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第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复习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教学教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1. 介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2. 讲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如显性、隐性、等位基因等。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2.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掌握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实例。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讲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2. 讲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

3. 引导学生掌握显性、隐性、等位基因等概念。

作业布置:1. 复习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二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目标:1. 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具体过程。

2. 掌握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实验证据。

教学内容:1. 讲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具体过程。

2. 介绍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实验证据。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具体过程。

2.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掌握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实验证据。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实例。

教学过程: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2. 讲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具体过程。

3. 介绍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实验证据。

作业布置:1. 复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具体过程。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三章: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教学目标:1. 掌握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

2. 了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1. 讲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

2. 介绍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

2.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了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实例。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历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历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历案(第一课时)高中生物课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该主题主要介绍遗传学中著名的实验案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遗传定律的初步研究。

我们将从实验设计、数据记录到科学分析的角度,探索孟德尔的发现,了解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对生物遗传学的基本认识。

二、学习目标1. 理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孟德尔如何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得出遗传性状分离的规律。

3. 认识生物基因的概念及其在遗传过程中的作用。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生物遗传学的初步探究活动。

三、评价任务本节课将通过以下任务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1. 口头问答:评价学生对孟德尔实验方法的理解程度,包括对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记录的描述和解释。

2. 笔记检查:评价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是否记录了重要的知识点,如孟德尔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和结论等。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价学生对基因与性状关系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4. 作业完成情况:通过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完成孟德尔实验的模拟活动或编写实验报告等,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遗传学的发展历程和孟德尔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主题。

2. 讲解孟德尔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包括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杂交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操作步骤等。

3. 通过PPT或视频展示孟德尔的实验过程和数据记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

4.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理解遗传性状分离的规律。

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所学知识展开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进行简单的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孟德尔实验方法和结论的理解程度。

201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案(一) 新人教版必修2

201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案(一)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知识点梳理〔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授受粉植物,豌豆具有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孟德尔选7对相对性状做杂交实验。

〔2〕一对相对性的遗传实验纯合的高茎豌豆与纯合的矮茎豌豆进行杂交,杂交产生子一代F 1总是高茎的〔显性性状,表现一致〕,让子一代植株自交,F 2 代除了有高的,还有矮的〔性状分离〕,高∶矮=3∶1。

〔3〕分离现象的解释①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决定显性性状的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D〕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是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d〕表示。

②在生物体细胞中,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配子中只含成对的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或d〕。

③F 1〔Dd〕产生雌、雄配子各两种且数目相等,即雌配子D=雌配子d、雄配子D=雄配子d。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 2出现三种遗传因子组成DD,Dd,dd;两种表现型,显性:隐性=3:1。

〔4〕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①模拟原理:进行有性杂交的亲本,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会发生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又会随机结合成合子。

因此,杂合子杂交后发育成的个体,一定会发生性状分离。

②模拟程序:两种颜色小球各10个,分别置于两桶内→分别从两桶随机抓小球,记录→放回、再抓→重复50~100次→统计DD、Dd、dd的数量→计算数量比。

〔5〕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F1子一代和隐性亲本类型相交,子代高茎和矮茎之比为1∶1,证明F 1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进入到不同配子中。

〔6〕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二、典型例题分析例1与纯合体的遗传因子组成相比较,杂合体遗传因子组成的遗传行为是〔〕A.能稳定遗传,后代出现性状分离B.能稳定遗传,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C.不能稳定遗传,后代出现性状分离D.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解析纯合体的遗传因子组成是两个相同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只产生一种配子,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后产生的仍是纯合体,因此,纯合体的遗传因子组成能够稳定遗传,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杂合体正好相反,其遗传因子组成不能稳定遗传,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整合】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教案 1.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Word版

【整合】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教案 1.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Word版

1.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阐明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并尝试杂交实验的设计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教学设计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所做出的四点假说要点。

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真的能出现3:1的结果吗?板书:一、模拟实验多媒体显示:1、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2、实验原理:由于进行有性生殖的亲本,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又会随机结合形成合子,因此,杂合子杂交后发育成的个体一定会发生性状分离。

本实验就是通过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来探讨杂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

3、材料用具:每组两种颜色的大小体积相同的棋子各20个,黑色代表遗传因子D,白色代表遗传因子d;小桶2个,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4、实验步骤:(1)在甲、乙两个小桶中分别放入两种棋子各10个。

(2)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棋子充分混合。

(3)分别从各自的小桶内随机抓取一颗棋子,组合在一起,并将两颗棋子代表的字母组合记录在表格中(4)将抓取的棋子放回原来的小桶内,并混匀,按步骤3重复做15 次。

(5)统计各字母组合的数目,计算性状分离比合作探究:(1) 甲乙两个小桶代表什么?两个小桶中的两种棋子代表什么?(2) 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两种棋子的数目必须相等?甲乙两个小桶内棋子的数量也是相等的,这符合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吗?(3) 分别从两个小桶内各抓取一颗棋子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棋子组合有几种?(4) 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棋子各10个并且摇匀使棋子混合均匀的原因是什么?(5)理论上,实际结果应是:棋子组合DD:Dd:dd=1:2:1,但有位同学抓取4次,结果是DD:Dd=2:2,这是不是说实验设计有问题?(6)为了保证不同配子间结合机会均等,且所得结果与理论值接近,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通过以上问题明确实验中的重点,然后学生开始分组实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教案

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对分离定律的理解。

假说—演绎法。

3. 教学用具多媒体4. 标签生物,教案教学过程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知道了什么是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

那么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都接近3∶1。

如何将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达成过程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问:生物的性状是什么控制的回答:基因。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

教师讲述:在孟德尔当时的年代,生物学还没有建立基因概念,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

显性性状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隐性性状是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

提问:DD或dd产生的配子是什么通过哪种分裂方式产生的学生回答:D或d,通过减数分裂。

教师讲述:于基因D对d的显性作用,所以 F1(Dd)只表现出高茎性状,而矮茎性状表现不出来。

提问:Fl(Dd)自交时,可产生哪几种配子学生回答:D和d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教师讲述:于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便可产生三种基因组合:DD、Dd、dd,且它们的数量比为1∶2∶1。

于D对d的显性作用, F2的性状表现有两种类型,高茎和矮茎,且数量比为3∶1。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6,思考什么是纯合子什么是杂交子它们在遗传中各有什么特点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讲述: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纯合子,可稳定遗传(真实遗传)。

1-1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1-1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学目标1、认识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内容体会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假说。

2、通过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理解孟德尔的假说。

3、通过“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探究过程,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掌握分离定律的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离定律(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理解测交法证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红蓝墨水融合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融合遗传的概念。

2、教师提问: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当开红花的豌豆与开白花的豌豆杂交后。

后代的豌豆花会是什么颜色?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红花豌豆和白花豌豆杂交子代豌豆花为粉红色。

3、但是孟德尔在研究豌豆的杂交实验中,红花豌豆和白花豌豆杂交,后代的花色既有红色又有白色。

这个现象又该怎样解释呢?融合遗传是否正确呢?二、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实验结果可靠且容易分析)2、豌豆植株还具有许多具易区分的相对性状3、豌豆植株的花较大,便于实验操作。

4、豌豆的种子较多,便于对后代进行统计分析。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人工异花传粉过程人工异花传粉步骤:去雄、套袋、传粉、套袋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1)F1中为什么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2)为什么F2中又出现了矮茎植株呢?(3)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吗?对于这些问题孟德尔如何解释的呢?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每个因子决定一种特定的性状,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如D)来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如d)来表示。

(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

(完整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教学设计

(完整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教学设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比较法四、教学设计思路孟德尔生平介绍,杂交实验方法介绍介绍↓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分析性状分离的现象↓技能训练,夯实基础知识五、教学实施六、板书设计及作业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选材成功的原因1、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2、豌豆花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3、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过程1、实验过程)表现为高茎(显性性状)。

2、实验结果:①子一代(F1②子二代(F)出现性状分离,高茎:矮茎=3:12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孟德尔四点假说要点电脑附板)作业:预习孟德尔的测交实验、什么是假说--演绎法并完成课文P8的课后练习七课后思考孟德尔假说与“融合遗传"观点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在人们还没有认识到配子的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时,你如何认识孟德尔假说的深刻意义?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真能出现3:1的结果吗?。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复习课教学设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复习课教学设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倡导探究性学习,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BSCS)开发的5E教学模式是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共包括5个教学环节,即参与(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精致(elaborate)和评价(evaluate),简称5E教学模式。

它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翻转课堂模式是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由于学生的课前自学,翻转课堂无法完全依据教师的事先预设进行课堂教学,而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学生以及教材等之间不断地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既有了不断学习的兴趣,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从一定程度发掘了自身的学习潜能。

本节内容利用教师创建的微视频和任务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带着问题回归课堂,教师在课堂中充当引路人,结合5E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

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包括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同时还建议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分离定律是学好自由组合定律以及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的行为决定基因的遗传规律”的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遗传学知识,而且已经复习过减数分裂过程,为本节课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准备,但是自交和测交的应用以及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方法需要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所以知识的掌握上还存在较大难度。

我校学生总体素质良好,基础知识较牢固,具备5E探究的能力,且高二年学生已经经过多次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对该模式相对适应且接受。

3.教学条件分析教师通过任务单所罗列的有梯度的任务,结合微视频教会学生怎么学。

学生通过任务单提供的资源自主复习,以小组互助的方式完成大部分任务,学习过程的思考可以通过微信、QQ群或者邮件在老师同学间相互探讨,也可以作为教师课堂互动的材料。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第一节孟德尔地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说出对分离现象解释地验证并理解测交地概念;2、理解分离定律地内容3、应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问题二、教学重点、难点对分离现象解释地验证、分离定律地内容及应用三、自主学习1、对分离现象解释地验证------测交1)测交地概念2)侧交地过程思考:杂种子一代隐性纯合子 a、测交后代为什么会出高茎矮茎现1:1地分离比?测交X b、后代如果出现了1:1地分离比,你能确定亲本地遗传因子组合配子类型吗?测交后代()()测交比2、分离定律地内容:3、分离定律地应用及解题方法:1)显隐性性状地判断方法(见第一课时)2)如何确定遗传因子地组成(1)性状为隐性性状,则为两个隐性遗传因子组成,即aa 型性状为显性性状,则至少有一个显性遗传因子,即A Aa型 ,AA或Aa(2)测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被测者为杂合子,即 Aa型测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被测者为纯合子,即 AA、aa型(3)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是纯合子,即 AA、aa型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亲本都是杂合子即 Aa型(4)双亲为显性,后代有隐性个体,双亲均为杂合子,即Aa XAa 后代均为显性,则亲本之一为AA,另一方为AA或Aa3)怎样利用分离定律解遗传题(1)分离定律习题类型正推型:由亲本地性状或遗传因子组成推子代性状或遗传因子组成例:人地多指对五指为显性,两个杂合多指地双亲(Aa),其后代地手指正常地概率为多少?其中纯合子及杂合子概率分别是多少?逆推型:由子代地性状或遗传因子组成推亲本性状或遗传因子组成例:人地卷舌对非卷舌是显性,一对能卷舌地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地孩子,这对夫妇和孩子地基因型依次是?(用R、r表示)(2)解题思路与方法1、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推断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a).即Aa×Aa→3A__:1aa.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③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AA×AA或AA×Aa或AA×aa.11、隐性纯和突破法①根据题意列出遗传图式②从遗传图式中出现地隐性纯合体突破例1: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地基因引起地遗传病,一对正常地夫妇生了一个患病地女儿.判断一家三口地遗传因子组成?若这对夫妇生了一个正常孩子,让这个孩子与一患者婚配,后代正常孩子地概率及患病地概率个多少?(用B、b 表示)例2:右图为一个白化病家族地遗传病系谱图(该病受隐性遗体病,由a基因控制;1和2为双亲,3和4为子女),据图回答如下问题:(1)理论上,白化病家族中患病个体比正常个体数目____,其中男性患者数目与女性患者.(2)1号个体地基因型为,2号个体地基因型为;3号个体地基因型为.4号个体为杂合体地机率是(3)若4号个体与一个携带此致病基因但表现正常地女性结婚,生下一个表现型正常地孩子地机率是十分钟随堂练1.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1有高茎352株,矮茎348株.那么,亲本地基因型应是:A. DD × ddB. Dd × ddC. DD × DdD. Dd × Dd2.普通金鱼(tt)和透明金鱼(TT)杂交,其后代为五花鱼(Tt).现五花鱼之间进行杂交,问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和比例是()A.2种,3∶1 B.2种,1∶1C.3种,1∶2∶1 D.3种,1∶1∶13.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下列结论中正确地是()A.所有黑斑蛇地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蛇地黄斑为显性性状C.F1黑斑蛇地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地不同D.F2中黑斑蛇地基因型与F1黑斑蛇地基因型相同4.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地数目约()A.0粒 B.30粒 C.60粒 D.90粒5.通过测交实验,不能够测定F1地 ( )A.遗传因子组合类型 B.相关基因地结构 C.产生配子地类型 D.产生配子地比例6.孟德尔对遗传定律地探索经过了 ( )A. 分析→假设→实验→验证 B.假设→实验→结论→验证C. 实验→分析→假设→结论 D.实验→假设→验证→结论7.绵羊有白色地,有黑色地,白色对黑色为显性.现有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出一只黑色小羊,问它们生黑羊地几率是: ( )A. 25%B. 50%C. 75%D. 100%8.下列现象不属于遗传地是()A.子女地一些性状跟他们地父母相似B.小羊和小牛同吃一种草,小羊长成大羊,小牛长成大牛C.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9.基因分离定律表明,杂合子()A.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 B.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C.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D.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10.下图是某种遗传病地家族谱系,回答(以A、a表示有关基因)ⅠⅡⅢ(1)该病是由性基因控制地.(2)5号地遗传因子组成是;10号遗传因子组成是,他是杂合体地概率是.(3)10号与一个患此病地女性结婚,则不宜生育,因为他们出生病孩地概率为.一、法确定一对相对性状地显隐性关系地方二、根据子代性状判断(1)不同性状亲本杂交F只表现一种性状,此性状为显性性状.(2)自交F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地不同于亲本地性状为隐性性状.三、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推知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F2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1 其中分离比为3地性状为显性性状.四、遗传系谱图(1)双亲正常子代患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2)双亲患病子代正常为显性遗传,即“有中生无”.二、纯合子与杂合子地鉴别1、测交法: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和个体相交若F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体;若F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2、自交法:待测个体自交若F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F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划分鉴别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地花粉遇碘呈现不同地颜色,让待测个体长大开花后,取花粉粒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碘液鉴定.若只是蓝色或只是红褐色,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一半呈蓝色,一般呈红褐色,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用测交法;当被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和自交法均可,但自交法更简便.三、亲子代遗传因子组成、表现型及相互推导地解题思路1、正推型:已知双亲地遗传因子组成或表现型,推后代地遗传因子组成或表现型及比例(1)一对遗传因子地六种结合方式与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和表现型地比例棋盘格法求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和表现型比例:先根据亲本产生地雌雄配子列表;再根据表格写出配子结合成子代地遗传因由表格得出AA:Aa:aa=1:2:12、逆推法(1)遗传因子填充法: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地遗传因子,如显性性状用A表示,隐性性状用aa表示,根据子代中一对遗传因子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地遗传因子.隐性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则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中必有一个b,然后在根据亲代表现型作为进一步推断.(3)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例直接推断ⅰ、若显隐性比为3:1,则为杂合子自交;ⅱ、若显隐性比为1:1,则为杂合子测交;ⅲ、若后代只有显性,则亲本可能为AA×AA、 AA×Aa、AA×aa;ⅳ、若后代只有隐性,则亲本均为隐性.4、分离定律地应用1、正确解释某些遗传现象(如:一、3)2、指导杂交育种3、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4、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即能稳定遗传.2、禁止近亲结婚地原理每个人都携带5-6种不同地隐性致病遗传因子.近亲结婚地双方很可能是同一致病因子地携带者,他们地子代得隐性遗传病地机会大大增加.。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复习教案设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复习教案设计

第十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时安排:理论复习1课时,练习评讲1课时复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本讲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本讲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考点点拨:一、相关知识(一)基本概念自花传粉、异花传粉;父本、母本;雄蕊、雌蕊;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形状分离;杂交、测交、正交、反交;遗传因子、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纯合子、杂合子;假说——演绎法;分离定律(二)知识网络(三)疑难解析1.明确几种符号含义:P 表示亲本;G 表示配子;F 1表示子一代;F 2表示子二代(以此类推);×表示杂交; 表示自交;♂表示父本;♀表示母本。

2.杂合子遗传因子的行为(1) 独立性杂合子(Dd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既不融合也不混杂,各自保持纯质性质和独立性(2) 分离性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D 、d 彼此分开,分别进入配子中,从而杂合子可以产生两种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 测交 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 发现者 实验现象 理论解释 目的:测定F1基因型,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 分析:如解释正确则理论应与实际结果一直 实验: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结论:杂交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一致,既可证明对分离现象解释是正确的。

遗传因子组成且数量相等的配子。

(3)随机组合性受精作用中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D、d随配子遗传给子代。

3.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区分方法区分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关键是掌握一条原则,即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往往会发生性状分离。

对于植物来说区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测交,即与隐性类型杂交,若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说明该个体是纯合子;若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该个体是杂合子。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必修2 第5单元 第1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必修2 第5单元 第1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第1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标要求] 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具)1.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分离定律,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生命观念)2.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总结分离定律的实质,形成归纳与演绎能力。

(科学思维)3.验证分离定律,分析杂交实验,进行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

(科学探究)4.解释、解决生产与生活中的遗传问题。

(社会责任)考点1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和分离定律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1)传粉:自花传粉,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2)性状: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3)操作:花大,便于进行人工异花授粉操作。

2.用豌豆做杂交实验的方法(1)图解:(2)过程:二、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分析1.科学的研究:假说—演绎法的过程2.实验过程分析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注意问题:要随机抓取,且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摇匀,重复次数足够多。

两小桶内的彩球数量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下同)不相同,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数量不可以不相同。

(3)实验结果①彩球组合数量比DD∶Dd∶dd≈1∶2∶1。

②彩球组合代表的显隐性性状的数值比接近3∶1。

三、分离定律的实质1.细胞学基础(如图所示)2.研究对象、发生时间、实质及适用范围1.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提示:豌豆是闭花授粉,去雄应在豌豆开花前。

2.“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性状分离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3.F1产生的雌配子数和雄配子数的比例为1∶1。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教案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教案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预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把握材料的选择对实验成功的影响。

2、初步了解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3、理解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2)模拟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3)分离定律的内容。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数据的分析。

(2)测交实验的作用。

【新课导入】引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自己长的像父母,这体现了一种什么现象?提问:1、生物体各种特征的遗传到底受什么控制呢?2、遗传因子是如何发现的呢?引入本章课题: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新课讲解】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成功的原因:①豌豆属于两性花,自花传粉,所以在自然状态下,豌豆是纯种,结果可靠②豌豆有很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例如书中P3的图1-2就清楚的展示出了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示意图③相对性状的概念: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种子形状、子叶颜色、花的颜色等)2.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①把高茎豌豆的花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叫做去雄,然后套上纸袋等待成熟 ②采集矮茎豌豆花的花粉③将采集到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提问:1.为什么要进行两次套袋呢?2.为什么选用的是未成熟的豌豆花呢?讨论并回答:1.进行两次套袋是为了防止豌豆花的雌蕊接受其他的花粉,影响实验结果2.选用未成熟的花,目的是避免自花传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观察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子一代全是高茎(无论正反交)?为什么子二代中矮茎性状又出现了?孟德尔把F 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矮茎。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孟德尔通过对F 2中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数量统计,发现在所得的1064株F 2植株中,高茎787株,矮茎277株,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1。

曹老师学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

曹老师学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知识点1:几组基本概念(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要熟记)1、交配类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如DD×dd等;×(显隐性判定)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如DD×DD、Dd×Dd等;○×(显隐性判定、鉴别纯合子和杂合子、获×符号需给学生讲清)得植物纯种)(何时用○测交:杂种一代×隐性纯合子,如Dd×dd(验证杂(纯)合子、测定基因型)P:亲本、♀:母本、♂:父本、 F1:子一代、F2:子二代2、性状类(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总称。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

3、基因类(1)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

在纯合子中由两个相同基因组成,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如图中A和A就是相同基因。

(2)等位基因:生物杂合子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图中B和b、C和c、D和d 就是等位基因。

(3)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有两种,即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图中的A和D;还有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的A和b。

(4)复等位基因:若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称为复等位基因。

如控制人类ABO血型的I A、I B、i三个基因,ABO血型是由这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的。

因为I A对i是显性,I B对i是显性,I A和I B是共显性,所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只能是:I A I A,I A i—A型血;I B I B,I B i—B 型血;ii—O型血;I A I B—AB型血。

4、个体类(1)基因型与表现型①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2022-2023学年 必修2 人教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2022-2023学年 必修2 人教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标要求核心素养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1.通过分析豌豆花的结构,理解豌豆的杂交过程。

(生命观念) 2.通过分析、绘制图解,掌握相对性状、杂合子、纯合子、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杂交、测交等概念。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3.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解释并预测种群内某一遗传性状的分布及变化。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基础知识·双基夯实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和操作方法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__自花__传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__纯种__;(2)具有易于区分的__相对性状__,且能__稳定__地遗传给后代。

2.杂交实验的一般操作方法__(母本)去雄__→套袋―__传粉____套袋__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理论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__一对遗传因子__决定的。

(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成对__存在的。

(3)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_分离__,分别进入不同的__配子__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随机__的。

2.遗传图解F2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DD∶Dd∶dd=__1∶2∶1__。

F2性状及比例:高茎∶矮茎=__3∶1__。

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模拟内容[连线](2)操作步骤取小桶放入彩球→混合彩球→随机取球并记录→放回小桶并摇匀→重复实验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1.预测结果2.实验结果:F1×矮茎→87高∶79矮,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数量比接近__1∶1__。

五、分离定律〔学霸记忆〕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在测交实验中,后代性状比为1∶1。

4.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形成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并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和方法1.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2.人工异花传粉的一般步骤3.常见的遗传学符号及含义符号P F1F2×♀♂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母本父本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过程P 高茎×矮茎↓F1高茎(显性性状)F2高茎∶矮茎(性状分离现象)3∶1 (性状比)2.特点(1)P具有相对性状。

(2)F1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3)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约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提出的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是单个存在的。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1)F2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1DD∶2Dd∶1dd。

(2)F2性状表现及比例为3高∶1矮。

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模拟内容用具或操作模拟对象或过程甲、乙两个小桶雌雄生殖器官小桶内的彩球雌雄配子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2)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彩球代表的显隐性状的数值比为3∶1。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即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测交实验图解3.结论测交后代分离比接近1∶1,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产生D和d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五、分离定律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2.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一、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的优点及方法1.阅读教材P2~3,分析图1-1、1-2、1-3,判断正误:(1)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因此,难以进行人工杂交。

(×)(2)人工去雄时,要去除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进行套袋。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案)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 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标定位】1. 简述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 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生产、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教材回归】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及实验方法 (一)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在花未开时就已完成了受粉),从而避免了 外来花粉的干扰,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因此,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 容易分析。

2. 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区分的、能稳定遗传的性状。

例如,植株有高茎( 1.5 ~2.0 m )和矮茎( 0.3 m 左右),种子有圆粒和皱粒,子叶有黄色和绿色。

像这样,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 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用具有相对性状的豌豆植株进行人工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很容 易观察和分析。

(二)豌豆的人工异花传粉过程1. 去雄:除去母本未成熟花(花蕾期)的全部雄蕊(阻止自花传粉)→2.套袋: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3. 传粉: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 柱头上(实现杂交)→ 4. 再套袋:人工授粉后继续套袋处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 (亲本) F 1(子一代)F 2(子二代)特别提示:①孟德尔把子一代( F 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豌豆的高茎;未显现出来的 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豌豆的矮茎。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 做性状分离。

②孟德尔用豌豆其他 6 对相对性状所做的杂交试验,也都得到了上述同样的结果: F 1 只 表现出显性性状; F 2 出现了性状分离,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 3:1。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一)孟德尔的假说1.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

这些基因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 中消失。

每个基因决定着一种特定的性状,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用大写字 母(如D )来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如d )来表示。

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3课时

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3课时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别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别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对别离现象的解释,说明别离定律;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展科学方法的教育;3、运用别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1、对别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

【教法学法】活动探究法、问题串法、讲解法、课件直观展示法【课时安排】3 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问题探讨:红牡丹和白牡丹杂交,后代牡丹花的颜色是什么?提出当时科学界普遍认同的“融合遗传〞观点。

引言:遗传是我们熟悉的生物现象,但遗传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是那么的艰辛屈折,又是那么精彩绝伦。

那么是谁发现了遗传的奥秘呢?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2-4教师列出如下提纲:(投影显示)1.了解孟德尔简历2.孟德尔的试验研究方法是什么?选用什么材料?纯系亲本的杂交技术怎样进展?在学生阅读、讨论的根底上,教师点拨:(1)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动力。

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2)孟德尔用防止外来花粉干扰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豌豆纯合植株进展杂交试验,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教师最后强调:孟德尔在试验中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如茎的高与矮、种子形状的圆粒与皱粒。

从而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最后归纳理解相对性状要从三点出发:(1)同种生物;(2)同一性状;(3)不同表现类型。

学生观察后得出:不同品种的豌豆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

提问:在人体上存在哪些相对性状?(答:有耳垂和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蓝眼和褐眼……)再提问:孟德尔开场是否对图示中所有相对性状同时分析呢?学生答复: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训练案教案
[备课时间]:2012年2月29日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分离定律,会运用分离定律解决杂交实验中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求概率问题的典型例题分析
[教学关键] 解题方法指导
[教学方法] 讲授,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教具]
[课型] 复习巩固课
[课时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巩固复习
二、典型例题讲解
三、练习题讲解与分析
一、选择题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豌豆是(B)
①自花传粉植物②异花传粉植物③闭花传粉植物④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⑤豌豆花大,易于去雄和人工授粉⑥是单性花,易于进行人工授粉
(A)②③④⑥(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⑥
2、在进行豌豆杂交试验时,为避免其自花传粉,孟德尔采取的措施是(C)
①花蕾期,不去雄蕊②花蕾期,去雄蕊③去雄后,套上纸袋
④去雄后,不套纸袋⑤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物的花粉涂在去雌蕊的柱头上
⑥待花成熟时,拿开纸袋任其在自然状况下传粉受精
(A)②④⑥(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⑥
3、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C)
(A)水稻的早熟与晚熟(B)豌豆的紫花与红花
(C)家兔的长毛与细毛(D)小麦的抗病和不抗病(易染病)
4、孟德尔通过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实验,发现其F2的相对性状分离比均接近于(B)
(A)2∶1(B)3∶1(C)4∶1(D)5∶1
5、对隐性性状的正确表述是(C)
(A)后代中表现不出来的性状(B)后代中不常出现的性状
1
(C)杂种F1未出现的亲本性状(D)F2未出现的亲本性状
6、高茎豌豆(Dd)能产生含有哪种遗传因子的配子(B)
(A)只有含D的配子(B)有含D的配子,也有含d的配子
(C)只有含d的配子(D)只有含D的配子,或只有含d的配子
7、下列杂交组合(遗传因子E控制显性性状,e控制隐性性状)产生的后代,哪一组符合性状分离
的概念会发生性状分离(D)
(A)EE×ee (B)EE×Ee (C)EE×EE (D)Ee×Ee
8、绵羊的白毛(W)对黑毛(w)为显性,一只白毛绵羊与一只黑毛绵羊杂交,生了6只小羊,其中
3白3黑。

这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可能性最大的是(B)
(A)Ww×WW (B)Ww×ww (C)Ww×Ww (D)WW×Ww
9、一对有耳垂的父母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这说明(A)
(A)有耳垂为显性性状(B)无耳垂为显性性状
(C)有耳垂为隐性性状(D)不能说明问题
10、分别用A和a表示硬币正面和背面,每次被抛出后,A或a朝上的概率都是1/2。

为了验证这
一结论,有4位同学做了抛硬币实验。

他们的实验结果最具说服力的是(D)
(A)甲抛了两次,A/a=1 (B)乙抛了20次,A/a≈1.2
(C)丙抛了200次,A/a≈0.96 (D)丙抛了2000次,A/a≈1.02
11、测交实验是指让(D)
(A)F1个体之间进行杂交(B)F1个体与显性母本杂交
(C)F1个体与隐性父本杂交(D)F1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12、两个杂合子黄色子粒的豌豆进行杂交,产生120粒种子,理论推算纯合子黄色豌豆种子的数目为
(A)
(A)30粒(B)60粒(C)90粒(D)120粒
13、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
→301紫花+101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D)
(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③
14、家猫的毛色是黑褐色对白色为显性。

两只黑褐色杂合子猫交配后,一窝产下了四只小猫。

这四只
小猫的毛色是(D)
(A)三只黑褐色、一只白色(B)一只黑褐色、三只白色
(C)四只全是黑褐色(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15、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双亲中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白化病为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
预计他们生育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B)
(A)12.5% (B)25% (C)50% (D)75%
16、如图是某家族黑尿症的系谱图,已知控制这对性状的遗传因子是A、a,则:①预计Ⅲ6是患病男
孩的几率是多少;②若Ⅲ6是患病男孩,Ⅱ4和Ⅱ5又生Ⅲ7,预计Ⅲ7是患病男孩的几率是多少(C)
(A)①1/3;②1/2
(B)①1/6;②1/6
(C)①1/6;②1/4
(D)①1/4;②1/6
二、非选择题
17、大豆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下表是大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

请回答:
(1)由表中第3个组合实验可知紫花为显性性状。

(2)表中第1个组合实验为测交实验。

(3)第3个组合中,子代的所有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
率是50%。

18、家兔的黑毛与褐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现有4只家兔,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

甲、乙、丙均为黑毛,丁为褐毛。

已知甲和丁交配的后代全部黑毛子兔;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褐毛子兔。

请回答:
(1)判断黑毛和褐毛的显隐性,并用符号B和b表示。

黑色(B)对棕色(b)是显性。

(2)写出甲、乙、丁三只兔的遗传因子组合。

甲兔BB、乙兔Bb、丁兔bb。

(3)如何利用题中提供的材料鉴别丙兔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丙兔可通过与乙兔交配来鉴别其遗传因子的组合。

如果交配后代全部为黑毛子兔,则为纯合子(BB);如果后代中有隐性的褐毛子兔出现,则为杂合子(Bb)。

19、已知豚鼠黑色皮毛基因A为显性,白色皮毛基因a为隐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一只黑色雌豚鼠生了一只白色子豚鼠,则可知该母鼠的基因型是Aa。

(2)与此雌鼠交配的雄鼠的基因型为Aa或aa,表现型为黑色或白色。

(3)如果用此雌鼠进行测交实验,则其后代表现型为黑色和白色,相应的基因型为Aa和aa,其数目之比为1∶1。

3
20、右图是一个人类白化病遗传的家庭系谱。

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两个个体。

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而成的两个个体。

(1)该病是隐性基因控制的(填“隐性”或“显性”)。

(2)若用A和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则3号、7号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

(3)6号是纯合体的几率是0,9号是杂合体的几率是2/3 。

(4)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几率是1/4。

(5)如果6号和9号结婚,则他们生出有病的孩子的几率是1/6。

如果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有病,则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几率是1/4,正常的几率是3/4。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复习
一、基础知识巩固复习
二、典型例题讲解
三、练习题讲解与分析
五、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