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范式初探

合集下载

第一讲 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

第一讲 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
二、科学的特征 客观性,可证伪,可重复性 中医是科学吗?
三、科学的分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 用科学等。
第三节 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
一、社会科学的含义 关于人类社会运行和人类行为的知识体系。
二、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来研究和解释人类行 为及各种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三、社会科学能够成为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科 学吗?
第五节 社会科学研究的逻辑
第六节 社会科学研究的维度
一、根据“怎样使用研究”来划分:基础研究和应 用研究;
二、根据“研究的目的”来划分:探索,描述和解 释;
三、根据“研究的时间维度”来划分:截面研究 (cross-sectional),纵贯研究 (longitudinal),个案研究;
根据“收集资料的方式”来划分:量化研究 (quantitative),质性研究(qualitative);
第四节 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方法论
一、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家对理论和研究所持的共同取向。
二、研究范式的三种取向 根据不同研究范式对社会现实的本质,认识 社会现实的可能性及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以将 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划分为三大/四大基本 类型,即:(后)实证主义,建构主义和批 判主义范式等。
三、各种范式Biblioteka 较解释:上海男人为什么做很多家务?
专家:男人对女人的照顾; 传统:大多数上海男人一直以来都做家务,
是一种延续; 常识:上海男人很懦弱; 媒体:对上海男人形象就是这样宣传的,小
说,网络,电视等; 个人经验说:老爸(其他男性亲戚)就是这
么做的。
第二节 科学是什么?
一、科学的含义 科学是一套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客观规 律的知识体系。
第一讲 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范式(1)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范式(1)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范式(1)所谓研究范式是在一定研究方法论基础上形成的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体系。

我们主要介绍四种典型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社会批判研究范式、复杂系统研究范式。

这四种研究范式各具优势和弊端。

目前,整个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和辩证化的趋势。

作为一个专门术语,“范式”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史家库恩(Thomas kuhn,1922-1996)《必要的张力(The Essential Tension)》(1958年)一文中首先引用的,后经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的出版而广为流传并逐渐应用于各门学科的研究中。

什么是范式?范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应明确的一个概念。

“‘范式’一词的原文是Paradigm,原意是‘词尾变化’。

在语法书中,词的变化是有规则的,库恩借用语法上的Paradigm这个词来说明范式具有‘范例’、‘模型’、‘模式’等意义。

’范式尽管是库恩首创,但他并没有对范式下过定义,但从他的使用上看,这一概念与科学家集团或“科学共同体”这个概念密切相关。

“范式就是指科学共同体用基本一致的思考方式来研究同一领域的特定问题,是常规科学研究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

简言之,范式代表了一种近乎固定的问题和解题方法。

范式不是理论,但它对理论的形式起着很大的作用。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2)共有的信念;(3)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

在库恩看来,科学发展就是从一种科学研究传统过渡到另一种科学研究传统,常规科学的研究活动是由范式来指导的,科学革命其实就是范式的“格式塔转换”。

虽然库恩有关“范式”的这个概念最初指涉的是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对自然科学史进行研究时提出来的,但是近年来西方社会科学界对这个概念的借用十分广泛。

国外社会科学两种研究范式的对峙与融合

国外社会科学两种研究范式的对峙与融合

参考内容二
引言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作为两大知识体系,对于人类认识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次 演示旨在比较社会科学范式和自然科学范式的特征,探讨它们的共性和差异, 以便更好地理解两种知识体系的本质和发展。
文献综述
社会科学范式和自然科学范式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不同的哲学传统。社会科 学范式强调价值判断和主观经验,倾向于描述和解释社会现象。而自然科学范 式则注重实验证据和数学模型,旨在发现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尽管两种范式在 方法论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研究方法上,社会科学范式注重实地调查和深入访谈,强调对社会现象的主 观理解和描述。而自然科学范式则依赖于实验和数学模型,注重数据的分析和 推理。
在思维模式上,社会科学范式强调价值判断和主观经验,倾向于描述和解释社 会现象。而自然科学范式则注重客观事实和实验证据,旨在发现自然界的规律。
在研究对象上,社会科学范式主要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如社会结构、文化制 度等。而自然科学范式则着眼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 等。
这种融合的研究方法不仅能够揭示个体的内心世界,还能够对情感和认知的客 观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提高了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案例分析
以环境社会学领域为例,对于环境问题的研究往往涉及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多方 面的利益诉求。在这种情况下,单一的研究范式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研究效果。 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质化研究是通过深入观察、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 方法。它通常包括个案研究、深度访谈、文献分析等步骤。在社会科学领域, 质化研究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例如,人类学家可以 通过个案研究和深度访谈来研究特定文化和社会群体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社会 学家可以通过文献分析来研究社会运动、社会制度和社会变迁等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与价值性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与价值性范式

• 法兰克福学派以历史唯物主义、黑格尔的辩证法
以及马克思的批判和革命学说为基础,以分析现 代资本主义社会为主要目标,将现代资本主义社 会内在固有局限和不合理性作为研究的重要主题。 在学术观点上,它们与实证主义势不两立,并进 行了激烈的论战。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纯经验性和 数量化方法,拒绝“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 涉”,坚信理论知识的时代性和政治性,倡导批 判性的社会理论及其改造社会的作用,认为科学 的目的不是解决“是什么”,而是解决“应该是 什么”的问题。批判理论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和苏 联式社会主义的社会组织形式表现出狭隘的和非 人性化的“技术理性”,颠覆了启蒙理性的理想。 因此,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和苏联式社会主义成为 其根本的职责。
⑤主张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强调的个体是有意义 行为唯一承担者,社会结构只不过是个体行动和 活动的副产物或结果,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等社 会整体概念可以还原为个体的行动。个体依据特 定情境中的其他个体的预期行为来指导其行动, 由此创造了社会情境。
⑵结构功能主义:又称社会系统理论,孔德 和斯宾塞是基奠基者,涂尔干尤其是帕森 斯是其系统化的主要建构者。20世纪50年代 曾经取得过统治地位。结构功能主义基本 立场是,社会系统像其他的有机体一样, 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社会各组成 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整体发 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 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⑶冲突论: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科 塞尔、米尔斯文、德国的多伦多夫等开始 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精确性进行怀 疑和批判,他们吸取古典社会学家马克思、 韦伯、西美尔等人的有关冲突论思想,强 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来解释社会 变迁,逐渐形成继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之后 立即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学范式之一。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人文社会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思维、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学科,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哲学等多个子学科。

不同的学科在研究对象、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遵循一定的研究范式。

一、归纳法与演绎法归纳法是从具体的个别例子中总结出普遍规律或原理。

研究者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实证和分析,将个别案例归纳为一般规律,从而推导出结论。

例如,社会学家通过调查和观察不同群体的行为,推论出人类社会行为的一般规律。

演绎法则是从一般的原则推导出具体的结论。

研究者建立一个逻辑上严密的理论框架,然后根据该理论框架,通过推理和假设得出特定问题的解答。

例如,经济学家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模型,分析特定市场中的供需关系和价格变动趋势。

二、定性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注重对社会现象的深入了解和描述,通过观察、访谈、文字分析等方法,收集和分析质性数据,以揭示人类行为背后的意义、动机和过程。

定性研究常用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

例如,人类学家通过对特定文化群体的观察和访谈,深入了解其传统、文化习俗和价值取向。

定量研究注重通过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来量化和概括社会现象,以获取较为客观的结论。

研究者通常运用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统计模型等方法,收集和分析量化数据,从而进行量化测量和描述人类行为的分布、关联和趋势。

经济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等学科常使用定量研究方法。

例如,经济学家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对消费者行为和经济增长进行量化研究。

三、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理论构建是在大量经验观察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和解释模型,以解释和预测人类社会行为的规律和机制。

理论构建不仅是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也是指导实证研究的基石。

例如,社会学家构建社会交往理论,解释社会关系和互动的规律。

实证研究是基于理论假设或研究问题,通过实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验证理论预测或检验研究问题。

研究者运用合适的方法和统计工具,利用样本或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我在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里闯荡了好一阵子,这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啊,可是个很值得探讨的事儿。

我有个学术伙伴叫阿华,有一次我们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我就跟他说:“阿华,你说这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到底是咋回事呢?感觉有点抽象。

”阿华推了推眼镜,一脸认真地说:“你可别小瞧它。

这范式就像是我们探索社会现象的地图,不同的范式有不同的视角和方法。

比如说实证主义范式,那就是讲究用数据说话,就像侦探找证据一样,通过大量的调查、统计,来验证某个社会理论。

我之前参与过一个关于城市居民消费习惯的研究,那就是按照实证主义范式来的,我们发了好多问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数据,然后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那过程虽然枯燥,但看到最后的成果,就觉得挺有成就感,就像在黑暗中摸索许久,终于找到了宝藏。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那还有其他范式吗?”阿华眼睛一亮,兴奋地说:“当然有啦。

像诠释学范式,这个就侧重于理解和解释。

就好比我们读一本小说,不是去统计里面有多少个字词,而是去体会作者的意图、人物的情感。

在研究一些文化现象的时候,诠释学范式就很有用。

我有个朋友研究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他就深入到那个民族的生活中,跟他们聊天,听他们讲故事,去感受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这就是诠释学范式的应用。

”这时候,旁边的阿丽也凑过来了,她扎着马尾辫,看起来很精神。

阿丽说:“那这些范式有没有什么局限性呢?”阿华沉思了一下说:“那肯定有。

实证主义范式有时候会过于注重数据,而忽略了一些难以量化的因素,就像只看到了树木,没看到森林里的小动物和花草。

而诠释学范式呢,主观性比较强,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就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在实际研究中,有时候我们还得综合运用多种范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曾经尝试在一个社会变迁的研究里,既用了实证数据,又结合了诠释学的理解,那可真是个挑战,但也让研究更全面了。

”我听着阿华的话,看着周围书架上一排排的社会科学书籍,仿佛看到了不同的研究者们在不同的范式下辛勤耕耘,就像一群农民在不同的田地里播种,都期待着收获丰硕的成果。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定量研究
一种运用调查、实验、测量、统计等 量化的手段来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 从而判断教育现象的性质,发现内 在规律,检验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 方法
定量研究的特点
1、先有理论假设,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验 证假设
2、关注有关现象的总体情况和一般规律, 研究具有可重复性
3、注重研究方案的预先设计 4、有一套规范的研究程序和操作技术,包
括被试的选取、无关变量的控制、调查或 测量工具的编制和使用、数据的统计分析、 结果的解释 5、用数据呈现研究结果
定量研究问题举例
对“后进生”学习成绩影响因素的 研究 ——家庭背景 ——学习习惯 ——学习态度 ——。。。。。。
2、解释主义
本体论: 社会世界通过行动者的经验与解释形
成了有意义的秩序 社会现实具有地方性特点和时间维度,
质性研究的定义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 (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对研究现 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 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 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 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的主要兴趣
惯常社会行动(及其形态) 行动者的主观经验 影响行动和经验的条件(外在,内在)
的意志,具有客观规律性和齐一性 真理的符合论
认识论:二元论的/客观主义的认识论; 研究结果是真实的,可以通过科学手 段被发现,具有预测的正确性和控制 的有效性
方法论:实验的/操纵的程序和规求;对 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理论包含对社 会规律的陈述,且各部分有确定的逻 辑关联;可通过一套工具和程序对客 观现实进行经验性探究;主要使用定 量的方法
研究是为了唤醒人们的真实意识,去除 “虚假意识”
对现状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反对实证主 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与价值性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与价值性范式
的基础是经验 归纳,科学的任务在于从经验上验证或作出预测, 因而强调经验操作研究。 ④坚持价值中立原则。认为研究者在他们的研究工 作中可以做到也应该做到避免个人思想或偏好的 介入。在整个发现事实的过程中,观察者和研究 工具都是中立的或者被控制的,不让个人感情或 社会价值观对研究的问题、结果或分析产生影响。 ⑤主张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强调的个体是有意义 行为唯一承担者,社会结构只不过是个体行动和 活动的副产物或结果,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等社 会整体概念可以还原为个体的行动。个体依据特 定情境中的其他个体的预期行为来指导其行动, 由此创造了社会情境。
二、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1、什么是范式 • 范式是用来观察和理解世界的一套完整的概念框 架,它不仅形塑人们所看到的事物,而且也影响 人们对这些事物的理解。人很难逃脱某种范式去 看世界,不同的范式为人们提供看世界的不同视 角。因此,具有不同范式的两个人对于同一社会 现象甚至复杂的自然现象会有不同的解释。比如, 马克思与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学说就是一个例子。 在马克思看来,人口的中心问题是生产资料所有 制和阶级斗争问题,而在马尔萨斯看来,人口的 中心问题是人口过剩的问题。
• 2、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范式 • ⑴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源于社会学创始人
孔德。20世纪盛极一时的逻辑实证主义称为 新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的主要观点是: ①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学科性质上本质上 是一致,都是寻找和建立普遍规律。 ②坚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原则。认为研究只 要遵循一定的研究逻辑或研究程序,即可 获得经验世界的知识,因此强调,知识的 逻辑性和系统性。表述经验世界的科学语 言是统一的,科学家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 察来建立规律性的关系。
第二章 社会科学研究 的价值观和范式 吴育林
一、客观性与价值观 • 客观性和价值观是两个相伴相生的概念。客观性 主要是指不受人们主观影响的内容,通常以形容 词形式出现,比如客观的想法、客观的信念、客 观的知识等。价值观是一种道德判断,经常以 “应该”形式或好不好出现,如不应该那样对待 他,这件事应该这样处理,这样做不好等。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批判理论范式的优缺点
优点
批判理论范式强调对既有理论和观念的 反思和质疑,有助于发现新的问题和提 出新的观点;关注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 和意义,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 象。
VS
缺点
批判理论范式过于强调对既有理论和观念 的批判和反思,可能导致忽视一些有价值 的理论和观点;同时,该范式在实践中可 能面临操作困难和验证难题。
深度访谈法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进行深入的、半结构化的 访谈,以探讨被研究者的经验、感受、信念 和态度等。这种方法有助于获取被研究者的 内心想法和感受,以及他们对社会现象的理 解和解释。
建构主义范式的优缺点
优点
重视个体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强调个体对现实的理解和解释。
关注社会互动和文化背景对知识构建的影响,有助于揭示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 性。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哲学对批判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关注个体的存在和自 由,以及社会对人的压迫和束缚。
批判性思维方法
01
反思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强调对既有观念、理 论和假设进行反思和质疑,以发 现其中的问题和矛盾。
分析性思维
02
03
创新性思维
分析性思维要求对问题进行深入 的分析和研究,以揭示其内在的 逻辑关系和本质特征。
归纳-解释方法
归纳推理
解释主义采用归纳推理的方法,从具体的社会现象中抽象出一般性 的理论或解释。
解释性理解
解释主义强调研究者需要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解释,以揭 示其背后的意义。
语境敏感性
解释主义认为社会现象的意义与其所处的具体语境密切相关,因此研 究者需要关注现象所处的具体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具有综合性,它涉 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需要 研究者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和研究 能力。

你了解社会科学第四研究范式吗?

你了解社会科学第四研究范式吗?

你了解社会科学第四研究范式吗?⼀、社会科学研究的四种范式社会科学研究正在经历从定性、定量、仿真向⼤数据研究的第四研究范式转型。

本⽂所说的研究范式不等同于科学知识式,四种研究范式也并⾮从⼀到四逐渐替代,它们都是我们认识世界、进⾏社会科学研究的有效⼯具。

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四种研究范式⾛向融合,弥补各⾃缺陷,并在认识论、⽅法论上逐渐形成“通宏洞微”的连续谱。

第⼀研究范式分为两个阶段。

第⼀阶段(17世纪以前)不区分⾃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较笼统,把所有知识⼤⼀统于“ ⾃然哲学”的体系之内,为⾃然和社会现象提供同⼀套解释系统。

对社会认知进⾏哲学思辨,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唯⼼主义理念论、早期辩证法、演绎法、三段论与归纳证明、有机论的⾃然观和经验论等。

对推动后来的科学发展起到了巨⼤的作⽤,许多知识⾄今仍然是我们认识社会的出发点和基本准则。

第⼆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即现代社会科学的定性分析。

通常涉及:(1)观察和记录事实;(2)分析、⽐较和分类;(3)归纳概括事实间的关系;(4)接受进⼀步检验四个步骤,是“⾃下⽽上”的研究路径。

定性研究在对定量研究的批判中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独特的概念体系、具体⽅法和理论,开发了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和研究⼯具,个案研究、扎根理论和叙事探究等定性研究设计类型也得以使⽤,并出现了“参与”和“倡导”实践。

第⼆研究范式是社会科学试图通过模仿⾃然科学的⽅法和语⾔,⽤⾃然规律解释⼈类社会过程中形成的。

在逻辑实证主义和操作实证主义共同推动下,定量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在社会科学创⽴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的作⽤。

通过定量研究,社会科学学科分⽀呈扇形逐步细化和延伸,学科理论不断深化,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也更为紧密。

近50年来,社会科学总体向更为严格的科学主义取向、更为专业的⽅向发展,这在相当程度上是以统计学的⼴泛运⽤和定量研究为基础的。

第三研究范式是在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与⼈类对全球问题应对的需求,以及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范式对社会科学研究的作用

范式对社会科学研究的作用

范式对社会科学研究的作用范式对社会科学研究的作用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范式是一种理论模型或思想框架,用于探究一个特定领域的研究问题和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

范式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范式对社会科学研究的作用。

一、范式有助于指导研究社会科学研究面对的问题往往比较复杂,研究者需借助理论模型或思想框架来指导研究。

范式是对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抽象和概括,为研究者提供了指导和引领。

研究者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可以依据范式所提供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范式有助于加强研究的系统性范式是一个系统化的理论模型或思想框架,因此,使用范式可以使得研究更具有系统性。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不同研究范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和互动,这些不同的范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方法,可以完善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体系。

因此,合理运用不同的范式,可以加强研究的系统性。

三、范式有助于促进学术交流范式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认可的理论模型和思想框架,促进学者之间的交流。

因为范式可以提供一个公共的起点,以供不同的学者参考和借鉴。

在这个公共的起点下,学者可以更好地交流和探讨研究问题,推动学术研究的进展。

四、范式有助于启发新的研究方向范式是从一定的角度来看问题的理论模型或思想框架,它指导研究者进行社会科学研究。

然而,范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是不断变化的,范式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通过对范式的反思和总结,还可以启发新的研究方向和新的理论模型。

总之,范式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范式不仅是研究思路的引领,还具有加强研究系统性、促进学术交流和启发新的研究方向等作用。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范式的运用,不断推动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范式”流行现象研究》范文

《“范式”流行现象研究》范文

《“范式”流行现象研究》篇一范式:流行现象的深度研究一、引言“范式”一词,源自于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指的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理论框架或模型,用于解释某一特定领域的现象。

近年来,这一概念在流行文化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范式”的流行现象,从其产生背景、传播途径、影响及其未来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

二、范式的产生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在这种背景下,“范式”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框架或模型,应运而生。

它往往代表了某一时期内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以解释和应对各种复杂现象。

三、范式的传播途径范式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网络媒体、社交平台、影视作品等。

其中,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是范式传播的主要途径。

这些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在这里交流碰撞,形成了各种新的范式。

同时,影视作品等大众文化产品也是范式传播的重要途径,它们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主题,将范式深入人心。

四、范式的影响范式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首先,它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范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以解释和应对各种复杂现象。

其次,范式也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变革和创新,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此外,范式还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五、范式的未来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范式也将不断更新和演变。

未来,范式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和包容性,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范式也将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支持。

六、结论范式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框架或模型,已经成为流行文化领域中的重要现象。

它产生于社会文化的发展背景之下,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一.什么是范式?(一)范式的含义“范式”(Paradigm),源自希腊文,有“共同显示”的意思,由此引出模式、模型、范例等含义。

托马斯·库恩在1963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范式概念。

他用范式概念来解释科学革命,将科学发展过程分为:前范式阶段、范式阶段、革命阶段和新范式阶段。

在他看来,科学家通常在占主导地位的范式框架内进行研究工作,但是随着反常现象的逐渐增多,传统的范式框架难以容纳和解释这些现象,于是就提出新的范式,进而用新范式来取代旧范式。

科学的历史就是范式革命的历史。

库恩本人没有直接明确地给范式下定义。

根据他的描述,我们可以将范式理解为:范式是用来观察和理解世界的一套完整的概念框架,它不仅形塑了人们所看到的事物,而且也影响了人们对这些事物的理解。

人们看世界,就像相框装照片一样,所选用的相框会影响人们对照片的看法,对范式的选择也会影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看法。

凡是包括一些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如关于知识本质的看法、方法论、有效性标准。

范式远比理论要复杂。

人们也永远跳不出某种范式来看世界。

每个人看世界,都是把世界装入自己的“框架”当中。

(二)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及其特点1.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具有不同研究范式的两个人对于同一个社会现象会有不同的解释。

比如马尔萨斯和马克思关于人口学说就是一个例子。

马尔萨斯:人口增长的自然规律导致人口过剩。

马克思:人口相对过剩,阶段性。

两者用不同范式解释同一现象,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社会科学的范式之间相互竞争。

(1)凡是竞争能够促进学术发展。

主要表现:①可以避免或者减少对某个范式的过度的、非理性的迷信;②可以更好地理解用不同范式所得到的观点和行为;③能够跨出固有范式,得到意外惊喜。

(2)范式之争也会引发不必要的争论,使社会科学研究陷于停滞。

(3)情境差异和社会变迁对范式会有影响。

范式的选择代表着对不同层次的社会现实的选择。

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与方法论

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与方法论

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与方法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学科,是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众多社会科学之一。

在社会学学科中,研究的范围涉及到诸多方面,如社会变迁、社会组织、社会各种互动行为和社会价值观念等等。

那么,社会学又怎样运用特定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来探究这些问题呢?一、社会学的研究范式社会学的学科范式理论主要来自于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他曾认为,科学研究包括范式、方法和范例。

其中,范式是指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及其研究理念,而研究方法则构成了社会学的核心内容。

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主要有三种。

1. 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是一种以功能和结构为核心的研究范式,通过分析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探究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变化。

该范式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社会学家图尔品。

2. 社会学实证主义社会学实证主义是一种以数据分析和理性判断为基础的研究范式,旨在通过系列量化研究,来证实社会规律的存在和变化,以及研究社会行为因素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关系。

该范式的典型代表包括美国社会学家珂文和洛克。

3. 社会学解释学社会学解释学更关注人们的意识、语言和文化等主观因素,在解释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范式的代表作家是德国哲学家维伯,他认为文化是特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表达,主张要将观察者、研究者和被观察者联系起来,了解社会行为的深层次含义。

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指用于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证分析、案例研究、参与式观察、历史分析等。

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指通过向受观察者提供特定的问题,来获得其意见和反馈。

它是一种主要用于获取定量数据的方法,也是社会学中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

其优势在于揭示受访者的观点和价值取向,缺点在于受访者的回答可能受到社会期望和社会角色的影响。

2. 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是指通过使用各种定量方法,分析社会现象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推导出规律性的关联结构。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论框架与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论框架与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论框架与范式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理论框架与范式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理论框架指的是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一种思维模式或者认识方式,它通过概念、假设和理论构建了一个系统化的研究框架,从而帮助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范式则是指在某个特定学科领域内被广泛接受和认同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方法论,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共同的研究基础和方法论。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论框架通常包括三个层面: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本体论指的是对于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存在状态的认识,它是理论框架的基础。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需要清晰地界定研究的对象以及其特点和属性。

认识论则涉及到研究者对于社会现象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它决定了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推理方式。

方法论则是指针对特定研究问题所采取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

范式是在某个特定学科领域内,广泛接受和认同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方法论。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同的范式可能会因学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比如,在经济学领域,新古典经济学范式被广泛应用,强调市场机制和个体行为的理性性质;而在社会学领域,冲突理论范式则更加重视社会中的利益冲突和不平等问题。

范式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共同的基准和方法,使得他们能够在特定的学科领域内进行有效的研究。

理论框架与范式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使得研究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

其次,理论框架和范式可以引导研究者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从而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理论框架和范式还可以促使研究者开展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研究,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和范式来解决。

不同的问题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因此研究者需要具备开放的思维和跨学科的能力。

此外,由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者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以应对研究的挑战和需求。

社会科学方法论及研究范式研究

社会科学方法论及研究范式研究

社会科学方法论及研究范式研究在社会科学中,方法与范式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

社会科学的方法是指研究者用来进行观察、测量、分析和解释的规范化的程序和技术。

研究范式则是指研究模式、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的总体性质。

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研究者需要运用合适的方法与范式,才能够更有效地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

1.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与发展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最初的传统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到后来的实证主义和解释学研究方法,再到现代批判理论研究方法,各取所长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多重方法论的研究体系,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基础。

传统人文主义研究方法特别强调人的自由选择和意志,通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来揭示人们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内在意义。

实证主义和解释学研究方法则更加注重客观的事实和数据,想通过发现客观可量化的事实来推导出一般规律和理论。

而现代批判理论则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不可能是具有中立性和客观性的,需要通过对权力结构、阶级和认知机制的批判来揭示世界的本因。

这些不同的方法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范围,研究者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和范式。

例如,在研究社会问题时,传统人文主义和解释学方法被广泛采用;在研究自然科学问题时,实证主义方法则更加适用。

2.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概念与种类社会科学范式是一种指导研究的总体框架,分为三种基本研究范式:(1) 实证主义范式:建立在理性主义、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之上,重视基础理论的建立、统计分析及客观实证。

它强调量化的数据和实证的证据,认为社会现象是客观独立的,并可通过客观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与解释。

(2) 解释学范式:研究社会现象的在自身内部的意义和关联关系,强调人文属性的独立性,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建立在人性和社会文化本质的理解基础之上。

解释学范式着重于对一系列符号消息和符号系统进行分析,掌握这些象征性的消息活动背后的意义和意图。

(3) 批判理论范式:批判理论范式主要强调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批判和社会变革功能,并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该与社会变革相联系。

一、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共46页PPT

一、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共46页PPT

▪ 发现或建立一个情境中的二个或多个变 量间所存在的关系或关联。
▪ ex.
• 广告活动对销售产品具有什么影响? • 压力与突发性心脏病的关系? • 出生率与死亡率关系? • 七天连假与旅游人次的关系? • ……
19.07.2021
22
解释性研究(Explanatory)
▪ 澄清一个情境或现象中二个变量为什么或如何具有关系? (Why and How)
▪ 研究目的
• 描述情境、现象、问题或事件
▪ 研究资料收集
• 变量透过名义尺度或次序尺度測量
▪ 资料分析
• 主要了解情境、现象、或问题的变化,并非将其数量化
19.07.2021
26
质性研究的主要兴趣
➢ 惯常社会行动(及其形态) ➢ 行动者的主观经验 ➢ 影响行动和经验的条件(外在,内在) ➢ 行动者与结构的互动关系:结构二重性
19.07.2021
32
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研究的区别
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差异:

研究对象具有不可重复性、
个性事件、难以模拟、难以控
制、复杂性、难以简单化、难
以量化、认识对象反作用等,
它意味着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抽
取更多的样本,而且难以作出
准确的长期预测,研究结果的
推广范围小。
▪ 研究更多地受研究者主观因 素的影响,包括研究者的阶层 地位、政治倾向、文化观念、 宗教信仰、知识结构和时空环 境等因素。
研究方法
问访观调统 卷谈察查计
Method vs Methodology
▪ 方法(Method) • 收集资料的工具或研究技巧
▪ 方法论(Methodology)
• 研究过程所秉持的哲学;

论社会科学范式

论社会科学范式

论社会科学范式
社会科学范式是指由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等社会科学家
创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研究社会团体在自身的正常活动和控制机制
的影响下发展的一种方法。

社会科学范式是从传统的写实主义和通俗研究范式中诞生的,其特征
是重视当今社会的负面问题,如社会的不公正、贫富差距和贫困问题。

这种范式认为,研究者要认清社会团体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适当的
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社会科学范式基于一种关注个人行为的研究方法,其中涉及大量的实
证研究,包括访谈法、调查法和实验法。

考虑到基于软件分析和数据
可视化等新技术工具的研究方法的发展,社会科学范式也随之发展,
更多地重视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团体及其社会环境的变化。

除了推动社会变革以外,社会科学范式也可以帮助各类行业能够采取
平等的权利保障政策,以及科学的政策以解决社会的矛盾。

此外,社
会科学范式也可以帮助政府组织实施更科学、有效的社会政策,确保
社会发展公正、均衡。

在总体上,社会科学范式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框架,
既可以发现社会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

社会
科学范式的重要性及其应用受到了广泛的肯定,因此,其在当今社会
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科学范式初探摘要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认为,科学进步的基本单元是“最大的理论”,为此,他们提出了“科学范式”等概念思想。

本文认为,科学范式也是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

社会科学范式是指隐含在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研究活动中的一组基本观念,这组观念包括本体论社会历史观观念、认识论方法论观念、最基本的理论假设、研究主题以及基本政策纲领等五个因素。

这五个因素按一定结构组成有序的整体。

范式与具体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本文认为,将范式的思想扩展至社会科学领域,它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关键词范式社会科学范式范式结构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认为,科学知识进步增长的基本单元不是具体理论,而是“一般理论”或“伟大的理论”。

为此库恩在本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科学范式”的概念和思想,七十年代,拉卡托斯提出了“科学研究纳方法论”理论,劳丹提出了“研究传统”的概念。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但我认为,若奖“范式”的思想观点扩展至社会科学领域,它对于社会科学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科学进步和知识增长问题是现代科学哲学的重要主题。

库恩认为科学进步是常规时期和革命时期交替出现的过程,其中核心的概念是科学范式。

“范式”(Pardign)原意是指语法中词形的变化规则,可引伸为模式、模型、范例等意思。

库恩对范式有许多解释。

英国的玛斯特曼认为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至少以二十一种不同的意思在使用范式,这二十一种含义可分析为三种主要意思:(1)形而上学范式或元范式:范式是一种信念、一种有效的形而上学的思辩、一个新的观察方式、一个指引感觉本身的有条理的原则,是某种决定广大实际领域的东西等等。

(2)社会学范式:范式是一个普遍承认的科学成就,象一个公认的法律判决等。

(3)人工范式或工具范式:范式是教科书或经典着作,是一些供给的工具等等[1]。

拉卡托斯认为,科学总是以研究纲领的形式向前发展。

研究纲领由三部分组成:(1)“硬核”。

“硬核”是相对稳定的,是作为研究纲领未来发展基础的最普遍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原理;(2)保护带。

硬核外部是柔韧多变的保护带,它是由各种辅助假设构成,遇到反常时可通过调整保护带以保护硬核;(3)方法论规则。

包括反面助发现法和正面助发现法。

反面助发现法告诉我们应当避免哪些研究途径,禁止将矛头对准硬核。

正面助发现法体现长期研究方针,提示、暗示如何改变、发展该研究纲领的“可反驳”的保护带。

正面助发现法还提出一个纲领,此纲领开列一系列模拟实在的越来越复杂的模型,科学家遵循这个模型进行研究。

劳丹在其《进步及其问题》一书中认为,每一门科学都有一部充满研究传统的历史。

“一个研究传统就是这样一组普遍的假定,这些假定是关于一个研究领域中的实体和过程的假定,是关于在这个领域中研究问题和建构理论的适当方法的假定。

”不仅自然科学存在科学范式,在社会科学领域,范式也是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研究活动过程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构成因素。

美国社会学家D.P约翰逊认为:“社会学理论象任何其他科学的理论一样,它的巨大基础是未说明的假定。

……这些假定包含社会学家对他们的主题的基本意象、他们用以描述和分析这一主题的概念选择、为调查而对具体问题的挑选以及在分析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

……也可包括理论家的基本价值前提。

”我们认为,所谓社会科学范式,是指隐含在社会科学基本理论体系和研究过程中,关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活动的一组基本观念。

这组基本观念包括:[1].关于研究对象属性和作用过程的本体论社会历史观观念;.关于如何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的认识论方法论观念;.由[1]和所影响决定的作为理论体系和研究活动出发点的最基本的理论假设;以及.研究领域和理论的兴趣主题;.(某些学科中的)基本政策纲领。

无论科学家是否承认或有没有意识到,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哲学思想和方法论观点对研究工作具有重大影响。

虽然某些人宣称拒斥形而上学,然而实际上哲学从前门被赶出去又从后门或窗口偷运进来。

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基本研究范式,它们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两者在关于社会历史现象的基本性质以及认识论方法论观点上具有不同的信奉倾向。

科学主义以实证哲学、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认识局限于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

在认识论方法论上,受自然科学的强烈影响。

他们认为社会历史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社会科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即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等,从观察到的经验事实出发,描述社会现象的外部联系,研究和发现社会历史领域的普遍一般规律。

人文主义研究范式以新康德主义、现象学、释义学等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认为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的主体精神的外化,是精神世界、价值世界。

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一种个别的、……仅仅一度发生于一定时间内的事件。

”与自然科学追求“普遍的定然判断”不同,社会科学的目标是“单称的实然判断”。

因此,社会科学是运用“个别化方法”去研究对象。

狄尔泰把解释学方法扩展为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韦伯则提出了“移情式领悟”的理解方法。

如果说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更多地表现为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不同认识,那么,与此相联系的方法论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争论则由主要反映在对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看法。

方法论整体主义以新黑格尔主义为哲学基础,以迪尔凯姆客观社会学为代表。

他们认为社会本身是一个整体结构和有机系统,它不能够还原为个人或以个人为单位的现象或活动。

社会规定制约着个人的活动。

一个社会事实只有通过与其他社会事实的整体联系才能得到解释。

因此,他们主张应该通过社会的整体来研究社会的理论,对社会进行分析、研究的基本对象不是个体或个体现象,而是社会的法则、倾向和运动等等。

他们强调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客观性,社会科学能发展客观规律进行科学预言。

方法论个体主义受到霍布斯等“社会契约论”社会历史观的影响,以新康德主义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潮是其哲学基础,以韦伯的社会学理论为代表。

他们认为社会个体的存在、活动必然先于、高于社会整体的存在和活动,这种个体及其属性又往往归属为某种特定的永恒不变的人性,所以,现代个体主义往往表现为心理主义。

他们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单元是个人活动,而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所以,应从主观动机、人的人性等着手去解释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等只具有从属意义,应从个人行为、个人心理动机出发去建构社会整体。

两次大战以来,社会科学范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很主要的内容是研究方法论的变化,由以前的定性方法为主发展为定性定量方法相结合,由以前的分析归纳为主转变为走向系统综合研究。

总之,本体论社会历史观和认识论方法论观念是社会科学范式的基本成份。

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中抽象出反映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

着名物理学家海森堡谈到科学抽象时说:“抽象使我们能够从一种观点观察一个对象或一组对象,而抛开对象的所有其他特性。

”社会科学研究中,这种抽象过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研究对象提出一些最基本的理论假设,作为科学研究的出发点。

符合科学条件和要求的假设条件,往往构成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一般地说,各种理论之间的区别往往是基本理论假设的区别,而新旧理论的更替也首先表现为基本理论假设的变化。

例如,在经济学发展史上,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以经济自行调节、自动均衡等人们拥有完全知识能进行理性预期这些最基本的理论假设为基础的,而所谓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摧毁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这些最基本的假设。

对此西蒙说:“研究纲领的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在经济学中,人们开始在更加广泛的领域里利用更为现实的(和心理的)假设,即承认人类理性的限度以及这个限度对人类经济行为的影响,以取代传统经济学中过于简单化的假设。

”在社会学领域,G.里茨尔认为社会学有三种基本范式:社会事实范式、社会定义范式和社会行为范式。

而这些范式的区别的基础是基本的理论假设的不同。

例如,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的基本理论假设是认为社会与有机体一样,社会制度和过程都有它们的生命。

而互动理论的基本假设不同,他们认为社会和社会现象是人们互动过程的产物。

可见,最基本的理论假设是研究范式的重要因素。

社会科学的一个特点是“范式的多重性”或者说是存在着许多“不可完全通约的”范式。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研究者所持范式中上述[1]三方面的区别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者的着眼点和理论兴趣主题的不同。

例如:在社会学理论中,社会现实包括个人层次、人际关系层次和社会结构层次等不同层面。

不同的范式往往关注不同层面的社会现象。

象征互动理论和交换理论主要关注人际关系层面的问题,而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的兴趣主要放在社会结构层面的问题。

在经济学领域,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为“边际革命”的边际效用学派与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的重大区别,是研究重点或兴趣的转变。

他们一反传统经济学着重研究供给(生产)的传统,转而注重研究经济现象的需求消费效用方面,主要研究经济主体在经济生活中的个人行为如个别的消费行为等。

同样,在凯恩斯革命中,也包括研究主题的变化,从传统经济学视野中的个人、厂商的经济行为以及个别市场、个别商品的经济问题等微观分析,转变到全力考察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体分析上,开创了宏观经济学。

在历史学领域,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史上,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新史学,之所以“新”,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突破封建传统史学以帝王将相为中心和以政治史为基干的研究主题,把史学研究领域扩大到人类生活和各个方面,特别是重点研究与现实生活联系更为密切的史学问题。

英国着名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论述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世界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时,把研究兴趣的变化列为重要方面。

英国经济学家W.哈奇森分析社会科学革命构成因素时认为:“兴趣或研究重点的变化理所当然地也应该算做革命的一个构成部分。

”所以,范式应包含研究主题这一因素。

在一些应用性鲜明的社会科学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律学等学科中,理论研究往往与政策研究密切相关。

理论研究为政策纲领提供理论支撑,而政策纲领的实践效果则检验其依据的理论学说。

英国着名经济学家布劳格认为:“大多数经济学说不仅是拉卡托斯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纲领,而且也是政治行动纲领。

”[10]例如凯恩斯经济理论。

他在理论上否定了传统经济学,在经济政策上也坚决反对自古典学派以来一直信奉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大力鼓吹只有国家干预经济才能确保资本主义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赤字财政、通货膨胀等具体经济政策。

政策纲领是应用性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因素。

所以,社会科学范式也包含基本政策纲领。

由于社会科学范式包含政策纲领,这就给评价范式带来特殊困难。

社会科学理论会影响人的意识和行动,特别是转化为政策纲领加以推行,其本身成为改变社会现象和运动进程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