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潮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眼下的日本,那股貌似“绵绵无绝期”的阴柔风潮,丝毫没有要刮过主流社会的意思。修眉、涂指甲油、定期定点做美容,尽管最开始,这些只是“时尚潮人”的生活方式,但近年来,就连普通男性小白领都开始修细他们的眉毛,定期去VIP制理容院做皮肤护理或美容。他们不为“潮”,他们也许只是无奈,因为这就好比出门必须化妆的日本女人们,这已经成为一种“必须的社交礼仪”。健网_F*H*{;D_M_A
对男性审美已被颠覆
隐匿于日本男人血液里的“大男人主义”是根深蒂固的,即便是在整个日本社会颠覆了对他们的“审美”角度之后。他们能切身意识到女性的美,于是从细小的地方开始,他们模仿、创作,甚至超越。即使到了这个演变阶段的最后,男人们依然不愿完全承认这一点。于是,虽然他们进行的那些皮肤护理或者是在面孔上的小小“改造”,其实都师从女性美容业,但他们在自尊心上的最后挣扎,仅仅是名义上的。
于是,你可以在繁华大街上看到两种服务性门店——一种叫“美容院”,另一种叫“理容室”。女人上美容院,男人去理容室,没有哪条法律规定男人上哪儿或女人上哪儿,但在一些稍微偏远点的地区,据说“美容院”和“理容室”往往并排营业,但两处简直就像厕所,男人只进理容室,女人只进美容院。一切都被划分得清清楚楚。
孰不见目前大红大紫的又造星无数的“杰尼斯家族”,每年都“量产”着平均身高持平在168厘米左右、前后空翻横跳侧转都不在话下、同时还眉清目秀不仔细琢磨根本分不出性别的明星。奇怪的是,他们的歌迷群却依然以女性为主导,足以证明日本人对所谓“男性”的审美已彻底被颠覆。
记得父母嘴里常常念叨着高仓健、三国连太郎、三浦友和等人,其形象仿佛随着那个时代同时远去。到20世纪90年代初,陪伴80前后的竹野内丰、反町隆史或江口洋介、织田裕二等诸位帅哥已是日本帅男史上的“末代爷们”了。
这几年,明目张胆地“女性化”行为盛行,不仅是各类动漫或是小说都开始取材于“男扮女装”,甚至连电视节目也难逃一劫。此前日本有个系列综艺节目,每期都向全国初高中生征集上镜男生,要求是:美貌。节目组每集都会请来最知名的化妆师和造型师,将参加当期节目的男生打造成最最美丽的女孩,最后由现场和场外观众进行投票,评选出当期最漂亮最不像男生的男生……恶搞的主持人是两位外貌抱歉的大叔,有几次,当“漂亮小姑娘”掀起帘子走上舞台,他们还会出其不意地冲上去掀其短裙,而那扮演女性的男生也十分“配合”地做出玛丽莲·梦露那个经典姿态,娇嗔着“不要!”看到这种场景,不知道是该感到反胃还是沉沦。
不过,最让人受不了的,还是有几次,不小心在电视上看到有日本人参加的搏击类比赛,镜头从背面拍起,“赏心悦目度”还挺高——瘦,却不弱,恰到好处的肌肉分布比施瓦辛格那种欧美系猛男是悦目得多,但当镜头移到正面,相信很多人都会顿时一“囧”——如此强壮一肌肉男,充满着杀气的面孔上,却浮着两根柳叶般的细眉……好吧,我们只能说,请对这种“社会现象”再宽容一点吧。如果举办一届“裸体奥运会”,不穿队服的情况下,至少我们还可以从眉型来区分哪个队是日本队。
女性化引发社会争议健网
过去一年里,关于“日本男人女性化”的话题,被舆论界热炒了两次。尽管类似报道相当多,报道内容也并非直指日本男人的外貌和穿着。但是,这两次却是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尽管舆论初衷仅仅是呼吁日本男人应该“回归男性”……
2008年12月8日,《TUKASA新闻》发表了一篇题为“拉响警钟!日本男儿大脑女性化!”的文章。其实文章里只是从眼下日本年轻一代的穿着说起,他们一打开电视,能够看到的就只是蹦来跳去像蚂蚱一样的龟梨和也,逐渐发展到他们接受着“杰尼斯事务所阴柔文化”的耳濡目染,最终展开去,说到日本社会靠着这样一群仅仅是“生理上被鉴定为男性”的家伙,是不可能有未来的。最后,该报道还列举了近期日本男人的“十宗罪”,以辅证他们“日本男儿大脑女性化”的观点。
报道一经面市,就引起轩然大波。而这个观点产生的结果,却是十分之“穿越”。纷纷回击此报道的大多是女性,她们有的通过网络,有的通过致电编辑部进行抗议。一些女性认为,这篇报道十分“偏激”,并且它立论于“男尊女卑”,同时还显露出“男性强势、女性无能”的观点。凭什么说“男人们大脑女性化了,就能造成各种失败结局呢?”这是女人们共同的着眼点。最后,撰稿人不得不公开道歉,并请求各大转载该文的网站都撤消这篇文章。
今年年初,“日本政策研究中心”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从人体构造分析日本男人的大脑女性化”。洋洋洒洒几万字,参考文献是三本生物学名著,所以,这篇文章才得以躲过“反女性歧视”者的攻击。但文章的字里行间,依然充斥着警醒的语句,笔者依然认为这个现象对社会有弊无利。其实,除了一些新闻机构争相发表类似文章外,社会中尚有许多明理人纷纷在博客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人会在文首或是文末加一句“本文对目前的年轻男性没有任何敌意,如有冒犯,请谅解”之类的敬告。但问题是,造成这种普遍现象的,并非龟梨和也一手造成,更不能怪“天生柔软又美丽的”女性,那么,这个社会又该去追究谁的责任呢?
文末,这位笔名叫做“小修的妈妈”的作者还十分嘲讽地加了一句话——“天啊,这样的日本没问题吧?妈妈好担心!不得不说,正因为‘日本男儿’们的日趋女性化,也许会使我们所有关心日本未来的人都变成‘妈妈’。”
近来,日本新词流行语大奖评选出了2009年十大年度新词和流行语,除了“政权更迭”、“新型流感”之外,“食草男”也名列其中。
“食草男”指的是有稳定工作、温文尔雅,有良好人际关系但对恋爱和婚姻不够积极的年轻未婚男性。“食草男”的流行颠覆了之前在日本民众中颇受欢迎的沉默、隐忍、坚强、粗犷的男性形象。
以往,日本男性在恋爱和婚姻方面往往被区分为“积极主动型”与“没女人缘型”两种,而“食草男”则是当今在30岁上下男性群体中出现的一个新类型。他们和异性交往不温不火,善于营造浪漫的恋爱氛围,但对婚姻并不上心。
“食草男”们出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生活相对富裕的时代。蒸蒸日上的日本经济在当时造就了“拥有一亿中产阶级人口的社会”,拥有公寓、独栋房屋或者私家车成为日本人经过努力有望实现的目标。一般来说,男性都是工薪族,是“企业战士”和家庭的经济支柱;女性即使受过良好教育,也大多在结婚、生子后辞职,做家庭主妇。80年代末泡沫经济崩溃时,“食草男”们虽还在上学,却已体验到了日本经济由盛转衰的苍凉。从读大学到走向工作岗位,伴随他们的是90年代以来的经济长期低迷,政坛频繁变动,社会少子化、老龄化日趋严重,家族制度、企业终身雇佣制度和年终序列制度逐渐崩溃,养老保险制度漏洞百出,贫富差距拉大……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令日本经济雪上加霜,企业纷纷倒闭,失业率居高不下。这些都导致了当代的日本人比老一代人缺少安全感,对未来深感迷惘。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日本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以及行为方式开始发生深刻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