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字一字值千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惜”字一字值千金

《卖炭翁》一课的主题和艺术,似乎已经尽人皆知,无须再探讨了。其实不然,它还很有探讨的必要。

现有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对《卖炭翁》的主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分析:卖炭翁辛苦劳动烧出的一车炭,被“宫使驱将”,结果收入微薄――“半匹红绡一丈绫”。在历史背景介绍的前提下,卖炭翁就代表了当时的劳动人民,宫使就是封建统治者的代表。这样,卖炭翁与宫使的矛盾就反映了当时统治者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宫使的所为正是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强取豪夺的写照。

但是如果仅以这样的分析来揭示主题的话,就显得牵强、不够深刻,没有令人信服的力量。

试想,如果在脱离背景的前提下,提出如下问题,该作何解释,从教材中怎样解答?

(1)卖炭翁只能代表他自己,不一定代表普通劳动人民。

(2)宫使也只是“宫使”而已,不一定代表统治者阶级。

(3)宫使与卖炭翁间的矛盾,也许只是个偶然事件,

仅此一次而已,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不一定就代表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

对上述问题,即使放在历史背景下加以解释,也未必就会使人心悦诚服。当然,我们并不是对现有的观点吹毛求疵、鸡蛋里面挑骨头,而是说现有的结论或观点不够完善,揭示的问题不够深刻,深刻的主题和巧妙的艺术手法没有被令人信服地揭示出来。那么,如何才能对《卖炭翁》作深刻、全面的分析呢?

笔者认为,宫使与卖炭翁的矛盾,由个体变为群体、由偶然事件变为必然事件、由个体同个体的特殊矛盾演变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普遍矛盾,关键一句话,就是原文中的“宫使驱将惜不得”这句诗。如果不能对这句诗作深入、全面、透彻的分析,那么对原文的分析、理解就只能算是进行了一半。既然如此,对“宫使驱将惜不得”一句应作怎样的分析呢?

试想,卖炭翁在“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他多么渴望将炭卖出啊!正在这时,“翩翩两骑”来到了面前买炭,宫使二话不说,驱车就走。按常理,宫使有钱,出手应该大方,不应亏待一个卖炭翁。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卖炭翁却“惜不得”,这是为什么?这时正是宫使刚刚驱车,“半匹红绡一丈绫”的结果还未出现。对此,只能作如下几种解释:

第一,在这首诗写的“半匹红绡一丈绫”结局出现以前,卖炭翁就经历过一次或多次同样的或更悲惨的遭遇。

第二,在本诗的场面或结局出现以前,卖炭翁就曾不止一次地耳闻目睹了其它卖炭的人类似的遭遇。

正因为如此,宫使前来驱车的结局是什么,卖炭翁是一清二楚的,所以才会有“惜不得”这种超前心理。这种心理并非笔者的主观揣测,而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正是卖炭翁以往直接或间接遭遇产生的条件反射。

如果对“宫使驱将惜不得”作如上的深入分析,就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这首诗表面写的是卖炭翁的一次遭遇,写的是宫使对卖炭翁一个人的一次强取豪夺,而实际上在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像卖炭翁这样的劳动人民多次或经常性地遭到以宫使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掠夺。这样,宫使与卖炭翁之间的矛盾就由特殊性转化为普遍性,由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诗中描写的卖炭翁和宫使的形象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宫使驱将惜不得”揭示出的深刻内涵却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如上所述,不借助于历史背景的介绍,《卖炭翁》一课的深刻主题已自然地被揭示出来,顺理成章、无可厚非、真实可信、说服力强,符合辩证法。如果再借助于历史背景的介绍,就更具有说服力了。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对卖炭翁形象和遭遇的描写属详写,增强了直观性和形象性;而“惜不得”揭示的内涵是略写。这样详略结合,才使卖炭翁的人物形象不但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而且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达到了完整和统一。如果不对“惜”字作出全面、深刻的分析,丰富的内涵就无法揭示,容易产生片面性,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不会很好,作者高超的艺术手法也不能被世人理解、接受和学习。由此可见,“惜”字在全诗中才真正具有画龙

点睛之妙,可谓一字值千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