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治疗与单纯切开引流比较(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治疗与单纯切开引流比较(一)

【摘要】目的观察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治疗与单纯切开引流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123例肛周脓肿患者,男患者76例,女患者47例,66例采用切开挂线治疗,57例采用单纯切开引流,对比两种方法治疗效果。结果切开挂线治疗患者治愈62例,好转形成瘘2例,术后脓肿复发2例,治愈率93.9%。单纯切开引流患者治愈25例,好转形成瘘15例,术后脓肿复发17例,治愈率43.9%。结论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治疗较单纯切开引流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肛周脓肿;挂线治疗与单纯切开引流;效果比较;临床研究

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疼痛剧烈,如果治疗不当,将形成肛瘘遗留肛门失禁。手术方式较多。2005年6月至2009年1月,我院有123例肛周脓肿患者,分别采用切开挂线治疗及单纯切开引流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方法,切开挂线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肛周脓肿患者123例,其中男76例(61.8%),女47例(39.2%);年龄25~66岁,以30~45岁居多。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切开挂线术(治疗组66例)和切开引流术(对照组5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手术方法本组病例均采取骶管麻醉,取截石位,会阴部常规碘消毒,治疗组行切开挂线术,对照组行切开引流术。治疗组:采用橡皮筋挂线:它是通过橡皮筋伸缩性,缓慢地切开内瘘道或扩约肌,避免了术后肛门失禁的发生,由于内瘘道是缓慢性切开,术后在切口换药时只需在脓肛内放置引流即可,此种换药在农村当地卫生院即可完成,避免了农村患者由于路远来院换药不方便的麻烦。挂线一般在术后10~14d内脱落,脱落后只需来院l~2次即可。食指探入肛内,摸清脓肿的部位及范围,于脓肿波动明显处行放射状切口,达脓腔,用止血钳钝性分离排出脓液,术者用食指探查脓腔走向及分离脓腔间隔,碘溶液、生理盐水依次冲洗脓腔。若脓腔与两侧坐骨直肠间隙相通,则于左右两侧距肛缘约

2.5cm处、避开坐骨结节,各做一弧形切口,使三切口底部相通,两侧弧形切口的下端与后位的切口间的皮桥不应小于2cm。左手食指探入肛内做引导,右手持缚扎一橡皮筋的球头探针,沿切口基底部缓缓向肛内探查,寻找内口,如找不到,于脓肿的最高、最薄处齿线上1cm处穿出,引出橡皮筋,两端合拢,松紧适宜结扎,修剪切口呈梭形,彻底止血,包扎。术后给予足量的抗生素。便后清洗肛门,每日换药1~2次,直至创面愈合。对照组:于脓肿中央波动明显处,行放射状或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打开脓腔,清除脓液,碘溶液、生理盐水依次冲洗脓腔。若脓腔与两侧坐骨直肠间隙相通,则于左右两侧距肛缘约2.5cm处、避开坐骨结节,由前向后各做一弧形切口,使三切口底部相通,两侧的弧形切口下端与后位切口间的皮桥不小于2cm。左手食指探入肛内,右手持球头探针沿脓腔的基底部缓缓向肛内探查,找到内口或最薄处,将探针前端引出肛外,沿探针内口与脓腔之间的组织,注意保护肛门括约肌,清除脓腔里的坏死组织,修剪切口成梭形,使之引流通畅,用碘纱条填塞脓腔引流,术后同治疗组。

2结果

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两组术后脓肿复发率、形成肛瘘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采用t检验,发现两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