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性味、归经、功效整理

合集下载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全)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全)
栀子
苦,寒。归心、肝、胃、肺经。
5—15g
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夏枯草
苦、辛,寒。归肝经.
10—15g
清泻肝火,解毒散结.
2.清热燥湿药
黄芩
苦,寒。归肺胃胆、大肠膀胱经.
5-15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
苦,寒.归心、胃、大肠、肝经.
2—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3-9g
大补元气,补益脏气,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党参
甘,平。归脾、肺经。
10-30g
补益肺气,补血,生津。
太子参
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
10-30g
补气,养阴。
黄芪
甘,微温。归脾、肺经.
10—15g
补脾升阳,益肺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白术
甘、苦,温。归脾、胃经.
6—12g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3—9g
行气止痛。
香附
辛、微苦,平。归肝、三焦经.
6-9g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川楝子
苦,寒。归肝、胃、小肠经.
3—10g
行气止痛,疏肝泄热,驱虫,止痒.
消食药
山楂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10-15g
消食化积,活血散瘀.
莱菔子
辛、甘,平.归肺、脾、胃经.
6—10g
消食行气,降气化痰。
鸡内金
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开窍药
麝香
辛,温。归心、肝经。
.03—0。1
开窍醒神,活血止痛,(通经,催产)。
冰片
辛、苦,微寒。归心、肝经。

中药性味、归经、功效整理

中药性味、归经、功效整理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淡豆豉: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

解表除烦。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天花粉:苦、微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栀子: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

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除烦,利尿。

决明子:甘、苦、微寒,归肝、肾、大肠经。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竹叶:甘、辛、淡,寒。

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清热燥湿药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胃经,清热燥湿,泻肝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水牛角:咸、寒,归心、肝、胃经。

清热、凉血、解毒。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甘,寒。

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寒。

归肺、心胆经。

清热解母肖痈散结,疏散风热。

大青叶:苦,大寒。

归心、肺、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苦,寒。

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咸,寒。

归肝、肺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全)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全)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全)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3-10g 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水退肿。

桂枝 3-10g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 5-10g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荆芥 5-10g祛风解表,止痒,透疹,炒炭止血。

防风5-10g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

羌活3-10g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2.发散风热药薄荷3-6g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6-12g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

蝉蜕5-10g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5-10g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 3-10g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葛根10-15g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石膏 5-15g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夏枯草10-15g清泻肝火,解毒散结。

2.清热燥湿药黄芩苦,寒。

归肺胃胆、大肠膀胱经。

5-15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苦,寒。

归心、胃、大肠、肝经。

2-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

归肝胆、大肠肾膀胱经。

6-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3.清热解毒药治湿热病药金银花微苦辛甘,寒。

归肺心胃大肠经。

10-15g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辛,寒。

归心肺、小肠经6-15g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板蓝根 10-15g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10-30g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利湿热。

鱼腥草辛,微寒。

归肺经 15-30g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白头翁苦,寒。

归大肠经。

6-15g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治咽喉肿痛药射干 6-10g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4.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甘、苦、寒。

归心肝、胃、肾经。

10-30g 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玄参甘、苦、咸,寒。

归心肺胃肾经。

20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20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20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1鹿角味咸,性温;归肾、肝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行血消肿的功效。

主治肾虚腰脊冷痛,阳痿遗精,崩漏,白带,尿频尿多,阴疽疮疡,乳痛肿痛,跌打瘀肿,筋骨疼痛。

内服:煎汤,5-10g;研末,每次1-3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磨汁涂、研末撒或调敷。

熟用偏于补肾益精,生用偏于散血消肿。

注意事项:1、阴虚火旺者禁服。

2、《本草经疏》:无瘀血停留者不得服,阳盛阴虚者忌之,胃火齿痛者不宜服。

3、《得配本草》:命门火炽,疮毒宜凉者,并忌之。

2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

主治肝血亏虚,月经不调,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

内服:煎汤,5-12g;或入丸、散。

大剂量可用15-30g。

平肝阳宜生用;养肝柔肝宜炒用。

1、中药配伍禁忌:恶芒硝、石斛,畏鳖甲、小蓟,反藜芦。

2、中西药配伍禁忌:(1)不宜与降血压药合用,以防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等。

(2)不宜与强心苷药物合用,药效累加,增加毒性。

(3)与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药物合用可增加出血倾向。

(4)茶碱可以减弱白芍对肠收缩的抑制作用,不宜同用。

注意事项:1、白芍属寒凉之品,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妇人月经不调属虚寒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气虚自汗,阳虚汗出者忌用。

2、白芍酸寒收敛,伤寒病在上焦之阳结、疹子忌用。

3、白芍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昏迷患者忌用;婴幼儿、老年人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4、孕妇产后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3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功效。

主治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证,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等。

内服:煎服,10-20g,大剂量30-60g。

固表止汗、托疮排脓、生肌敛疮、利水退肿宜生用,补脾益气升阳宜炙用。

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及功效大全

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及功效大全

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及功效大全中药自古以来就被广泛运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独特的性味归经和功效。

对于了解中药的特性和应用,掌握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及功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及功效。

1. 人参性味:甘、微苦,平。

归经:归肺、脾经。

功效:益气、生津、健脾胃、补肺、安神。

2. 陈皮性味:苦、辛,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化痰、行气、解郁、消食。

3. 当归性味:辛、甘、温。

归经:归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养颜、润肤。

4. 黄连性味:苦、寒。

归经:归心、胆、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5. 丹参性味:微苦、微甘,微寒。

归经:归心经。

功效:活血、消炎、壮脉、化瘀。

6. 大黄性味:苦、寒。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效:泻下通便、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7. 灵芝性味:甘、平。

归经:归心、肝、脾经。

功效:养心安神、活血、益气、抗衰老。

8. 白芍性味:苦、酸,稍凉。

归经:归肝、脾经。

功效:活血调经、养肝护肝、收敛止血、缓解痛经。

9. 当归性味:甘、苦,温。

归经:归肝、心、脾经。

功效:活血、调经、养颜、滋补肝脾。

10. 川芎性味:辛、温。

归经:归肝、脾经。

功效:活血化瘀、行经止痛、舒肝理气。

11. 熟地黄性味:甘、淡苦,平。

归经:归心、脾、肾经。

功效:益气养血、滋阴补肾、润燥生津。

12. 甘草性味:甘、平。

归经:归心、脾、肺、肾经。

功效:益气补中、和中止痛、调和各种药物。

以上为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及功效的简要介绍。

中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是通过长期的药物实践总结而来的,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体质进行合理搭配和使用。

因此,在使用中药前,最好咨询专业医师或药师的意见,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草药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

草药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

草药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一、性味归经草药的性味归经是指草药在中医理论中所具备的性味属性,以及对应的归属的经络系统。

下面是一些草药的性味归经的常见分类:1.寒草药:性味辛苦而寒,归经为肺经、心经、胃经、大肠经。

2.凉草药:性味辛苦而凉,归经为肺经、胃经、大肠经、心经、肝经、胆经。

3.温草药:性味辛辣而温,归经为脾经、肾经、小肠经、三焦经、膀胱经。

4.热草药:性味苦辛而热,归经为心经、胆经、大肠经、膀胱经。

5.平草药:性味平和,归经为肝经、心经、胆经、小肠经、三焦经、膀胱经。

二、功能主治草药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病症。

下面是一些常见草药的功能主治:1.人参:补气养血,益心脾肺肾,主治气虚乏力、脾胃虚弱、心脏疾病等。

2.甘草:益气养阴,调和诸药,主治气阴两虚、乏力、咳嗽等。

3.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主治气血不足、痛经、血虚等。

4.阿胶:补血养颜,滋阴润燥,主治血虚眩晕、面色苍白等。

5.黄芪:补气固表,提高机体免疫力,主治气虚乏力、病后虚弱。

除了上述草药外,还有许多具备不同功能主治的草药,必须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选择和搭配使用。

三、注意事项在使用草药治疗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被重视:1.用药剂量:必须依据医生的建议和处方用药,不要超过剂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适量饮水:用草药治疗时,饮水要适量,不可过多或过少,以保持体内水液平衡。

3.配伍禁忌:某些草药在配伍时存在禁忌,应避免同时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相互制约。

4.孕妇禁用:孕妇在服用草药前,必须咨询医生的建议,因为某些草药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了解草药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的知识对于正确使用草药进行治疗十分重要。

但请注意,在使用草药之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使用。

同时,也要注意遵守草药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中草药资料大全

中草药资料大全

中草药资料大全中草药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为您提供中草药的详细资料,包括各种中草药的名称、性味归经、功效与用法等,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中草药。

一、黄芪【名称】黄芪【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功效与用法】有补中益气、托毒生肌、益血化痰、利尿通淋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欲不振、腹泻、肢体困重等症状。

常用于气虚引起的脾胃虚弱、大便溏泄、肢体无力等。

【注意事项】脾胃伤湿者慎用。

孕妇及体内热邪壮盛者忌用。

二、当归【名称】当归【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脾经【功效与用法】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养肝明目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经痛、眩晕等症状。

常用于月经不调、经痛等妇科疾病的治疗。

【注意事项】血热及痰湿者忌用。

血瘀者慎用。

三、人参【名称】人参【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肺经【功效与用法】有补气养阴、生津益胃、宁神安眠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气虚引起的乏力、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

常用于虚劳乏力、食欲不振、失眠等病症的治疗。

【注意事项】痰湿壅盛及外感风寒者忌用。

心脾虚弱者慎用。

四、荆芥【名称】荆芥【性味归经】辛,温,归肺经【功效与用法】有散风散寒、止痛化痰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鼻塞等症状。

常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流感、鼻塞等病症的治疗。

【注意事项】阴虚壮热、痰湿者慎用。

孕妇忌用。

五、白芍【名称】白芍【性味归经】酸,苦,凉,归肝脾经【功效与用法】有活血止痛、调经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痛经、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等症状。

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的治疗。

【注意事项】阳虚及血瘀者慎用。

孕妇忌用。

以上仅为中草药资料中的部分内容,中草药种类繁多,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并结合个人体质情况使用。

在使用中草药时,应注意剂量的控制和合理搭配,遵循医嘱,并注意草药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总结:中草药资料是帮助人们了解和使用中草药的重要参考,通过对各种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与用法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草药并正确使用。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全)之欧阳引擎创编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全)之欧阳引擎创编
肉桂
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
1-5g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吴茱萸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1-5g
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
理气药
陈皮
辛、苦,温。归脾、胃、肺经。
3-10g
行气调中,燥湿,化痰。
枳实
辛、苦,微寒。归脾胃、大肠经。
3-9g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木香
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肝胆经
3-10g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葛根
甘、辛、凉。归肺、脾、胃经。
10-15g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石膏
苦、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15-60g
清热泻火(清气分、肺胃实热),煅后收湿敛疮。
知母
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5-15g
清热泻火(清气分实热,清肺胃实热)滋阴润燥。
3-9g
行气止痛。
香附
辛、微苦,平。归肝、三焦经。
6-9g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川楝子
苦,寒。归肝、胃、小肠经。
3-10g
行气止痛,疏肝泄热,驱虫,止痒。
消食药
山楂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10-15g
消食化积,活血散瘀。
莱菔子
辛、甘,平。归肺、脾、胃经。
6-10g
消食行气,降气化痰。
鸡内金
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6-12g
清虚热,凉血,解暑热,截疟。
地骨皮
甘、微苦、寒。归肺,肝、肾经。
6-15g
清虚热,凉血,清肺降火。
泻下药
1.攻下药

中医中药——性味、归经、功效

中医中药——性味、归经、功效

中医中药——性味、归经、功效总结中药方剂组成中易混淆的几个中药(甘草、姜、桂、地黄、枳),巩固一下中药的功效。

四气:温、热、凉、寒、(平)四种药性。

对于有些药物:温、热、寒、凉、大寒、大热、微温、微寒,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区分。

还有一些平性药,就是指的寒、热的偏性不明显,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范围。

四气(性)从实际本质而言就是寒热二性。

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药性四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

简单的说,药性四性是古人通过临床应用总结出来的。

反之,我们记住了药性四性,是不是也就(差不多)了解了功效与临床应用呢?可不是这么简单的。

①药性与功效: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但是,药性只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基本倾向,并不说明药物的具体作用。

掌握药性的寒热,不能脱离药物的具体功效。

②药性:是从特定角度概括药物作用性质,只反应药物作用的一个侧面,而非所有方面(药物作用还可以从作用性质,作用范围,作用趋势,作用强度等方面去认识)。

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认识和掌握药物的四性与作用。

五味——辛、甘(淡)、酸(涩)、苦、咸味的确定:主要根据药物的作用和其真实滋味来推定。

辛——能散、能行。

(发散、行气、行血)甘——能补、能和、能缓。

(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淡——能渗、能利。

(渗湿、利水)酸——能收、能涩。

(收敛、固涩)涩——与酸相似却不尽相同。

苦——能泄、能燥、能坚。

(通泄、降泄、清泄、燥湿、坚阴既是泻火存阴)咸——能软、能下。

(软坚散结、泻下、入肾补虚)归经:表示药物作用部位。

反映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侧重。

也是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

(归经:主要指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不能简单等同于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如:远志、朱砂——心悸失眠——心经味辛,色白——肺、大肠经总之:(药效什么样?只能在临床上体现。

102种药食同源中药材 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102种药食同源中药材 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3、凡入补益药中宜炙用,入清泻药中宜生用。
1、中药配伍禁忌:
(1)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
(2)恶远志;不宜与鹿茸同用。
2、中西药配伍禁忌
(1)不宜与奎宁、阿托品、盐酸麻黄碱等生物碱合用,可产生沉淀,减少药物的吸收.
(2)不宜与强心苷合用,可产生强心苷中毒.
(3)不宜与排钾利尿药,可导致低钾血症.
内服:煎汤,6-15g,大量可用至30g;或研末;或泡茶饮。外用:研末调敷。
脾胃虚寒及便溏者慎服。
22
百合
味甘,性微寒;归肺、心、胃经
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主治阴虚燥咳,劳嗽咳血,阴虚有热之失眠心悸及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
内服:煎服,6-12g。蜜炙可增加润肺作用。
风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忌服。
18
白扁豆
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
具有补脾止泻,消暑化湿,和中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虚泄泻,湿浊带下,暑湿吐泻,酒毒伤胃或鱼蟹中毒等。
内服:煎汤,10-15g;或生品捣研水绞汁;或入丸、散。外用:捣敷。健脾止泻宜炒用;消暑解毒宜生用。
阴寒内盛者忌用。
19
白扁豆花
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肠经
消暑化湿和胃:夏伤暑湿,发热泄泻或下痢,以及赤白带下等症
内服:煎汤,5-10g;鲜品可用30-60g,或捣汁。外用:捣敷。

6
山药
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
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功效。主治脾虚食少,倦怠乏力,便溏泄泻,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内热消渴等。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60-25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补阴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黄用。

4
小茴香

195种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

195种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

195种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1、缬草——【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有微毒。

入心、肝二经。

【功效禁忌】洽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体弱阴虚者用。

2、艾叶——【性味归经】苦辛,温。

入脾、肝、肾经。

【功效】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

B3、巴戟天——【性味归经】味辛,甘; 性微温。

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助阳,祛风除湿,强筋健骨。

4、白花蛇——【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

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5、白蒺藜——【性昧归经】苦辛乎,入肝经。

【功用】平肝解郁,祛风明目。

6、白石英——【性味】甘、微温。

【功效】益气、安神、止咳、降逆、除湿痹、补五脏、利尿。

7、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

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8、白芍——【性味归经】苦酸,凉。

入肝、脾经。

【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9、白鲜皮——【性味归经】苦,寒。

归脾、胃、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10、白芷——【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胃经。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11、百部——【性味归经】甘、苦,微温。

归肺经。

【功效】润肺下气止咳,杀虫。

12、白蔹——【性味归经】苦,微寒。

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用于痈疽发背,疔疮,瘰疠,水火烫伤。

13、斑蝥——【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

归肝、胃、肾经。

【功效】破血逐瘀消漱,攻毒散结。

14、半夏——【性味归经】辛,温,有毒。

入脾、胃经。

【功效】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

15、萆薢——【功效】利水药,渗湿利尿。

【性味归经】苦,平。

归肝、胃、膀胱经16、扁豆——【性味归经】味甘、性平。

归、胃经。

【功效】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

17、冰片——【性味归经】辛、苦,微寒。

归心、脾,肺烃。

【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18、槟榔——【性味归经】气微,味涩而苦。

入脾、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破积,下气,行水。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格全.doc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格全.doc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品性味归经剂功效名量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3-10 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水退肿。

胱经。

g桂枝辛、甘,温。

归肺、心肾、 3-10g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肝经。

紫苏辛,温。

归肺、脾、胃经。

5-10g 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荆芥辛,微温。

归肺、肝经。

5-10g 祛风解表,止痒,透疹,炒炭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

归肺、肝、 5-10g 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

脾经。

羌活辛、苦,温。

归肺(膀胱) 3-10g 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经。

2.发散风热药薄荷辛、凉。

归肺、肝经。

3-6g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辛、苦、寒。

归肺、胃经。

6-12g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

子蝉蜕甘、寒。

归肺、肝经。

3-10g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甘、苦,寒。

归肺、肝经。

5-10g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

归肺、 5-10g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肝经。

解毒。

柴胡苦、辛,微寒。

归肺、肝、 3-10g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脾经。

葛根甘、辛、凉。

归肺、脾、10-15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胃经。

g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石膏苦、辛、甘,大寒。

归肺、 15-6 清热泻火(清气分、肺胃实热),煅后胃经。

0g 收湿敛疮。

知母苦、甘,寒。

归肺、胃、5-15g 清热泻火(清气分实热,清肺胃实热)肾经。

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

归心、肝、胃、5-15g 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肺经。

湿热。

夏枯苦、辛,寒。

归肝经。

10-15 清泻肝火,解毒散结。

草g2.清热燥湿药黄芩苦,寒。

归肺胃胆、大肠5-15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膀胱经。

g热安胎)。

黄连苦,寒。

归心、胃、大肠、 2-10g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肝经。

黄柏苦,寒。

归肝胆、大肠肾6-10g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106种药食同源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2024年最新)

106种药食同源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2024年最新)

106种药食同源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1丁香辛、温,脾、胃、肾经1、温中降逆:主治胃寒呕吐呃逆;或中焦虚寒,吐泻食少,每与温中止呕药同用。

2、温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男子阳痿尿频,女子寒湿带下等。

2~5克畏郁金;热症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2八角茴香辛、甘、温。

归肝、肾、脾经。

1、具有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

2、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无3刀豆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1、具有温中下气,益肾补元的功效。

2、主治虚寒呃逆,肾虚腰痛。

内服:煎汤,9-15g;或烧存性研末。

无4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肾、膀胱、胃经1、具有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的功效。

2、主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脘腹冷痛,食少吐泻,胁痛,肾虚腰痛,痛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炒热温熨。

无5小蓟味甘、苦,性凉;归心、肝经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的功效。

主治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内服:煎汤,5-10g;鲜品可用30-60g,或捣汁。

外用:捣敷。

无6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功效。

主治脾虚食少,倦怠乏力,便溏泄泻,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内热消渴等。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60-25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

补阴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黄用。

1、中药配伍禁忌:恶甘遂。

与海螵蛸、龙骨、牡蛎、瓦楞子等碱性药物合用降低药效。

2、中西药配伍禁忌:(1)慎与维生素C及烟酸、谷氨酸、胃酶合剂等酸性较强的药物联用,可使上述药物分解,药效降低。

(2)慎与降糖药同用。

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7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

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功效。

主治饮食积滞,泻痢腹痛,疝气痛,瘀阻胸腹痛,痛经。

中药(性味归经、药用作用表格整理)

中药(性味归经、药用作用表格整理)
穿心莲
苦、寒
肺胃大肠小肠经
清热解毒、燥湿
半边莲
甘、淡、寒
归心小肠、肺经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半枝莲
辛、苦、寒
归肺、肝、肾经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
山慈菇
辛、寒有小毒
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漏芦
苦、寒
归胃经
清热解毒、消痈、通乳
白花蛇舌草
苦、甘、寒
胃大肠、小肠经
清热解毒消痈、利湿通淋
红藤
苦、平
归大肠、肝经
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麻黄
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
辛、甘、温
归肺心、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紫苏
辛、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生姜
辛、微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
辛、微温
归肺、胃、脾经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
辛、微温
归肺、肝经
归膀胱经
祛风湿、通筋络、消痰水、治骨鲠
秦艽
苦、辛、微寒
归胃、肝、胆经
祛风湿、舒筋络、退虚热、清湿热
络石藤
苦、微寒
归心、肝经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木瓜
酸、温
归肝、脾经
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蘄蛇
甘咸、温、有毒
归肝经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乌梢蛇
甘、平
归肝经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豨仙草
苦、辛、寒
归肝、肾经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
雪莲花
微苦、甘、温

《神农本草》:96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

《神农本草》:96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

《神农本草》:96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1、桂枝——辛、甘,温。

《神农本草》: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功能轻宣,入表而透达发散。

专主太阳、太阴、少阴、厥阴在表的风邪。

可以宣散温通,入于上焦和体表。

因此对于瘀滞的结气,喉痹、关节等,都可以宣通。

2、芍药——苦酸而凉。

《神农本草》: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有清热和收降的作用。

是针对少阳和阳明病。

小大黄,去阳明里实不重的,还利尿,去水饮3、生姜——辛热。

《神农本草》: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

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去内外水饮,止咳逆呕逆,止下利。

生姜止呕与解表,干姜则是温中,针对太阳和太阴。

4、大枣——甘咸而微温。

《神农本草》: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

和百药。

针对阳明、少阳、太阳三纲,凡是三家的津液不足,胃气不和,都可以用。

5、炙甘草——甘平。

《神农本草》: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在十二剂中,属于滋剂类药物。

针对太阴、阳明两纲的,其实也可以针对六纲疾病的,滋养胃气。

6、麻黄——苦涩微辛,温。

《神农本草》: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欬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功用轻宣。

轻可祛实。

上行入头部通头部的血瘀,降血压,治疗脑中风病。

针对太阳、少阴、太阴、厥阴。

7、葱白——辛热。

《神农本草经》:主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

表,温表阳,化在表的水饮,沟通表里的真阳。

8、桃仁——辛苦温。

《神农本草经》:主治瘀血,血闭,瘕,邪气,杀小虫。

入的阳明、厥阴两纲。

有通闭的作用,不过是力量小些。

9、杏仁——苦微辛,温。

《神农本草》:主治欬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创,寒心,贲豚。

可入太阳、阳明、太阴、厥阴病位。

它属于温收的功用范畴。

主要是散寒降逆作用,理气、养血、下血、润肠。

中药(性味归经、药用作用表格整理)

中药(性味归经、药用作用表格整理)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化痰止咳
海风藤
辛、苦、微温
归肝经
祛风湿、通筋络
五加皮
辛、苦、温
归肝、肾经
祛风湿、强筋骨、利尿
桑寄生
苦、甘、平
归肝、肾经
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狗脊
苦、甘、温
归肝、肾经
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千年健
苦、辛、温
归肝、肾经
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
鹿衔草
苦、甘、平
归肝、肾、肺经
祛风湿、强筋骨、调经止血、补肺止咳
清热利湿、利湿退黄、凉血散瘀
温里药
附子
辛甘大热有毒
归心、肾、脾经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肉桂
辛、甘、热
归肾脾心肝经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干姜
辛、热
归脾胃、心肺经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吴茱萸
辛苦、热有小毒
归肝脾胃肾经
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助阳止泻
丁香
辛、温
归脾、胃、肾经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穿心莲
苦、寒
肺胃大肠小肠经
清热解毒、燥湿
半边莲
甘、淡、寒
归心小肠、肺经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半枝莲
辛、苦、寒
归肺、肝、肾经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
山慈菇
辛、寒有小毒
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漏芦
苦、寒
归胃经
清热解毒、消痈、通乳
白花蛇舌草
苦、甘、寒
胃大肠、小肠经
清热解毒消痈、利湿通淋
红藤
苦、平
归大肠、肝经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

中药性味归经表

中药性味归经表

ok 药名 性味归经 蜂蜜 甘,平。入肺、脾、大肠经。 食用油 甘,寒。入大肠经。 峻下逐水药 牵牛子 苦,寒。有毒。入肺肾大肠经 续随子 辛,温。有毒。入肝、肾经。 大乾 苦,寒。有毒。入肺、大肠肾经 甘遂 苦,寒。有毒。入肺、肾大肠经 芫花 苦,寒。有毒。入肺、大肠肾经 商路 苦,寒。入肺、大肠、肾经。 消导药 神曲 甘、辛,温。入脾、胃经 山楂 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 麦芽 甘、平,微温。入脾、胃经 鸡内金 甘,平。入脾胃小肠膀胱经 莱菔子 辛、甘、平。入肺、脾经。 温化寒痰药 半夏 辛,温。有毒。入脾、胃经 天南星 苦、辛,温。有毒入肺肝脾经 旋覆花 苦、辛、咸,微温。入肺大肠经 白前 辛、甘,温。入肺经。 清化热痰药 川贝苦、甘,微寒。入心肺经 贝母 浙贝苦,寒。入心肺经 瓜蒌 甘,寒。入肺胃大肠经 天花粉 苦、酸,寒。入肺、胃经。 桔梗 苦、辛,寒。入肺经。 前胡 苦、辛,微寒。入肺经。 止咳平喘药 杏仁 苦,温。有小毒。入肺、大肠经 紫菀 辛、苦,温。入肺经。 款冬花 辛,温。入肺经。 百部 甘、苦,微温。有小毒。入肺经 马兜铃 苦、微温,寒。入肺大肠经 葶苈子 辛、苦,大寒。入肺膀胱大肠经 功效 润肺,滑肠,解毒,补中 润燥滑肠。 泻下去积,逐水消肿。 泻下逐水,破血散瘀。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泻水逐饮,杀虫。 泻下利水,消肿痛。 消食化积,健胃和中 消食健胃,活血化瘀。 消食和中,回乳。 消食健脾,化石通淋 消食导滞,理气化痰 药名 紫苏子 枇杷叶 白果 洋金花 附子 干姜 肉桂 吴茱萸 小茴香 高良姜 艾叶 花椒 白扁豆 性味归经 功效 辛,温。入肺经 止咳平喘,降气祛痰,利膈宽肠 苦,平。入肺、胃经 化痰止咳,和胃降逆 甘、苦、涩、平。有小毒入肺经 敛肺定喘,收涩除湿。 辛,温、有毒。入肺经 止咳平喘,镇痛 温里药 大辛,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 温中散寒,回阳救逆,除湿止痛 辛、温。入心脾胃肾肺大肠经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辛、甘,大热,入脾、肾肝经 暖肾壮阳,温中祛寒 辛苦温。有小毒入肝肾脾胃经 温中止痛,理气止呕 辛,温。 入肺、肾、脾、胃经 驱寒止痛,理气和胃,暖腰肾。 辛,温。入脾,胃经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苦、辛,温。入脾肝肾经 理气血,逐寒湿,安胎 辛,温。入肺、脾、肾经 温中散寒,杀虫止痛 甘,微温。入脾、胃经 补脾除湿,消暑 祛风湿药 辛、温。入膀胱、肾经 发汗解表,祛风止痛 辛、温。入肝、肾经 祛风胜湿,止痛 辛、咸,温。入膀胱经 祛风湿,通经络,消肿止痛 酸,温。入肝、肾经 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苦,平。入肝、肾经 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益血安胎 苦、辛,平。入肝胆、胃大肠经 祛风湿,退虚热 辛、苦,温。入肝、肾经 祛风湿,壮筋骨 甘,平。入肝经 祛风湿,定惊厥 苦、辛,寒。入膀胱、肺经 利水退肿,祛风止痛 辛、温。入膀胱经 发表散寒,祛风胜湿 苦,寒。有大毒。入肝、脾经 通经络,消结肿,止疼痛 苦,寒。有小毒。入、肾经 祛风湿,利筋骨,镇静安神 利湿药 甘、淡,平。入脾胃、心肺肾经 渗湿利水,健脾补中,宁心安神 甘、淡,平。入肾、膀胱经 利水通淋,除湿退肿 甘、淡,寒。入肾、膀胱经 利水渗湿,泻肾火 甘、淡,寒。入肝、肾、小肠经 利水通淋,清肝明目 甘,寒。入胃、膀胱经 利水通淋,清热解毒,外用祛湿 苦,寒。入心、小肠、膀胱经 清热利水,通乳

中药学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

中药学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

解表药一.发散风寒药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风寒感冒,痰饮水肿,心疾奔豚,脘腹冷痛﹑经闭痛经﹑关节痹痛等寒凝血滞等痛证。

紫苏叶:辛,温。

归肺﹑脾﹑胃经。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解鱼蟹毒。

风寒感冒,咳嗽呕恶,脾胃气滞,妊娠呕吐。

紫苏梗:辛,温。

归肺﹑脾经。

理气宽中,止痛,安胎。

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生姜:辛,微温。

归肺﹑脾﹑胃经。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风寒感冒,脾胃寒证,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生姜皮:辛,凉。

归脾经。

和脾行水消肿。

水肿,小便不利。

香薷:辛,微温。

归肺﹑脾﹑胃经。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浮肿。

外感风寒,内伤暑湿,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

荆芥:辛,微温。

归肺﹑肝经。

解表散风,透疹,消疮。

感冒头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荆芥炭:辛,涩,微温。

归肺﹑肝经。

收敛止血。

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防风:辛,甘,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羌活:苦,辛,温。

归膀胱﹑肾经。

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风寒感冒,头痛项强,风寒湿痹,肩背酸痛。

白芷:辛,温。

归肺﹑胃﹑大肠经。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风寒感冒,带下,疮疡肿痛,鼻鼽鼻渊,鼻塞流涕,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风湿痹痛。

细辛:辛,温,有小毒。

归心﹑肺﹑肾经。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风寒感冒,寒痰停饮,气逆咳喘,鼻鼽,鼻渊,鼻塞流涕,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藁本:辛,温。

归膀胱经。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风寒感冒,巅顶头痛,风寒湿痹。

苍耳子:辛,苦,温,有毒。

归肺经。

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鼻鼽,鼻渊,鼻塞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

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

A缬草——【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有微毒。

入心、肝二经。

【功效禁忌】洽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体弱阴虚者慎用。

艾叶——【性味归经】苦辛,温。

入脾、肝、肾经。

【功效】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

B巴戟天——【性味归经】味辛,甘; 性微温。

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助阳,祛风除湿,强筋健骨。

白花蛇——【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

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白蒺藜——【性昧归经】苦辛乎,入肝经。

【功用】平肝解郁,祛风明目。

白石英——【性味】甘、微温。

【功效】益气、安神、止咳、降逆、除湿痹、补五脏、利尿。

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

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白芍——【性味归经】苦酸,凉。

入肝、脾经。

【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白鲜皮——【性味归经】苦,寒。

归脾、胃、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白芷——【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胃经。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百部——【性味归经】甘、苦,微温。

归肺经。

【功效】润肺下气止咳,杀虫。

白蔹——【性味归经】苦,微寒。

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用于痈疽发背,疔疮,瘰疠,水火烫伤。

斑蝥——【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

归肝、胃、肾经。

【功效】破血逐瘀消漱,攻毒散结。

半夏——【性味归经】辛,温,有毒。

入脾、胃经。

【功效】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

萆薢——【功效】利水药,渗湿利尿。

【性味归经】苦,平。

归肝、胃、膀胱经扁豆——【性味归经】味甘、性平。

归、胃经。

【功效】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

冰片——【性味归经】辛、苦,微寒。

归心、脾,肺烃。

【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槟榔——【性味归经】气微,味涩而苦。

入脾、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破积,下气,行水。

薄荷——【性味归经】辛,凉。

入肺、肝经。

【功效】疏风,散热,辟秽,解毒。

柏子仁——【性味归经】甘,平。

常用中药及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常用中药及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常用中药及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中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物资源和疾病治疗经验。

以下是常用中药及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的介绍。

一、首乌:性味:苦,甘,温。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主治:滋肝肾,益精血,润燥,明目。

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症状,如头发早白,腰膝酸痛,视力模糊等。

二、丹参:性味:苦,微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常用于心血不足、心绞痛、心慌等症状,还可用于创伤、瘀血互结等情况。

三、桑叶:性味:甘,苦,寒。

归经:肝经,胃经。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利水消肿。

常用于眼睛干涩、结膜炎、水肿等情况。

四、川芎:性味:辛,温。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痛。

常用于痛经、产后腹痛、创伤等症状。

五、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

归经:脾经,肺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健脾和胃。

常用于水肿、脾胃湿滞等情况。

六、白术:性味:甘,苦,温。

归经:脾经,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止泻。

常用于脾胃虚弱、腹泻、食欲不振等情况。

七、白芍:性味:苦,酸,凉。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止痛,调经止痛。

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肝气郁结等情况。

八、黄芪:性味:甘,微温。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扶正固本。

常用于气虚、乏力、食欲不振等情况。

九、熟地黄: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心经,肾经。

功能主治:益血润燥,滋阴补肾。

常用于虚火上炎、阴虚乏力等症状。

十、茯苓:性味:甘,淡,平。

归经:心经,脾经,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健脾和胃。

常用于水肿、脾胃湿滞等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温解表药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平喘、利水。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解表助阳,温通经脉,通阳利水,温中散寒。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

祛风解表,透止痒、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细辛:辛、温,有小毒,归肺、肾经。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

散风解表,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止痒。

香薷:辛、温,归肺、胃、脾经。

发汗解表,与中化湿,利水消肿。

藁本:辛、温,归肝、膀胱经。

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

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

散风寒,通鼻窍。

辛凉解表薄荷:辛、凉,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

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肝、肺经。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

发表解肌,解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淡豆豉: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

解表除烦。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天花粉:苦、微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栀子: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

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除烦,利尿。

决明子:甘、苦、微寒,归肝、肾、大肠经。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竹叶:甘、辛、淡,寒。

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清热燥湿药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胃经,清热燥湿,泻肝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水牛角:咸、寒,归心、肝、胃经。

清热、凉血、解毒。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甘,寒。

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寒。

归肺、心胆经。

清热解母肖痈散结,疏散风热。

大青叶:苦,大寒。

归心、肺、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苦,寒。

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咸,寒。

归肝、肺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

贯众:苦,微寒;有小毒。

归肝、脾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蒲公英:苦、甘,寒。

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利湿。

紫花地丁:苦,寒。

归心、肝经。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野菊花:苦、辛,微寒。

归肺、肝经。

清热解毒。

鱼腥草:辛,微寒。

归肺经。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白花蛇舌草:苦、甘,寒。

归胃、大肠、小肠经。

清热解毒消痈,利湿通淋。

败酱草:辛、苦,微寒。

归肝、胃、大肠经。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土茯苓:甘、淡,平。

归肝、胃经。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白蔹:苦、辛,微寒。

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消痈敛疮。

白头翁:苦,寒。

归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鸦胆子:苦,寒;有小毒。

归大肠、肝经。

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敖疣。

射干:苦,寒。

归肺经。

清热解毒,利咽祛痰。

山豆根:苦,寒。

归肺、胃经。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胖大海:甘,寒。

归肺、大肠经。

清热利咽,润肺开音,清热通便。

绿豆:甘,寒。

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消暑,利尿。

清虚热药青蒿:苦、辛,寒。

归肝、胆、肾经。

清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地骨皮:甘,寒。

归肺、肝、肾经。

清虚热,清热凉血,清肺降火。

泻下药攻下药大黄: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经。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

芒硝:咸、苦,寒。

归胃、大肠经。

泻下,软坚,清热。

润下药火麻仁:甘,平。

归脾、大肠经。

润肠通便。

郁李仁:辛、苦、甘,平。

归大肠、小肠经。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松子仁:甘,温。

归肺、肝、大肠经。

润燥滑肠,润肺止咳。

峻下逐水药甘遂:苦,寒;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京大戟:苦、辛、寒;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芫花:辛、苦、温。

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牵牛子:苦、寒;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巴豆:辛,热;有大毒。

归胃、大肠、肺经。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祛风湿药独活:辛、苦,温。

归肾、膀胱经。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防己:苦、辛、寒。

归膀胱、肾、脾经。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川乌:辛苦,热;有大毒。

归心、脾、肝、肾经。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蚕砂:甘、辛,温。

归肝、脾、胃经。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化湿与中。

威灵仙:辛、咸,温。

归膀胱经。

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

秦艽:苦、辛,微寒。

归胃、肝、胆经。

祛风湿,舒筋络,退虚热,清湿热。

木瓜:酸,温。

归肝、脾经。

舒筋活络,除湿与胃。

蕲蛇:甘、咸,温;有毒。

归肝经。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乌梢蛇:甘,平。

归肝经。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丝瓜络:甘,平。

归肺、胃、肝经。

祛风通络,化痰解毒路路通:辛、苦,平。

归肝、胃、膀胱经。

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下乳。

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辛、苦,温。

归肝、肾经。

祛风湿,强筋骨,利尿。

桑寄生:苦、甘, 平。

归肝、肾经。

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狗脊:苦、甘,温。

归肝、肾经。

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芳香化湿药广藿香:辛,微温。

归脾、胃、肺经。

化湿,解暑,止呕。

佩兰:辛,平。

归脾、胃、肺经。

化湿,解暑。

苍术:辛、苦,温。

归脾、胃经。

燥湿健脾,祛风湿,发表。

厚朴:苦、辛,温。

归脾、胃、肺、大肠经。

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砂仁:辛,温。

归脾、胃经。

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白豆蔻:辛,温。

归肺、脾、胃经。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草豆蔻:辛,温。

归脾、胃经。

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茯苓:甘、淡、平。

归心、脾、肾经。

利水渗透,健脾安神。

猪苓:甘、淡,平。

归肾、膀胱经。

利水渗透。

泽泻:甘、淡,寒。

归肾、膀胱经。

利水渗湿,泄热。

薏苡仁:甘、淡,微寒。

归脾、胃、肺经。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除痹。

赤小豆:甘,平。

归心、小肠经。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利湿退黄。

冬瓜皮:甘,微寒。

归肺、小肠经。

利水消肿。

玉米须:甘,平。

归膀胱、肝、胆经。

利水消肿,利湿退黄。

利尿通淋药车前子:甘,寒。

归肾、肝、肺经。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滑石:甘、淡,寒。

归膀胱、胃经。

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

关木通:苦,寒。

归心、小肠、膀胱经。

清热利水通淋,通经下乳。

海金沙:甘,寒。

归膀胱、小肠经。

利尿通淋。

石韦:苦、甘,微寒。

归肺、膀胱经。

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萆薢:苦,平。

归肾、胃、膀胱经。

利湿浊,祛风湿。

利湿退黄药茵陈:苦,寒。

归脾、胃、肝、胆经。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金钱草:甘、淡,微寒。

归肝、胆、肾、膀胱经。

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虎杖:苦,微寒。

归肝、胆、肺经。

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

温里药附子:辛、甘,大热;有毒。

归心、肾、脾经。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肉桂:辛、甘,热。

归肾、脾、心、肝经。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干姜:辛,热。

归脾、胃、心经。

温中散寒,回了通脉,温肺化饮。

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

归肝、脾、胃、肾经。

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助阳止泻。

丁香:辛,温。

归脾、胃、肾经。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小茴香:辛,温。

归肝、肾、脾、胃经。

散寒止痛,理气与中。

花椒:辛,热。

归脾、胃、经。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高良姜:辛,热。

归脾、胃经。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胡椒:辛,热。

归胃、大肠经。

温中止痛,下气消痰。

荜茇:辛,热。

归胃、大肠经。

温中散寒。

理气药陈皮:辛、苦,温。

归脾、肺经。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青皮:苦、辛,温。

归肝、胆、胃经。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枳实:苦、辛,微寒。

归脾、胃、大肠经。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木香:辛、苦,温。

归脾、胃、大肠、胆经。

行气,调中,止痛。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

归肝、三焦经。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乌药:辛,温。

归肺、脾、肾、膀胱经。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沉香:辛、苦,温。

归脾、胃、肾经。

行气止痛,降逆上呕,温肾纳气。

檀香:辛,温。

归脾、胃、肺经。

理气调中,散寒止痛。

川楝子:苦,寒;有小毒。

归肝、胃、小肠、膀胱经。

行气止痛,疏肝泄热,杀虫疗癣。

玫瑰花:甘、微苦,温。

归肝、胃经。

行气解郁,活血止痛。

薤白:辛、苦,温。

归肺、心、胃、大肠经。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消食药山楂:酸、甘,微温。

归脾、胃、肝经。

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神曲:甘、辛,温。

归脾、胃经。

消食与胃。

麦芽:甘,平。

归脾、胃、肝经。

消食与中,回乳消胀。

谷芽:甘,平。

归脾、胃经。

消食健胃。

莱菔子:辛、甘,平。

归脾、胃、肺经。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鸡内金:甘,平。

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消食健办,固精止遗,化坚消石。

止血药凉血止血药大蓟:苦、甘,凉。

归心、肝经。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小蓟:苦、甘,凉。

归心、肝经。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肿。

地榆:苦、酸,微寒。

归肝、胃、大肠经。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槐花:苦,微寒。

归肝、大肝经。

凉血止血,清肝明目。

侧柏叶:凉血止血,祛痰止咳。

白茅根:甘,寒。

归肺、胃、膀胱经。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苎麻根:甘,寒。

归心、肝经。

凉血止血,安胎,清热解毒。

化瘀止血药三七:甘、微苦,温。

归肝、胃经。

化瘀止血,消肿定痛。

茜草:苦,寒。

归肝经。

凉血止血,活血通经。

蒲黄:甘、微辛,平。

归肝、心经。

化瘀,止血,利尿。

五灵脂:苦、甘,温。

归肝、脾经。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

收敛止血药白及:苦、甘、涩,微寒。

归肺、胃、肝经。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仙鹤草:苦、涩,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