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合集下载

(精选)四年级奥数-问题解决 -平均数问题

(精选)四年级奥数-问题解决 -平均数问题
其余平均分给二班和三 班,二班分到多少个?
(4)修天然气管道, 前3天共铺了480米,后 两天平均每天铺了190 米,这个工程队平均每 天铺多少米?
例(5)从甲地到乙地 的全程是60千米,小刚
骑自行车从甲到乙地用 了4小时,从乙地到甲由 于下雨用了6小时,小明
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多少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
(8)小燕语文、数学、 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0
分,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 是92分,他数学考了多少 分?
(9)已知5个相邻 的数之和是125,那 么第一个数是多少?
(10)已知9个数 的平均数是72,去掉 一个数后,余下的平 均数是78,去掉的数 是多少?
(11)甲书架有书 76本,乙书架有书44 本,甲书架给乙书架 多少本书才能使两个 书架的书同样多?
平均数问题: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
例(1)有4袋水稻,分别重 180千克,175千克,181千 克,176千克。平均每袋重多 少千克?
例(2) 小红看一本书,前 3天平均每天读11页,后4天 平均每天读18页,小红这几 天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3)40个梨分给3 个班,分给一班20个,
(1)移多补少
例(6)小文语文、 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 成绩是90分,语文和英 语的平均分是93分,他 数学考了多少分?
(2)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 平均分×学科数=总分数
(7)小云爬山,从山脚出 发,上山路长18千米,每小时 行3千米,到山顶后沿原路下 山,每小时行6千米,小云上 山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2)一种什锦糖由水果糖 和奶糖混合而成,现在用30千 克水果糖和20千克奶糖混合成 什锦糖。已知水果糖10元1千 克,奶糖15元1千克。混合成 的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四年级奥数 平均数问题练习及答案

四年级奥数 平均数问题练习及答案

平均数问题及解析1、小宏参考了数学竞赛夏令营。

他五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5分,每次测验的满分是100分,为了使平均成绩尽快达到92分以上,那么小宏至少要再连续考多少次满分?解:每再考一次满分可以比92分多100-92=8(分),而前5次的成绩总共比预期的平均分92分少(92-88.5)×5=17.5(分),所以,至少要再考17.5÷8=2.1875≈3(次)满分。

答:至少要再考3次满分。

2、一次考试,某小组10人的平均成绩是87分,前八位的平均成绩是90分,第九位比第十位多2分。

第十位同学得了多少分?解:第九位同学与第十同学成绩的差已经知道,如果再能知道第九位同学与第十位同学成绩的和,就可以用“和差法”求出第十位同学的成绩。

因为十位同学成绩的和是87×10=870(分),而前八位同学成绩的和是90×8=720(分),所以第九位同学与第十位同学成绩的和是870-720=150(分),由此得到第十位同学的成绩是(150-2)÷2=74(分)。

答:第十位同学的成绩是74分。

3、五年级甲班有52人,乙班有48人。

某次考试,两班全体学生的平均分为78分,乙班的平均分比甲班的平均分高5分。

问两班的平均分各是多少?解:两班的人数为52+48=100(人),他们的总分是78×100=7800(分)。

如果乙班的平均分下降5分,总共减少5×48=240(分),乙班的平均分就和甲班一样,所以甲班的平均分是(7800-240)÷100=75.6(分),乙班的平均分是75.6+5=80.6(分)。

答:甲班的平均分是75.6分,乙班的平均分是80.6分。

4、小华第一次和第二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2分,第三次测验后,三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比前两次的平均成绩提高了3分,他第三次测验得了多少分?解:由题目可知,三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2+3=85(分)。

完整版)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

完整版)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

完整版)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本文介绍了求平均数的两种基本方法:直接求法和基数求法。

其中,直接求法是利用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基数求法则是利用公式“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的总和÷总份数=平均数”求得平均数。

例1是一个工程队筑路的问题。

通过“补差”的思想,将前4天的平均数80米看做基数,再将第5天多筑的(100-80)米平均分成5份,用4份补到前4天的平均数中去,留1份在第5天,从而求出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

答案为84米。

例2是一个关于笑笑成绩的问题。

根据题意,先求出语文、音乐、体育、美术四科的平均分,再通过“补差”的思想,将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的6分补到前四科的每科平均分中去,最终求得笑笑的数学成绩为90分。

做一做1是一个关于淘气成绩的问题。

通过计算淘气四门成绩的平均分提高了2分,可求得三门科目的平均分为83分。

再通过“补差”的思想,将数学成绩提高到83分,最终求得淘气的数学成绩为85分。

例3是一个关于点心价格的问题。

通过计算小点心的平均单价,可求得每包点心的单价为0.5元。

再通过平均分配和“补差”的思想,可求得XXX应收回3元,XXX应收回2.5元。

例5:在一次登山比赛中,XXX上山时每分钟走40米,到达山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走60米。

XXX上、下山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分析:由于上、下山走的是同一段路,但速度不同,所以不能直接求平均速度。

我们采用设值法,设王军上山走120米,则上山、下山的时间分别为3和2分钟,总时间为5分钟,总路程为240米。

因此,上、下山平均每分钟走48米。

解:设XXX上山走了120米,则上山、下山的时间分别为3和2分钟,总时间为5分钟,总路程为240米。

因此,上、下山平均每分钟走48米。

例6:有A、B、C、D四个数,两两配对可以配成六对,这六对数的平均数分别是26、30、33、36、39、43.问原来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分析:设A、B、C、D按从小到大排列,根据题意可得以下方程组:A+B=52A+C=60A+D=66 或 B+C=66B+D=78C+D=86将以上方程相加,消去B、C、D,得到3A+3D=360,即A+D=120.因此,四个数的平均数为(A+B+C+D)/4 = (2A+2D)/4 = A+D/2 = 60.解:设A、B、C、D按从小到大排列,根据题意可得以上方程组。

(完整word版)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完整word版)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第二十二讲平均数问题专题简析:我们经常用各科成绩的平均分数来比较班级之间,同学之间成绩的高低,求出各科成绩的平均数就是求平均数。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练习一1,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3,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三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9棵。

二(1)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例2: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练习二1,五(1)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三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89分。

这7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2,气象小组每天早上8点测得的一周气温如下:13℃、13℃、13℃、14℃、15℃、14℃、16℃。

求一周的平均气温。

3,敬老院有8个老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8岁、76岁、77岁、81岁、78岁、78岁、76岁、80岁。

求这8个老人的平均年龄。

例3: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练习三1,小强家离学校有1200米,早上上学,他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从学校到家用了10分钟。

求小强往返的平均速度。

2,李大伯上山采药,上山时他每分钟走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下山时,他沿原路返回,每分钟走75米。

求李大伯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小学奥数平均数应用题练习100题及答案

小学奥数平均数应用题练习100题及答案

小学奥数应用题之平均数问题练习100题附答案(1)期末考试结束了,四(1)班的8个同学的数学成绩分别是85分、82分、95分、90分、88分、80分、85分、83分。

这8个同学的平均分是多少分?(2)小明、小红等6名同学年龄分别是12、13、14、12、14、13岁,他们的平均年龄是多少?(3)学校四年级学生分两批外出活动,第一批26人,第二批是第一批的2倍。

平均每批有多少人?(4)水果店有5箱苹果,每箱的重量分别是:32,40,24,36,33千克。

问:平均每箱苹果重多少千克?(5)小李5月份1~10日内完成了一批零件的加工任务,他每天加工的个数分别是:93,87,95,97,96,89,87,94,93,89个。

问:小李5月份上旬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6)气象小组每天早上8∶00测得的一周气温如下:13℃、13℃、13℃、14℃、15℃、14℃、16℃,求一周的平均气温。

(7)小刘参加期末考试,数学96分,数学与语文的平均分是95分,小刘语文考了多少分?(8)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9)某商店第一天卖了56千克的水果,第二天也卖了一些水果。

这两天平均每天卖60千克,问第二天卖了多少千克的水果?(10)敬老院有8个老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8岁、76岁、77岁、81岁、78岁、78岁、76岁、80岁。

求这8个老人的平均年龄。

(11)连续7个奇数的平均数是25。

问:这7个奇数最大的是几?(12)学校排练舞蹈节目,在三年级以上同学中选演员,选出的18位女生平均身高150厘米,12位男生平均身高160厘米,求舞蹈队员的平均身高?(13)寒假里面小雨用14天看完一本书,前6天她看了150页。

后8天她每天看了32页。

问:小雨平均每天看多少页?(14)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

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15)小强家离学校有1200米,早上上学,他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中午放学,从学校到家用了10分钟,求小强往返的平均速度。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把几个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数就是平均数。

两种基本方法:1、直接求法:利用公式“总数量三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这是由“均分”思想产生的方法。

2、基数求法:利用公式“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的总和三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这是由“补差”思想产生的方法。

1、工路队前4天平均每天筑路80米,增加工人后,第5天筑路100米,求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多少米?分析:(1)先求出5天筑路的总长度80X4+100=420(米),再求出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

(2)从“补差”的角度考虑。

由于前4天筑路的平均数小于第5天的筑路米数,所以把前4天的平均数80米看做是基数,然后把第5天多筑的(100-80)米平均分成“5份”,用4份补进到前4天的平均数中去,留1份在第5天,从而求出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

解法一(米)解法二(米)答: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84米。

2、笑笑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语文80分,音乐88分,体育84分,美术78分,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笑笑数学得了多少分?(补差法)分析:本题关键是求出五科平均分,依题意,我们可以先求出语文、音乐、体育、美术这四科的平均分是82.5(分),根据条件“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知,前四科的平均分低于五科平均分,要把前四科的平均分提高到五科的平均分,从“补差”的角度思考,需要把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的6分补到前四科的每科平均分中去,平均每科补1.5(分),所以,五科平均分是(分),那么数学成绩就90(分)。

解:(1)语文、音乐、体育、美术四科平均分:82.5(2)五科平均分:84(3)数学成绩:90答:笑笑数学得了90分。

3、淘气在期末考试中语文、外语和自然的平均分是81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四门成绩的平均分提高了2分。

淘气数学考多少分?页脚.4、学校组织同学去旅行,同样价格的小点心小青买了8包,小红买了7包,小兰没有买。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1一箱橘子、2箱苹果和3箱梨子共重100千克;2箱橘子、4箱苹果和1箱梨共重100千克。

求每箱梨重多少千克。

22只羊、3匹马和4头牛每天吃草143千克;一只羊、4匹马和2头牛每天吃草108千克。

求一匹马每天吃草多少千克。

33头牛和6只羊一天共吃草93千克,6头牛和5只羊一天共吃草130千克。

3头牛一天共吃草多少千克?4 李师傅前4天平均每天加工30个零件,改进技术后,第五天加工零件55个,李师傅5天中平均每天加工多少零件?5四(1)班有学生40人,数学期末考试时有三位同学困病缺考,平均成绩是80分。

后来这三位同学补考,成绩分别为88分、87分和85分,这时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6 王师傅4天平均加工26个零件,第5天加工的零件数比5天平均数还多4.8个。

王师傅第5天加工多少个零件?7 一个学生前六次测验的平均分是93分,比七次测验的平均分高3分,他第七次测验得了多少分?8 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一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

这一次是第几次测验?9 小松前几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一次考了94分就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了。

这一次是第几次考试?10 张明前五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分。

为了使平均成绩达到92.5分,张明要连续考多少次满分?(每次测验满分是100分。

)11 小王前5次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5.8分,为了使平均成绩尽快达到90分以上,小王至少还要参加几次考试?(每次满分为100分。

)12 一辆汽车林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40千米。

为了按时到达,后3小时每小时加快5千米。

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3 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前3小时每小时行90千米,后2小时由于道路原因,每小时少行5千米。

汽车从A地到B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4 10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最高得分是95分,最低得分是75分,总平均分是81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其余8位同学的平均分是多少?15 明明家共有5个人,如果不算明明,其余4个人平均体重是56千克。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例1:一次考试,李明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其中语文、数学两科平均成绩是94分,外语得多少分?例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为94分,后来英语考了100分,他三科的平均分是多少分?例3:有5个数,他们的平均数是43,如果把这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那么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35,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50,则中间的那个数是多少?例4:小明参加了四次语文测验,平均成绩是68分,他想通过一次语文测验,将五次的平均成绩提高到最少70分,那么,在下次测验中,他至少要得多少分?例5:在一次爬山活动中,小刘上山时每分钟走50米,30分钟到达山顶,又从原路返回,下山时每分钟走75米,求小刘在上山、下山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例6:气象小组的同学统计了若干天的平均温度是17°,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温度时将某一天的气温31°误作13°计算了,经重新计算后,这几天的平均温度是20°。

气象小组的同学统计了几天的温度?例7:四(二)班的女同学的人数是男同学人数的2倍,女同学的平均身高150厘米,男同学的身高147厘米,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多少厘米?例8:有一栋居民楼里原来有四户安装空调,后来又增加了两户,这6部空调全部运行时就会烧断保险丝,因此最多能同时使用4台空调,这样,在24小时内平均每户最多可以使用空调多长时间?(假设一户一台空调)1.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加上多少后,则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50?2.在期末五科考试中,小华除数学外的四科平均分是91分,把数学分加进去,五科的平均分是92分。

小华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3.学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得100分的有4人:得99分的有3人;的97分有3人:得96分的有4人,这次数学竞赛中,学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平均分为多少分?4.甲乙两地相距3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6小时,返回时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5.王亮在一次学科检测中语文、常识平均分为89分,加上数学三科平均分为91分,王亮数学考了多少分?6.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之后,余下的数平均数是78,去掉的数是多少?7.小明第一单元英语测验的成绩是90,比第二、三单元成绩的和少96分。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篇一】1.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的可能是多少岁?2..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且没有小于16岁的,且这四个人的年龄互不相等,那么年龄的可能是多少岁?年龄最小的可能是多少岁?3.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

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4.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5.梓涵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6天又读了200页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6.琦涵五次考试平均分为96分(满分100分),那么她每次考试的分数不得低于多少分?7.有5箱饼干,每箱鸡蛋重量相等,如果从每箱中拿出40克,那么5箱剩下的总克数正好和原来3箱的克数相等,原来每箱饼干多少克?8.一年级有6班,每班人数相等,如果从每班中调出30个,那么6班剩下的人数正好和原来2班的人数相等,原来每班多少人?9.韩琦练写字,计划每天写100字,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写4字,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

原计划要写多少字?10.张梓涵看一本书,计划每天看15页,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看3页,结果提前两天完成任务。

这本书有多少页?【篇二】1.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

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

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2.四年级有60名同学去栽树,平均每人栽4棵,恰好栽完。

随后又派来一部分同学,这时平均每人栽树3棵就可完成任务,又派来几名同学?3.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梓涵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梓涵的得分如果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有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4.九湖中心小学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得分63分,其中男学生平均分是60分,女学生平均分是70分,男女生各有多少人?5.甲、乙的平均数是26,乙、丙的平均数是28,甲、丙的平均数是21,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学奥数+平均问题+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学奥数+平均问题+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感 谢 观 看!
我来解答:三个数的和:(45×2+41×2+43×2)÷2=129
丙:129-45×2=39 乙:129-41×2=47
甲:129-43×2=43
答:甲、乙、丙三个数分别是43,47,39。
小结与提示
这道题中,先求出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解题的关键。
实践与应用
【练习5】 P158 有甲、乙、丙三个数,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90,甲、丙两数的平均数
【分析与解答】 要知道三个数的平均数,必须知道三个数的和。根据题中给出的三个条件,可分别求出甲和乙的 总数、甲和丙的总数、乙和丙的总数。可是怎样才能求出三个数的总和呢?把这些和加起来得到 两个甲、两个乙、两个丙的总和,用这个总和除以2,就能求出甲、乙、丙三个数的和。用三个数 的和减去甲、乙两数的和就得到丙;用三个数的和减去甲、丙两数的和就得到乙;用三个数的和 减去乙、丙两数的和就得到甲。
小结与提示 从条件入手找到相互之间的联系,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实践与应用
【练习4】 P157 有9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20,把它们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前5个数的
平均数是100,后5个数的平均数是139。那么最中间的数是多少?
【例5】有三个数,甲和乙的平均数是45,甲和丙的平均数是41,乙和丙的平均数是43。 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是82。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86,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
解平均数应用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总数量和对应的总份数,如果总数量和 总份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应先设法求出,有时可能告诉我们平均数,要求原 来的部分数,这时可以先根据平均数求出有关的总数再求部分数。 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导语】奥数题中常常出现⼀些数量关系⾮常特殊的题⽬,⽤普通的⽅法很难列式解答,有时根本列不出相应的算式来。

我们可以⽤枚举法,根据题⽬的要求,⼀⼀列举基本符合要求的数据,然后从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希望帮助到您。

【篇⼀】 1、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加上⼀个数,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15,这个数是________。

2、⼩强考了语⽂、数学、英语、历史、⾃然五门功课,数学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90分。

把数学成绩加上去,平均成绩是92分。

⼩强的数学成绩是_______分。

3、江滨⼩学有433个⼩朋友,分乘4辆汽车去⼉童公园,第⼀辆车已经接⾛了115⼈,如果第⼆、三、四辆车乘的⼈数相同,第三辆车乘了______个⼩朋友。

4、5个数写成⼀排,前3个数的平均值是15,后两个的数的平均值是10,这五个数的平均的值是______。

5、甲、⼄两地相距240公⾥,⼀辆汽车从甲地开往⼄地⽤了6⼩时,返回时⽤了4⼩时。

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________公⾥。

6、甲、⼄、丙三⼈的平均年龄为17岁,⽽甲⼄两⼈的平均年龄为15岁,那么丙的年龄是________岁。

7、甲⼄两⼈带着同样多的钱,⽤他们全部的钱买了洗⾐粉,甲拿⾛了12袋,⼄拿⾛了8袋。

回家后甲补给⼄3。

8元,每袋______元。

8、学校⾜球队18⼈合影留念,照6⼨照⽚洗三张价格是4。

5元,另外加洗每张0。

3元,如果每⼈各得⼀张,平均每⼈需______元。

9、甲⼄两块棉⽥,平均亩产185⽄,甲棉⽥是5亩,亩产203,⼄棉⽥亩产170⽄,⼄棉⽥有________亩。

10、⼩明期中考试语⽂,数学两科分数共176分,如果再加上外语分数,三科的平均分就⽐语⽂,数学两科的平均分多3分,⼩明的外语成绩是________分。

【篇⼆】 1、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个数后,余下的数平均数为78,去掉的数是______。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2..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且没有小于16岁的,且这四个人的年龄互不相等,那么年龄的可能是多少岁?年龄最小的可能是多少岁?3.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

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4.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5.梓涵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6天又读了200页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6.琦涵五次考试平均分为96分(满分100分),那么她每次考试的分数不得低于多少分?7.有5箱饼干,每箱鸡蛋重量相等,如果从每箱中拿出40克,那么5箱剩下的总克数正好和原来3箱的克数相等,原来每箱饼干多少克?8.一年级有6班,每班人数相等,如果从每班中调出30个,那么6班剩下的人数正好和原来2班的人数相等,原来每班多少人?9.韩琦练写字,计划每天写100字,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写4字,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

原计划要写多少字?10.张梓涵看一本书,计划每天看15页,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看3页,结果提前两天完成任务。

这本书有多少页?2.四年级有60名同学去栽树,平均每人栽4棵,恰好栽完。

随后又派来一部分同学,这时平均每人栽树3棵就可完成任务,又派来几名同学?3.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梓涵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梓涵的得分如果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有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4.九湖中心小学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得分63分,其中男学生平均分是60分,女学生平均分是70分,男女生各有多少人?5.甲、乙的平均数是26,乙、丙的平均数是28,甲、丙的平均数是21,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

6.梓涵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梓涵投掷得了多少分?7.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的可能多少岁?8.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5,将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9,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3,第三个数是多少?9.梓涵参加了三次数学竞赛,平均分是84分,已知前两次平均分是82分,求他的三次得了多少分?10.梓涵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公布前他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数是9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分。

(完整版)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完整版)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金点教育1、一箱橘子、 2 箱苹果和 3 箱梨子共重100 千克; 2 箱橘子、 4 箱苹果和 1 箱梨共重100千克。

求每箱梨重多少千克。

正解: 20 千克2、 2 只羊、3 匹马和 4 头牛每天吃草143 千克;一只羊、 4 匹马和 2 头牛每天吃草108 千克。

求一匹马每天吃草多少千克。

正解: 14.63、 3 头牛和 6 只羊一天共吃草 93 千克, 6 头牛和 5 只羊一天共吃草130 千克。

3 头牛一天共吃草多少千克?正解: 45 千克直接求法:利用公式求出平均数,这是由“均分”思想产生的方法。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基数求法:利用公式求平均数。

这里是选设各数中最小者为基数,它是由“补差”思想产生的方法。

(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总份数=平均数例 1:李师傅前 4 天平均每天加工30 个零件,改进技术后,第五天加工零件55 个,李师傅5 天中平均每天加工多少零件?解答:先算出 5 天的总零件数: 30× 4+55=175(个),再求出 5 天中平均每天加零件的个数。

(30×4+ 55)÷ 5=35(个)1、四( 1)班有学生40 人,数学期末考试时有三位同学困病缺考,平均成绩是80 分。

后来这三位同学补考,成绩分别为88 分、87 分和85 分,这时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正解:( 40— 3)× 80=2960 (分)(2960+ 88+ 87+ 85)÷ 40=80.5 (分)4.8 个。

王师例 2:王师傅 4 天平均加工26 个零件,第 5 天加工的零件数比 5 天平均数还多傅第 5 天加工多少个零件?解答:设王师傅第 5 天加工, x 个零件。

由 5 天平均数这个“量”可列方程。

X- 4.8=2 6×4+ x)÷ 55x- 24=104+ x4x=128X=32金点教育2、一个学生前六次测试的平均分是93 分,比七次测试的平均分高 3 分,他第七次测试得了多少分?正解: 93×6=558(分)93—3=90(分)90× 7=630(分)630—588=72 (分)例3:小明前几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是84 分,这一次要考 100 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平均数问题例1:一次考试,李明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其中语文、数学两科平均成绩是94分,外语得多少分?例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为94分,后来英语考了100分,他三科的平均分是多少分?例3:有5个数,他们的平均数是43,如果把这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那么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35,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50,则中间的那个数是多少?例4:小明参加了四次语文测验,平均成绩是68分,他想通过一次语文测验,将五次的平均成绩提高到最少70分,那么,在下次测验中,他至少要得多少分?例5:在一次爬山活动中,小刘上山时每分钟走50米,30分钟到达山顶,又从原路返回,下山时每分钟走75米,求小刘在上山、下山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例6:气象小组的同学统计了若干天的平均温度是17°,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温度时将某一天的气温31°误作13°计算了,经重新计算后,这几天的平均温度是20°。

气象小组的同学统计了几天的温度?例7:四(二)班的女同学的人数是男同学人数的2倍,女同学的平均身高150厘米,男同学的身高147厘米,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多少厘米?例8:有一栋居民楼里原来有四户安装空调,后来又增加了两户,这6部空调全部运行时就会烧断保险丝,因此最多能同时使用4台空调,这样,在24小时内平均每户最多可以使用空调多长时间?(假设一户一台空调)1.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加上多少后,则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50?2.在期末五科考试中,小华除数学外的四科平均分是91分,把数学分加进去,五科的平均分是92分。

小华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3.学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得100分的有4人:得99分的有3人;的97分有3人:得96分的有4人,这次数学竞赛中,学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平均分为多少分?4.甲乙两地相距3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6小时,返回时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5.王亮在一次学科检测中语文、常识平均分为89分,加上数学三科平均分为91分,王亮数学考了多少分?6.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之后,余下的数平均数是78,去掉的数是多少?7.小明第一单元英语测验的成绩是90,比第二、三单元成绩的和少96分。

平均数问题(四年级奥数训练)

平均数问题(四年级奥数训练)

例1:某车间加工一批零件,前3天加工了76个,后4天平均每天加工了30个。

这个车间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例2:果品店把2千克酥糖,3千克水果糖,5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

已知酥糖每千克7元,水果糖每千克12元,奶糖每千克8元。

问: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例3:小宁在期末考试时,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数是93分,语文、数学平均90.5分,数学、英语平均97分。

问其它的三科成绩各是多少?例4:某厂一、二月份的平均产值是1.2万元,三月份的产值比第一季度的平均月产值还多0.4万元。

这个工厂三月份的产值是多少万元?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通过求平均数来说明问题的例子很多。

例如,每个地方根据平均气温来比较各地温度的高低;学校根据同一年级的同一次考试各班的平均分数,比较出各班的差异等等。

因此,学会求平均数是很有必要的。

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基本公式是平均数=总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总份数例1:某车间加工一批零件,前3天加工了76个,后4天平均每天加工了30个。

这个车间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分析:分析题意,可知这批零件一共有76+30×4=196(个),用3+4=7(天)完成,因此平均每天加工零件:(76+30×4)÷(3+4)=28(个)。

答:这个车间平均每天加工28个零件。

例2:果品店把2千克酥糖,3千克水果糖,5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

已知酥糖每千克7元,水果糖每千克12元,奶糖每千克8元。

问: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分析:要求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的价钱,必须知道混合后的总钱数和与总钱数相对应的总千克数。

列式如下:(1)什锦糖的总价:7×2+12×3+8×5=90(元)(2)什锦糖的总千克数: 2+3+5=10(千克)(3)什锦糖的单价:90÷10=9(元)答: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9元。

例3:小宁在期末考试时,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数是93分,语文、数学平均90.5分,数学、英语平均97分。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果灵活的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例1. 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加上一个数,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15,这个数是多少?
分析:三个数与四个数的平均数的区别,理解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练习:
1.小强考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自然五门功课,数学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90分.把数学成绩加上去,平均成绩是92分.小强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
2. 江滨小学有433个小朋友,分乘4辆汽车去儿童公园,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15人,如果第二、三、四辆车乘的人数相同,第三辆车乘了多少个小朋友.
3. 5个数写成一排,前3个数的平均值是15,后两个的数的平均值是10,这五个数的平均的值是多少?
例2.甲、乙两地相距24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6小时,返回时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公里.
分析:理解并掌握平均速度的意义。

练习:
1.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为17岁,而甲乙两人的平均年龄为15岁,那么丙的年龄是________岁.
2.甲乙两人带着同样多的钱,用他们全部的钱买了洗衣粉,甲拿走了12袋,乙拿走了8袋.回家后甲补给乙
3.8元,每袋多少元.
3.甲乙两块棉田,平均亩产185斤,甲棉田是5亩,亩产203,乙棉田亩产170斤,乙棉田有多少亩.。

四年级《平均数问题》奥数课件

四年级《平均数问题》奥数课件

我的名字叫“阿派”,一共有16 个笔画,平均每个字的笔画为8笔。
四(3)班共有学生41人,数学期中考试时有3名同学因 病缺考,平均成绩是80分,后来这三位同学补考,成绩分别 是:100分、96分、85分。这时全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总成绩÷总人数=平均成绩;
(41-3)×80+100+85+96 =3040+281 =3321(分) 平均成绩为: 3321÷41=81(分)
(第一次语文+第二次语文)÷2=86(分)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3=88(分)
“前三次成绩和-前两次成绩和=第三次成绩” 88×3-86×2
=264-172 =92(分) 答:她第三次得92分。
阿派期中考试语文、外语、常识的平均分是82 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4分, 阿派期中考试数学得了多少分?
(语文+数学)÷2=86(分)
(语文+数学+英语)÷3=89(分)
“前三次成绩和-前两次成绩和=英语成绩”
89×3-86×2 =267-172 =95(分)
答:卡尔的英语考了95分。
2. 欧拉从甲地跑步到乙地。已知两地相距7千米,他先
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跑了10分钟,然后以每分钟180米
的速度跑到乙地。欧拉从甲地到乙地平均每分钟跑多少
一班平均分: 87.1-2=85.1(分)
答:五一班的平均分是85.1分,五二班的平均数是 87.1分。
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总数量”以及 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然后用总数量 除以总份数求出平均数。 如:总路程÷总时间= 平均速度。
1. 卡尔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86分, 英语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成绩提高了3分,卡尔的 英语考了多少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箱橘子、2箱苹果和3箱梨子共重100千克;2箱橘子、4箱苹果和1箱梨共重100
千克。

求每箱梨重多少千克。

正解:20千克
2、2只羊、3匹马和4头牛每天吃草143千克;一只羊、4匹马和2头牛每天吃草108千克。

求一匹马每天吃草多少千克。

正解:14.6
3、3头牛和6只羊一天共吃草93千克,6头牛和5只羊一天共吃草130千克。

3头牛一天
共吃草多少千克?
正解:45千克
直接求法:利用公式求出平均数,这是由“均分”思想产生的方法。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基数求法:利用公式求平均数。

这里是选设各数中最小者为基数,它是由“补差”思想产生的方法。

(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总份数=平均数
例1:李师傅前4天平均每天加工30个零件,改进技术后,第五天加工零件55个,李师傅5天中平均每天加工多少零件?
解答:先算出5天的总零件数:30×4+55=175(个),再求出5天中平均每天加零件的个数。

(30×4+55)÷5=35(个)
1、四(1)班有学生40人,数学期末考试时有三位同学困病缺考,平均成绩是80分。


来这三位同学补考,成绩分别为88分、87分和85分,这时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正解:(40—3)×80=2960(分)
(2960+88+87+85)÷40=80.5(分)
例2:王师傅4天平均加工26个零件,第5天加工的零件数比5天平均数还多4.8个。

王师傅第5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解答:设王师傅第5天加工,x个零件。

由5天平均数这个“量”可列方程。

X-4.8=26×4+x)÷5
5x-24=104+x
4x=128
X=32
2、一个学生前六次测验的平均分是93分,比七次测验的平均分高3分,他第七次测验得了多少分?
正解:93×6=558(分) 93—3=90(分) 90×7=630(分)
630—588=72(分)
例3: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一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

这一次是第几次测验?
解答:(100-84)÷(86-84)=8次
3、小松前几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一次考了94分就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了。


一次是第几次考试?
正解:(94—84)÷(86—84)=10÷2=5(次)
例4:张明前五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分。

为了使平均成绩达到92.5分,张明要连续考多少次满分?(每次测验满分是100分。


解答:(92.5-88)×5÷(100-92.5)=4.5×5÷7.5=3(次)
4、小王前5次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5.8分,为了使平均成绩尽快达到90分以上,小王
至少还要参加几次考试?(每次满分为100分。


正解:(90—85.8)×5÷(100-90)=4.2×5÷10=2.1
例5:一辆汽车林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40千米。

为了按时到达,后3小时每小时加快5千米。

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答:甲、乙两地相距:40×2+(40+5)×3=215(千米)
所用时间:2+3=5(小时)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每小时[40×2+(40+5)×3]÷(2+3)=43(千米)
5、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前3小时每小时行90千米,后2小时由于道路原因,每小时少行5千米。

汽车从A地到B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正解:[90×3+(90—5)×2] ÷(3+2)=(270+170)÷5=440÷5=88(千米/时)
当堂测试:
1、10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最高得分是95分,最低得分是75分,总平均分是81分,去
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其余8位同学的平均分是多少?
正解:(80×10—95—75)÷8=80(分)
2、明明家共有5个人,如果不算明明,其余4个人平均体重是56千克。

当明明加入后,全
家人的平均体重减少了2.6千克。

明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正解:(56—2.6)×5=267(千克) 56×4=224(千克)
267—224=43(千克)
3、四(1)班学生中,9岁的有15人,10岁的有17人,11岁的人18人。

四(1)班的平
均年龄是多少?
正解:15×9=135(岁) 17×10=170(岁) 18×11=198(岁)
135+170+198=503(岁) 15+17+18=50(人)
503÷50=10.06(岁)
自主探究
1、李冰期中考试语文、英语、自然的平均成绩是76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
提高了3分。

李冰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
正解:76×3=228(分) 76+3=79)(分)
79×4=316(分) 316-228=88(分)
2、张丰从甲地跑步到乙地。

已知两地相距7千米,他先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跑了,10
分钟,然后以每分钟180米的速度跑到乙地。

张丰从甲地到乙地的平谟每分钟多少米?
正解:7000-250×10=4500(米)
4500÷18=25(分钟)
25+10=35(分钟)
7000÷35=200(米)
3、五年级同学进行达标抽测,10名同学的跳高成绩(单位:厘米)分别是99,100,110,
97,96,95,88,90,92,93。

求他们跳高的平均成绩。

正解:( 99+100+110+97+96+95+88+90+92+93)÷10=96(厘米)
4、在一次考试中,某小组10人平均成绩是87分,前八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90分,第九
位比第十位多2分。

求第十位同学的得分。

(用算式法和列方程方法。


正解:74分
5、四(1班)统计数学测验成绩,平均分为85.13。

复查时发现将李新的成绩87分误作78
分统计了。

经重新统计,平均分为85.31分。

四(1)班有多少名学生?
正解:50名
6、小玲练习跳绳,她已经跳了若干次,准备最后再跳一次。

如果最后这次跳48下,那么
平均每次跳58下;如果最后次跳68下,那么平均每次跳60下。

小玲已经跳了多少次?
正解:4次
7、学校乒乓球队12人合影留念,普通彩照(至少洗2张)洗2张的价格是16元,然后每
加洗1张只需0.8元。

如果1人得1张照片,平均每人应付多少元钱?
正解:2元
8、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上坡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下坡速度为每小时100千米。

现在这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上坡用了4小时,下坡用了3小时,从原路返回时,下坡速度改为每小时80千米,而上坡速度不变。

求这辆汽车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正解:60×4÷8=3(小时)
100×3÷6=5(小时)
(60×4+100×3)×2÷(4+3+5+3)=1080÷15=72(千米/小时)
9、小林从甲地到乙地,去时的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回来时的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


小林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正解:1÷30=1/30 1÷50=1/50
2÷(1/30+1/50)=2×150/8=37.5(千米/小时)
10、四(1)班有52人,四(2)班有48人。

在一次考试中,两班全体学生的平均分为
78分,四(2)班的平均分比四(1班)的平均分高5分。

两个班的平均分各是多少?
正解:52+48=100(人) 78×100=7800(分) 5×52=260(分)
甲班:(7800-260)÷100=75.4(分)
乙班:75.4+5=80.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