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开放式教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课堂开放式教学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而“开放型”的教学恰恰符合了这一教学改革的要求。

因为它的课堂教学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从而使他们获得较为全面的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主体。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必须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开放学习环境,激活学生创造思维
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就教育效果来说,很重要一点是要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

”的确,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真正的合作是应以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

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催化剂。

小学生好玩、好斗、好动却又好胜,外显天真幼稚却渴望他人尊重与赏识。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敢于摆脱“师道尊严”传统陋习的束缚,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信任和理解每一位学生,与学生为友,以学生为师,平等相处,少一份指责,多一份鼓励。

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接近老师,乐于与老师交流。

“亲其师、信其道”,自然地就牵念着你所教的学科,喜欢由民主为基石构建的课堂氛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去。

在日常教学中,要常常鼓励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不迷信老师和书本,敢于向老师、向书本质疑,做一个“开放型”的学生。

课堂上,充满信任的微笑拉进了老师与书本之间的“心理距离”。

“你答得不错!”,“你还有别的解法吗?”,“谁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类似这样的激励话语,能极大地鼓舞学生的表现自我的欲望,无所顾虑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见,不时闪现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2开放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与联系。

”开放式数学活动的过程是动态的,适时变化的。

学生课堂表现是调整课堂活动过程的基本依据。

要开放学习的方式就应改进学生原来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发展。

要变传统的学生“认真听讲”为“小组合作”、“同桌合作”、“师生合作”等多种群体学习方式与独立思考的个体学习方式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促进学生自主求知。

例如:在教学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有关比例尺的应用题“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时,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道题目有几种解法,各是怎么想的?讨论中学生反应积极,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有的说根据比例尺的关系式列出比例式来解答;有的说根据比例尺的含义,用倍比法来解答;有的说变化比例尺的关系,用算术方法来解答。

针对学生的发言,我及时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交流解题思路。

结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开放课堂提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个人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寻求新关系,找出新答案的思维过程。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关键。

课堂提问对指明思维方向,创设思维情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一些灵活多样、多向的、开放性的提问。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在指导学生画圆时,教师先提问:①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的?②哪些物体本身不是圆形,但在运动时形成圆的?③你能用哪些工具画圆。

④圆的形成要具备什么条件。

这样开放性的提问,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4开放课堂练习,提高学生创新技能
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在教学过程经有目的训练得到提高的。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练习大都是一些简单的机械的模仿性劳动,不利于拓展创新。

现代心理学以为,发散思维可以赋予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独创性等可贵品质,它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为此,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出发,精心设计一系列的“开放题”。

因开放性的课堂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会创新。

设计课堂练习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练习的同时,精心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习题和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的开放题。

例如:在六年级一节应用题总复习课上,为了帮助学生沟通比、分数、比例、倍数等知识间的联系,可以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六年级两个班参加植树劳动,一共植树360棵,已知一班植树棵数是二班的4/5,一班和二班各植树多少棵?老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灵活解答,看谁的解法最多、最简便。

学生纷纷举手抢答,情绪高涨,思维活跃。

竟想出了“分数解、比例解、方程解、和倍方法解、算术解、按比例分配解”等多种解法,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5开放学习评价,让学生享受成功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每个人在出色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的到别人对他(她)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激励人的上进心、唤起人的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

”当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长时间的探索,终于解决了一个对他来讲是新奇而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时,他能从中体验到一种成就感,这是一种强有力的另人愉快的情绪体验,并会再次产生体验成功的需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一些激励性语言的评价。

老师一句激励性的评语、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个鼓动上进的动作;同伴给自己加一颗“星”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积极
的影响。

开放教育需要教学民主和评价民主。

评价的主要形式不仅仅是教师评,还应包括自评、小组评以及家长评等。

评价也不再是只看成绩和结果如何,而是综合考察。

如学习态度、探究过程、合作态度、自学能力等。

并且把平时考察与期末考察相结合,比较客观地评价学生,使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知道自己的不足,以便改进并有更好的发展。

总之,实施“开放式”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创造一种“易起反应的教学环境”,从而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力得到开发。

正如从事“开放式”教学研究的叶澜教授所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成为智慧的事业;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显现勃勃生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