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抽搐与惊厥
《诊断学》 第二十五节 抽搐与惊厥
![《诊断学》 第二十五节 抽搐与惊厥](https://img.taocdn.com/s3/m/9c103d3f67ec102de2bd8953.png)
第二十五节抽搐与惊厥抽搐(tic)与惊厥(convulsion)均属于不随意运动。
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
当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阵挛性时,称为惊厥。
惊厥表现的抽搐一般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失。
惊厥的概念与癫痫有相同点也有不相同点。
癫痫大发作与惊厥的概念相同,而癫痫小发作则不应称为惊厥。
【病因】抽搐与惊厥的病因可分为特发性与症状性。
特发性常由于先天性脑部不稳定状态所致。
症状性病因有:1.脑部疾病(1)感染:如脑炎、脑膜炎、脑脓肿、脑结核瘤、脑灰质炎等。
(2)外伤:如产伤、颅脑外伤等。
(3)肿瘤:包括原发性肿瘤、脑转移瘤。
(4)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缺氧等。
(5)寄生虫病:如脑型疟疾、脑血吸虫病、脑包虫病、脑囊虫病等。
(6)其他:①先天性脑发育障碍;②原因未明的大脑变性,如结节性硬化、播散性硬化、核黄疸(mlclear icterus)等。
2.全身性疾病(1)感染:如急性胃肠炎、中毒型菌痢、链球菌败血症、中耳炎、百日咳、狂犬病、破伤风等。
小儿高热惊厥主要由急性感染所致。
(2)中毒:①内源性,如尿毒症、肝性脑病;②外源性,如酒精、苯、铅、砷、汞、氯喹、阿托品、樟脑、白果、有机磷等中毒。
(3)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脑病或Adams-Stokes综合征等。
(4)代谢障碍:如低血糖、低钙及低镁血症、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子痫、维生素B6缺乏等。
其中低血钙可表现为典型的手足搐搦症。
(5)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血管炎等。
(6)其他:如突然撤停安眠药、抗癫痫药,还可见于热射病、溺水、窒息、触电等。
3.神经症如癔症性抽搐和惊厥。
此外,尚有一重要类型,即小儿惊厥(部分为特发性,部分由于脑损害引起),高热惊厥多见于小儿。
【发生机制】抽搐与惊厥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认为可能是由于运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所致。
这种病理性放电主要是神经元膜电位的不稳定引起,并与多种因素相关,可由代谢、营养、脑皮质肿物或瘢痕等激发,与遗传、免疫、内分泌、微量元素、精神因素等有关。
抽搐和惊厥分析课件
![抽搐和惊厥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fb864b9e3143323868934d.png)
问诊要点
发病年龄、 家族史 、反复发作史 发作情况、先兆、大小便失禁、肢体抽动
次序 既往史、出生史、发育史、颅脑疾病史、
长期服药史、各系统病史 伴随症状:伴高热?高血压?脑膜刺激征?
瞳孔大?意识丧失? 肢体偏瘫?
检查要点
体格检查:全身、 生命征、 特别神经 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实验室检查: 三大常规、 CSF检查、 血生化、 内分泌功能
器械检查: ECG、EEG、 超声心动图、 头颅平片、 CT、 MRI
抽搐和惊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抽搐:不自主发生成群骨骼肌收缩。
惊厥:全身性,当抽搐表现为肌群的强
直性或阵挛性或二者兼有的收缩时,发 作时多半有意识障碍。
惊厥与癫痫不同,有些类型的癫痫发作 无骨骼肌抽搐
病因
颅脑疾病
1 感染性: 脑炎、脑膜炎 寄生虫等 2 非感染性: 外伤、肿瘤、血管性疾病、先
天异常及变性疾病
全身性疾病
1 感染性: 中毒性肺炎 、中毒性菌痢、败 血症、狂犬病、破伤风、高热惊厥
2 非感染性: 缺氧、中毒、代谢病、心血管 病、物理损伤、其它
发生机制
神经元异常放电:癫痫大发作 其它:低血钙、破伤风
临床表现
全身性抽搐 全身,双侧性;尖叫,倒地,意识丧失,
呼吸暂停,发绀,眼球上窜,瞳孔散大, 阵挛性抽搐,伴大小便失禁 局限性抽搐
抽搐与惊厥意识障碍课件
![抽搐与惊厥意识障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d0e8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4.png)
抽搐与惊厥的诱因
缺氧
如窒息、缺氧缺血 性脑病等可以引起 抽搐和惊厥。
脑部疾病
如癫痫、脑肿瘤等 可以引起抽搐和惊厥。
感染
如脑炎、脑膜炎等 感染性疾病可以引 起抽搐和惊厥。
代谢紊乱
如低血糖、低血钙 等可以引起抽搐和 惊厥。
其他
如中毒、严重心律 失常等也可以引起 抽搐和惊厥。
02
抽搐与惊厥的临床表现
抽搐的症状表 现
物阻塞呼吸道。
避免受伤
惊厥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 抽搐和意识丧失,应采取措施避免 患者受伤,如将周围物品移开,避 免尖锐物品伤及患者。
心理护理
惊厥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恐惧、 焦虑等心理反应,家属或护理人员 应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的紧张 情绪。
抽搐与惊厥的家庭护理建议
定期发作
抽搐和惊厥可能会反复发作,家属或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发作 规律,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道等。
避免受伤
抽搐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肢 体抽搐和意识丧失,应采取措施 避免患者受伤,如将周围物品移
开,避免尖锐物品伤及患者。
记录抽搐持续时间
抽搐持续时间对诊断和治疗具有 重要参考价值,家属或护理人员
应准确记录抽搐的持续时间。
惊厥的护理技巧
防止窒息
惊厥发作时,应将患者平卧,头 侧向一边,以防止呕吐物或分泌
可伴有或不伴有四肢和面部肌肉 的痉挛性抽动。
常为双侧对称性发作,可反复发 作,持续时间短,间隔时间长短
不一。
惊厥的诊断标准
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 自主收缩。
多伴有意识的障碍,双眼球常凝 视、发直或上翻,瞳孔扩大。
常为双侧对称性发作,可反复发 作,持续时间较长,间隔时间较
诊断学— 抽搐与惊厥
![诊断学— 抽搐与惊厥](https://img.taocdn.com/s3/m/150f6cb7dd36a32d72758142.png)
•高热惊厥多见于小儿。
• 【发生机制】
•
抽搐与惊厥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认为可
能是由于运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所致。这种病理性
放电主要是神经元膜电位的不稳定引起,并与多种
因素相关,可由代谢、营养、脑皮质肿物或瘢痕等
激发,与遗传、免疫、内分泌、微量元素、精神因
素等有关。根据引起肌肉异常收缩的兴奋信号的来
• 婴幼儿全身抽搐、暂时失去知觉,停止后恢复。 • 手足抽搐:肘、腕、指掌关节屈曲,指间关节伸直,大拇指内收,呈助产
士手。踝关节伸直,足指下屈,足弓呈弓状,似芭蕾舞足。
• 【伴随症状】
• 1.伴发热,多见于小儿的急性感染,也可见 于胃肠功能紊乱、生牙、重度失水等。
• 但须注意,惊厥也可引起发热。
• 2.伴血压增高,可见于高血压病、肾炎、子 痫、铅中毒等。
源不同,基本上可分为两种情况:
• ①大脑功能障碍,如癫痫大发作等;
• ②非大脑功能障碍,如破伤风、士的宁中毒、低钙 血症性抽搐等。
临床表现
• 全身抽搐: 全身骨骼肌痉挛为主要表现,典型者为癫痫大发作。
• 局限性抽搐: 以某一部分局部肌肉抽搐为主
临床表现
由于病因不同,抽搐和惊厥的临床表现形式也 不一样,通常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种。 1.全身性抽搐 : 以全身骨骼肌痉挛为主要表 现,典型者为癫痫大发作(惊厥)。由破伤风引起 者为持续性强直性痉挛,伴肌肉剧烈的疼痛。
临床表现
1、癫痫大发作:
癫痫(epilepsy)是一种发作性疾病,俗称“羊癫疯”或“羊角风” 癫痫(epilepsy)可分为:大发作
小发作 精神运动性发作 局限性发作
临床表现 1、癫痫大发作:
癫痫(epilepsy)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 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而癫痫发作(epileptic seizure) 是指脑神经元异常和过度超同步化放电所造成的临床现象。其 特征是突然和一过性症状,由于异常放电的神经元在大脑中的 部位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表现。癫痫治疗分很多种,其中较 出名的是分离型脑起搏器,分离型脑起搏器就是通过控制大脑 的异常放电控制癫痫发作。
抽搐与惊厥医学课件
![抽搐与惊厥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02d87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9.png)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抽搐与惊厥的病理学基础 • 临床诊断方法与评估工具 • 治疗方案制定及药物选择原则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康复管理与随访安排
01
引言
定义与分类
抽搐
指肌肉不自主地收缩,表现为肌 肉痉挛、颤动或扭曲,可伴有或
不伴有意识障碍。
惊厥
指由于大脑皮质功能异常引起的全 身性或局部性肌肉强直性或阵挛性 抽搐,多伴有意识障碍。
放电和抽搐惊厥。
脑部结构改变
脑部损伤
脑部外伤、脑卒中、脑炎 等可能导致脑部结构改变 ,增加抽搐和惊厥的风险 。
脑部发育异常
脑部发育异常可能导致神 经元连接异常,增加异常 放电的风险,从而引发抽 搐和惊厥。
脑部肿瘤
脑部肿瘤可能压迫周围脑 组织,影响神经元正常功 能,导致抽搐和惊厥。
遗传因素与环境影响
家属培训与指导
对患者家属进行康复训练及护理知识 培训,提高家属对患者康复的参与度 与支持度。
THANKS
感谢观看
生物反馈疗法
通过生物反馈技术帮助患者自我调节生理功能,改善抽搐与惊厥 症状。
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 有助于缓解症状。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思路
综合评估患者病情
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对病情进行综合评估 。
确定治疗目标
根据患者病情及需求,制定明确、可行的治疗目标。
基因突变
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神经元兴奋性异常或脑部 结构改变,从而增加抽搐和惊厥的风险。
家族遗传史
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患抽搐和惊厥的风险较高, 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环境因素
抽搐与惊厥医学课件
![抽搐与惊厥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bfa70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9.png)
儿童抽搐的案例分析
病例一:成人高热惊厥症状描述:成年患者高热,突然出现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诊断过程:进行血常规、脑电图等检查,确诊为高热惊厥。治疗建议:立即给予降温、抗惊厥等治疗措施。病例二:成人癫痫持续状态症状描述:成年患者反复出现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诊断过程:进行脑电图、神经影像学等检查,确诊为癫痫持续状态。治疗建议:立即给予抗癫痫药物、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
xx年xx月xx日
抽搐与惊厥医学课件
CATALOGUE
目录
抽搐与惊厥概述抽搐与惊厥的症状抽搐与惊厥的治疗抽搐与惊厥的预防与护理抽搐与惊厥的案例分析抽搐与惊厥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抽搐与惊厥概述
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的强制性收缩,并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收缩,通常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
抽搐
抽搐与惊厥的联合案例分析
06
抽搐与惊厥的最新研究进展
深入探讨抽搐的神经环路,包括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和突触传递的改变。
抽搐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发现与抽搐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变异,为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
抽搐的遗传学研究
研究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寻找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抽搐的药物治疗
抽搐的最新研究进展
安全防护
惊厥的预防与护理
心理支持
01
抽搐和惊厥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家庭成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压力。
抽搐与惊厥的家庭护理
定期随访
02
在患者症状得到控制后,家庭成员应协助患者定期随访,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记录症状和发作情况
03
家庭成员可以记录患者的症状和发作情况,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抽搐与惊厥PPT课件
![抽搐与惊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423098b9d528ea81c77923.png)
急救护理措施
• 支持治疗: • 保证供氧,供能,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 避免缺氧及缺血性脑损害
16
注意事项:
• 怀疑头、颈背部损伤,做好颈椎、脊柱保 护 • 发作时不可强压肢体,以免造成外伤 • 如患者自己感觉将要抽搐或失去自控能力, 协助患者平卧于地上,移开可能撞上的物 品、家具等,防止患者进一步受伤。
• 尚未完全明了
• 可能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 • 这种病理性放电主要因神经元膜电位不稳 定而引起,并与遗传、免疫、内分泌、微 量元素、精神因素等多因素,可由代谢、 免疫、 营养、脑皮质肿物或瘢痕等激发。
5
(二)病因
• 脑部疾病 • 全身性疾病 • 神经症
6
脑部疾病
–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等所致脑炎、脑膜 炎、脑脓肿等。 –外伤:如产伤、颅脑外伤等。 –颅内肿瘤:如原发性脑肿瘤、转移性癌肿等。 –脑血管疾病:如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 出血等 –寄生虫病:如脑血吸虫病、脑型疟病、脑囊虫 病等。 –其他:如先天性脑发育障碍、核黄疸等。
9
10
11
12
(四)相关护理诊断
• 有受伤的危险:与惊厥发作所致的不收控制的强 直性肌肉收缩和意识丧失有关。 • 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和抽搐伴意识障碍所致呼 吸道误吸有关;与舌后坠有关。 • 完全性尿失禁/排便失禁:与意识丧失有关。 • 恐惧:与不可预知的发作及发作后的困窘有关 • 照顾者角色紧张:与病人的健康不稳定性及照顾 情景不可预测性有关。
7
全身性疾病
–感染:如中毒型菌痢、狂犬病、破伤风、急性感染 所致的小儿高热惊厥等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病、阿一斯综合症等 –中毒:如有机磷、酒精、苯、铅等中毒;尿毒病、 肝性脑病等 –风湿性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脉管 炎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低血糖状态、低钙血症、低 镁血症、子痫等 –其他:中暑、溺水、触电、突然停用安眠药、抗癫 8 痫药等 。
抽搐与惊厥
![抽搐与惊厥](https://img.taocdn.com/s3/m/db8bdaba1a37f111f1855bee.png)
三、晕厥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3、颈动脉窦综合征 机理: 颈动脉窦受刺激→迷走神经 (1) 机理 : 颈动脉窦受刺激 迷走神经 兴奋→心率减慢 回心血量↓→心排出 心率减慢→回心血量 兴奋 心率减慢 回心血量 心排出 脑供血↓→脑供血不足 量↓→脑供血 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 (2)临床表现 1、颈动脉窦附近病变 2、发作性眩晕伴抽搐 常见诱因、手压颈动脉窦、 3、常见诱因、手压颈动脉窦、转颈
三、晕厥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3、其他高原、严重贫血都因血氧低致 其他高原、 脑缺氧而晕厥。 脑缺氧而晕厥。
三、晕厥的伴随症状
1、 伴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伴面色苍白、呼吸困难, 2、 伴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发绀 3、 伴心衰和心率明显改变 4、 伴抽搐 伴头痛呕吐、 5、 伴头痛呕吐、视听障碍 伴发热水肿、 6、 伴发热水肿、杵状指 伴呼吸深而快,手足发麻、抽搐。 7、 伴呼吸深而快,手足发麻、抽搐。
三、晕厥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三)脑源性晕厥 (1)机理:a.脑血管痉挛 机理: b.脑血管狭窄 c.脑血管栓塞和血栓形成 d.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临床表现 有心血管病表现:如肢麻、偏瘫、 a.有心血管病表现:如肢麻、偏瘫、 失语 b.晕厥
三、晕厥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四)血液成分异常 1、低血糖综合征 、 (1)机理:血糖↓→脑能量供应↓→脑 机理:血糖↓→脑能量供应↓→ ↓→脑能量供应↓→脑 功能↓→ ↓→晕厥 功能↓→晕厥 (2)临床表现 头晕、乏力、饥饿感、 头晕、乏力、饥饿感、出汗等
二、晕厥的病因
(一)血管舒缩障碍 (二)心血管疾病 (三)脑源性眩晕 (四)血液成分异常
三、晕厥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一)血管舒缩障碍 1、单纯性眩晕 机理: 各种刺激→ 迷走神经兴奋→ (1) 机理 : 各种刺激 → 迷走神经兴奋 → 反 全身血管扩张→回心血量↓ 射,全身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心 排出量↓→脑供血↓→ ↓→脑供血↓→晕厥 排出量↓→脑供血↓→晕厥 (2)临床表现 a.晕厥前表现 b.晕厥持续时间 c.伴随症状
抽搐与惊厥
![抽搐与惊厥](https://img.taocdn.com/s3/m/7c5d95b4f12d2af90342e658.png)
于热射病、溺水、窒息、触电等。 3. 神经症 如癔症性抽搐。
各年龄组抽搐的常见原因
鉴别诊断:假性抽搐
假性抽搐 类似抽搐发作
•反常躯体运动/意识障 碍 •EEG一般无异常 •无神经定位体征
常见于: •癔症 •晕厥 •精神性疾病
抽搐与惊厥
1
一、定 义
❖ 抽搐 —— 全身性或局部成群骨骼肌 非自主抽动或强烈收缩, 可引起关节不自主运动和强直,多不伴有 意识障碍。
❖ 惊厥 —— 肌群收缩为强直性或阵挛性时称之, 特点:全身性、对称性,常有意识障碍。
2
二、抽搐的类型
❖全身性抽搐 —— 典型者为癫痫大发作
先是强直性持续性收缩,后为阵挛性收缩。 破伤风是强直性痉挛。
❖ 使用以上药物时应注意进行呼吸及血流动力学监 测,经上述处理发作控制后,可使用苯巴比妥钠 0.1-0.2肌注 Q12h巩固和维持疗效
25
一般支持治疗
❖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 建立静脉通道 ❖ 调控血压 ❖ 体温监测 ❖ 血糖控制
26
一般治疗
❖ 处理诱发因素:如酒精滥用、维生素B1缺乏等 ❖ 纠正电解质紊乱:常伴低钠血症,应进行电解质
手足搐搦症:间歇性双上肢肌肉 痉挛, 典型者--“助产士手”
低钙性抽搐
1
• 10%葡萄糖酸 钙 /5%氯化钙 静注
• >10min • 可以8-12h重复 • 防止心律失常 • <50mg/min
2
补钙 • 乳酸钙 • 枸橼酸
钙 • 碳酸钙 • VitD
3
反复抽搐 • 吸氧 • 地西泮 • 苯巴比妥 • 10%水合氯
抽搐与惊厥2255
![抽搐与惊厥2255](https://img.taocdn.com/s3/m/46651f620b1c59eef8c7b44f.png)
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 罗 翌
1
现场评估 一般治疗 平卧, 平卧,开放气道 保持通畅, 保持通畅,必要时 建立人工气道, 建立人工气道,氧疗 监测心电、血压、 监测心电、血压、 脉搏和呼吸 建立静脉通路 控制抽搐发作
院前急救
转运回院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生化、 心 血常规 、 生化 、 电图、 脑电图、 头 电图 、 脑电图 、 部CT、脑MRI 、
如患者自己感觉将要抽搐或者失去自控能力, 如患者自己感觉将要抽搐或者失去自控能力, 协助患者平卧于地上,移开可能撞上的物品、家具等, 协助患者平卧于地上,移开可能撞上的物品、家具等, 防止患者进一步受伤。 防止患者进一步受伤。 全身性抽搐,防止损伤,必要时放置牙垫; 全身性抽搐,防止损伤,必要时放置牙垫; 发作时不可强压肢体,以免造成外伤。 发作时不可强压肢体,以免造成外伤。
29
抽搐发作
现场评估 一般治疗 平卧, 平卧,开放气道 保持通畅, 保持通畅,必要时 建立人工气道, 建立人工气道,氧疗 监测心电、血压、 监测心电、血压、 脉搏和呼吸 建立静脉通路 控制抽搐发作
院前急救
转运回院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生化、 心 血常规 、 生化 、 电图、 脑电图、 头 电图 、 脑电图 、 部CT、脑MRI 、
抽搐发作
现场评估 一般治疗 平卧, 平卧,开放气道 保持通畅, 保持通畅,必要时 建立人工气道, 建立人工气道,氧疗 监测心电、血压、 监测心电、血压、 脉搏和呼吸 建立静脉通路 控制抽搐发作
院前急救
转运回院
七、处理原则与抢救流程
尽快控制抽搐发作 寻找病因 对症支持治疗
明确病因, 明确病因,对因治疗
3
二、抽搐的症状
《抽搐与惊厥》
![《抽搐与惊厥》](https://img.taocdn.com/s3/m/e404a84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16.png)
抽搐与惊厥可以根据病因、发作形式、症状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例如,根据病因可以分为感染性抽搐、代谢性 抽搐、神经性抽搐等;根据发作形式可以分为全身性抽搐、部分性抽搐等;根据症状表现可以分为单纯型抽搐和 复杂型抽搐等。
症状与表现
症状
抽搐与惊厥的症状表现多样,常见的包括意识障碍、眼球上翻、口吐白沫、四 肢抽动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牙关紧闭、呼吸暂停等症状。
紧急处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控制抽搐
确保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和 鼻腔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患者发生抽搐时,应迅速移除周围的危 险物品,并使用毛巾或衣物等柔软物品保 护患者的头部和身体,避免受到伤害。
不要强行约束患者
及时就医
在患者发生抽搐时,不要强行约束或压制 患者的身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记录病情
记录患者抽搐或惊厥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症 状表现等,为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康复与心理支持
01
02
03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 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 语言康复、肢体康复等。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 ,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 信心。
社会融入
帮助患者融入社会,恢复 正常生活和工作,提高生 活质量。
在患者发生抽搐或惊厥时,应立即拨打急 救电话或前往医院就诊,以便得到专业的 治疗和护理。
04
抽搐与惊厥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增强身体 免疫力。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诱发 因素,保持心情舒畅。
控制慢性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定期监测和控制血压 、血糖等指标。
抽搐与惊厥PPT精品医学课件
![抽搐与惊厥PPT精品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57d929ee06eff9aef807aa.png)
[病因与发生机制] 1.发生机制 惊厥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同大脑运 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有关。 2.病因 (1)脑部疾病 1)颅内感染:病毒、细菌、真菌等所致脑炎、脑膜炎、脑脓肿 等。 2)脑外伤:产伤、各种类型的颅脑外伤。 3)脑肿瘤:原发性脑肿瘤、脑转移瘤。 4)血管性疾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 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缺氧等。 5)寄生虫病:脑型疟疾、脑囊虫病、脑血吸虫病、脑包虫 病等。 6)先天性异常及变性疾病:先天性脑发育障碍、原因不 明的大脑变性,如结节性硬化、核黄疸等。
[临床表现] 不同病因引起的惊厥,临床表现各有其特征,常 见者如下: 1.癫痫大发作 为最常见和最有代表性的惊厥发 作。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病人突然意识模糊或丧失,全 身强直,呼吸暂停,面色发绀,两眼上翻,瞳孔扩大, 光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阳性,继而四肢发生阵挛性抽 搐。此时呼吸恢复,但不规则,可伴大、小便失禁。 2.高热惊厥 为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典型 的高热惊厥一般发生于4个月至3岁的儿童,多见于骤 起高热至39—40°C以上的初期,以全身阵挛性发作 最常见,伴意识丧失。惊厥持续数秒至几分钟(不超 过15min),发作后很快清醒。
5.子痼 发作时先出现意识模糊,面部及颈项肌 肉强直,头扭向一侧,眼球固定,瞳孔扩大,口角及 面部肌肉抽动;继之全身肌肉强直收缩,两臂屈曲, 呼吸暂停,面色发绀,历时1—2min后抽搐渐停,全 身肌肉松弛,呼吸恢复,转入昏睡状态。 6.癔症性惊厥 多见于青年女性。发作时突然倒 在床上或椅上,双目紧闭,呼之不应,但非真正意识 丧失。肢体不规则抖动或单肢不规则抽动,无大、小 便失禁,无病理征阳性。一次发作可持续10-20min, 或1-2h,可一日多次发作。
抽搐与惊厥
![抽搐与惊厥](https://img.taocdn.com/s3/m/c91ca97d0722192e4536f663.png)
六、护理评估要点
发病年龄、病程 发作的诱因、持续时间 抽搐是全身性还是局限性 意识状态 有无大小便失禁、舌咬伤 相关病史 出生史、生长发育异常史
相关护理诊断
1.有受伤的危险/功能性尿失禁/排便失禁 与抽搐、惊厥发作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有
关 2.照顾者角色紧张 与病人健康的不稳定性及 照顾情景的不可预测性有关 3.潜在的并发症 :窒息 与惊厥、抽搐伴意识 障碍所致呼吸道分泌物误吸有关;与抽搐、 惊厥发作所致的舌后坠堵塞呼吸道有关
感染 内源性果,、如有尿代机毒谢磷症障等、碍中肝毒性脑病
中毒
风湿病
内源性 外源性 撤药 如如心突系血然统撤管性停疾红安斑病眠狼药疮、、抗脑癫血痫管药其炎等他
还可见于热射病、溺水、窒息、触电等 高血压脑病或Adams-Stokes综合征等
三、发生机制
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
膜电位不稳定引起 多种因素相关
第十六节
抽搐与惊厥
Tic & Convulsion
一、定义
抽搐: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非自主抽动或
强烈收缩,常引起关节运动与强直。
惊厥: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与阵挛性,
多为全身性与对称性,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
失。
强直性与阵挛性
二、病 因 Etiology
特发性 Idiopathic 症状性 Symptomatic
感染 包括原发性肿瘤、脑转
外伤 肿瘤 脑血管病
移瘤
如脑出血、珠网膜下腔出血、高
①的先大血天脑如压性变脑脑脑脑性包型病发,疟虫、育如脑疾病脑障结栓缺、、碍节塞氧脑脑;性、等血囊②硬脑吸虫原化血虫病栓因、病等形未播成、明散、
寄生虫病 性硬化、核黄疸(nuclear icteru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ic & convulsion
/wiki/Convulsion
1
概念
抽搐与惊厥均属不随意运动。
抽搐(抽筋):是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肉非自主的 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 惊厥:当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阵挛性时称为惊厥。 其表现的抽搐一般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或不伴有意 识消失。
8
QUIZ
癫痫大发作的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意识丧失或模糊,全身强直,呼吸 暂停,继而四肢发生阵挛性抽搐,呼吸不规 则,尿便失控、发绀、发作约半个小时自行 停止,也有反复发作或持续状态。发作时可 有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或迟钝、病理反 射阳性等。停止后不久意识恢复。
9
10
11
7
问诊要点
1、抽搐与惊厥发作的年龄、病程、诱因、是 否孕妇。部位是全身性的还是局限性的、性 质呈持续性还是间歇阵挛性 。 2、发作时意识状态,有无大小便失禁、舌咬 伤、肌痛等; 3、有无脑部疾病、全身性疾病、癔症、毒物 接触、外伤、等病史及相关症状。 4、病儿应询问分娩史、生长发育异常史。
3
2、全身性疾病:
3、神经官能症:癔症等。 4、小儿惊厥(部分为特发性,部分由于脑损害引起)。
发生机制
可能是由于运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所致; 根据引起肌肉异常收缩的兴奋信号的来源不 同可分为两种情况:
1. 大脑功能障碍:癫痫; 2. 非大脑功能障碍:破伤风、士的宁中毒、低钙 血症性抽搐等。
4
临床表现
1、全身性抽搐:主要表现为全身性骨骼肌痉挛。
癫痫大发作(惊厥):患者突然意识丧失或模糊,全身 强直,呼吸暂停,继而四肢发生阵挛性抽搐,呼吸不规 则,尿便失控、发绀、发作约半个小时自行停止,也有 反复发作或持续状态。发作时可有瞳孔散大,对光反射 消失或迟钝、病理反射阳性等。停止后不久意识恢复。 破伤风:持续性强直性痉挛,伴有肌肉剧烈的疼痛。
5
临床表现
2、局限性抽搐:
身体某一局部连续性肌 肉收缩,多见于口角、 眼睑、手足等; 手足搐搦症:间歇性双 侧强直性肌阵挛,以上 肢手部最为典型,呈 “助产士手”。
6
伴随症状
1、发热:多见于小儿的急性感染,或胃肠功 能紊乱、重度失水 2、血压增高:高血压病、肾炎 3、脑膜刺激征:脑膜炎、脑膜脑炎、蛛网膜 下腔出血 4、瞳孔扩大与舌咬伤:癫痫大发作 5、惊厥发作前剧烈头痛:高血压、急性感染 6、意识丧失:癫痫大发作
强直性(持续肌肉收缩)、阵挛性(断续肌肉收缩)
2
病 因
可分为:特发性和症状性。
特发性常由于先天性脑部不稳定状态所致。 症状性病因:
1、脑部疾病:
感染:结核、脓肿、炎症; 外伤: 肿瘤: 血管疾病: 寄生虫:血吸虫病、包虫病、囊虫病; 其他:先天性脑发育障碍、原因未明的大脑变性等。 感染:急性胃肠炎、中毒性菌痢等; 中毒:有内源性尿毒症肝脑和外源性酒精;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脑病、阿斯综合征等; 代谢障碍:低血钙、低血镁、低血糖状态; 风湿病:SLE、脑血管病; 其他:触电、热射病、突然撤停安眠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