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合集下载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大纲(本科)一、课程概述社会福利思想是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学科,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社会政策和制度来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实现社会公正和公平。

本课程通过介绍福利国家理论、福利经济学、福利制度和福利政策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福利意识和政策分析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福利国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工具;3.熟悉不同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和运行机制;4.了解福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5.培养学生社会福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6.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学时)-福利国家的定义和目标-福利国家理论的发展历程-福利国家的类型和特点2.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工具(6学时)-市场失灵与公共物品-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方法-公平与效率的权衡-社会选择和福利函数3.福利制度与福利政策(12学时)-福利制度的类型和组成-福利制度的运行机制和评价指标-医疗保健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福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基本福利与社会援助政策4.福利国家的挑战与变革(8学时)-人口老龄化与福利国家-科技进步与福利国家-全球化与福利国家-福利国家的与创新5.案例分析和讨论(4学时)-国外福利国家实践案例分析-中国福利国家实践案例分析-学生自主选题案例分析分享四、教学方法2.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3.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相结合,通过实地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福利国家的运作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五、评价方式1.平时表现(30%):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作业完成情况等;2.期中考试(30%):对课程前半部分的内容进行笔试;3.期末论文(40%):学生根据社会福利问题,选择合适的理论和实践案例,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撰写论文并展开口头答辩。

《社会福利思想》 -笔记

《社会福利思想》 -笔记

《社会福利思想》一福利福利思想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含义,但基本界定是大同小异的。

福利从本质上讲是指人类所获得或所具有的一种有助于实现幸福的物质和精神手段,也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英国,社会福利被定义是为了保障全体国民的物质的、精神的和社会最低生活水准而由政府和民间提供的各项社会服务的总和。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向全体国民提供的各种津贴、实物、设施和服务。

与目前使用的社会保障的概念基本相同。

狭义的社会福利属于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保障中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子系统并列。

2、社会福利的类型(两分法)美国学者威伦斯基和李宾士在《工业社会与社会福利》一书中将社会福利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剩余性社会福利,是指个人无法从家庭和市场上获得必需的社会服务时,国家和政府将向其提供福利援助。

国家或政府在提供社会福利时一般都进行严格的家庭调查以确定符合享有社会福利的资格。

第二类是制度性福利,它是指国家和政府为全体国民提供的福利,它通过向社会中所有国民提供相应地福利服务,不以种族、民族、贫富、职业等不同而区别对待。

(三分法)英国学者理查德dot蒂特马斯在《福利的承诺》中将社会福利划分为三种:一是剩余性社会福利,二是财政福利,三是职业福利。

在之后出版的《社会政策导论》中,他将社会福利划分为剩余性社会福利、制度再分配社会福利和工业成就——表现型社会福利三种。

剩余性社会福利和制度再分配社会福利与威伦斯基和李宾士的界定基本相同,工业成就——表现型社会福利是指社会福利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工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是社会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

社会福利的实践形态社会福利在前工业社会以慈善的形态存在;在工业社会是以福利国家的形态出现;而在后工业社会,则以福利的形态出现。

社会福利的早期形态是作为一种民间慈善事业存在的,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的社会福利是建立在自由主义、个人责任和私人善行的基础上的行动,其宗教色彩和道德责任较强,宗族、家庭是福利提供的主要载体。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福利的规划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福利的规划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福利的规划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福利的规划可以说是其理论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福利不应该仅仅是个别慈善行为或政府的施舍,而应该是整个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福利应该是普惠的,即所有社会成员都应该享受到相应的福利待遇,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些特定群体。

这就要求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应当以整体社会的利益为出发点,以消除社会不平等、促进社会公平为目标,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利益。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福利应该是有计划和系统的,而不是零散的和临时的。

这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各种制度,形成一个全面保障社会成员基本权益的制度框架。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主张通过税收政策等手段来为社会福利提供资金支持,确保社会福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政策应该是民主的,即社会成员应该有权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决策和监督。

只有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民主监督,才能保障社会福利政策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使社会福利制度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福利的规划强调了普惠性、计划性、民主性等方面的重要性,主张建立起一个以公平、公正和共享为核心价值的社会福利制度,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只有在这样的社会福利政策指导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才能得到改善,社会的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可持续的进步。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的 社会福利思想
7.1 人的需要理论
1、自然的需要。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2、社会需要 ——社会地生产出来的需要
——共产主义人的需要,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社会按比例生产而满足的需要
3、经济需要
4、精神需要
7.2 马克思对于英国资本主义弱点的深刻揭露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9页。
附:资本主义易导致集中和垄断
“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 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 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目前壮大的、由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制所训练、联合和组织 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在增长。对资本的垄断成 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涌现和繁荣起 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手段的集中化和劳动的 社会化最后达到一种与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无法相 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爆裂了。资本主义私有财 产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是被剥夺了。‛
1、体系决定论
(1)福利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不得已的新兴制度。 国家所制定的这一套福利制度,是一种解放资本主义压迫 或延续资本主义体系崩溃的制度。 (2)福利是政府与资本家共同设计的陷阱 福利是‚包了糖衣的毒药‛,使无产阶级更加迷惑福利制 度的假象之下,延缓了工人阶级从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 忘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

附:资本主义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和内部的阶级 斗争
“马克思承认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 (它)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的全部总和不要多, 还要大。‛‚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 来,因而使很大的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它的商 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的重炮。‛ 资本家‚趾高气扬、走在前面,……拥有劳动力的人们作为他的劳动 者跟在后面。一个是得意傲慢、皮笑肉不笑、一心只想着生意;另一个 却羞怯畏缩,就像一个把自己的脸皮拿到市场上去卖的人一样,除了希 望躲藏起来之外别无所求。‛马克思毫不怀疑这种状况应归咎于阶级结 构。他宣布说,‚现代的国家行政部门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 事务的委员会罢了‛,‚每一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始终都不过是该 时代统治阶级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基本原理社会福利是指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而设置的一系列公共制度和政策。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基本原理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共产主义的理论指导,实现社会福利的公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

一、社会福利的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福利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提高整体的生活水平。

这包括提供基本的食品、衣物、住房、医疗、教育等基本福利,并不断提高人民的社会福利水平,使其享有更多的福祉和幸福感。

二、社会福利的原则1. 公平原则: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福利应当按照人民的需求和贡献来分配,以保证社会福利的公平性。

即根据个人的能力和贡献,为每个人提供相应的福利保障。

2. 公正原则:社会福利的提供和分配应该遵循公正原则。

即依法保障每个人享有平等的福利待遇,消除社会福利分配的不公正现象,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公平地分享社会福利的红利。

3. 可持续原则:社会福利的提供应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保证社会福利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性。

这需要合理调配社会资源,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并积极开展经济发展,为社会福利提供可持续的支撑。

三、实现社会福利的途径1. 制度保障: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福利的实现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制度保障。

这包括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基本的福利待遇;建立公平的税收制度,以实现财富的公平分配;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等。

2. 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是实现社会福利的重要基础。

只有当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够为社会福利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

因此,马克思主义强调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高国民生产能力,为社会福利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

3. 教育和培训: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实现社会福利的重要手段。

通过普及教育和培训,提高人民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为社会福利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

四、发展社会福利的挑战与对策1. 经济转型: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和发展,社会福利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00286福利经济学--社会福利思想复习大纲 自学考试

00286福利经济学--社会福利思想复习大纲  自学考试

第一章导论社会福利概述第一节社会福利的涵义和特征二、考核目标1.识记:(1)社会福利的概念;(2)社会福利的特征概念:狭义-指由国家出资或给予税收优惠照顾而兴办的、以低费或免费形式向一部分需要特殊照顾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或服务的制度。

广义-指由政府举办和出资的一切旨在改善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卫生、教育等生活的社会措施。

(面向全体国民的、旨在提高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社会政策)特征:a保障对象的全民性;b保障内容的福利性;c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d保障待遇的公平性和高层次性。

2.理解: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体系社会保障是以立法形式确定的、由国家举办并承担责任、以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的总称。

社会福利体系:a职工集体福利;b特殊社会福利;c社区社会福利服务;第二节世界社会福利发展的简要历程及其启示二、考核目标(一)世界社会福利的简要发展历程--理解:世界社会福利的五个发展阶段a剩余型社会福利:b制度型社会福利;c福利国家;d福利国家危机;e福利多元化和发展型社会福利。

(二)发展社会福利问题的核心问题:在整个社会福利的发展进程中,到底是相信市场、还是依靠政府一直是关注经济和社会福利问题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等共同争议的核心问题。

识记:核心是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重新思考政府和公司的社会福利责任,哪些是政府的职能,什么又属于个人及家庭的义务:哪些工作交由市场和第三部门办理更有效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不同部门各司其职,协调合作,既满足人的基本福利需要,又不使政府背上沉重的福利包袱,从而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病重社会价值观的福利发展道路。

(三个途径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专业化的社会福利;职业化的职业福利;社区化的社会福利服务)(三)世界社会福利发展对中国的启示**理解:三点启示:a社会福利的推进要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b社会福利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c社会福利的责任主体不完全是国家、政府或单位(责任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服务体系多层次)。

2-7-1马克思主义的福利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福利起源的解释)

2-7-1马克思主义的福利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福利起源的解释)

第二章社会福利理论初步第七节马克思主义的福利观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福利起源的解释下面我们跟大家介绍一下马克思主义的福利观,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科学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指导思想。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既被认同为社会科学的重要学术源泉和学术流派之一,又被理解为包括意识形态理论与现代各种解释的综合体,比方说像新马克思主义,我们在这里需要指出来的是,虽然马克思本人对于社会问题、社会冲突、社会平等和社会发展非常关注,但是他很少直接对福利制度做过分析。

因此我们在这里给大家介绍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福利和福利国家的一些论点,主要是体现在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于社会主义、功能主义社会特征的这种分析之中的。

那么首先我们跟大家一起来简单回顾一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和经济的看法,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有一系列的著作,比方说像《共产主义宣言》、《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等等这样的一些非常著名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们以批判的立场,对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以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进行了科学的论述,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大体上追诉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福利思想的来源。

那么首先我们跟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本质的一个论述,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发展取决于真正的生产过程,所谓的生产它指的是人与环境之间,人通过劳动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过程,劳动的目的可以是多样的,它不取决于个人的意愿,而是取决于社会制度的安排和社会权力的分配。

资本主义社会在人类历史上它是这样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它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前提,以市场的自由竞争为基础,整个社会泾渭分明地分为两大对立的阶级,也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因为没有生产资料成为无产阶级,资本家因为拥有生产资料成为了资产阶级。

由于工人没有资本,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换取工资来维持他们的生活。

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思想第四章:空想社会主义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他们从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来,反应社会最底层对现实社会进行中改造的要求,以早期无产者的崇高理想主义或空想主义的激情,想象和设计未来社会的方案。

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限于一种文学描述;提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手工业工场为原型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规定;对私有制及私有制引起的不平等持批判态度;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持绝对平均主义、苦修苦练、禁欲主义、斯巴达式共产主义特点;一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

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是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的基础,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行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以大工厂为原型设计未来社会方案。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财产公有,私有财产不存在;绝对的宗教宽容,但不容忍无神论者;人民平等,穿统一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实行按需分配原则;社会对秩序和纪律的需要;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

康帕内拉:《太阳城》:没有剥削,没有私有财产;人人参加劳动,产品按需分配;太阳城里实行哲人政治;教育与生产相联系;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有差别。

摩莱里:《自然法典》:主张符合自然和理性的社会状态,认为这是人类历史的起点;道德的基础:自爱;人天生有需求,又天生具有满足需求的能力,但能力总是稍落后于人的需求;人的需求是相同的,应该得到同样的满足,因此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也是平等的,应当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儿童由社会抚养。

马布利:社会改革纲领:限制商业;制定反豪华法,政府应树立朴素榜样,公务人员和普通公民的收入应一样;颁布土地法,禁止贵族收购农民土地,保护穷人利益。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福利的理论探讨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福利的理论探讨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福利的理论探讨马克思主义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体系之一,在对社会福利的理论探讨中,马克思主义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劳动价值论、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福利的理论观点。

一、劳动价值论与社会福利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认为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来源。

根据这一观点,社会福利的实现应该以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为核心。

马克思主义者强调,社会福利应当通过确保劳动者合理的工资待遇、劳动环境的改善和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等方式来实现。

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社会福利不应是由资本家的善意捐赠或慈善行为来实现的,而应是劳动者合法的权利。

只有在劳动者能够获得劳动的真正价值、享受到合理的福利保障时,社会福利才能真正实现。

二、阶级斗争与社会福利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是由阶级斗争推动和发展的。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社会福利来说,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福利的提升与改善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以剥削劳动者为手段。

因此,马克思主义者主张通过阶级斗争来争取劳动者的权益,并通过消除剥削关系、缩小贫富差距等方式来实现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

三、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福利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下,社会主义被视为最终实现社会福利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实现社会福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承担起保障社会福利的责任,通过公有制的经济运行方式,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为全体人民提供基本的社会福利保障。

这包括但不限于医疗保健、教育、社会保险、养老金等方面的福利。

四、扩展社会福利的途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提供了关于社会福利的基本原则,也提供了一些扩展社会福利的具体途径,如:1. 深化社会主义改革:通过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2. 建设社会主义协调发展的创新型国家:通过科技、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提供更广泛的社会福利服务。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正与社会福利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正与社会福利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正与社会福利在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理论思想,其关于社会公正与社会福利的观点备受关注。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公正和福利应当是整个社会制度的核心价值,对于解决社会不公平与不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公正与社会福利的看法,并从多个角度解析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公正是整个社会制度的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社会公正不仅仅指的是法律的平等与公正,更重要的是指整个社会体系对于每个个体权利的尊重和保障。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社会制度对于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的保障,只有通过建立起公正的社会体系,才能实现每个人的平等和自由。

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公正是确保社会稳定和人的幸福的前提。

其次,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福利的看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是体现社会公正的具体形式,是对整个社会体系对每个成员权益的保障和回馈。

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建立起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使得每个人都能享有基本的福利保障。

只有通过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才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幸福。

再次,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公正与社会福利是密不可分的。

社会公正需要通过建立起完善的社会福利来实现,而社会福利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确保社会的公正。

马克思主义提倡的社会公正与社会福利的统一体现了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只有通过同时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益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才能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正与社会福利观念是对当代社会结构的重要启示。

通过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公正与社会福利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变革的方向和发展的目标,为建设一个公正、繁荣、和谐的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期望未来,我们能够更加注重人的尊严和幸福,秉持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不断推动社会公正与社会福利的进步与发展。

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福利思想是指社会各成员平等地享有社会福利的权利和应得的收益。

它强调社会的发展不应只关注经济增长,而应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社会安全和社会正义。

社会福利思想是现代社会学、社会政治学和社会经济学中重要的一个理论分支,它对社会福利的保障和实现提出了诸多思考和建议。

社会福利思想是一个历史渊源深远的概念,在19世纪的欧洲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当时的工业革命和社会剧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公和贫困现象,使得人们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干预,来降低贫富差距和增加社会保障。

这些思考的结果形成了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雏形。

社会福利思想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展出了不同的模式和制度。

在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社会福利的理念被广泛接受和实践。

这些国家的政府通过高税收和大规模的社会福利制度,确保了全民享有基本的福利待遇,如医疗、教育、住房等。

同时,他们也强调社会权利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强调公民应该有一定的义务和责任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在发展中国家,社会福利思想的实现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和社会问题复杂等困境,导致社会福利保障的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新兴经济体开始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社会福利模式。

他们注重通过经济增长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并通过社会政策和制度改革,强化公平和正义的保障。

社会福利思想的核心是公平和公正。

公平是指每个人都能够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中获得公平的机会和待遇,不受任何不公平和歧视。

公正是指社会机构和政府应该通过制度和政策的改革,确保社会资源的公正分配,使得社会的繁荣和发展造福于全体人民。

为了实现社会福利,政府和社会机构需要积极地参与和干预。

政府应承担起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住房等的责任。

同时,政府需要制定公平的税收制度和财富分配政策,确保社会资源的公正分配。

社会机构也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如各类志愿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通过提供社会援助和支持,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状况。

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福利思想

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福利思想
托邦新岛的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书)。
(1)对社会问题和社会制度的揭露 圈地运动造成了的福利对立 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2011-4 8
(2)乌托邦的社会福利构想 主张公有制
人人劳动,没有剥削
按需分配
高雅的精神文明
人人过着高尚幸福的生活,但保留着奴隶制残余和 殖民制度,政治生活的半专制,精神领域的宗教信仰。
(6)实行共妻制
2011-4 10
(二)十八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福利思想
1、摩莱里(Morelly,?-1780)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启蒙思想家,著作《巴齐里 阿达》、《自然法典》 (1)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基础:理性
人类社会历史:理性-非理性-理性
(2)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福利社会的纲领和原 则 公有制
1、社会思想的内容和社会动员的武器
2、对济贫法制度的批判
(二)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
1、人的本质需要是社会性需要 2、需要层次: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享受需要 3、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2011-4
20
(三)关于社会再生产的两种再生产
1、劳动力再生产的内容:体力和智力
2、劳动力再生产满足的手段:消费(满足途径)
2011-4
9
2、康帕内拉(Tommaso Campanella,1568-1639)
伟大的爱国主义战士和杰出的空想共产主义者, 著有《太阳城》
(1)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人人劳动,公平分配 产品 (2)太阳城以生产小组为基层劳动组织 (3)注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4)最高领导者是贤者(太阳)
(5)废除奴隶制
由神赐予永生的、幸福的英雄,永远居住的地方
2、品达的福岛、福地
不是专门为英雄所准备的,居住者不是无所事事

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PPT课件

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PPT课件
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
19
第三节 列宁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一.列宁关于社会福利的基本主张 1.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1899年《我们党的纲领草案》 1900年7月出国,在国外创办了马克思主义 者第一张全俄政治报纸《火星报》。 1904年,列宁写了《进一步,退两步》 1908年写成《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2
第一节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恩格斯(1820-1895)
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及作家,哲学家,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 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
代表作: 1884年《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 1878年 《反杜林论》
3
第一节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1.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 系的基础 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 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方式 和交换方式的变化。
1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福利思想 3.恩格斯的社会福利主张
重要主张:
组织劳动者或无产者在国家的田庄、工厂、作坊中 工作
对社会的一切成员实行劳动义务制
所有的儿童由国家机关公费教育,并将教育与工厂 有机结合起来。
在国有土地上建立房屋,作为公民的公共住宅。
拆毁一切不合卫生条件的、建筑条件很差的住宅和 街道。
第一节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第三节 列宁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1
第一节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1818-1883) 19世纪欧洲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缔造者。 代表作: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福利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福利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而马克思主义则是一个理论体系,探讨社会福利的根本原因和实现途径。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和核心理论出发,探讨其与社会福利的关系,并分析在实践中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与核心理论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产生的一种革命理论,它的出现标志着工人阶级的觉醒和社会主义的崛起。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阶级矛盾做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中最核心的理论是关于剩余价值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他们所得到的工资,剩下的部分被资本家占有,这就是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义追求消除剩余价值的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从而满足人民的各种需求。

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福利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福利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福利的根本原因,即社会阶级的存在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社会福利的分配不公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而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才能实现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

其次,马克思主义为实现社会福利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实践路径。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社会福利应当是社会的共同财富,而不是个别人或阶级的私有财富。

通过国有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等手段,实现社会资源的公有化和国家对福利事业的全面管理,可以保障社会福利的普及和提高。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应用在实际的社会福利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首先,应当加强政府的调控作用,通过法律法规等手段,确保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

政府应当积极投资和发展公共福利事业,如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以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网络。

其次,要注重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保障其合法权益。

社会福利思想考点收集

社会福利思想考点收集

社会福利思想宋林飞主编序言:社会工作理论体系与社会工作方法系统必须认真研究三个问题:1、全球化问题;2、本土化问题;3、专业化问题。

第一章社会福利概念1、社会福利:社会福利分为狭义的社会福利和广义的社会福利;狭义的社会福利仅指由国家出资或给予税收优惠照顾而兴办的、以抵费或者免费形式向一部分需要照顾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或服务的制度;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由政府举办和出资的一切旨在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卫生、教育等生活的社会措施。

2、我国一般讲社会福利从属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有四部分组成: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面向贫困无助着的社会救助;面向工薪劳动者及家属的社会保险是对受保对象基本生活的保障;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面向全体居民的社会福利;专为军人及其家属所设立的社会优抚与安置保障是对特殊群体的具有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

3、社会福利的特征:1、保障对象的全民性;2、保障内容的福利性;3、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4、保障待遇的公平性和高层次性。

4、广义的社会福利比狭义的社会福利多出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

5、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剩余型到制度型再到发展型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其中剩余型社会福利是“专为社会弱者服务”。

6、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济贫法》也称“旧济贫法”是世界范围内最早的通过征收济贫税、在郊区范围内实施救济的剩余型社会福利的制度规定。

1834年新《济贫法》出台。

7、欧洲从14-18世纪逐渐形成的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以人为本”的思想。

8、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先后与1883年、1884年、1889年颁布了疾病、工伤、老年、残疾、遗属保险法,开创了社会保险立法化的先河。

9、20世纪20年代,英国福利经济学家的创始人庇古提出通过收入均等化来实现增进全民社会福利、增加国民收入的社会目标。

福利经济学成为福利国家的重要理论来源。

10、193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出台“社会保障法案”成为美国现代福利体系的基础,法案以养老和事业为重点。

最新《社会福利思想》复习资料

最新《社会福利思想》复习资料

绪论★社会福利的概念:(名词解释)广义的社会福利:政府举办或资助的社会福利事业,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全民福利三个领域的政策,制度和各种社会服务的措施与项目。

狭义的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针对少数的穷人和在身体与精神方面需要给予特殊照顾的人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

(属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的概念:(名词解释)(1)含义:社会福利是一种制度,是人类社会为了达到一定的福利目标而建立的的某种制度设置,或者社会对个人承担的“制度化的集体责任”,一种社会类型或政治制度决定着福利制度的性质和社会福利的实现方式。

★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形式:a.残补型的或剩余型的制度:属于济贫服务的范畴,指那些专门为社会弱者提供服务和救济的设置和措施,是不完全的社会福利制度。

b.制度型的福利:面向全体国民并且是把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政策目标来推行的。

★现代社会福利的特征:(1)追求社会平等和公正。

社会福利的根本目标是社会正义,他强调要使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平等的机会和待遇,使穷人或弱者同样可以享受到社会进步的成果,参与社会发展的过程。

(2)保障和服务对象的全民性。

社会福利的服务对象范围广,具有全民性,而且扩大到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

(3)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称性。

社会福利不设先决条件,它只要求受照顾者是属于本国的公民,具有基本的社会成员资格。

就此而言,社会福利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称性。

(4)非功利性和服务性。

社会福利是作为“社会工资”提供给国民的,它不计功利,也不要求实物和金钱方面的回报,而是作为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给予公民的服务和帮助。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特点:(1)意识形态性。

从根本上讲,社会福利思想是思想家们依据一定的世界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对社会福利的制度、政策和问题的根本观点,因此,社会福利思想总是围绕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社会理想谁更有价值或者说应该以哪一个为出发点来阐述自己的福利观。

社会福利思想复习提纲

社会福利思想复习提纲

社会福利思想(复习提纲)2010.10.10第一章社会福利概述一、填空或选择题1、实现社会福利的途径有:政府、慈善机构或社团、社区及私人提供。

▲▲2、从全球来看,社会福利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增加起内涵的,进入20世纪,社会福利才逐渐走向制度化和社会化。

3、对于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我国一般将社会福利从属于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由四个部分组成:社会救助(最低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工薪)、社会福利(最高)、社会优抚与安置保障(军人及家属)。

▲▲4、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以城镇职工福利为核心的一套相互分割、封闭运行的福利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有职工集体福利、特殊社会福利、社区社会福利。

▲▲5、世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进程,经历了从剩余型社会福利到制度型社会福利再到发展型社会福利的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6、20世纪20年代,英国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提出通过收入均等化来实现增进全民社会福利。

▲7、福利国家最早出现于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邓普1941年所著的<<公民与教徒>>,1948年英国“贝拂里奇报告”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建成了“福利国家”。

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大刀阔斧的推行住房补贴制度改革,西方福利国家改革的共同特点或趋势是福利私营化、福利提供的分散化和多元化。

▲8、从相信市场、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到国家干预、全面保障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的发展经历了从市场到国家的过程,再从全面福利的危机到福利多元化、乃至进一步发展到市场化和私营化,重新倡导市场机制的作用。

9、我们进行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阶级斗争理论、逻辑学基本原理,至于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具体方法:阶段法、国别法、学派法、人物法、文献法。

▲▲二、名词1、社会福利▲▲p4页2、社会福利思想▲p29页3、福利国家p21页三、问答1、社会福利的特征▲▲p92、福利国家危机的表现p232、从社会福利的世界发展进程和发展趋势来看,改革和完善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给我们有那几方面的思考。

社会福利思想史 绪 论

社会福利思想史   绪  论


第九章 “第三条道路”与社会市场经济社 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 “第三条道路”的出现 第二节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社会福利理论 第三节 英国“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西方福利经济学的发展 第一节 旧福利经济学 第二节 新福利经济学 第三节 现代福利经济学

第一章 社会福利概论 一、福利与社会福利 (一)福利的概念 (二)社会福利 二、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一)传统的观点 (二)近年来的新观点 三、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特征与原则 (一)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 (三)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实施原则 四、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方法
第七章 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 英国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第二节 瑞典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第三节 德国和法国社会民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新古典学派与新保守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 新古典学派福福利思想 第二节 哈耶克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三节 弗里德曼的社会保障思想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福利思想
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一)莫尔的《乌托邦》 (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二、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一)梅叶的《遗书》 (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 (三)马布利 三、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一)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 (二)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 (三)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理论与社会福利 思想
(一)马克思义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人的需要理论 (三)“两种生产”理论 (四)收入分配理论 (五)“重建人人所有制”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及时代价值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及时代价值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及时代价值探索
陈英;刘有良
【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卷),期】2013(012)005
【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福利思想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工人运动的产物.它主要是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来看待社会福利问题.随着经典马克思主义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也有所变化,但他们的变化是因时代不同而造成的,但其本质是一脉相承的,并没有变化,都是真正关心人民大众福利的思想.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对我国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2页(P5-6)
【作者】陈英;刘有良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文化马克思主义到"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J], 张亮
2.春光油田中生代-新生代孢粉组合及时代意义 [J], 南科为;牛桂丽;崔炜霞;曾光艳;涂黎;翁霞
3.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芜湖铁画的价值探索 [J], 王荣才;张家康
4.做好农业“四税”代征代缴确保税收及时入库──峡江县农业“四税”代征代
缴的几点做法 [J], 娄春生;黄春兴
5.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动力价值探索 [J], 冯东飞;曹逢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 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理论 列宁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理论
• 马克思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P191
资本主义社会 的基本矛盾激 化
工人阶级日趋成熟
法国里昂纺织工人的起义、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工人的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早期工 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 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理论
•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第一部著作是
《神圣家族》,1842年2月合作发表 的《共产党宣言》,是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著作,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的新纪元。资本论第1卷的出版,标 志着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的理论 体系已经完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理论
• 马克思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主要内容196
相对剩余 价值
进一步考 察
资本的积 累过程
阐述了科学的劳 动价值论,创立 了剩余价值理论, 形成了完整的资 本理论,提出了 资本积累和无产 阶级贫困化的理 论,揭示了社会 资本再生产和经 济危机理论
第二节 列宁的社会福利思想
• 列宁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
工人阶级的保险形 式
帝国主义论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 • • • 1)对平民福利的关注和对私有财产的批判 2)早期对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剖析 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第一个纲领—《共产党宣言》 4)对资本主义经济剥削本质的揭露 5)两次有效扣除学说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理论
• 马克思的《资本论》的主要内容202
商品和货币
货币转化为本 绝对剩余 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