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风险预警监测制度

合集下载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报告制度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报告制度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报告制度信贷风险预警是指在信贷业务中,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信贷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防控和管理。

农村商业银行应制定适合农村特点的信贷风险预警制度,并合理设置风险预警指标和阈值,确保能够全面审查和监控信贷业务中的各类风险。

首先,农村商业银行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信贷风险评估。

该部门或机构应具备专业的风险评估能力和丰富的农村金融业务经验,负责制定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分析。

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评估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风险,并控制不同类型借款产品的风险。

其次,农村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和监管机制。

通过建立风险管理的内控系统,规范内部风险控制流程,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控制原则、风险评估和预警指标等。

内部风险控制机制还包括设置风险许可控制指标、风险分类管理、风险限额管理、风险报告等措施,以确保信贷风险的控制和监测。

此外,农村商业银行还应加强对信贷风险提前预警的能力。

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对信贷风险进行警示和预测。

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线索,并对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和监控。

同时,加强外部数据源的获取和利用,与相关信息共享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风险信息的共享和更新。

最后,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机制的运行应建立有效的报告制度。

风险预警报告应包括对信贷资产的风险评估结果、风险分析与预测、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应对建议等内容。

同时,风险预警报告要求及时、准确、全面地呈送给决策层,以便决策层能够及时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调整。

总之,农村商业银行应加强信贷风险预警的制度建设和实施,为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制度建设上,应强调风险评估和预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完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加强风险预警能力,确保预警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决策层的有效决策。

信贷风险预警制度

信贷风险预警制度

信贷风险预警制度信贷风险预警制度是指银行与信用机构建立的一种监测和预警系统,旨在及时发现信贷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

信贷风险预警制度的建立对于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就信贷风险预警制度的重要性、作用、特点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信贷风险预警制度的建立对于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机构作为资金的承载者和分配者,在金融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资源配置的关键作用。

但金融机构所涉及的信贷活动存在风险,特别是在经济波动和金融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问题会显著增加。

通过建立信贷风险预警制度,金融机构能够提前发现潜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管控,减少风险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冲击。

其次,信贷风险预警制度对于保护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金融机构是主要的信贷提供者,其健康发展和稳定经营对于金融市场稳定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信贷风险预警制度,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识别和评估借贷方的信用风险,避免过度放贷或放贷给风险过高的借款人,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

同时,预警系统也能够提高投资者对金融机构的信心,减少投资者的风险,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1.及时性:预警系统需要能够快速地捕捉风险信号,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向相关部门报警。

只有及时地发现风险,才能采取及时的措施加以化解。

2.全面性:预警系统要涵盖全面的风险因素,不仅包括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贷能力等因素,还要考虑宏观经济、金融市场等因素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3.独立性:预警系统应该独立于金融机构的业务运营,以保证监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只有独立的预警机构才能准确地披露风险信息,确保风险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系统性:预警制度需要与其他风险管理措施相互衔接,构成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系统。

预警信息应与风险评估、风险定价、风险监管等环节相连贯,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整体。

然而,目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信贷风险预警制度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

信贷风险预警监测制度

信贷风险预警监测制度

XX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预警监测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XX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水平,增强对信贷风险的自我防范,自我控制和自我化解能力,促进我社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办法》、人民银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建立XX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预警监测制度。

第二条信贷风险是金融部门的传统风险和主要风险,其预警和防范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金融部门业务的稳健经营。

信贷风险预警是客户经理、贷后管理员通过有效手段,对借款客户进行系统性、连续性监测,及早发现和识别风险来源、风险范围、风险程度和风险走势,发现相应的风险警示信号,XX农村信用社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化解风险的一种贷后管理行为。

第三条建立信贷风险预警监测制度系统指标体系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及人民银行的要求一致。

根据XX农村信用社经营需要和预警监测实际需要或行业管理规定,增加必要的监测指标。

第四条信贷风险预警监测应当贯彻及时性原则:按月对本单位、本系统信贷风险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并及时向上级联社、当地银监部门、人民银行报告风险状况和风险处置措施。

第二章监测指标第五条总量监测:对信贷资金来源和运用总量、不良贷款总额、存贷比率、不良贷款比率、不良贷款变动率等总量指标进行监测、趋势分析和预测预警,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其中:(一)存贷比率=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一般以不超过75%为标准值,借入支农再贷款的各支行可将支农再贷款纳入资金来源计算存贷比率。

根据存贷比率的大小及变化,判断是否存在盲目扩张信贷规模使潜在信贷风险增大的现象。

(二)不良贷款比率=不良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100%,一般以不超过1 5%为标准值。

对于超过标准值的,需对不良贷款变动作重点关注;对于不良贷款比率有上升趋势的,需提出信贷风险预警。

(三)不良贷款变动率=期末不良贷款余额/期初不良贷款余额,一般以1为标准值,超过1则说明不良贷款绝对额上升。

信贷风险管理制度

信贷风险管理制度

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规范信贷业务、防范信贷风险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总称。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金融机构利用信贷业务进行各种经营活动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首先,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应包括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确保金融机构在经营信贷业务时能够合理评估和控制风险,并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其经济效益和稳健运营。

风险管理的原则包括风险分散、风险识别、风险测量和风险监测等。

其次,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应规定信用评估的要求和流程。

信用评估是信贷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它通过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确定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资信风险。

信用评估流程应包括收集客户的基本信息、评估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确定还款能力和偿债能力等。

第三,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应规定信贷额度的授予和使用审批的程序和要求。

信贷额度是金融机构向借款人提供的最大授信额度,它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和借款需求等因素来确定的。

金融机构应制定相应的审批程序,确保信贷额度的授予和使用符合相应的规定。

第四,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应规定贷后管理的要求和程序。

贷后管理是对贷款账户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借款人按时还款以及处理逾期和不良贷款等问题。

贷后管理应包括定期对借款人进行还款情况的监测和评估,以及对逾期和不良贷款的处理措施。

最后,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应规定风险报告的制作和审批程序。

风险报告是对信贷风险管理的各项指标和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估的报告,有助于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和决策支持。

风险报告应包括信贷风险的整体情况、风险暴露的变化趋势、重点风险业务的分析等内容,直接面向金融机构的高层管理者和监管机构。

总之,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是金融机构规范信贷业务、防范信贷风险的基础性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通过建立健全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识别和控制信贷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和风险抵御能力,为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银行风险预警管理制度

银行风险预警管理制度

银行风险预警管理制度一、概述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存储、信贷资金、支付结算等多项重要功能。

然而,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一旦这些风险得不到及时的预警和管理,将对银行的持续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健全的银行风险预警管理制度对于保障银行稳健经营、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至关重要。

二、风险预警管理的重要性1. 预防风险蔓延。

通过预警管理,银行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风险蔓延和扩大,降低不良资产率,减少损失。

2. 保障银行资金安全。

通过风险预警管理,可以及时了解资金流动的动向,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资金布局,保障资金安全和合理运作。

3. 提高管理效率。

预警管理制度可以帮助银行高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信息,提升管理水平和决策效果,提高风险应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 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风险预警管理制度可以有助于监管部门加强对银行风险的监管,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风险预警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银行应当建立起风险预警机制,明确风险的界定标准和预警指标,制定出相应的预警程序和措施。

风险预警机制应当包括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个方面的监测和预警。

2. 预警指标的确定银行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经营状况,确定出一系列合理的预警指标,以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预警指标可以包括资产负债率、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指标、市场风险指标等。

3. 风险预警的监测和分析银行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系统,对各项风险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反映出潜在的风险。

同时,还应当进行深入的风险分析,找出风险的根源和影响,制定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4. 风险预警的应对措施一旦发现风险,银行应当立即启动相应的预警应对措施,如及时调整资产配置、增加风险准备金、调整信贷政策、进行风险暴露度的监测等,防止风险蔓延和损失的扩大。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排查工作方案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排查工作方案
添源自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明确排查内容,包括客户基本情 况、信贷业务情况、押品管理情 况等方面。
建立排查工作机制,确保排查工 作有序开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 题。
确定排查方式和时间
排查方式: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 排查时间: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并视情况适时开展专项排 查
信贷风险排查工作内容
YOUR LOGO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 险排查工作方案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
添加目录标题
信贷风险排查工 作要求
信贷风险排查工 作目标
信贷风险排查工 作保障措施
信贷风险排查工 作内容
信贷风险排查工 作实施步骤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排查的范围和对象
排查的方法和流程
排查的周期和频率
担保抵押风险排查
排查对象: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 排查内容:抵押物的合法性、权属清晰度和价值稳定性 排查方式:现场勘查、资料审核和第三方评估 排查流程:收集资料、初步审核、现场勘查、综合评估和报告撰写
风险分类和计提准备金情况排查
信贷风险分类:按照风 险程度将信贷风险分为 正常、关注、次级、可 疑和损失五类
计提准备金情况排查: 对各类信贷风险计提相 应的准备金,以应对可 能出现的风险损失
信贷风险排查工作要求
排查工作要求
确定排查范围和对象,确保全面覆盖。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排查时间和人员分工。 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对各类信贷风险进行科学评估。 强化现场核查,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风险报告和整改要求
信贷风险排查工作成果应用和总结评 估
成果应用和反馈机制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监控管理办法模版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监控管理办法模版

xxx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监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信贷管理,有效监测和控制信贷风险,根据《xxx 银行信贷管理基本制度》、《xxx银行贷后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贷风险监控,是指以信贷管理系统群(C3)预警监控系统为基础操作平台,综合运用各类有效信息,对信贷风险进行监测分析、审核发布、处置反馈、控制评价等相关工作。

第三条信贷风险监控遵循规范管理、动态监测、及时预警、有效控制的原则。

第二章监控范围和内容第四条信贷风险监控范围涵盖信贷客户本外币贷款、贴现等表内信贷业务,贷款承诺、承兑、信用证、保函等表外信贷业务。

第五条信贷风险监控内容包括信贷业务经营管理中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具体表现为客户、品种、行业、区域等方面的风险及其组合。

客户信贷风险作为信贷风险监控的主要内容,是指客户的主体资格、经营管理、财务收支、担保措施等情况发生变化,导致其偿债能力和履约意愿下降的风险。

品种、行业、区域信贷风险,是指由于经济形势、政策法规、市场行情等发生变化,可能影响特定品种、行业或区域信贷资产收益和安全的风险。

第三章机构设置与工作职责第六条信贷风险监控工作由各级行信贷管理部门和客户部门分工负责,共同实施。

总行和一级分行信贷管理部应设立专职监控部门,履行信贷风险监控职责。

第七条信贷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信贷风险监控标准和流程;监测分析信贷风险,审核发布风险信号,实施风险控制,评价处置结果;总结报告辖内信贷风险及监控情况;考核下级行信贷风险监控工作。

第八条客户部门按照客户分层管理原则负责信贷风险的处置反馈。

客户经营行(含个贷集中经营机构,下同)负责制定和实施风险处置方案,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反馈处置结果;客户管理行客户部门(含一级分行个人信贷管理部门,下同)负责制定或审核风险处置方案并督导风险处置。

第四章风险信号分级与管理第九条信贷管理部门通过信贷风险监测分析,根据风险影响大小、预计损失、危害程度、紧急状况等因素,对监控发现的风险信号实行分级管理。

小额贷款公司信贷风险预警及报告制度

小额贷款公司信贷风险预警及报告制度
行业风险预警报告
针对可能对小额贷款公司产生不利影响的相关行业风险预警,信贷风险管理部门应及时向公司领导层提交专项报告,并提出应对措施建议。
不定期报告
VS
信贷风险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各类贷款的风险分布情况、重点关注的客户或行业风险、风险事件的具体情况、风险趋势分析、针对不同客户或行业的风险预警等。
反馈与处理
收到预警信号后,相关部门应及时反馈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降低信贷风险。
风险预警信号发布与反馈
CHAPTER
03
信贷风险报告制度
定期报告
每月结束后,信贷风险管理部门应向公司领导层提交一份详细的信贷风险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客户风险状况、风险事件、风险趋势以及与上月相比的变化情况。
保障资产质量
通过及时准确地报告信贷风险信息,可以减少不良贷款和资产损失,提高资产质量。
风险预警及报告的重要性
CHAPTER
02
信贷风险预警系统
通过收集客户的财务、信用、经营等方面的信息,对客析客户信息
定期评估
对收集到的客户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识别潜在的风险点和风险程度。
每月报告
每季度结束后,信贷风险管理部门应向公司领导层提交一份更为详细的信贷风险评估报告,对比分析本季度与上季度的风险变化情况,并针对重大风险事件进行深入剖析。
季度报告
重大风险事件即时报告
当发生重大信贷风险事件时,信贷风险管理部门应立即向公司领导层进行即时报告,并针对事件原因、影响范围和程度、已采取的措施和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风险预警
建立一套完善的报告制度,确保信贷风险信息及时、准确地向上级管理部门报送,以便做出决策和应对措施。
报告制度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分析报告制度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分析报告制度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分析报告制度1.引言信贷是农村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对于维护银行的资产质量和风险控制非常重要。

信贷风险预警及分析报告制度的建立,能够帮助农村商业银行及时了解信贷风险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

本文将重点讨论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分析报告制度的相关内容。

2.信贷风险预警制度信贷风险预警是农村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并及时预警的过程。

信贷风险预警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农村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根据客户的基本信息、经营情况、行业动态等多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和预测,判断客户的信用风险水平。

同时,风险预测模型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统计方法对客户的违约概率进行预测。

2.2信用评级体系的建立2.3风险指标的监测和分析信贷风险分析报告是农村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的报告。

信贷风险分析报告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报告内容的要求信贷风险分析报告应当包括客户的基本信息、信用评级、风险指标数据、违约概率预测结果等内容。

报告内容要求细致全面,以便于农村商业银行通过报告对信贷风险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3.2报告的周期性编制3.3报告的使用范围信贷风险分析报告应当由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使用。

同时,报告也可以作为内部报告向高层管理者进行汇报,并作为决策依据进行相应调整。

4.结论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分析报告制度的建立是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风险预警制度和信贷风险分析报告制度,可以帮助农村商业银行及时了解信贷风险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维护银行的资产质量和风险控制。

同时,也为高层管理者提供了决策依据,以确保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银行信贷管理制度范文

银行信贷管理制度范文

银行信贷管理制度范文银行信贷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银行信贷管理,保护金融机构利益和银行信贷资金的合理使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银行的信贷业务管理。

第三条银行信贷管理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并按照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合规管理等要求,实施信贷业务监督管理。

第四条银行应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制度和信贷业务流程,明确内部管理职责和权限,并配备相应的内部机构和人员。

第五条银行应建立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建立风险评估、风险定价、风险监控和风险预警机制。

第六条银行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体系,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信贷客户进行评估和监测,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第七条银行应建立业务数据的统计分析和风险预警系统,及时掌握信贷市场的动态和客户的信用状况。

第八条银行应加强对信贷业务的内部培训和外部学习交流,提高信贷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风险意识。

第九条银行应严格落实上级监管机构的有关规定,积极配合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及时报送监管信息。

第十条银行应建立健全的投诉受理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和解决信贷客户的投诉和纠纷。

第二章信贷业务管理第十一条银行应依据公司业务发展战略和风险管理需求,制定信贷业务管理制度和信贷业务发展计划。

第十二条银行信贷业务应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客户特点和需求,制定适合的信贷产品和服务。

第十三条银行应建立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根据客户风险评级结果,对不同级别的客户制定不同的信贷政策和措施。

第十四条银行应加强对客户资信状况和财务状况的评估,建立客户信用风险评审制度和客户信用额度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银行应建立完善的信贷审批流程,严格按照风险管理要求和内部控制要求,审核信贷申请,确保审批决策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第十六条银行应定期对信贷资产进行分类和计提风险准备金,确保风险覆盖、风险防控的需要。

第十七条银行应建立健全的信贷管理和监控机制,对信贷资金的使用状况和偿还情况进行监测和控制。

2024年信用风险防控工作制度

2024年信用风险防控工作制度

2024年信用风险防控工作制度信用风险防控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方面,尤其在信贷业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防控工作,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在2024年可采取以下制度措施:一、信用风险评估制度1.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评估制度,将各类客户纳入风险评估体系,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分类评级,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水平。

2.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客户信用状况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信用风险隐患,采取相应的风险措施。

3.建立客户信用评估结果与授信额度挂钩的制度,确保风险控制与授信业务相匹配,防止信贷过度扩张和不良资产的形成。

二、风险预警与监测制度1.建立风险预警指标和警戒线,设立专门的风险监测机构,及时监控信用风险的动向,发现和预警风险。

2.加强对关键行业、重点客户和高风险地区的监测,及时掌握风险情况,预防信用风险的发生。

3.建立风险信息共享制度,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和信用信息机构的合作,形成全面的风险监测体系,提高信用风险的管控能力。

三、合规审查制度1.建立完善的信贷业务审查程序,对各类授信业务进行合规性审查,确保业务符合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

2.强化对借款人资信及还款能力的审核,确保贷款资金用途合法合规,投向风险可控的领域。

3.落实合规经营的内控措施,加强对信用风险暴露的核查和监管,防止违规行为和信用风险的集中爆发。

四、风险防控措施制度1.建立全面的风险防控措施制度,明确各方的责任和权限,确保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落实到位。

2.完善风险防控手段,加强风险事件的应对能力,做好信用风险的监控和处理,防止信贷损失的扩大。

3.加强对借款人的跟踪管理和催收工作,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借款人按时还款,减少不良贷款的风险。

五、人员培训与绩效考核制度1.加强对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风险意识,确保能够熟悉信用风险防控工作流程和方法。

2.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风险管理绩效纳入考核体系,激励风险管理人员积极履行职责,推动信用风险防控工作的落地实施。

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管理办法模版

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管理办法模版

信贷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行”)有效的信贷风险防范预警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特拟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信贷风险管理是依据有关事前设置的风险监控指标和风险预警信号,判断单个借款人或单笔贷款的风险程度和风险性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贷款资产风险分类,综合评估贷款资产质量状况,监测全行或地区或行业的贷款风险程度,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监控措施,保障我行信贷资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信贷风险是指信贷业务中因信用风险或其他内外部不确定因素,致使我行信贷资产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第四条处置我行信贷风险,应遵循“实时监控、预警报告、及时处理、稳妥果断”的原则,各单位应依照自身的权限和职责各司其职,互相协助配合化解风险。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我行除消费贷款、银承贴现和贷记卡之外的授信业务,消费贷款、银承贴现和贷记卡业务依照相应管理制度的要求执行。

第二章组织设置及职责第六条组织设置为及时、稳妥处理我行信贷风险,总行及各一级支行设立信贷风险处理组织机构。

(-)总行信贷风险处理领导小组总行信贷风险处理领导小组(下称:总行领导小组)是我行信贷风险处理的指挥决策机构,由总行信贷主管行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总行风险管理部门、公司银行部门、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

(二)总行信贷风险处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总行信贷风险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总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贯彻总行领导小组的信贷风险处理方案,由总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总行风险管理部门分管风险管理的副总经理担任副主任,成员包括总行风险管理部门、总行公司银行部门、总行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门的风险管理人员。

(三)一级支行信贷风险处理小组一级支行信贷风险处理小组(下称:支行处理小组)是一级支行信贷风险处理的指挥决策及执行机构。

由信贷主管行长担任组长,信贷管理部门经理任副组长,组员包括常设组员和临设组员两部分。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报告制度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报告制度
露不透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
本文对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报告制度的研究还不够 深入,未能全面涵盖所有相关因素,如宏观经济环境、政策 变化等因素对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
展望
未来可以对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报告制度进行更深 入的研究,探讨更加准确的风险评估方法、完善的信息披露 制度等,为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提供更加科 学的参考。
完善风险管理与报告的监督机制
01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
02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检查 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定期向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披露风险状 况,确保信息的透明度。
03
对风险管理与报告的 建议
定期收集员工、董事会和股东对风险 管理与报告的建议,以便不断完善制 度。
07
结论与展望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影响信贷风 险的各种因素及其关系。
预警模型构建
根据分析结果,构建信贷风险预警模型,为农村 商业银行提供风险预警和决策支持。
实证结果解释
信贷风险因素分析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贷款申请人的财务状况、经营环境、信 用记录等因素对信贷风险具有显著影响。
预警模型效果评估
对构建的信贷风险预警模型进行评估,发现该模型能够较为 准确地预测信贷风险,为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提供了有 力的支持。
数据来源与处理
数据来源
信贷风险数据主要来源于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的历史数据记录以及相关贷款申请人 的财务报告。
数据处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对分析 结果的影响。
实证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分析

银行对公信贷风险监测预警管理办法模版

银行对公信贷风险监测预警管理办法模版

xxx银行对公信贷风险监测预警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一条目的 (3)第二条依据 (3)第三条管理范围 (3)第四条管理方法及原则 (4)第二章岗位、职责、流程 (4)第五条岗位及其职责 (4)第六条业务流程主要环节 (9)第七条业务流程示意图 (10)第三章各环节管理要求 (11)第八条日常监测管理要求 (11)第九条定期监测管理要求 (12)第十条组合风险监测 (16)第十一条风险评级认定与调整 (16)第十二条重点客户监测管理要求 (17)第十三条问题授信管理要求 (19)第十四条风险预警报告与处理的管理要求 (21)第四章考核及问责 (25)第十五条考核 (26)第十六条问责 (27)第十七条总行可采取的考核与问责措施 (28)第十八条针对客户经理的考核与问责 (28)第五章附则 (28)第十九条保密要求 (28)第二十条解释、修订 (29)第二十一条生效时间 (2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提高全行对公授信风险的识别和防控能力,构建目标管理、层级监测、定向报告、责任到人的授信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依据本办法依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有关要求和我行有关授信政策制定。

第三条管理范围(一)本办法所称授信风险监测预警是指从对公客户授信合同生效后到授信完全终止前的风险监测、预警、控制、报告、处置和统计等多项职能的结合,是本行信贷全流程管理的重要阶段和基础保障。

(二)本办法中的授信包括本行承担信用风险的所有表内、表外授信业务,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承兑和贴现、透支、保理、开立信用证、担保等。

不包括小微法人授信、对公不良信贷资产以及其它已移交至资产保全部门管理的授信。

(三)对对公不良信贷资产以及其它移交至各级资产保全部门管理的对公信贷资产,分行对公信贷监测预警人员可不再进行跟踪监测,由资产保全部门人员按照我行不良资产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进行管理,资产保全部门及时将清收动态管理情况向信贷管理部门反馈。

贷款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贷款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防范和降低信贷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行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行所有贷款业务,包括个人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企业贷款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明确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原则、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和风险处置等方面的要求,确保贷款业务的安全、合规、高效运行。

第二章风险管理原则第四条风险管理原则包括:(一)合规性原则: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执行银行业监管规定。

(二)全面性原则:全面覆盖贷款业务的风险点,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三)预防性原则:在贷款业务开展前,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四)动态性原则:根据市场变化和风险状况,及时调整风险管理制度和措施。

第三章风险识别第五条风险识别包括:(一)借款人信用风险识别:通过借款人的信用记录、财务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评估。

(二)担保风险识别:对担保物的价值、抵押率、担保人的信用等进行评估。

(三)市场风险识别:关注宏观经济、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利率变化等因素对贷款业务的影响。

(四)操作风险识别:对贷款业务流程、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评估。

第四章风险评估第六条风险评估包括:(一)信用风险评估: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还款能力、担保情况等因素,确定信用风险等级。

(二)市场风险评估:根据宏观经济、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利率变化等因素,评估市场风险。

(三)操作风险评估:对贷款业务流程、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操作风险等级。

第五章风险控制第七条风险控制包括:(一)信用风险控制:通过设定贷款额度、利率、担保方式等,控制信用风险。

(二)市场风险控制:通过分散投资、调整贷款结构、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等方式,控制市场风险。

(三)操作风险控制: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信息系统,提高员工业务素质,降低操作风险。

信贷风险预警制度

信贷风险预警制度

为了加强我司信贷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各司其责、快速反应”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特制订本制度。

风险预警是指运用多种信息渠道和信贷五级分类,对授信客户的预警信号进行识别,分析、衡量其风险状况,并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以化解风险的主动性、动态管理过程。

风险预警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预警原则。

风险预警工作涉及客户经理、业务部主任、风险管理部门、常务副总。

(二)及时报告原则。

相关人员须及时发现各种预警信号,并尽快报告。

(三)快速反应原则。

对于生效预警信号必须采取应对行动,在紧急情况下,相关人员可以本着有利于保全信贷资产原则,按照规定程序快速反应。

本办法所列行动方案如果触发资产保全、授信审批、政策修改等流程,应按照像应规定和权限办理。

客户经理是发现管辖客户预警信号的主要责任人,其职责为:(一)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发现风险预警信号;(二)对预警信号提出初步评估意见和行动方案;(三)具体执行风险预警行动方案,并及时报告处理效果和最新情况。

业务部也是发现客户预警信号的主要责任人,其职责为:(一)催促客户经理完成日常授信后管理和风险预警工作;(二)对客户经理授信后管理和风险预警工作进行指导;(三)直接参预重点关注客户的授信后管理和风险预警工作;(四)对客户经理提出的风险预警评估和应对预案进行审核,批准实施“紧急行动方案”,并组织和跟进预警行动方案的落实。

风险管理部职责:(一)协助发现的重大预警信号,定期给公司领导汇报;(二)负责发布公司识别评估的预警信号;(三)监督信贷员对预警信号的发现和应对方案的执行情况;(四)负责公司预警体系的维护和管理。

预警信号的发现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渠道:1、授信后管理----按照规定的频率和要求对客户进行跟踪检查,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五级分类及时识别客户层面的各类预警信号。

2、日常监控----通过审查审批、日常信贷管理、现场和非现场监控过程,识别各类预警信号。

3、研究分析----通过对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发现关于行业、地区等系统性预警信号。

信贷安全信贷合规管理制度

信贷安全信贷合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信贷安全管理,确保信贷业务合规经营,防范信贷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行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行所有信贷业务,包括但不限于贷款、贴现、承兑、信用证、保函等业务。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强化信贷风险防控,提高信贷管理水平,确保信贷业务合规、稳健、高效发展。

第二章信贷合规管理原则第四条信贷合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合规:信贷业务操作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监管政策和本行内部规章制度。

(二)风险防控:强化信贷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识别、评估和防控信贷风险。

(三)全面覆盖:信贷合规管理应覆盖信贷业务全流程,包括信贷调查、审批、发放、使用、回收等环节。

(四)责任明确:明确信贷业务相关人员职责,强化责任追究,确保信贷业务合规经营。

第三章信贷合规管理组织架构第五条本行设立信贷合规管理部门,负责信贷合规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第六条信贷合规管理部门主要职责:(一)制定信贷合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信贷业务相关人员开展合规培训。

(三)对信贷业务合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对信贷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预警。

(五)对违反信贷合规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四章信贷合规管理流程第七条信贷合规管理流程包括以下环节:(一)信贷调查:对借款人、担保人等相关主体进行尽职调查,确保信贷业务合规。

(二)信贷审批:按照信贷审批权限和程序,对信贷业务进行审批。

(三)信贷发放:严格按照信贷合同约定,发放信贷资金。

(四)信贷使用:加强对信贷资金使用的监控,确保信贷资金合规使用。

(五)信贷回收:按照信贷合同约定,回收信贷资金。

第五章信贷合规风险防范措施第八条本行采取以下措施防范信贷合规风险:(一)加强信贷业务培训,提高员工合规意识。

(二)建立健全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及时识别和防范信贷风险。

(三)完善信贷审批流程,严格执行信贷审批权限。

2024年信用风险防控工作制度(三篇)

2024年信用风险防控工作制度(三篇)

2024年信用风险防控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县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下称“开行分行”)的开发性金融合作,充分借助县级政府的资源力量,建立有效识别与评估、决策和管理风险的机制,使开发性金融县级实施机构具备信用风险管理和信用建设推动的功能,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县信用管理平台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度、风险决策与处置制度、风险监控报告制度三个方面。

第三条县信用管理平台风险管理遵循“实时识别、动态监控、及时处理”的原则,以有效规避、预防、转移、分散和补偿风险。

第二章信用管理平台的设置和职能第四条在县政府已成立的开发性金融合作办中设立信用管理平台,指定专人负责经常性的风险管理、信用建设工作,按照开发银行的有关规定和要求,____信用评级、限额____、搭建信用结构,推动信用建设、并在授权范围内进行风险决策。

第五条信用管理平台主要承担客户或项目风险识别、计量、决策、处置、监控与报告全过程的风险管理职能,以及上至政府、下至客户信用建设的职责,通过积极主动的信用建设,来达到推动业务、防范风险的目的。

第六条县政府与开行合作,根据“尽职免责”和“激励约束”结合的原则,对县信用管理平台及其指定专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价考核,以确保风险管理最大限度地支持业务发展。

第三章风险识别与评估第七条信用管理平台根据开行关于信用评级的要求开展客户的信用评级工作,然后将客户信用评级报告报开行分行风险管理巡视小组审核。

第八条风险管理巡视小组由开行分行客户处有关人员及该县县域覆盖外派人员组成。

第九条信用管理平台根据开行关于信用评级、债项评级的要求按季开展复核和年度复评工作,然后将复核结论和年度复评报告报开行分行风险管理巡视小组。

第四章风险决策与处置第十条对县贷款审议机构在开行分行审定的客户风险限额内展开的项目债项评审,信用管理平台作为县域经济项目贷款审议小组的成员从边界判断和信用结构的角度按照国家发银行政策性贷款项目审议管理办法参与项目的审议与民主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预警监测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XX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水平,增强对信贷风险的自我防范,自我控制和自我化解能力,促进我社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办法》、人民银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建立XX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预警监测制度。

第二条信贷风险是金融部门的传统风险和主要风险,其预警和防范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金融部门业务的稳健经营。

信贷风险预警是客户经理、贷后管理员通过有效手段,对借款客户进行系统性、连续性监测,及早发现和识别风险来源、风险范围、风险程度和风险走势,发现相应的风险警示信号,XX农村信用社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化解风险的一种贷后管理行为。

第三条建立信贷风险预警监测制度系统指标体系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及人民银行的要求一致。

根据XX农村信用社经营需要和预警监测实际需要或行业管理规定,增加必要的监测指标。

第四条信贷风险预警监测应当贯彻及时性原则:按月对本单位、本系统信贷风险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并及时向上级联社、当地银监部门、人民银行报告风险状况和风险处置措施。

第二章监测指标第五条总量监测:对信贷资金来源和运用总量、不良贷款总额、存贷比率、不良贷款比率、不良贷款变动率等总量指标进行监测、趋势分析和预测预警,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其中:(一)存贷比率=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一般以不超过75%为标准值,借入支农再贷款的各支行可将支农再贷款纳入资金来源计算存贷比率。

根据存贷比率的大小及变化,判断是否存在盲目扩张信贷规模使潜在信贷风险增大的现象。

(二)不良贷款比率=不良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100%,一般以不超过1 5%为标准值。

对于超过标准值的,需对不良贷款变动作重点关注;对于不良贷款比率有上升趋势的,需提出信贷风险预警。

(三)不良贷款变动率=期末不良贷款余额/期初不良贷款余额,一般以1为标准值,超过1则说明不良贷款绝对额上升。

对于不良贷款变动率大于1且有上升趋势的,需提出信贷风险预警,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第六条结构监测:对信贷资金来源和运用的期限结构、行业结构,以及中长期贷款比率、贷款行业投向比例等结构指标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重点关注资金来源和运用的期限结构搭配是否合理、行业投向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信贷集中“垒大户”等可能引发未来潜在信贷风险的现象。

(一)期限结构。

主要是关注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与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的资产负债结构匹配问题,对于期限结构失衡的,需提出信贷风险预警。

其中:中长期贷款比率=余期一年以上的贷款/余期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100%,一般以不超过120%为标准值。

(二)行业结构。

主要是关注房地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钢铁、水泥、纺织等重点行业贷款的比重和资产质量,对于行业集中度高、比重大、资产质量下降的,需提出信贷风险预警。

其中:贷款行业投向比例=对某行业贷款额/全部贷款额*100%,一般以不超过15%为宜。

对于行业投向比例过大的,需重点关注资产质量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信贷风险预警。

第七条利率监测:对贷款欠息率、利息回收率等指标以及贷款最高利率和最低利率进行监测,关注信贷资产的价格和信贷业务收益情况。

其中:(一)贷款欠息率=本期应收未收利息/本期应计利息收入*100%,一般以不超过20%为标准值。

若超过标准值,表明信贷业务收益存在风险,需提出信贷风险预警。

(二)利息回收率=(本期利息收入-本期表内应收利息变化额)/(本期利息收入+表外应收利息变化额)*100%,一般以100%为标准值。

若低于100%,说明利息的回收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利息回收率较低的,需提出信贷风险预警。

第八条风险预警信号(一)贷户财务状况风险预警信号:1、信用等级、贷款形态由正常转为不良贷款;2、不能按要求提供当期或充足的财务信息,或提供虚假财务信息;3、利润、销售、利润率、现金流量的持续下降,存货积压,对外部融资的过度依赖(流动比率明显降低,资产负债率增加较快);4、存货周转率放慢或存货增多;5、速动比率下降;6、负债率升高;7、为了维持盈利或保留现金储备,经常推迟或延迟支付有关费用;8、应收账款增加趋势;9、企业为了保存现金而采用拖欠等不正常手段,因而无法正确反映应付款,或其他应付债务;10、采用其他不正常行为影响现金流动量;11、企业毛利率下降;12、审计部门及会计师事所对企业的账簿和财务记录不断进行检查;13、企业欠税。

(二)行业风险预警信号:1、行业整体衰退或属于新兴行业;2、出现重大技术改革,影响行业产品和生产技术的改变;3、政府对行业有严格的限制;4、经济环境变化,如经济萧条或出现金融危机,对行业发展发生影响;5、不能适应市场或顾客需求变化;(三)生产经营风险预警信号:1、持有一大笔定单,如果不能如期履约可能引起重大损失;2、产品较为单一;3、对一些客户或供应商过份信赖;4、对存货、生产和销售的控制能力下降;5、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关系发生变化,如供应商不再供货;6、企业地点发生了不利的变化;7、购货商减少采购;8、收购其他企业或开设新的销售网点,对销售和经营有明显影响;9、出售变卖主要的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10、厂房和设备未得到很好的维护;11、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存在偏差,或计划执行出现较大的调整,如基建项目的建设工期延长,或处于停缓状态,或概预算调整;12、借款人的产品质量或服务水平下降;13、受到台风、火灾等自然或社会灾难影响。

(四)管理风险预警信号:1、借款人组织形式发生变化,如进行了租赁、承包、联营、并购和重组等;2、管理层对环境和行业的变化反应较为迟缓;3、高级管理层之间出现严重的争论分歧;4、最高管理者独裁,听不进不同意见或者周围都是说好话的人;5、管理层品德低下,缺乏修养;6、高级管理层或董事会变动频繁;7、管理层的核心人员突然死亡、生病或辞职,没有相应的继承者;8、中层管理层较为薄弱,企业人员更新过快或人员不足;9、管理层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性眼光和计划,没有实施或无法实施;10、管理层缺乏足够的行业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如有的只有业务特长而没有专业特长;11、管理层经营思想变化,表现为极端的冒进或保守;12、理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以利润为中心,并且不顾长期利益而使财务混乱,影响收益质量;13、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发生了重大的不利变化;14、借款人遇到纠纷和法律问题,如受到税务工商等部门的处理,主要管理人员受到涉及处罚问题;15、借款人还款意愿较差,与本社不合作;16、管理层的态度突然发生了变化;17、借款人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和报表资料;18、借款人突然更换注册会计师或结算银行;19、外部机构对借款人的评级进行调整;20、借款人违反与其他银行或债权人的协议,不能偿还其债务;21、借款人以不正常途径或不合理条件从其他银行取得贷款;22、借款人向其他银行的借款被拒绝;23、借款人的存款余额和结算量不断下降;24、接到许多银行的资信咨询和调查;25、借款人延期支付本金和利息;26、借款人不能提供本社所要求的信息资料;27、借款人拒绝与注册会计师、评估师接触;28、借款人提出再融资或重组贷款。

(五)银行信贷管理风险预警信号:1、违反规定发放贷款;2、对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或贷款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3、借款人采用欺骗手段骗取贷款,或用贷款牟取非法收入;4、借款人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5、偿付来源与贷款目的不一致;6、违反XX农村信用社信贷政策和程序发放贷款;7、贷款合同存在法律性的问题;8、信贷档案不全,重要文件遗失对偿还贷款有实质性的影响;9、本社对贷款缺乏有效监督,不了解贷款的实际使用情况和还款来源;10、贷款抵押价值下降或本社对抵押品失去控制;11、本社无法与借款人进行正常的联络;12、本社不能取得财务报表等信息资料;13、到期贷款不能按期偿还或贷款不断增加,没有压缩;14、贷款需要重组或已经被重组;15、本社已通过法律诉讼的贷款。

(六)保证担保预警信号:1、不履行或消极履行保证责任记录;2、对外提供担保管理不严,显得随意;3、有未经授权而对外提供保证的历史;4、与借款人之间有互保协议,或与借款人之间存在连环担保关系;5、保证人因为与借款人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而被迫提供担保,如保证人欠借款人贷款,或其为贷款人提供借款担保并非出自本意;6、保证人与借款人之间存在母子公司等股本关联关系,当本社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责任时可能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7、保证人具有特殊地位和背景,本社要求其履行保证责任时可能会遇到较大阻力;8、保证人对外承担债务保证责任的未清偿余额较大,已超出其承受能力;9、保证人的财务实力较弱,对外商业信誉较差;10、保证人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较差,或者保证人不具备对外提供担保的资格或没有经过充分授权等。

(七)抵押担保预警信号:1、担保的所有权出现争议;2、担保品的流动性变差;3、担保品的变现价值下降;4、担保品的折扣率上升;5、担保品的评估与账面价值偏离较大;6、担保品的占有与控制程度下滑;7、担保品的保险、登记便利性和成熟性较差;8、选择荒地、荒滩的土地使用权、项目或在建工程、机器设备等作为担保品;9、对办公楼、商品住宅、土地使用权的价值风险估计不足,抵押率普遍较高。

10、担保品过于集中为某一类物品,或某类担保品过于集中在某地区域,这会给本社处理担保带来一定的困难。

第三章监测要求第九条各支行要高度重视信贷风险的预警监测工作,密切关注信贷资金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的动态变化和风险状况,尤其要关注房地产、消费信贷、以及国家宏观调控限制行业的信贷投入,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不断促进信贷业务健康发展。

第十条贯彻好“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

及时为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控制好中长期贷款,着力优化信贷资金结构。

第十一条对出现风险预警的客户,贷后管理员和各分行行长应在2日内报告,XX农村信用社贷审会接到风险预警报告的5个工作日内采取措施处理。

(一)召开贷审会,研究应对措施;(二)下达决策措施意见书;(三)督促下级监督客户限期改正;(四)加强账户监控,收回到期贷款,做好未到期贷款的提前催收准备工作;(五)关注担保物,监控担保物是否能转移,隐匿损坏或损失;(六)关注借款合同诉讼时效;(七)停止发放新的贷款。

第十二条对提示风险预警的客户三个月内或预计三个月内不能消除的,要及时上报专题汇报材料,报原审批机关研究制订风险化解措施,由联社负责实施。

第十三条认真填报信贷风险预警监测指标体系表和报告,对于信贷业务经营中发现的各类风险,要建立不定期的风险预警和报告制度,正确评估和预警所存在的信贷业务风险,分析风险形成的条件原因,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