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和惊厥的区别是什么
抽搐与惊厥
![抽搐与惊厥](https://img.taocdn.com/s3/m/1331ce8371fe910ef12df85e.png)
疾病名:抽搐与惊厥英文名:hyperspasmia and convulsion缩写:别名:ICD号:R56.8分类:神经内科概述: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异常的不自主收缩,并引起关节运动,多为全身、对称性。
其同义词为痉挛(spasm),若伴有意识丧失者则称为惊厥(convulsion)。
其表现形式可以是强直性(持续肌肉收缩)、阵挛性(断续肌肉收缩)和混合性(先后出现强直性和阵挛性肌肉收缩)。
抽搐可起自肌肉、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任何部位的障碍。
流行病学:目前尚未查到权威性的较全面的发病率统计学资料。
病因:病因可概括为以下4类: 1.颅内疾病导致抽搐与惊厥(1)脑先天性疾病:如脑穿通畸形、小头畸形、脑积水、胎儿感染、各种遗传性代谢病,以及母亲妊娠期药物毒性反应及放射线照射等,引起的获得性发育缺陷。
(2)颅脑外伤:颅脑产伤是新生儿或婴儿期抽搐的最常见病因。
成人闭合性颅脑外伤的抽搐发生率为0.5%~5%,开放性损伤为20%~50%。
绝大多数病例在外伤后2年内出现。
(3)脑部感染:各种脑炎、脑膜炎、脑脓肿及脑寄生虫病。
(4)脑血管病:脑血管畸形、脑蛛网膜下隙出血、脑栓塞、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颅内静脉窦及静脉血栓形成。
(5)颅内肿瘤:常见于小脑幕上肿瘤,尤以少突胶质细胞瘤最多见(60%C D D C D D C D D C DD以上),其次为脑膜瘤和星形细胞瘤。
各种转移瘤也可导致抽搐。
(6)脑部变性疾病:如结节性硬化症、Alzheimer病和Pick病等。
(7)中枢脱髓鞘疾病:如Schilder病、多发性硬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
2.颅外疾病导致抽搐与惊厥(1)脑缺氧:如窒息、休克、急性大出血、一氧化碳中毒、吸入麻醉等。
(2)代谢内分泌疾病:①氨基酸代谢异常,如苯丙酮尿症等。
②脂质代谢障碍,如脂质累积症。
③糖代谢病,如低血糖、半乳糖血症。
④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高钠血症、水中毒、低血钾、低血镁、高碳酸血症等。
惊厥与抽搐的区别
![惊厥与抽搐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fedc2c6376baf1ffd4fad1a.png)
惊厥与抽搐的区别关于《惊厥与抽搐的区别》,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惊厥的问题大多数产生在小朋友的身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被吓着,是一种精神上的损伤。
而惊厥与抽搐的差别也是大伙儿要留意的,抽动指的是神经肌肉的病理学状况。
惊厥的问题多发性于脑系病症,或是小儿惊风也较为普遍。
此外,假如发烧的度数过高,还要留意产生抽动的状况。
抽动和惊厥的差别是啥抽动就是指全身或部分成群结队肌肉非独立的抽搐或明显收拢熟客造成关节运动和强直性;惊厥就是指肌肉群收拢主要表现为强直性和经挛。
抽动不是随便健身运动的主要表现,是神经-肌肉病症的病理学状况,主要表现为横纹肌的不随便收拢。
临床医学上普遍的有以下几类:惊厥,强直性筋挛,肌阵挛,震颠,民族舞蹈样姿势,手脚徐动,扭曲筋挛,肌束颤动,下意识抽动。
中医学觉得造成抽动的发病原因辨证论治关键有热毒内热,风阳振荡、风毒窜络、阴血亏本等层面。
多见于脑系病症、传染性疾病、中毒了、头部影响、厥病类病症、子痫、生完孩子痉病、小儿惊风、破伤风、狂犬病等病中。
惊厥是小孩普遍的危症,尤常见于婴儿。
因为多种多样原因使中枢神经神经功能紊乱引发。
主要表现为忽然的全身或部分肌肉群呈强直性和肌阵挛抽动,常伴随意识障碍。
小儿惊厥的患病率很高,5%~6%的小孩曾经历一次或数次惊厥。
惊厥经常发病或持续情况严重危害性命或可使患者遗留下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影响小孩大脑发育和身心健康。
抽动要如何预防成效显著呢1.留意优质蛋白质的补充:在青春发育期生长发育迅速的环节,优质蛋白质会相对性较欠缺,较非常容易造成腿抽筋。
2.晚上睡觉留意两小腿肚的防寒保暖也可降低夜里抽动的产生。
3.有些人觉得足板过多松驰(往脚底方位垂)也会引起小腿肚的抽动。
仰睡时防止让太重的被压在在足板上,趴睡时让足板垂出床缘皆可防止让足板过多松驰。
4.健身运动前最少须作15-20分钟以上的暖身健身运动,尤其是小腿肚部分的拉筋动作一定不能少,充足的压筋才可以使小腿肚子的柔软性提升,防止挫伤,另外,血液循环系统也会改进,以防健身运动中造成的很多新陈代谢废弃物不容易清除,而造成小腿肉抽动。
常见症状评估---抽搐与惊厥
![常见症状评估---抽搐与惊厥](https://img.taocdn.com/s3/m/cfaca295b0717fd5360cdc82.png)
[相关护理诊断] 1、有受伤的危险 与抽搐发作有 关 2、照顾者角色紧张 与病人健康 不稳定有关 3、潜在并发症 窒息
dongxu818@
对抗被动运动 持续时间及终止方式
常为阳性
无
约1~2分钟,自行停止 可长达数小时,需安慰 及暗示治疗
[护理评估要点] 1.观测生命体征 尤其注意呼吸频率、节律、 深度;检查有无惊厥发作所致跌伤、舌咬伤、二便失 禁;注意病人发作后有无下列心理变化,如震惊、焦 虑或因发作失态而致的窘迫、难堪等。 2.分析惊厥的病因 询问发作前有无发作先兆, 发作时有无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发作时姿态, 面色,肢体抽搐顺序,抽搐形式,持续时间,对环境 刺激的反应及发作后的表现。不同病因所致惊厥在上 述各方面可有所不同,其鉴别详见“第四章第十节神 经系统的评估”。
第16节 抽搐与惊厥
惊厥
惊厥是指四肢、躯干与颜面骨骼肌不自 主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常为全身性、对称 性,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 惊厥与癫痫并非等同,癫痫的多种发作 类型中,只有癫痫大发作与惊厥的概念相同。 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的 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
[临床表现] 不同病因引起的惊厥,临床表现各有其特征,常 见者如下: 1.癫痫大发作 为最常见和最有代表性的惊厥发 作。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病人突然意识模糊或丧失,全 身强直,呼吸暂停,面色发绀,两眼上翻,瞳孔扩大, 光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阳性,继而四肢发生阵挛性抽 搐。此时呼吸恢复,但不规则,可伴大、小便失禁。 2.高热惊厥 为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典型 的高热惊厥一般发生于4个月至3岁的儿童,多见于骤 起高热至39—40°C以上的初期,以全身阵挛性发作 最常见,伴意识丧失。惊厥持续数秒至几分钟(不超 过15min),发作后很快清醒。
惊厥和抽搐的名词解释
![惊厥和抽搐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7ceead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0.png)
惊厥和抽搐的名词解释惊厥和抽搐是两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症状,通常与脑部异常活动有关。
在医学中,这两个名词常被混用,但它们实际上有一些不同之处。
本文将对这两个症状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惊厥的定义。
惊厥,又称为癫痫发作,是一种突发的、短暂的、非自愿的、以躯体痉挛为主要表现的症状。
它是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部分性惊厥和全身性惊厥。
部分性惊厥通常只涉及身体的一部分,如手臂或腿部的抽动。
而全身性惊厥则涉及到整个身体,表现为全身痉挛和意识丧失。
抽搐,又称为肌阵挛,是一种短暂且不可控的肌肉收缩。
它是由神经元异常传导引起的,可以是全身性的或部分性的。
抽搐经常与惊厥联系在一起,但是抽搐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惊厥。
抽搐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脑部损伤、电解质紊乱、药物过量等。
不同于惊厥,抽搐通常不伴随意识丧失。
惊厥和抽搐的诱发因素和症状各有不同。
惊厥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脑部感染、发热、低血糖、脑血管疾病等。
而抽搐则可能由于脑震荡、中毒、药物副作用等多种原因引起。
当发生惊厥时,常常会有全身或部分肌肉抽动、口吐白沫、意识丧失等症状。
而抽搐的症状则主要表现为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和疼痛。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症状时如何应对也是关键。
当见到有人发生惊厥或抽搐时,我们应该首先确保患者的安全,将他们移动到平坦的地面上,并保护头部和四肢。
不要试图阻止或控制他们的肢体动作,因为这可能会造成伤害。
如果抽搐持续时间过长或发生多次,应该尽快就医,以避免潜在的严重后果。
总结来说,惊厥和抽搐是与神经系统异常活动相关的症状。
惊厥是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分为部分性和全身性;而抽搐是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可以是全身性的或部分性的。
了解这两个症状的定义和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情况。
在遇到这些症状时,正确的应对可以保护患者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因此,对于这些常见但令人不安的症状,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冷静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抽搐与惊厥伴随症状的评估和相关的护理诊断
![抽搐与惊厥伴随症状的评估和相关的护理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13ef0c5704a1b0717fd5dda8.png)
• 诊断与护理经过:已接受的诊断性检查及结果,以及已采用的治疗或护理措施 及效果。
七、相关护理诊断
• 有受伤的危险:与惊厥发作所致的不收控制的强直性肌肉收缩和意识丧失有 关。
四、临床表现—— 四肢强直收缩 4. 口吐白沫
5. 大小便失禁 6. 暂时性呼吸停止 7. 意识丧失
临床上如出现1、2、3其中一项,可诊断为抽搐
10
强直性与阵挛性
11
四、临床表现——抽搐的类型
❖全身性抽搐 —— 典型者为癫痫大发作
先是强直性持续性收缩,后为阵挛性收缩。 破伤风是持续性强直性痉挛。
三、病因
• 脑部疾病 • 全身性疾病 • 神经症
脑部疾病
• 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等所致脑炎、脑膜炎、脑脓肿等。 • 外伤:如产伤、颅脑外伤等。 • 颅内肿瘤:如原发性脑肿瘤、转移性癌肿等。 • 脑血管疾病:如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 寄生虫病:如脑血吸虫病、脑型疟病、脑囊虫病等。 • 其他:如先天性脑发育障碍、核黄疸等。
症状评估-抽搐与惊厥
学习目标
2.熟悉
抽搐与惊厥伴 随症状的评估 和相关的护理 诊断。
1.掌握
全身性抽搐与局限性抽搐 的临床表现;高热惊厥、 癔症惊厥和破伤风的临床 表现。
3.了解
抽搐与惊厥的病因和 发病机制。
一、定义
抽搐:全身或局部骨骼肌非自主抽动或强烈收缩,
常引起关节运动与强直。
惊厥:当肌群收缩变现为强直
• 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和抽搐伴意识障碍所致呼吸道误吸有关;与舌后坠有 关。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1a2ebb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1.png)
诊断学名词解释抽搐: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或强直。
惊厥:惊厥是指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或阵挛性。
惊厥的抽搐一般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失。
发热(fever):是由于各种原因使机体产热和散热失衡,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稽留热(continuedfever):是指体温恒定在39~40℃或以上,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或数周。
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高热期。
弛张热(remittentfever):又称败血症热、消耗热,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间歇热(intermittentfever):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波状热(undulant fever):指体温逐步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步下降至正常程度,延续数天后又逐步升高,XXX重复多次。
回来热(recurrentfever):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延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程度,高热期与无热期各延续若干天后纪律性瓜代一次。
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煽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心源性哮喘:重度呼吸困难。
呼吸有哮鸣声,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两肺底部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增快,有奔马律。
此种呼吸困难称“心源性哮喘”。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施展阐发为夜间就寝中突感胸闷气短、被迫坐起,惊恐不安。
轻者数分钟至数非常钟后症状逐步减轻、消失;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白色泡沫样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
抽搐与惊厥PPT课件
![抽搐与惊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4756a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3.png)
儿童憋气综合征
breath-holding syndrome • 大哭后,然后屏气,呼吸暂停,面色苍白
甚至面色青紫 • 意识丧失并呈角弓反张体位 • 一般1~2分钟自然终止
20
局限性抽搐
• 以身体某一局部连续性肌肉收缩为主要 表现
• 常见部位:口角,眼睑,手足等
21
癫痫部分性发作
22
手足搐搦症 tetany
• 手部最典型——“助产士”手
手指伸直并齐 掌指关节屈曲 大拇指对掌内收 腕部屈曲
23
伴随症状
• 发热: 小儿的急性感染 • 血压增高:高血压病、子痫 • 脑膜刺激征: 脑膜炎、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瞳孔扩大与舌咬伤--癫痫与癔症鉴别 • 头痛:颅内占位性病变、 急性感染 • 意识障碍:癫痫大发作、重症颅脑疾病
抗癫痫药
• 中毒: 内源性 :尿毒症 等 外源性:酒精、苯等
•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
• 代谢障碍:低血糖、 尿毒症、低血钙
• 其他:热射病、窒息、 触电
脑病
9
诱因
• 发热 • 饮酒 • 疲劳、缺眠 • 药物,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可诱发失神
发作,乙琥胺可诱发全身强直阵孪发作 • 精神因素
10
发病机制
缩,可出现呼吸暂停 • 继而全身肌肉由持续的收缩转为一张一弛的阵
挛性收缩(阵挛),恢复呼吸 • 数分钟或更长时间恢复意识
14
癫痫大发作
1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神经官能症
(癔症性抽搐)
• 发作前有精神因素, • 多于他人在场时发病 • 不规则的手足舞动 • 无跌伤及二便失禁等 • 无意识丧失(检查眼睛时紧闭) • 握拳时大拇指在掌外
4
抽搐与惊厥
![抽搐与惊厥](https://img.taocdn.com/s3/m/a89bc36bbe1e650e52ea99c0.png)
作业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1.抽搐 2.惊厥 二.试述全身性抽搐的临床表现。
他头上的肿瘤长了7年
高血压脑出血
狂犬病患者
系统红斑狼疮
歇斯底里(Hysteria)又称癔病。
抽动——秽语综合征
(二)局限性抽搐: 以身体某一局部连续性肌肉收缩为主要表现,大多见于:
◇口角 ◇眼睑 ◇手足
而手足搐搦症则表现间歇性双侧强直性肌痉挛, 以上肢手部最典型,呈“助产士手”表现。
四、伴随症状 ◇发热 ◇血压增高 ◇脑膜刺激征 ◇瞳孔扩大 ◇舌咬伤 ◇剧烈头痛 ◇意识丧失
五、问诊要点 :问诊时应注意患者: 抽搐与惊厥发生的年龄 病程 发作的诱因 是否孕妇 抽搐是全身性还是局限性 性质 有无脑部疾病 癔病 毒物接触、外伤等病史 病儿应询问分娩、生长发育异常史
在幼儿园,老师以为他故意顽皮而责骂他,小朋 友觉得他行为特别而拿他寻开心。每次回到家, 明明都是气呼呼的,有时连幼儿园也不愿去。虽 然前前后后带他去了好几家医院,做了不少检查, 吃了很多药,但一点效果也没有。
儿童憋气综合征: 小儿憋气发作是由于宝宝受到情绪刺激或要求得 不到满足以及疼痛等物理因素的刺激而出现的一 种现象。 最初宝宝会哭叫,随即因过度换气之后屏气、呼 吸暂停,因为没有氧气的吸入,二氧化碳在体积 堆积,宝宝的口唇由红色变为青色最后转成为紫 色。同时出现四肢强直,有的宝宝甚至出现四肢 抽动,全过程短则十几秒钟,长达2-3分钟, 然后重新开始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神态逐渐恢 复。
◇感染:中毒型菌痢、破伤风、狂犬病:图片 ◇中毒:肝性脑病、有机磷农药中毒
◇心血管疾病: ①高血压脑病 ②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综合征)即心源 性脑缺血综合征: 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的缓慢性和快速 性心律失常,引起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 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 ◇代谢障碍:低钙、低镁、低血糖 ◇风湿病:系统红斑狼疮:图片 惊厥
15.抽搐与惊厥
![15.抽搐与惊厥](https://img.taocdn.com/s3/m/8b8ea03a0b4c2e3f57276398.png)
抽搐与惊厥目录1.抽搐与惊厥的定义2.抽搐与惊厥的发生机制3.抽搐与惊厥的病因4.抽搐与惊厥的典型临床表现5.抽搐与惊厥对患者的影响6.抽搐与惊厥的问诊要点与内容7.相关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复习思考题1.抽搐与惊厥的定义抽搐:全身或局部骨骼肌非自主抽动或强烈收缩所致的关节运动和强直。
惊厥: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多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
2.抽搐与惊厥的发生机制抽搐与惊厥的发生机制可能与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有关。
由代谢、营养、脑皮质肿物或瘢痕等激发。
与遗传、免疫、内分泌、微量元素、精神因素等有关。
3.抽搐与惊厥的病因1.脑部疾病:感染、外伤、肿瘤、寄生虫、脑血管病、其他。
2.全身性疾病:感染、心血管疾病、中毒、代谢障碍、风湿性疾病.3.神经官能症:癔症性抽搐和惊厥。
4.抽搐与惊厥的典型临床表现(一)全身性抽搐:特点:以全身性骨骼肌痉挛为主要表现。
起病:意识突然丧失。
部位和性质:全身肌肉强直,呼吸暂停继而四肢阵挛性抽搐。
伴:呼吸不规则,两便失禁,发绀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病理反射阳性。
时间:持续半分钟自行停止也可反复发作或呈持续状态。
破伤风引起者持续性的强直性抽搐,伴肌肉剧烈疼痛。
(二)局限性抽搐:特点:以身体某一局部肌肉收缩为主要表现多见于手足、口角、眼睑。
以低钙抽搐为例助产士手芭蕾舞足。
5.抽搐与惊厥对患者的影响1.惊厥发作可致跌伤、舌咬伤、排便与排尿失禁及肌肉酸痛。
2.短期内频繁发作可致高热。
3.伴意识障碍者可因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或舌后坠引起窒息。
4.严重惊厥由于骨骼肌强烈收缩,机体氧耗量显著增加,加之惊厥所致呼吸改变,可引起缺氧。
5.惊厥发作后患者可因发作失态而致困窘。
6.惊厥发作伴血压增高、脑膜剌激征、剧烈头痛、意识丧失等多见于危重急症。
7.患者健康不稳定性及照顾情景的不可预测性可导致患者亲属应对能力失调。
6.抽搐与惊厥的问诊要点与内容(一)临床表现特点抽搐与惊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全身性的还是局限性的?持续强直性还是阵挛性的?多长时间发作一次?持续与间隔的时间是多少?发作时意识状态是否清醒?有无排便排尿失禁、舌咬伤、跌伤、窒息等意外?是否伴有血压增高、脑膜剌激征、剧烈头痛哪些情况可使抽搐与惊厥加重或减轻?(二)抽搐与惊厥对患者的影响有无排便排尿失禁、咬伤、跌伤、窒息等发作意外?有无全身无力、肌肉酸痛等发作后反应?持续发作者有无高热?有无困窘等发作后心理反应?有无患者亲属应对能力失调?(三)相关疾病史或诱因有无脑部疾病、全身性疾病、神经症、毒物接触和外伤等病史?有无精神刺激等诱因?(四)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已接受过哪些诊断性检查及结果怎样?采用过哪些治疗措施?效果如何?7.相关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1.有受伤的危险与惊厥发作所致的不受控制的强直性肌肉收缩和意识丧失有关2.潜在并发症: 窒息3.潜在并发症:高热4.排尿障碍/排便失禁与抽搐与惊厥发作所致短暂意识丧失有关5.恐惧与不可预知的惊厥发作有关。
抽搐与惊厥
![抽搐与惊厥](https://img.taocdn.com/s3/m/50d6dcf8195f312b3169a5fd.png)
Part 03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全身性抽搐
表现为全身骨骼肌痉挛
1.癫痫大发作(惊厥)
突然意识模糊或丧失,全身强直、呼吸暂停,继而四肢发生阵挛性抽搐 呼吸不规则,发绀,尿便失控 发作约半分钟自行停止,可反复发作或呈持续状态
发作时可有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或迟钝、病理反射阳性
发作停止后不久意识恢复 如为肌阵挛性,一般只是意识障碍
② 病理性放电主要是神经元膜电位的不稳定引起
③ 并与多种因素相关,可由代谢、营养、脑皮质肿物或瘢痕等 激发,与遗传、免疫、内分泌、微量元素、精神因素等有关 2. 根据引起肌肉异常收缩的兴奋信号的来源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 大脑功能障碍,如癫痫大发作 ② 非大脑功能障碍,如破伤风、士的宁中毒、低钙血症性抽搐
2.破伤风
引起者为持续性强直性痉挛,伴肌肉剧烈的疼痛
临床表现—局部性抽搐
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连续性肌肉收缩
① 大多见于口角、眼睑、手足 ② 手足搐搦症则表现间歇性双侧强直性肌痉挛 以上肢手部最典型,呈“助产士手”表现
Part 04
伴随症状
抽搐与惊厥伴随症状
1.伴发热 多见于小儿的急性感染 也可见于胃肠功能紊乱、生牙、重度失水 但须注意,惊厥也可引起发热 2.伴血压增高,可见于 高血压病 肾炎 子痫 铅中毒 3.伴脑膜刺激征,可见于
Part 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病因机制
抽搐与惊厥病因-脑部疾病
抽搐与惊厥病因-全身性疾病
抽搐与惊厥病因-其他
① 神经官能症:如癔症性抽搐和惊厥 ② 小儿惊厥
部分为特发性,由于先天性脑部不稳定状态
部分由于脑损害引起 高热惊厥多见于小儿
抽搐与惊厥
![抽搐与惊厥](https://img.taocdn.com/s3/m/7c5d95b4f12d2af90342e658.png)
于热射病、溺水、窒息、触电等。 3. 神经症 如癔症性抽搐。
各年龄组抽搐的常见原因
鉴别诊断:假性抽搐
假性抽搐 类似抽搐发作
•反常躯体运动/意识障 碍 •EEG一般无异常 •无神经定位体征
常见于: •癔症 •晕厥 •精神性疾病
抽搐与惊厥
1
一、定 义
❖ 抽搐 —— 全身性或局部成群骨骼肌 非自主抽动或强烈收缩, 可引起关节不自主运动和强直,多不伴有 意识障碍。
❖ 惊厥 —— 肌群收缩为强直性或阵挛性时称之, 特点:全身性、对称性,常有意识障碍。
2
二、抽搐的类型
❖全身性抽搐 —— 典型者为癫痫大发作
先是强直性持续性收缩,后为阵挛性收缩。 破伤风是强直性痉挛。
❖ 使用以上药物时应注意进行呼吸及血流动力学监 测,经上述处理发作控制后,可使用苯巴比妥钠 0.1-0.2肌注 Q12h巩固和维持疗效
25
一般支持治疗
❖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 建立静脉通道 ❖ 调控血压 ❖ 体温监测 ❖ 血糖控制
26
一般治疗
❖ 处理诱发因素:如酒精滥用、维生素B1缺乏等 ❖ 纠正电解质紊乱:常伴低钠血症,应进行电解质
手足搐搦症:间歇性双上肢肌肉 痉挛, 典型者--“助产士手”
低钙性抽搐
1
• 10%葡萄糖酸 钙 /5%氯化钙 静注
• >10min • 可以8-12h重复 • 防止心律失常 • <50mg/min
2
补钙 • 乳酸钙 • 枸橼酸
钙 • 碳酸钙 • VitD
3
反复抽搐 • 吸氧 • 地西泮 • 苯巴比妥 • 10%水合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搐和惊厥的区别是什么
抽搐和惊厥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因为这两者发病的症状极为相似,所以往往让很多人都分不清。
惊厥在儿童身上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通常都是因为孩子发烧导致了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而引起了惊厥,而抽搐则是神经和肌肉的一种病理现象。
今天就详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抽搐和惊厥的区别。
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
常客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惊厥是指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痉挛性。
抽搐是不随意运动的表现,是神经-肌肉疾病的病理现象,表现为横纹肌的不随意收缩。
临床上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惊厥,强直性痉挛,肌阵挛,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扭转痉挛,肌束颤动,习惯性抽搐。
中医认为引起抽搐的病因病机主要有热毒内盛,风阳扰动、风毒窜络、阴血亏损等方面。
常见于脑系疾病、传染病、中毒、头颅内伤、厥病类疾病、子痫、产后痉病、小儿惊风、破伤风、狂犬病等病中。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多见于婴幼儿。
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
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
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
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
上面的内容比较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了关于抽搐和惊厥的区别所在,相信看过之后的朋友们对此都已经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
从表面的症状来看,有的人在惊厥的时候是会伴有抽搐的情况出现的。
抽搐是肌肉神经所导致的,而惊厥是中枢神经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