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综述:头晕(眩晕)的病因诊断汇编

合集下载

眩晕症的病因与缓解方法

眩晕症的病因与缓解方法

眩晕症的病因与缓解方法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它让人感到头晕目眩、站立不稳甚至有恶心的感觉。

而对于很多患者来说,他们并不了解眩晕的具体原因和如何缓解它。

本文将深入探讨眩晕症的病因以及一些有效缓解方法。

一、眩晕症的病因1. 平衡系统问题:平衡系统是指内耳、视觉和神经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建立起来保持身体平衡的机制。

然而,如果这个平衡系统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眩晕的产生。

例如,内耳感受到不正确的动态信号时,中枢神经系统会误认为身体正在移动或旋转,引发眩晕。

2. 内耳问题:内耳是我们感知身体位置和运动姿势的关键部分。

当内耳中液体失衡或结构异常时,就会导致眩晕。

常见引起内耳问题导致眩晕的原因有耳源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

3. 药物副作用:有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组胺药物和解热镇痛药)的副作用可能导致眩晕。

这些药物会干扰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的刺激传导,引发眩晕症状。

4. 神经功能障碍: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也可以导致眩晕。

这是由于这些疾病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对平衡感知的处理能力。

5. 心血管问题:心血管问题也是引起眩晕的原因之一。

当脑部供氧不足或者血压升高或降低时,就会出现眩晕的感觉。

二、眩晕症的缓解方法1. 生活方式改变:如果你患有频繁出现眩晕的问题,考虑改变生活方式可能会对缓解眩晕有所帮助。

例如,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加强锻炼以提高体质等都有助于改善眩晕症状。

2. 饮食调整:一些人的眩晕症状与饮食有关。

控制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量可能会缓解眩晕。

此外,保持血糖平衡也是重要的。

就餐时避免长时间空腹或过度进食,尽量选择低GI(升糖指数)食物。

3. 立即座位休息:当你感到头晕目眩时,立即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坐下来,稍作休息。

这样可以减少眩晕感,并防止跌倒和受伤。

4. 视觉锻炼:视觉系统问题是导致眩晕的常见原因之一。

进行适度的视觉训练可以提高对运动和变化环境的适应能力,缓解眩晕症状。

头晕的常见病因及救治方法

头晕的常见病因及救治方法

头晕的常见病因及救治方法头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经常会伴随着眩晕、站立不稳等感觉。

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经历过头晕,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头晕的病因以及相应的救治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头晕的常见病因,并提供相应的救治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头晕问题。

一、内耳问题引起的头晕内耳是与平衡功能紧密相关的器官,当内耳出现问题时就会导致头晕。

最常见的内耳问题是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

这种情况下,人们在改变体位时会感到眩晕或错觉旋转感。

此外,梅尼埃尔病也是引起头晕的常见原因之一。

梅尼埃尔病通常由内耳液体积聚引起,导致听力丧失和持久的眩晕。

针对这些内耳问题引起的头晕,医生通常会采取以下救治方法:1. 特定体位训练(Cawthorne-Cooksey运动):通过特定体位训练可以促进内耳液体排出,减轻眩晕症状。

2. 药物治疗:例如前庭神经抑制剂可以帮助减轻眩晕症状。

二、低血压导致的头晕低血压是另一个常见的头晕原因。

当血压过低时,脑部供氧不足,造成头晕的感觉。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血压下降的原因:1. 缺乏液体:身体缺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进而引起低血压。

保持饮水量足够有助于避免这一问题。

2.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高血压药物、利尿药等)可能会导致低血压。

如果发现自己的头晕与特定药物使用相关,请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3. 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不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低血压和头晕。

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时间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针对低血压引起的头晕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救治方法:1. 补充液体:确保足够饮水量,保持身体充分水分可以有助于提高血压。

2. 适当锻炼:经常进行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增加血压。

3. 均匀起立:当从坐位或躺位突然起立时容易出现低血压和头晕。

建议起床后先坐一会儿,等待一段时间再缓慢站起。

三、焦虑和压力引发的头晕焦虑和压力也是导致头晕的常见因素之一。

当人们处于紧张或惊恐状态时,大脑中的神经系统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头晕感觉。

(完整版)头晕临床路径

(完整版)头晕临床路径

(完整版)头晕临床路径头晕临床路径摘要头晕是指旋转、涡旋、晕倒或失衡感,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由于头晕的病因复杂多样,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本文旨在探讨头晕的常见病因及诊断治疗路径。

1. 引言头晕是指患者感觉周围事物旋转或自身出现过度迅速、不真实感觉,伴随眩晕或站立不稳等症状。

头晕症状的出现可能与多种病因有关,如内耳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2. 头晕的常见病因及诊断头晕的常见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2.1 内耳疾病内耳疾病是导致头晕的主要原因之一。

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前庭神经炎、迷路炎等。

对于内耳疾病的诊断,可进行Otometrics测试、伍德伯克散技术等。

2.2 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如低血压、心律失常、颈动脉狭窄等也会引起头晕。

诊断时可通过测量血压、心电图、颈动脉超声等来帮助确定病因。

2.3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癫痫、帕金森病等也与头晕症状有关。

通过核磁共振、脑电图等检查手段可以帮助确定病因。

3. 头晕的诊断治疗路径对于头晕症状的诊断治疗路径,可以遵循以下步骤:3.1 详细病史采集了解患者头晕的持续时间、发作频率、诱因以及伴随症状等,可以帮助确定可能的病因。

3.2 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听力、眼震检查等,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病理改变。

3.3 辅助检查根据病情及病史,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手段,如Otometrics测试、心电图、核磁共振等,以辅助病因诊断。

3.4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病因确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3.5 随访及复查定期随访患者,观察症状的缓解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复查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结论头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病因复杂多样。

针对头晕症状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多方面信息。

建立完善的临床路径,能够提高头晕诊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以上为头晕临床路径的完整版。

头晕眩晕基础诊疗指南(2023年)

头晕眩晕基础诊疗指南(2023年)

头晕眩晕基础诊疗指南(2023年)头晕眩晕基础诊疗指南(2023年完整版)介绍头晕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头部不适、头晕或旋转感以及失衡感。

本文档旨在提供基础诊疗指南,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处理头晕眩晕患者。

病因与分类头晕眩晕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内耳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等;2.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颅脑外伤、颅内肿瘤等;3. 全身性疾病:如低血压、中耳炎、贫血等;4. 药物副作用或中毒:如某些抗生素、镇静剂和抗抑郁药物。

诊断要点以下是头晕眩晕的常规诊断要点:1. 详细病史采集:包括发作频率、程度、时长、伴随症状等;2. 头颈检查:检查颈动脉搏动、神经系统功能等;3. 前庭功能评估:如病理性眼震检查、头位试验等;4.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等;5. 影像学检查:如颅脑CT或MRI等。

治疗与护理头晕眩晕的治疗与护理应针对病因进行:1. 内耳疾病:可采用前庭功能训练、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2.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抗凝治疗、手术切除等;3. 全身性疾病:治疗原发疾病,如调节血压、抗感染等;4. 药物副作用或中毒:停用或更换相关药物,注意解毒治疗。

预防措施与建议为降低头晕眩晕的发生和复发风险,可考虑以下预防措施和建议:1. 注意安全: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安全,避免摔倒及其他安全事故;2. 合理用药: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或误用药物;3. 规律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4. 保持健康: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体检,并治疗慢性疾病;5. 患教指导:向患者提供头晕眩晕的相关知识,提醒其遵医嘱治疗和注意事项。

结论头晕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需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准确诊断。

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加强预防意识,可以有效管理和预防头晕眩晕的发生。

眩晕综合征鉴别诊断

眩晕综合征鉴别诊断

眩晕综合征鉴别诊断引言眩晕是一种常见症状,指的是人感觉到自己或周围的环境旋转或摇晃。

眩晕综合征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眩晕症状,常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然而,不同的疾病可能引起类似的眩晕症状,因此对眩晕综合征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1. 流感样眩晕流感样眩晕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眩晕症状,病因通常与感染性疾病相关。

患者常伴有头晕、嗜睡、乏力、发热、咳嗽等症状。

在鉴别诊断时,医生需排除其他可能的感染性疾病,如普通感冒、中耳炎等。

2. 脑缺血性眩晕脑缺血性眩晕是指由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症状。

常见的病因包括颈椎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等。

该类型的眩晕常伴有头晕、眼花、视力模糊等症状。

鉴别诊断时,医生需进行相关的脑血流动力学检查,如头颅CT/MRI、颈内动脉超声等。

3. 神经源性眩晕神经源性眩晕是由于内耳和迷路功能障碍引起的眩晕症状。

常见的病因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前庭神经炎等。

患者常伴有眩晕发作、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神经源性眩晕的鉴别诊断可以通过头颅CT/MRI、前庭功能检查等进行。

4. 药物性眩晕药物性眩晕是指由于某些药物的使用导致的眩晕症状。

常见的药物包括镇静剂、抗生素、镇痛剂等。

患者常伴有头晕、昏睡、视觉模糊等症状。

在鉴别诊断时,医生需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并根据病情进行必要的药物调整。

5. 精神性眩晕精神性眩晕是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的眩晕症状,如焦虑、抑郁等。

患者常伴有虚弱、不安、心悸等症状。

在鉴别诊断时,医生需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精神障碍。

6. 代谢性眩晕代谢性眩晕是由于机体代谢紊乱导致的眩晕症状。

常见的病因包括低血糖、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患者常伴有头晕、乏力、出汗等症状。

在鉴别诊断时,医生需进行相关的代谢指标检查,如血糖、血压、甲状腺功能等。

结论眩晕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临床上需要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在鉴别诊断时,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如头颅CT/MRI、血液生化等。

眩晕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眩晕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眩晕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眩晕(vertigo,dizziness)是一种主观感觉障碍。

按感觉的不同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

前者是指患者感到自身或其周围环境物体在旋转,后者是指患者只有头昏眼花和头重脚轻而无旋转感。

引起眩晕的病因很多,但最常见的是前庭系统病变,由此引起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

【诊断提示】1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经颅外段之间的病变所引起的眩晕。

常见于以下疾病。

(1)梅尼埃(Meniere)病:也称内耳眩晕症,是引起周围性眩晕的最常见疾病,多见于中年人。

以发作性眩晕伴耳鸣,波动性、渐进性、感音性的听力减退及眼球震颤为主要表现,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其眩晕为旋转性,常突然发作伴有恶心、呕吐。

面色苍白和出汗,发作多短暂,很少超过2周。

(2)迷路炎:为中耳炎的常见并发症。

如中耳炎患者出现阵发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听力丧失、平衡失调及外耳道检查有鼓膜穿孔等则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3)前庭神经元炎:病前多有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史,发病突然,眩晕时伴有恶心、呕吐,但少有耳鸣、耳聋,眩晕持续时间较梅尼埃病持续时间长,可达6周,痊愈后很少复发。

(4)内耳药物中毒:以链霉素为多见,多为慢性中毒,常于用药后2~4周开始逐渐出现眩晕,7~10d症状达高峰,常伴有平衡失调、步态蹒跚、听力下降、口周及四肢远端发麻,但通常无眼球震颤,闭目难立征阳性。

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也可引起眩晕,但程度较轻。

(5)晕动病:由于乘坐车船或飞机时,内耳迷路受到机械刺激而引起前庭功能紊乱所致。

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可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女性多于男性。

2.中枢性眩晕指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及其纤维联系、小脑、大脑等的病变所引起的眩晕。

常见于以下疾病。

(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各种原因导致椎-基底动脉管腔狭窄时,均可发生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眩晕,常突然发作并伴有头痛、运动障碍(面瘫、肢瘫、吞咽困难等)、站立不稳,感觉异常及恶心、呕吐、出汗、呼吸节律失调、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等症状。

眩晕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眩晕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眩晕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眩晕症是一种让人感到天旋地转、头晕目眩的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要了解眩晕症,首先得弄清楚它产生的原因。

导致眩晕症的原因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耳部问题是引发眩晕症的常见原因之一。

耳朵不仅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还在维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美尼尔氏综合征,这是一种内耳疾病,会导致内耳淋巴液增多,引起膜迷路积水。

患者常常会感到突然发作的旋转性眩晕,同时可能伴有耳鸣、听力下降和耳闷胀感。

耳石症也是常见的耳部致眩疾病,当耳石从原本的位置脱落,进入内耳的半规管,头部位置变动时就会引起眩晕。

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同样可能导致眩晕症。

比如,脑供血不足。

当脑部的血液供应不足时,大脑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起眩晕。

常见的原因包括颈椎病导致椎动脉受压、脑血管狭窄或痉挛等。

另外,脑部的肿瘤、炎症或损伤也可能影响到平衡中枢,引发眩晕。

眼部问题有时也会造成眩晕。

如果眼睛的视力有问题,或者双眼的协调功能出现障碍,大脑接收到的视觉信号不准确,也可能导致眩晕感。

心血管疾病也是眩晕症的“元凶”之一。

例如,低血压或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异常波动可能影响到脑部的供血,从而引发眩晕。

心律失常,特别是心跳过缓或过快,会导致心脏输出的血量不稳定,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引起眩晕。

贫血也可能是眩晕症的诱因。

当身体内的血红蛋白不足,氧气输送减少,大脑缺氧,就容易出现眩晕、乏力等症状。

内分泌疾病也不能忽视。

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可能导致眩晕。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也可能引发眩晕。

药物副作用也可能导致眩晕。

某些降压药、抗抑郁药、镇静药等可能影响到神经系统的功能或血压,从而引起眩晕。

精神心理因素在眩晕症的发生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长期的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情绪问题,可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发眩晕。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可能导致眩晕症。

头晕眩晕诊疗指南

头晕眩晕诊疗指南

头晕眩晕诊疗指南一、头晕眩晕的定义和分类头晕是一种广义的概念,通常指头部昏沉、不清醒的感觉。

眩晕则是指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在旋转、摇晃或移动的错觉。

头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头昏:头脑不清晰,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与精神压力、睡眠不足、贫血等有关。

2、失衡感:站立或行走时感觉不稳,可能与耳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或下肢关节问题有关。

眩晕又可进一步分为:1、周围性眩晕:多由内耳疾病引起,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梅尼埃病等。

特点是发作突然,持续时间短,常伴有耳鸣、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

2、中枢性眩晕:由脑部疾病导致,如脑血管疾病、脑部肿瘤等。

症状相对较持续,通常不伴有耳部症状。

二、头晕眩晕的常见原因1、耳部疾病内耳是维持平衡的重要器官。

耳石症是常见的周围性眩晕原因,当头位改变时可突然发作。

梅尼埃病则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耳鸣、听力下降和耳闷胀感。

2、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硬化、脑梗死、脑出血等,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导致眩晕。

3、颈椎病颈椎病变可能压迫椎动脉,影响脑部供血,引起头晕。

4、低血压或高血压血压异常可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过度灌注,引发头晕眩晕。

5、贫血血红蛋白不足,导致氧气输送减少,引起头晕。

6、精神心理因素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可能导致躯体症状,包括头晕眩晕。

7、眼部疾病如屈光不正、眼肌麻痹等,影响视觉平衡,导致头晕。

8、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等,可能引起头晕眩晕。

三、头晕眩晕的诊断方法1、详细的病史采集包括症状的发作特点、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等,以及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史、家族史等。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耳部、眼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

进行平衡功能测试、眼球震颤检查、听力测试等。

3、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糖、血脂、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等,以排除贫血、低血糖、高血脂等全身性疾病。

4、影像学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可能会进行头颅 CT、MRI、脑血管造影等检查,以排除脑部病变。

头晕的9种常见病因!!!

头晕的9种常见病因!!!

头晕的9种罕有病因!!!本帖转自朱宏元的博客.健康资讯:引开端晕的罕有9种病因!!!头晕是—个分解病症,是很多疾病的临床表示之一.一般情形下,偶然头晕或体位转变导致头晕应无大碍,比方:肚子饿时会头晕.经期前后会头晕.蹲久了站起来会头晕等等.但是,假如长时光头晕,就应引起看重.因为长期头晕或经常头晕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预兆!引开端晕的原因罕有的有以下九种:第一.颈椎病:因为长期姿态不良,造成椎间盘凸起.骨质增生.变形.退化,颈部肌肉柔软,动脉供血受阻导致脑供血缺少等引开端晕.患者常有颈部发紧.灵巧度受限.偶有痛苦悲伤.手指发麻.发凉,有沉重感.第二.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病.低血压病.各类心脑血管病.贫血.沾染.中毒.低血糖等等.第三.神经体系病变:如脑缺血病变.小脑病变.脑部病变.脑外伤.某些类型的癫痫等.此外,植物神经功效掉调以及某些神经症的病人也会经常觉得头晕.第四.血粘度高: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粘度增高,血流迟缓,造成脑部供血缺少,轻易产生疲惫.头晕.乏力等症状.个中造成高血脂的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平昔饮食构造的不合理,患者大量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而又不爱活动.今朝该类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向.第五.耳部疾病:耳内疾病影响到均衡而引开端晕.第六.贫血:若有头晕伴随乏力.面色惨白的表示,应斟酌贫血的可能性.健康状况下,老年人体内造血组织的消失量以及造血质和量已经有所降低,红细胞本身的老化,使其对铁的应用率大不如前.是以,老年人假如不重视养分保健,很轻易患贫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均可继发贫血.第七.伤风:有时伤风发烧可能附带有头晕的症状.第八.心脏病.冠芥蒂:早期,症状尚轻,有人可能没有胸闷.心悸.气短等明显不适,只感到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力不轻易分散.耳鸣或健忘等.此时产生头晕的原因主如果心脏冠状动脉产生粥样硬化,管腔变细变窄,使心脏缺血缺氧.而心脏供血缺少,可以造成供血缺少,引开端晕.第九.脑动脉硬化病:患者自发头晕,且经常掉眠.耳鸣.情感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硬化使脑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降低,产生脑供血.供氧缺少,引开端晕.中医以为,头晕是由肝肾缺少,精血亏虚,不克不及上荣于脑;肝阴缺少,肝阳上亢;膏梁厚味,化湿生痰,痰浊蒙蔽清阳;性格衰弱,气血生化缺少而引起,常予补益肝肾;养血活血.滋阴潜阳;健脾补血;化湿通络法治疗.。

眩晕症诊断证明书

眩晕症诊断证明书

眩晕症诊断证明书简介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的病症,患者常感到头晕、眼花、站立不稳等症状。

本文将详细探讨眩晕症的诊断证明书,包括病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建议等方面。

病因眩晕症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内耳问题:内耳是平衡感觉的主要器官,若内耳出现问题,会导致眩晕症。

常见的内耳问题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梅尼埃病等。

2. 中枢神经系统问题: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也可能引起眩晕症。

例如,脑部肿瘤、中风等疾病都可能导致眩晕症。

3.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会引起头晕、眩晕等症状。

如抗生素、抗抑郁药等。

4. 心血管问题:心血管系统异常也可能导致眩晕症。

例如,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症状眩晕症的症状多种多样,患者常常出现以下症状之一或多个: 1. 头晕:患者感到头晕、眩晕,严重时可能无法站立和行走。

2. 旋转感:患者感觉周围物体在旋转或自己在旋转。

3. 乌云感:患者感觉视野中出现乌云、黑影等干扰视觉的现象。

4. 不稳定感:患者感觉站立不稳,容易摔倒。

诊断方法为了准确诊断眩晕症,医生常常采用以下方法: 1. 病史询问: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信息,以了解病情。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包括神经系统、耳朵等方面的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3. 平衡功能测试:医生可能会进行平衡功能测试,例如眼震测试、姿势平衡测试等,以评估患者的平衡能力。

4. 影像学检查:对于病因不明的眩晕症,医生可能会进行核磁共振(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影像学检查,以帮助确定病因。

治疗建议眩晕症的治疗方法因个体差异而异,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医生可能会采取以下治疗措施之一或多个: 1.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医生可能会开具相应的药物,例如抗晕动药、镇静剂等。

2. 物理疗法:对于某些病因明确的眩晕症,医生可能会采取物理疗法,例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重置疗法等。

眩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眩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一、你有没有眩晕的症状和体征:1、转颈、屈伸颈部诱发症状---颈椎不稳导致;2、颈部不动,头部位置改变(翻身,低头、抬头,坐立)诱发-耳石脱落导致3、持续时间:持续时间久,可能与脑部疾患、颈脊髓压迫等有关;持续时间短(小于1分钟)一耳石脱落、颈椎不稳、TIA有关4、有无意识丧失:有-可能与脑部疾患相关5、有无闭眼站立不稳,睁眼可以站稳:有,与颈脊髓本体感觉或视觉受损相关。

6、有无交感症状,如恶心、呕吐、眼花、耳鸣等:无,与脑中枢神经系统相关;有,与前庭和外周神经相关二、概念及分类:1、眩晕:是身体空间定位的运动错觉,是对外物和自身旋转、摇晃、倾倒等错,可并存眼球震颤、平衡障碍、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

强调的是一种运动性幻觉,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病因上是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2、假性眩晕(头晕):头昏脑胀、头沉、头重脚轻和摇晃不稳感,无视物旋转、摇晃等运动错觉,无眼球颤动,非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3、头昏:常表现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不清晰感为主症,多伴有头重、头闷、头涨、健忘、乏力和其它神经症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症状,劳累时加重。

系由神经衰弱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等所致。

4、晕厥:突发的、一过性意识障碍丧失,伴有昏倒。

昏倒后多于短时间内意识恢复,一般无眼颤。

系由多种原因导致一过性血压低、心跳慢、短暂性脑缺血所致。

三:眩晕的机制;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1.前庭神经系统包括:内耳迷路的末梢感受器、半规管的壶腹嵴、椭圆囊、球囊斑、前庭神经和前庭神经核。

2.前庭神经系统具有6条通路:前庭眼动通路、前庭脊髓通路、前庭网状结构通路、前庭小脑通路、前庭植物神经通路和前庭大脑皮层通路。

双侧前庭神经系统是协调同步活动。

如一侧发生病变,即可导致眩晕。

前庭植物神经通路,前庭网状结构通路:前庭神经一网状结构一延髓网状结构的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背核f引起眩晕、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

头晕的常见病因

头晕的常见病因

头晕的常见病因头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可能解释为感觉周围环境旋转或自身旋转的错觉。

头晕的常见病因有很多种,包括中耳问题、神经系统疾病、颈椎问题、药物副作用等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头晕的常见病因及其相关信息。

中耳问题是引起头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耳是一个负责平衡和听力功能的重要器官。

当中耳受到感染或发生异常时,会干扰正常的平衡系统,导致头晕。

例如,迷路炎是一种常见的中耳感染,可以引起持续性的头晕和眩晕感。

此外,梅尼埃疾病也是中耳问题导致的头晕原因之一。

这种疾病通常与内淋巴液体积分失调有关。

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头晕。

神经系统是我们整个身体运作和协调各部分活动的控制中心。

当神经系统出现异常时,如脑部肿瘤、多发性硬化等情况时,都有可能出现头晕症状。

这是因为这些疾病会干扰到大脑及神经传输信号,影响平衡系统的正常功能。

颈椎问题也是引起头晕的常见原因之一。

颈椎是连接头部和身体的重要支撑结构。

当颈椎出现退行性变、异常压力或损伤时,会对附近的神经和血管产生压迫,导致头晕。

尤其是颈椎间盘突出和颈椎型眩晕等情况更容易引起头晕症状。

药物副作用也可能导致头晕。

许多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并造成失衡感觉,从而引起头晕。

例如,抗高血压药物、抗抑郁药物、镇静剂等都有可能导致头晕的副作用。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病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会导致头晕,如低血糖、贫血、心脏问题等。

低血糖可以通过限制身体对葡萄糖的供应而导致大脑功能受损,进而引起头晕。

贫血导致身体器官供氧不足,特别是脑部,也会引起头晕。

心脏问题如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也可能导致头晕,并且常常伴随其他严重的症状。

鉴于上述的常见病因,了解自己出现头晕的原因非常重要。

在确诊疾病之前,我们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方法来缓解和预防头晕。

首先,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和规律饮食可以帮助维持整体健康状态,减少头晕发作的频率。

此外,避免颈部过度用力和长时间固定姿势也是很重要的。

保持适当的运动和休息是必须的,在办公室长时间久坐时可间断活动。

神经内科门诊头晕的文献综述

神经内科门诊头晕的文献综述

神经内科门诊头晕的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围绕头晕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关于头晕发病的人群特征和易感因素等方面的调查研究论文及专家诊治建议、指南,以明确头晕的概念并对该病的病因、诊断思路及治疗进行简要分析。

标签: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文献综述头晕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患病率和发病率高,是神经内科主要的就诊原因之一。

头晕的病因复杂、表现多样,且缺乏客观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各种头晕,因此,准确把握头晕的概念、根据常见的头晕病因及临床特征、快速在临床进行筛查和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头晕的发生涉及神经科、耳鼻喉科、内科和精神科等众多领域,某些头晕确实会因患者表述不清或医生问诊缺乏经验而难以诊断,加之一些头晕的发病机制尚末明确,因此给临床头晕的诊治带来了困难。

一,头晕头晕是非特异的主观症状,从临床表现出发将头晕分为头昏、眩晕、平衡失调、晕厥前期4种情况,其中眩晕最为常见。

研究表明,眩晕约占所有头晕的半数,而产生眩晕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基础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周围前庭或中枢前庭系统障碍,故眩晕可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其中前庭周围性眩晕约为前庭中枢性眩晕的4-5倍。

在前庭周围性眩晕的病因中,良吐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和梅尼埃病是最主要病因。

前庭中枢性眩晕的病因繁多但相对少见,包括血管性、外伤、肿瘤、脱髓鞘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病变等。

非眩晕性头晕病因除涉及神经系统疾病和耳科疾病外,还可能由内科(高血压病、体位性血压波动、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贫血、发热、感染、甲状腺疾病)、精神科疾病(惊恐、抑郁、焦虑、躯体化障碍等)或药物不良反应等病因所致。

眩晕是由半规管壶腹靖至大脑前庭神经传导通路不同部位的损伤,所致的功能下降、过强或两侧失对称,所引起的运动性幻觉。

平衡不稳是由视觉、深感觉、小脑系统等部位损伤,导致外周传入信息失真,所引起的一种在运动时自感身体摇晃和不稳的一种错觉。

头昏是由多种器质、功能性疾病或长期劳累压力等导致大脑皮质功能弱化,而引起的一种持续性的头脑昏沉或迷糊不清醒感。

眩晕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眩晕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眩晕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头晕、头昏、恶心、出汗等不适感。

眩晕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内耳疾病、颈椎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眩晕的情况,了解眩晕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对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眩晕症状至关重要。

眩晕的原因:
1. 内耳疾病,内耳是人体平衡的重要器官,内耳疾病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可导致眩晕症状。

2. 颈椎病,颈椎病患者常常出现头晕的症状,颈椎病引起的眩晕通常伴随着颈部疼痛、僵硬等症状。

3. 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脑瘤等疾病会对人体的平衡系统造成影响,导致眩晕。

眩晕的治疗方法:
1. 对症治疗,根据眩晕的具体原因进行治疗,如内耳疾病可采
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2. 物理治疗,针对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如
颈部按摩、理疗等。

3. 药物治疗,眩晕症状严重时,可采用药物治疗缓解症状,但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过度疲劳、饮酒过
量等,有助于减轻眩晕症状。

5. 寻求医生帮助,如果眩晕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于眩晕的治疗方法,我们应该根据
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造成眩晕的诱因,如长时间低头、过度疲劳等。

当出现眩晕症
状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希望大家都能够保持健康,
远离眩晕的困扰。

头晕的病因诊断

头晕的病因诊断

头晕的病因诊断头晕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神经系统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梗塞、颈椎病等。

这些疾病会影响脑部供血和神经传导,导致头晕。

2、内耳疾病:如美尼尔病、耳石症等。

这些疾病会影响内耳平衡功能,导致头晕。

3、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甲亢等。

这些疾病会影响血液循环、能量供给等,导致头晕。

4、精神心理因素: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这些疾病会影响神经功能,导致头晕。

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般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1、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因,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如脑供血不足可使用扩张血管药物,贫血可使用补血药物等。

2、物理治疗:如针对颈椎病的治疗,可以采用牵引、按摩等物理疗法来缓解症状。

3、心理治疗:如针对焦虑症的治疗,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等来缓解症状。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案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治疗过程和效果。

我曾经因为工作压力大,经常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通过检查,医生诊断为焦虑症所致。

医生建议我采取认知行为疗法来缓解症状。

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我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效果非常不错。

总之,头晕的病因有很多,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症状。

也需要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和心理状态的保持,以预防头晕的发生。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头晕问题,让大家拥有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心情。

引言头晕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很多疾病都可能引起头晕。

在神经内科门诊中,头晕患者数量较多,为了更好地了解头晕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本文对310例头晕患者进行了病因分析。

概念及意义头晕是指自身或周围环境出现旋转、晃动、平衡失调等主观感受,常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

神经内科门诊是指专门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门诊,包括头晕、头痛、癫痫、帕金森病等疾病。

头晕在神经内科门诊中非常常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严重影响。

眩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眩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眩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眩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1.高血压病:高血压所致的眩晕多数是由于情绪变化、精神紧张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响,使血压产生波动而引起的。

也有的是滥用降压药,使血压突然大幅下降 ,发生眩晕。

2.低血压症:低血压眩晕也是非常多见的,特别是年轻人,容易反复发作。

姿势性低血压眩晕则多见于中老年人,在起立或起床时突然眩晕,旋即消失,再做同样动作时又觉眩晕。

3.动脉硬化症:动脉硬化造成脑血栓附着可诱发脑缺血发作。

这种脑缺血如果来自颈内动脉 ,就可出现浮动性眩晕和眼前发黑。

4.脑瘤:发生在中枢前庭系的小脑、脑干易发生旋转性眩晕。

脑瘤引起的眩晕一方面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脑瘤的压迫而致血循环障碍,使前庭神经核区及其通路直接或间接受损而造成眩晕。

5.脑血栓:轻度的脑血栓可引起眩晕。

这是因为动脉硬化造成动脉管腔内膜病变出现狭窄后,其远端部分仍可通过自动调节,使血管阻力减低,并建立侧支循环而维持“正常”的血流量,暂时不使脑血栓形成。

但是患者仍可出现头晕或眩晕。

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症状。

6.贫血:贫血容易引起脑缺氧而出现眩晕,恶性贫血眩晕尤为明显,患者可因中枢神经系统缺氧,导致神经系统的器质性变化。

因此,患者的运动或位置感及下肢震动感均可丧失,眩晕加重。

7.甲状腺功能减退:本病患者血压低、心脏输出血量减少、血流迟缓而致前庭系缺氧出现眩晕。

此外,新陈代谢较低,血中乳酸聚集波及内耳,也可引起眩晕。

8.运动不足:有些人平时缺乏锻炼、心肺功能较弱,如果突然剧烈运动,可出现头晕。

运动时间过长,体内营养物质耗损过多,血糖浓度降低,或者剧烈运动时,呼吸加快体内氧气供应不足也易产生眩晕。

9 .内耳疾病:耳源性眩晕常见者有美尼尔氏综合征,迷路炎、前庭神经炎等。

10.某些药物服药期的不良反应。

眩晕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不偏向一侧,无旋转的眩晕:有一种眩晕只有头昏眼花、头重脚轻,也可有摇晃不稳,甚至跌倒,但不偏向一侧,无明确的周围环境或自身旋转的运动感,也不出现眼球震颤,称为假性眩晕,或非系统性眩晕。

2023年头晕眩晕基层医疗指南(完整版)

2023年头晕眩晕基层医疗指南(完整版)

2023年头晕眩晕基层医疗指南(完整版)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头晕眩晕的基本信息以及基层医疗的指导原则。

它包括定义、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定义
头晕眩晕是一种感觉,患者会觉得周围的环境在旋转或移动,伴有觉得要晕倒的感觉。

这种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内耳问题、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或药物反应等。

病因
头晕眩晕的常见病因包括内耳炎、迷路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颈椎病等。

此外,头晕眩晕还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症状,如中风、颅脑损伤和心血管疾病等。

诊断
头晕眩晕的诊断应基于患者描述的症状和体征。

医生可能会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检查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功能。

进一步的诊断可能需要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听力测试等。

治疗
具体的治疗方案取决于头晕眩晕的病因。

一般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行为疗法。

药物治疗可能包括抗晕动药物和抗焦虑药物等。

物理治疗可以通过平衡训练和理疗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行为疗法包括头位操纵和平衡训练等。

预防
预防头晕眩晕的关键是避免或减少潜在的诱因。

这可能包括保持良好的体位、避免长时间低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等。

此外,有必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治疗潜在的疾病。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2023年头晕眩晕基层医疗指南的完整版,包括头晕眩晕的定义、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这将有助于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指导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头晕(眩晕)的病因诊断临床误诊误诊2015-04-23发表评论(11人参与)分享头晕(眩晕)是门急诊患者最常见的主诉。

欧洲的一项研究报道,普通人群中有约30%的人有过中重度的头晕症状,其中25%为眩晕。

我国的研究报道,10岁以上人群眩晕症的总体患病率为4.1%,头晕(眩晕)是65岁以上人群就诊的主要原因。

头晕(眩晕)症状具有主观性和非特异性的特点,患者主观感觉表达不一,医生很难获得客观、有价值的信息。

其病因可能涉及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普通内科、骨科等多学科。

基于非循证证据的传统观念认为,头晕(眩晕)的主要病因为颈椎病、脑供血不足,国外大量关于头晕(眩晕)病因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上述两种疾病并不是头晕(眩晕)的主要病因。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为:大部分临床医生不了解与头晕(眩晕)相关的前庭解剖学及前庭病理生理学知识,不了解国外大量的关于头晕(眩晕)病因学的循证证据,对于主诉为头晕(眩晕)的患者,缺乏详细的病史询问和查体,特别是关于前庭功能的相关检查,而是基于传统的病因学观念,进行颈椎影像学、头颅影像学及经颅多普勒等血管结构学检查,并错误地将医技检查结果与头晕(眩晕)的病因相关联。

本文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就头晕(眩晕)的病因诊断进行综述。

一、头晕(眩晕)的概念1972年,Drachman和Hart将头晕(眩晕)定义为非特异性的一组症状。

依据症状性质和可能的病因学线索分为以下4种:①眩晕(vertigo):患者睁眼感到天旋地转,闭目舒服’常伴恶心及呕吐,是三维空间的视空间障碍,常见于外周前庭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

②失衡(imbalance/disequiliblium/unsteadiness):患者感到走路不稳,感觉有“踩棉花感”,常于站立和行走时出现,是平衡障碍,多由神经系统疾病引起,常见于深感觉障碍、周围神经疾病、共济失调、视觉障碍、神经变性性疾病、双侧前庭病变等。

③晕厥前(presyncope/near faint):患者感到眼前发黑、站立不稳、要摔倒的感觉,可伴有出冷汗、心悸,多由心血管疾病引起,常见于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低血糖、贫血等。

④非特异性头重脚轻(light-headness/woozy/giddy):患者主诉为头昏或头沉,常见于精神因素、急性前庭疾病恢复期、内科疾病或药物相关。

具有上述症状的患者都可以头晕(眩晕)为主诉,却可能具有不同的病因。

头晕(眩晕)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而非某一种疾病,1972年的概念分类将头晕(眩晕)按照主诉症状的性质分为4个层次,避免了主诉的主观性和非特异性,提供了病因学线索,历经40余年,经过临床实践检验,被主流学术界认可。

2009年Barany协会提出了首个前庭症状国际分类共识,该分类把前庭症状分为头晕、眩晕、前庭视觉症状和姿势性症状4类。

此分类属于单纯的前庭症状分类,非前庭疾病专业的医生很难鉴别上述症状,且此分类并不具有病因学线索,鉴于其专业的局限性和临床的不易操作性,此分类并未得到非前庭疾病专业医生的认可和推广。

对于主诉为头晕(眩晕)的患者,在询问病史的过程中,首先对患者进行上述症状界定,从而获得病因学的线索,是明确诊断的前提。

二、头晕(眩晕)的病因国外学者进行了很多关于头晕(眩晕)病因的流行病学研究。

1989年125例急诊头晕(眩晕)患者的病因诊断分析研究显示,以头晕(眩晕)为主诉就诊的急诊患者前3位的病因分别是前庭周围疾病、心血管病变和不明原因,分别占43%、21%、10%。

2001年200例神经内科头晕门诊患者的病因诊断分析研究显示,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前3位的病因分别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精神因素或心源性因素、偏头痛,分别占61%、40%、14%。

2005年Brandt教授对神经科门诊5353例头晕患者的病因进行诊断分析,位于前4位的病因分别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惊恐发作、前庭中枢性眩晕及偏头痛。

我国学者戚晓昆教授对367例神经内科门诊头晕(眩晕)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位于前3位的病因分别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后循环缺血及偏头痛,分别占59.7%、17.7%、8.4%。

以上研究提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头晕(眩晕)患者的主要病因,但患者就诊于不同的科室,病因学研究的结果仍存在差异。

为此国外学者对就诊不同单位的患者进行了研究。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联合头晕(眩晕)门诊对812例头晕(眩晕)患者进行研究,周围性病因、中枢性病因、精神因素、多病因、不明原因分别占64.7%、8.2%、9.0%、4.9%、13.3%,其中周围性病因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约占42%,中枢性病因中血管因素仅占3%。

Kroanke等对Med-line数据库有关头晕(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的文献(12篇)进行系统评估,其中包括全科门诊、专病门诊及急诊患者共4536例,结果显示,前庭周围性病因、前庭中枢性病因、精神心理因素、其他病因、不明病因分别占44%、11%、16%、26%、13%。

在前庭周围性病因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约占16%,前庭神经炎约占9%,梅尼埃病约占5%。

对比全科门诊和专病门诊就诊患者的病因,前庭周围性病因均是最常见的病因,分别占44%和46%;精神心理因素也不少见,分别占21%和20%;前庭中枢性病因最少,分别占9%和7%。

作者得出结论:头晕(眩晕)病因复杂,涉及前庭周围、前庭中枢及精神因素等。

其中前庭周围性病因约占50%,其次为精神因素,两者约占头晕病因的70%;前庭中枢性因素较少见,约占10%;严重的病因相对少见,其中卒中为6%,心律失常为1.5%,脑肿瘤<1%。

此系统评估与Brandt教授的研究结果相近,这与我国大部分医生常常将头晕(眩晕)的病因归结为颈椎病和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现状明显不符。

基于上述大量头晕(眩晕)病因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主诉为头晕的患者约有50%为眩晕。

眩晕的主要病因为前庭周围性疾病,占70%〜80%,其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约占50%,前庭神经炎占15%〜25%,梅尼埃病占5%~10%,上述3种疾病是前庭周围性眩晕的主要病因。

前庭中枢性疾病约占眩晕病因的20%~30%,病种较多,每一种疾病所占的比例较少,其中包括血管性、神经系统退行性及变性性疾病,脱髓鞘,肿瘤,感染,外伤等。

对于无基础疾病病史,症状发作不伴有小脑、脑干及其他前庭疾病表现的持续性头晕(眩晕)患者,应进行焦虑和抑郁等相关精神心理量表评估。

认识头晕(眩晕)的常见及少见病因,对于临床诊断非常重要。

三、头晕(眩晕)与颈椎病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常规颈椎X线检查很容易发现颈椎的退行性病变,大部分医生认为颈椎的退行性病变压迫椎动脉致头晕(眩晕),并以此作为诊断颈椎病及推测症状病因的依据。

临床诊断颈椎病需同时具备3个条件:①椎间盘和椎间关节的退行性改变,这是颈椎病的病变基础,是诊断颈椎病的先决条件,但不能仅凭这一点诊断颈椎病;②在椎间盘和椎间关节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出现邻近组织和结构受累,包括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和交感神经受累;③与上述病理学改变一致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临床医师往往注重通过影像学寻找退行性病变的证据,却很少分析是否存在邻近组织和结构受累,极少分析邻近组织和结构受累是否可以解释患者的头晕(眩晕)症状。

从解剖学角度看,椎动脉从颈椎两侧的横突孔穿过,而并非由椎间孔穿过。

颈椎X线检查不能显示横突孔,且椎间孔的退行性病变并不能代表横突孔的退行性病变。

从颈椎应力学的角度看,只有椎间盘向横侧严重突出才有可能压迫椎动脉。

国外203例椎动脉造影研究只发现2例骨赘引起椎动脉侧向移位,此类情况的比例<1%。

1986年的一项循证医学研究将平均年龄为77岁的64例患者平均分为2组,研究组主诉均为头晕(眩晕)症状,对照组无症状,两组均行颈椎X线检查,结果两组的椎间隙狭窄和骨质增生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不认为颈椎退行性病变导致了头晕(眩晕)症状,不建议将颈椎X线检查作为常规检查。

那么转颈是否增加了颈椎压迫椎动脉的概率而导致头晕(眩晕)症状呢?1108例具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转颈后的血管评估研究显示,仅有5例转颈后出现症状,并经血管评估提示椎动脉受压,但无一例表现为头晕(眩晕)。

这项经典的循证研究提示,颈椎退行性病变导致椎动脉受压,椎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头晕(眩晕)症状并没有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

颈椎机械性压迫椎动脉不是头晕(眩晕)的主要病因,头晕(眩晕)与转颈后椎动脉受压无相关性,椎动脉型颈椎病非常少见。

从解剖学的角度看,包括小关节囊和椎间组织的颈椎周围组织含有大量交感末梢,椎体不稳易累及交感末梢,过伸过屈位的颈椎X线检查能提供椎体不稳的影像学证据,为交感型颈椎病提供诊断依据。

但诊断仍需排除其他相关疾病,必要时可行硬膜外或颈交感神经节封闭的诊断性治疗措施。

交感神经广泛分布于血管、内脏及腺体,交感神经受累具有症状多、体征少及非特异性的特点,且目前无客观的证据证实交感链的损害,故国际上无交感型颈椎病的概念。

四、头晕(眩晕)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大部分临床医生认为头晕(眩晕)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表现,从而推测其为头晕(眩晕)的常见病因。

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后循环缺血登记(NEMC-PCR)研究407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以头晕(眩晕)为唯一症状的仅占不足1%。

这一经典的循证实验证实后循环缺血以脑干或小脑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构音障碍、复视、跌倒发作或共济失调等),而不是单纯的头晕(眩晕),缺血性脑血管病并不是头晕(眩晕)的主要病因。

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还取决于颅底动脉环的代偿情况,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见于责任椎动脉的对侧动脉存在先天缺如或严重狭窄,从而无法充分代偿,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累及小脑前下动脉从而导致后循环缺血。

前庭动脉为终末动脉,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时,可因近端动脉的严重狭窄而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因斑块的脱落产生脑梗死。

前庭小脑的供血动脉为小脑后下动脉内侧支,小脑后下动脉起源于椎动脉。

近年有文献报道,部分责任动脉为椎动脉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A-TIA),其临床症状为孤立性眩晕。

Braun等报道了12例以孤立性眩晕为主诉的患者,9例有自发性眼震,无其他神经系统局灶样体征,均被误诊为外周前庭疾病。

发病后7d内逐渐出现神经系统局灶样体征,MRI-DWI可见高信号梗死灶。

以眩晕为唯一症状的VA-TIA常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前奏,但此类患者常具有多重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查体应注意有无平滑追踪、扫视及前庭眼球反射(VOR)抑制异常等前庭中枢体征。

眼动检查床边三步法(HINTS)(甩头试验+凝视性眼震+眼偏斜反应)判断中枢性损害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6%,而48h内MRI-DWI的假阴性率为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