甾体化合物的结构修饰
甾体化合物的生物转化
![甾体化合物的生物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0b13c30ccc22bcd127ff0c79.png)
O
O
孕酮
根霉菌
O HO
O
11-羟基孕酮
O
HO
OH
O
皮质醇
O OH
O
OH
O
皮质酮
内容
1、概述 2、酶催化和微生物催化的反应类型 3、甾体生物转化的主要反应 4、代表性实例 5、结束语
1、 概述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是指利用生物体系以及它们所 产 生 的 酶 对 外 源 化 合 物 ( exogenous substrate, foreign substrate, xenobiotics compound)进行结构修饰而获得有价 值产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其本质是利用生物体系本身所产生的酶对 外源化合物进行酶促催化反应。生物转化具有反应选择性强(位置 选择性 regio-selectivity 和立体选择性 stereo-selectivity)、 高效率、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少、不造成环境污染、后处理简单 等优点 。迄今,在生物转化研究领域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生物 转化不仅应用于有机合成的研究中,而且还应用于植物次生代谢产 物的结构修饰、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寻找及药物构效关系的探索等研 究中,被称为“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用于药物开发、 环境净化等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
COOH O -呋喃甲酸
(4)
OH
O
C
C
H
乙酸杆菌属
OH
O
环戊酮
(5)
CH3
CHO
CH3 假单孢菌
CHO
OH
OH
4-羟 基苯 甲 醛
(6)
CH3
COOH
甾体皂甙元A环结构修饰反应研究
![甾体皂甙元A环结构修饰反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2903b7fa417866fb84a8ec2.png)
1 引 言
甾体化 学 ( todl hmsy 是 以 甾族 化合 物 Se ia C e ir) r t
( to ) S r d 为其研究对象的一门比较古老而又不断发 ei 展的科学 ,甾族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组织内
舯
驴 H
胆甾酸 )
。 0H £I CH
的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甾醇 ,胆汁酸,许
位 引入 双 键 。 它是 一 种 在 甾体 环 上 快 速 引 入 双键 的 方 法之 一 。
关
键
词: 甾体 皂 甙 元 ; 饰 ; 成 ; 代 ; 环 修 合 溴 开
中图分类号 : 5—3 3 Q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2—45 (0 8 0 0 3 17 5 0 2 0 )5— 0 4一o 2
・
3 4・
几种甾体类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几种甾体类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ee60d4dcaaedd3383c4d395.png)
几种甾体类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甾体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并参与许多生命过程,在现代医药领域
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目前,一些具有独特生理功能甾体类化合物,尤其是抗肿瘤、抗癌甾体化合物的发现将甾体化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通过对已有甾体化合物的结构修饰,进而筛选得到结构新,活性好的甾体化合物成为筛选新药的
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主要利用甾体骨架的特殊性,对几种天然甾体化合物进行了结构改造修饰。
通过调整原料与盐酸羟胺的投料比对黄体酮进行了肟化,得到了3,20-二酮
肟结构的甾体,并对其两种异构体进行了分离。
重点以豆甾醇、胆甾醇、薯蓣皂苷元为原料,经过乙酰化、烯丙基氧化、水解三步得到了4-烯-7-羰基结构的甾
体化合物,同时在水解一步,得到了脱水产物3,5-二烯-7-酮结构的甾体。
本文总共得到了15个甾体类化合物,通过IR、1~H NMR、(13)~C NMR、MS
等现代波谱学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
对合成出的化合物运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抗苹果炭疽(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番茄灰霉(Botrytis cinerea)、棉花枯萎(Fusarium graminearum)和小麦赤霉(Fusarium oXysporum f . s p. vasinfectum)活性的考察,结果表明XJ-2、XJ-4、XJ-11、XJ-13、XJ-14
的抑菌率都超过了50%,其中XJ-14对苹果炭疽的抑制活性达到了90.2%。
种子萌发法对这些化合物的化感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化合物XJ-6、XJ-8对萝卜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对莴苣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
金樱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金樱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340600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a.png)
金樱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许耀珑张舒恬谢玮铭黄斌陈芊茜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20期【关键词】金樱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金樱子为常绿攀援灌木,蔷薇科植物,长达5m,茎具倒钩状皮刺和刺毛。
又称倒挂金钩,以成熟果实入药。
性喜温暖,向阳而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1]。
金樱子果营养丰富,含20余种氨基酸,18种矿物元素以及果糖、柠檬酸、苹果酸、维生素、皂甙等成份。
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锌和硒等矿质元素。
这些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保健和防癌均有很好的效果。
金樱子植物全身均可应用[2],除果实外,其根、叶、花均作为药物收载于不同年代的本草古籍中。
《中国药典》中对金樱子的性状、鉴别、功能与主治等作了详细的介绍。
2002年,中国卫生部正式将金樱子归入保健品[3]。
由于金樱子可以药食两用,为了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开发,促进其更广泛的应用,本文对金樱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今后进行产品的开发及推广打下基础。
1化学成分1.1三萜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一般先用乙醇或甲醇提取,然后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获得稠状浸膏,再分别用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萃取,减压浓缩后得到。
金樱子中三萜类成分主要为五环三萜类,包括齐墩果烷型、乌苏烷型和羽扇豆烷型三种类型,其中以乌苏烷类化合物最多[4]。
田雨浓等[5]首次对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光果金樱子进行化学成分研究。
目前,在研究光果金樱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国内外都很少去研究。
《中国药典》仅收载金樱子作为传统中药金樱子的药材来源,并没有收载光果金樱子。
1.2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的羟基衍生物多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或黄酮。
王健[6]采用正交实验法从金樱子中提取出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樱子中总黄酮的含量。
1.3甾体类化合物甾类化合物是一類激素类药物,为重要的生命元素,对具有甾体骨架的天然产物进行结构修饰可得到各种甾体药物。
金樱子中的甾体类化合物主要有β-谷甾醇[7]、豆甾-3α等。
Y名词解释
![Y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dc12d4184254b35effd345a.png)
名词解释1)受体的激动剂药物进入机体,到达作用部位后,如能与同一受体结合,产生拟似某体内代谢物的生理作用,称为该受体的激动剂。
2)受体的拮抗剂00281药物进入机体,到达作用部位,如果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不产生效力,并干扰受体与相应的代谢物的结合,从而拮抗这种代谢物的生理作用,称为受体的拮抗剂或受体的阻断剂。
3)催眠药引起类似正常睡眠状态的药物,称为催眠药。
4)抗癫痫药用于防止和控制癫痫发作的药物,称为抗癫痫药。
5)镇静药催眠药在小剂量时可使服用者处于安静或思睡状态,称为镇静药。
6)安定药在不影响意识的条件下,能控制紧张、躁动、焦虑、忧郁及消除幻觉,使之产生安定作用的药物,称为安定药。
7)抗精神病药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精神病和神经官能症的药物,叫抗精神病药,如安定。
1)镇痛药是一类对痛觉中枢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使疼痛减轻或消除的药物。
但不影响意识,也不干扰神经冲动的传导,对触觉及听觉等也无影响。
2)中枢兴奋药是指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能提高此系统功能的药物。
广义的中枢神经兴奋药包括精神兴奋药、抗抑郁药、致幻药。
3)xx药是指对延脑生命中枢具有兴奋作用的药物。
又称为延脑兴奋药。
1)xx能使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痛觉的药物。
2)全身xx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逆性抑制作用,从而使意识、感觉和反射消失的药物。
3)局部xx作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阻滞神经冲动的传导,使局部的感觉消失的药物。
4)静脉xx用静脉注射给药的非挥发性麻醉药,是全身麻醉药的一种。
5)吸入xx是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或易挥发的液体,由于易挥发而供吸入麻醉用,是全身麻醉药的一种。
6)解痉药一类节后抗胆碱药,能对抗乙酰胆碱及各种拟胆碱药的毒蕈碱样作用。
表现为松弛多种平滑肌、抑制多种腺体分泌,加速心率,散大瞳孔。
7)肌肉松弛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使骨胳完全松弛,为外科手术的辅助用药。
8)拟肾上腺素药是一类与肾上腺素受体兴奋时作用相似的药物,又称拟交感胺药物。
3-三氯乙酰孕烯醇酮-20-缩氨硫腙、甾体香豆素化合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3-三氯乙酰孕烯醇酮-20-缩氨硫腙、甾体香豆素化合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310327f52d380eb62946de2.png)
3-三氯乙酰孕烯醇酮-20-缩氨硫腙、甾体香豆素化合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甾体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生物体组织内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既可以从天然产物中分离提纯获得,也可以通过合成得到。
甾体化合物的相关研究与应用在药物化学领域十分广泛。
在研究中,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或手段提取与合成所需的目标化合物,比如通过氧化、还原、缩合等反应进行结构修饰改造,并引入含氮基团、杂环基团等活性基团的方法以获得生物活性更好的目标化合物。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甾体类药物的研究逐渐受到医药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
在相关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如雌莫斯丁磷酸钠、依西美坦、醋酸阿比特龙和2-甲氧雌二醇等成为临床上的抗癌药物。
因此,对甾体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在甾体抗癌药物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表明香豆素化合物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由于香豆素化合物具有强荧光这一特性,因此在合成上常被作为荧光基团引入到各种荧光材料中。
然而,香豆素荧光材料也成为了一类重要的生物荧光成像的材料,并应用于细胞荧光成像、斑马鱼荧光成像、活体成像等荧光成像实验中。
课题组前期研究中,合成了一系列的甾体衍生物,也得到了活性很好的化合物。
其中甾体中引入含氮基团后,得到的甾体衍生物的生物活性会提高,如20-缩胺硫腙孕甾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同时,3-三氯乙酰孕甾化合物效果也很好。
因此,在本研究中采用孕甾衍生物为原料,在3-位上引入三氯乙酰基,在20-位引入肟基、甲氧胺基或含取代基的缩氨硫脲基团,合成了3-三氯乙酰孕烯醇酮-20-缩胺硫腙化合物。
选用T24(人膀胱癌细胞株),SKOV3(人卵巢癌细胞株),A549(人肺腺癌细胞株),293T(人肾上皮细胞株)四种细胞株,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这类甾体衍生物对A549(人肺腺癌细胞株)具有一定的抗肿活性,但是对293T(人肾上皮细胞株)没有显示毒性。
第八章甾体激素类药物
![第八章甾体激素类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2ed7ba30856a561253d36fcc.png)
O 炔孕酮
OH C CH
炔诺酮
OH C CH
O 异炔诺酮
O 炔诺孕酮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八章 甾体激素药物类药物
第二节 甾体激素类药物
四、孕激素 (三)孕激素拮抗剂
也称为抗孕激素,拮抗孕激素与受体的作用,可干扰受 精卵的着床和妊娠过程,达到抗早孕的目的。这是终止早孕 的重要药物。
(CH 3)2N
O H CCCH 3 (CH 3)2N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八章 甾体激素药物类药物
第二节 甾体激素类药物
二、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类药物 (一)雌激素类药物 1. 甾体雌激素 代表药——炔雌醇
OH C CH
(1)结构:*C17
HO
(2)性质:Ar-OH
RC≡C+AgNO3——RC≡C-Ag (3)作用:口服活性>雌二醇10倍
与孕激素合用,抑制排卵,可避孕
第八章 甾体激素药物类药物
第二节 甾体激素类药物
三、雄激素、蛋白同化激素与抗雄激素类药物
(二)蛋白同化激素 1.蛋白同化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代谢,减少蛋白质分解代 谢,并促使肌肉发达,体重增加。
2.雄激素结构专属性强:C19去甲基,A环取代或并合,蛋白同化 作用增强。如下:
OCOCH2CH2C6H5
第二节 甾体激素类药物
二、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类药物 (一)雌激素类药物 1. 甾体雌激素
(3)结构修饰:炔化和醚化(可以口服)
OH C CH
OH C CH
HO
炔 雌 醇
O 炔 雌 醚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八章 甾体激素药物类药物
第二节 甾体激素类药物
二、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类药物 (一)雌激素类药物 1. 甾体雌激素 (4)性质:Ar-OH;酸性 遇Fe3+络合显色 (5)作用:女性特征等,更年期障碍及月经失调等
甾类激素药物的生产
![甾类激素药物的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99a62414964bcf84b9d57bfd.png)
CH3 C O HO
Rhizopus Nigricans ATCC 62276
O
O
新月弯孢霉(Curvularoa lunata)能将 Reichstein S化合物(简称化合物S, Compound S)一步转化成氢化可的松
CH2OH C O
CH2OH HO
新月弯孢霉
C O OH
O
化合物S
工业上通过生物技术来控制微生物选择性地 降解甾体边链以获得甾类药物的前体物。
生物技术控制途径
① 通过底物-甾体结构的修饰; ② 在微生物降解过程中加酶抑制剂; ③ 通过诱变技术获得生化阻断突变菌株。
甾体激素 的生产工艺过程
甾体的微生物转化和一般的氨基酸、抗生 素的生产不同 发酵的产物不是目的产物,而只是利用微 生物的酶对甾体底物的某一部位进行特定 的化学反应来获得一定的产物。
发酵:将玉米浆、酵母膏、硫酸铵、葡萄 糖及水投入发酵罐中搅拌,用氢氧化钠溶 液调整物料pH值到5.7~6.3,加入0.03%豆 油,灭菌温度120℃,通入无菌空气,降温 至27~28℃,接入犁头霉孢子悬浮液,维 持罐压0.6kg/cm2,控制排气量,通气搅拌 发酵28~32小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 到5.5~6.0
甾体上羟化对化学合成而言是非常困难的, 除了C17位上通过化学方法能导入羟基外, 其它位置很难导入。
通过微生物羟化酶能非常专一地选择某个 碳位置上将某空间位置上的氢取代氧化成 原来空间构型的羟基。
如孕酮的转化中,利用黑根霉在温度不超 过320C时成功地实现了C11α羟基化反应。
CH3 C O
适宜的发酵条件主要包括
(1)搅拌 搅拌可增加传质和传热,可以增加培 养基的氧气供给,使氧气均匀分散而提高转化率。 (2)通气 可直接增加氧气的供给。有研究表明, 溶解氧量对诱导酶产生非常重要。 (3)前体半连续的加入 可以降低由于一次大量 加入所引起的毒性,也可减少由于发泡所引起前 体的损失。
甾体类化合物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
![甾体类化合物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e43990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6.png)
甾体类化合物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
王鸿;周峰;吴祺豪;陈苏
【期刊名称】《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5(043)005
【摘要】甾体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它的生物转化指的是外源甾体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经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通过生物转化可以完成一些有机合成难以进行的反应,得到更具有新药开发价值的物质.近5年来,甾体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研究发展迅速,在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甾体类化合物生物转化的不同类型,羟化反应,氢化反应,脱氢反应,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和溴化反应,阐述了甾体类化合物生物转化的相关实例和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甾体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和修饰提供了参考.
【总页数】6页(P556-561)
【作者】王鸿;周峰;吴祺豪;陈苏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815
【相关文献】
1.微生物生物转化甾体化合物生产雄烯二酮研究进展 [J], 梁建军;汪文俊
2.甾体药物生物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J], 张春燕;白宝星;王明蓉
3.重要甾体医药中间体的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J], 梁剑光;黄鹏;徐正军
4.甾体激素药物的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J], 徐慧静; 刘萍; 崔立迁; 牛建娜
5.甾体衍生物羟基化的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J], 苏海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物化学知识点
![药物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3e79ec915f804d2a16c1c4.png)
掌握:药物代谢的概念;药物代谢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等官能团反应;葡萄糖醛酸、硫酸等结合反应;结合具体药物理解药物代谢研究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1,4-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巴比妥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作用机制、构效关系;地西泮、奥沙西泮、艾司唑仑、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普罗加比的结构、化学特征;地西泮、苯妥英钠的代谢化学和合成。
吩噻嗪类抗精神药物的发展及构效关系研究;盐酸氯丙嗪、氯氮平、盐酸阿米替林的结构、合成、代谢化学和用途。
吗啡的结构、化学特征、化学稳定性和对吗啡的结构修饰。
盐酸哌替啶、盐酸美沙酮的结构、化学特征、合成和用途;解热镇痛药的分类、代表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靶点;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的结构类型;芳基丙酸类抗炎药的构效关系;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的结构、理化性质、化学稳定性、合成、代谢化学和用途和主要副作用;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布洛芬、萘普生、吡罗昔康、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的化学结构、代谢化学和用途;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的合成。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结构类型、临床用途和代表药物;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赛庚啶的结构、化学特征、代谢以及用途;盐酸西替利嗪的合成方法。
降血糖药物的分类、代表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的结构。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构效关系肾上腺素的结构、理化性质、代谢化学、合成和用途β-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盐酸哌唑嗪、盐酸普萘洛尔的结构、理化性质、合成和用途盐酸麻黄碱、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硫酸沙丁胺醇的化学结构、设计思想和用途。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与代表药物ACE抑制剂的分类、代表药物、构效关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的结构类型及代表药物; 1,4-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滯剂的构效关系与设计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代谢化学、合成及用途;马来酸依那普利、氯沙坦、氨氯地平、地尔硫卓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代谢化学和用途。
甾体激素
![甾体激素](https://img.taocdn.com/s3/m/a6e96f60f5335a8102d220c9.png)
二、雌性激素
雌激素是卵巢分泌的一类激素,雌激素与孕激素共同完成女性的性周期、妊娠、授乳等。天然雌激素有雌酮(Estrone)、雌三醇(Estriol)、雌二醇(Estradiol)。其中以雌二醇活性最强。天然雌激素口服无效,雌二醇以其注射剂供药用,作用维持时间短。
1.天然活性激素:雌二醇
结构特点: C19-去甲基; A环为芳香环;C3-OH; C17-OH
名称:雌甾-1,3,5(10)-三烯-3,17β-二醇
结构修饰:因在胃肠道破坏,不能口服
引入C17-α-C≡C炔雌醇,可口服
C3-OH或C17-OH成酯,如17β-戊酸雌二醇,长效
C19去甲基,A环取代或并合,蛋白同化作用增强,如苯丙酸诺龙
2.代表药:甲基睾丸素
(四)孕激素类药物
由黄体所分泌,与雌激素共同维持女性生殖周期及女性生理特征,主要用于保护妊娠,与雌激素配伍用做口服避孕药,也用在雌激素替补治疗中,起抵消副作用
1.天然孕激素:黄体酮
一、概述: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是体内存在的甾类激素,在体内的浓度极低,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甾类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亲脂性的甾类激素进入血液后,大部分与血浆蛋白可逆性结合,少量游离状态的可扩散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胞内受体结合产生生理作用。按其药理作用可分为性激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按化学结构特征可分为雌甾烷类,雄甾烷类和孕甾烷类。
孕激素等----孕甾烷
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抗炎)-----孕甾烷
盐皮质----孕甾烷
天然甾体激素的主要立体结构
3.甾体药物命名
取代基的构型-位置-名称-母核的名称-官能团的名称:
常见化学结构修饰
![常见化学结构修饰](https://img.taocdn.com/s3/m/538b74b765ce0508763213f7.p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多不便。如修饰结构,可使作用时间延长。如红霉素碱作用时间短,6 小时给药一次,修饰 为乳糖酸红霉素盐,则作用时间延长,8~12 小时给药一次。作用时间短的药物,制成大分 子盐,一般可使作用时间延长,而且对淋巴系统有高的亲和力,浓度高,对治疗有利。链霉 素、新霉素、紫霉素的聚丙烯酸盐、磺化或磷酸化多聚糖醛酸盐等均有此效果。 六、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如菸酸为抗糙皮病的维生素,缺点是忍受时性差,并有刺激性,易引起血管扩张、面部潮红 和皮肤发痒。羧基经化学修饰后形成菸酰胺,疗效不变,副作用降低。修饰后形成菸羟肟酸, 效果相同。 毒副作用有的某些酸、碱性药物,修饰成适当的盐,毒副作用可以减轻。特别是将碱性药物 作成氨基酸盐或酸类维生素盐;将酸性药物作成胆碱盐。维生素 C 氯喹盐的毒性比磷酸氯喹 低;硫酸双氢链霉素对第八对颅神经及肾脏有毒害,但抗坏血酸、泛酸和氨基酸双氢链霉素 的急性毒性显著降低,并且溶解度增大,其中以抗坏血酸双氢链霉素的 LD50 最大,毒性最 小。胆茶碱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比氨茶碱轻。 七、消除药物的不良臭味: 不少抗生素类药物有很强的苦味,用制剂学的矫味方法很难奏效。氯霉素、红霉素均有苦味, 经成酯修饰为氯霉素棕榈酸酯、红霉素丙酸酯则不再有苦味。抗疟药奎宁也有苦味,成酯修 饰为碳酸乙酯奎宁,则苦味消除。 八、发挥药物的配伍作用: 组织胺 H1 受体拮抗剂有使人困倦的副作用,与具兴奋作用的黄嘌呤类药物作成盐类供用, H1 受体拮抗剂的副作用可被黄嘌呤类药物的中枢兴奋作用对抗,发挥了药物的配伍作用, 苯海拉明与 8-氯茶碱形成的茶苯拉明即为一例。
浅谈甾体化合物
![浅谈甾体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fc6d250d02020740be1e9b59.png)
图1.甾体图2.类固醇浅谈甾体化合物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甾体化合物的构成,种类,分布和在生命体中发挥的作用,并重点介绍了几种重要的甾体化合物尤其是胆固醇的结构以及作用。
并说明了类固醇激素类药物的作用以及滥用的危害。
关键词:甾体;类固醇;胆固醇;激素生命体独特具有的化合物有很多种,甾体化合物(见图1)作为其中的一种,在生命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甾体化合物是重要的类脂,它是一类具有环戊烷并多氢菲碳架结构的化合物。
它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在医药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甾体类化合物在生命体中主要以类固醇类物质(见图2)存在,类固醇是广泛分布于生物界的一大类环戊稠全氢化菲衍生物的总称,又称类甾醇、甾族化合物。
类固醇包括固醇(如胆固醇、羊毛固醇、谷甾醇、豆甾醇、麦角甾醇),胆汁酸和胆汁醇,类固醇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昆虫的蜕皮激素,强心苷和皂角苷配基以及蟾蜍毒等。
此外还有人工合成的类固醇药物如抗炎剂(氢化泼尼松、地塞米松),促进蛋白质合成的类固醇药物和口服避孕药等。
类固醇化合物不含结合的脂肪酸,是非皂化性脂质;这类化合物属于类异戊二烯物质,是由三萜环化再经分子内部重组和化学修饰而生成的,它的主要构成方式【1】:(1) 在第10位C-原子和第13位C-原子处存在角式甲基。
(2) 第17位C-原子带有固定的取代基:胆固醇有8个C-原子的分支碳链,皮质激素有一个富有氧的2个C-原子长的侧链,天然的雄激素和雌激素有一个酮基或羟基。
(3) 在天然的固醇和类固醇的第3位C-原子上,经常存在一个氧功能基(酮或羟基,以3-酮或3-羟表示)。
(4) 化合物的双键经常出现在A 环C-4和C-5之间(用4-烯表示),在B 环是C-5和C-6之间(5-烯),很少在C-1和C-2之间(1-烯)或16和17之间(16-烯)。
还有些类固醇也有更多的双键。
雌激素的A 环是芳香化的。
图3.胆固醇下面介绍几种重要的类固醇。
三萜与甾体类化合物考点
![三萜与甾体类化合物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d0beb25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f.png)
三萜与甾体类化合物考点
在大自然中,存在着许多神奇的化合物,其中三萜和甾体类化合物是两个重要的类别。
它们在生物学和药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人们研究和探索的热点之一。
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由30个碳原子构成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它们广泛存在于植物、昆虫和海洋生物中。
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
其中最著名的三萜类化合物之一是二萜,它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药中,如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
甾体类化合物是一类由四环结构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甾体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如合成激素、维持细胞膜稳定性等。
其中最著名的甾体类化合物之一是胆固醇,它是人体内重要的脂类物质,对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三萜和甾体类化合物在药物研发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科学家们利用三萜和甾体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通过合成和修饰,开发出了许多新的药物。
例如,白藜芦醇是一种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抗癌和抗衰老领域。
而甾体类激素是一类重要的内分泌调节剂,广泛应用于治疗激素相关疾病。
除了药物研发领域,三萜和甾体类化合物还在农业、食品和化妆品
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三萜类化合物可以用作农药,起到杀虫、杀菌的作用;甾体类化合物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总的来说,三萜和甾体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们在药物研发、农业、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这些化合物,我们可以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甾类化合物分子-精品文档
![甾类化合物分子-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490e2346bd97f192279e9cc.png)
3 金属离子的直径比配位体的腔孔小得多,这时配 体发生畸变而将金属离子包围在中间。 如:Na(18C-6)H2O(SCN)
4 穴醚由于有类似于笼形分子的结构,对金属离 子的封闭性较好,因而穴醚配合物常比类似的冠醚 配合物稳定。
冠醚内腔直径和碱金属离子大小的匹配关系
冠醚 内腔直径/pm 阳离子 阳离子直径/pm
冠醚是具有大的环状结构的多元醚化合物。第一个冠醚是 Pedersen在 1967年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的。
OH OH
+C l
O C l O O O HO O O O O O O
OH
冠醚的结构特征是具有 (CH2CH2O)n 结构单元, 其中的-CH2 -基团可被其他有机基团所置换。由于这类醚的结构很象西方的王 冠故被称为冠醚。 以此为开端,Pedersen相继合成了49种大环多元醚。 目前这类化合物已经合成了数百种。
分子识别
分子识别:以不同分子间的特殊的、专一的相互作 用为基础,要求满足相互结合的分子间空 间要求、能量和键的匹配。在超分子体系 中,通常受体分子在特定部位有某些基团, 与底物恰巧匹配,能相互识别,并能选择 性结合,组装成新的超分子体系。 主要体现:在主体和客体形成的新物种具有某些特定 的功能。结构上的锁-钥匙匹配,能量上 焓和熵效应的配合,是分子识别并组装成 稳定超分子体系的基础。
次级键的作用力较共价键或配位键的弱,它的强度和氢键相当。
图5
③ 通过氢键的识别和自组装
图6
④ 通过π相互作用进行识别和自组装
各种环戊二烯配合物的聚合体实质上就是由π键的识 别和自组装形成的超分子体系。
图7
⑤ 离子间相互作用的识别和自组装
依靠正、负离子间的识别作用可自组装成超分子的 基本上为离子型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化合物。
甾体类药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甾体类药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550a1066bd97f192279e972.png)
甾体类药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作者:姚韧辉来源:《科技风》2016年第18期摘要:伴随着微生物转化技术的发展,甾体药物已经成为世界上销售额第二大的药物,仅次于抗生素类药物。
本文从甾体激素、甾醇、强心苷、甾体皂苷、甾体生物碱等类别,对近年来甾体药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微生物转化;甾体药物;研究进展自然界中甾体类化合物分布广泛,具有多种生理活性。
至今为止,全球生产的甾体药物高达400多种,其包括甾体激素类、甾体生物碱、强心苷类、甾体皂苷类等[ 1 ]。
近年来,随着甾体生物转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甾体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心血管、胶原性疾病、淋巴性白血病、人体器官移植、抗肿瘤、细菌性脑炎、皮肤病、内分泌失调等疾病。
据统计,2011年甾体激素药物销售额就已高于280亿美元,约占全球医药总销售额的6%,成为产量第二大类药物,仅次于抗生素[ 2 ]。
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甾体药物的研究发展进行综述。
1 甾体激素类药物甾体激素是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能够维持生命、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促进性器官发育等。
按其生理活性的不同分为三大类:蛋白同化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目前,合成甾类激素的原料主要有胆甾醇、薯蓣皂甙元、剑麻皂甙元、澳洲茄次胺等[ 3 ]。
1.1 肾上腺皮质激素,各国药典收录的皮质激素类药物种类如下美国药典1995年版49种,英国药典1993年版28种,日本1991年版24种,中国1995年版19种[ 4 ]。
其中相对比较安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也是临床应用较广的药物是。
目前,国内地塞米松是以皂素作为起始原料,通过化学合成和生物发酵过程制得,主要生产企业有浙江仙琚制药有限公司、上海华联药业有限公司和天津药业有限公司。
1.2 性激素有三种类型: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它负责第二性征和副生殖器官发育,是由性腺分泌。
常用的雌激素有,主要用于妇女绝经后综合症的曲美孕酮和雌二醇,用于口服避孕药的乙炔雌二醇。
神经甾体化合物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神经甾体化合物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dac0810c281e53a5902ff0e.png)
神经甾体化合物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研究神经甾体化合物(CPU 0303)对H2O2和Aβ25~35所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用H2O2和Aβ25~35造成PC12细胞损伤模型,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同时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和丙二醛(MDA)。
结果CPU 0303能显著减少细胞死亡,降低LDH漏出量及MDA生成。
结论CPU 0303对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PC12细胞;神经甾体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可引起大脑智能进行性衰退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其中,神经元外的β淀粉样蛋白(βAP)沉积,形成老年斑的中心,并造成神经元的受损,是AD重要的神经病理学特征,被公认为AD 发病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因而探讨βAP的神经毒作用机制,成为AD研究中的热点〔1〕。
而在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神经细胞损伤涉及多种因素,微循环障碍可导致细胞能量供应短缺,缺血后再灌注所致的一氧化氮和氧自由基损伤等,可加重细胞病变的进展。
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甾体如孕烯醇酮、孕酮等,对衰老、记忆、行为等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目前在中枢神经调节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2〕。
CPU 0303是一种新型的孕激素衍生物,本实验通过建立PC12细胞损伤模型,初步探讨其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神经甾体化合物(CPU 0303) 为孕激素衍生物,由中国药科大学向华副教授提供,溶于DMSO 配制成0.1 mol/L的母液,用时加PBS稀释至所需浓度。
PC12细胞株购自上海细胞所。
小牛血清(杭州四季青工程材料研究所);胰蛋白酶(华美生物工程公司);DMEM 培养基、Aβ25~35和MTT)购自Sigma 公司;乳酸脱氢酶(LDH)测定试剂盒、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均为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其余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O
O
HO
O
H
1
AcO
H
HO
H
2
3
O O
AcO
Ac2O/HOAc,180˚C
O
HO
H
AcO
H
1
4
AcO O O
CrO3/HOAc
O
AcO
H
5
将替告皂苷元 1 在醋酐中于180 ˚C裂解F环为 4,用 铬酸氧化开裂E环得 5。
AcO O O O
16
O
KOAc
AcO H
AcO
H
5
OH NOH
2
H2NOH·HCl/py
产外,已外销美国、墨西哥等国。我国是世界上首 先和唯一生产替告皂苷元的国家。
1.利用替告皂苷元合成甾体药物
替告皂苷元(tigogenin)是发现最早 的天然甾体皂苷元之一,已从多种植物 中得到,在已研究过的近300种龙舌兰 属植物中大多含有此苷元。早年对其立 体结构的化学研究和合成甾体药物的研 究都有较多报导。认为替告皂苷元是有 竞争性的甾体原料之一。但是由于未发 现高含量和资源丰富的植物,国外尚未
HO H O O
进行生产。
六十年代末,我国纤维工业大面积改种了纤维质量 好产量高的东一号剑麻为生产原料。1974年我所 和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同期发现东一号剑麻叶中有 高含量的替告皂苷元。以全国已种 植的近15万亩 的东一号剑麻计算,每年可供生产200余吨的替告
皂苷元,资源极为丰富。
利用替告皂苷元( Tigogenin ,1)合成甾体药物时,首 先需将其裂解开环制成关键中间体醋酸烯醇甾酮(2)或 表雄甾酮(3),由(2 )和(3)出发,可合成一系列甾 体药物。
加活性碳,然后加有机溶剂, 连续回流提取20小时
酸调浆水解,洗去酸液,干燥
湿相滤渣
提取液
回收有机溶剂,浓缩,静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使 结晶完全析出后,离心,干燥
粗制薯蓣皂苷元
自乙醇或丙酮中重结晶
薯蓣皂苷元 mp204- 207℃
薯蓣皂苷元的主要用途
以薯蓣皂苷元为起始原料,半合成各类甾体激素。这些激 素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的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泼尼 松等),盐皮质激素(醛甾酮、醋酸氟氢可的松等);性激素 类的雌性激素(雌二醇、雌酮等),雄性激素(睾丸酮、雄酮 等),蛋白同化激素(去氢甲睾酮、苯丙酸诺龙等)以及避孕 药(炔诺酮、甲地孕酮等)共计2000余种物质。 由于薯蓣皂苷元是合成多种甾体激素和甾体避孕药比 较理想的前体。世界上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大部分是以薯 蓣皂苷元为原料,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年产薯蓣皂苷元 3000T,其中我国年产1 500 T;而国际市场的年需求量为 6000 T,国内年需求量为3000 T,对薯蓣皂苷元的需求缺 口很大,因此, 必须寻找新的甾体原料.
余万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生产海
柯皂苷元最多的国家。
六十年代末,我国开始大量生产甾体避孕药,急需
寻找开发新的甾体原料。1976年我所利用大量种植 的东一号剑麻(Agave dong Ⅰ)为植物原料,对其 叶中含有的甾体皂苷元生产替告皂苷元的工艺和产 品的检测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国产的替告皂
苷元除已用于蛋白同化激素药物和53号避孕药的生
1957年我国植物学工作者开始进行薯蓣资源的调查研究和 开发利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据报道,我国薯蓣植物中 含薯蓣皂苷元的种类有17种,1亚种,2变种,可供工业生 产利用的有10种 。约占全世界含有薯蓣皂苷元植物的50 % 以上,其中以盾叶薯蓣和穿龙薯蓣的品质最好。不同品 种的薯蓣所含有的薯蓣皂苷元差别很大,同一品种也因产 地、栽培条件、环境条件等的影响使其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薯蓣皂苷(dioscin)和薯蓣皂苷元(diosgenin)的结构
盾叶薯蓣或穿龙薯蓣的干燥根茎
加水浸透,自然发酵後,加硫酸或 盐酸通蒸汽加压水解 粉碎调浆,蒸汽灭菌并糊化, 接种黑曲霉通气发酵
水解物
用水或碳酸纳溶液洗去酸液, 干燥后粉碎,含水量≤6%
发酵液
过滤,得滤渣,滤液 用于制糖或柠檬酸
干燥粉
床试验表明,同居期间连续服用数片即可达到避孕目的。 可以以表雄甾酮(3)合成。
OPr C CH
PrO HC C H
8
O
O
CrO3/H2SO4
HO H
HOOC HOOC H
O
9
3 Ac2O/NaOH
O H
10
表雄甾酮 3 以铬酸氧化,使A环开裂生成二羧酸 9, 在醋酐中进行环化得五元环酮 10。
OH C
有差异,但以盾叶薯蓣含量最高,为1.05%~16.15%。目 前,国内已可用薯蓣皂苷元合成黄体酮、强的松、可的松、 性激素等50余种激素类药物。
O O CH2OH O OH OH CH3 OH OH OH CH3 OH OH O O
dioscin
CH3
H3C CH3 O O CH3
HO
diosgenin
CH
O
C2H2 , NaOH
O H
HC
HO
H
10
11
OPr C CH
(PrO)2O/TsOH
HC
PrO C H
8
在氢氧化钠存在下通入乙炔使 10 进行炔化反应生 成双炔醇 11,在酸催化下用丙酐将11酰化反应得 8。
AcO H
6
消除 5 的16-取代基团即得中间体 2,再将 2 制成酮肟 6。
NHAc
OH NOH
POCl3/py
AcO
AcO H
H
O
7
6 NaOH/EtOH
HO H
3
6 在三氯氧磷存在下进行重排得酰胺 7,然后水 解即得中间体 表雄甾酮 3。
1.1 口服避孕药双炔失碳酯的合成
双炔失碳酯(anordrin,8)是一种女用口服探亲避孕药,临
1935年Fujii和Matsukawa首次在薯蓣植物中发现了 薯蓣皂苷元,1943年Marker研究证明薯蓣皂苷元是 合成甾体激素药物的原料,自此以后,薯蓣属植物 的开发利用在全世界迅速展开。薯蓣皂苷元是合成 多种甾体激素和甾体避孕药比较理想的前体,世界 各国生产的甾体激素60% 以上以它为原料,甾体激 素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美国仅皮质激素一类就有 60多种药品上市。每年所需甾体原料以薯蓣皂苷元 (diosgenin)折算,约需2000吨。
在国内研究开发薯蓣皂苷元的同时, 我所选用了另一种甾体原料——海柯 皂苷元,进行了合成Δ-去氢皮质酮的 研究。目前,我国生产的海柯皂苷元 除一部分用于国内皮质激素药物的生 产外,大部分出口至英、美等国。过 去十年 仅出口英国葛兰素化学有限公 司的数量已达300余吨,创外汇2000
HO H O O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