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声音的特性。
3.鼓励学生运用声音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如何改变声音的高低和大小?”等,引发他们对声音特性的思考和探究。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声音的特性。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运用声音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声音提示器、制作一个声音屏蔽器等,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声音特性的关注和兴趣。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声音实例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声音特性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声音的特性。
2.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声音的特性。
3.小组合作:设计小组实验和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探究声音的特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所学内容,巩固和加深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2.总结声音特性的关键点和影响因素,为学生提供清晰的认知框架。
3.强调声音特性的实际应用和意义,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

声音的特性知识点精析1.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方面。

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4.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

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5.人的听觉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 Hz到20000 Hz之间.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考点概览声音的特性是声现象的主要内容,也是声现象重要知识点.中考题中,考查声音特性考题出现频率很高。

在声音特性三个主要知识点中,考查音调和音色较多,主要关注点是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与物体的结构有关,同一物体,当其结构发生变化时,其振动频率也相应跟着变化,也就是说音调也会发生变化(如乐器的演奏、瓶中水量多少等);对于音色,音色是不同物体所独有的特征,相同材料和结构的两个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会相同,就像人的指纹一样,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音色,所以辨别不同物体声音靠的是音色,在中考考题中此类问题出现的频率很高。

至于响度也会出现在考题中,但相比前两个考点,响度出现的概率稍低。

对于音调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人耳所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20Hz~20000Hz;二、超过20000Hz叫超声波(蝙蝠发出的声波);三、低于20Hz叫次声波(地震波);四、不同动物听觉范围不同。

1.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和音调有关词语有:歇斯底里、尖叫、男高音、女高音、声音低沉等等。

在中考题中,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活动、现象、诗词与声现象知识点结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的题目,出现的较多,属于高频考点,在复习中应多搜集这类问题.2。

声音的响度:响度也就是声音的大小,响度是由物体振动振幅决定的,物体振动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也就是说声音越大。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3.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声音特性的形成原因。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实验装置,如音叉、扬声器等。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不同声音特性的变化。
2.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声音特性的相关问题。例如,讨论不同乐器演奏时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变化原因;探讨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规律等。
2.设计评价指标,对学生在课堂表现、实验操作、问题解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自我改进意识。
3.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段音乐演奏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声音的美妙。同时,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不同声音,如钢琴、小提琴等,激发他们对声音特性的好奇心。
3.创设生活情境,如讨论手机铃声设置、音响设备调试等,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声音特性的应用。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原因、传播方式以及声音特性的影响因素。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声音的特性,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理解它们的概念和含义。
2.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能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声音现象。
3.培养学生运用声音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说课稿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精炼性和风格的简洁性。板书将包括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影响因素及其关系图。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供清晰的视觉支持。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采用清晰的字体、颜色和线条,以及图示和符号来表达复杂概念。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和对声音的初步认识。他们可能已经了解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对其特性及影响因素可能较为陌生。在学习障碍方面,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声音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响度与音调、音色的区分。此外,对于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部分,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验设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接着,讲解每个特性的影响因素,如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和距离的关系、音色与发声体本身的关系。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引入生活实例:通过播放各种声音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声音的特性,引发学生对声学知识的兴趣。
2.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共同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是物理学中声学部分的内容。本节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位于声音现象的学习单元,承前启后,为后续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等知识打下基础。主要知识点包括: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2.强调作业的完成要求,如字数、观点明确等。
3.提醒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热爱。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知声音的特性。这种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
2.实验演示与小组讨论相结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声音的特性,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讲授声音的特性时,不仅介绍理论知识,还联系实际应用,如音乐、电话、噪声控制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实践的情感态度,树立学生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以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实例导入,如播放不同乐器的音频,让学生分辨音色;展示噪声污染的图片,让学生讨论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4.教学评价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同时,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鼓励学生欣赏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教学策略灵活多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课堂氛围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助力学生持续发展。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2.2声音的特性 图文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2.2声音的特性 图文课件 (共31张PPT)

2.如图所示,医生使用听诊器是因为( ) C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 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 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解析: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音色与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的响度由物体 振幅决定,还与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 关.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 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传入人 耳的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 ,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故选C.
3.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 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 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 发出的嗡嗡声( ) A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解析:.已知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 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 因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所以不带花蜜的 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的 音调高.故选A.
狗 60Hz

150 000Hz
1.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2.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3.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次声波 的危害
核爆炸
次声
导弹发射
火山
次声
地震
风 暴 与 海 啸
发生次声波的现象有: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 以及某些机器工作……
小组讨论 吹奏笛子时,是怎样改变音调的? 通过范围。从 20Hz到20000Hz的声音大多数人能听 到。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通过小组讨论的成果展示,可以评价学生对声音特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观察他们是否能够有效地沟通和合作,以及他们是否能够提出有意义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可以评价学生对声音特性的基本概念、产生原理和传播过程的理解。测试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环节中表现出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过程方面。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实验指导和示范,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并理解实验背后的原理。
此外,我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发现,部分学生不愿意积极参与讨论,而是选择保持沉默。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计划设计更具挑战性和启发性的讨论题目,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 不同介质传播速度
3. 声音特性的实际应用
- 音量调节:振动幅度
- 隔音:材料、结构
4. 实验操作:观察声音特性变化
- 尺子振动:音调变化
- 球体碰撞:响度变化
5. 小组讨论:声音特性的应用
- 音乐、通讯、建筑等领域
- 解决实际问题:噪音减少、音质改善
6. 总结回顾:声音特性的重要性和应用
- 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3)运用声音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学生可能不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需要通过生活实例、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声音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 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声音的特性,如音调、响度和音色。例如,可以使用不同长度的尺子进行振动,观察音调的变化;使用不同大小的球体进行碰撞,观察响度的变化。

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孩子们对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

因此,我设计了一节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课程——《声音的特性》。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生动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区分它们。

同时,我还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 学会区分和辨别不同声音的特性。

3. 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特性的理解和实践应用。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乐器、声音材料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声音材料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听辨其中的音调、响度和音色,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声音的特性。

2. 实践活动1:让孩子们用手指敲击不同的乐器,观察和记录它们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3. 实践活动2:让孩子们用声音材料,尝试制作不同的声音效果,并分析其中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五、活动重难点1. 实践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并能够应用到实际中。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声音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运用到实际中。

但在活动中,我也发现部分孩子对声音的辨别能力较弱,需要加强训练。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孩子们尝试自己制作声音材料,或者进行声音特性的比赛,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并能够应用到实际中。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引入环节的设计:我选择了播放一段孩子们熟悉的音乐作为课程的引入,目的是激发他们的兴趣,并让声音的特性以一种自然和亲切的方式呈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5.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声音现象,如音乐、噪声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特性。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的变化,如调整音量、改变音调等。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声音的特性和应用,如电话通话、音响设备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声音的基本特性,能够辨别不同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从而提高对声音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设计上,我以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评价上,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报告、课堂提问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区分和辨别它们。
2.掌握影响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因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导入方式贴近生活,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2.实验演示: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特性的变化,如音量、音调和音色。实验演示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

2-2 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36张PPT)

2-2 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36张PPT)
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响度呢?
响度
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 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响度
物理学中用振幅(amplitude)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除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外,还跟
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 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 用喇叭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声音传播得更远此。
音色
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影响声音的响度。 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
还是能够分辨出它们的不同。 这表明在声音的特性中还有一个特性是十此时乙杯 不能发出声音 B. 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 能发出声音,产生了共鸣 C. 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甲的音调较低 D. 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乙的音调较低
课堂讲解
例3:【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当两个发声频率相同的物体,彼此相隔不远时,如果 其中一个物体发声,另一个也有可能跟着振动,这种现象,就叫做“共鸣”。
音色(musical quality)。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 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音色
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 用计算机播放这几个声音片段,边听边比较它们的波形有何 异同。
音色
观察上面的声音波形可以知道,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 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频率相同;但是波的形 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2.2 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52张PPT)

2.2  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52张PPT)
D
达标练习
5.关于如图所示声波,说法正确的是( )频率相同,振幅相同,波形不同,音色不同 B.频率相同,振幅相同,波形不同,音调不同 C.频率相同,振幅相同,波形不同,响度不同 D.频率不同,振幅不同,波形不同,音色不同
A
04
课堂总结
1. 声音的三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频率决定音调,频率高音调高。频率单位是Hz。人能听到20Hz到20000Hz的声叫做声音。声音、超声、次声统称为声。 2.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振幅决定响度。物体的振幅大,产生声音的响度大。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跟发声体的响度有关,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新知讲解
科学世界 乐音和乐器 在河南舞阳出土的8000多年前的贾湖骨笛,可以吹奏出七声音阶,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管乐器( 如图所示)。单簧管、双簧管和各种号也是常见的管乐器。
新知讲解
科学世界 乐音和乐器 在大型乐团演出时,我们经常能够见到上面介绍的一些乐器。
新知讲解
一、音调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ertz), 简称赫,符号为Hz。如果一个物体在1 s内振动100次,它的频率就是100 Hz。
新知讲解
一、音调 为了直观地了解物体振动发声的情况,我们可以将声音的波形用示波器、计算机或手机等展现出来。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想想做做 当伸出的长度减小到一定程度时,拨动钢尺就能听到较为清楚的声音,注意听它的音调。继续缩短钢尺伸出的长度并拨动钢尺,观察音调的变化。分析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它振动的快慢之间的关系。
新知讲解
点拨 在研究音调时,我们用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来搜集信息,也就是在观察。科学研究中,观察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要真实而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研学案

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研学案

第2节《声音的特性》研学案班别姓名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2)知道乐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3)常识性了解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的范围。

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

(4)知道回声的产生条件及其应用。

2、重点:1、能对生活中乐音的三大特征进行辨别。

2、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二、自主学习:【知识回顾】3、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产生的。

4、声音传播需要。

、、都可传播声音。

5、声音在中传播最快,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m/s。

三、预习活动阅读课本p32.——-p.35.中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6、音调:物理学中来表示物体的振动的快慢,它的单位是,它决定声音的,越高,音调越高。

7、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频率是Hz到Hz。

通常把高于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

低于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

8、声音的叫响度。

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有关。

9、我们通常分辨讲话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都相同,也可分辩出它们的不同,原因是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它与发声体的和有关。

10、、、是反应声音特征的三个物理量,常将™叫做声音的三要素。

四、合作与探究11、活动探究一:哪些因素影响声音的音调?(1)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

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观察到的现象:钢尺伸出桌边越短,钢尺振动得越,听到的声音。

(2)用硬纸片分别快慢不同地划过梳子的齿,比较声音的音调。

以上两个实验说明:。

(3)改变同一根琴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比较音调的高低。

结论:振动越,频率越,音调越。

振动物体的长度越,音调越高,振动物体的粗细越,音调越高,振动物体拉得越,音调越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共39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共39张PPT)
A.甲、乙、丙的响度相同 B.甲、乙、丁的音调相同 C.丙的音调最高 D.甲、丁可能是同一个音叉的声音波形图
【解析】 A.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振动的幅度相同,故响度相同, 正确;B.相同时间内,甲、乙、丁振动的次数相同,频率相同,所以它们的音调 相同,正确;C.相同时间内,丙图振动的次数最少,频率最小,所以丙的音调最 低,错误;D.甲、丁波形的形状相同,说明它们的音色相同,可能是同一个音叉 的声音波形图,正确。选 C。
【点悟】 此题考查了同学们对乐音三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综合题。 【易错警示】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和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音调是指 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材料和结构影响音色。
【变式训练】 [2017·云南]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 音调 ;根据乐器发 声的 音色 ,可以听出是什么乐器在演奏。(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解析】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琴弦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 音调越高,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音调;不同乐器、不同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
A.音色变了 B.音调变了 C.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D.后排同学听到的与前排同学听到的相同
【解析】 吹吸管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吸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不断地剪 短,空气柱越短,吸管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其材料没有变,所以音色是不变的, 故 A 错误,B 正确;据 A 分析可知,此时的发声是空气柱的振动,不是声带的振 动,故 C 错误;后排同学距离老师比较远,故听到声音的响度会变小,而前排同 学听到的声音相对较大,故 D 错误;故选 B。
当课 堂时 测作 评业
1.(对应例 1)[2017·福建福州模拟]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相

《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声音的基本特性,如音调、响度、音色,并能进行简单的描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对声音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探究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及变化规律,如音调、响度、音色的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音叉、橡皮筋、钢尺、多媒体设备等。

2. 课件:声音特性的图片和视频。

3.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自行录制不同的声音,并尝试分析其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些与声音有关的物品,如锣、鼓、音叉、小锤等,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些物品的特点。

2. 提问:什么是声音?请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3.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音的特性。

二、学习目标1. 了解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

2. 学会使用仪器测量声音的响度和音调。

3. 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三、实验探究1. 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a. 让一位同学用小锤轻敲鼓面,其他同学将耳朵贴近鼓面听,有什么感觉?思考并回答“响度可能与振幅有关”。

b. 让另一位同学用小锤用较大力度敲击鼓面,其他同学再听,感觉有什么不同?思考并回答“响度可能与距离有关”。

2. 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a. 让一名同学用手拿住一根橡皮筋,用不同的力度弹拉,其他同学听声音的高低有什么不同?思考并回答“音调可能与频率有关”。

b. 再用不同的乐器(如二胡、小提琴等)拉奏,让学生感受其音调的不同。

3.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总结出响度和音调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四、新课教学1. 响度: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 音色:声音的特性,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主要内容包括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声音的基本概念和传播条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声音的特性,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影视等作品的欣赏水平。
2.使学生认识到声音特性在人际沟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3.通过探究声音的特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创设生活情境,如在教室里讨论如何通过声音辨别物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声音特性。
3.设计实验情境,如通过调整琴弦松紧程度,让学生观察音调的变化,从而理解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如何提高音响设备的音质?”等。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为什么声音会随着距离变小而变大?”等疑问,教师要给予耐心解答。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在探究声音特性的过程中,学生要思考自己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是否合理。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的持续成长提供指导。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声音特性时,往往混淆概念,难以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旨在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贴近生活的实例和互动实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声音的特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 声音的特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节声音的特性声音有自己的特性,体现在音调、响度和音色。

具体如下:一、音调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物体振动得快,发声的音调就高;振动得慢,发声的音调就低。

2、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赫(兹)Hz 。

4、音调低(频率小)的声波的波形稀疏一些(如甲图);音调高(频率大)的声波的波形密集一些(如乙图)。

5、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1]、低于20次/秒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次/秒的叫超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与人往往不同,一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

二、响度1、响度:声音的强弱。

2、振幅:物体的振动幅度。

3、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4、人听到声音响亮的因素: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三、音色1、音色:由发声物体本身[材料、结构]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2、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3、不同声源的音色是不同的,即波形图的形状不一样。

四、示波器中的波形图反映出的声音三个特性。

1、波形的疏密:可以反映声音的音调;[下面3个图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波的个数相等,所以音调相同。

]2、波形的振幅(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反映了声音的响度;[下面3个图上下的振相等,所以响度相等。

]3、波形的形状:可以反映声音的音色。

[下面3个图的波形状不一样,所以音色不一样。

]【典型例题】类型一、声音的特性1.一般来说老虎和小鸟的叫声都不同,其中的叫声音调高,说明了它的声带振动的比较大;而的叫声响度大,说明了它的声带振动的比较大;另外,老虎和小鸟的叫声的也不同。

【思路点拨】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强弱,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不同的物体振动发声时,音色一般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课
人教版八上物理
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牡丹江市第六中学
张丽芳
§2.2《声音的特性》
牡丹江六中张丽芳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首先通过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和探究体验熟悉声音的三种不同特征,另外,是以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初学物理,积极性很高,热度充足,在但是在实验方法和环节的把握上不够成熟;学生对声音较为熟悉,而对其特征、规律缺乏认识;学生的直观感性思维较好,而对音调、音色等的抽象思维不够。

需要老师的有效引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材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声音的特性这一节比较重要,是声现象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教材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际知识。

2、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2)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3、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

(2)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实验器材】
1、教师演示
吉他、笛子、小鼓、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木梳、装水的瓶子等
2、学生分组格尺、橡皮筋、纸盒、刻度尺。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在杯子里不断地倒入水,同时用同样的力敲打杯子的同一个部分,感受声音的不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拿着纸壳刮梳子齿、用不同的力拍手,让学生感受声音有什么不同。

从而引入新课——声音的特性(板书课题§2.2 声音的特性)进行新课
一、音调
引入:播放男中音和女高音的演唱,让学生说出得出什么结论,引入音调。

师:引导学生总结出音调的定义。

提出问题:影响音调的因素是什么呢?
学生:猜想、利用格尺完成书上的2.2图的探究实验。

学生:汇报实验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得出的实验结论。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板书)
那么能不能用一个物理量来表示振动的快慢程度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9-20页,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多少?他们有什么用处?
(以上问题利用投影)
老师先引导学生回答,再讲解:
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板书)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板书)
3.实验表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
物体振动慢──频率低──音调低。

(板书)
4.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赫兹~20000赫兹(板书)(其中最敏感的频率是3000赫兹;老年人的听觉会衰退;20赫兹是听觉下限~20000赫兹是听觉上限)
5.超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声。

次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

(这两种声,人是听不到的)(板书)
6.超声波特点:能量大,沿直线传播。

超声波利用:(1)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成像(B超)。

举例:如何探伤;B超原理。

(2)超声处理──利用强超声波的高能量。

举例:空气加湿器;超声洗牙、洗工件;超声钻孔。

次声波(又叫亚声波,大致范围:10-4~20赫兹)产生:火山爆发、地震、极光、海啸、台风、雷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还有,核爆炸、火箭发射、化学爆炸、机器工作时也能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次声波特点:传播的距离远,而且不容易被吸收。

次声波利用: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用于预测自然灾害。

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现象和应用:有一些动物有完善的发射和接受超声波或次声波的器官。

超声波如:蝙蝠、海豚(要说明它们是如何利用超声波的)、猫、狗次声波如:大象(解释章首图,讲海啸中大象救人的故事)
在故事中,让学生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

[师演示] 以上讲完后,用示波器来演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

一起来看教材上的“想想议议”。

引导学生分析,蝴蝶、蜜蜂、蚊子的飞行特点,频率的高低,是否能听到。

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大小的不同。

二、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板书)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响度和振动的哪方面有关?先引导学生猜想用力轻敲和重敲音叉观察有什么不同?
得到的结论是:振幅大,响度大;振幅小,响度小。

(板书)
声音的大小还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说出依据。

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板书)。

举例:听喇叭广播,远近听声音大小不同。

以上,我们共同研究了声音的两个特性:音调和响度。

[师演示]用吉他来演示,声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征。

用力拨粗弦──音调低,响度大。

轻轻拨细弦──音调高,响度小。

可见: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

讨论:(1)蚊子与黄牛的叫声。

(2)1234567(老师唱出音调)指的是音调还是响度?
[生做小游戏]前排指定一位同学不许回头,后面的同学指到谁,谁说一句话。

让前排指定同学判断是谁的声音。

[师做]在桌子底下分别敲鼓和音叉,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学生回答后,引出问题:我们是怎样区分开不同的声音的?这是由于音色不同。

三、音色(板书)
1.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又叫音品。

(板书)──这是声音特征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为什么每一种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色都不同呢?
2.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决定的。

(板书)人也有各自的音色,但人的一生中,随着年龄的不同,音色会发生改变。

[示波器演示]音叉、吉他、笛子同是C调1的波形: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波形长相也会各有不同,即音色不同。

小结本课: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振动频率;响度──振幅;音色──不同发声体。

(板书)
作业:
1.阅读“科学世界”,把三类乐器的特点归类。

2.“动手动脑学物理”。

3.利用身边物品,制作一件简单乐器,并说明发声原理,以及如何调节音调、响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