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颅脑外伤的CT诊断
颅脑外伤的CT诊断ppt课件
案例二:颅内血肿的CT诊断
总结词
颅内血肿是颅脑外伤的严重并发症,CT诊 断可明确血肿的部位、大小和形态。
详细描述
颅内血肿的CT表现为脑实质内或脑室内高 密度影,形态各异,可单发或多发。CT诊 断可判断血肿的部位、大小和是否破入脑室 ,对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三:复合型颅脑外伤的CT诊断
观察脑实质、脑室、脑池等结 构是否正常
观察头皮、颅骨等有无骨折或 异常
观察颅内有无积气、出血等异 常密度影
图像分析
01
02
03
04
分析脑实质有无挫裂伤、 水肿等异常改变
分析脑室、脑池有无受 压、变形或闭塞
分析颅 与颅内病变的关系
诊断报告与建议
根据初步观察和图像分析结果,给出 初步诊断意见
总结词
复合型颅脑外伤是指同时存在多种颅脑损伤的类型,CT诊断可全面评估病情和治疗效 果。
详细描述
复合型颅脑外伤的CT表现多样,可同时存在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水肿等多种病变。 CT诊断可全面评估病情,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硬膜外血肿是由于外伤引起的硬膜外出血,CT图像上表现为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梭形或双凸透镜 形高密度影,可伴有脑室受压或中线结构移位。
硬膜下血肿
总结词
CT图像上表现为脑表面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可伴有脑室受压或中线结构移位。
详细描述
硬膜下血肿是由于外伤引起的硬膜下出血,CT图像上表现为脑表面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可伴有脑室受压或 中线结构移位。
颅脑外伤的CT诊断PPT课件
目录
• 颅脑外伤概述 • CT诊断在颅脑外伤中的应用 • 颅脑外伤的CT表现 • 颅脑外伤的CT诊断流程 • 颅脑外伤的CT诊断案例分析
颅脑外伤CT及MRI诊断
颅骨骨折伴硬膜下积气
富士山征
颅底骨折:
常合并于颅盖骨折,绝大多数为线形骨折, 并通过颅骨的裂隙孔、裂缝或颅底菲薄处。 在前、后颅窝骨折线多为纵行,在中颅者为 横行。
颅底骨折的直接征象是 骨折线、骨缝分离。间 接征象多为气颅、窦腔 积液或“混浊”(额窦、 筛窦积液常见于前颅凹 骨折;蝶窦积液多见于 中颅窝骨折;乳突气房 积液考虑后颅凹骨折)。
颅脑损伤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及脑损伤,这 三者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发生。
格拉斯哥评分
(Glasgrow coma scale score,GCSS)
睁眼反应 评分 自动睁眼 4 呼唤睁眼 3 刺痛睁眼 2 不能睁眼 1
语言反应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语无伦次 只能发音 不能言语
评分 5 4 3 2 1
颅缝分离:外伤后颅缝 分离较多见,特别多见 于儿童。颅缝的宽窄, 不同的人可以不同。但 若超过2mm的上限, 一般即被诊断为颅缝分 离。 判断有无颅缝分离 的另一个标准是两侧颅 缝宽窄不对称。
穿通性骨折:多见于锐器直 接损伤,也见于火器伤。受 伤局部头皮全层裂伤,可有 各种类型骨折,并于伤口内 可见各种异物。同时又分为 两次穿通或一次穿通性骨折。 在枪弹伤时,子弹可一次穿 通颅骨入颅并再次穿通颅骨 出颅。也可仅一次入颅而子 弹留在颅内。穿通性颅脑损 伤除头皮、颅骨损伤外,还 可见颅脑内出血、异物及脑 损伤。
小动脉或桥静脉出血。 多在对冲部位,常为减速损
伤。 多不伴骨折,常伴脑挫裂伤。 临床表现:持续性昏迷。
按病程可分为:
– 急性(3天以内) – 亚急性(4天~3周) – 慢性(3周以上)
硬膜下血肿影像表现
CT: – 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影,少数为等或低密 度; – 范围广泛,可跨越颅缝; – 亚急性、慢性期呈稍高、等、低或混杂密度,其 内可有分隔或钙化; – 增强可见远离颅骨内板的皮层和静脉及血肿包膜 强化;
颅脑外伤的CT诊断
第四节 颅脑外伤CT诊断
二 硬膜下血肿 (一)概述
硬膜下血肿分期: 急性期:外伤后三天之内 亚急性期:外伤后四天~三周之间 慢性期:外伤后三周以上,甚至
数年至十余年
第四节 颅脑外伤CT诊断
二 硬膜下血肿 (一)概述
临床表现:病情较重,发展迅速, 早期出现高颅压和脑疝症状。
慢性者外伤病史不明确,发展缓慢, 以高颅压症状为主。
2 血肿范围局限,不超过颅缝。 3 血肿密度均匀,有时可见气体影。 4 骨窗条件下多数可见局部骨折 5 有时可同时合并硬膜下血肿(混合性血
肿)
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血肿
硬 膜 外 血
肿
硬 膜 外 血
肿
硬 膜 外 血 肿
硬 膜 外 血 肿
第四节 颅脑外伤CT诊断
二 硬膜下血肿 (一)概述
指血肿发生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 为对冲时脑皮层的静脉和动脉撕裂出 血所致,多发生在大脑凸面,血肿范 围广泛,有时可占居整个大脑半球表 面。
1 星形胶质细胞瘤: 临床无中毒症状,环形强化时环不规则, 壁厚薄不均,可见壁结节。
2 转移瘤:临床表现不同,小瘤结大水肿 为其特点。
3 脑梗塞: 4 放射性脑病:有放射病史,强化及不规则
放射性脑病——双侧颞叶低密度
第六节 颅内其他病变CT诊断
一 脑萎缩 (一)概述
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脑组织减少,可同时 发生在脑白质和脑灰质,也可分别发生, 引发脑室系统(以脑白质为主)和蛛网膜下 腔扩大(以脑灰质为主) 。
交通性脑积水:梗阻发生在第四脑室出 口以后。
常见病因: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膜炎; 静脉栓塞; 脑膜癌病
第六节 颅内其他病变CT诊断
一 脑积水 (一)概述
阻塞性脑积水:阻塞发生在第四脑室出口以 前(包括第四脑室出口)。
《颅脑外伤的CT表现》课件
脑肿胀和脑疝是颅脑外伤中危重的CT表现,可导致颅内压升高和意识障碍。
详细描述
脑肿胀是由于外伤导致脑组织水肿和体积增大,CT表现为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和颅内压升高。脑疝是由于颅 内压差异导致的脑组织移位,可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甚至呼吸骤停。CT表现为一侧脑室受压和中线结构明显 移位。
弥漫性轴索损伤
CT图像解读基础
正常解剖结构
熟悉正常颅脑解剖结构是解读CT图像的基础,包括脑室、脑 池、脑沟等。
异常征象识别
颅脑外伤时,需注意颅内出血、骨折、脑挫裂伤等异常征象 的识别。
03
颅脑外伤的CT表现
脑挫裂伤
总结词
脑挫裂伤是颅脑外伤中常见的CT表现,通常表现为脑实质内片状或点状高密度影 ,伴有脑水肿和占位效应。
行诊断和治疗。
02
脑水肿
颅脑外伤可能导致脑水肿等并发症,需要积极控制颅内压,预防脑疝等
严重后果。
03
预防并发症
对于颅脑外伤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需要注意患者的营养和康复治疗,促进
患者早日康复。
05
颅脑外伤的CT影像与临床 治疗
CT影像与疾病进程
详细描述
脑挫裂伤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脑实质损伤,CT表现为脑实质内片状或点状高密 度影,通常伴有脑水肿和占位效应。这些高密度影通常分布在脑皮质和脑白质区 域,有时可伴有脑室受压或中线结构移位。
颅内血肿
要点一
总结词
颅内血肿是颅脑外伤中严重的CT表现,可分为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
要点二
详细描述
04
颅脑外伤的CT诊断与鉴别 诊断
诊断依据与标准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第8页
(2)征象 1)直接: 骨折线; 颅缝分离 2)间接: 气颅; 鼻窦可见液平、混浊; 脑脊液鼻漏(筛骨)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第9页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第10页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第11页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第12页
三、颅内脑外积聚物
—血肿、积液脑室 主要相关于
为锐器伤,并: 头皮裂伤、头皮血肿 硬膜外、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气颅 脑挫裂伤、脑内血肿 颅内外异物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第6页
判别 板障静脉 不规则
对侧可见 终于静脉湖 血管沟 渐细 硬化边 颅骨内板 骨缝 走行 、部位固定 两侧对称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第7页
2.颅底骨折 (1)特点 常合并颅盖骨折 多呈线形 常经过微弱处 在前、后颅凹,纵行;在中颅凹,横行 不常合并颅内血肿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第16页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第17页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第18页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第19页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第20页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第21页
(二)硬膜下血肿—运动或冲击伤
1.急性硬膜下血肿—3天以内 (1)分型 单纯型-矢状窦旁顶部桥静脉
静脉窦 皮层静脉 动脉 复合型-脑挫裂伤引发 皮层静脉或动脉出血破入硬膜下腔 与冲击部位相关
第49页
(五)颅内积气
气颅—颅内外交通 硬膜外腔
硬膜下腔 蛛网膜下腔 脑室内 脑内
气体 密度 影像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第50页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第51页
四、原发脑损伤
脑挫伤/脑裂伤/脑挫裂伤/脑内血肿 穿通伤 脑白质剪切伤 脑干损伤 脑肿胀、脑水肿
颅脑外伤的CT诊断
头皮 损伤
颅骨 骨折
浅筋膜血肿
帽状腱膜下 血肿
骨膜下血肿 线形骨折 粉碎性骨折 凹陷性骨折 颅缝分离
脑膜
脑
损伤
损伤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蛛网膜 下腔出血
脑挫裂伤
脑内血肿
弥漫性 脑轴索损伤
头皮损伤
头 皮 解 剖
浅筋膜血肿:局限 性,丘状,应注意 浅筋膜血肿的局部 及其对冲部位可能 伴存的颅骨和脑组 织损伤;
5、吸收快,2-3天CT即 可阴性,一般为一周左
右。
大脑纵裂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应与大脑 镰及静脉窦充血鉴别,前者多深入脑沟, 边界较模糊。
脑损伤
脑内血肿:常见部位是额叶和颞叶,其原因可 能与受眶顶及骨嵴的钝锉伤有关,常伴发脑挫 裂伤;
大多数患者外伤当时出血较明显,但也有9% 患者血肿形成的较晚,可以迟至受伤后24~ 72h发生,预后差;
小脑幕裂孔疝: 中脑受压变窄, 环池内可见下 疝的沟回及海 马回。
枕骨大孔疝: 小脑延髓池 均匀缩小, 枕大孔内可 见圆形或扁 长舌状软组 织影。
真享受
颅脑外伤的并发症
1、脑梗塞:为颅 脑外伤后一周内 最常见的并发症, CT表现为某血管 分布区边界不清 的低密度灶。
颅脑外伤的并发症
2、感染:常发生于 穿通性或开放性颅 脑外伤者,也可为 术后并发。CT表现 为脑组织低密度灶, 有轻度占位效应。 增强扫描可斑片状 强化,脓肿形成时 呈环形强化,占位 效应更加明显。
弥漫性轴索损伤
这叫马 就露脚
脑疝
脑疝典型临床表现:“三主征” 头痛:这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呕吐:当头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和呕吐,呕 吐呈喷射性。 视神经乳头水肿:这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 体征之一。
常见颅脑外伤的CT诊断医学
4
脑室内出血
血液密度高于CSF,血肿在不同位置呈不同形态,常见于外伤较鲜明的场合,需尽早手术。
颅底骨折的CT表现
岩部骨折
失聪、暂时性眩晕、耳漏、面麻 痹、视神经受损等,十分常见, 对身Biblioteka 造成的伤害尤其严重。蝶鞍上骨折
嗅觉、视力、基底脑动脉影响, 伴有流鼻血、脑脊液漏,极易引 起颅内感染。
筛骨骨折
常伴有鼻道出血、流涕等,特别 容易引起颅内感染,治疗应特别 小心。
枕侧骨折
常见于颅底骨折,骨折线呈 半圆形或三角形,骨折常呈 连枷状,临床表现多为导致 血肿、脑挫裂伤、视网膜静 脉阻塞。
翼内板骨折
颞骨骨折中较常见,常为复 合性骨折,易合并颅内损伤。
颅内动脉瘤的CT表现
1
椭圆形
2
病变断层面呈现椭圆形影,边缘清晰,
密度略高于脑组织;
3
圆形
病变断层面呈现圆形密度影,边缘清晰, 密度略高于脑组织;
颅内转移瘤的CT表现
多发性结节状
病灶分散分布,大小不一,断 层面上一般呈现多发性圆形或 椭圆形高密度区。
团块状
边界模糊,大小不一,密度均 匀,常合并水肿、半月形缺损。
弥漫性
脑实质弥漫性受累,视为原发 肿瘤进展的标志之一,瘤体浸 润性强。
碎裂性颅骨骨折的CT表现
颞上窝型骨折
常见于先伤颞部,骨折多呈 星形或蜘蛛网状,伴有脑挫 裂伤。
双重骨折
指颅骨其中两处骨折,最常见的组合是颅骨基底和颅顶骨折。
颅内血肿的CT表现
1
硬膜外血肿
透亮带内有弧形影,血肿沿颅骨内表面方向分布;血肿恶化迅速,应及时手术。
2
硬膜下血肿
透亮带下密度增高,血肿边缘与颅骨相符;进展缓慢,多保守治疗。
颅脑外伤的急诊CT表现,看这篇就够了!
颅脑外伤的急诊CT表现,看这篇就够了!今天我们一起回顾急诊常见的颅脑外伤典型 CT 表现。
头皮血肿1. 皮下血肿:体积小、范围局限。
2. 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大,较易扩散。
颅骨骨折指受暴力作用所致骨质中断;可发生颅骨任何部分,以顶骨最多见;•按部位: 颅盖和颅底骨折,•按形态:线性骨折、凹陷骨折、粉碎性骨折等,•按是否与外界相通: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重要性在于是否损伤脑膜及脑、脑血管和脑神经;可合并脑脊液漏、颅内血肿及颅内感染。
颅内出血1. 硬膜外血肿:脑膜中动脉、静脉窦出血所致;存在原发昏迷-中间清醒-再次昏迷改变;多见于着力点部分。
形态:梭形、双凸透镜形;一般不超颅缝,可跨中线。
2. 硬膜下血肿:常由皮层血管破裂、桥静脉和静脉窦撕裂所致;中间清醒期-不如硬膜外血肿明显并很快出现脑疝;多由于对冲伤所致。
形态:新月形、弧形;范围广,可超颅缝,不跨中线。
分为急性期(3d 内)、亚急性期(4d-3w)和慢性期(3w 以上)。
脑挫裂伤指脑实质的器质性损害,可以是挫伤、裂伤和挫裂伤;常形成颅内血肿并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的可以形成脑疝。
好发于额颞叶皮层及皮层下;中线结构可偏移,占位效应明显。
急性期高密度,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密度减低,后期形成脑软化灶。
弥漫性轴索损伤也称剪力伤,以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患者通常立即出现昏迷,无间断清醒期或清醒期短,脑脊液检查呈血性;好发于灰白质交界区、胼胝体、脑干上部,散在、多发出血;占位效应及中线结构偏移不明显;典型部位散在灶状出血,直径<2 cm,双侧弥漫性脑肿胀,有时仅显示脑肿胀;可合并其他损伤,如硬膜下、硬膜外血肿、颅骨骨折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脑池、脑沟、大脑镰、小脑幕条片状、铸形高密度灶;占位效应及中线结构偏移不明显;常见于颅脑外伤、血管性疾病-动脉瘤/AVM、烟雾病等;现逐渐将大脑镰/小脑幕下血肿单独提出。
大脑镰下血肿、小脑幕下血肿颅内积气:主要见于开放性/交通性骨折小结:颅脑外伤首选多层螺旋 CT 检查,CT 能够直接显示血肿、脑挫裂伤等外伤性改变,明确病变部位、范围等,进而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了可靠保障。
颅脑外伤CT诊断
机理
概述
分类
概述
分类
原发性颅脑损伤:伤后即出现的损伤
头皮撕裂和血肿、颅骨骨折或颅缝分离、 脑外出血(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蛛网 膜下腔出血)、脑内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 皮质/脑深部灰质及脑干的挫裂伤、脑室/脉 络丛出血、颅内血肿)
继发性颅脑损伤:伤后逐渐发生的损伤
脑疝、外伤性脑缺血、弥漫性脑水肿、 脑肿胀、缺氧性损伤
均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低密度区,CT值8~30HU 病变广泛者有占位效应:脑室变小、局部脑沟、
脑池变浅 儿童外伤后,少数病例CT显示基底节区低密度灶,
可能与水肿或缺血有关,可逆或不可逆
脑水肿与脑肿胀
如在外伤病人,临床有明显颅压高的 表现,CT或MRI显示脑室系统较小与年龄 不匹配,即使脑质密度/信号无明显减低, 也应当考虑脑水肿或脑肿胀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三、颅内血肿
按部位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按病程和时间 急性 亚急性 慢性
硬膜外血肿
头部受直接外力,致颅骨骨折或变形、脑膜血管 破裂,血液进入内板与硬膜之间潜在的硬膜外间 隙形成血肿
多位于颞顶区,常为脑膜中动脉出血 硬膜与内板粘连紧密,故血肿围较局限,呈双凸
右额硬膜外血肿(外伤后1天)
右额硬膜外血肿(外伤后2周)
右额硬膜外血肿(外伤后1月余)
左颞顶区急性硬膜外血肿并颅骨骨折
硬膜下血肿
外伤致静脉窦或窦旁桥静脉或皮质小血管破裂,血 液流入硬膜与蛛网膜之间的硬膜下间隙
好发在大脑半球表面,范围均较广泛 多并发严重脑挫裂伤 按病程可分为:急性(3天以内)、亚急性(4天~3
周)、慢性(3周以上) 在临床,有1/3病人无明确外伤史,就诊时即已进
入亚急性或慢性期
颅脑基本CT征象及颅脑外伤性疾病CT诊断
硬膜下血肿与硬膜外血肿的鉴别点
CT对于颅脑外伤诊疗的价值
1)发现X线平片难以发现的颅骨骨折。 2)有利于快速诊断颅脑外伤合并的颅内出血、血肿定位与 分类、出血量计算,为治疗提供依据。 3)了解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脑水肿等,对伤后情况 及预后作出评价。 4)短期内复查、穿刺定位。
谢谢
颅脑增强检查,按强化程度分为轻度强化、中度强化和明显强 化;按强化分布范围分为均匀强化和不均匀强化;按强化形态分为 团状强化、片状强化、斑片状强化、环状强化、花环状强化和马蹄 状强化等。
伪影
伪影为扫描时的实际情况与建像所带来 的一系列假设不符合所造成,常见的有以下 几种:
移动伪影—扫描时患者的移动可产生移 动性伪迹,一般呈条状低密度影,与扫描方 向一致。
增强检查
为一种有创性检查方式,利用造影剂可在血管内运行及在特殊 病灶内的滞留特点,来达到进一步了解病变特点的目的。
增强检查有以下优点:1)提高组织间对比度,发现平扫难以发 现的微小病变;2)快速扫描可观察病变的供血血管,为外科手术提 供依据;3)动态扫描可了解病变的血供特点;4)在颅脑方面,增 强后强化常提示正常血-脑屏障的破坏,常见于恶性肿瘤及炎性病 变,对病变的定性有重要意义。
典型CT表现:
1)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均匀高密度影;
2)占位效应:患侧灰白质界面内移、脑沟 消失、侧脑室变形和中线结构向健侧移位;
3)血肿在CT上的表现决定于血肿成分、矢状窦、板障静脉、横窦等 血管结构的破裂,出血积聚于颅骨和硬脑膜之间的硬脑膜外腔内形成硬膜外 血肿。由于硬脑膜与颅骨内板粘连紧密,故血肿范围较局限,形状多呈“双 凸透镜”或梭形。
硬膜外血肿常合并颅骨骨折,且骨 折位于血肿的同侧。
硬膜外血肿可跨越硬脑膜折返如大 脑镰和天幕,但不可跨越硬脑膜附 着点如颅缝。
颅脑创伤的CT、MRI诊断
硬膜下积液
硬膜下积液CT上表现为均一的脑脊液密 度,多呈新月型,位于受压的脑实质与 颅骨之间。老年人双侧多见。硬膜下积 液还要与蛛网膜囊肿及脑萎缩相鉴别。 蛛网膜囊肿一般更局限,相邻的颅骨内 板见弧形压迹。而脑萎缩脑沟增宽与蛛 网膜下腔扩大相称,脑皮质无受压改变, 更无同侧脑室受压、变形或移位。
左侧硬膜下积液
颅脑外伤
脑外伤后遗症:
脑软化:CT表现为低密度。 脑萎缩:分弥漫性脑萎缩和局限性脑萎缩。 脑穿通畸形囊肿:CT表现境界清楚的低密 度区,相应的脑室扩大并与上述软化灶相 通。 脑积水:交通性或阻塞性脑积水。
外伤时CT表现
外伤性脑萎缩
外伤后2个月复查
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是指颅脑外伤所致的脑组织器 质性损伤。多发生于着力点及其附近, 也可发生于对冲部位,常并发蛛网膜下 腔出血。病理改变:局部脑水肿、坏死、 液化及多发散在小出血灶。 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呕吐和意识障 得等。
左侧额骨 及颞骨折
MRI T1加权像
正常颅脑MR T1加权像
颅骨骨折的影像表现
穿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多发生于锐 器直接损伤,头皮全层裂伤+各种类型骨 折,伤口内见异物,并颅内血肿和脑损 伤。
颅底骨折:绝大多数为线形骨折,前、 后颅窝骨折线多为纵行,中颅窝多为横 行,直接征象为骨折线和骨缝分离,间 接征象多为气颅、鼻窦及乳窦液平及混 浊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CT上显示清晰: 脑沟及脑池内高密度。 MRI显示取决于血肿期龄,较大凝血块 (亚急期)T1WI上呈高信号。 FLAIR序列对所有期龄的蛛网膜下腔出 血均很敏感。
脑室内出血
颅脑外伤中相当常见。 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内血肿或大的脑挫 裂伤引起。 FLAIR序列容易显示。 脑室表面的室管膜下静脉撕裂。
颅脑外伤的基本CT改变
颅脑外伤是患者常见的就诊原因,也是值班人员经常面对的问题,CT是首选的检查方法,能迅速、准确地定位颅骨及颅内由于外伤所致的病变,如骨折、脑挫裂伤、出血等。
颅脑损伤一般可分为软组织伤、颅骨损伤及颅内组织损伤,三种损伤常合并发生,伤后近期可发生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水肿、和脑疝,远期可发生脑积水和脑萎缩。
头部外伤约 1 小时,当时意识丧失,约10分钟后清醒。
CT征象:右颞骨内侧有双凸形高密区,中线右移。 诊断:硬膜外(硬膜与颅骨间)血肿(多为脑膜动脉破裂)。 若为硬膜下血肿,则血肿范围较广,常越过颅骨缝,占位性强。
硬膜下血肿与硬膜外血肿CT表现的鉴别
硬膜下血肿
硬膜外血肿
形态
脑挫裂伤:是脑挫伤和脑挫裂伤的合称,在CT诊断上不易区分,常统一。CT表现为大片低密度水肿区内可见不均匀斑片状高密度灶。其发生部位可以为对冲伤,冲击伤。如下图:左额叶见不规则团片状高密度灶,边缘部见低密度气体影,其周环绕低密度水肿。
颅骨骨折和颅内积气: 采用适当窗技术(骨窗),可直接观察到颅骨连续性中断;由于颅骨骨折,空气进入颅腔内,CT值为负值。 如下图:左额部颅骨骨质不连续,可见碎骨片影,且向内凹陷,颅骨内板下见点状低密度气体影。
颅脑外伤主要表现: 1.硬膜下血肿 2.硬膜外血肿 3.硬膜下积液 4.蛛网膜下腔出血 5.脑挫裂伤 6.颅骨骨折和颅内积气 7.头皮血肿
硬膜下血肿: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3期。3天内为急性期,4天-3周为亚急性期,3周以后为慢性期。因其发生部位在硬膜下腔内,所以急性期形态为颅板下方沿大脑表面月牙状高密度灶;由于血肿直接压迫软脑膜并且阻碍脑脊液循环,占位效应较明显。亚急性和慢性期由于血红蛋白崩解而密度减低,可表现为高、等、低密度。
颅脑外伤急诊CT诊断
伤),多为对冲伤。
间接暴力损伤挥鞭样损伤:脑干损伤多。
软组织窗中间窗•颅底薄层扫描,扫描线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浅筋膜紧密连接皮肤和帽状腱膜,故浅筋膜血局限,呈丘状。
注意局部及对冲部位可能伴存的颅骨和脑损伤。
帽状腱膜下血肿出血于骨膜与颅骨外板紧贴颅外板的梭形或新月形高密度影,范围小。
不跨越颅缝,局限于一分出血期、机化期、骨帽状腱膜下血肿头皮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皮下脂肪颅缝分离:双侧颅缝对比,相差1mm以上、单侧成人颅缝1.5mm以上,儿童颅缝2mm以上。
应骨窗位观察,注意与正常颅缝区别右侧额骨凹陷性骨折并脑挫裂伤凹陷性骨折部位:发生于颅盖骨,以额顶骨多见颅骨粉碎性骨折颅底骨折几乎都是线形骨折颅底骨折的间接CT征象为颅内积气、窦腔积液。
窦内液气平需排除炎症。
乳突积液开放性骨折视神经管位扫描一张片上可显示视神经管全程蛛网膜下腔出血epidural hematoma (EDH)硬脑膜与颅骨内板粘连紧密,故血肿范围较局限,多呈梭形。
分动脉性、静脉性硬膜外血肿:动脉性血肿由于血压较高和出血量较大,常致硬脑膜与颅骨进一步分离,血肿范围可迅速增大。
,多因颞骨骨折脑膜中动脉及分支破裂。
大部分急性硬膜外血肿密度慢性多呈等密度或低密度。
硬膜外血肿肿止于冠状缝硬膜外血肿不跨颅缝超急性期硬膜外血肿CT可表现为等密度灶两个血肿止于人字缝跨越中线的急性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血肿可跨中线和天幕,但不跨颅缝硬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SDH)•出血积聚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的硬脑膜下腔内。
桥静脉撕裂、出血,形成血肿。
由于蛛网膜无张力,血肿范围较广,形状多呈新月形。
表现双侧硬膜下血肿,不同窗值显示病变模糊清晰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以下间接征象有助于识别:①脑白质挤压征;②脑室受压变形;③中线结构移位(大脑镰疝);④脑灰白质结合部与颅骨内板距离增大。
硬膜下血肿硬膜下血肿可跨颅缝,但不跨中线和天幕硬膜下血肿双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增强扫描可清晰勾划出病灶332205,男,55岁,头部外伤人事不省3小时于破口的活瓣效应。
常见颅脑外伤的CT诊断课件
T1:1500 V:130.03 mA:160 eed: FE
H
Inst:SD/Linqu Xian Kangfu Hospital Model:Spirit
7
neishen rong hai 1D:2194
oB:1981-7-21 Pate!2008-7-22 Tine:6:59:15 70. :8
TD:3153
c8:1951-11-30 ate:2009- 12-3
T0.in:e1:19:45:57
x1.85
阳
Inst:SD/LInqu Ylan Kangfu Hospltal
Wodzl:Spirit
11
Aooo :43.1 ST:E.00
28:5.00
T:1500 W:130.00 A:160
• CT表现: 1、颅骨内板下双凸形高密度区。血肿 内可见气泡,边界锐利。
• 2、常伴有骨折。
• 3、范围较局限,通常不跨越颅缝。
• 4、占位效应较轻。 精品课件
3
Vameicheng keliang ID:2219 DoB:1858- 11- 18 Date;2008-7-24 Time:17:17:52 No.:4 x1.83
AcoNo:5 凯:75.60 ST: 10. 00 CS:5.00
TI:1500 N:130.00 A:160 Feed:
AH
Inst:SD/Linqu Xian Kangfu Hospital
Model:Spirit
4
ne
LD:2363
DoB:1952-8-9 Date;2008-8-9 Time:18;18:06 No. :5
颅脑外伤CT影像诊断
颅骨损伤
【诊断要点】 5.颅底骨折常合并于颅盖骨骨折,多以线形骨折为主,可以仅限于某一颅窝,亦可 横行穿过两侧颅底或纵行贯穿前、中、后颅窝,并常累及鼻窦或乳突气房,可引起 以下临床表现: 1)前颅窝骨折:常可引起脑脊液鼻漏或气颅,眼眶周围呈紫色淤斑(俗称熊猫眼), 有的还可引起嗅觉障碍、眼球突出、不同程度视力障碍。 2)中颅窝骨折:往往可以造成脑脊液耳漏,听力障碍和面神经周围瘫痪、耳后迟发 性淤斑,若骨折伤及海绵窦可出现伴随脑神经损伤征象,有的可引起颈内动脉假性 动脉瘤或海绵窦动静脉瘘。 3)后颅窝骨折:可以表现为颈部肌肉肿胀,乳突区皮下迟发性淤斑及咽后壁黏膜淤 血、水肿等征象。
颅骨损伤
【CT表现】 1.直接征象: 1)CT在骨窗像上能清晰显示较深的凹陷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及穿透性骨折,可以 了解碎骨片部位、范围、数目、大小,测量出凹陷性骨折的深度。但是对于无分离 的线形骨折或较轻的凹陷性骨折CT观察有时有一定的难度,要特别注意和血管沟、 颅缝及神经血管孔等结构区别。 2)可以发现并发的颅内外血肿。 3)CT检查易发现颅底骨折。 4)观察颅缝分离往往需要双侧对比,一般标准为双侧颅缝相差1mm以上、单侧缝 间距成人大于1.5mm、儿童大于2mm以上即可诊断。颅缝分离可发生于各缝,以 人字缝为多,常合并线形骨折。
颅脑外伤 CT影像诊断
颅骨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硬膜下积液—脑内损伤
颅骨损伤 颅骨损伤(skull injury)包括骨折和颅缝分离。颅骨骨折的 分类按部位可分为颅盖骨折及颅底骨折;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 相通,分为闭合性骨折及开放性骨折;按骨折的形态不同又可以 分为线形骨折、凹陷骨折、粉碎骨折等。颅缝分离是颅骨损伤的 另一种形式,较为少见,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且常与线形骨折 合并发生。
颅脑外伤的CT诊断
弥漫性轴索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在颅 脑外伤中, 脑外伤中 , 由于脑灰白 质受到剪切力作用时引 起的弥漫性神经轴索损 伤 。 常表现为弥漫性脑 肿胀和散在小挫裂伤 ,,常位于中央或周 灶 ,, 常位于中央或周 边的灰白质交界处、 边的灰白质交界处 、 脑 白质、 基底节区、 白质 、 基底节区 、 髕 胝 体和大脑脚处。 体和大脑脚处 。 挫裂伤 灶也可很少甚至没有, 灶也可很少甚至没有 , 仅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 仅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 , CT检查诊断困难 MRI检 检查诊断困难, CT检查诊断困难,MRI检 查有助于诊断。 查有助于诊断。
对冲伤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 指伤后即刻未发生颅内出 血,而发生于伤后数小时 甚至数天的血肿。 甚至数天的血肿。迟发性 颅内血肿90% 90%以上发生于 颅内血肿90%以上发生于 伤后24小时以内。 24小时以内 伤后24小时以内。脑挫裂 伤患者经临床处理仍处于 昏迷, 昏迷,有颅压增高及症状 加重时, 加重时,应警惕迟发性颅 内血肿,及时复查CT。 内血肿,及时复查CT。 CT
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血肿的特点: 硬膜外血肿的特点: 出血急, 80% 以上为急性; 1 ) 出血急 , 80 % 以上为急性 ; 2 ) 血肿较为局限,常不跨越 血肿较为局限, 颅缝, 颅缝 , 但矢状窦破裂的血肿 可跨中线; 可跨中线 ; 3 ) 局部脑组织受 压明显, 压明显 , 而中线结构移位相 对较轻; 常有骨折并存; 对较轻 ; 4 )常有骨折并存 ; 5 ) 70% 以上因颞骨骨折脑膜 70 % 中动脉及分支破裂所致; 中动脉及分支破裂所致 ; 6 ) 血肿源于静脉破裂时可为急 性或慢性; 性或慢性 ; 7) 慢性硬膜外血 肿壁机化后形成的纤维组织 膜可钙化。 膜可钙化。
颅脑外伤的CT、MRI诊断
CT+MR: ⑴开始CT可正常 ⑵20%~50%有异常 脑干、灰白质交界处点状小出血灶,脑肿胀 ⑶复查时上述改变更明显 ⑷MR T1——改变不明显 T2——多灶性高信号灶(灰白质交界处) ⑸如出血明显 T1——有出血的信号改变 T2——年余后,有灶状低信号改变 脑萎缩
⒉脑皮质挫伤 在脑外伤中多见,外伤机理同前脑皮质表浅部 针尖大,线状出血。 部位:脑回→硬膜嵴,骨嵴处多见颞极,脑下表 面,侧颞皮质额极,脑回顶叶凸面。
脑出血
T1WI
T2WI
等、或低 高、或低
灶周水肿
无 有(高)
急性颅内出血 等信号 恶急性内出血 高信号 慢性 高Ⅰ
高Ⅰ与水肿之间见低信 号条,灶周低信号环
⒋混合性血肿 指外伤后,颅内形成两种以上的血肿 硬膜下+脑内 硬膜外+硬膜下 硬膜外+脑血 或三种并存
⒌脑室内出血
⑴脑室内积血 可源自周围的出血破入脑室内 或室管膜出血破入脑室内 或脉络丛出血所致
慢性硬膜下血肿 颅骨内板下新月表,或梭形, 混杂密度或低密度影
MR表现:
硬膜下血肿的信号改变,随期岭而异,与脑内,EDH相 仿 急 性 : 完 整 的 RBC 中 全 有 去 氧 血 红 蛋 白 → T2 缩 短 →T2→低信号区 T1→血肿信号与脑实质相仿,等信号 占位效应 亚急性:去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溶血 形成T1缩短→高信号 形成T2缩短→高信号(此在CT上为待密度) 慢性:早期慢性SDH同亚急性信号改变 中晚期→高铁血红蛋白继续氧化变化→血红素 T1→信号仍高于脑脊液 T2→高信号
⑹CTA、MRA、DSA可见颈内A--海绵窦瘘 眼上V显影,增粗。
2.外伤性夹层动脉瘤 CT: ⑴颈动脉出现2种密度 可出现小月牙形稍高密度 ⑵供血区——脑梗塞 ⑶CTA、MRA——颈动脉血管变窄 夹层 ⑷DSA——血管狭窄,闭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表现: 1、损伤局部脑水肿表现为低密度。 2、小出血灶表现为低密度区中散在点状高密度。 3、脑内血肿以高密度区为主。
• CT表现:ຫໍສະໝຸດ • 4、水肿和出血导致同侧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 移位。 • 5、常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大脑纵裂池、 脑池脑沟密度增高。 • 6、可合并存在脑梗塞。 • CT检查可随时观察脑实质损伤情况的演变过程。 • 所以外伤病人一定要根据临床表现,及时复查。
硬膜下血肿
• 发生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为脑外伤较常见的 一种病变。根据血肿形成的时间及临床表现可将 硬膜下血肿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型。 • CT表现:1、颅骨内板下新月形影,几乎均为高 密度,但严重贫血者或蛛网膜破裂,脑脊液进入 血肿者为等密度或低密度。 • 2、血肿范围较广,可跨越颅缝,甚至可覆盖一 侧整个大脑半球。 • 3、半数并发脑挫裂伤,少数与硬膜外血肿并存。 • 4、占位效应较明显。
硬膜下积液
• 又称硬膜下水瘤,是指由于外伤引起蛛网膜撕裂, 脑脊液流入硬膜下隙所致,占颅脑损伤的 0.5%~1%。急性型在伤后数小时或数日内形成, 较少见;慢性型在伤后数个月甚至数年后形成, 相对比较多见。常发生在老年人和儿童,双侧多 见。 • CT表现:1、位于颅骨内板下,呈新月形。 • 2、密度较均匀一致,接近脑脊液密度。 • 3、脑实质受压。 • 4、无或只有轻微的占位征象。 • 5、发生在老年人,应与脑萎缩鉴别。
颅内血肿
• 严重脑挫裂伤出血超过15ml,可形成脑内 血肿。 • CT表现:1、新鲜血肿表现为均匀一致高密 度区,CT值为60~80HU。 • 2、血肿周围常有一低密度环---脑水肿 • 3、有占位效应。在出血后3~7天最明显, 16日左右占位效应开始减轻。
脑挫裂伤
• 指颅脑外伤所致脑组织的器质性损伤,常有旋转 力作用所致。常表现局部脑水肿、坏死、液化和 多发小出血灶。出血量超过15ml可形成脑内血肿。 常伴发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板骨折。 • • • •
常见颅脑外伤的CT诊断
山东省临朐县海浮山医院 医学影像科 聂西涛
常见颅脑损伤的CT表现 常见颅脑损伤主要有以下几种:
• • • • • • •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积液 颅内血肿 脑挫裂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弥漫性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
• 约占各种颅脑外伤血肿的1/3。它是指外伤后在 硬脑膜与颅骨之间发生的出血或血栓形成,大多 数是骨折引起脑膜中动脉破裂所致,少数为静脉 窦破裂所致。临床上部分病例有典型的意识表现: 即外伤后发生原发性昏迷-中间意识清醒-继发 性昏迷。 • CT表现:1、颅骨内板下双凸形高密度区。血肿 内可见气泡,边界锐利。 • 2、常伴有骨折。 • 3、范围较局限,通常不跨越颅缝。 • 4、占位效应较轻。
弥漫性脑损伤
• 是因旋转力作用导致:弥漫性脑水肿,弥漫性脑 肿胀和弥漫性脑白质损伤。 • CT表现:
• 1、弥漫性脑水肿和脑肿胀均表现为脑实质密度 减低,脑室系统对称性变窄,脑沟及脑裂消失。
• 2、弥漫性脑白质损伤可在脑灰-白质交界处出 现不对称小出血灶。
外伤当时CT
外伤第二天复查
蛛网膜下腔出血
• 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占 急性脑血管病的7%~15%。临床上可将其分为 外伤性与自发性两类。 • CT表现: • 1、典型表现:基底池、侧裂池及脑沟内呈广泛 高密度铸型,一般在出血内一周显示率高。 • 2、可伴有脑内血肿、脑室内血肿或硬膜下血肿。 • 3、可伴发脑积水,约占20%。与脑室内积血有 关。 • 4、可伴有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