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循环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初中“四步循环”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实施方案

苍山县磨山中学课题组孙华夏

二零一一年一月

初中“四步循环”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实施方案

苍山县磨山中学课题组孙华夏

一.课题的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推动今后素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正式颁布,标志着为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经过三十年变革的中国基础教育现已进入深化阶段。

新课标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要求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有效地促进“两个变革”,即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学生必须由接受性学习向自主质疑,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转变,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

纵向看,我们的新课改确实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的教育理论、观点、教学策略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且卓有成效。我也始终认为学生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是践行三维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进行的课程改革改的是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取得成绩的途径,而不是学业成绩本身。我们应一如既往的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自主构建和创造,用多把尺

子来衡量课堂的动态生成。“不能用过去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再让他们去面对明天的未来。”但也不能与我国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全部割裂,用全部让学生自学的新理念来代替讲授法的所谓的旧理念,用愿意愉快完全代替学习中克服困难的艰难。要在过去、现在、未来寻求一定的平衡点,让学生接受知识,掌握方法,形成态度,提高收集、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

从本课题的研究环境看,我县十分重视教科研,在组织制度和经费拨付上有严格的保障。学校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科研氛围等均呈良性可持续发展态势。本课题是2008年临沂市市级结题课题的深化升级,课题组成员在教学实践、策略研究、成长评价等方向有深厚的理论积淀。2010年5月《初中“四步循环”教学策略的认识与实践》被评为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通过本课题研究可推进县域新课改的步伐,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参与性学习策略的形成,真正实现“科研兴校、科研强教、决胜课堂”的预期意愿。

二.初中“四步循环”课堂教学策略的假说及相关理论依据

1.策略的假说

(1)策略的界定

借鉴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我将初中“四步循环”课堂教学策略界定为: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之初中教学领域内,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的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让诸教学因素相互作用和转化,形成整体、多维、动态的交互教学活动。本策略重新定位了师生关系,以平等、共同提高的态度,实施民主化课堂教学。以“自主质疑--合作展示--探究预习--互动点评”教学策略设计,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以

“课上—课下—课上”温故知新的循环形式生成“三维目标”,打破课内外的空间结构,在“最近发展区”内通过“师生学习共同体”来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让师生体验生命的涌动,情感的拓展,创新能力的提升。

(2)策略的构架

“初中”:指在苍山县县域内。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之初中教学领域。

“四步”:是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四种实践操作策略,即:

自主质疑——合作展示——探究预习——互动点评

自主质疑:主要是学生借助有关材料对上节课合作展示内容和课下对本环节温习成果的再次梳理和拓展。

合作展示:是生生对上节课探究预习和课下对本环节复习成果(所学、所悟、所感、所创)的交流生成。以接对子,4人小组,6人小组,AB层,两半球或自由组合等形式在合作中PK,在展示中生成。

探究预习:是对新知的发散性认知和创造性挖掘,是围绕教学预设对新课内容的整体把握、细节研讨和自主生成。其预习界定是对学生学情而言,而非教师预设授课之预习。

互动点评:主要点评本节课师生三维目标的发展状态和达成效度,以过程性、情境性、多元化的互动评价促进、激励引导学生成长。

“循环”:将课堂上的合作展示和探究预习内容由课后一直延续到下一节课的自主质疑和合作展示。即本课的合作展示经课下温固后成为下节课的自主质疑;本课的探究预习经课下的深入研讨成为下节课的合作展示。通过将课堂教与学拉伸延长到课后课前,将三维目标的课堂落实与课下生成对接,形成“课上—课下—课上”温故知新内化生成,课上课下时空壁垒淡化的循环结构,师生以此达到心灵的对接、思维的碰撞、观点的沟通,有效地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跨越式发展。

(3)理念定位

教学价值取向:双主体(教师和学生皆为主体)

三维目标实施:教师—“有困难找同学”学生—“我的课堂我做主”

合作发展:教师组织—学生主动→教师辅导—学生主体→教师促进—学生自主。

探究强度:学生媒介互动→师生质疑→生生明辨

学法示例:自主——合作——探究——点评

2.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要求教师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3、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都有一方面或几方面发展潜力,教师应在师生平等认识下,根据教育内容以及学生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策略的差异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示各种智能的情景和机会,并给予多样化的评价。

4、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认为,全面依靠学生,高度尊重学生,把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则后退,其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质疑,实现“先学后教,教而不教”。

5、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现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