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语言运用-整合语境识别修辞分析作用(名师讲义,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运用——整合语境,识别修辞,分析作用
课前一开心
1、运动会100米终于开始了,同学们像一只只脱缰的野狗奔了出去……
2、解放军叔叔一个个匍匐前进,就像一条条绿色的青虫在地上蠕动。
有个看来十分文静的女孩子在《最难忘的一件事》中写道:“我的记忆是一只美丽的木匣,打开它,里面放着许多珍珠。
每一颗珍珠就是我的一件童年往事。
”然后她写了小时侯在乡下姥姥家时如何用尽酷刑将两只鸡折磨致死的故事。
接着是:“事情过去很多年了,每当我回想起来,脸上仍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我觉得,这是那些珍珠中最大最璀璨的一颗。
”知识梳理
一、学习要点:
1、准确把握修辞特征。
2、分辨几组易混淆修辞。
3、准确识别单个语句中使用的修辞并分析作用。
4、整合语境,分析修辞与作用。
5、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对对子或修改对联。
6、根据规定的话题和所要求的修辞方法造句。
二、知识积累:
初中阶段应重点掌握的八种修辞方法是: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1、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定义】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作用】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把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使语言形象化。
【举例】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2、拟人
【定义】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举例】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夸张
【定义】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用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举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对偶
【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的排列起来。
【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
【举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5、排比
【定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方式。
【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把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
【举例】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6、反复
【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作用】能表达强烈深挚的思想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想、增强旋律美的作用。
【举例】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7、设问
【定义】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作用】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有波澜。
【举例】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8、反问
【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答在问中。
【作用】增强语气。
【举例】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
三、深入理解:把握特点,准确辨别
1、有“好像”“像”就是比喻吗?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①表示同类比较。
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②表示推测、揣度。
③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③表示例举。
④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④表示想象。
2、注意区分比喻和拟人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3、注意区分设问和反问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
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4、注意区排比和反复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
金题精讲
题一:从修辞角度看,和所给句子同类的一项是( )
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夺取全国的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D.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
题二: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B.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C.有一次,仿佛暗夜里亮起一道闪光,他突然想起了鲁迅先生。
D.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
题三:下面变换句式后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原句: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A.像这样的教师,我们会喜欢她,会愿意和她亲近的。
B.像这样的教师,我们会喜欢她,会愿意和她亲近吗?
C.像这样的教师,我们能够不喜欢她,不愿意和她亲近吗?
D.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没有不喜欢她,没有不愿意和她亲近的。
题四: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雪花儿,似仙女散花,翩跹着,旋舞着,抱成团,扭成朵,攒成球,……
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飘落时的优美姿态。
B.在暴雨中,这群马疯狂地向前奔驰,仿佛要踏住那闪电……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现了群马狂奔的速度与气势。
C.石像的姿态应该怎样,面目怎样,小到一个手指应该怎样,细到一根头发应该怎样,雕刻家都想好了。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雕刻家认真进行艺术创作的态度。
D.那阳光滴滴答答,小心翼翼地从林间洒落下来,照着我的肌体,生怕晒黑我的皮肤。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林中阳光温和的特点。
题五:对下面语段中画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几天前,我来到乡下,欣赏到一派乡村的春色:①绿油油的稻田衬托着金黄的油菜花,波光粼粼的水塘倒映着袅娜的垂柳,淡淡的绿荫掩映着朴素的白墙黑瓦,是那么的清新,那么的美丽。
轻轻走入田野,一股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②温暖的阳光下,斑斓的蝴蝶调皮地追随着行人上下飞舞,是那样地让人留恋。
③四月的乡村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生机,简直就是一首生意盎然的田园交响曲。
三月之初,这里还下着大雪,想不到春色还是如约到来,而且比往年更美丽、更妖娆,④这难道不是一种奇迹和幸运吗?
结合语境,辨别修辞
A.①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从多个方面描绘出春天的乡村清新、美丽的特点。
B.②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现了阳光下蝴蝶翻飞惹人留恋的情景。
C.③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美丽乡村生意盎然的特点。
D.④句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作者对春天的到来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题六:对下面语段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有错误的是()
①来乌镇的,不仅仅是人,还有白鹭、云朵、晨雾。
要有怎样的慧眼才能惊喜地发现它们呢?②白鹭来,乘着清风,扇动着丝绸一样的翅膀,倏忽间就翩然而至了。
③云朵呢,如果它们思念这片小桥流水人家了,从天空的某个角落出发,且歌且舞,也是说到就到了。
④比起白鹭和云朵,晨雾不是远客,它们就栖息在乌镇纵横交织的水泽深处,只要它顽皮起来,就一哄而起,缚住太阳,把人间幻化为海市蜃楼,霸气十足地做这世界的皇帝。
A.①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乌镇清晨的热闹及带给人们的惊喜。
B.②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使人联想到白鹭飞翔时轻盈优美的身姿。
C.③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让欢快自由、轻灵飘逸的云朵跃然纸上。
D.④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晨雾笼罩一切的景象描绘得趣味盎然。
题七:填入横线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
,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
A.厚厚的云在我们顶上罩着
B.层层的云在我们顶上浮着
C.薄薄的云在我们顶上压着
D.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
题八: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衔接恰当、比喻贴切的一项是()石间细流脉脉,;林中碧波闪闪,。
A.如线如缕如锦如缎
B.如火如荼如线如缕
C.如锦如缎如烟如鳞
D.如烟如鳞如火如荼
题九: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山是静的,海是动的。
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
从
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如同病牛一般。
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题十: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
题十一: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收获小结
句子修辞巧使用,特征要点要记清。
语境限制是陷阱,仔细分析不入坑。
勾画词语是方法,节省时间真好用。
修辞分析我能行,一定牢记在心中。
每课一积累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
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
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
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
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
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
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
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
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
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
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
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
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
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
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
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那怕它将苛烈10倍。
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
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语言运用——整合语境,识别修辞,分析作用
讲义参考答案
金题精讲
题一:C 题二:C 题三:B 题四:C 题五:D
题六:A 题七:D 题八:A 题九:C
题十:秋山人在画中行题十一: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