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理论和方法论文
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新途径反思论文

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新途径反思摘要:语言学习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生英语在听力理解能力方面比较薄弱,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授课形式单一,听前缺乏适当引导;训练方式方法不当,教师不注重因材施教。
本文根据当前英语听力教学的这些现象提出了以下措施来提高听力教学质量并增强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听力技巧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毕业学生的听力要求是:(1)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2)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观点;(3)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4)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记叙文,理解故事因果关系;(5)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做出反应;(6)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由此可以看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英语基础学科的基础地位再一次被强化,英语听力培养也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但从目前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听力课的实际情况看,英语听力课的学习现状不令人十分满意。
学生只是被动听音,不是在主动学习,造成学生语音不正确,词汇量少,语法结构不清。
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厌学的现象。
因此本文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分析了目前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对提高英语听力的有效途径作了初步的探讨。
一、英语听力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的是一切语言的学习都是从听开始的。
美国教学法专家保尔·兰金教授统计,听占人们日常言语活动的45%间用于听,30%的时间用于说,16%的时间和9%的时间分别用于读和写。
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听力培养的必要性。
此外著名语言文学家krashen曾指出:“语言学习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听力训练应放在首位。
”从这些语言学家的话中可以得出:听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人们最直观地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
二、目前中学英语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的授课形式单一,听前缺乏适当引导。
英语听力教学论文

英语听力教学论文郝元和[Abstract] Modern language teaching theory highly emphasizes the effect of “listenin g” on the learning and the use of language.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listening isn’t only a teaching of language, also a training of ability. In the four skills: listening, s 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listening is the basic, and the most important skill. It i sn’t only the main way of acquiring language information, but the base of improvin g other skills. Many Chinese students regard the listening test as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of a whole test. In this article, we start with the conditions of the middle scho ol listening teaching, point out some problems and design some activities in the be ginning of the class. Then we focus on some activities of teaching English listening and insist that the activities should be emphasized on the process of listening, rat her than the result of listening. How can students improve their listening and get g ood mark, become the subject that junior middle school teachers care. During the English teaching, it is important for teachers to master the skill of designing the list ening activities[Key Word] listening;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barrier; teaching activity desig ning;【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在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
英语听力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对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简要介绍语篇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背景。
接着,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如何运用语篇理论指导听力材料的选取、听力过程的引导以及听力结果的评价等方面。
本文还将探讨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英语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进一步推动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做出贡献。
二、语篇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的关系语篇理论对于英语听力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语篇理论强调信息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这与英语听力教学中对于整体理解和上下文联系的要求不谋而合。
在听力教学中,学生往往不只是听到孤立的单词或句子,而是需要理解整个对话或篇章的含义和语境。
通过运用语篇理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听力材料中的主题、信息组织、逻辑关系和语言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语篇理论还强调语言的交际性和互动性。
英语听力教学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互动能力。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中的对话和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提高听力的实际应用能力。
语篇理论还涉及到语言的认知过程。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解码、推理、联想等认知过程来理解听力材料。
通过运用语篇理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听力认知模式,提高他们的听力速度和准确性。
语篇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促进。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与应试技巧[论文]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与应试技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a667fd7c1cfad6195fa75f.png)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与应试技巧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听力,力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以往的高中教学中常常只注重英语笔头训练,而忽视听力的培养,然而目前听力已成为高考的必考内容,且占分比例较大,是令广大师生头痛的问题。
笔者认为,多听是提高听力之本,但只有采用正确的听力方法,掌握必要的技巧,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体来说,要让技巧贯穿于听力应试的全过程。
英语学习的基本要素是听、说、读、写四个主要部分,它们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只有把它们很好地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水平。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交际,因此听便成为这四个主要部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听是最基本的语言交际形式之一,也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最初始的感知环节,正所谓:“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因此,提高听力意义重大。
下面笔者结合高中学生英语听力现状,就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影响听力的因素听力的心理机制表明,听者在感知、判断、分析和理解所接收的声音符号中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语言过程,涉及认知与情感因素。
听者感知的意义一般由语言声音、信息、语境和说话者意图四部分构成。
从外部的声音信号转化成内部的理解,不仅需要感知者运用各种语言知识、语法知识,还需要运用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力及调动个人具有的知识经验和各种知识策略等。
概括地说,影响听力的因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把握听力理解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日常听力教学活动。
一方面,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采用那些有利于改善他们的情感状态的听力教学方法,或者对当下使用的教学方法适当地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采用那些与学生当前的听力水平相适应的语言材料,既满足学生对材料的多样性需求,又将其难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二、听力教学的地位与原则听,作为一种语言活动形式,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占有极大的比重。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听是吸收与巩固语言知识和培养说读写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理论与方法之我见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理论与方法之我见听力是语言学习的前提,它位于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之首。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听力在中考、高考中的比重逐渐加大,这就对听力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听力训练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一步。
现将我个人对听力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许多学生笔头能力还可以,但一听录音,心里就紧张,对里面连珠炮似的对话感到一筹莫展,甚至产生一种恐惧感。
为此,我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帮助学生摆脱心理负担,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学生一时听不懂语句是正常现象,教师不应该挖苦打击,应以鼓励为主,使之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二、帮助学生克服听力方面的困难学生在听力面存在着这几个方面上的困难:①辨别单词的能力差。
不能辨别音素、单词音节、单词的重读与弱读等,以至于连简单的词也无法听出来。
②缺乏辨别句子意群停顿,听力不同于阅读,在听力中有些词,尤其是虚词,读得很轻。
当说话人正常讲话时,不仅语音语调自然,而且有大量的连读。
③缺乏必要的听力技巧。
例如,在听的过程中遇到生词时,一直想回忆或猜测其意思,以至影响整篇的理解。
又如,不会在听力过程中作记录,未能抓住主要信息。
④心理准备不足。
有些听力水平差的学生,对听力缺乏信心,总觉得听力很难,一听就怕,越怕越听不懂。
三、多给学生传授听力技巧(1)在听之前,先让学生熟悉题目,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注意听句子中的关键词。
不必听懂每词意思,只要把意群分清,听清其大意,抓住其关键词,手拿一支笔,记下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数字等。
(3)在听的过程中,注意集中注意力。
(4)利用脑海中的“余音”来拾取信息。
也叫短时记忆能力,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宝贵瞬间对这句话快速追忆。
(5)注意用英语思维,避免边听边译成中文,有些同学初听录音时,总想一句句把其译成中文,以求听懂。
在实际考试中,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应一开始就形成用英语对其意群思维、理解的习惯,尽管开始不适应,但坚持一段时间是会有收获的。
模因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模因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摘要】英语听力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难点。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听力水平,达到新课标的技能要求,是亟待解决的任务。
作为英语语用学领域的新理论,模因论为语言教学提高新途径。
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指导,重点研究模因的复制、表达功能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模因论;初中;英语听力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基础,能够帮助学生训练英语的语感,并促进说读写三个方面学习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语言模因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为我们的中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1. 语言模因与语言学习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
主要研究模因的复制、模仿和、传播过程。
模因(meme)这个术语在Richard Dawkins(1976)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出现。
它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
模因(meme)用了与基因(gene)相近的发音,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的意思,故模因指文化基因。
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但模因却通过模仿而传播。
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
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
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
模因传播有四个阶段:内化、记忆、表达和传播。
自然语言中的模因从三个方面体现: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通过信息的交际和交流。
语言模因可以分为内容不变但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复制的基因型模因,或者形式不改却以不同的内容加以扩展的表现型模因。
(1)要重视基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和内容的学习和训练。
因为语言中总有一些东西是它的构成基因,它们是语言表达和理解的基础。
如英语语音中20个元音、28个辅音、各类声调的标准发音,它们之间的配合规律,音变等,这些都是语音中的“模因”,是学好语音的基础。
对这些内容要不厌其烦地进行训练,直到能复制为止。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三策略论文

浅议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三策略“听”作为人类言语交际方式之一,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
现代语言教育理论高度重视听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作用,听的教学受忽视和缺乏科学性的状况正在改变。
为此,许多英语教学工作者提出进行多种尝试,例如,大量听,广泛听,听电台,电视台英语广播,听英文歌曲等,但缺乏对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些因素作出较为全面、深入的探究。
中学生学习英语首先就应当从听入手,英语听力对学习英语至关重要。
“听力”英文为listening comprehension,即听有声语言,并对其理解的能力。
正如rivers temperty所说:“听,是人们根据自己所了解的语言知识、语义和语法三方面的潜力,从语流中获得信息的积极活动。
”根据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将听力理解为:获得有声信息的活动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交际能力。
这种能力的强与弱,除了决定人们对语言知识本身的了解外,还决定人们对语言背景文化知识的占有能力。
很难想象一个对语言背景文化一无所知的人,能够具备良好的听力。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把听说教学放在教学法的首位,强调听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开设听力课或安排听力练习,增加学生接触活的语言的机会,指导和帮助他们熟悉英语口语的形式,学会“听”英语,达到用英语交际的目的。
而能否恰当地运用听力策略来指导课堂教学,则是关系到听力训练成败的重要问题。
一、听力策略研究的背景国外的资料表明,听力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在六十年代,学生听力不好的原因被归结为对语音系统了解不够。
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不同元音组合的音节的分辨、语调的高低、重音的变化等语音信号的训练上。
2.到八十年代,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对学生进行常规的听力理解的训练上。
这里强调的已不是语音的辨音问题,而是对大段口头语言的整体理解问题。
3.近十几年来,对听力过程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是有目的、有选择地听。
如何开展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如何开展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发表时间:2020-12-09T13:59:10.587Z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作者:陈静[导读] 为了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果,满足我国各个行业对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包括重视语音教学;把握关键词汇;强化听力训练;优化选择听力素材。
湖北省咸丰县高乐山镇民族中学陈静摘要:为了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果,满足我国各个行业对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包括重视语音教学;把握关键词汇;强化听力训练;优化选择听力素材。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难点;教学方式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我国各个行业对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大考试中英语分值的比重也一直居高不下。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做好英语教育工作均具有重大意义。
英语教学一般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模块,但在实际教学中,初中英语往往会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听力部分会有所忽略,且很多学生对听力也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这也是造成英语听力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一、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难点导致出现英语听力教学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情感教育缺乏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一味赶教学进度,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另外,在学生对听力产生畏难情绪时,教师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以及缺少对学生消极行为的积极引导等。
这些都会影响听力教学效果。
(二)心理因素障碍英语听力训练因时间紧、内容多,所以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听力存在焦虑情绪在听的过程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不能很好地把握听力材料的中心思想,然后愈发地紧张不安,如此恶性循环,一遇到听力,就会条件反射般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大大地降低了听力训练的效果。
二、强化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对学生的作用强化初中英语听力教学,首先,能够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有效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为学生与他人顺畅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有效性论文

关于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摘要:初中英语学科具有其他所有学科的特点,而听的能力又是语言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要解决学生英语听力水平低这一问题就要从听力教学中学生的实际入手,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分析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听力训练是一项长期的教学要求,听力能力的提高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并非课文教材加一些辅助材料就能解决,但不断摸索听力教学规律,扎扎实实在时间、措施和训练上得到保证,就能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进步,达到教学大纲和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对初中生听力教学的要求。
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从人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学理论可以获知:听是接收和理解交际信息的首要能力,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其他三项技能,而且也能为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1听力教学现状和影响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原因思考1.1听力训练学生参与度不高,听力学习不受重视总体结论是学生参与意识不强,更有一部分学生是谈“听”色变。
因而在平时的听力教授课上,不难发现有学生开小差。
播放英语听力时,他们往往是边做其他科目的作业,边听听力。
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1.2缺少宽松的参与环境,学生怕听英语由于听力信息稍纵即逝,不能像书面题一般,有时间可回头再思考。
不容否定,当今课堂听力训练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考试,缺少宽松愉悦的参与环境。
教师期待的结果是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在选择中选出正确答案。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负担很大,学生很难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听。
学生的这种紧张焦虑情绪阻碍了他们听力水平的提高。
1.3听力活动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很多老师往往把听力课上成听力测试课,听力课堂教学往往成了这样一成不变的三步曲: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师生核对答案。
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沟通。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很少有对话的机会。
活动形式单一,缺少新意,缺乏生活感受和兴趣,这种训练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听力教学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听力作为语言输入的关键环节,对于语言习得者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期为未来英语听力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英语听力教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听力技能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基础。
因此,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成为了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然而,当前的英语听力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教学方法陈旧、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
听力损失是指听者在语言接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包括听力敏锐度下降、音质模糊、音量调节不当等问题。
听力损失不仅影响个人的语言习得,还对其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需要学生的听力损失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听力训练是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重要途径。
听力训练包括泛听和精听两种方法。
泛听是指让学生听懂整段话语的大意;精听则是指让学生听懂话语中的每一个单词和短语。
通过这两种方法,学生可以全面提高英语听力技能。
听力习得是与阅读、写作和口语相对应的一种语言学习方式。
在听力习得中,学生通过听取语言输入,理解并吸收语言知识,从而逐渐培养起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到听力习得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听力材料和机会,帮助他们全面发展英语技能。
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是英语听力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选择内容丰富、难度适中的听力材料。
材料应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组织好听力课堂是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关键环节。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取多种形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复述故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听力材料。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等,为学生创造更加真实的语言环境。
浅析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浅析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作者:罗丹丹来源:《速读·上旬》2016年第06期摘要:随着市场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社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英语考试也不再是只停留于笔试应试如此简单的程度了。
课程的新改革不仅要求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突出,更在听、说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的时代将一去不返。
关键词:英语听力;理论;方法前言:在日常生活中,对一种语言的应用能力主要在于听力和表达这两方面。
也正是因为听得懂,才使得与他人的交流变成了可能。
也就是说,听力的好坏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决定了能否进行正常的沟通。
因此,新课程下的改革对听力做出了高要求也是一件不可厚非的事情。
作为英语教师,更应该对学生的听力教学加以重视,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听力能力的训练,并认真探究教学的方法。
1 以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究英语听力听力在日常交际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已经不言而喻了。
早在20世界初,就有美国学者认为,人们学习语言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理解信息,或者叫做接收可理解输入。
这里的“输入信息”意为口语。
并且指出:“在教会话之前,应拿出一段时间训练听力,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才能对其学习语言进行启蒙,才能使其表达沟通能力得到开发和表现。
”[1]虽然这段话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却是少有的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听力好处的观点,这一点难能可贵,现在的教师正是缺乏这种换位思考的心态。
作为英语教师,要对自己所服务、教授的对象——学生,做以清楚的定位和思考。
如果无法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探究教学方法,那即使再完美的教学方案也是徒劳的。
英语能力的评估当很多一线英语教师获知英语听力会在以后的应试中占据很大比例的时候,很多教师是不愿意接受的。
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①自己的英语能力有限,听力,发音方面也需要改进;②听力的教学很少开展,早已沦为一句空话;③如何让学生愉快轻松的进行听力训练还有待探究。
如此看来,英语听力的教学有一部分的原因来自于教师能力的限制。
英语(心得)之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研究

英语论文之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研究湖南省长沙市雷锋学校任会群唐可 410217摘要: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中国对外语尤其是英语的要求不断提高,英语听力作为人际交流的首要条件和英语学习的必要途径至关重要。
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中如何有效地实施英语口语教学引起了当今外语教学界的广泛关注。
然而,现阶段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我们尝试了多种教学理论来进行英语听力教学改革,也未见多少成效。
基于此,本论文试图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探讨建构主义视野下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根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的建构主义自最近几年出现以来成为教育界一主要流派,备受教育界人士的青睐。
它对教学法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期待着通过从新角度探究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对今后的英语教学和学习有一定的启发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角色;自我管理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中国对外语尤其是英语的要求不断提高,英语听力作为人际交流的首要条件和英语学习的必要途径至关重要。
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需要更多的精通英语的人才。
再加上交流、翻译与高考的需要,英语听力教学担任一个必要的角色。
藉由发展第二种语言获得的理论,人们给予越来越多注意力听的重要的功能。
越来越多的专家和理论家已经意识到高中英语听力理解的重要性。
依照 Krashen(1982) ,当你教人们说一种语言,你完全不需要教他们该如何说,你唯一的需要把可理解的知识输入给他们。
他强调最为重要的是英语听力理解以及学习者的语言获得。
Long (1986) 也争论只有口语技巧只是交流过程的一半。
他补充只有精通听力技巧才够,学生才能在语言学习上变得自信。
从这些,无论是在语言习得或在学习动机还是调整情绪等贡献方面我们都能体味到听占领一个重要位置。
然而,在目前的英语教育中,尤其是高中英语教学,和其他方面相比较而言,听总是一个较弱的环节。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理论和方法初探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理论和方法初探提要:听力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其意义和价值日显突出。
为了加强对听力教学的理解和提高听力教学质量,本文将从理论上探讨英语听力的基本要素,分析英语听力理解的制约因素。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并提出常见的听力教学策略。
关键词:听力理解、构成要素、制约因素、教学策略一.前言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不是语音、词汇、语法的简单合成。
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理解作为语言的基本技能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W.M. Rivers 和U.M. Temperly 统计, 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语言文字使用中,有45% 是通过听来完成的。
Rivers 还指出:“讲话自身不能构成焦急,除非讲话内容被另一个人所理解”,“因此,如果要达到交际这一(教学)目的,教授口语的理解是头等重要的事情”。
Wilga 曾指出:“在所有的交际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听懂别人说话的能力。
”21 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智力的人才竞争的时代,尤其是中国加入WTO 后,社会对外语人才(尤其是英语人才)的需求更加急剧上升。
2001 年7 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基础教育改革目标,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重点是改变过去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忽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
我们认为,语言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获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来实现的,而听是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重要的渠道。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对听力给予足够的重视。
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和高考听力测试的全面实施,广大中学英语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听力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符合教学规律的听力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听力教学的效果,使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发挥起应有的作用。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精选6篇)(4)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精选6篇)(4)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英语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精选了六篇优秀的英语教学论文,通过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结论,为我国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论文1: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1.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法,对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
2. 研究内容:分析了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对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作用。
3. 研究结论:任务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论文2: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研究1. 研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法,对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
2. 研究内容:探讨了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分析了翻转课堂对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作用。
3. 研究结论: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论文3: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1. 研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法,对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
2. 研究内容:探讨了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分析了情境教学对提高学生词汇掌握程度的作用。
3. 研究结论:情境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论文4: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1. 研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法,对项目式学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
2. 研究内容:探讨了项目式学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分析了项目式学习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
3. 研究结论:项目式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突破英语听力教育论文

突破英语听力教育一、引言“英语是听出来的”,可见,提高英语听力技能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
对于许多新生来说,听力课是较为生疏的课程,一开始他们感到听力课不太习惯,有时根本不知道在听些什么,这就很自然地导致了学生的心情焦虑不安,觉得听力是学习英语的“拦路虎”,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受到挫败。
我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在教学方法上的调整谈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二、问题由来现在在教学中使用的英语听力材料并不难,但由于我执教班级的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学生普遍反映内容太难,速度太快,听不太懂,因而丧失了听的乐趣。
这就促使我不断思考教与学之间出现的这种不够默契的现象,以及如何去处理这个问题。
三、解析原因1.学生的焦虑情绪影响其听力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可理解输入”这个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对听力素材的指导实在是很科学,该理论认为,“学习者接受的输入材料必须是可被学习者理解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还应略高于学习者当前的水平,因为略高于学习者当前水平的输入最易为学习者所‘关注’,引起学习者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教材程度太难应该是造成学生们听不太懂的一个原因。
此外,排除心理障碍也实在是太重要了。
学生焦虑情绪的确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他们认为听力材料太难,听不懂,“听不懂”的焦虑使原本应该听得懂的东西反而真的听不懂了。
越听不懂就越没兴趣,越没兴趣就越焦虑,越焦虑就越听不懂。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听者最终还是处于被动地位,影响了其听力理解。
2.自身语言知识缺乏导致听力理解不顺畅。
语言知识不足包括语音知识、基础语法知识、词汇量不够等方面知识的缺乏。
第一,语音知识如果不够,即使是自己认识的词有时候也不一定能听得懂。
第二,基础语法知识不扎实,即使是能听懂了每个单词但不能正确书写,理不清语法关系,导致对其意义理解的偏差。
第三,词汇量不够更是会影响其听力的理解。
3.背景知识的不足也会使得听力理解大打折扣。
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王守元苗伟(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论著选摘【摘要】为了加深对听力理解的认识和提高英语听力的教学质量,本文首先讨论了英语听力理解的性质、过程以及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又对听力教学的方法作了探讨,提出①应注意听力教学的阶段性,②加强听力微技能的培养,③重视听力策略的训练,④注意将听力教学与其他技能教学相结合,⑤充分利用现代化电教设备和学习条件。
【关键词】听力教学;理论;方法在日常交际中,听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正常人在醒着的时候,70%的确良时间用于各种形式的交际活动,其中11%用于写,15%用于读,32%用于说,而至少42%的时间用于听(Cooper1998)。
Rivers还指出:“讲话自身不能构成交际,除非讲话内容被另一个所理解”,“因此,如果要达到交际这一(教学)目的,教授口语的理解就是头等重要的事情”(1966:196,240)Krashen(1985)认为,人们习得语言的唯一方法是理解信息,或接收可理解输入。
这儿所说的信息或输入主要指口头语言。
理解派教学法(comprehension approach),包括自然法、全身反应法等,主张:“在教会话之前,应拿出一段时间训练听力……学生的理解技能得到充分提高之后,表达技能自然随之而来”(Richards,Plattand Platt1998:80)。
以上意见虽有偏激之处,但却能反映听力教学的重要性。
我们认为,语言习得主要通过获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来实现,而听是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重要的渠道。
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对听力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探讨听力理解的性质和过程,认真研究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努力提高听力教学的效果,使听力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听力理解的性质随着人们对语言性质的深入理解和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外语听力理解的性质的认识也日臻完善。
在外语教学领域,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是听说法的鼎盛时期由于它以当时盛行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并在军队外语培训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听说法就被看作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宁波市鄞州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高中英语听力理解的理论

高中英语听力理解的理论研究在鄞州高级中学举行的高中听力研讨会中,来自鄞州区各个高中的几位老师作了关于高中听力方面的报告,其中,鄞州中学沈慧君老师提出的学生在听力理解中存在的困难是什么?听力考试考什么?教师应该怎么做?姜山中学王岚老师对于高二进行听力考试的风险预测分析,鄞州高级中学刘佩玲老师的高二听力考试的可行性分析,以及五乡中学在实践中论证听力考试尝试等,在听力教材选择,听力问题处理、听力考试,听力教学实施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这一次报告会让我更加关注了听力理解的理论发展以及听力教学的现实处境,希望在理论中寻找实践的新方向并指导我们的听力教学。
Question: why was man given two ears but only one mouths?Answer: because God knew that listening was twice as hard as talking.---Toumi Lafi一.关于听力理解1. 听力理解的定义听力理解的定义最早是由Turker (Volvin,1982)提出来的,他的观点是“听力是对由注意和意志获得的印象的一种分析”。
另一学者Jones (Volvin,1982)认为听力理解是一个选择过程,听力者通过某一来源接受声音,评判性地解释信息,这样的信息又对听力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在众多的定义中,Hirsch's (1979) 的定义被认为是最简单的,他的观点是“听力理解是听者接受来自说话者的声音刺激,通过一系列的步骤解释这些声音刺激并加以记忆的过程。
贺梦依(2018)把听力理解定义为学习者通过主动富有创造性的思想活动把口语文本作为输入信息,来构建意义的过程。
而这个积极复杂的理解过程主要是由解释行为或者说意义的建构组成的。
通过上述定义,不难发现听力理解是说话者和听话者通过中介媒体或面对面方式依靠声音传递产生的作用于听话者大脑思维的一个信息过程。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浅析

…
…
…
…
…
…
…
…
…
…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
…
…
…
…
.
图式 理论 指 导 下 的 中学英 语 听 力教 学浅 析
江西赣 县 吉埠 中学(341104) 龙 建国
听力教学是 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 。听力理解是 一 个集各种语言知识 、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听者生活经 验为一体的复杂 的信息加工过程。在长期 的传统听力教 学模式下 ,听力理解一直是 中学生英语 学习中甚为薄弱 的一环 。如何改变 以往那种单 向、被动的学习模式 ,构建 以学生为 中心的互动的教学模式 ,是 当前我们 英语基 础 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决 的问题 。本文试 图依据图式 理论 ,探讨 中学英语听力 教学策略 。
三、图式理论指导下的中学生英语听力教学 策略 首先 ,加 大背景知识 的输入 ,从而为 图式 的产生奠 定基础。现行 中学英语教材形式多样 ,在课堂教学中 ,教 师应 当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媒体 ,密切结合课 文的教学 实 际 ,向学生介绍语 言文化特色 和交际方式 ,让学生获 得文化熏 陶。同时 ,鼓 励学生广泛阅读英美 文化背 景方 面 的书籍 ,了解英美等 国的风土人情 、地域 特点 ,丰富语 言背景知识 。 其次 ,设法 激活学生 的有关 图式 ,培养 学生的预测 联想能力。对文章进行预测 和证实是图式知识应用于听 力理解 的核心 。积极听取预测谈话的主题和可能提出的 问题 ,从而带着 问题有 的放矢地去捕捉关键 信息 。听力 练 习中的问题是在科学 的测试理论指导下 ,针对听力材 料所提出的 ,必定包含材料的理解所需的线索。 然后 ,注意语言环境 ,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式 。任何话 题都离不开语言环境 ,例如谈论学校发生的事总会有教 师和学生 ,话题包含上课 、作业 、活动和考试 等 。而发生 在餐馆里的事必然包含点菜 、问价 、结账等 。一旦确立了 语 言环境可大大 减少听力 理解 中的障碍 ,提高 听力效 果 。 还有 ,整体把握听力内容 。听力 能力差往往表现为 对语 言反应慢 ,因此 ,培养在 听一遍连贯 录音 的情 况下 捕捉 主要信息 的能力是很重要 的。在听力训练中 ,有些 材 料的内容很长 ,单凭头脑记忆很难把握文章 的细节 , 所 以教师要培养学生边听边记 的习惯 。适 当的笔记 能帮 助学生迅 速回忆 听力 内容 ,有效 降低 听力 中出现 的不 良 焦虑状态 ,保 证头脑始终 清醒地跟 踪听力语 流 ,把握整 体内容 。 实践证 明 ,把 图式理论应用于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 , 把 传统 的听力 教学模式转 变为让 学生结合语 言和非语 言性知识 结构 的主动参 与的新 型教学模式 ,能有效地提 高学生的听力理解 能力 ,使他们 真正掌握听力这项语言 技 能 。
英语听力论文

一、调查目的和原因英语听力在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中,既吸引着学生,也在排斥着学生。
因为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听力,但有些学生又因为学不得法而厌恶和憎恨听力。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学生的听力学习,帮助他们掌握要领,我对中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进行了项调查。
二、调查时间:2004年12月——2005年2月地点:高州城区各中学方式:1、问卷调查2、电话询问3、查阅资料4、召开课题组议会英语听力的调查报告三、调查过程及分析如何提高英语听力是研究性课题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实行研究性课题的目的是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研究性课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
听、说、读、写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四大技能。
其中听力是不可忽视的。
听,和读一样,是我们学习、和吸收语言的重要途径。
在实际生活中,听者往往难以控制所听材料的语速、语言清晰度以及说话人的言语表达特点。
因此,重视并加强听能训练是必要的。
其次,听力的的提高不仅与打听的技巧及其熟练程度直接有关,而且与听者的语言能力有密切关系。
(一)实际情况的调查在这一个月的寒假生活中,我们以如何能提高英语听力的研究性课题进行电话调查。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六位成员进行一系列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所反馈的结果如下:同学们认为英语考试中的听力难度,57%的同学认为难度适中,有6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听力水平不担忧,有54%的同学在英语听力考试中,未听清上一题目,有时会影响下一题,有50%同学通过听力课训练听力,这个数据,令我们惊讶,以上的些问题只是我们表中抽出有关资料的查阅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这问题,课题组查阅了有关资料,《英语听力入门》张民伦主编,《英语语音练习手册》张冠林主编,《走遍美国》等。
要求多收听BBC,VOA,等英语广播,观看英语VCD。
通过查阅资料、召开课题组会议,并向校内外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同时我们针对以上现象与所出现的问题,采访了一些教师。
就导师而言,我们归纳了以下几种因素与所采取的方法:1.影响听力的因素2.如何进行听力训练调研结论的表述1、影响听力的因素①用本族语言作理手段:英语初学者还未形成一套新的语言系统,因而基础不牢固,易受本族语言的诱惑和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理论和方法初探
《英语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的交际性,而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首要方面。
语言学家do说:“听力理解就是对交际状态中的语言信号成分的认知控制”。
听力理解过程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decoding process),而是一种解码与意义重构的有机结合。
听力不仅是器官的活动,它还包含辨音能力等多种能力。
1.英语听力的制约因素
听力(listening comprehension)包含人的听觉力以及能达到理解程度的各种认知能力。
英国语言学家将整个听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声音进入听觉储存阶段(the sounds go into a sensory store);第二阶段为短期记忆处理信息阶段(processing of the information by the short term memory);第三阶段是把理解了的信息转入长期记忆阶段(transferring the information to the long term memory for later use)。
英语中有句谚语:“关键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是怎样说的。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制约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有:
1.1 语音解码。
语音解码的自动性是听力理解的关键。
听与阅读不同,现实交际或听力理解中,听者不能重复,只有靠自己一次性的语音解码能力。
1.2 词汇和习语。
词汇缺乏不仅仅是阅读的主要障碍,同样也是听力理解的主要困
难,是听力活动不能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同时,听的过程中,听者不能像读者一样根据上下文对自己不熟悉的习语等进行猜测。
如果听者对一些关键性的习惯用法不熟悉的话,其理解将会受到影响。
1.3 听力材料的类型。
对话、新闻、故事等由于其语言使用上的差异,对听者听力的要求也有所区别。
因此,在选择听力材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难度适宜的材料。
1.4 听力技能。
重读、弱读、连读、语调、意群等的技巧对听力理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重读、语调的变化会改变语句的意思,给句子带来不同的理解,意群的分辨也会影响听者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如,下列各组句子用词相同,但由于标点符号的使用,使句子意思繁盛了完全不同的变化,读起来,意群自然有别:
a1.john said, “my father is here.”
a2.“john,”said my father, “is here.”
b1.jerry said, “the boss is stupid.”
b2.“jerry,”said the boss, “is stupid.”
1.5 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任何学习活动来说,兴趣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听力教学之前,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听力材料,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听力活动,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听力教学环境等等。
1.6 背景知识。
听者对有关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会影响其理解的质量。
缺乏应有的背景知识通常是理解失败的主要因素。
对于自己
不熟悉的话题,理解的难度自然会增加。
1.7 听力技巧。
研究表明,很多情况下由于听者未能掌握相关的听力技巧,如gist listening, focus listening, inferring, predicting 等等,因而不能很好地理解听力材料。
2.英语常见听力教学策略
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发展听的技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丰富知识,锻炼分析、推理能力的过程。
因为听力的高低不仅仅与听的技巧及熟练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其它方面的语言能力、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思维能力都有密切关系,而教师听力教学策略的选择,更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听力学习品质。
所谓听力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听力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操作模式和技巧。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2.1 标题探索(title exploration)。
该活动用于训练主题听力技巧。
其教学步骤如下:
(1)根据听力材料拟定几个主题;
(2)介绍听的任务,使学生在听的时候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文章的大意上;
(3)教师播放听力材料;
(4)学生根据听力材料选择适当的标题。
2.2 概述选择(summary choice)。
概述是文章主题的概括,可以在听之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听完后总结文章大意,可采用概述选择的方式,即,给学生提供几个关于文
章概述的选项,组织学生根据所听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最能表达该文主题的句子。
步骤与标题选择相同。
只是选项不是标题,而是对文章大意的概述。
2.3 复式听写(compound dictation)。
复式听写是获取具体信息的教学策略。
听之前,教师可将听力材料的焦点,材料的关键所在,或听力材料的技巧性部分挖掉,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关键部分。
教学步骤如下:(1)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听力材料的关键词或关键内容挖空。
抽掉的可以是单词、短语或完整的句子;(2)将挖空的材料分发给同学,交代听的任务;
(3)教师播放听力材料;
(4)学生在听的同时将缺少的部分补上;
(5)反馈。
2.4 听与画(listening picture)。
“听与画”可用于描写性文章的听力。
学生将所听到的描述用简单的图画表示出来。
听与画活动可以由教师朗读,也可以由学生朗读。
这种活动对学生写的能力要求不高,只要听懂即可,绘画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将大体的位置、情节等表达清楚即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难度适合学生的材料;
(2)教师播放录音,或读给学生听,或由学生读;
(3)学生在听的同时完成绘画;
(4)学生相互比较对照自己所画的图画。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制约和影响听力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样的。
但是,当我们对听力理解的构成要素、制约因素有了清晰的了解以后,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实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就能在教学中如鱼得水,顺利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