固镇县经济板块、西部怀远县经济板块和东部五河县经济板块。
2、农业功能分区为“一带三区”。
一带:沿淮水产蔬菜牧业产业带;三区:固镇旱作农业区、怀远稻作农业区、五河稻作农业区。
七、市域交通发展策略与重大交通设施规划(一)总体目标。
近期(2015年)全面构建公路、铁路、水路、民航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公、铁、航、城”客运零换乘,“铁、公、水、航”货运联运无缝衔接。
远期(2030年)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综合交通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建成“骨架清晰、层次分明、功能明确、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二)对外交通。
市域将形成“五纵两横”的铁路网格局(五纵:京沪铁路、水蚌铁路、京沪高速铁路、京福高铁、徐-蚌-宁城际铁路;两横:淮海铁路、沿淮铁路);市域建成以淮河为干线,以怀洪新河、涡河、浍河、茨淮新河为支线的“一干四支”的内河航道骨架体系;市域高速公路网形成“三纵三横”格局(三纵:京台高速至泗永高速联络线、京台高速、徐明高速;三横:宁洛高速、蚌五泗高速、蚌淮高速)规划期内积极谋划蚌埠民用机场,在怀远县鲍集镇境内预留机场建设用地。
(三)重大工程设施廊道。
主要沿京台高速公路、宁洛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联络线及重要国省道安排市域重大工程设施廊道,原则上宽度不少于1000米且保持连续,廊道内除引水输水、电力、燃气、通信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外,禁止其它任何开发建设活动。
八、中心城区规划(一)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蚌埠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为“四横三纵、两主四副、八片五园” (详见“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四横:指淮河南北两岸形成的东西向城市发展轴线。
三纵:为中心城区西部、中部、东部三条南北向城市发展轴线。
两主四副:“两主”为:位于老城区的城市商业文化与医疗服务中心、位于高铁站的科技教育和交通集散中心。
“四副”为:位于东海大道的行政中心、位于淮上区的商贸服务与职业教育中心、位于淮河南岸长淮卫的金融商贸与物流信息中心,以及位于禹会区北部由工业区改造的高新技术创新中心。
八片五园:包括8大居住片区和5大产业园区。
八大居住片区分别为老城、城南、姜桥、长青、淮东、淮西、李楼和长淮卫居住片区;5大产业园区分别为禹会工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蚌埠工业园、龙子湖工业园和长淮卫临港经济开发区。
(二)城市绿地系统与水系规划。
1、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蓝脉一横三纵、绿廊纵横交织、生态斑块密布”的绿地系统结构。
一横:自西向东贯穿城区的淮河干流;三纵:淮河支流天河——四方湖湿地、迎河——张公湖——席家沟——三岔河湿地公园、龙子湖——吴小街四十米大沟——钓鱼台湖形成了三条贯穿城市南北的水系,有利于形成分隔城市组团的自然生态廊道。
依托一横两纵的市政绿化走廊与一横三纵的滨水绿带相互交织,将中心城区的铁路、高速公路、公路、快速路等城市防护绿带联系起来,构筑城市绿色空间网络。
市区内小南山、张公山、锥子山、曹山、雪华山、燕山、神山、陶山、老虎山、小黄山等,这些孤山成为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色点睛。
2、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
根据岸线功能不同,分为生产岸线、生活岸线和自然生态岸线三类。
淮河岸线规划:统筹淮河岸线综合利用,沿岸三类工业用地逐步迁出,将目前分散布局的港口岸线集中发展,深度开发,积极拓展生活岸线,重点保护生态岸线和取水口岸线。
龙子湖岸线规划:重点保护生态岸线,结合城市级公共设施建设,将岸线打造为蚌埠未来城市面貌的集中展示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高品质生活休闲、文化娱乐、商业服务和旅游度假胜地。
迎河-张公湖-席家沟岸线规划:扩宽迎河沿岸滨河绿带,将两岸居住区域的公共设施与水岸空间紧密结合,创造宜人的城市滨水空间的环境景观,使该区域成为市民日常休闲健身的生活岸线。
天河岸线规划:重点保护天河两岸大面积的自然生态岸线,将该区域打造为蚌埠市的“绿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体育休闲和旅游度假胜地。
3、自然山水资源保护。
规划确立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的城市自然景观资源保护区,保护蚌埠中心城区河湖环拥、依山傍水的山水格局。
各保护区范围应包含山水资源本身及附近需要统筹保护的地域。
保护区严格禁止对自然山体有破坏、对水系有污染及对景观有干扰的活动。
加强对山体水系及周边地段的城市景观设计研究与建设控制。
引河入城,积极谋划天河——龙子湖、天河——张公湖水系沟通工程。
(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商业设施规划。
规划结合城市两主四副的城市空间结构,设置4个市级商业中心和4个区级商业中心。
市级商业中心分别指老城商业中心、光彩商业中心、高铁商业中心和长淮卫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分别指姜桥商业中心、大禹商业中心、李楼商业中心和淮上商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