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

合集下载

全球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

全球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

全球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全球化问题是近十年来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在现实处境中都是不容回避和应该严肃思考的问题,全球化也因其使用的广泛性或者泛化,几乎成为无需界定且无所不在的口号。

相对于不同的学科而言,全球化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哪些方面给学科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是阻拒还是促进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如此等等,时至今日尚缺乏自觉深入、具有学理性的考辨和清理,全球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即是如此。

本文拟以全球化语境为切入点,本着着眼于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之目的,谈谈比较文学的相关问题。

一“全球化”这一概念,在上世纪60年代被收录于《韦氏大词典》和《牛津英语词典》时,还是一个令人感到棘手而无所适从的概念。

但自T·莱维于1985年再度提出以来,已成为目前学术界广泛征引的概念之一。

尽管在不同语境里语义常常发生抵牾和漂移,且颇多争议,但从整体上还是可以见出它的概貌。

全球化这一概念发端于经济领域,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进程。

在此一过程中,由于经济资本的拓展、科学技术的推动,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的特点,世界成为一个统一的发展整体。

作为一个历史进程,全球化的特征主要在于其共时性中的空间化,具体而言就是指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随着世界性经济关系的强化,人们彼此依赖、关系密切,天涯若比邻的空间感觉越来越突出。

如今,全球化早已越过了当初的经济和金融的阈限,转而进入到各个不同的研究领域,如:科技全球化、媒体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思想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生态全球化等等,不一而足。

这一现象说明,时下全球化的全方位展开所具有的普泛性和延展性,已成为各个领域的基本研究语境。

我们所说的全球化语境就是从这一意义展开的。

全球化语境是与全球化进程联系在一起的,它以全球化为基础,是全球化现实处境的自我营构,也是有关全球化的表述。

因此,全球化语境除了具有全球化的空间意义外,还具有时间意义,指当下呈现的全球化图景。

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

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

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比较文学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比较文学研究是跨越国界,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相似和不同之处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比较文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可以深入了解各种文化的历史、传统、价值观以及文学风格等方面的特点。

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其次,比较文学研究可以拓展人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可以帮助人们超越自身的文化和语境,接受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

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社会环境,拓展自身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最后,比较文学研究可以促进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的发展。

通过比较研究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可以为文学创作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

同时,比较研究也可以为文学翻译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促进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有效传播和交流。

总之,在全球化的时代,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它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和不同,拓展自身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促进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的发展。

- 1 -。

全球化影响比较文学论文

全球化影响比较文学论文

全球化影响比较文学论文1全球化对于比较文学的影响全球化对于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不可避免的,全球化对于比较文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

全球化伴随着全球文化交融的过程,在此背景下,文学领域出现更大范围的融合,从而推动比较文学更高层次的发展。

比较文学就是一门在全球领域对于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的学科,因而全球化真正推动了比较文学的发展。

1.1全球化经济对于比较文学研究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给文学研究领域带来不可磨灭的福祉,给比较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技术以及人力支持。

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也给比较文学带来促进作用。

比较文学的研究需要资金技术支持,只有具有足够的资金才能促使全球比较学者更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比较文学的研究。

一切精神和物质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经济全球化是促进比较文学发展的特快列车,给精神层面也增加了光辉的一笔。

经济全球化普及了各国比较学者的研究成果,使比较学者的先驱成果得到后人的认识研究。

经济发展也给比较学者的学术著作的出版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使著作译成各国语言,让各国学者学生和广大人士阅读研究。

各国经济的频繁往来,也使得各国文化交流频繁。

经济全球化不仅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文学文化领域的推动力。

1.2全球化政治对于比较文学研究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政治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也逐步加强,政治的开放性加强,对于比较文学的发展也具有有利影响。

在文学起步初期,各国政治对于文学发展具有很强的阻碍和限制。

全球化使得政治的局限性大大减小,对于文学的政策也相对宽松,更有利于比较文学在各领域发挥作用,为比较文学的发展和各国交流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

政治环境的变化会促使文学发生不同的改变。

众所周知,以前政治对文学会有一定的打击作用,大多数的文学都是为了推动政治的发展而服务的,这样就会促使文学发生本身质的变化,不能真实阐述作家学者自身的思想观念,也就阻碍了文学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文学作为文学领域的一支,同样受到冲击,不能突破重围。

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

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

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比较文学研究在人们的视野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比较文学研究是一种跨文化研究方法,在研究文学作品和现象的同时,也会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进一步增进人们对于世界各地文化的了解和沟通。

首先,比较文学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学。

通过比较不同文化的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文化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比如,通过比较中国古代文学和欧洲文学,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共性,进而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其次,比较文学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文学作品。

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进一步挖掘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现代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国家的社会现实和文化价值观,并从中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最后,比较文学研究能够促进文学的多元化和创新发展。

比较文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从不同文化和文学传统中吸取营养,以此推动文学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比较文学研究,人们可以发现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在创作中融合不同文学元素和风格,推动文学作品的多元化和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还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文学作品,同时推动文学的多元化和创新发展。

因此,比较文学
研究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与比较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与比较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与比较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比较文学研究与世界文学的比较成为了学术界的热点之一。

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学体系之间相互影响与相互关系的学科,而世界文学则是以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关注全球范围内的文学现象。

虽然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与重叠,但是它们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与特点。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对文学作品的比较、对文学流派的比较以及对文学体系的比较。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比较,可以发现不同文学体系之间的共性与差异,从而深入探讨文学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例如,在比较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学时,可以发现两者都有关于爱情、友情、家庭等主题的作品,但是表达方式与文化内涵却存在差异。

通过对文学流派的比较,可以探讨不同文学体系中的流派发展与演变规律。

例如,比较现实主义文学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可以发现两者在对现实社会的揭示与批判上存在着不同的取向。

通过对文学体系的比较,可以研究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流。

例如,比较中国文学与印度文学,可以发现佛教文化在两个文学体系中的影响与体现。

世界文学的比较则更加注重全球范围内的文学现象与文化交流。

世界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打破国界,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放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比较与研究。

通过比较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可以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拓宽视野,增进相互理解。

例如,比较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可以发现两者在文学形式、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通过比较世界各地的文学现象,还可以揭示全球化背景下文学的新趋势与新特点。

例如,比较不同国家的移民文学,可以发现移民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与发展。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与比较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文学体系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还可以丰富学术研究的视野与深度。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文学作品背后的共同人类情感与价值观念,提升人们对文学的理解与欣赏。

同时,比较研究也可以揭示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关联,拓宽学术研究的领域与深度。

第10章 比较文学前景展望:世界文学的到来 (《比较文学概论》PPT课件)

第10章  比较文学前景展望:世界文学的到来  (《比较文学概论》PPT课件)

(三)作为一种审美现实的世界文学
我们自己对于世界文学概念的理解和重建
1.世界文学是东西方各国优秀文学的经典之汇总。 2.世界文学是我们的文学研究、评价和批评所依据的 全球性和跨文化视角和比较的视野。 3.世界文学是通过不同语言的文学的生产、流通、翻 译以及批评性选择的一种文学历史演化。
(四)世界文学研究的新方法
全球化:有助于文化研究繁荣发展 也让作为一门精英文学研究的比较文学领地的日益萎缩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究竟如何?
(一)比较文学与全球本土化
冲击西方 • 冲击了西方学界
全 球
• 斯皮瓦克宣布比较文学已“死亡”。必 须与“区域研究”合作,并且始终“跨 越学科的界限”。

• 消解了欧洲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
《共产党宣言》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 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 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 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产的世界性特征”
全球化在西方历史上的两个层面
其一是1492年哥伦布远涉重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从而 开启了西方资本从中心向边缘地带的运动和扩展。许多 经济不发达的弱小国家不得不选择:或者依循欧美的模 式发展,或者成为这种现代性大计中的一个普通角色;
世界文学概念
• 世界文学实际上就是比较文学的早期阶段,它是经济和金 融全球化之于文学的一个产物。
• 20世纪的比较文学学者并没有沿着歌德的思路走下去,反 而使得这门本应更为开放的学科领地变得越来越萎缩。
• 在当今时代,重提世界文学有助于比较文学走出狭窄的领 地。
• 在世界文学的重新构图过程中,我们应当具有一种比较的 和国际的视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文学研究中取得新 的进展。

全球化背景下的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全球化背景下的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全球化背景下的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比较文学对于文学研究的意义比较文学的产生及发展对于文学研究有不可的贡献和意义1.拓宽视野,扩展研究领域比较文学是一门跨语言,跨学科,跨文化,跨民族的包容性极强的学科,它和打破了民族,语言,文化的障碍,双边及多边的事业了单一的文学视角,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更能广泛地理解各文学及文化之间的差异及联系,扩宽了研究视野。

比较文学的研究体系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历史类型学研究,阐发学研究,跨学科研究等。

影响研究的范围包括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平行研究的范围包括主题学,形象学,文类学,比较诗学等;文类学是对于文学种类,文学体裁的比较研究;主题学是研究同一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不同表现形态及其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包括题材,人物,母题等的比较研究;比较诗学是对各民族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形象学专门研究一个民族文学中其他民族(异国)的形象,研究在不同文化体系中,文学作品如何构建它种文化的现象。

这样,比较文学涉及及涵盖了许多领域,角度,了多种联系,扩宽了研究领域和视角。

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涉及广泛的领域,但仍然以文学为中心,但文学与众多学科都有联系,也可以众多学科,与艺术的其他门类紧密相连,如音乐、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等;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互渗透,如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语言学等;与自然科学也彼此关联。

2. ,促进多元文化并存比较文学是一门国家的学科,它研究各种文化形态下的文学现象,仔细研究各种文化形态下的特征和规律。

不管作家作品的水平高低与名声多响,不受国际,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各种文学形式,文化形式相互了解,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比较文学这一与包容的学科,使,多元文化并存的“和谐”现象得以实现。

它曾突破了法,美学派的二元对立,改变了欧洲中心论的文化僵局,将对历史与金泰的多种国家与民族间交流的认识及思维模式打开,使各种文化平等交流得以实现,使的局面得以实现,促进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和谐局面的实现。

比较文学未来发展之路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变异学

比较文学未来发展之路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变异学

其次,比较文学研究将更加注重文本的细读和深入分析。在跨文化对话中,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不同文化的文学作品,研究人员需要具备深厚的文本分析 和理论素养。同时,细读文本也有助于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细微差异和共同点。
最后,比较文学需要构建更为完善的研究体系和理论框架。对于文学作品在 跨越文化和时空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研究人员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动因、 机制和结果。因此,一个完善的理论框架对于指导比较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挑战同样存在。比较文学研究需要面对的问题包括如何保持学科的独 立性和特色,如何平衡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及如何在日益激烈的文化竞争 中保持客观和中立。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比较文学需要进一步完善其研究方法和 理论体系,加强与世界文学、文化研究等学科的对话与合作。
对比分析: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变异学的启示
然而,这两种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需要更 加严谨的方法论支撑,以便更好地处理跨文化比较中遇到的问题;而文学变异则 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文本和语境因素对文学作品变异的影响,以更好地解释变异 现象。
未来,我们可以将这两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形成更加全面、系统的文学研究 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的发展和演 变,同时结合文学变异分析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的创新与变化。这样,我们就 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响力。
参考内容二
近日,第22届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年会聚焦比较文学变 异学研究。作为会议的重要环节之一,比较文学变异学分论坛围绕这一领域的最 新研究成果、研究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
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旨在研究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之间 的文学交流与相互影响。在本次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就比较文学变异学 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学科交叉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一、概述比较文学作为一门跨文化、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自20世纪初兴起以来,不断拓展其研究视野和方法论。

文学变异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文学作品的跨文化流动、翻译、接受与变异现象的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文学变异学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方法论特点,分析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文学变异学关注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传播与接受,以及由此产生的文本变形、意义变化和审美影响。

这一研究领域不仅揭示了文学作品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而且有助于深化对文化差异、文学交流与互鉴的理解。

在比较文学学科中,文学变异学不仅为文学作品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为文学理论、翻译研究、文化研究等领域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和理论资源。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学变异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文化同质化、文学市场的商业化等问题。

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文学多样性,促进文学作品的跨文化对话与交流,成为文学变异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文学变异学的定义、研究方法、现状与挑战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推动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促进文学作品的跨文化理解和交流。

1. 文学变异学的定义与起源文学变异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语言、历史背景下所发生的变异现象。

它关注的是文学作品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化、社会习俗、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文本内容、形式、主题、意义等方面的变化。

文学变异学不仅关注文学作品的表面变化,更深入地探讨这些变化背后的文化、历史、社会原因,以及它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产生的影响。

文学变异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学作品开始跨越国界,进入其他文化领域。

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这些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发生变异,导致读者对作品的误解或曲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文学作品的变异现象,并尝试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比较文学研究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比较文学成为跨越文化和国界的交流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学术视野。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聚焦中国视野下的比较文学研究,探讨其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涵盖了广泛的范围,包括文学和文化的比较、跨文化交换、文学翻译和跨文化阐释等方面。

在这些方面,中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比如,在文化比较研究方面,中国学者通常关注文本之间的异同,通过这种跨文化文本分析,可以挖掘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这种研究方法以文学比较为基础,结合了历史、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其次,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在文学翻译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中国翻译学者有着悠久的翻译传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这使得他们在跨文化翻译上具有特别的优势。

因此,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在文学翻译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

尤其是在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文化心理等方面的文学翻译研究,中国的学者具备了更深入的理解和阐释能力。

然而,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由于历史和文化等原因,中国的学者往往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缺乏对其他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研究。

这导致在跨文化比较方面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加强对其他文化的研究。

其次,中国虽然有着悠久的翻译传统,但在现代技术、文化理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瓶颈。

这使得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难以充分发挥其潜力。

综上所述,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虽然存在一些限制,但中国的文化传统、语言特色和人才优势将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富有成果的研究方向。

未来,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将需要加强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到全球化的比较文学研究中,与其他国家的学者共同探讨和研究全球文学的异同和相互影响。

比较文学在全球化时代

比较文学在全球化时代

沈睿:比较文学在全球化时代美国比较文学学会The Americ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ciation,简称ACLA ,是美国比较文学学者的学术组织。

这个学术组织,每十年左右会专门任命一位学者,并由这位学者组织一个委员会,对本学科的十年发展状态做一个集体总结评述,对未来十年内的比较文学做出理论性的规划和指导,并最后提出报告。

到目前为止,ACLA已经提出过四个报告。

前三个报告都以委员会主席的名字命名并有自己的题目:《1965列文报告:职业标准》;《1975格林报告:有关标准》;《1993伯恩海莫报告:世纪转折时刻的比较文学》。

1993年的报告以及三位比较文学学者对此报告的不同反映评价,加上另外13位学者分别撰写讨论比较文学现状与方向的文章,汇成一集,题为《多元文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一书,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在1995年出版。

[1] 该书的写作方式,除了伯恩海莫的报告外,为了突出多元文化的多重视角,还请15位学者各自发表言论。

这些学者都是比较文学界的有成就的学者或新锐学者。

最新的一个报告,写于2004年,在写法上继续打破了上个报告的形式,于2006年4月继续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题为《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

[2]这本书共有19位学者参与。

学者的名单里,与1995年的书相比,有些学者已经退去,也有新名字进来,也有学者十年后再次发表意见。

这19位学者各个撰文,对今日比较文学状态和明日比较文学发展发表意见,已无以往的共识可言,也没有一个诸家认可的报告出现。

这种新的体例,据委员会主席兼编者苏源熙(Haun Saussy) [3]宣称,有意体现这个新时代的学者风貌和比较文学研究的百家争鸣。

[4]我自己不揣冒昧,将这本书的题目顺手拿来,借这个题目为这次讨论的题目。

一是“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本身画龙点睛地表明了今日比较文学的历史、社会、文化语境,二是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对比较文学所处时代的认识和分析。

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

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

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比较文学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和文学。

首先,比较文学研究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审美标准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这种跨文化交流有助于消除误解和偏见,增强文化之间的互信和理解。

其次,比较文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和文学。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可以发现自己文化中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深入了解自己文学传统的特点和意义。

这种自我认知不仅可以促进文化自信,而且可以激发文学创作的灵感和创新。

最后,比较文学研究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比较文学研究可以借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拓展文学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比较文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学与社会、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它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和文学,同时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 1 -。

研究文学对比意义

研究文学对比意义

研究文学对比意义一、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全球化”(globalization)无疑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

1995年3月曾经在荷兰的乌德勒支大学举行了题为“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或全球化”的专题讨论会。

这个会议之后,世界范围的有关全球化的讨论更趋深入。

全球化指的是地球的各个部分整合成一体的意思。

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发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在洲际的特点。

做为一个历史的或历时的过程,全球化的特征却在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由于地球上的人类以民族或国家为单位分别居住在各自的土地上,而且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状况和发展过程。

出于历史上的原因,民族与国家之间曾经长期闭关自守,但随着历史的变迁,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状况必须而且已经在改变。

从一定程度上讲,比较文学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产物,它的发生和发展都与全球化密切相关。

在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初期,正是民族和民族文学的形成时期,文学的民族性极强。

到19世纪8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人们的眼光打破了民族、国家和地域的界限而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整体。

这时全球化也开始诞生。

全球化进程已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学有了较大的开展,国际间比较意识才真正成熟,各种以比较为特色的学科应运而生,比较文学就是其中之一。

它的出现正是人们把世界各民族的文学看成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的时候。

二、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一)、全球化中的文学民族性民族是一个人类学的种族概念,文学上的“民族”或文学的民族性则主要是某一地域民族的主体性显示,是某一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立品格表现。

在某种意义上,独立性、主体性是民族价值和意义的一种标志。

民族文学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分属不同的文化体系,而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们之间,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审美心里等方面,都有很大得的差异。

比较文学多元化教材创建

比较文学多元化教材创建

比较文学多元化教材创建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文学多元化成为了现代文学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成为了创作、阅读,乃至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条件。

因此,比较文学多元化教材的创建逐渐成为了现代文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1.什么是比较文学多元化教材?比较文学多元化教材是指通过比较全球不同民族、地域、语言、文化背景下,不同类型、风格、流派、体裁的文学作品,从而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点,吸收多元文化对于文学创作、阅读及思维的启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使他们形成广阔的心胸和开放的国际视野。

2.为什么要创建比较文学多元化教材?(1) 符合时代需求。

全球化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日益加剧,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

比较文学多元化教材的创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跨越不同文化的壁垒,增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2) 开拓视野,提高素养。

文学创作,是体现民族、时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较文学多元化教材涉及到不同类型、风格、流派、体裁的文学作品,可以拓宽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

(3) 建立语言多元化教育。

比较文学多元化教材的创建不仅仅是学习文学,还可以作为跨语言交际和语言多元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来自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不同形式和文化差异,增强学生的语言感知和语言运用能力。

3.具体如何创建比较文学多元化教材?(1) 选择适合的教材。

比较文学多元化教材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各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和人文背景等方面,选择质量上乘,反映不同文化特点的文学作品。

(2) 分析课程的设计。

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符合学生认知习惯的课程设计,避免单纯硬写复制粘贴,导致依据模板教育水平落后。

(3) 老师精准引导。

比较文学多元化教材构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从老师的角度切实行动,明确课堂目标,精准引导学生了解作品,参与分析,使其理解并替代性能力形成。

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

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

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和融合变得更加频繁和深入。

比较文学研究作为一门跨文化的学科,在这个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并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

比较文学研究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在全球化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可以通过翻译和传播渠道迅速传播到全球范围内。

通过比较文学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和欣赏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领略不同文化的魅力。

比较文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尊重他者的文化,消除误解和偏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

比较文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

通过比较文学研究,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发现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和特点。

比较文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加深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第三,比较文学研究可以促进文学的创新和发展。

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为文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比较文学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互补性,从而为文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比较文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开拓思维,拓宽创作的视野,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

比较文学研究可以提升个人素养和跨文化能力。

通过比较文学研究,我们可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

比较文学研究需要我们掌握多种语言和文化知识,学会从不同文化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问题。

比较文学研究可以提高我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使我们更加开放和包容,更加懂得欣赏和尊重他者的文化。

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促进文学的创新和发展,提升个人素养和跨文化能力。

比较文学研究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和多元的世界,让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的比较文学

全球化背景下的比较文学

全球化背景下的比较文学作者:王文静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5期摘要: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比较文学这一学科愈来愈受到重视,地位也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跨越性极强的学科,跨语言,跨民族,跨学科,跨文化。

对于文学研究起到多方面的作用,但对于这一学科有两点误区也应注意一下。

关键词:全球化;比较文学;意义;误区作者简介:王文静,女,籍贯:内蒙古,职称: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5-0-01一. 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全球化,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指的是人类社会及地球上各个部分走向联合与整合的过程。

但由于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处境及发展也都不一致,全球化不可能在整合的同时抹杀个别国家与民族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这样又产生文化多元共存的事实。

因此,全球化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时代现象。

19世纪下半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化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展开。

有些学者探讨欧洲各国及各领域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比较文学便产生了。

从20世纪后半期到21世纪以来,全球化的进程也加快了,比较文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受到了足够的重视。

因此说比较文学是全球化的产物,也为多元文化为依托成为全球化的一分子。

二.比较文学对于文学研究的意义比较文学的产生及发展对于文学研究有不可取代的贡献和意义。

1.拓宽视野,扩展研究领域比较文学是一门跨语言,跨学科,跨文化,跨民族的包容性极强的学科,它跨越和打破了民族,语言,文化的障碍,双边及多边的事业取代了单一的文学视角,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更能广泛地理解各文学及文化之间的差异及联系,大大扩宽了研究视野。

比较文学的研究体系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历史类型学研究,阐发学研究,跨学科研究等。

影响研究的范围包括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平行研究的范围包括主题学,形象学,文类学,比较诗学等;文类学是对于文学种类,文学体裁的比较研究;主题学是研究同一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不同表现形态及其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包括题材,人物,母题等的比较研究;比较诗学是对各民族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形象学专门研究一个民族文学中其他民族(异国)的形象,研究在不同文化体系中,文学作品如何构建它种文化的现象。

试论全球化时代流散文学的比较文学意义

试论全球化时代流散文学的比较文学意义

试论全球化时代流散文学的比较文学意义
刘宏凤
【期刊名称】《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9)003
【摘要】流散文学的多元文化视角使之具备了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特征;流散文学的文化交流、沟通、融合功能是比较文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全球化时代流散文学研究对比较文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刘宏凤
【作者单位】张家口教育学院宣化分校,河北,宣化,07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的历史承担--论比较文学的学理立场和策略立场 [J], 吴兴明
2.试论全球化时代或日后殖民时代弱势文化的话语权问题——兼论比较文学领域的中国学派对此问题的回应 [J], 李文玉;张骏翚
3.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 [J], 王鹏
4.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比较文学青年论坛侧记 [J], 柴婕; 周小玲; 周君
5.“全球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笔谈(下)——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景观 [J], 张跃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本站网友乐黛云发表乐黛云专栏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 From the Chinese Perspective.(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1924•香港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年会第一次在中国境内召开,我感到十分高兴,我谨代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向大家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并向大会组织者欧阳教授和他的工作团队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我今天的发言包括以下三个问题:一、“反本开新”与“参照他者”1997年,当我们在荷兰莱顿相聚时,我们都曾梦想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会是一个和平发展的美好世纪。

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在新世纪看到的却是各种文化陷阱和文化冲突正在将人类引向不确定的,也许是毁灭的深渊。

为了救助人类,全世界的有识之士都在进行深刻的反思,希望找到一条通向幸福和平的途径。

在寻找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回返自身的文化源头以探索新的文化资源,如中国古训所强调的“反本开新”;另一方面,是以他种文化为参照,重新发现自身文化发展的特点与可能。

从中国来看,近年来,关心世界、关心人类的知识分子十分重视对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希望能从六千年的中国文明中发掘出对缓解世界文化危机有益的智慧。

我只想举一个例子:目前很多人在讨论中国的思维方式。

中国的思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万物相生相克,广泛联系,互相转化的阴阳五行的思维方式(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生火,火生土,水生木等);也有“极高明而道中庸”,“执两用中,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

(这个“中”并不是“折中”,而是从“两端”中产生出来的那个新的“三”)。

多种思维方式的基础是中国哲学认为一切事物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也不一定有预定的答案,而是形成于千变万化的互动关系,在不确定的无穷可能性之中,由于种种机缘,其中的一种变成了现实。

这就是老子说的“有物混成”,“有生于无”,最后又都将“复归于无物”。

既然事物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形成于千变万化的互动关系之中,那么,“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而不同”的理想就成了中国文化所追求的最高价值之一。

重视差别,认为“不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也就成了中国传统的行为准则。

这种思想为文化多元共处提供了不尽的思想源泉。

例如从这种思想出发,以不变立场为基础的“世代复仇”就失去了依据,不是“仇必仇到底”,而应是千余年前的北宋学者张载所主张的“仇必和而解”。

这种以西方文化和社会现实为参照的,对中国古代文化所作的现代的选择和诠释显然对世界有益。

从西方来看,许多学者也都在重新叩问自己的文化源头,他们更关注的是在他种文化的参照下,对自己熟知的文化,如何进行新的审视和发现。

正如法国汉学家于连•法朗索瓦在《为什么我们西方人研究哲学不能绕过中国?》中所说的,“穿越中国”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希腊”,是为了“创造一个远景空间,切断西方人对希腊思想原有的某种与生俱来的熟悉”。

他说:“为了再了解和再发现,不得不割断原有的熟悉,构成一种外在的观点”,即从“远景思维的空间”,从“他者的外在的观点”,构成对自己的新的认识。

而中国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他者”,因为“中国的语言外在于庞大的印欧语言体系,这种语言开拓的是书写的另一种可能性;中国文明是在与欧洲没有实际的借鉴或影响关系之下独自发展的、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国是从外部正视我们的思想,并由此使之脱离传统成见的理想形象”。

这类以中国作为他者,反观西方的著作与日俱增,如于连•法朗索瓦(Francois Jullien)的《迂回与进入》(Le Detour Et L’acces),美国汉学家安乐哲(Roger Ames)与哲学家郝大维(David Hall)合写的《孔子思想发微》(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预期中国:通过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叙述而思》(Anticipating China: Thinking through the narrativ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显克曼(Stephen Shankman)的《赛琳和圣贤:古代希腊与中国的知识与智慧》((The Siren and the Sage: knowledge and Wisdom in Ancient Greece and China))等等。

总之,“反本开新”和“参照他者”的现实需要使在不同文化之间建立一种崭新的关系成为可能。

西方的汉学研究、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合为一体,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这无疑为跨文化的文学研究,也就是比较文学研究开创着前所未有的新的可能。

二、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文学对话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认识和对话有独特的作用。

事实上,在全球资讯时代,人类面临的仍然是历史上多次遭遇的共同问题:如生死爱欲问题,即个人身心内外的和谐生存问题;权力关系与身份认同问题,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问题;人和外在环境的关系问题,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问题。

追求这些方面的“和谐”是古今中外人类文化的共同目标,但这种“普遍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环境中有完全不同的表现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特殊性。

可以说从古至今,各种不同的文化都在竭力探索这些有关生存之道的共同困惑,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对这些共同困惑的探索,坚持进行持续的交流互动,也许可以把我们从目前单向度的、贫乏而偏颇的全球主义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而形成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另一种全球化。

在沟通普遍性与特殊性,发展文化多元化,保护文化生态等方面,文学艺术可以作出自己的特殊贡献。

任何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人类经验的某些共同方面,而使读者产生共鸣,同时又是作者本人的个人经验、个人想象与个人言说。

伟大作品在被创造时,不管作者是否愿意,总是从自身文化出发,很难避免自身原有的文化局限;在被解读时,又因人们对共同经验的感知和理解而超越了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

文学涉及人类的感情和心灵,较少功利打算,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中的共同话题总是十分丰富的,诸如关于“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人类末日”、“乌托邦想象”“遁世思想”等等。

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们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对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

这些回答回响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回声,又同时受到当代人和当代语境的取舍与诠释。

这就是多种不同文化体系之间文学的。

“互识”是对不同文化间文学的认识、理解和欣赏,“互证”是在互相参证中找到共同问题,证实其共同性,或反证其不同性,以达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沟通,“互补”则是以原来存在于一种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另一种文化的文本,从而获得对该文本全新的诠释、理解和补充。

通过多种不同文化体系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互补和多次往返对话,人类共同关切的问题就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的比较圆满的解答,同时为这些问题开放更广阔的讨论的视野和前景,人们的思想感情也就由此得到了沟通和理解。

比较文学研究的价值就在于此。

以上所述,本来就是比较文学题中应有之义,目前强调提出,就因为它所处的背景——时间和空间全然不同了。

全球化和信息化大大缩小了不同文化接触的空间。

如果说轴心时代形成的四大文化体系或八大文化体系过去只能处于相对独自发展的隔离状态,百年比较文学绝大部分也致能始终停留在同一文化体系内部;而今天的第二个轴心时代,各大文化体系间的文学不能不形成互识、互证、互补和多次往返对话的明显态势。

特别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互动更是取得了很大成绩。

事实上,当前许多优秀的比较文学著作都充分体现了上述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证和互补的内容,如厄尔•迈纳(Earl Miner)教授的《比较诗学: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札记》,宇文所安(Steven Owen)教授的《中国文论读本》、欧阳祯教授的《透明之眼》(Transparent Eye),还有叶维廉关于道家美学的研究,李欧梵关于现代性的讨论都是明证。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编的多卷本《用欧洲语言撰写的比较文学史》不仅加进了《东亚比较文学史》一卷,而且在伯顿斯和佛克马主编的《后现代主义》分卷中也加进了中国和其他非西方地区的现、当代文学内容。

另外,还有许多汉学家的新著,也出现了新的开拓。

在中国,这类著作的新成就更是有目共睹。

另外,西方与非洲、西方与印度的跨文化文学研究也都在蓬勃发展。

显而易见,西方过去曾经是独立发展的三股力量——文学理论、比较研究和汉学研究正在逐渐结合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学术潮流,这是前所未有的。

这就不可避免地使比较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以法国的影响研究为核心,第二阶段是以美国的平行研究为核心;那么,现在就应是世界性的、以跨异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为核心的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跨学科文学研究是比较文学的又一个支柱。

由于自然科学对人类生活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二十一世纪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可能会更多地集中于人类如何面对科学的发展和科学的挑战。

科学的发展曾为文学提供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观念。

十九世纪,进化论曾全面刷新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二十世纪,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熵的观念对文学的影响也决不亚于进化论之于十九世纪文学。

二十一世纪人类将经历一个过去连想也不敢想的生物学世纪。

人类遗传密码将被破译,人类即可开始探究生命的蓝图。

这将深刻地改变现有的哲学、伦理、法律等观念。

对于基因的排列和变异的研究,克隆技术的实现,以及人类在宇宙空间存在的心态所引起的种种道德伦理问题,这一切都对人文科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人类已经不由自主地被分裂为“懂科技”和“不懂科技”的两类,其间的鸿沟越来越深,而“懂科技”也无非是只懂自然科学和技术中的一个极小部分,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指引,科学家只是为利润而工作,那么,这种分裂所带来的灾难将是无可估量的。

以上这些问题无一不首先显示在文学中。

千奇百怪的科幻小说、科幻电影预先描写了科学脱离人文目标,异化为人所不能控制的力量时人所面临的悲惨前景。

跨学科的文学研究,特别是自然科学与文学研究之间的整合和互动必将为比较文学的发展翻开全新的一页。

三、中国比较文学的本土性和国际性中国比较文学是在中国本地破土而出的、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既不是舶来之物,也不是古已有之,它的产生是与中国人振兴国家民族的愿望,更新和发展本民族文学的志向分不开的。

它始于推介外国文学,特别是翻译外国小说,并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下重新认识自己,以寻求发展新路,它的根基始终是根深叶茂的中国文学传统。

20世纪第一个十年,林纾、王国维、鲁迅的著作都足以说明这一点。

中国比较文学自存在以来,就是和关切人类生活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