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点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2017年度)江苏省地价所二〇一八年四月前言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总体思路,2017年我省面对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现实压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两聚一高”新实践,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
2017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900.9亿元,比上年增长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71.5亿元,同口径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53000.2亿元,比上年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17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①。
为及时了解全省土地市场运行态势,掌握全省城市地价变化信息,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根据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统一部署和组织,江苏省地价所开展了全省2017年度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在此基础上分析汇总编制了本报告。
①数据来源:2017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目录一、2017年度全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概况 (1)(一)监测范围 (1)(二)监测时段 (2)(三)工作任务 (2)(四)监测数据采集 (2)(五)监测对象与说明 (3)(六)地价内涵的设定 (3)(七)地价水平、地价指数的测算方法 (3)二、2017年度全省城市地价状况 (3)(一)全省地价总体状况 (3)(二)三大监测地区地价状况 (5)(三)各设区市市域地价状况 (5)(四)各设区市市区地价状况 (6)三、2017年度全省城市地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7)(一)宏观调控因素 (7)(二)经济因素 (8)(三)城市设施状况因素 (9)(四)地方政策因素 (9)四、2018年度全省城市地价变化趋势预测 (10)2017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一、2017年度全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概况全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是指对各监测区域通过划分商服、住宅、工业等用途地价区段,布设地价监测点并测算其地价,确定区段基准地价与地价指数,然后利用系列指标对城市地价状况进行描述与分析,最后形成城市地价监测报告并向社会发布。
我国重点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2004年度我国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2005年2月5日一、2004年我国主要城市的地价状况(一)地价总体水平继续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2004年全国各大城市的综合地价水平为1198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6.08%,继续呈现平稳上涨的势头。
其中商业用地平均地价为1988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6.67%,增长率上升了0.15个百分点;住宅用地平均地价为1166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8.94%,增长率上升了3.87个百分点;工业用地平均地价为481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1.92%,增长率下降了0.47个百分点。
表1 全国城市地价平均水平历年变化情况(元/平方米)图1 全国城市地价平均水平历年比较(二)从区域监测结果来看,东南区的地价水平最高,西北区的地价水平最低,中南、西南、东北区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区域平均地价水平来看,在东南、中南、西南、华北、西北、东北等六区中,东南区的地价水平最高,达到了1621元/平方米,西北区的地价水平最低,只有777元/平方米,远低于全国1198元/平方米的平均地价水平。
从不同区域的地价增长率来看,与2003年相比,西南区、中南区、东北区综合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0.56%、9.24%、7.25%,东南区、华北区、西北区地价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增幅较小,分别为5.10%、5.11%、2.71%。
表2 2004年全国各区不同用途地价水平(元/平方米)图2 2004年全国分区不同用途土地地价增长率比较(三)在三大重点地区中,京津两市地价继续处于高位,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增幅较大,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幅较小2004年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两市三个重点地区的地价监测结果表明,京津两市的地价水平继续处于高位,综合地价水平为2009元/平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的1198元/平方米,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用地地价分别为3875元/平方米、1746元/平方米、520元/平方米,但京津两市综合地价增长率为5.76%,基本与全国6.08%的平均增长率持平。
大连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汇报
大连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汇报一、工作组织及经费大连市作为全国首批开展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的城市之一,于2000年正式开展此项工作。
该项工作由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负责监督实施,大连天石不动产顾问有限公司为项目的具体承担单位。
地价动态监测工作开展后,市领导、主管局领导及承担单位的领导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
在组织上,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工作;项目承接单位成立了专门的课题小组,主要负责项目的技术设计、采集和分析各个管理部门及评估中介机构等相关部门的信息数据,并进行成果整理,课题组人员固定,分工明确,并一直工作至今,从而保障了此项工作的连续性和质量性。
项目之初,在没有地方配套经费的情况下,该项工作主要靠国家下拨经费起动和项目承担单位的垫资运营,从而保证了监测工作的持续进行。
2005年,连同全市农地分等定级、最低限价制定、存量建设用地调查等多项工作,大连市政府下拨了部分经费。
虽然地价监测经费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但对该项工作的继续开展却给予了一定的经费保障。
二、地价监测点的设立大连市的地价监测范围为主城区(包括甘井子农村部分)约580平方公里。
除山林地230平方公里外,实际监测范围约为350平方公里。
根据城市地价监测的要求,按照地价监测点的设立原则,我们采用分层抽样技术,按不同土地级别、不同用地类型,在监测区域内共划分了240个监测区,其中120个为长期监测区。
根据要求,在监测区内布设了监测点,其中商业用地50个,居住用地40个,工业用地30个,每个监测点又选取了3-4个辅助样点。
为了做好监测分析工作,我们按照区域的开发及地价变化程度划定了三类地价区,即开发成熟区域(地价变化平稳)、开发热点区域(地价变化明显)、待开发区域(地价基本无变化),通过分析区域的地价变化趋势,进而分析城市地价变化趋势。
三、地价监测资料的收集地价动态监测工作需要大量的信息数据支持。
为保证资料收集的全面、准确、及时,我们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收集,如派估价人员到土地、房产、统计等部门进行实地调研、查阅资料;到土地、房产等交易部门进行市场调查或派调查小组进行专项调查;对内部资料进行整理,获取有用的地价信息;上网查询相关信息;对地价信息资料不足的,采用评估进行补充;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了大量的信息资料,平均每个季度的信息采集量近千条。
地价监测年度分析报告
地价监测对政府决策的支撑
辅助政府决策 地价监测数据能够为政府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产业布 局等方面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 性。
优化土地政策 政府可以根据地价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土地政策,如调整土 地供应计划、调整地价税费等,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 置和高效利用。
04
CATALOGUE
地价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发展状况
总结词
经济发展状况对地价有着显著影响,通 常经济发展良好时,地价呈上涨趋势。
VS
详细描述
随着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增长,企业和投资 者对土地的需求增加,推动地价上涨。同 时,经济增长也提高了居民收入和消费水 平,进一步刺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从而 影响地价。
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地价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 场动态和竞争态势,提高自身的市场敏感度和竞争力。
06
CATALOGUE
未来展望与建议
加强地价监测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地价监测网络
01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覆盖各级城市和地区的地价监测网络,确保
地价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提升地价监测技术手段
地价监测年度分 析报告
目录
• 引言 • 地价监测概述 • 2022年度地价监测数据 • 地价影响因素分析 • 地价监测的成果与作用 • 未来展望与建议
01
CATALOGUE
引言
报告目的
评估地价变化情况
通过地价监测年度分析报告,了 解土地价格的变化趋势,为政府 和相关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监测土地市场动态
05
CATALOGUE
2010年地价指数
2010年第四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2011-01-18 | 来源:中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 【大中小】【打印】【关闭】根据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的最新数据,2010年第四季度全国重点区域和主要城市地价状况分析如下:一、全国地价总体水平呈上升态势,环比增幅加速回升2010年第四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2882元/平方米,商业、居住、工业分别为5185元/平方米、4245元/平方米和629元/平方米;环比增长率分别为2.53%、2.89%、3.67%、1.08%;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62%、10.03%、11.02%、5.29%。
本季度,全国地价总体水平呈上升态势,综合地价环比增幅加速回升,商业、居住地价环比增长率较上一季度进一步上升,工业地价环比涨幅则有所放缓。
综合地价同比涨幅明显,但增速略低于上一季度,已连续两个季度放缓;商业、居住、工业地价同比增速放缓。
除工业地价环比增长率外,重点监测城市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主要城市平均水平。
综合、商业、居住、工业地价水平分别为3943元/平方米、6536元/平方米、5766元/平方米和772元/平方米;环比增长率分别为2.82%、3.32%、4.12%和0.97%;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60%、11.97%、12.69%和7.36%。
图1 2007年4季度以来重点城市综合地价增长率曲线图(%)2000-2010年,全国重点城市平均地价指数随宏观经济增长持续上升,2007和2010年各类用地地价指数增幅较高。
其中,2010年综合、商业、居住和工业地价指数分别达到181、184、209和149,10年间,居住用地价格水平总体翻番,工业用地价格上升近50%。
图2 2000-2010年重点城市各类地价指数二、全国三大重点区域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环比、同比增幅最低;珠江三角洲地区增速趋缓;环渤海地区增速均呈上升趋势2010年第四季度,三大重点区域综合地价水平均高于全国总体水平。
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前言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面对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我省统筹推进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增速总体平稳,质量稳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民生继续改善,物价涨幅回落。
2012 年我省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市场微调政策相继出台,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地价增速趋缓。
2012 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206 亿元,同比增长11.5% ;商品房销售面积9019.18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2% ;成交均价止跌略涨。
2012 年我省严格落实土地供应政策,积极保障发展用地,全年土地供应总量45953.26 公顷,同比增长 4.61% ,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及时了解全省土地市场运行态势,掌握全省城市地价变化信息,不断提高国土资源部门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江苏省地价所受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委托负责全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组织实施和技术分析工作,在全省县城镇以上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汇总编制了本报告。
目录一、2012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概况 (1)二、2012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状况 (2)三、2012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变化分析 (4)四、2012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五、2013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变化趋势预测 (6)2012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区域2012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一、2012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概况1. 工作任务本次报告主要完成2012年度全省县城镇以上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数据的汇总、分析。
主要包括:(1) 2012年度江苏省总体地价水平及地价指数测算;(2) 2012年度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地价水平及地价指数测算;*禅阳-fl111 It B ;■1KMillff 绪-a * 丿 L J = .f 耳 fl 理"T 京■ F U !Jii i!h叽4i lr 市卜*河f[fl 冬皿I-,,焉电«込(3)2012 年度江苏省十三个省辖市市域地价水平及地价指数测算;(4)2012 年度江苏省十三个省辖市市区地价水平及地价指数测算。
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我国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一、我国主要城市的地价状况
(一)地价总体水平继续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全国各大城市的综合地价水平为1198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6.08%,继续呈现平稳上涨的势头。
其中商业用地平均地价为1988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6.67%,增长率上升了0.15个百分点;住宅用地平均地价为1166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8.94%,增长率上升了3.87个百分点;工业用地平均地价为481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1.92%,增长率下降了0.47个百分点。
表1 全国城市地价平均水平历年变化情况(元/平方米)。
城市基准地价及其地价动态监测分析
城市基准地价及其地价动态监测分析作者:林林来源:《居业》2016年第09期[摘要]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也得到迅猛发展。
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城市基准地价是参考土地经济价值的重要因素,根据城市基准地价能够获得有关城市土地质量优劣情况的相关信息,也能显示出城镇土地在已有的利用过程中所创造的经济收益,并以此为依据判定城市土地经济与社会效用。
本文就城市基准地价及其地价动态监测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基准地价;动态监测分析;土地使用价值文章编号:2095-4085(2016)09-0169-02城市基准地价动态监测是基准地价内容中的核心部分,通过对城市发展实际情况与土地使用现状的动态监测,完善城市基准地价,使其更能准确表明土地价值。
1城市基准地价概述城市基准地价也称土地初始价值,是指在城区规划范围内,对所需要进行开采与使用的土地,根据其用途,作为工业、商业、居民区等用途进行合理的基准地价规定,并由市、县及人民最高级法院公布共有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
城市基准地价可以用来对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土地价值作为参考依据进行评定,在进行城镇土地使用权税收价格规定时也是重要的参照条件,另外国家在对土地进行管理与调控时,城市基准地价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除此之外,基准地价的确立可进一步促进我国地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国民经济统计和核算体系。
城市基准地价的主要作用如下包括,属于政府宏观管理土地价格的重要工具;属于对标定地价进行评估的基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房地产与土地交易价格的形成起到指导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地价的整体水平以及区域间的地价分布及变化趋势。
一般来说,基准地价会在2~3年内进行调整,因而基准地价能够反映出城市地价变化趋势。
2城市基准地价动态监测概述城市基准地价动态监测是指运用动态监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结合土地使用的实际情况以及土地市场本身的特点,设立地价检测点,持续一段时间进行对地价的动态测量,并将每次测量结果所得的数据统计整理起来,生成一系列的地价指标,对这种有频率、有周期的指标内容进行描述、评价、分析就是地价动态监测过程。
涨幅加大 区域差异明显——2007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分析
2 .%和 2 . %( 53 3 2 因公布数 据不 完整 , 涨趋 势 ,但整体 涨幅趋 稳渐缓 。
07 3 2 0 年 , 全 国工 业用地 出让最 低 07 的 发布 实施 ,对 抑 制工 业用 地 过度 低 20 年 比例 仅是北京 等 1个 城市 的统 。 价标 准 已在 全 国执 行 , 各城 市也先 后 水平 扩 张 ,提 高工 业用 地集 约 利用 程 计结果 ) 从 国际上 看 ,在美 国的主要 城市 , 按 照标 准 的要 求 逐步 调 整 了工业 用 地 度, 防止低 价恶性 竞争等 方面起 到 了积 极 的作 用 , 工业 用地 价 格也 同时 上涨 。 用于 建造 商 业楼 宇 的土 地价 格 通常 占 基 准地价 , 格调 整逐步 到位 。 价 由于 工
《 国工业 用地 出让最低 价 标 准》 2 0 全 0 5年 这 一 比例 提 高 较 多 ,达 到 应 、 击开 发商 囤地 , 市土 地价格 将 打 城
占住 宅房 价 的 比例逐 渐 降低 ,分 别 为
今 年 工 业 用地 价格 水 平 仍将 呈上
全 国工 业用 地 出让 最低 价标 准
00 性 住 房 ,将打 破 房地 产 市场 普通 商 品 本在股 市进一 步融 资 , 如此往 复 , 造成 于其 他 国家水 平 。纵 向对 比 2 0~ 地价 与 股价 的 拉扯 与互 动 。 这一机 制 20 年全 国 3 个主 要城市平 均居住 地 房 垄 断 的供给 结 构 ,必 将对 持续 走 高 07 0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但增 速小幅 回落 。 根据 历年 房这一轮 的涨 势从 2 0 ~ 0 7 04 2 0 年始 终 高 的一年 : 房价增 长率提 高 了约 9 个百 平稳 增长 , 领先 于住 宅 用地 价格 的 涨幅 。这 说 明 分 点 ,地 价增 长 率约 提 高 了 8个 百分 地价 监 测规 律 ,我 国地 价水 平 的 变化 前期拉 高的房 价为 2 0 年 的地价快 速 点,房价增长率高于地价增长率 。 07 在总 体上 与国 民经 济和社会 发展 同步 , 虽然 房价 与地 价总 体上 增长 方 向 市场 中在 2 0 年导 致房地 产价 格上涨 07 上涨 提供 空 间 ,使得 土 地作 为 稀缺 资 源的价 值逐渐 得以显 现 。 相 同 ,但 各 自市 场表 现 存在 差异 。从 的 因素在 2 0 年仍 将继 续存 在。预计 08
贵阳市中心区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汇报
贵阳市中心区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汇报贵州天辰黔地不动产咨询有限公司黄心项目概况根据国土资源部的部署,贵阳市作为2001年全国《城市土地价格调查》城市之一,在完成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的同时,开展了建设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工作,通过前期准备工作,城市土地价格调查、地价测评、成果编汇等阶段,基本完成了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建设工作。
该项工作按照区域条件相似,地价相近等原则,划分了49个地价区段,调查了850个市场样点,选定了63个不同用途、具有代表性、稳定性的地价监测点进行测评,测出我市各类用地平均地价为:商业用地平均价为3396.67元/平方米,住宅用地平均价为694元/平方米,工业用地平均价为386.67元/平方米。
贵阳市地价监测点数量登记表一、贵阳市地价动态监测的范围及监测基准日1、监测范围为了与贵阳市中心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项目相衔接,将土地定级、基准地价更新范围75。
432平方公里作为贵阳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范围。
2、监测基准日贵阳市中心区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及地价监测点采集基准日为2001年1月1日。
二、地价监测点地价内涵界定根据《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技术规范》的规定,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中的地价是指在一定基准日、设定用途、设定土地利用状况为城市平均容积率、设定土地使用权年限为法定最高使用年限(商业40年、住宅70年、工业50年),设定土地开发程度为城市平均土地开发程度条件下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具体如下:(一)用途设定根据《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技术规范》的规定,贵阳市为二类城市,用地类型按商业、住宅、工业三种类型进行划分。
商业用地:包括商业零售业、金融保险业、娱乐、餐饮业、办公、宾馆、旅游等用地。
住宅用地:包括高层住宅和多层住宅。
工业用地:包括工业、仓储、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运输业用地.(二)土地开发程度设定贵阳市中心区商业、住宅用地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程度至少达到“六通一平”,即宗地红线外通路、通电、通煤气、通上水、通下水、通电讯和宗地内场地平整。
我国重点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我国重点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我国重点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一、概述地价是反映一个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市场供需情况的重要参考。
本报告通过对我国重点城市地价的监测和分析,全面展示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动态变化和趋势。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等权威部门和行业组织发布的相关数据报告,覆盖了我国重点城市的地价数据。
三、我国重点城市地价动态1. 城市地价整体上升趋势明显我国重点城市地价整体上升趋势明显,尤其是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
随着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土地供应相对稀缺,使得地价不断攀升。
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土地价格一直处于高位,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2. 二线城市地价增长速度较快相较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地价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一方面,二线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流入,进一步推动了土地市场的火热。
另一方面,政府配套政策的扶持也为这些城市的地价增长提供了保障。
3. 三四线城市地价较稳定相对于一线和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地价较为稳定,波动较小。
由于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土地供应相对充裕,地价增长受到一定的制约。
尽管如此,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些城市的地价也在逐渐上升。
四、地价动态背后的原因分析1. 城市发展需求的推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对土地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特别是一线和二线城市,由于经济聚集效应和人口吸纳能力强,对土地的需求更加旺盛,推动了地价的上升。
2. 土地供应的相对稀缺相比于城市发展需求,土地供应相对稀缺,这也是地价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一线城市,由于城市规划和保护政策的限制,土地供应更加紧张,推高了地价。
3. 政府的土地管理政策政府的土地管理政策也对地价的动态产生了影响。
一方面,政府通过土地出让方式控制土地供应,从而影响地价的上涨。
2022年全国土地市场动态检测分析报告
——我国土地市场在应对危机中态势向好2022年,我国采取一系列积极政策,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顺利实现“V”形反转。
土地市场整体运行状况良好,调控前瞻效应显著,发展强劲,态势向好。
表现为,土地供应总量大幅回升,市场化配置水平进一步提高,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全面增长,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增加明显,西部地区市场呈上升趋势,调控范围逐渐向资本市场延伸。
反映出政府调控能力增强,调控手段增多,调控机制逐步完善。
2022年,我国将面对更为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内外需紧缩“双碰头”的危机叠加因素增多,对土地市场形成巨大压力。
初步预测,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客观要求将更加迫切,城市化进程加速、扩大内需迟滞效应带来的土地刚性需求增势将更加强劲,房价地价涨势将难以大幅度回落,住房市场细分对土地供应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市场化水平提升对调控市场的操作难度将进一步加大,更多的土地进入资本市场将带来难以预见的不确定性。
根据以上分析预测,我们认为,2022年土地市场应对危机后新形势的重点,应当是“调结构、保民生、强监管、稳预期”。
以差别化的供应价格、供给规模和供应节奏,完善“有保有控”差别化的土地供应政策;运用规划、计划和用地审批的控制作用,优先保障民生用地供应;建立土地市场监测与监管系统和考评体系,健全完善土地市场监管机制;打造权威的信息产品,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切实稳定市场预期。
一、2022年土地市场的特点(一)土地供应总量及各类用地均大幅回升,供应结构变动较小,基础设施用地供应比例略有提高。
全国土地供应总量31.9万公顷,同比增加44.2%,与2022年相比增加16.9%。
在土地供应总量中,工矿仓储用地、房地产开发用地和基础设施等用地(包括公用设施、公共建筑、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特殊用地)供应同比分别增加44.1%、36.7%和53.0%(见图1)。
三类用地占土地供应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7.4%、32.2%和30.4%。
中国城市基准地价动态监测数据2008年北京南京苏州
——以北京 南京 苏州为例
周洪成 P2205100129 浦物管1001班
基准地价的解释:
基准地价是指按照城镇不同的土地级别或 均质区段分别评估的商业、工业、居住等各 类用途的单位面积土地使用权平均价格。基 准地价的评估是以城镇整体为单位进行的, 是该地区土地等级、特定用途、一定时间内 的使用权平均价格,反映了我国城镇土地利 用所产生的实际经济效果,标明了土地经济 价值运动的基准线。
划分调查区域 土地级别
选择和确定样点宗地
均质区域
资料收集与整理
修正级别分类基准地价
样点宗地地价计算、修正
城市分类地价指数
级别分类平均地价
级别分类地价指数
修正级别综合基准地价
级别综合平均地价
城市综合地价指数 级别综合地价指数
谢谢!!!
基准地价水平
2008年北京基准地价水平
2008年南京基准地价水平
2008年连云港基准地价水平
2008年北京商服用地基准地价(1)
2008年北京商服用地基准地价(2)
2008年北京住宅用地基准地价(1)
2008年北京住宅用地基准地价(2)
2008年北京工业用地基准地价(1)
2008年北京工业用地基准地价(2)
地价增长率曲线统计图
地价水平值曲线统计图
地价指数曲线统计图
2008年南京商服用地基准地价
此处为文本占位符(默认为1.5倍行距),请单击编辑修改文本内容。 文本复制时请选中(粘贴选项)中的“只保留文本”。
2012透明背景素材
2008年南京住宅用地基准地价
2008年南京工业用地基准地价
地价增长率曲线统计图
地价水平值曲线统计图
大连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数据-2017
2.3 1.4 0.47 0.16 0.79 0.63 0.8 1.13 0.32 0 -1.44 1.62 -6.1 5.13 1.3 11.7 1.77 0.98 4.6 5.77 0 0.74 -1.45 -1.8 2.39
0 0.52 3.48
0 1.78 2.57
0 -1.1 6.23
0 0.73 1.64
200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0
0
0
0
半岛南端,全市总面积13238平方公里, 人口578万。下辖6个区、1个县、3个县级 开展了新一轮城市土地价格调查,并纳入 范围,于2009年更新了基准地价;确定监 ,设立各用途标准宗地共计120宗。
商服
住宅
工业
3.23 1.92 0.47 0.59 1.02 0.26 0.36 1.28 1.1 0.37 0.62 0.17 -0.1 0.47 -0.88 0.7 -0.16 -0.64 0.16 0.81 -0.88 0.27 1.79 2.9 -0.33
0.2 2.68 2.27 1.52 4.12 3.22 0.42 2.7 5.54 0.46 0.98 -0.46 -0.21 0.57 1.31 8.5 3.63 1.1 0.43 4.16 -0.92 0.44 1.99 2.1 -0.38
大连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数据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全市总面积13238平 海岸线长1906公里,人口578万。下辖6个区、1个县 市。大连市于2003年开展了新一轮城市土地价格调查 国家级地价监测城市范围,于2009年更新了基准地价 测范围285平方公里,设立各用途标准宗地共计120宗
大连地价增长率情况一览表
年度 4 3 2017 2 1 4 3 2016 2 1 4 3 2015 2 1 4 3 2014 2 1 4 3 2013 2 1 4 3 2012 2 1 0.44 0.54 1.43 1.67 0.08 0.24 0.6 0.3 1.14 0.92 2.51 2.08 0.66 0.84 1.36 0.6 1.33 0.92 3.01 2.6 0.85 0.86 1.75 1.78 1.6 1.67 1.47 1.36 0.51 0.41 0.31 0.66 1.81 1.85 1.96 1.73 2.98 2.92 0.42 0.7 1.23 1.41 1.39 1.19 0.89 0.7 0.72 0.99 1.53 1.8 1.76 1.26 0.13 0.13 0.26 0.39 1.26 0.91 0.96 1.05 0.78 0.85 0.72 0.9 1.43 1.06 1.07 1.21 0.77 0.13 0.52 0.26 1.48 1.39 2.23 1.05 1 0.97 1.02 0.63 1.77 1.68 2.78 1.31 0.13 0.13 0.9 0.13 综合 1.87 1.46 商服 1.92 1.06 住宅 2.11 1.74 工业 0.13 0.13 年度 综合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规范-文档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规范(TDT 1009-2007 )00 七年一月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1)5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路线与程序 (2)6地价动态监测范围确定 (2)7地价监测点的设立与维护 (3)8地价动态监测数据采集 (6)9地价动态监测指标 (8)10地价动态监测指标值计算............................................ ..9 11地价状况分析 (11)12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12)13地价动态监测成果............................................... 1 214地价动态监测信息发布............................................ 1 3附录A (规范性附录)地价监测点编号规则 .............................. 1 5附录B (规范性附录)监测点地价评估报告格式(例) .................... 1 8附录C (规范性附录)年度地价状况分析报告格式....................... 2 3附录D (规范性附录)数据采集表格式样............................... 2 4附录E (规范性附录)数居采集表格填写标准 ........................... 4 1附录F (资料性附录)城市地价指数编制原理与方法 ..................... 4 6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程序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60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51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关于“抓紧建立全国地价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对全国重要城市地价水平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精神,通过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工程,目前已建立了覆盖全国50个重点城市的国家级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监测成果已经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与宏观调控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土地市场运行态势,更好地为土地供应管理参与宏观调控服务,部决定自2008年起扩大城市地价动态监测范围。
为进一步做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城市地价动态监测范围自2008年起,在现有50个重点城市的基础上,按照“重点区域、重点监测”的原则,将国家级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覆盖范围扩大到105个城市(名单详见附件1)。
继续扩大省级试点范围,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按照统一的工作要求和技术规范,开展行政区域全覆盖的地价动态监测工作。
二、工作主要目标和任务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通过确定城市监测范围,设立标准宗地(地价监测点),组织土地估价师及时跟踪采集标准宗地的地价信息,定期收集、汇总、整理、分析形成季度和年度监测成果,按时上报并适时公布,实现对全国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地价水平和变动情况的实时监测,为政府部门把握土地市场运行态势和价格走势,增强市场监管和调控能力提供服务,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详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运行方案与要求”(附件2)。
三、工作要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是土地供应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及纳入监测范围城市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日常工作,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部确定的各项监测任务顺利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度我国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2005年2月5日一、2004年我国主要城市的地价状况(一)地价总体水平继续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2004年全国各大城市的综合地价水平为1198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6.08%,继续呈现平稳上涨的势头。
其中商业用地平均地价为1988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6.67%,增长率上升了0.15个百分点;住宅用地平均地价为1166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8.94%,增长率上升了3.87个百分点;工业用地平均地价为481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1.92%,增长率下降了0.47个百分点。
表1 全国城市地价平均水平历年变化情况(元/平方米)图1 全国城市地价平均水平历年比较(二)从区域监测结果来看,东南区的地价水平最高,西北区的地价水平最低,中南、西南、东北区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区域平均地价水平来看,在东南、中南、西南、华北、西北、东北等六区中,东南区的地价水平最高,达到了1621元/平方米,西北区的地价水平最低,只有777元/平方米,远低于全国1198元/平方米的平均地价水平。
从不同区域的地价增长率来看,与2003年相比,西南区、中南区、东北区综合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0.56%、9.24%、7.25%,东南区、华北区、西北区地价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增幅较小,分别为5.10%、5.11%、2.71%。
表2 2004年全国各区不同用途地价水平(元/平方米)图2 2004年全国分区不同用途土地地价增长率比较(三)在三大重点地区中,京津两市地价继续处于高位,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增幅较大,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幅较小2004年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两市三个重点地区的地价监测结果表明,京津两市的地价水平继续处于高位,综合地价水平为2009元/平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的1198元/平方米,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用地地价分别为3875元/平方米、1746元/平方米、520元/平方米,但京津两市综合地价增长率为5.76%,基本与全国6.08%的平均增长率持平。
与2003年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增长率较大,为6.9%。
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用地的地价增长率分别为7.33%、12.16%、2.24%, 均大于全国各类用地平均增长率,其中住宅用地地价增长明显,2004年长江三角洲的住宅用地地价达到1540元/平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的1166元/平方米。
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价增长率较低,只有1.84%,地价基本保持稳定。
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用地地价小幅上涨,增长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28%、2.31%、1.46%。
表3 2004年重点地区不同用途用地地价水平比较(元/平方米)图3 2004年重点地区不同用途用地地价增长率比较(四)大部分经济较发达城市地价增长平稳,部分中西部城市地价增幅较大2004年地价监测结果表明,大部分城市尤其是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地价增长相对比较平稳,如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的地价增长率多在2%左右,远低于全国平均6.08%的增长率,但不同城市的不同用途地价增长情况有所不同。
以北京为例,2004年北京综合地价只上涨了2.26%,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的增长率分别为3.22%、3.37%、0.23%,远低于全国平均的6.67%、8.94%、1.92%。
与北京不同的是,上海市商业、住宅用地地价涨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9.43%、12.31%,住宅用地地价上涨幅度较大,但工业用地地价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有0.80%。
而广州、深圳除工业用地增长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商业、住宅的地价增长率均低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前几年地价涨幅较大的城市,在2004年地价涨幅减缓,如杭州商业、住宅用地地价增长率分别为3.00%、1.00%,工业用地地价变化基本不大。
部分中西部城市地价增幅较大,如成都、贵阳、西安、呼和浩特,综合地价增长率均在10%以上,分别为13.51%、13.73%、14.76%、13.17%。
(五)不同用地类型中,住宅用地地价增长最快,工业用地地价相对比较平稳在住宅、商业、工业三类用地中,住宅用地平均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幅度最大,全国平均增长率为8.94%,其次是商业用地,增长率为6.67%,工业用地增长率最低,只有1.92%。
在三大重点区域中,长江三角洲住宅用地地价的增幅为12.16%,其次是京津两市为10.47%,其中天津增长率较高为17.56%,远高于北京的3.37%。
珠江三角洲住宅用地地价增幅不大,增长率只有2.31%。
在监测的东南、中南、西南、华北、西北、东北六区中,对于商业用地,东北区的增长率最高,为10.22%,其次是中南和西南,皆为8.61%;对于住宅用地,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西南地区,增长率为16.98%,其次是中南地区,为11.23%;对于工业用地,增长率最大的是中南和东北地区,分别为4.08%和3.74%,其次是西南和西北地区,分别为2.58%和2.15%。
(六)全国主要城市地价年内变化比较平稳,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的地价平均增长率略高于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的平均增长率从全国主要大城市的综合地价水平来看,四个季度的环比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1-1.4%之间,增长比较平稳。
其中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27%,第三季度、四季度的平均增长率略有下降,为1.22%,这说明土地供应暂停后,社会对土地供应的预期发生改变,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土地需求和投资,根据对全国51个大中城市的地价动态监测结果分析,2004年我国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地价动态变化情况如下:二、影响地价的主要因素分析(一)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投资与需求强劲仍然是地价上涨的主要动力在对京津两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三大重点地区进行监测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社会购买力增强、公众投资和购房比例不断增加、需求持续旺盛,是地价不断上涨的主要动力。
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该地区的地价上涨最快,其中尤以住宅用地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2004年住宅用地价格上涨了12.16%,远高于京津两市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这主要是由于近几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城市建设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2004年主要城市的GDP在15%左右,经济增长率和居民消费能力均位于全国前列,投资和需求强劲带动了地价的不断上涨。
如上海市,由于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申办以及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民营资本开始介入房地产业,良好的未来社会预期和可购买能力,使上海市房地产市场需求始终强劲。
2004年上海住宅房价涨幅达到14.9%,房价和增长率居全国之首,其中主要是个人住房需求。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统计,2004年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自营性房地产贷款累计增加1023亿元,同比多增204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比例高达76%,其中个人住房贷款累计增加728亿元,同比多增106亿元,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占中长期贷款增量的比例高达48%。
而在10月29日上调存款利率后,11、12月的个人住房贷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此外,按照对房屋租价比的分析,我国主要城市的租价比均在6%以上,远高于股票、国债、期货、存款等投资收益率水平。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抽样调查结果,在购买商品住宅的个人中,17%的购房者是为了投资,可见个人需求及投资增加仍是拉动房价增长的主要原因,从而也带动了地价的不断上涨。
(二)土地供应积极参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从政策上保障了地价的平稳变化2004年,针对经济运行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严把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使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
最新统计结果表明,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年初的53%回落到25.8%,宏观经济调控已初见成效,全年GDP增长9.5%,继续保持协调发展的趋势。
在此次宏观经济调控中,土地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土资源部门通过采取从严从紧的土地供应政策,对制止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产生了明显的釜底抽薪作用。
并通过对开发区的清理整顿,使一些地区盲目设立开发区、乱占滥用土地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使土地市场和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稳定、不健康、不合理因素慢慢消除,抑制了土地的无序供应,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渐趋规范,有力地配合了国家宏观调控整体战略部署的实施,保障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防止了地价的大起大落,为地价的平稳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三)通过全面清理整顿工作,土地市场不断规范,地价的市场形成机制逐步完善,从而为地价的平稳上涨及杠杆作用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2004年我国采用金融政策和土地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过程中,对土地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整顿。
截止到2004年8月,国土资源部共清理出6866个各类开发区,核减4813个,占原有总数的70.1%,规划面积压缩2.49万平方公里,占原有面积的64.5%,退出开发区土地2617平方公里,复耕1324平方公里,收回闲置土地116.5平方公里。
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委部署了以新上项目用地清理为重点的“六项清理整顿”,全年共清查近8.2万个新上项目的用地,涉及面积近80万公顷,清理出违法占用土地项目7184个,涉及面积36501公顷,对停建、暂停并限期整改及取消立项的7077个项目;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农用地转用审批等“三个暂停”的要求,2004年前三季度全国建设用地供应中,存量土地占到52%。
通过全面清理整顿,遏制了土地虚假需求,使土地市场逐步规范。
此外,由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多年来一直推行经营性用地的招拍挂,使地价的市场形成机制和市场环境不断完善,房地产及固定资产投资逐渐趋于理性,初步形成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为促进地价的平稳上涨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受国家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调整的影响,工业用地价格增长平缓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快增长,防止某些行业无序建设、过度扩张,2004年国家加快制定完善并严格实施能耗、物耗、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控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电石、焦炭等行业投资。
2004年1-7月,钢铁增长44.2%,增幅比今年1-2月回落128.4个百分点;水泥增长54.9%,回落82.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8.6%,增幅回落21.6个百分点。
从产业结构投资增速看,1-7月,第一产业投资277亿元,增长15%,扭转了负增长的局面,增幅比1-2月加快40.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投资10852亿元,增长42.5%,增幅回落36.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投资15988亿元,增长24.6%,增幅回落16.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