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八章-泻下剂教学讲义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弦而迟。
脾阳不足,冷积内停
(积、痛、寒)
温补脾阳
四逆汤+ 人参、大黄、
芒硝、当归
攻下冷积
【方解】
·温脾汤 ·
君: 附子 — 温壮脾阳;
— 温散寒凝,以宣通寒积;
大黄 — 荡涤泻下,攻积通滞,(制性存用)
· 附、黄相配,以温制寒,温中阳,下冷积。 臣:芒硝 — 润肠软坚
当归 —— 润肠软坚 干姜 — 助附子温中阳以散寒凝;
(3) 热积壅结所致之热厥、痉病或发狂证。
运用-续
·大承气汤 ·
2.随证加减:
气虚+人参 津液不足+玄参、生地
3.现代用治:
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 腺炎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出现高热、谵语、神 昏、惊厥、发狂而见大便不通、苔黄脉实者。
【附方】
·大承气汤 ·
1.本方去芒硝
小承气汤
2.本方去枳实、厚朴 + 炙甘草
细心大夫(细辛大附)
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大黄五两 人参二两
·温脾汤 ·
当归三两 芒硝二两
干姜三两 附子二两 甘草二两
大黄 当归
当归
干姜
附子
芒硝
甘草
【用法】
·温脾汤 ·
原方五味,呋咀,以水八升, 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功用】
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温脾汤 ·
【主治】阳虚寒积证。 便秘,腹痛,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
佐:细辛 — 辛温宣通,散寒止痛。
•配伍要点:大黄与附子、细辛相配, 变苦寒为温下(去性存用);
【运用】
·大黄附子汤 ·
1.辨证要点:
便秘腹痛,手足不温,苔白腻,脉弦紧。
2.随证加减:
腹痛甚,喜温+肉桂
腹胀满+厚朴、木香
3.现代运用:
胆囊炎、阑尾炎、胆囊术后综合症、慢性痢疾、
急性肠梗阻、尿毒症
【趣味记忆】
互
结 实:腹痛拒按,大便不通,
胃
肠
脉实有力
热
燥:肠中燥屎,干结不下
结
2、热结旁流证
·大承气汤 ·
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
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数。
实质:热实互结阻滞肠道,以致邪热
胁迫津液从旁流下。
旁流
热结
·大承气汤 ·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热厥 系由实热内结,阻滞气机,阳气不能布 达四肢所致,为真热假寒证。以本方治疗,属 “寒因寒用”治法。
佐:人参 — 补脾益气,防大黄泻下伤中;
使:甘草 — 和中调药。
* 配伍要点: · 大黄的作用特点; · 附子 + 大黄;
·温脾汤 ·
【运用】
1.辨证要点: 便秘,腹痛,手足不温,苔白,脉沉弦而迟。
2.临证加减: ·腹中胀痛者+ 厚朴、木香; ·腹中冷痛者+ 肉桂、吴茱萸
3.现代运用: 肠梗阻
·第三节 润下·
* 枳、朴相配,助黄、硝以推荡积滞,攻下热结。
* 配伍要点: · 大黄的作用特点; · 大黄 + 芒硝; · 泻下与行气并用,泻下力强。
【运用】
·大承气汤 ·
1.辨证要点: (1) 临证以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而有“燥、实、
痞、满” 等证候为特征。 本方体现了急下存阴法、釜底抽薪法;
(2)热结旁流证 — 体现 “通因通用” 法。
里热积滞证 里寒积滞证 津亏肠燥之便秘证 水饮壅盛实证 里实正虚便秘证
大承气汤 温脾汤 麻子仁丸 十枣汤
黄龙汤
·泻下剂 ·
下 , 余 勿 服 。
微 火 一 二 沸 , 分 温 再 服 。 得
取 二 升 , 去 滓 , 内 芒 硝 , 更 上
取 五 升 , 去 滓 , 内 大 黄 , 更 煮
原 方 四 味 , 以 水 一 半 , 先 煮 二 物
麻 子 仁 丸《伤寒论》
麻 子 仁 丸 (《伤寒论》)
【组成】
麻子仁二升
枳实炙,半斤
厚朴炙,去皮,一尺
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
芍药半斤 大黄去皮,一斤 蜂蜜
【用法】
命名
·麻子仁丸 ·
成无己曰:“约者,约结之约,又约束也。经曰: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 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 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气 脾为约。”方中以麻子仁润肠通便为主药,且服用 中制以丸剂,故名脾约麻仁丸,或名麻子仁丸。”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组成】
大黄三两
炮附子三枚
细辛二两
大
附
细
黄
子
辛
【用法】
·大黄附子汤 ·
原方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 分三服。
【功用】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积里实证。
便秘腹痛或胁下偏痛; 发热; 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
·大黄附子汤 ·
【方解】
君:附子 — 辛热温阳,温里散寒。 大黄 — 泻下通便,荡涤积滞。
小:无芒硝,枳、朴用量减轻,且大黄同煎,故其泻 热攻下之力较逊,功能轻下热结;主治阳明热结之 轻证,以痞、满、实 而燥证不甚为特征者。
调:无枳、朴,大黄同煎,芒硝后下并加重用量,再 加炙甘草和中调胃,使下不伤正,故泻热攻下之力 较为缓和,功能缓下热结;主治阳明燥热实结,而 痞满不甚者。
·第二节 温下·
用 法
:
,
·大承气汤 ·
大黄
酒洗,四两
厚朴 芒硝
去皮,炙,半斤
枳实
炙,五枚
芒硝三合
【功用】 峻下热结
【主治】
·大承气汤 ·
1、阳明腑实证
热 实
便秘,脘腹胀痛硬满而拒按
互 结
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胃 肠
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大承气汤 ·
痞:自觉胸脘闷塞压重 热
气
实 满: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 滞
第八章-泻下剂
一、概念
·泻下剂 ·
【组成】 泻下药为主; 【作用】通导大便、泻下积滞、攻逐水饮—— “下法”
【立法依据】 “其下者,引而竭之”、 “留者
攻
【部位】胃肠 之”、 “其实者,散而泻之”。
【证治】实热、燥屎、冷积、停痰、积饮、虫积、
宿食、瘀血
·泻下剂 ·
二、分类与适应证:
·泻下剂 ·
wk.baidu.com
寒下 温下 润下 逐水 攻补兼施
调胃承气汤
【趣味记忆】 大承气汤:皇后只是笑(黄厚枳实硝)
·大承气汤 ·
1.相同点: 三方均能清泻热结,用治阳明实热,
积滞内结之便秘证;临证以大便秘 结,腹痛拒按,苔黄厚,脉实有力 等证候为特征。
2.不同点
·大承气汤 ·
大:硝、黄相须为用,且大黄后下,泻热攻积力强, 功善峻下热结;主治实热、积滞壅结肠胃所致之阳 明腑实证及热结旁流、痉病、热厥、发狂,以痞、 满、燥、实证俱在为特征者。
痉病 系由热盛伤津,筋脉失养而挛急所致。 发狂 为胃肠实热上扰心神所致,为阳明腑实
证之常见伴见症状。
【方解】
·大承气汤 ·
君:大黄(后下)— 苦寒泄热,清泻肠胃积滞。 臣:芒硝 — 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
* 黄、硝相须为用,攻柔相济,清泻热结力强, 燥、实并治。
佐:枳实 — 破气散结,消积除痞。 厚朴 — 宽肠下气,消胀除满
脾阳不足,冷积内停
(积、痛、寒)
温补脾阳
四逆汤+ 人参、大黄、
芒硝、当归
攻下冷积
【方解】
·温脾汤 ·
君: 附子 — 温壮脾阳;
— 温散寒凝,以宣通寒积;
大黄 — 荡涤泻下,攻积通滞,(制性存用)
· 附、黄相配,以温制寒,温中阳,下冷积。 臣:芒硝 — 润肠软坚
当归 —— 润肠软坚 干姜 — 助附子温中阳以散寒凝;
(3) 热积壅结所致之热厥、痉病或发狂证。
运用-续
·大承气汤 ·
2.随证加减:
气虚+人参 津液不足+玄参、生地
3.现代用治:
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 腺炎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出现高热、谵语、神 昏、惊厥、发狂而见大便不通、苔黄脉实者。
【附方】
·大承气汤 ·
1.本方去芒硝
小承气汤
2.本方去枳实、厚朴 + 炙甘草
细心大夫(细辛大附)
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大黄五两 人参二两
·温脾汤 ·
当归三两 芒硝二两
干姜三两 附子二两 甘草二两
大黄 当归
当归
干姜
附子
芒硝
甘草
【用法】
·温脾汤 ·
原方五味,呋咀,以水八升, 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功用】
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温脾汤 ·
【主治】阳虚寒积证。 便秘,腹痛,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
佐:细辛 — 辛温宣通,散寒止痛。
•配伍要点:大黄与附子、细辛相配, 变苦寒为温下(去性存用);
【运用】
·大黄附子汤 ·
1.辨证要点:
便秘腹痛,手足不温,苔白腻,脉弦紧。
2.随证加减:
腹痛甚,喜温+肉桂
腹胀满+厚朴、木香
3.现代运用:
胆囊炎、阑尾炎、胆囊术后综合症、慢性痢疾、
急性肠梗阻、尿毒症
【趣味记忆】
互
结 实:腹痛拒按,大便不通,
胃
肠
脉实有力
热
燥:肠中燥屎,干结不下
结
2、热结旁流证
·大承气汤 ·
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
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数。
实质:热实互结阻滞肠道,以致邪热
胁迫津液从旁流下。
旁流
热结
·大承气汤 ·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热厥 系由实热内结,阻滞气机,阳气不能布 达四肢所致,为真热假寒证。以本方治疗,属 “寒因寒用”治法。
佐:人参 — 补脾益气,防大黄泻下伤中;
使:甘草 — 和中调药。
* 配伍要点: · 大黄的作用特点; · 附子 + 大黄;
·温脾汤 ·
【运用】
1.辨证要点: 便秘,腹痛,手足不温,苔白,脉沉弦而迟。
2.临证加减: ·腹中胀痛者+ 厚朴、木香; ·腹中冷痛者+ 肉桂、吴茱萸
3.现代运用: 肠梗阻
·第三节 润下·
* 枳、朴相配,助黄、硝以推荡积滞,攻下热结。
* 配伍要点: · 大黄的作用特点; · 大黄 + 芒硝; · 泻下与行气并用,泻下力强。
【运用】
·大承气汤 ·
1.辨证要点: (1) 临证以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而有“燥、实、
痞、满” 等证候为特征。 本方体现了急下存阴法、釜底抽薪法;
(2)热结旁流证 — 体现 “通因通用” 法。
里热积滞证 里寒积滞证 津亏肠燥之便秘证 水饮壅盛实证 里实正虚便秘证
大承气汤 温脾汤 麻子仁丸 十枣汤
黄龙汤
·泻下剂 ·
下 , 余 勿 服 。
微 火 一 二 沸 , 分 温 再 服 。 得
取 二 升 , 去 滓 , 内 芒 硝 , 更 上
取 五 升 , 去 滓 , 内 大 黄 , 更 煮
原 方 四 味 , 以 水 一 半 , 先 煮 二 物
麻 子 仁 丸《伤寒论》
麻 子 仁 丸 (《伤寒论》)
【组成】
麻子仁二升
枳实炙,半斤
厚朴炙,去皮,一尺
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
芍药半斤 大黄去皮,一斤 蜂蜜
【用法】
命名
·麻子仁丸 ·
成无己曰:“约者,约结之约,又约束也。经曰: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 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 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气 脾为约。”方中以麻子仁润肠通便为主药,且服用 中制以丸剂,故名脾约麻仁丸,或名麻子仁丸。”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组成】
大黄三两
炮附子三枚
细辛二两
大
附
细
黄
子
辛
【用法】
·大黄附子汤 ·
原方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 分三服。
【功用】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积里实证。
便秘腹痛或胁下偏痛; 发热; 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
·大黄附子汤 ·
【方解】
君:附子 — 辛热温阳,温里散寒。 大黄 — 泻下通便,荡涤积滞。
小:无芒硝,枳、朴用量减轻,且大黄同煎,故其泻 热攻下之力较逊,功能轻下热结;主治阳明热结之 轻证,以痞、满、实 而燥证不甚为特征者。
调:无枳、朴,大黄同煎,芒硝后下并加重用量,再 加炙甘草和中调胃,使下不伤正,故泻热攻下之力 较为缓和,功能缓下热结;主治阳明燥热实结,而 痞满不甚者。
·第二节 温下·
用 法
:
,
·大承气汤 ·
大黄
酒洗,四两
厚朴 芒硝
去皮,炙,半斤
枳实
炙,五枚
芒硝三合
【功用】 峻下热结
【主治】
·大承气汤 ·
1、阳明腑实证
热 实
便秘,脘腹胀痛硬满而拒按
互 结
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胃 肠
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大承气汤 ·
痞:自觉胸脘闷塞压重 热
气
实 满: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 滞
第八章-泻下剂
一、概念
·泻下剂 ·
【组成】 泻下药为主; 【作用】通导大便、泻下积滞、攻逐水饮—— “下法”
【立法依据】 “其下者,引而竭之”、 “留者
攻
【部位】胃肠 之”、 “其实者,散而泻之”。
【证治】实热、燥屎、冷积、停痰、积饮、虫积、
宿食、瘀血
·泻下剂 ·
二、分类与适应证:
·泻下剂 ·
wk.baidu.com
寒下 温下 润下 逐水 攻补兼施
调胃承气汤
【趣味记忆】 大承气汤:皇后只是笑(黄厚枳实硝)
·大承气汤 ·
1.相同点: 三方均能清泻热结,用治阳明实热,
积滞内结之便秘证;临证以大便秘 结,腹痛拒按,苔黄厚,脉实有力 等证候为特征。
2.不同点
·大承气汤 ·
大:硝、黄相须为用,且大黄后下,泻热攻积力强, 功善峻下热结;主治实热、积滞壅结肠胃所致之阳 明腑实证及热结旁流、痉病、热厥、发狂,以痞、 满、燥、实证俱在为特征者。
痉病 系由热盛伤津,筋脉失养而挛急所致。 发狂 为胃肠实热上扰心神所致,为阳明腑实
证之常见伴见症状。
【方解】
·大承气汤 ·
君:大黄(后下)— 苦寒泄热,清泻肠胃积滞。 臣:芒硝 — 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
* 黄、硝相须为用,攻柔相济,清泻热结力强, 燥、实并治。
佐:枳实 — 破气散结,消积除痞。 厚朴 — 宽肠下气,消胀除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