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6 常德海绵城市技术导则

合集下载

海绵城市设计要求[范文大全]

海绵城市设计要求[范文大全]

海绵城市设计要求[范文大全]第一篇:海绵城市设计要求海绵城市设计要求发布时间:2016-03-08 本文已阅读:36次文章来源:四川远景产业规划研究院城市建筑与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水系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项目,应以相关职能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作为责任主体,落实有关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

城市规划建设相关部门应在城市规划、施工图设计审查、建设项目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备案等管理环节,加强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情况的审查。

适宜作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载体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在园林、道路交通、排水、建筑等各专业设计方案中明确体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内容,落实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

设计程序(1)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目标应满足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提出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要求,并结合气候、土壤及土地利用等条件,合理选择单项或组合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技术及设施(详见本章第七节)。

(2)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应根据设计目标,经水文、水力计算得出,有条件的应通过模型模拟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并结合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优方案。

(3)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的各阶段均应体现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平面布局、竖向、构造,及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衔接关系等内容。

(4)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与审查(规划总图审查、方案及施工图审查)应与园林绿化、道路交通、排水、建筑等专业相协调。

场地设计(1)应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并合理利用场地内原有的湿地、坑塘、沟渠等。

(2)应优化不透水硬化面与绿地空间布局,建筑、广场、道路周边宜布置可消纳径流雨水的绿地。

建筑、道路、绿地等竖向设计应有利于径流汇入低影响开发设施。

(3)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除生物滞留设施、雨水罐、渗井等小型、分散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外,还可结合集中绿地设计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等相对集中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并衔接整体场地竖向与排水设计。

常德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常德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常德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年6月—2 —目录1 总则 (4)2 建设用地技术要求 (5)3 建(构)筑物技术要求 (17)4 环境与景观技术要求 (28)5 道路交通技术要求 (36)6 管线工程技术要求 (47)7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技术要求 (53)8 规划核实 (57)9 附则 (60)附表A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 (61)附表B 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 (65)附图一常德市规划管理分区控制图 (69)附图二建筑高度计算 (71)附录一用词说明 (72)附录二名词解释 (73)附录三计算规则 (83)附录四测量报告内容及要求 (89)—3 —1 总则1.1 为加强和规范我市城乡规划管理,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保证城乡规划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与技术标准、规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我市规划区范围内与城乡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有关的活动。

临时建设和村庄建设等按相关规定执行。

各县市、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可结合各自实际参照执行。

1.3 根据用地区位、交通条件、绿化环境和市政基础设施等综合承载能力,将城市总体规划目标年的城市建设用地划分为Ⅰ、Ⅱ、Ⅲ区(见附图一),其控制指标实行分区管理,其他区域建设用地参照Ⅱ区管理。

本规定中未作明确分区说明的条文、附表,均适合所有建设用地。

1.4 制定、实施城乡规划和进行各类建设应采用常德市德山独立坐标系和统一的高程系,并与国家大地坐标系和国家高程基准相联系。

1.5 城乡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活动中的资料应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具体格式和内容应符合规划部门要求。

—4 —2 建设用地技术要求2.1 城市建设用地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见附表A)分类与管理。

湖南省常德水岸名苑小区海绵城市改造绿色设计

湖南省常德水岸名苑小区海绵城市改造绿色设计

湖南省常德水岸名苑小区海绵城市改造绿色设计本案例选取常德市水岸名苑小区海绵化改造方案设计作为源头削减典型项目,力求做到紧密围绕海绵城市这一理念并以问题为导向,改变传统的雨水收集排放系统(雨水→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检查井→市政管网的“快排”系统),综合运用海绵设施,将路面雨水引入植草沟和雨水花园,将屋面雨水导入至干塘,使其达到水量水质控制目标,对同类型的小区海绵城市改造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现状及问题分析现状概况改造院落位于常德市江北城区,南临滨湖路,东至朝阳路,总占地面积约为13158㎡。

建筑密度30%,绿地率15%。

建筑由住宅楼及商业裙楼组成,无地下停车场。

院落已建成12年,为多层商住楼。

项目区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4~8月为暴雨多发时段,暴雨日数占全年的85.9%。

年均降雨量1373mm,年均蒸发量1193mm。

借用GIS工具解析1:500地形图,将下垫面划分为屋面、绿地、道路、硬质铺装、裸土5种类型,分别占总面积的33.0%、16.7%、21.0%、28.2%、1.1%,现状综合径流系数为0.73,硬化地表面积占比较大,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38%,亟需海绵设施蓄滞雨水。

问题分析1. 积水问题经现场调研,小区共五个积水点,积水深度为15~40cm,主要原因是雨水口堵塞、雨水管道淤积等原因造成雨水排水不畅,导致积水。

此外,小区东面朝阳路标高比小区内部平均标高高0.7m,路面雨水通过大门进入小区,外围客水汇入加剧了小区积水。

2. 停车问题该小区无地下停车场,55个地面停车位远远无法满足住户停车需求,因此常常出现消防通道、小区过道违规乱停现象。

设计前期对小区住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小区住户需求主要体现在停车问题上。

3. 黄土裸露由于养护工作的长期缺失以及人为践踏等原因导致植被死亡,黄土裸露,景观效果极差。

4. 可改造空间小该项目属于老旧小区改造,设施陈旧,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地表硬化率较高,达到控制目标需充分解析现状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海绵设施。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25•【字号】常政办发〔2021〕26号•【施行日期】2021.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常德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2月25日常德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军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是常德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湖南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区域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枢纽的关键五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常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湖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总体部署,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形势“十三五”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了强大思想引领和实践动力,常德市委、市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七大标志性重大战役,积极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绘就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底色。

关于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关于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关于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加快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经市政府同意,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新型城镇化和水安全战略有关要求,切实转变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防止水污染、保障水安全,切实担负起改善三峡库区水体水质及保障库区水体安全的重任。

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海绵城市建设的效果。

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效削减径流污染,促进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构建健康完善的城市水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

综合考虑降雨、洪涝、排水、水系、径流、土壤、植物等因素,因地施策,合理确定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指标,科学布局和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

规划引领。

城市总体规划、相关专项(专业)规划及详细规划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科学划定城市蓝线和绿线,严格落实海绵城市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领作用。

生态优先。

重点保护河流、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加强源头控制,实现可持续水循环,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维护城市良好的生态功能。

安全为重。

综合采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排水防涝、防洪水平,增强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城市安全。

统筹建设。

严格落实海绵城市规划确定的控制目标、指标和技术要求,统筹各类项目建设。

分类实施。

新区以目标为导向,老区以问题为导向,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推进区域整体治理。

(三)实施步骤及建设目标。

1.试点先行。

加快推进“1+3”海绵城市试点,即:1个国家级试点区域两江新区悦来新城(建设期为2015―2017年);3个市级试点区域万州区、璧山区、秀山县(建设期为2016―2018年)。

“海绵城市”建设规范要点

“海绵城市”建设规范要点

“海绵城市”建设规范要点· 很实用建筑工程内参一样的建筑行业,不一样的施工、技术。

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情怀的阅读。

注:本文转自水工网,十分感谢曾先生的悉心总结,很难得的学习材料。

仅供交流学习使用。

海绵城市规范要点1.透水铺装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

(1)透水铺装对道路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潜在风险较大时,可采用半透水。

(2)土地透水能力有限时,应在透水铺装的透水基层内设置排水管或排水板。

(3)当透水铺装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时,顶板覆土厚度不应小于600 mm,并应设置排水层。

2.下沉式绿地下沉深度指下沉式绿地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的平均深度,下沉深度小于100 mm的下沉式绿地面积不参与计算(受当地土壤渗透性能等条件制约,下沉深度有限的渗透设施除外),对于湿塘、雨水湿地等水面设施系指调蓄深度透水铺装率=透水铺装面积/硬化地面总面积;绿色屋顶率=绿色屋顶面积/建筑屋顶总面积。

(1)下沉式绿地的下凹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确定,一般为100-200 mm。

(2)下沉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顶部标高一般应高于绿地50-100 mm。

3.生物滞留设施(1)对于污染严重的汇水区应选用植草沟、植被缓冲带或沉淀池等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颗粒的污染物并减缓流速;应采取弃流、排盐等措施防止融雪剂或石油类等高浓度污染物侵害植物。

(2)屋面径流雨水可由雨落管接入生物滞留设施,道路径流雨水可通过路缘石豁口进入,路缘石豁口尺寸和数量应根据道路纵坡等经计算确定。

(3)生物滞留设施应用于道路绿化带时,若道路纵坡大于1%,应设置挡水堰/台坎,以减缓流速并增加雨水渗透量;设施靠近路基部分应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对道路路基稳定性造成影响。

(4)生物滞留设施内应设置溢流设施,可采用溢流竖管、盖篦溢流井或雨水口等,溢流设施顶一般应低于汇水面100 mm。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应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专业)规 划确定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因地制宜,落实涉及雨水渗、滞、蓄、净、用、排等用途 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用地;并结合用地功能和布局,分解和明确各地块单位面积控制容积、下沉式 绿地率及其下沉深度、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等低影响开发主要控制指标,指导下层级规划设 计或地块出让与开发。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试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4年10月
前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 “海绵城市”,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等国家法规政策,并与《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室外排水设 计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国家标准规范有效衔接,编制了本指南。
3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途径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需统筹协调城市开发建设各个环节。在城市各层级、
各相关规划中均应遵循低影响开发理念,明确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结合城市开发区域或项目特 点确定相应的规划控制指标,落实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设计阶段应对不同低影响开 发设施及其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平面与竖向设计,在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水系 等规划建设中,应统筹考虑景观水体、滨水带等开放空间,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构建低影响开 发雨水系统。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与所在区域的规划控制目标、水文、气象、土地利用条 件等关系密切,因此,选择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流程、单项设施或其组合系统时,需要进行技 术经济分析和比较,优化设计方案。低影响开发设施建成后应明确维护管理责任单位,落实设施 管理人员,细化日常维护管理内容,确保低影响开发设施运行正常。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途 径示意图如图2-2所示。

一种基于重现期定义海绵城市设计降雨量的方法——以常德市为例

一种基于重现期定义海绵城市设计降雨量的方法——以常德市为例

一种基于重现期定义海绵城市设计降雨量的方法———以常德市为例许建伟1,2 彭保发1,2 郭蓉芳3 陈哲夫1,2(1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常德 415000;2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常德 415000;3常德市气象局,常德 415000) 摘要 确定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及其对应的设计降雨量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

以常德市为例,首先评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设计降雨量计算方法在南方多雨城市的适用性,并提出了根据降雨的连续性和雨水超排(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8%)重现期定义设计降雨量的方法,结论如下:(1)常德市降雨丰富且集中,近20年降雨的年际变率增大,面临的洪涝和干旱风险加剧,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凸显。

(2)《指南》中给出的设计降雨量是多年日降雨数据的统计结果,不能保证每年都实现径流控制目标。

在21mm设计降雨量下,1968~2015年常德市有34年的控制率低于目标值78%。

(3)设计降雨量越大,建设成本越高。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的经济合理性原则,保证每一年的径流控制率都达到78%是不现实的。

考虑南方城市降雨的连续性,根据雨水超排重现期计算设计降雨量更符合实际。

若将常德市的雨水超排重现期设置为5年,则对应的设计降雨量约为58mm。

关键词 海绵城市 设计降雨量 径流控制率 常德中图分类号:TU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471(2019)-0016-04DOI:10.13789/j.cnki.wwe1964.2019.S1.04基金项目:湖南文理学院博士启动基金(15BSQD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4711114)。

0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水环境存在水污染加剧、夏季城市内涝、冬季水资源不足、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问题,而海绵城市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1,2]。

2014年11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3](以下简称《指南》)发布,明确了“海绵城市”的内涵,并给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技术方案。

2015-06-26常德海绵城市技术导则

2015-06-26常德海绵城市技术导则
4 海绵设施选择导则 .......................................................................................................21 4.1 海绵设施设计选择 .........................................................................................21 4.2 设计指标控制 .................................................................................................23 4.2.1 水体的接受污染物的容量分值(G) ............................................23 4.2.2 空气和地面污染评定分值(B).....................................................25 4.2.3 海绵设施的污染物通过率(D) ....................................................27 4.3 定性计算范例 .................................................................................................30 4.3.1 评估净化需求 ...................................................................................30 4.3.2 选择净化措施 ...................................................................................31

海绵城市技术导则

海绵城市技术导则

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in Tianjin2016年4月5日发布2016年6月1日实施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in Tianjin主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实施日期:2016年 6月1日2016年天津前言本导则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要求,根据《天津市建委关于下达2015年天津市建设系统第一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津建科[2015]286号)文件,由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

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设计和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先进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属于指导性技术文件,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符号;3.规划;4.设计;5.施工与验收;6.附录。

本导则由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和平区营口道239号,邮编:300051)。

本导则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中铁五院集团公司天津分院、天津市交通科学研究院、天津第四市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勘察院、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生态城、中建新塘(天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赵乐军、王秀朵、孙杰、刘建华、梁佳斌、高斌、王洪成、白繁义、田乃婷、周玉明、王卫红主要审查人:赵世明、曾捷、阚薇莉、贾海峰、杨宪云、郁片红、王和祥、辛玮光、赵健目次1 总则 (1)2 术语、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4)3 规划 (7)3.1一般规定 (7)3.2规划目标 (7)3.3总体规划 (9)3.4专项规划 (9)3.5控制性详细规划 (12)3.6修建性详细规划 (12)4 设计 (14)4.1一般规定 (14)4.2降雨参数 (15)4.3技术措施 (18)4.4设施计算 (21)4.5建筑与小区 (25)I 一般规定 (25)II 系统设计 (25)Ⅲ雨水收集与截污 (26)IV 雨水入渗、滞留 (27)V 雨水调蓄 (30)VI 雨水处理及回用 (30)4.6市政工程 (31)I 一般规定 (31)II 系统设计 (31)III 城镇道路 (32)IV 公路(高速公路) (33)V 立交桥桥区(下穿地道) (34)VI 城市绿地与广场 (34)VII 郊野公园 (35)VIII 市政场站 (35)IX 河道水系 (36)X 人工湿地 (36)5 施工与验收 (38)5.1一般规定 (38)5.2施工 (38)5.3工程验收 (44)5.4功能性验收 (46)本导则用词说明 (48)引用标准名录 (49)附录A 天津市降雨量资料 (50)A.1暴雨分区 (50)A.2设计雨型 (51)A.3暴雨强度查算表 (60)附录B 天津地区多年平均逐月降雨量、蒸发量 (93)附录C 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主要适宜植物名录 (94)附录D 天津市浅层土渗透系数统计 (96)附录E 植草沟曼宁系数确定 (100)E.1曼宁系数N值 (100)条文说明 (102)1 总则1.0.1为减少城镇开发建设行为对自然水文环境和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天津市建设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水生态破坏、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水安全风险、水文化消失等问题,制定本导则。

《海绵城市系统方案编制导则》

《海绵城市系统方案编制导则》

CECS XXX:201X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海绵城市系统方案编制导则Guideline for the Compilation of SystematicSolution of Sponge City(征求意见稿)201X-XX-XX 发布201X-XX-XX 实施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前言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8年第一批协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8]015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5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编制要求、编制内容及技术要点、编制成果。

本导则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海绵城市工作委员会归口管理,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标准规范所(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邮编200092)或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街1号北矿金融大厦805,邮编100044)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源华建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起草人:马洪涛吕永鹏王家卓吴连丰郭迎新邓婧许可张春洋李运杰周丹吕梅赵晨辰梁雨雯黄黛诗曾坚王宁刘世龙莫祖澜张格刘鹏飞主要审查人: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编制要求 (4)3.1 编制原则 (4)3.2 编制目的 (5)3.3 编制期限 (7)3.4 编制范围 (7)3.5 其他要求 (8)4 编制内容及技术要点 (9)4.1 一般规定 (9)4.2 现状及本底条件分析 (9)4.3 排水分区划分与模型构建 (14)4.4 现状问题分析 (19)4.5 目标和指标确定 (22)4.6 方案制定 (25)4.7 保障体系 (35)4.8 与规划设计的承接与传导 (37)5 编制成果 (39)本导则用词说明 (43)引用标准名录 (44)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4.14•【字号】常政办函〔2015〕22号•【施行日期】2015.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划地名正文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常政办函〔2015〕22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管委会,市直和中央、省驻常有关单位:《常德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4月14日常德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实施方案为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湖南省第二次地名普查的通知》(湘政发〔2014〕28号)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普查对象我市行政区域内的陆地水系,陆地地形,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非行政区域,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等11大类地名的名称、位置及相关属性信息。

二、普查任务查清地名属性情况,对无名称但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设置标准规范的地名标志,建立、完善地名区划数据库,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建立地名普查档案,充分发挥地名在经济、社会、国防等方面的基础作用。

三、步骤安排此次地名普查工作到2018年6月30日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普查标准时点为2014年12月31日。

(一)准备阶段( 2015年5月底前)1.制定方案。

市、县两级成立地名普查领导小组,抽调、临聘相关地名普查人员,建立专家评审机制。

科学制定地名普查实施方案,报上级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审批后实施。

2.培训人员。

举办地名普查业务培训班,市级培训各区县市、市直有关部门的地名普查人员;县级培训乡镇街道、县直有关部门的地名普查人员。

海绵城市控规技术导则编制探索

海绵城市控规技术导则编制探索

海绵城市控规技术导则编制探索背景及趋势:由总规向控规深化我国普遍存在洪涝频发及水资源紧缺并存的矛盾。

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遭遇了特大暴雨的袭击,“去看海”成了流行词,但及此同时,又有很多城市普遍面临水资源短缺、旱灾频发等困扰。

对此,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基本达成了“工业化割裂雨水微循环模式,从而引发洪涝及缺水并存”的共识,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有关雨水资源利用的理论,如可持续城市排水(SUDS)、低影响开发(LID) 及海绵城市等。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014 年10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试行)》( 以下简称《指南》),对海绵城市有关理论进行了归纳整合,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总体技术方法框架。

笔者以此为指导,进一步对控规层面的海绵城市技术导则展开研究,以便为下一步的详细设计提供指引。

海绵城市控规技术导则的主要内容:空间管控+ 指标控制一、空间管控:四大类分区+四种设施要素管控方式1.四大类分区:高、中、低雨水径流调出区和雨水径流调入区划分出雨水径流调出区和调入区是实现《指南》提出“基本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这一核心目标的重要基础。

这是因为在单个地块层面,海绵城市的目标和现实之间存在“要求消化但又消化不了”的困境。

所谓“要求消化”,是指《指南》中提出的开发地块要按场地开发前的绿地状态来控制雨水,而绿地的雨水外排率仅为10%~ 15%,也就是说开发地块理论上要“消化”高达85%~ 90%的雨水;而“消化不了”是指在现实中任何开发都会将场地中原来的绿地变成建筑或者铺地,这势必会导致地块“消化”雨水的能力减弱。

在我国,城市建设强度普遍较高,资金和技术又相对缺乏,即使按照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技术标准( 如以深圳光明新城为标杆),一般单个开发型地块( 如居住区和商业区) 在建设后仍然比建设前至少多出15%的雨水“无法消化”①。

“海绵”常德,诗意柳城

“海绵”常德,诗意柳城

“海绵”常德,诗意柳城作者:暂无来源:《华声·观察》 2016年第7期李远国陈晶晶/文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015年4月2日,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

桃花源里的城市——常德,是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

近年来,素有柳城之称的常德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发展新理念,在全国海绵城市建设中先行先试,现已实现在30年一遇的暴雨强度下“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黑臭水体在消除,热岛效应有缓解”,城市的排水防涝能力在不断的提升。

行动中的常德早在2004年,常德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启动了海绵城市建设,并致力于城市的排水防涝能力的提升。

常德市的城市排水防涝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和武陵、鼎城、德山、柳叶湖四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水利局按职责分工具体负责,市排水管理处、市污水净化中心、市城镇污水处理监督管理办公室、市市政排水维修公司等单位具体承担城市排水防涝实际作业,参与城市防涝设施维护、应急抢险、易涝点消除和排水防涝管理工作。

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挂帅任总指挥、市长任组长,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人大和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市直单位、四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

我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注重顶层设计,聘请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院、德国汉诺威水设计有限公司,高规格编制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5—2030年)》,同时配套出台《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稳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制度,从体制机制上,为建设海绵城市、城市排水防洪工作保驾护航。

在常德的河流沿线,波罗格风格的泵房初看起来像别墅,但它实际是这个城市排水排水防涝的“机关”所在,目前常德市已建外排的雨水泵站有7座,总装机容量15735KW,日排水能力1184.2万立方米。

海绵城市技术导则

海绵城市技术导则
4 设计 .................................................................................................................................................... 14
4.1 一般规定 ..................................................................................................................................... 14 4.2 降雨参数 ..................................................................................................................................... 15 4.3 技术措施 ..................................................................................................................................... 18 4.4 设施计算 ..................................................................................................................................... 21 4.5 建筑与小区 ................................................................................................................................. 25

国家海绵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导则

国家海绵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导则

第一章 总则
1 本导则旨在指导各地城镇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充分发 挥绿地吸纳、蓄渗、净化和缓释周边用地及自身雨水径流的作用,使绿地真正成 为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与城市排水等其他系统有机结合,共同缓解城市 洪涝灾害、削减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建设 海绵城市和生态城市提供重要保障。 2 本导则适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指导与城市绿地有关的各层级规划编制过程 中海绵城市有关内容的协调和落实;二是指导新建、改建、扩建城市绿地的配套 雨水设施的设计;三是指导园林、城市规划、排水、道路交通等有关部门指导和 监督海绵城市建设有关工作。 3 本导则重点指导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中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内容,绿地规划设 计应同时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4 本导则可供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参考, 也可为其他城市绿地规划设 计和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海绵城市 录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海绵城市绿地系统的内涵 ................................................................................................. 2 2.1 海绵城市与城市绿地的关系 ............................................................................................ 2 2.2 海绵城市绿地系统的雨水相关控制目标 ........................................................................ 3 第三章 海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4 3.1 规划原则............................................................................................................................. 4 3.2 规划目标和指标................................................................................................................. 5 3.3 规划要点............................................................................................................................. 7 第四章 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及绿地雨水控制利用系统设计 ......................................................... 9 4.1 基本要求............................................................................................................................. 9 4.2 设计方法........................................................................................................................... 10 4.3 建筑与小区附属绿地....................................................................................................... 12 4.4 城市道路附属绿地........................................................................................................... 13 4.5 公园绿地........................................................................................................................... 13 4.6 其他绿地........................................................................................................................... 14 4.7 特殊地区设计要点........................................................................................................... 15 4.8 绿地雨水设施选择........................................................................................................... 16 4.9 绿地雨水设施设计........................................................................................................... 17 第五章 海绵城市绿地雨水设施植物选择与配置 ....................................................................... 19 5.1 基本要求........................................................................................................................... 19 5.2 生物滞留设施(下沉式绿地)植物 ............................................................................... 22 5.3 塘与湿地植物................................................................................................................... 23 5.4 植草沟植物....................................................................................................................... 26 5.5 植被缓冲带植物............................................................................................................... 27 5.6 屋顶绿化植物................................................................................................................... 28 5.7 其他设施植物................................................................................................................... 29 附 1 设施规模计算方法................................................................................................................ 31

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常德市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常德市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常德市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常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7.03•【字号】常政发〔2016〕11号•【施行日期】2016.07.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常德市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常政发〔2016〕11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常德市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常德市人民政府2016年7月3日常德市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为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全市水生态环境安全,根据《湖南省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湘政发〔2015〕53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工作目标与主要指标(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巩固和提升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河湖兼顾,对江河湖库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

坚持政府市场协同,注重改革创新;坚持全面依法推进,实行最严格环保制度;坚持落实各方责任,严格考核问责;坚持全民参与,推动节水洁水人人有责,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新常德。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及城市黑臭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主要湖泊生态环境稳中趋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 (试行)
(修订版)
委托单位:常德市规划局 编制单位:汉诺威水有限公司 2015.06.25
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试行)2015 年 6 月 25 日版
目录
1
2
3
4
5பைடு நூலகம்
总则 ................................................................................................................................. 3 1.1 编制目的 ........................................................................................................... 3 1.2 主要内容 ........................................................................................................... 3 1.3 适用范围 ........................................................................................................... 3 1.4 编制依据 ........................................................................................................... 3 基本原则 ......................................................................................................................... 5 2.1 边界条件 ........................................................................................................... 6 2.1.1 住宅区类型考虑 ................................................................................. 6 2.1.2 雨水处理方式考虑 ............................................................................. 6 2.1.3 受纳水体考虑 ..................................................................................... 7 2.2 设计要点和措施优先性 ................................................................................... 7 2.3 设计原则 ........................................................................................................... 8 基本控制目标 ............................................................................................................... 12 3.1 总体目标 ......................................................................................................... 12 3.1.1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 12 3.1.2 径流污染物控制目标 ....................................................................... 13 3.1.3 排水防涝标准 ................................................................................... 13 3.1.4 城市防洪标准 ................................................................................... 14 3.1.5 绿地率,限流流量等实施指标 ....................................................... 14 3.1.6 建成区内其他指标(摘自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 14 3.2 分步措施 ......................................................................................................... 15 3.3 设计调蓄空间的组成 ..................................................................................... 16 3.3.1 老城区 ............................................................................................... 17 3.3.2 新城区 ............................................................................................... 17 3.3.3 拟建区 ............................................................................................... 17 3.4 控制目标的核定 ............................................................................................. 18 3.5 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径流总量控制率(参照执行) ............. 19 海绵设施选择导则 ....................................................................................................... 21 4.1 海绵设施设计选择 ......................................................................................... 21 4.2 设计指标控制 ................................................................................................. 23 4.2.1 水体的接受污染物的容量分值(G) ............................................ 23 4.2.2 空气和地面污染评定分值(B)..................................................... 25 4.2.3 海绵设施的污染物通过率(D) .................................................... 27 4.3 定性计算范例 ................................................................................................. 30 4.3.1 评估净化需求 ................................................................................... 30 4.3.2 选择净化措施 ................................................................................... 31 设计规模计算 (摘自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 32 5.1 计算原则 ......................................................................................................... 32
1
编制:汉诺威水有限公司
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试行)2015 年 6 月 25 日版
6
一般计算 ......................................................................................................... 33 5.2.1 容积法 ............................................................................................... 33 5.2.2 流量法 ............................................................................................... 34 5.3 以渗透为主要功能的设施规模计算 ............................................................. 34 5.4 以储存为主要功能的设施规模计算 ............................................................. 35 5.5 以调节为主要功能的设施规模计算 ............................................................. 35 附录 ............................................................................................................................... 36 6.1 常德市海绵城市示范区平面图及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值 ......................... 36 6.2 雨水综合管理的单项设计设施 ..................................................................... 37 6.2.1 分散型设施 ....................................................................................... 38 6.2.2 集中式设施 ....................................................................................... 51 6.3 雨水综合管理的辅助措施 ............................................................................. 56 6.3.1 绿色屋顶 ........................................................................................... 56 6.3.2 透水铺装 ........................................................................................... 56 6.3.3 雨水回用 ........................................................................................... 60 6.4 术语与定义 ..................................................................................................... 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