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其背景。
1.2 概述《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1.3 提出本节课的目标: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主题,提高阅读技巧。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人公鲁滨孙,了解其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
2.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其他重要人物,如星期五、岛上的土著等,探讨他们在故事中的作用。
2.3 教师总结人物分析,强调人物形象对主题的体现。
第三章:情节梳理3.1 学生自主阅读小说,概括各章节主要内容。
3.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节梳理,绘制故事情节发展图。
3.3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讨论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题,如冒险、生存、自我救赎等。
4.2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分析。
4.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分享,引导大家从不同角度思考小说所传达的信息。
第五章:阅读技巧指导5.1 教师介绍阅读小说时的几种常用技巧,如预测情节、关注细节、理解象征等。
5.2 学生实践所学技巧,阅读小说中的某一章节。
5.3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所运用技巧的有效性。
第六章:文学特色分析6.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鲁滨孙漂流记》的文学特色,如叙述手法、语言风格等。
6.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例子,如描述自然环境、人物心理等。
6.3 教师总结文学特色分析,强调文学手法对主题的传达作用。
第七章:章节解析7.1 学生自主阅读小说,选取自己认为重要的章节进行解析。
7.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章节解析,引导学生关注章节、开头、结尾等。
7.3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析心得,讨论章节在故事情节和主题中的作用。
第八章:电影与小说对比8.1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鲁滨孙漂流记》的电影版本,注意观察电影与小说的差异。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师简要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以及该书的背景知识。
1.2 引导学生关注本书的主题:冒险与生存,勇气与智慧。
1.3 分配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课程期间完成指定章节的阅读。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坚韧、独立等。
2.2 学生分享自己认为的鲁滨逊的代表性特质,并进行讨论。
2.3 教师提供相关的人物分析框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他重要人物。
第三章:情节解读3.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书中的重要情节,如鲁滨逊的航海经历、被困荒岛的经历等。
3.2 学生通过阅读,记录下自己认为重要的情节,并与同学分享。
3.3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情节对鲁滨逊成长和故事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本书所探讨的主题,如冒险与生存、勇气与智慧等。
4.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这些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4.3 教师提供相关的讨论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本书的主题。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书的主要情节、人物和主题。
5.2 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5.3 教师提供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本书的相关话题。
第六章:文学元素分析6.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本书的文学元素,如象征、比喻、拟人等。
6.2 学生通过阅读,识别书中的文学元素,并与同学分享。
6.3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文学元素对故事表达和理解的作用。
第七章:作者写作风格7.1 教师分析丹尼尔·笛福的写作风格,如叙述方式、语言特点等。
7.2 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并与同学分享。
7.3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作者写作风格对故事的影响。
第八章:电影与小说对比8.1 教师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电影版本,让学生在课后观看。
8.2 学生在观看电影后,比较电影与小说的差异,如情节、人物、主题等。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课教案《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阅读目标:1.了解作家常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2.在熟悉小说的故事线索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及及之相关的人物,如鲁滨逊“智救‘星期五’”“烧制陶器”等等。
3.初步运用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法对“鲁滨逊”这一形象进行分析。
4.引导学生感悟名著蕴含的哲理完成读书心得。
阅读重点:在熟悉小说的故事线索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及及之相关的人物,如鲁滨逊“智救‘星期五’”“烧制陶器”等等。
阅读难点:引导学生感悟名著蕴含的哲理完成读书心得。
课时安排:四课时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阅读内容:《鲁滨逊漂流记》第一至二章阅读目标:1.了解作家常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了解第一至二章的主要内容。
3.积累第一至二章中的好词、好句、好段。
4.理清第一至二章的主要人物及及之相关的事件。
5.指导学生写好《阅读记录册》阅读重点:1.积累第一至二章中的好词、好句、好段。
2.理清第一至二章的主要人物及及之相关的事件。
阅读难点:引导学生感悟名著蕴含的哲理,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并完成《阅读记录册》。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一、了解背景,导入作品十八世纪初,在英格兰的大街小巷,人们到处议论着一个传奇的人物,讲述着一个离奇的故事:1704年,水手塞尔科克登上了一艘海盗船去寻找宝物,没想到,中途及船长发生了争吵,结果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随身只带了一点武器及一本《圣经》。
弹药用完之后,他只好靠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活,后来,他居然跑得比一般的猎狗还快。
就这样,他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下来,直到四年以后,航海的人们发现了他……1711年,塞尔科克回到了伦敦,并在报刊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成了闻名一时的人物。
他没想到的是,这段传奇般的冒险经历激发了一个作家的灵感,不久,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推进课教案5则范文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推进课教案5则范文第一篇:《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推进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能从鲁滨逊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他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2、引导学生感悟名著蕴含的哲理完成读书心得。
3、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重点难点:1、了解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理解鲁滨逊这一主要人物形象。
2、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花了两周的时间来阅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名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滨逊漂流记》,走进鲁滨逊惊险、新奇而又真实感人的漂流历程。
二、自主学习与交流互动1、交流资料:了解作者2、交流小说内容:学生简要叙述情节。
(板书)鲁滨逊:冒险生活———荒岛余生———返回英国3、讨论:作者塑造的鲁宾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课件出示三个问题来展开讨论)A、你认为主人公鲁滨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B、你认为笛福在这部小说里是如何表现人物的这些性格特点的?C、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是哪部分,为什么?哪些部分你认为值得积累?(可以是好词好句,可以是刻画人物的方法。
)这些都可以用专门的摘录本记下来。
讨论交流:(1)讨论:作者塑造的鲁宾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笛福成功地塑造了鲁宾逊这个具有勇敢、智慧、意志坚强和挚爱劳动等优秀品质的典型人物。
(2)指名同学推荐优美段章,并说明推荐理由。
如:于是我就像一个没有头脑的傻瓜一样进行起造船的工作。
我对于这个计划非常满意,再也不去研究一下它是否可以实行。
其实我并不是没想到过下水的困难,不过我对于自己的怀疑总是用这种愚蠢的答案挡回去:“让我先把它做成了再说;做成之后,我敢保一定可以想出个什么办法来解决它。
”(3)让学生列出作品当中的一些妙语佳句,并说明理由。
如:◎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拿来使用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孙漂流记》,使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情节,理解主人公鲁滨孙的性格特点及其价值观。
2. 培养学生对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了解其文学特点和价值。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审视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小说的背景,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第二章至第四章:分析鲁滨孙的性格特点,如勇敢、自信、独立等,并结合具体情节阐述这些特点如何体现出来。
3. 第五章至第七章:探讨小说中的现实主义特点,如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对社会现象的反映等。
4. 第八章至第十章: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作品,如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角度进行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小说的背景、情节、人物等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写作作业:评价学生的读后感、评论等写作作品,考察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安排:1. 第一章:了解作者及小说背景,阅读第一章。
2. 第二章至第四章:分析鲁滨孙的性格特点,阅读相关章节。
3. 第五章至第七章:探讨现实主义特点,阅读相关章节。
4. 第八章至第十章:多角度审视作品,阅读相关章节。
5. 课堂讨论、写作等环节穿插进行,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活力。
2. 情境创设:教师模拟小说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作品。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激发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其作品。
概述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讨论小说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
利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小说主题。
运用阅读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
第二章:作者和作品背景2.1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丹尼尔·笛福的生平和创作动机。
理解《鲁滨孙漂流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2.2 教学内容介绍作者丹尼尔·笛福的生平背景。
分析《鲁滨孙漂流记》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价值观。
2.3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作者的生平资料。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作品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章:小说的情节概述3.1 教学目标掌握《鲁滨孙漂流记》的基本情节。
理解主人公鲁滨孙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变化。
3.2 教学内容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和章节安排。
分析鲁滨孙的性格特点和他在故事中的成长。
3.3 教学方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小说情节。
利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体验鲁滨孙的心理变化。
第四章:阅读策略指导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旨。
4.2 教学内容介绍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断、批判性思维等。
示范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深入阅读的方法。
4.3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示范,示范运用阅读策略。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策略。
第五章:批判性思维与讨论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小说,提出自己的见解。
5.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探讨小说中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对故事的影响。
5.3 教学方法利用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提出不同观点和见解。
第六章:章节解析与深入阅读6.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解析小说中的重要章节。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激发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享交流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丹尼尔·笛福及作品背景。
2. 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
3. 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讲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讨论法:学生分享对小说的期待和兴趣。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及作品背景。
2. 简要介绍小说的主要情节。
3.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小说的期待和兴趣。
4. 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小说。
第二章:人物分析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析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2. 探讨作品中其他重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方法:1. 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其他重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2. 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坚韧、乐观等。
3. 将学生分组,每组讨论一位重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4.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全班进行交流分享。
第三章:情节梳理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2. 培养学生梳理情节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概述小说从开始到结束的主要情节。
2. 分析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
三、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讲解小说主要情节。
2. 讨论法:学生分享自己对重要事件和转折点的看法。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主要情节。
2. 讲述小说从开始到结束的主要情节。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重要事件和转折点的看法。
第四章:主题探讨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主题。
2. 培养学生探讨主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析小说的主题,如生存、自由、冒险等。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其背景。
激发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建立阅读信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丹尼尔·笛福及其创作背景。
简述小说的大致情节。
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和乐趣。
1.3 教学活动:播放关于《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及作品的视频介绍。
学生分享他们对阅读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讲述自己阅读该书的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鲁滨孙。
分析鲁滨孙的性格特点:勇敢、坚韧、独立、创新。
2.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鲁滨孙的性格特点。
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三章:情节梳理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培养学生概括和梳理情节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航海遇险、荒岛生活、拯救星期五、回到文明世界。
3.3 教学活动:学生分角色朗读小说相关章节。
学生总结每个阶段的主要情节。
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生存与自由。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中的主题:生存与自由。
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对生存与自由的追求。
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小说的主题。
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五章:阅读拓展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拓展,了解与《鲁滨孙漂流记》相关的作品。
培养学生阅读拓展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推荐与《鲁滨孙漂流记》相关的作品。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拓展。
5.3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与《鲁滨孙漂流记》相关的作品。
学生进行阅读拓展,选读一部作品。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第六章:文学手法分析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小说中的文学手法。
培养学生分析和欣赏文学手法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中的文学手法:描述、对话、内心独白。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
2. 了解作者丹尼尔·笛福及作品背景。
3. 引导学生关注阅读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及作品背景。
2. 强调阅读对于个人成长和学习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鲁滨逊漂流记》的封面、作者图片及作品简介。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和阅读体验。
3. 教师分发阅读指南,简要介绍课程安排和阅读要求。
【作业】1. 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第一章。
2. 完成阅读日志,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想法。
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坚韧、独立等。
2. 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理解人物性格。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一章中鲁滨逊的经历和言行举止。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3. 教师组织小组分享,引导学生从细节中提炼人物性格特征。
【作业】1. 学生继续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第二章。
2. 完成阅读日志,记录对鲁滨逊人物分析的思考和观点。
第三章:情节梳理【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情节的发展。
2. 培养学生梳理情节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梳理《鲁滨逊漂流记》前两章的情节脉络。
2. 引导学生关注情节发展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两章的故事情节,梳理主要事件和发展顺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情节发展对鲁滨逊人物塑造的影响。
3. 教师组织小组分享,引导学生从情节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作业】1. 学生继续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第三章。
2. 完成阅读日志,记录对情节梳理的思考和观点。
第四章:环境描写【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使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培养学生对小说中主人公鲁滨逊的勇敢、独立、创新精神的欣赏和敬佩。
3.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表现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小说作者丹尼尔·笛福及作品背景,阅读第一、二章,了解鲁滨逊离家出海的原因。
2. 第二课时:阅读第三、四章,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状况,讨论鲁滨逊的勇敢和独立精神。
3. 第三课时:阅读第五、六章,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创新举措,如建造房屋、制作船只等。
4. 第四课时:阅读第七、八章,引导学生关注鲁滨逊与星期五的友谊,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互助。
5. 第五课时:阅读第九、十章,讨论鲁滨逊回到文明社会的喜悦与困惑,引导学生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智慧和创新精神。
3. 运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2.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3. 评价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和情节的理解,以及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
五、教学资源:1. 《鲁滨逊漂流记》原著图书或电子书。
2. 与小说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 学生分组讨论所需的学习材料和工具。
六、教学内容:1. 第六课时:阅读第十一、十二章,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孤独与绝望,以及他如何克服心理困境。
2. 第七课时:阅读第十三、十四章,引导学生关注鲁滨逊与星期五的文化交流,思考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3. 第八课时:阅读第十五、十六章,讨论鲁滨逊与星期五在文明社会中的遭遇,以及他们如何应对。
4. 第九课时:阅读第十七、十八章,分析小说结局的意义,以及鲁滨逊的人生经历对读者的启示。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指导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使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笛福的创作意图。
2. 培养学生对小说人物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及小说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部作品的诞生过程。
2. 第二章:分析小说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讨论他勇敢、坚韧、自力更生的品质。
3. 第三章:探讨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如冒险精神、生存智慧、信仰等。
4. 第四章: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鲁滨逊的经历中汲取人生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第五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总结学习收获。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具体的情节中提炼出人生智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鲁滨逊漂流记》的电子版或纸质版,确保学生有书可读。
2. 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案、学习资料等。
3. 提前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预习相关章节。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3. 评价学生对小说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的分析与评价,检验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章节讲解:详细讲解第六章,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状况,引导学生关注他的生存技巧和心态变化。
3. 案例分析:选取第六章中的典型情节,让学生从中提炼出人生智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第六章的内容,展开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5. 课堂小结:对第六章的内容进行总结,为学生课后阅读提供指导。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版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教学目标:1. 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其背景。
2. 掌握小说的人物角色和故事背景。
3. 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4. 理解小说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主题。
教学重点:1. 小说的人物角色和故事背景。
2. 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小说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主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作者丹尼尔·笛福的介绍、小说的人物角色和故事背景等。
2. 学生提前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第一章至第五章。
教学过程:第一章:1. 导入新课,介绍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其背景。
2. 学生分享阅读第一章的感受和收获。
3. 分析小说的人物角色,重点关注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第二章:1. 学生自主阅读第二章,做好笔记。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第二章的理解。
3. 讨论鲁滨逊在第二章中的行为和选择,分析其性格特点。
第三章:1. 学生自主阅读第三章,做好笔记。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第三章的理解。
3. 分析鲁滨逊在第三章中的成长和变化。
第四章:1. 学生自主阅读第四章,做好笔记。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第四章的理解。
3. 讨论鲁滨逊在第四章中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办法。
第五章:1. 学生自主阅读第五章,做好笔记。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第五章的理解。
3. 分析鲁滨逊在第五章中的决策对其命运的影响。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2. 学生阅读笔记的完成情况。
3. 学生对小说人物和情节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小说的人物和情节,以及是否能够理解小说中的主题。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版教案章节:第六章至第十章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鲁滨逊漂流记》中第六章至第十章的故事情节。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作品的基本内容、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对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和理解,感受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与道德观念。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1. 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其生平事迹。
2. 掌握作品的创作背景,了解其现实意义。
第二章:故事梗概1. 概括作品的主要情节,让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分析作品中的关键事件,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情节发展。
第三章:人物关系1. 介绍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关系,包括鲁滨逊、星期五等。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学生了解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
第四章:作品主题及思想内涵1. 探讨作品所表现的现实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社会意义。
2. 分析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与道德观念,如鲁滨逊的勇敢、坚韧、自主等。
第五章:阅读策略与方法1.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2. 教会学生如何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作品背景、人物关系等内容。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主题及思想内涵。
3. 采用阅读指导法,教师为学生提供阅读策略与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评价:2.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和阅读感受。
3.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五、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讲解:详细讲解作品的故事梗概、人物关系等。
3.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主题及思想内涵。
4. 阅读指导:教授学生阅读策略与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1. 深入剖析鲁滨逊的性格特征,如冒险精神、乐观态度、自主能力等。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小说中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等方面来分析和理解文学作品。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人生、价值观和生存意义的思考。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简介1. 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其生平背景。
2. 掌握小说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第二章:小说的情节概述1. 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事件。
2. 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关系。
第三章: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1. 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坚韧、自信、独立等。
2. 通过实例分析鲁滨逊的成长和变化。
第四章:小说中的自然描写和环境设置1. 分析小说中的自然描写和环境设置对情节和人物塑造的作用。
2.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物心理、情感变化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小说中的象征意义1. 了解小说中的象征元素,如荒岛、星期五等。
2. 分析象征元素在小说中的意义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
3. 利用视觉辅助工具,如图片、图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4. 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和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题或考试来评估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3. 作业和论文:评估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资源1. 《鲁滨逊漂流记》原著或学生版教材。
2. 与小说相关的图片、图表等视觉辅助工具。
3. 阅读指导资料和问题讨论指南。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指导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 通过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学习他的勇敢、坚韧、自力更生的精神。
3.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主题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阅读第一章至第四章。
2. 第二课时:阅读第五章至第八章,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
3. 第三课时:阅读第九章至第十二章,讨论鲁滨逊与星期五的故事。
4. 第四课时:阅读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总结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5. 第五课时:阅读第十七章至第二十章,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丹尼尔·笛福及《鲁滨逊漂流记》的背景。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给定章节,教师巡回指导。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分享感悟。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讲解。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和小说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评价1.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掌握情况。
2.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水平。
五、教学资源2. 相关影视作品:推荐学生观看改编的影视作品,丰富阅读体验。
3. 人物分析资料:为学生提供鲁滨逊人物分析的参考资料。
4. 主题思想探讨文章:为学生提供关于小说主题思想的探讨文章,帮助深入理解作品。
六、教学内容1. 第六课时:阅读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四章,分析鲁滨逊回到文明社会后的改变。
2. 第七课时:阅读第二十五章至第二十八章,探讨小说中的现实与梦想的冲突。
3. 第八课时:阅读第二十九章至第三十二章,引导学生关注鲁滨逊的人际关系。
4. 第九课时:阅读第三十三章至第三十六章,总结小说对人性的探讨。
5. 第十课时:阅读第三十七章至第四十章,进行课程总结和拓展。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给定章节,教师巡回指导。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师简要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以及该书的背景知识。
1.2 引导学生关注本书的主题:冒险与生存,勇敢与坚韧。
1.3 分配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第一至第四章,并记录下感触深刻的片段和问题。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包括他的性格特点、人生观等。
2.2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过程中对鲁滨逊的看法和感受。
2.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其他重要人物,如星期五、野人等,分析他们的角色作用。
第三章:情节解读3.1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特别是鲁滨逊的漂流经历和他在荒岛上的生活。
3.2 学生分析小说中的冲突和解决冲突的方式,探讨其对主题的体现。
3.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象征元素,如荒岛象征着人生的困境等。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探讨小说的主题,如生存与自我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主题思考,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4.3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对主题进行深入剖析。
第五章:阅读策略5.1 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种阅读策略,如预测、质疑、联想等。
5.2 学生运用这些策略阅读本书,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5.3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策略进行指导和反馈。
第六章:文学元素分析6.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文学元素,如象征、比喻、拟人等。
6.2 学生分析这些文学元素如何增强小说的表现力和深度。
6.3 教师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文学元素及其原因。
第七章:章节总结与讨论7.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前几章的内容,确保学生对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和主题有清晰的理解。
7.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章节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整体故事的影响。
7.3 各组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思考。
第八章:创意写作8.1 教师提出一个与《鲁滨逊漂流记》相关的写作任务,如写一封信给鲁滨逊,或者描述一下星期五的形象等。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精选五篇)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阅读中概括《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情节,并谈谈读后的感想,给他们提供阅读材料和阅读实践机会,利用多媒体和学生交流,学会阅读。
2、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制作“读书笔记卡”,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学生学习鲁滨孙自信、自立、自强、永不满足、不甘平庸、勇于创业的精神;懂得靠自己的诚实、善良、智慧和坚毅,去创建、去开拓。
二、课前准备:学生的“读书笔记卡”;师生共读的一本书《鲁滨孙漂流记》缩写文。
三、指导过程:(一)展示导入:1、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
同学们,两位著名作家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了有益的书籍的确是一样好的东西!感谢亲爱的学校,开展了“群文阅读”的读书活动,为我们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使我们逐渐养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
这堂阅读课我们和往常一样,先来欣赏一些上一周优秀的读书笔记卡。
请值日班长上来,请你给获得优秀的同学在竞赛表上打上一个五角星。
2、展示学生优秀的读书笔记卡,教师并相机作简短的点评。
名著欣赏记录卡学生姓名班级阅读时间记录时间1、读物名称字数作者读物类别:□中国□外国2、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是:3、这部名著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优美句段是:4、欣赏这部名著,我最大的收获和体会是:3、展示教师的读书笔记卡(读《鲁滨孙漂流记》的内容),并告诉学生要学习的地方。
(标明书籍的页数,写上欣赏的理由,留出装订的地方。
)(课伊始,教师就营造民主氛围。
学生只有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才能放松身心,真正地和文本对话。
首先教师要放下架子,俯身倾听,学会欣赏,真正地与学生交流、沟通,并要学会鼓励和赞赏,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平等、和谐、民主的气氛,感受到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才能放下包袱,自主地投入学习。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孙漂流记》,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分析鲁滨孙的性格特点及其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3. 学会如何欣赏经典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小说的背景。
2. 第二章:阅读第一章至第三章,了解鲁滨孙的家庭背景及他的第一次出海经历。
3. 第三章:阅读第四章至第六章,分析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生存技巧及其性格特点。
4. 第四章:阅读第七章至第九章,探讨鲁滨孙在荒岛上对人生、信仰和价值的思考。
5. 第五章:阅读第十章至第十二章,评价鲁滨孙与星期五的友谊及他们对文明的适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及小说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与讨论:引导学生分章节阅读,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3. 分析与评价: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4. 总结与拓展:在课程的对整个小说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鲁滨孙的人生价值和信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小说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进行深入分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互动性。
五、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思考深度。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
六、教学资源1. 《鲁滨孙漂流记》原著图书或电子书。
2. 关于鲁滨孙漂流故事的改编电影或电视剧。
3. 丹尼尔·笛福的生平介绍资料。
4. 相关文学评论和研究文章。
5. 荒野生存技巧的介绍资料。
七、教学活动1.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预习相关章节,了解故事背景。
2.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针对故事情节进行讨论,分享个人见解。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场景再现。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版.doc教案章节一: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其背景。
激发学生对小说阅读的兴趣,为后续阅读活动做铺垫。
1.2 教学内容介绍丹尼尔·笛福的生平和创作《鲁滨逊漂流记》的背景。
通过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1.3 教学活动教师简要介绍丹尼尔·笛福及其创作《鲁滨逊漂流记》的背景。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介绍部分。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教案章节二:故事背景与人物介绍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做准备。
2.2 教学内容分析《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背景,包括地理、历史和社会背景。
介绍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教材中关于故事背景和人物介绍的部分。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故事背景和人物的特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教案章节三:故事情节概述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概括《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情节。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深入分析故事情节做准备。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故事,概括出主要情节。
3.3 教学活动学生阅读故事,注意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和转折点。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概括出主要情节。
教案章节四: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主题,如生存、自由、勇气等。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2 教学内容分析《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题元素,如生存、自由、勇气等。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主题元素在故事中的表现和意义。
4.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中的主题元素。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以及小说的背景。
2. 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3.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冒险小说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以及小说的创作背景。
2. 第二章:阅读第一章,理解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和冒险精神。
3. 第三章:阅读第二章,分析鲁滨逊遭遇风暴后漂流到荒岛的情节。
4. 第四章:阅读第三章,讨论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方式和心理变化。
5. 第五章:阅读第四章,引导学生思考小说所表达的冒险、生存和人性主题。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丹尼尔·笛福以及《鲁滨逊漂流记》的背景。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人物、情节和主题,解答学生阅读中的疑问。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小说的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意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要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 学生能理解小说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分析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3. 学生能思考小说所表达的冒险、生存和人性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资源1. 《鲁滨逊漂流记》原著或学生版改编书籍。
2. 关于丹尼尔·笛福和《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资料。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六、教学内容1. 第六章:阅读第五章后续内容,关注鲁滨逊在荒岛上建立住所的过程和他的生存智慧。
2. 第七章:阅读第六章,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的挑战,如食物短缺、孤独感等。
3. 第八章:阅读第七章,引导学生关注鲁滨逊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第九章:阅读第八章,讨论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人类脚印的情节,以及他的恐惧和好奇心理。
5. 第十章:阅读第九章,引导学生思考鲁滨逊与“星期五”的相遇对他生活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阅读中概括《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情节,并谈谈读后的感想,给他们提供阅读材料和阅读实践机会,利用多媒体和学生交流,学会阅读。
2、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制作“读书笔记卡”,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学生学习鲁滨孙自信、自立、自强、永不满足、不甘平庸、勇于创业的精神;懂得靠自己的诚实、善良、智慧和坚毅,去创建、去开拓。
二、课前准备:学生的“读书笔记卡”;师生共读的一本书《鲁滨孙漂流记》缩写文。
三、指导过程:
(一)展示导入:
1、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
同学们,两位著名作家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了有益的书籍的确是一样好的东西!感谢亲爱的学校,开展了“群文阅读”的读书活动,为我们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使我们逐渐养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
这堂阅读课我们和往常一样,先来欣赏一些上一周优秀的读书笔记卡。
请值日班长上来,请你给获得优秀的同学在竞赛表上打上一个五角星。
2、展示学生优秀的读书笔记卡,教师并相机作简短的点评。
名著欣赏记录卡
学生姓名班级
阅读时间记录时间
1、读物名称字数
作者读物类别:□中国□外国
2、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是:
3、这部名著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优美句段是:
4、欣赏这部名著,我最大的收获和体会是:
3、展示教师的读书笔记卡(读《鲁滨孙漂流记》的内容),并告诉学生要学习的地方。
(标明书籍的页数,写上欣赏的理由,留出装订的地方。
)
(课伊始,教师就营造民主氛围。
学生只有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才能放松身心,真正地和文本对话。
首先教师要放下架子,俯身倾听,学会欣赏,真正地与学生交流、沟通,并要学会鼓励和赞赏,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平等、和谐、民主的气氛,感受到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才能放下包袱,自主地投入学习。
)
(二)、实践阅读:
1、师:同学们“一本好书能拯救一个人”。
现在我百分之二百相信
这句话。
上周二,我们师生就一起开始阅读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开山人丹尼尔·笛福(1660-1731)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
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鲁滨孙自信、自立、自强、永不满足、不甘平庸、勇于创业的精神;告诉我鲁滨逊靠自己的诚实、善良、智慧和坚毅,去创建、去开拓。
我想我应该拿出所有的精力努力介绍:《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写鲁滨孙遭遇船难而流落荒岛的英国流亡贵族鲁滨逊,在极度与世隔绝的情况下,运用水手时代训练而来的地理方位标示,天象人文观测,日移与潮汐变化登计法,与奥妙的自然搏斗,同时记录下自己的荒岛生涯,并随时等待时机与别逃离绝境。
鲁滨逊在自治的日历星期五这一天,从食人族手中救出一个土著小孩,因此为他取名“星期五”作为纪念。
星期五是被食人族作为祭祀的祭品带到荒岛上来的,无法再回到他的部族,随着两个人的朝夕相处,鲁滨逊面对一个与自己不同种族,宗教,及文化的人,慢慢改变了自己,两人发展成亦父亦友情谊。
从同学们的口中,老师已经知道你们都很喜欢这部小说,有的同学已经快要阅读完整本书了是不是?那么老师考考你,并请你用简短的话语谈谈是什么理由让你尽情地去阅读呢?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的确,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地体验,就会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
他的整个身心就会对学习充满渴望,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学习。
这样,学习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
1、生:说喜欢阅读《鲁滨孙漂流记》的理由。
2、师:下面我们进行两分钟默读,看看在两分钟内,自己能看几页课外书。
同时要注意读书的姿势,要注意读书的质量,做到眼到,心到,决不能三心二意。
3、师生共同进行两分钟默读。
4、用手势出示各自两分钟默读的页数。
5、让学生拿起笔,给刚才默读的地方圈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和词语,并选一处或两处在旁边做眉评。
6、交流自己最欣赏的句子、词语和眉评。
如:看着鲁滨孙的经历,让我可以想像到他在孤岛生活的艰辛,使我体验到他不屈不挠的冒险精神,让我对他肃然起敬;看着鲁滨孙的经历,使我深刻体会到鲁滨孙是一个永不知疲倦,永不安生的行动者。
理智明达的他不屑守成,倾心开拓,三番五次抛开幸福之家,出海闯天下。
他肯于劳动并且善于劳动,总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奋斗着,历尽千辛万苦,一次又一次地创造出财富。
7、互提互答:
﹙1﹚.鲁宾孙是什么时候开始漂流的? 一六五九年九月一日
﹙2﹚.在孤岛上有什么与他做伴? 答:一只狗,两只猫,一只鸟,一些书¨
﹙3﹚他找到几本什么书? 祈祷书和圣经
﹙4﹚他的狗是怎样到岛上去的? 自己游泳上岛的.
﹙5﹚.他的鸟会说话么? 会
﹙6﹚.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全名是什么? 丹尼尔·笛福
﹙7﹚他刚刚到岛上时思考了哪些问题? ⑴生存问题⑵物质问题⑶精神问题
﹙8﹚他救下了谁?(有两个) "星期五"和船长
﹙9﹚他的衣服是什么做的? 兽皮
﹙10﹚他最先做的事是什么? 调整心态
﹙11﹚.他的主食是什么? 羊肉
﹙12﹚.后来他又自己种了什么?养了什么? 种了小麦水稻,养了羊群﹙13﹚那些粮食的种子是怎样来的? 从沉船中的麻袋上抖落在土中的
﹙14﹚他曾经几次到船上搬东西? 十一
﹙15﹚他在船上找到了哪些东西?(请列举) 略
﹙16﹚.书中最经典的一句名言是什么?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其他也可以)
﹙17﹚.他看见野人的脚印后是怎么样的? 极度恐惧
﹙18﹚.他看见能带他回祖国的人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先生们,你们是什么人?"
﹙19﹚.他是怎样回到文明国度的? 帮助了船长然后被船长带回。
(“学贵有疑”。
思维活动一般总是从问题开始。
疑问是思考的动力,创造的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有探究的欲望,才能积极地去思考,并从中获取成功的快乐。
)
(三)、阅读总结
鲁滨孙,勇于向世俗挑战:离家出走;勇于和大自然斗争:在经过大浪后也没被淹没;勇于行动:在荒岛上看见俘虏快被野人杀后吃掉,舍身去救他——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挑战和磨练。
(教师围绕这堂课中涌现出来的用心读书和发言积极的同学来激发
学生学习鲁滨孙自信、自立、自强、永不满足、不甘平庸、勇于创业的精神;懂得靠自己的诚实、善良、智慧和坚毅,去创建、去开拓。
)(四)、拓展训练
1、继续制作“读书笔记卡”或“名著欣赏记录卡”。
2、读完这部小说后,简要的在世界地图上画出作者所走过的路线。
小说中主要人物鲁滨孙的性格是什么?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请你
写在“名著欣赏记录卡上”
3、请用自己的话评价鲁滨孙。
如:看着鲁滨孙的经历,让我可以想像到他在孤岛生活的艰辛,使我体验到他不屈不挠的冒险精神,让我对他肃然起敬;看着鲁滨孙的经历,使我深刻体会到鲁滨孙是一个永不知疲倦,永不安生的行动者。
理智明达的他不屑守成,倾心开拓,三番五次抛开幸福之家,出海闯天下。
他肯于劳动并且善于劳动,总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奋斗着,历尽千辛万苦,一次又一次地创造出财富。
4、读《鲁滨孙漂流记》后有什么感想?
5、扉页上的“谨以此书奉献给那些时时处处依赖父母、依赖学校的
青少年朋友们”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教师让学生自己感悟:作为学生的也应该这样,要敢勇于向世界挑战,不被打垮,压力越大则能够越坚强,这才是目标,要勇于斗争、勇于行动、勇于挑战、勇于追求,这样才能创出一个坚强的自我。
)(五)、延伸阅读:
鲁滨逊是一个铮铮硬汉,对他来说“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就是“绝对真理”。
那么,他是如何凭借自己的双手,凭着自己一个人的力气,凭着自己的智慧,续写这个生命奇迹的呢?欲知详情如何,请大家去阅读小说原著《鲁滨逊漂流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