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要点 自身免疫性胰岛素受体病(AIR),(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要点自身免疫性胰岛素受体病
(AIR),(2)
概述
自身免疫性胰岛素受体病(AIR),又称B 型胰岛素抵抗(TBIR)。

是由于胰岛素受体自身抗体(IRAs)导致的一种罕见病。

AIR 好发于非洲裔美国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糖、黑棘皮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少数患者病程中会出现低血糖。

病因和流行病学
由于AIR非常罕见,目前确切的患病率不详。

AIR 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多数人认为是由于自身免疫紊乱导致了IRAs 的产生而致病。

临床表现
高血糖是AI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但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患者可以自发缓解而维持血糖水平正常。

AIR是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的主要原因之一,约25%的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自发性低血糖。

约50%的患者存在黑棘皮征。

此外,多囊卵巢、高雄激素血症表现在该类患者中也不少见。

AIR患者常
伴发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以系统性红斑狼疮最为常见,约占50%。

此外,还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皮肌炎、硬皮病等。

AIR还可以表现为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的副肿瘤综合征表现。

辅助检查
1. 胰岛素水平:对于糖耐量正常的非肥胖个体,空腹胰岛素水平超过150pmol/L 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峰值胰岛素水平超过1500pmol/L 提示该病。

2. 甘油三酯:AIR患者甘油三酯水平正常或偏低。

3. 脂联素:AIR患者脂联素水平升高。

4. IRAs:IRAs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5. 抗核抗体谱:如怀疑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完善抗核抗体谱检查有助于诊断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诊断
目前尚无特异性临床特征可用于诊断该病。

患有黑棘皮病和可疑自身免疫
性疾病的患者,空腹胰岛素浓度显著升高,需考虑AIR。

每日外源性胰岛素用量>3U/kg 的非肥胖患者也需怀疑AIR。

如检测到IRAs 可确诊。

确诊为AIR 的患者需评估是否存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反过来,如发现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助于确认AIR 诊断。

鉴别诊断
AIR需与一系列可致严重胰岛素抵抗的疾病进行鉴别,包括A型胰岛素抵抗、矮妖精貌综合征、Rabson-Mendenhall综合征、脂肪萎缩性糖尿病等。

对于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症的患者,尚需与胰岛素瘤进行鉴别。

治疗
目前尚未建立B 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标准化治疗方案。

AIR 的治疗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是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异常;二是严重低血糖。

治疗目标包括改善糖代谢异常以及解除自身免疫反应。

1. 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异常的治疗:治疗的目的是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

为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通常需要使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可高达5100U/d,甚至高达30 000U/d。

此外,口服降糖药也可以考虑在该类患者中使用。

目前已有使用磺脲类、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的报道,但结论不一致。

2. 免疫调节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主要针对AIR 导致的自身免疫状态。

一旦患者在无需外源性胰岛素的情况下血糖仍能维持正常,并且血清胰岛素水平正常,提示患者进入缓解期。

这一阶段低血糖的风险很高,甚至致死。

不给予任何干预的情况下,AIR 患者可能出现自发缓解,包括血糖基本接近正常、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IRAs 消失。

12. 【β-酮硫解酶缺乏症】
概述
β-酮硫解酶缺乏症(BKD),又称线粒体乙酰乙酰基辅酶A硫解酶(T2)缺乏症,是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由β-酮硫解酶缺乏导致异亮氨酸代谢障碍和肝外酮体分解减少引起,临床以酮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有机酸尿症为主要特征。

病因及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婴儿及儿童期起病。

首次发作时年龄在5个月至7 岁。

临床表现为反复的难治性呕吐及重症酮症酸中毒,伴有萎靡、脱水、呼吸急促、昏迷等临床表现。

通常有明确诱因,可在禁食、胃肠道及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应激或过量摄入蛋白多后急性起病。

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糖升高或正常,部分出现低血糖,血气显示代谢性酸中毒,血氨可以正常或轻度升高,肝功能、肾功能及正常,尿酮体阳性。

酮症及酸中毒可反复出现,发作间期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可以表现为正常。

约1/5 的病例出现神经系统的改变,表现为认知障碍、智力发育落后及锥体外系异常及脑卒中的症状,头颅MRI 可发现包括白质广泛的脱髓鞘,基底节在T2 可见对称性高信号改变。

患者早期可无症状,在新生儿期或高危人群通过血、尿代谢筛查时被诊断。

起病年龄、发作频率与预后无明确关联。

发作随年龄增长有减少或停止趋势,多数病例随访其生长发育未受影响。

反复发作及严重者可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诊断
1. 临床上有反复发作的难治性呕吐合并酮症酸中毒者要警惕该病。

2. 通常有明确诱因,可在禁食、胃肠道及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应激或过量摄入蛋白多后急性起病。

3. 常规检测可见尿酮体阳性,血气分析pH降低,部分患者可有血糖明显升高或降低,血氨浓度正常或升高。

血常规及肝功能多无明显异常。

4. 血串联质谱检测酰基肉碱谱可见血3-羟基戊酰肉碱(C5OH)、3-羟基丁酰肉碱(C4OH)及异戊烯酰肉碱(C5:1)浓度升高;尿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可见尿2-甲基-3-羟基丁酸(2M3HB)、甲基巴豆酰甘氨酸(TIG)及2-甲基乙酰乙酸(2MAA)明显升高;外周血白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硫解酶活性明显降低;基因检测明确有ACAT1 基因突变。

鉴别诊断
1. β-酮硫解酶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及常规生化检测与C5OH增高的其他有机酸血症相似,需要与3-甲基巴豆酰辅酶A 羧化酶缺乏症、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 裂解酶缺乏症相鉴别。

2. 伴有血糖升高时,需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鉴别。

治疗
急性期应及时给予生理盐水及葡萄糖静脉输入、碳酸氢钠纠酸等对症处理;解除发热、感染等诱发因素,静脉输入葡萄糖以减少蛋白质持续分解、
保证热量供应,同时补充左卡尼汀促使患者体内蓄积的酸性代谢产物排出。

如果急性期治疗及时病情可以快速缓解,患者可以恢复至完全正常。

病情缓解后应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予高热量、低脂肪饮食,少量多餐,避免饥饿并口服补充左卡尼汀。

另有研究报道胰岛素对BKD 患者非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的治疗确切有效。

13. 【生物素酶缺乏症】
概述
生物素酶缺乏症(BTDD)是由于生物素酶基因(BTD)变异引起生物素酶活性下降,导致生物素减少,使依赖生物素的多种羧化酶的活性下降,致线粒体能量合成障碍,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有机酸尿症及一系列神经与皮肤系统损害等表现。

病因和流行病学
BTDD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TD是致病基因。

BTDD发病率约为1/60 000。

我国尚无大样本多地域发病率统计数据。

临床表现
BTDD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

多累及神经、皮肤、呼吸、消化和免疫等多系统,单从临床表现难以确诊。

可以分为完全性生物素酶缺乏及部分性生物素酶缺乏两种类型。

1. 完全性BTDD 又可分为早发型及晚发型两种。

早发型患者多在新生儿或婴儿早期起病,最常见的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肌张力低下、癫痫、发育迟缓、感音性耳聋、共济失调、进行性意识障碍等,大约一半的患者出现共济失调,发育迟缓,结膜炎和视觉问题,包括视神经萎缩。

常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酮症等代谢紊乱,皮肤表现包括各种形态的难治性皮疹如湿疹、全身性红斑、尿布疹,患者也可出现过度通气、喉部喘鸣和呼吸暂停等呼吸系统症状,此外还有消化系统的症状如喂养困难、呕吐、腹泻等。

感染、发热、疲劳、高蛋白饮食等可诱发急性发作。

晚发型患者常于青春期发病,之前可无任何症状,临床表型较早发型不同,通常表现为周围神经病,肌无力、痉挛性轻瘫,皮疹和眼部问题,如视力丧失和视力下降等,如不能及时治疗,常导致不可逆性损害。

2. 部分性BTDD 可在各个年龄段发病,甚至不发病。

患儿整体症状及体征相对较轻,仅在感染、饥饿等应急状态下起病。

患者可能有肌张力减退、皮疹、脱发,可出现急性神经系统症状癫痫、意识障碍等,对部分生物素酶缺乏引起发生症状易感性增加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辅助检查
目前普遍使用尿有机酸分析、血酰基肉碱谱分析及血生物素酶活性检测进行筛查与确诊。

脑MRI或CT上脊髓、脑白质、丘脑和脑干均可受累,可表现出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炎症、脱髓鞘样改变,也可出现水肿、脑萎缩、脑室扩大、脑外隙增宽等非特异性表现,视听诱发电位可提示传导时间延长,生物素酶活性检测提示BTDD患者其生物素酶活性低于正常人。

行BDT基因突变检测,发现2个等位基因致病突变具有确诊价值。

诊断
小婴儿出现喂养困难、反复癫痫发作、肌张力低下、皮疹、酸中毒、视力听力落后及发育落后等临床表现,尤其对于原因不明的皮肤、黏膜损害伴有神经系统症状,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时应考虑本病,及早血尿代谢筛查,急性发作期生化检查有严重酮症酸中毒、高乳酸血症、高氨血症、低血糖,血酰基肉碱谱检测提示血3-羟基异戊酰肉碱(C5OH)增高,可伴有丙酰肉碱(C3)、或C3与乙酰肉碱(C2)比值增高,尿有机酸分析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3-羟基异戊酸、3-羟基丙酸、甲基枸橼酸、甲基巴豆酰甘氨酸增高,生物素酶活性检测提示BTDD患者其生物素酶活性低于正常人10%,但部分患者可无明显有机酸尿症,因此对于可疑患者即使尿液有机酸谱正常,亦不能排除生物素酶缺乏症,需要多次复查尿液或者采用血液生物素酶测定等其他方法确诊,可进行BTD基因检测,尤其与其他
代谢性疾病相鉴别时。

如无条件,可试用生物素口服治疗。

鉴别诊断
1. 其他代谢性疾病
2. 其他神经系统病变
3. 重金属中毒铅、汞、铜等重金属中毒可出现皮疹,脱发,神经系统损害等症状,需详细询问有无可疑重金属接触病史以及完善相应重金属检查协助诊治。

4.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
5. 后天原因导致的生物素缺乏
治疗
一旦确诊,患儿需终身服用生物素。

口服生物素具有高效、廉价和稳定等优点,每天口服10~20mg生物素即可有效改善酸中毒、癫痫发作、皮疹等症状。

14. 【心脏离子通道病】
概述
由于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功能障碍而导致的一大类疾病称为离子通道病(CICP)。

CICP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遗传性CICP是由心脏特定的基因缺陷而导致的疾病,如长QT综合征(LQTS)、短QT综合征(SQTS)、Brugada综合征(BrS )、儿茶酚胺敏感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等。

该类疾病能引起多种恶性心律失常,最终导致患者晕厥、心脏骤停,甚至心源性猝死。

现主要介绍遗传性离子通道病。

病因和流行病学
LQTS 发病率估测为1/2500例活产婴儿。

SQTS 极为罕见,主要影响青壮年或婴儿,具体发病率不详。

临床表现
LQTS 包括以下几种类型:Romano-Ward 综合征(RWS)、Jervell-LangeNielsen 综合征(JLNS)及Timothy 综合征。

RWS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中1~3 亚型占97%,临床多见,发病率约为1/2000。

主要表现为QT 延长和晕厥或者致死性心律失常。

LQT 1 和2
型常在劳累、运动和情绪紧张时发作,LQT3 型常在睡眠时发作。

JLNS 伴内耳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比RWS 更少见。

Timothy 综合征为长QT 综合征8 型,致病基因CACNA1C,患病率非常低,迄今为止全世界仅报道25例,是一种罕见的多器官障碍的遗传性疾病。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LQT 综合征,合并指/趾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异常面容、神经系统疾病或孤独症。

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一般实验室化验指标并无特殊提示。

可以明确有无电解质异常、心肌损害等。

2. 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心电图会显示以上疾病的异常表现(QT 间期、STT 等)。

动态心电图有可能会发现室性心律失常。

3. 运动心电图通过运动负荷有可能诱发心电的异常。

4. 影像学超声心动图和心脏核磁检查未发现有心脏结构的异常。

5. 基因检测阳性结果有助于临床诊断。

诊断
目前多采用Schwartz评分系统进行LQTS的诊断,包括心电图、临床病史和家族3个部分。

1. 心电图表现(排除了可能导致的药物或疾病)
(1)QTc≥480毫秒:3分;460~470毫秒:2分;450~459毫秒(男性):1
分;
(2)运动负荷试验结束后第4分钟QTc≥480毫秒:1分;
(3)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2分;
(4)T波交替(TWA):1分;
(5)3个导联存在T波切迹:1分;
(6)静息心率低于相应年龄的第2百分位数(仅限于儿童):0.5分。

2. 临床病史
(1)晕厥(TdP和晕厥中只能选1项计分):应激引起:2分,非应激引起:1分;
(2)先天性耳聋:0.5分。

3. 家族史(同一家族成员满足下列两项标准时,不累积计分)
(1)家族成员中有患LQTS者:1分;
(2)一级亲属在30岁以前有不明原因的心脏性猝死:0.5分。

两项表现相加最终评分:≤1分为低概率,1.5~3分为中等概率,≥3.5分为高概率。

SQT 诊断有相应评分标准(修订的Gollob 标准):
1. 心电图QTc<370 毫秒:1 分;<350 毫秒:2 分;<330 毫秒:3 分;J 点-T 波峰间期<120 毫秒:1 分。

2. 临床病史(心电图表现至少有1 分时才能进行该项评分)心脏骤停病史:2 分;有记录的多形性室速或者室颤:2 分;原因不明晕厥:1 分;
房颤:1 分。

3. 家族史(心电图表现至少有1 分时才能进行该项评分)一级或者二级亲属SQTS 可能性极大:2 分;一级或者二级亲属尸检阴性的心源性猝死:1 分;婴儿猝死综合征家族史:1 分。

4.基因检测(心电图表现至少有1 分时才能进行该项评分)阳性:2 分;罪犯基因中意义不明的突变:1 分。

≥4 分高度可能;3 分中度可能;≤2 分低度可能。

Brs诊断标准可简单归纳为1+1/5 的诊断方式:1 是指患者有自发性或诱发的1 型Brugada 波;1/5 是指患者另需满足以下5 个条件中的一个。

型Brugada 波型指心电图上ST 段穹窿样抬高≥2mm,J 点抬高伴T 波倒置,ST-T 形态为下斜形;必要时可以通过提高右胸导联心电图的记录位置和药物激发来获得典型的1型Brugada 波(图14-1)。

5 个条件包括:患者本人有心室颤动、多形性室速;患者本人有晕厥或夜间濒死呼吸;患者本人电生理检查可诱发室颤、室速;家族成员有45 岁以下猝死者;家族成员有1型Brugada 波。

CPVT诊断依据: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运动或情绪激动)有关;心律失常发生时表现为典型的双向性室速,而在休息时心电图无明显异常;心脏结构正常。

诊断方法:运动试验,在CPVT 患者运动能诱发心律失常,故可用于诊断、调整药物剂量和监测病情;药物激发试验,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激发试验有助于临床诊断,有文献报道肾上腺素激发试验的阳性率高于运动试验;其他,动态心电图、植入式环形记录器等长程检测有助于检出CPVT。

鉴别诊断
LQT 需要与药物或其他疾病所致的QT间期延长相鉴别。

治疗
主要为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器械治疗和其他治疗。

1.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避免激烈的体育活动或者过度劳累。

所有的LQTS 患者均应避免使用延长QT间期或者降低血钾的药物。

2. 药物治疗除非有禁忌证,否则对有症状的QT间期肯定延长的LQTS 患者
3. 植入型自动心律转复除颤器(AICD)
4. 其他
15. 【原发性肉碱缺乏症】
概述
原发性肉碱缺乏症(PCD),又称肉碱转运障碍或肉碱摄取障碍。

是由于细胞膜上与肉碱高亲和力的肉碱转运蛋白基因突变所致的一种脂肪酸β氧化代谢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表现为血浆肉碱水平明显降低及组织细胞内肉碱缺乏,引起心脏、骨骼肌、肝脏等多系统损害。

近10 余年来,随着串联质谱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PCD 患者得到诊断及治疗。

病因和流行病学
PCD 是由于SLC22A5 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膜上与肉碱高亲和力的肉碱转运蛋白功能缺陷,细胞吸收肉碱障碍。

此病患病率为(0.8~2.5)/10 万。

临床表现
PCD 可于任何年龄发病,多数患儿于1 个月至7 岁发病,平均年龄在2 岁左右。

不同患者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主要有急性能量代谢障碍危象,
表现为低酮型低血糖、高血氨及代谢性酸中毒等;心肌病,表现为心室肥厚、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及肌酸激酶升高等;肌病,表现为肌无力、肌张力减退、肌痛、运动耐力差、肌肉型肌酸激酶升高、肌纤维内脂质沉积等;肝脏损害,表现为肝肿大、脂肪肝、肝功能异常等,一些肝损患儿急性起病,表现为抽搐、进行性意识障碍等,常被误诊为Reye 综合征。

此外,反复腹痛、呕吐、胃食管反流等消化道症状,
辅助检查
1. 常规实验室检查患者可出现低酮性低血糖、肌酸激酶增高、高血氨、代谢性酸中毒、肝脏转氨酶升高、游离脂肪酸升高。

2. 血酰基肉碱谱检测血游离肉碱水平降低。

3. 心电图心电图可示各种心律失常、QT 间期延长、T 波增高等电生理改变。

4. 心脏彩超心腔扩张、心室壁或室间隔肥厚、射血分数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弱、继发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

5. 肌肉活检肌细胞内脂肪沉积,肉碱含量极低,含有大量脂滴的纤维以型为主,型肌纤维可能出现萎缩。

6. 基因突变检测基因突变分析有助于诊断及产前诊断。

7. 新生儿筛查许多国家已经将PCD 列为新生儿筛查的常规项目,新生儿生后数天采血,送至当地新生儿筛查中心检测,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诊断
患者表现出肌无力、肝脏肿大、抽搐、嗜睡、智力及运动发育落后等提示脂肪酸氧化代谢病的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有低酮性低血糖、高血氨、代谢性酸中毒、脂质沉积性肌病、脂肪肝等,结合串联质谱检测显示血浆游离肉碱及各种酰基肉碱降低,即可诊断。

由于继发性肉碱缺乏症更常见,故确诊PCD 需要检测母亲血的酰基肉碱谱,并进行基因突变检测。

鉴别诊断
1. 遗传代谢病
2. 肉碱摄入或合成不足
3. 母源性肉碱缺乏
治疗
1. 治疗原则避免饥饿及长时间高强度运动。

需终身应用肉碱替代治疗,维持血浆游离肉碱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

2. 急症处理当出现急性能量代谢障碍危象时,立即静脉输注足量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5mmol/L,并调整左卡尼汀剂量为每天100~400mg/kg,静脉或口服给药。

当出现急性心衰时,静脉输注左卡尼汀的同时,联合洋地黄、利尿剂等药物对症治疗,并限制钠盐摄入;对有心律失常者,同时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3. 长期治疗临床上根据随访患者血浆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水平、结合具体病情变化,进行个体化给予左卡尼汀治疗,推荐维持剂量为100~200mg/(kg·d),分3~4 次服用,需终身补充。

4. 监测与评估定期检测血游离肉碱及酰基肉碱水平,根据血游离肉碱及酰基肉碱水平变化调整左卡尼汀剂量。

伴有心肌病患者,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当患者出现心肌损伤时,及时给予治疗。

16. 【Castleman病】
概述
Castleman病(CD)又称巨大淋巴结病或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

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淋巴增生性疾病。

1956 年由Benjamin Castleman 首次报道。

临床上根据肿大淋巴结分布和器官受累的情况不同,可将CD 分为单中心型(UCD)和多中心型(MCD)。

前者往往仅累及单个淋巴结区域,相关症状较轻,外科治疗效果良好;后者则累及多个淋巴结区域,有较为明显的全身症状,预后较差。

病因和流行病学
CD 较为公认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人类疱疹病毒-8(HHV-8)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中国暂无明确的发病率数据。

临床表现
单中心型CD往往仅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而无全身症状。

肿大淋巴结的中位直径约5.5cm,常见于胸部(24%)、颈部(20%)、腹部(18%)、腹膜后(14%)。

部分单中心型CD 患者容易合并副肿瘤性天疱疮、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以及
生长发育迟缓。

多中心型CD 除了多发淋巴结肿大外,往往还伴有发热、盗汗、乏力、体重下降、贫血、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和容量负荷过多(全身水肿、胸腔积液、腹水等)等全身表现。

多中心型CD 还有一种特殊亚型,被称为TAFRO 综合征,患者可以表现为血小板减少,重度水肿,骨髓纤维化,肾功能不全,肝脾肿大。

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单中心型CD患者多无实验室异常,而多中心型CD患者则可能有贫血、血小板减少、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免疫球蛋白升高和白介素-6升高等实验室指标异常。

2. 骨髓涂片和活检多中心型CD患者应进行骨髓检查,以便排除潜在的其他疾病(如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3. 影像学淋巴结肿大是CD患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一般推荐胸腹盆增强CT扫描以观察肿大淋巴结。

4. 病理诊断CD的诊断依赖病理。

一般推荐完整切除淋巴结来进行病理诊断。

对于完整切除活检有难度的病例,也可采用穿刺标本进行诊断。

诊断
CD 的诊断完全依赖病理。

该病在病理上可以大致分为透明血管型、浆细胞型和混合型3 种类型。

1. 透明血管型显微镜下可见异常的淋巴滤泡和萎缩或退化的生发中心,周围可见小淋巴细胞组成的宽阔覆盖区域。

2. 浆细胞型镜下可见增生性B 细胞滤泡(生发中心),通常也有一些退化的滤泡。

3. 混合型兼具透明血管型和浆细胞型两者的组织学外观。

鉴别诊断
需要和其他引起淋巴结肿大以及全身高炎症表现的疾病,如淋巴瘤、IgG4相关性疾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相鉴别。

治疗
1. 单中心型CD 单中心型CD 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完整切除受累淋巴结是目前相对公认的治疗单中心型CD 的金标准。

2. 多中心型CD 与单中心型CD 不同,多中心型CD 的治疗尚无标准治疗方案。

治疗选择包括等待观察、糖皮质激素、传统联合化疗、免疫调节治疗、靶向药物(如针对白细胞介素-6 的司妥昔单抗)治疗等。

对于合并HHV-8 感染的病例,可能还需要联合抗病毒治疗。

17. 【腓骨肌萎缩症】
概述
腓骨肌萎缩症(CMT)是一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

目前已发现的致病基因达60余种。

其主要特点为慢性进行性、长度依赖的运动及感觉神经病,最常见表现为下肢起病的、缓慢进展的肢体远端肌肉萎缩,无力和感觉缺失。

根据上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主要分为髓鞘型和轴索型。

根据遗传方式、临床表现以及电生理,CMT 主要亚型包括CMT1-4 以及CMTX。

此外还有CMT5-7、dHMN(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HNPP(遗传压迫易感周围神经病)。

在每个亚型中,不同字母代表不同基因突变(如CMT1A,CMT1B)。

病因和流行病学
CMT 为一组由不同基因突变导致的周围神经病。

发病率在人种间无明显差别。

遗传方式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