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末代皇帝》的视听语言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DIO &TV JOURNAL 2019.04
癫,以至于后来精神错乱,杀了母亲。
群体的暴力狂欢没有催生出正义,反而成了另一出悲剧的推手。
三、青少年犯罪
当学生们得知老师的女儿被人杀害后没有表现出怜悯,
反而抱着围观者的漠然态度把悲剧当作八卦的新话题,
个别为此同情落泪的同学被其他人嘲笑。另外,
嘈杂的课堂、发生在楼顶的霸凌、私下爆炸的八卦、
女生暴露的大腿等细节打破惯用的青少年形象,撕开年少即单纯美好的面具,
把少年们的任性、无知、冷漠摊开,产生强烈的戏剧张力,
也为后面展现青少年犯罪奠定心理基础。青少年处于半幼稚、
半成熟状态,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盲从性错综交替的复杂
时期。他们自以为是“大人”,已具备行为思考能力,
但其实他们正值人生重要的塑造阶段,辨别是非和自控能力差,
思想上的偏颇很容易导致行为失控,
容易引发暴力、犯罪等。“既然我知道你是一个恶人,又何必在乎你是不是孩子”一语道破青少年犯罪的症结———年幼从来都不应该是恶的保护伞。人性本就存在善恶,年幼并不等于内心没有恶,在普遍观念中,人们很容易以年幼为借口,姑息犯罪。一些国家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并不健全,哪怕青少年犯下重罪,也只是被送去劳教所,并保护其信息以免外泄。当他们走出劳教所,依然可以重返社会,如同影片所传递出的“法律会保护少年犯,这些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的社会现
状。面对小恶,不去惩罚;面对大恶,
无法严惩。对于受害者来说,这是二次伤害。这样的现状使人不禁思考法律应如
何平衡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对罪恶的惩罚之间的关系?
法律是否在某种层面上助长了少年犯罪的气焰?
年龄是否应该成为衡量罪恶的必要因素?
这是每个国家不得不面对的矛盾。在影片中,正是基于对法律的质疑,
森口才会寻求法外正义,毁灭犯罪者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
给予切肤之痛的惩罚。影片最后“开玩笑的”
意味着今天不是重生的第一天,而是真正坠入深渊的起始点。
四、结语
电影《告白》以多样化的视角审视暴力事件,
以第一人称叙事,使角色内心活动赤裸裸地暴露在观众面前,
血淋淋的复仇贯穿整个故事,每个人都无法全身而退。影片在
告白中深入剖析人物的成长,
对人物追根溯源,直面残酷的人性真相,用沉重的语调向人们诉说爱与生命的终极问
题,促使人们深入思考如何把握爱的尺度、
人性的恶从何而来、法律应该如何制裁未成年人犯罪。这不单纯是某个
国家的问题,而是存在于整个人类中的问题,
需要正确看待和反思,让爱健康地成长起来。参考文献:
1.陈林慧.浅议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和预防[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1,29(03):24-26.
2.史敏.电影《告白》的精神分析读解[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1):81-82.
3.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
4.4.[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电影是真实的人文主义世界,
如何用影像展现更准确的时代印记,是每一位导演在初期创作时需要考虑的问
题。《末代皇帝》诞生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
也诞生于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对中国封建帝制的思考之中。
贝托鲁奇的电影,体恤下层阶级,嘲讽豪绅权贵,
理性与人文主义在他的镜头里表现得更加纯粹。带着欧洲电影的美学心境,贝托鲁奇来到中国,西方与东方第一次在电影艺术领域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这部影片讲述了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从三岁进入皇宫到离开皇宫所经历的事情。时间经过了晚清、民国还有新中国的建立,三个时间段下的溥仪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牺牲者。或许难以将一个王朝的覆灭归结于个人身上,但无疑溥仪成为西方视角下的中国缩影,神秘而又承载着历史。
一、镜头语言
镜头是决定影视艺术生命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各镜头的巧妙组接是艺术与技术的巧妙融合,
它使画面具有生命力与活力。《末代皇帝》是导演贝托鲁奇影视创作生涯的巅峰,很多人在褒扬这部电影的时候,刻意避免了从人物的角度讨论电
影本身的合理性,然而在贝托鲁奇的内心世界,
把人的灵魂推进显微镜一般的视角,是让观众体会到电影角色内心最直观的方法。这种细腻的镜头捕捉为影片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在溥仪的回忆中,“门”的镜头可以说无处不在。三岁在牙牙学语的恍惚之间被送进宫时,对于“火门”的远景展现,使人物命运在这种“门”的意象之间传达得清晰而又毫不费力,“一入宫门深似海”的艰难曲折不言而喻。无论是得知乳娘被送出宫、亲生母亲在城外自杀的“开门”,还是婉容被送走时,日军的“关门”,通过“门”来向观众诉说溥仪从唯我独尊的皇帝变成了一个无人听从的傀儡。在这种悲惨身份转换的背后,门一开一关之间,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迂腐。溥仪的命运,其实也是晚清中国的命运。那时的中国,故步自封,把自己推向了一个深渊。也有
人视听解读
电影《末代皇帝》
的视听语言分析阴郝锦玥
摘要:本文从电影《末代皇帝》的镜头语言、音乐与剧情的传达、光线与色彩的画面观赏性三个方面,阐述影片中末代皇
帝溥仪的“一界之限,被困之命”。
关键词:《末代皇帝》;视听语言;隐喻元素80
说,在“门”的对面,隐藏着溥仪的欲望和不甘心,他一生的命运被操纵在别人手中,有名无实的感受也使他的欲望逐渐滋生,在溥仪身上,有太多复杂的感受。贝托鲁奇用人物外界和内部冲突的交织把溥仪身上的扭曲感和复杂状态表达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溥仪身上所有的矛盾点都映射着时代的畸形。影片中也不乏出现门和窗或是墙的镜头,还有其他四方整齐的构图方式,导演是想通过这种镜头和构图向观众阐释颇有“中国味”的平衡、稳定、对称的建筑风格,并且暗喻旧中国深处高墙下的闭塞思想。缓慢的镜头运动方式让观众能够逐渐融入到故事中。文化的相互碰撞是需要时间磨合与交融的,从西方到东方,镜头在感观上的平衡让故事娓娓道来,人物命运也被勾勒在画面之中。
二、音乐与剧情的传达
从外国人的视角来看中国,更为凌厉,也更为客观。没有歌功颂德,也没有血泪辛酸,更多的是关于溥仪一生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映照出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影片将具有中国古代宫廷韵味的鼓点声与打击乐相互交融,并配有竹笛声,在浅浅的扬琴与小提琴结合的主旋律中渐渐拉开帷幕。
贝托鲁奇在开篇就用音乐把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表达出来了,中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乐器都融入在开篇的音乐中,也间接增添了影片的神秘感和对溥仪本身情感线索的关注。溥仪在片中与文秀、婉容还有最后一任妻子的感情通过音乐的渲染讲述出来,传达得更为细腻。影片最后的一段二胡配乐伴随着西方的交响乐,把溥仪一生的命运表现出来,音乐节奏始终缓慢悠长,给人压抑之感。或许溥仪从一出生就已经有了属于他的结局,这是无法改变的。对于溥仪而言,想做尝试,但无济于事,通过音乐,也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溥仪的一生,是一次次努力想走出门而又被束缚的一生。对于他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煎熬,人物的无力感通过音乐展现得如此绵长。本就细腻的镜头加上音乐的渲染,将影片的叙事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剧情的传达上也更加深入人心。
三、光线与色彩的画面观赏性
在20世纪后期,戏剧电影的盛行带动了戏剧用光的效果呈现,在突破自然光的还原之后,用光修饰镜头的“三点布光”式原则成为电影用光的主流。为了使光线与色彩更具画面观赏性,导演贝托鲁奇在《末代皇帝》中开始尝试用光参与叙事和表意,强调光线与色彩的作用。
溥仪回忆宫廷生活时,镜头多以暖色为主,象征着他无忧无虑的状态;溥仪在现代的镜头多采用偏冷色,象征着他被束缚的状态。对于溥仪而言,他的一生是灰色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色彩的。开篇在火车站的片段,画面质感并非舒适,这样的一个人物,更确切地说,这样的一个历史人质,从三岁登基开始,面对的就是风雨飘摇的中国。他的一生,只是象征性的一生,他所有的选择都是被动的选择。登基是如此,离开紫禁城也是如此,建立满洲国亦是如此,这样的一生,在斑驳的色彩与无尽的地平线间,泯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战争时期个人命运的无可奈何,没有比冷光更能精准处理人物内心深处的复杂情绪了。贝托鲁奇将光线与镜头做到了无缝对接,当讲述溥仪小时候和大婚这两个阶段的时候,画面采用了暖光。对于溥仪而言,他人生唯一能够使
他感觉到美好的事情,就是小时候无忧无虑地在皇宫里玩蝈蝈以及自己的感情生活。除此之外,都是灰色的。冷暖镜头的对比,展现了溥仪一生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观赏效果。
其实在溥仪的成长过程中,光影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当小溥仪刚入宫时,周围的光线是阴暗的,给人一种既神秘又有些许恐怖的感觉,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溥仪遇见了他的老师庄士敦。在他们初次交谈时,窗外的一束光打在了溥仪脸上,这也似乎象征着溥仪内心的开化。在溥仪决定改革的时候,半明半暗的光线也似乎表现出了他内心的冲突和犹豫。而在溥仪被废除帝位后的镜头中,光线一直处于较明亮的状态,这也象征着他所获得的自由。但是这种处于明亮光线中的镜头并没有延续太长时间,在描述帝位被废的溥仪因为奢侈生活而焦虑时,镜头中的光线逐渐减弱,也暗示了溥仪阴郁的内心。后来讲述溥仪在伪满洲国复辟时,镜头中多明亮光线,表明溥仪当时似乎寻求到了一丝夺回权利的希望。但当溥仪发现自己被日本人利用,一步一步成为傀儡,失去自由时,画面中的光线又变暗,暗示他正处在被阴影笼罩、被日军控制的境地里。后来,中年溥仪入狱后,镜头的光线一直处于明暗交替中,在溥仪出狱后,光线又变得正常。这也许象征着曾经的末代皇帝在经历了社会更迭和自己的不断改变后,最终成为了一个心态平和且人身自由的正常人。在贝托鲁奇的眼中,溥仪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就算是要讲述对于他本身而言很快乐的一段故事,也依然笼罩在一层灰色之下。
影片中还有许多隐喻的细节。在小溥仪刚登基的时候,感觉无聊的他被门外的一个黄色大幔帐吸引。幔帐的使用非常巧妙,这好似权利的象征,一刻也不曾属于他,王权、尊贵在这一刻将他逐渐吞噬。而“蝈蝈”的出现,无疑是片中的一大亮点,无论是朝拜时大臣将蝈蝈送给溥仪,还是溥仪老后参观故宫时的再次出现,都似乎是在暗示着溥仪被囚禁的一生。他的一生,是被掌控的一生,就如同在笼中的蝈蝈。当溥仪的母亲来看他时,只能隔着轿子上的门帘进行对话,这种距离与隔阂透过帘子表现出来,隐射了溥仪内心的无奈与痛苦。这些意象的使用,就如同一根刺进观众内心的针,疼痛却又难以言语。无论是何种情感的传递,同情也好,不解也罢,多元化的解读或许才是这个人物最后的归属。
四、结语
《末代皇帝》拥有着与其他相同题材电影相比更为特别且独到的内容阐释,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重在讲述历史,而并未在内容方面加入过多的政治倾向和大肆渲染,只是把西方人眼中的溥仪讲述出来。贝托鲁奇的电影时空在《末代皇帝》中实现了艺术化的呈现,并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构架起一个有力的平衡点,
“历史,只有结果,没有对错。”
参考文献院
1.苏也.《末代皇帝》:记忆与图像[J].文学教育(上),2014 (03):19-2
2.
2.秦建华.《末代皇帝》的象征主义解析[J].电影文学, 2014(05):84-85.
(作者系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
)
视听解读
81
视听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