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郭沫若文化抗战论与中日文化启蒙的话语关联

合集下载

郭沫若归国抗战真相

郭沫若归国抗战真相

郭沫若学刊2019年第2期(总第128期)生平研究郭沫若归国抗战真相廖久明(乐山师范学院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四川乐山614000)摘要:发表在《同舟共进>2018年第1期的《郭沫若归国抗战始末》尽管写得有鼻子有眼,实际上却从头错到尾。

由于该文错误实在太多,一一指出太费事,本文仅就“郭沫若归国抗战始末”本身的以下内容提供一d材料和看法:一、郁达夫1936年底到日本去的原因和情况,二、郁达夫1937年为郭沫若归国事所做的努力及所起的作用,三、王苴生在郭沫若归国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就本文所写的三件事情而言,第一件基本可为定论,因为有档案材料为证,第二、三件缺乏核心问题的档案材料,所以仅具可能性。

关键词:郭沫若;归国抗战;真相中国分类号:K825.6文献标识符:A文章编号:1003-7225(2019)02-0013-08《同舟共进>2018年第1期发表的《郭沫若归国抗战始末》①尽管写得有鼻子有眼,实际上却从头错到尾:郭沫若不是1927年3月20日而是30日到朱德家并于次日写作《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郭沫若1937年7月27日回到上海后,8月2日岀席中国文艺协会上海分会和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举行的欢迎会是郭沫若归国后第一,8月7日院看《保卫卢沟桥》专场演岀最第日中上海日同学救亡会会举行的欢迎会是,的文却:月文之家文,有4篇同的文:《郭沫若归国抗战始末》明,《文》2004年第2期)、《郭沫若归国抗日始末》,《文》2004年第7期)《郭沫若归国抗日始末》之,《》2004年第12期)《郭沫若抗日归国始末》秀,《>2008年第2期)。

看,歹的言继续下去,2008年便始研究郭沫若归国抗战的笔者确实有必要写作文指岀其错误。

由于文的错误实在太-一指岀太费事,现在仅就“郭沫若归国抗战始末”的以下容提供一点材料和看法:一、郁达夫1936年底到日去的原因和情况,郁达夫1937年郭沫若归国事所做的努及所起的作用,三、抗战爆发王P生的情况及在郭沫若归国上所起的作用。

郭沫若文化抗战论与中日文化启蒙的话语关联-最新文档资料

郭沫若文化抗战论与中日文化启蒙的话语关联-最新文档资料

郭沫若文化抗战论与中日文化启蒙的话语关联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日本蛰伏了十年的郭沫若放弃了纯文学和学术的研究,回到祖国,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战争宣传组织工作中。

在犬牙交错的政治军事的复杂局势中,众多矛盾赋予了他多重的角色,他以通权达变的政治智慧开始了他的人生角色穿梭。

郭沫若在与世界和国内各党各派各阶层之间的对话中,其大量言论构成一种“活”的话语系统,充满着意向性、指向性、无不具有“在场”感。

在抗战宣传的艰难对话中,郭沫若首先面临着中日两国历史和文化关系问题。

中日两国的关系,长期以来“剪不断,理还乱”。

近代以来,日本作为中西文化之桥,对中国现代启蒙思想的形成,起到过很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中国近现代许多重要的思想家都程度不同地受到过日本现代启蒙思想的熏染。

特别是进化论和国民性问题,已经成为中日两国在现代化启蒙中共有的话语方式。

郭沫若对日本的感情很复杂,一方面,他曾在日本居住近二十年,对日本侵华战争发动的文化心理和国民基础,有着深刻的体验。

另一方面,日本是郭沫若的妻国,也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日本的自然风物及人情,带给他创作的许多灵感。

这里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也催生了他的许多学术研究成果。

应该说,郭沫若在文学创作、文艺思想乃至思维方式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了大量日本文化的要素,这从郭沫若与日本现代著名史学家内藤湖南关系可见一斑。

内藤湖南是日本京都大学史学教授,是日本中国学领域内两大学派之一“京都学派”的领军人物,有非常深厚的汉学造诣,曾十次来华考察,并出版了多部关于中国问题专著,并长期地保留着与中国学者直接的学术交流,是著名的“支那通”。

由于他的著作在日本学术文化界影响很大,被称为“内藤史学”。

辛亥革命后,内藤积极筹划,安排了王国维、罗振玉避居京都。

这两位学者的到来及学术交流,直接将二重证据法(即地下实物与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

注入京都学派的实证研究方法之中。

郭沫若1928年避难日本后,转向历史考古研究时,曾将关注目光投射到京都学派身上。

郭沫若从未写过“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兼论郭沫若与毛泽东的交往

郭沫若从未写过“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兼论郭沫若与毛泽东的交往

《党史博采》│2022第02期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同时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在科学文化教育领域有重大影响力。

过去有人把郭沫若对毛泽东的欣赏与崇敬,歪曲为“政治投机”“趋炎附势”,这些观点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郭沫若与毛泽东交往的真实情况,实际上是借贬损郭沫若来歪曲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与中共领袖的交往。

回顾郭沫若与毛泽东的交往史,可以发现二人在革命路上携手前进、在文学创作方面惺惺相惜的多重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在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的形势下,以及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郭沫若确实有过言不由衷的表态与应景式的文学作品,但这种表现背后有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郭沫若这一时期的作品和行为,他歌颂毛泽东、歌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更多是出于认识上的偏差,而不是人格意义上的“奴颜媚骨”。

一、大革命时期初相识1926年3月,郭沫若应广东大学之请担任文科学长,来到了革命风起云涌的中心之地广《党史博采》│2022第02州。

此时的毛泽东正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兼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两人在林祖涵(林伯渠,中共党员,时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长)的家中第一次见面。

毛泽东热情地向郭沫若介绍广东的革命运动情况,事后又多次与郭沫若相见,并邀请他到农民运动讲习所作报告。

两人还一起到东山青年会、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举行的全国劳动代表大会和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纪念马克思诞生108周年大会等演讲。

毛泽东主要讲中国农民问题和中国革命,郭沫若则在大学与青年探讨革命问题,论述文学和革命的一致性,号召作家“到兵间去、民间去、工厂间去、革命的漩涡中去”。

在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下,他们既写文章,又作讲演,从不同的侧面唤起民众打倒一切压迫阶级,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在蒋介石逐步暴露反共反革命真面目时,毛泽东是中共党内比较早地主张公开反对蒋介石的人,郭沫若则是国民党中第一个公开揭露蒋介石、第一个向蒋介石发出声讨檄文的人。

论郭沫若抗战史剧创作的情感体验性原则

论郭沫若抗战史剧创作的情感体验性原则

首先 分析 爱情及 郭 沫若对 女性 的情感 体验 在史
剧题 材 中人物 处理 中 的作 用 。这一情 感体 验对 于郭 沫若 史剧 创作 所起 的作 用 , 在早 期 史剧 中 , 已经 可 以 感受 到 。正如 《 女神 之再 生 》 前序 诗所 引用 的歌德 幕
布景 的责任 推卸 给舞 台工作人 员 了。] _ 这 段 回忆 中 , 孔 雀 胆 》 《 的创 作 , 在 准 备 其 他 剧 作 是 时 , 中途” “ 盖吸 引去 了” “ 被 阿 。郭 沫若 回到 家 乡 , 发
沫若 对抗 战史剧 题材 进 行 处 理 时 , 种 累积 在 内心 那
的女 性情感 体验 仍然 起到重 要作 用 。例如 , 孔 雀 在《 胆》 的附 录《 <孔 雀胆 > 的故 事 》起 因 , 郭沫 若写 道 : 我 知道 阿盖的存 在应 该是 三十 多年前 的 事 。大
性 形象 占了大多数 。虽 然郭 沫若不 是一 个女性 崇 拜
论者 , 但是 早期郭 沫若 内心情 感 中 , 于女性 的情 感 对 体验 的理想 意 味 , 在史 剧 创 作 中是 可见 一 斑 的 。郭
中的情感 体验 性 原 则 表现 得 较 为 复 杂 。归结 起 来 ,
郭 沫若抗 战史 剧题 材 中较 大倾 向 的情 感 , 要 有 以 主
种历 史题 材 处 理 的原 则 , 情感 体 验 性 原则 。遵 循 这 一原 则 , 他 的抗 战 史 剧题 材 处 理 中 , 通 生 活 情 感 体 验 、 革 即 在 普 “
命 受难 ” 抑 性 情感 体 验 、 化战 斗 激 情 等 情 感 因素 对 史 剧 题 材 处 理 有 着 重 要 意 义 , 他 史 剧 的 浪 漫 主 义 风 格 形 成 压 文 对

郭沫若_闻一多_艾青爱国思想比较论

郭沫若_闻一多_艾青爱国思想比较论

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爱国思想比较论在中国新诗史上 ,屹立着三位卓越的爱国主义诗人———郭沫若、闻一多、艾青。

他们高大伟岸的身影卓立在新诗王国里 ,熠熠生辉 ;他们热情洋溢的爱国诗篇怒放在新诗艺苑里 ,瑰丽夺目。

他们用笔 ,用激情 ,用心血 ,甚至不惜用生命抒写了一曲曲深情的爱国主义壮丽诗篇 ,炳耀千古 ,永照山河 !现代爱国三诗人由于出身、教养、经历不同 , 性情、气质、禀赋各异 ,因而在为祖国、民族和人民而奋斗中显示了很不相同的、鲜明的爱国主义特点。

郭沫若出身于峨眉山下一个地主兼营工商业的家庭。

他在幼年生活优裕 ,无忧无虑 ,充满着自由而浪漫的幻想。

天府之国 ,自然景色壮丽 , 钟灵毓秀 ,他倘佯于山水名胜之间 ,从小便受到山水文化的熏陶 ,有着浓厚的乡土观念 ,孕育了他的爱国根苗。

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地方家庭教育开明 ,在家庭成员的影响下 ,他能得风气之先 ,在吸吮祖国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 ,也接受了新式启蒙教育和外国文化的影响 ,心灵向世界洞开。

在“天下未乱蜀先乱”的四川社会大动荡中 ,少年郭沫若培植了他的叛逆性和反抗精神 ,他曾因不满封建教育反抗黑暗学政而两次遭到斥退 ,后来又参加了国会请愿的爱国风潮 ,亲历了保路运动、辛亥革命。

他曾真诚地接受过梁启超的思想与文字的洗礼 ,热烈地景仰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崇拜邹容、徐锡麟、秋瑾、温生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动荡的、变革的、新旧嬗替的时代把郭沫若引上了一条爱国的、反抗旧世界的人生道路和文学道路。

怀着“富国强兵”“、实业救国”的爱国信念 ,郭沫若东渡日本学医。

“二十岁以后 ,他走出夔门 , 几乎成为无羁绊的自由知识分子了。

”1 急遽变化的时代 ,救国图强的爱国主义浪潮 ,使郭沫若迅速充盈了他的爱国情怀 ; 弱国子民所遭受的民族歧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反帝意识。

1915 年 ,为抗拒北洋军阀政府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他愤然回国抗争 ,并写下悲愤慷慨的诗篇 ,抒发了报国壮志。

历史与现实_郭沫若史剧叙述意图的追问_黄科安

历史与现实_郭沫若史剧叙述意图的追问_黄科安

历史与现实:郭沫若史剧叙述意图的追问黄科安剧作家从事史剧创作时,其“历史叙述意图”应该受到追问。

从表层上看,郭沫若史剧创作似乎与他秉持的“五四”人本主义思想的启蒙话语并无不同,但事实上,他对历史人物进行富有创造性的构想和改写,已经成功地将“五四”的启蒙话语运用到现实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去了,进而透过对历史人物富有创造性的构想和改写,以彰显自己的左翼意识形态立场。

不过,郭沫若本身还存在着人文主义理念与抗战时期的左翼意识形态立场之间的矛盾和裂痕,这就造成他忽视基本史实、不断地修改剧本的现象,最终导致日后学界对他的这种做法提出质疑和批评。

抗战时期特定的政治文化环境催生了历史剧创作的繁盛局面,而在当时的史剧作家中,郭沫若无疑是最为杰出的代表性人物。

他在这一期间先后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原名为《筑》)、《孔雀胆》、《南冠草》等六部气势恢宏的历史剧,这是他继20世纪20年代诗集《女神》创作后又迎来的一个新的创作爆发期,为中国现代史剧的发展开创了新的纪元。

那么,如何评价这六部历史剧呢?这涉及到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叙述意图。

1942年春,郭沫若创作出史剧代表作《屈原》,很快就引起了当时文化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诗人徐迟在读完剧本后,“激动万分,遂至失眠”,于是写了一封与郭沫若商榷剧本创作的信①。

徐迟主要对剧本第五幕中屈原的“风雷电”独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首先,“《屈原》第五幕第二景风雷电的soliloquy(自言自语),我不赞成,因为这是KingLear(李尔王)”;其次,“依据屈原的性格来说,他也不是暴风雨的性格”;更何况,“《屈原》多份是抒情的,也许更多是哲学的”。

因此,徐迟主张要以屈原的《天问》代替这段“风雷电”独白,并且对于自己这样的设计,有着一种美妙的文化想象:暴风雨是dramatic(戏剧的)而且theatrical(剧院)的,但你一定同意,好像Dryden(屈莱顿)在那篇论诗剧的文章里所说,戏剧的精华在诗的里面,《天问》尽可以不投合近来那大量的时髦而注重生意的剧作者的胃口,若你把《天问》构制起来,我相信,你的诗句是天上的静静的夜的大戏院里,那些星座一样灿烂,无穷的灿烂的诗句,能使听众晕倒。

文章分五色,明灭孰可辨——关于郭沫若斥沈从文为“桃红色作家”事件的疏解

文章分五色,明灭孰可辨——关于郭沫若斥沈从文为“桃红色作家”事件的疏解

文章分五色,明灭孰可辨朱华阳骆羽芯理论探讨摘要:1948年,郭沫若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将沈从文斥为“桃红色作家”,由此引发的舆论给沈从文后半生的写作与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其中是非曲直也引起学界的众说纷纭。

首先,郭沫若批判沈从文是源于私人的宿怨,还是文化政治发展的必然?建国前夕沈从文的“发疯”“自杀”是这篇文章导致的吗?这需要辩证分析。

其次,郭沫若批判沈从文为“桃红色作家”有文学理据吗?我们需要探讨沈从文情欲书写的“诗”与“真”,看看被理解为“抽象的抒情”的“虹影”“星光”背后真正的生活面影。

其三,沈从文在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与五四时期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30年代的革命小说风格类似,同是书写身体与爱欲,郭沫若为何以高度评价和大势挞伐区别对待?究其缘由,我们可以梳理出现代作家文学观念的歧异和浪漫主义的流脉。

关键词:沈从文;郭沫若;《斥反动文艺》;“桃红色作家”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982(2021)02-0089-071948年,郭沫若在香港出版的《抗战文艺丛刊》第一辑上发表了《斥反动文艺》一文,将反动文艺分为“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并对沈从文、朱光潜、萧乾等几位自由主义作家做出点名批判。

在柴天改物的关键时期,郭沫若这篇锋芒毕露的批判文章,不仅给这几位作家的命运带来严重影响,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的文学批评起了示范效应。

尤其是沈从文,在被郭沫若斥为“桃红色作家”后,他的创作和生活便陷入了困境与劫难之中。

近几十年来,郭沈之间的这桩历史公案时常引发学界争议,本文拟对其中有关问题进行梳理和解析。

一、缘由与影响———沈从文被斥为“桃红色作家”的历史平议(一)郭沫若批判沈从文的缘由郭沫若在《斥反动文艺》中认定沈从文为“桃红色作家”,看似有理有据。

首先,郭沫若认为沈从文的《摘星录》《看虹录》在内容上是“作文字上的裸体画,甚至写文字上的春宫”①;其次,郭沫若指出沈从文的创作动机“存心不良,意在蛊惑读者,软化人们的斗争情绪”②;再次,郭沫若指斥沈从文“一直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③,并列举了相关证据———在抗战初期高喊“与抗战无关”论,在抗战后期“反对作家从政”,抗战结束后又散播与革命游离的“第四组织”。

双重地位下的同一战斗——略论抗战时期的郭沫若

双重地位下的同一战斗——略论抗战时期的郭沫若
动群众 、 组织 群众 、 抗 日 志和爱 国精 神为宗 旨, 激励 斗 他组 织了抗 战
界纪念郭 沫若从 事创作 2 5周年 的时候 ,曾高度评价 郭沫若 在工作 中表 现 出来 的 “ 命热 情 ” “ 斗性 ”并 称 他为 “ 革 和 战 , 革命 文 化 的班 头” 由此可见 , 。 郭沫若 为抗战事 业的建设 与发展确 实做 出了杰 出
封锁 , 可以很好 地宣传 教育 群众 , 是他 开始 了战 国题材 历史剧 又 于
的创作 。郭沫若说 , 他之所 以选择 战国题材 , 是要体 现“ 坚持 团结 , 反 对分裂 ” 的抗战统一 战线思想 。 I 6 1 在他 看来 , 在抗 战中 , 团结是最重要
的 问题 ,团结抗战能保 障胜利 , “ 分裂 则招致失败 。”《 l 屈原》 的写作 ,
人民不断前 进……
把 民间的实况转达 给当局 。”l [ 2 文协号 召“ 广大 的作家群 到敌人后 方 去”“ 章入 伍 ”“ 、文 、文章下 乡”关注 民族形 式与 民族化 、 众化 的问 , 大 题。郭沫若在 《 纪念碑性的建 国史 诗之期待 》 文中指出 :文章要 能 一 “
‘ 乡’要 能 ‘ 下 , 入伍 ’ 决不是单 纯的通俗 化问题 , 不是单 靠形式 和 , 决 内容 的通俗 便可 以办到 , 主要 的条件是 要作家们 自身能有 人伍 和下 乡的精神与其实践 。作家们须得 与士兵打成一 片 , 民众打成 一片 , 与
13 年 4月 1日,文 艺月 刊》 九期 发 表的《 98 《 第 中华全 国文艺 界 抗敌协会 宣言 》 出 :我们 相信 文艺 是政府 与 民众 的桥梁 , 以必 指 “ 所
须沿着抗 战到底 的国策 , 把抗 敌除暴 的决心普遍 的打人 民间 , 同时 ,

年度历史图书选摘|东往东来:近代中日之间的语词概念

年度历史图书选摘|东往东来:近代中日之间的语词概念

年度历史图书选摘|东往东来:近代中日之间的语词概念撰文:陈力卫东方历史评论编辑部评选出8部图书作品为“2019年度历史图书”(点击链接,查看榜单)。

我们在春节期间陆续刊登入选作品选摘。

祝各位朋友新春平安。

本书考察1500年以来的中日交流史,作者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经线,编织出中日各自的总体社会结构,尤其是贸易、外交、变革与战争方面,关注点落在三个时期中日关系的结构性变迁。

作者坚信中日关系比世界上任何国家之间的历史都悠久,不是一部“恨史”,战争和不快只是一段偶然的历史,故而希望能弥合历史创伤,成为彼此尊重的合作伙伴。

作为通晓中、日文的第三方,本书的出色之处在于作者汇集三方资料,试图用新的建设性视角,去看待当下处于紧张而复杂的中日关系在历史上的展演。

以下文字选自《东往东来:近代中日之间的语词概念》第七章:**: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我们时常自叹弗如,作为20世纪80年代来日留学的一代,不管在翻译介绍日本的学术著作上,还是推动两国文化交流上,较之20世纪初期的那一辈留学生,都相差甚远。

更让人汗颜的是,站在图书馆里的书架前,我们这一辈的局限性和专业的偏颇性暴露无遗。

我们知道20世纪初期有一个翻译出版日文书籍的高潮,谭汝谦先生有文为证:在中日翻译史上,甲午以前二百余年的萌芽期中(1660~1895),仅有12种译自日文的书,且9种为日人所译。

而在甲午战后第一过渡期(1896~1911)的15年间,中译日书便骤增至958种。

这一剧变当然是以甲午战争为转折点的时代所需,而在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上,梁启超的《和文汉读法》不能不说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中提到的“实字必在上,虚字必在下,颠倒读之”,则“数日小成,数月大成”之说,对急欲阅读或翻译日文的留学生而言,正是一服兴奋剂,吸引着人们纷纷解囊购买,以至该书几度再版,成了20世纪初中国人最熟悉的日语速成入门书。

实藤惠秀在《中国人日本留学史》中也说:“中国人明治时代翻译日文时多利用《和文汉读法》一书。

浅析郭沫若在抗战大后方的文化贡献--以第三厅和文工会为视角

浅析郭沫若在抗战大后方的文化贡献--以第三厅和文工会为视角

·59·
高等教育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年第20期(总第639期)
洞的扩大宣传,而实实在在是在这些文化触角所给予各战区 和后方的安慰、鼓励和启迪。”
在郭沫若的领导下,第三厅坚持抗战到底的宣传理念,广 泛开展抗日宣传动员工作,让更多后方民众投身到抗战的洪流 中,巩固并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二)领导文工会,推动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国民党当局对共产党 政策发生重大转变,两党关系随之恶化。蒋介石先是免去了郭 沫若第三厅厅长的职务,接着又强迫第三厅全体人员加入国民 党,遭到大家的一致抵制。后来,经过双方的协商,郭沫若及 原第三厅全体成员加入一个仍隶属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的 机构——文工会,主要从事文化研究工作,由郭沫若任该机构 主任。 作为从事文化研究的机构,文工会无法继续领导和组织进 步活动,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是,在郭沫若的领导下, 他们巧妙利用合法身份,以学术名义组织学术讲座,宣传全面 抗战路线和进步民主思想。在成立期间,文工会先后举办了24 场学术活动,通过学术活动团结了一大批进步文化人士。与此 同时,文工会还组织研讨会,讨论国际形势。如第九届国际问 题专题讨论会上,主席郭沫若讨论的题目如下:1.日本今后之 动向;2.同盟国之对策。学者们通过对国际形势的讨论和分 析,为抗战贡献他们的智慧。此外,文工会还创办了刊物《中 国报导》。该刊物先后在40多个国家发行,尤其是在1941年太 平洋战争爆发后,它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抗战的主要途径之一, “加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联系。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 华侨通过它了解祖国的情况,从而从道义上、经济上给以大 力支持。” 面对相对紧张的国内政治形势,郭沫若巧妙利用文工会公 开合法的身份,团结大批进步文化人士,坚决同国民党当局的 专制独裁作斗争,有力推动了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发展。 (三)郭沫若在抗战后期的历史剧创作 在民族危难之际,作为文化斗士,郭沫若最有利的武器就 是他的作品。抗战期间,郭沫若创作了一批诗歌、杂文和历史 剧,表达了国人的抗战态度,赞颂国人的抗战精神,并将其演 化成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传承于千千万万中国人,号召和鼓励 他们不畏艰险保卫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而这些文化作品中,影 响力最大的无疑是郭沫若的历史剧。 文工会成立后,郭沫若在闲暇之余陆续创作了历史剧 《棠棣之花》《孔雀胆》《虎符》《屈原》《南冠草》等。 其中,反响最大的是《棠棣之花》和《屈原》。《棠棣之 花》的政治氛围是以主张集合反对分裂为主题,这正好有力 地抨击了国民党在皖南事变中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恶劣 行为,带动了一批进步文化人士运用文化作品抗议国民党专 制统治的浪潮。 历史剧《屈原》是郭沫若借古讽今反对黑暗政治的代表 作。郭沫若在一次演讲时谈到:“最好反映黑暗现实的是历史 剧。”《屈原》正是“郭沫若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当前的时 代”。该剧曾在大后方产生了非常大的政治影响。该剧的创作 与演出是

论郭沫若对抗日文化统一战线的贡献

论郭沫若对抗日文化统一战线的贡献

□赵三银张玉龙论郭沫若对抗日文化统一战线的贡献郭沫若堪称文化抗战的旗手和主将。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他利用个人在文化界的崇高声望和巨大影响力,以党外人士身份团结文化界进步人士,投身于抗战文艺创作,努力唤醒民众的抗战热情,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和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创办与恢复《救亡日报》,为文化抗战呐喊助威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远在日本的郭沫若满怀爱国热忱,摆脱日本宪兵的严密监视,“别妇抛儿专程返国”,到了上海。

他高举文化抗战的大旗,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之中。

1937年8月2日,他在中国文艺协会和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举办的欢迎宴会上饱含深情地说:“盖国势危殆至此,舍全民族一致精诚团结、对敌抗战外,实无他道。

沫若为赴国难而来,当为祖国而牺牲”[1]。

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郭沫若频繁地活动于上海各文化团体之间,为文化抗战奔走呐喊。

他团结上海文化界人士和广大爱国青年,以救亡协会为中心,组织3个战地服务队和12个救亡演剧队,将抗战服务和抗战宣传工作扩大到普通民众当中。

同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郭沫若连续发表《我们为什么要抗战》《抗战颂》《民族复兴的喜炮》《战声》《血肉的长城》《国难声中怀知堂》等评论文章和诗歌,谴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呼吁全国人民奋起抵抗。

正如他本人所言:“卢沟桥事变使我结束了十年的亡命生活,回到祖国,接着便忙于抗战的宣传”[2]p473。

此后8年,郭沫若的言行紧紧围绕抗日战争展开,始终强调战时文化工作必须一切服从于抗日战争这一主题。

在拿起纸笔发出抗战的呐喊之际,郭沫若还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甘当“党喇叭”,号召文化界人士“踊跃的参加到抗战里面去”[3]。

1937年8月,根据周恩来的指示,郭沫若与夏衍等人在上海创办《救亡日报》,建立起抗日救亡宣传的舆论阵地。

《救亡日报》作为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由国共双方各出资500元合作出版,参加报社工作的人员包括共产党员、国民党员和社会民主人士。

郭沫若旧体诗词中的抗日战争书写

郭沫若旧体诗词中的抗日战争书写
一 十年国础夕朝摧, 早料倭奴卷海来。 建筑长城需血肉, 充盈库府费镰槌。 红羊劫近欃枪乱, 白鹿洞边鹅鹳开。 辽沈烽烟连冀北, 动心忍性几多回。 [1] P332
二 七七芦沟卷大波, 关头最后剑新磨。 休将委屈重相问, 除却惩膺更有何? 气作银虹穿白日, 人擐金甲护黄河。 今朝毕见雄狮醒, 举国高扬抗战歌。 [1]P334
沫若创作了数量不少的旧体诗词。 这些诗词一方面标志着郭沫若作为诗人驾驭新旧两种诗体的能力日渐纯熟。 另一方面,
抗战时期郭沫若旧诗创作从数量上远远超过新诗创作, 受到时代环境变化和个人身份转变的影响。 他的旧体诗词描写抗日
战争的苦难, 歌颂人性仁爱的光辉, 号召同胞们团结起来保卫祖国, 是对古代诗人如白居易“诗歌合为事而作”、 杜甫“诗
一 早在郭沫若留学日本时期, 他就对祖国怀着深 刻的忧患之情, 发出了“神州是我我神州” [1]第 130 页 的呐喊, 把自己和祖国看成一体。 1937 年郭沫若 从日本回到中国, 投身抗日救亡的革命宣传工作。 他在组诗 《归国杂吟》 (七首) 中详细描述了自 己的心路历程和所见所感。 从决定离开妻儿回国, 决心投笔从戎, 立下誓言投身祖国的解放事业为 国家献身。 到回国后所见前线抗战情景, 对抗日 将士寄予热望, 歌颂战士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批判消极抗日, 投降妥协的行为。 这七首诗, 从 形式上看, 七绝、 七律、 五律均有。 标题也不统 一, 有用首句前两字 (七首之六) 前四字 (七首 之二和七首之五) 的, 有根据诗意取标题的 (七 首之一)。 看似比较随意, 不拘泥于形式。 从内容 上说, 这组诗是一个整体, 其中也不乏佳作。 如 七首之二 《又当投笔》, 是用鲁迅 《惯于长夜》 一 诗的韵。 郭沫若的诗受到鲁迅原作的影响, 在抒发 对国家的忧心上是一致的。 但郭沫若更为乐观,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 [1] P189 他对未 来抱着乐观的态度, 相信在祖国四万万人民的齐心 努力下, 抗战最终能取得胜利。 怀着这样的理想,

郭沫若在日本:译介与研究

郭沫若在日本:译介与研究


引 言
郭 沫若 ( 1 8 9 2 . 1 9 7 8 ) , 原 名 郭开 贞 , 中 国 现代 文学 家 、 诗人、 历 史学 家 、 社会 活动 家 。他 早年 留学 日本 , 历经 了拯 救 国 民于体 到 拯 救 国民于 心 的 思想 转变 过程 , 弃 医 从文 , 在 日本 异文 化 的风 土 中成 为一名 中 国新文学发 展史上 举足轻 重的 文学巨 匠 。 郭 沫若 的文学历 程在 相当程 度上代 表 了二十世 纪 2 O年代 到 7 0 年代 中国 知识 分子群 体 的总体 存在 ,【 l 又与 日本 有 着不解 之缘 , 对 研 究 中国文 学 的跨 文 化传 播是 极有 价 值 的研 究对 象 。因此 本 文 分 为 三个层 次 系统研 究 了日本对 郭沫 若的 研究 , 具体 分为 郭沫 若与 日 本 的关 联 、 日本 对 郭沫 若译 介研 究 及 日本 国 内的郭 沫 若研 究 , 以此 来探 讨郭 沫若 及其作 品在 日本 的发展 轨 迹及 特点 , 为相关 的 郭沫若 研究 提供基 础研究材 料 。
础上 , 在新 的视角下评价和 分析 他的研 究业绩 。具体 来说 从郭沫若 与 日本的关联、 日 本对 郭沫若译介 研 究及 日本国 内的郭沫若研 究等 三个
层 次进行 了细致深刻的分析 , 从 中得到 了郭沫若在近现代 日本研究的发展特点及规律。 【 关键 词】 郭沫若 ; 日本 ; 译介 ; 研 究
的研究 成果 。
1 9 2 6 年1 月, 日本 唯美 派 代 表作 家 谷 崎 润 一郎 第 二 次来 到 上 海, 在 上海 的一个 多月 里 , 谷 崎结 识 了田汉 和郭 沫若 , 与 他们 意 气相 投 。田汉 和 郭沫 若在 当 时的 中 国是 属于 很 有 影响 的知 识 分子 。对 于他们 诉说 的 中国传 统文 化的 丧失 、 外 国的经济 剥 削以 及百姓 的贫 苦 生活 等等 苦恼 , 谷 崎 阐述 了 自己 的看 法 。回 到 日本之 后 , 他将 自 己在中 国的经 历总结 为 《 上海见 闻录 》 , 发表在 著名杂 志 《 文艺春 秋 》 5 月 刊上 。这 是 日本 民众认 识郭沫 若本人 的开 始 。【 3 日本改 造社 成立于 1 9 1 9 年, 是当 时具 有巨 大影 响力 的出版 社 , 其综 合 杂 志 《 改 造 》是 当 时 的一 流 杂 志 , 日 本 的文 学 大 家 幸 田露 伴、 谷崎 润 一 郎 、 志贺 直哉 都 在上 面连 载 过 自 己的 小 说 , 杂 志也 刊 登社 会 主义 者 、 马克 思主 义 者的 论文 、 关 注 社会 主 义和 社会 主 义思 想 。郭 沫若就 在改 造社的杂 志上 多次发表 过文 章 , 如戏 曲 《 王昭君 》 ( 1 9 2 6 ) , 《 由 日本 回来 了》 和《 访 问蒋介 石》( 1 9 3 7 ) 、 《 北伐 》 ( 1 9 3 8 ) , 但 是他 说并不 喜欢社 长山本 实彦迎 合读者 趣味 的商人 习气 。 1 9 3 4年 , 一 批 出身东 京帝 国大学 的青年 创立 了 “ 中 国文学 研究 会” , 郭 沫若 与他 们 中 的许 多成 员 , 竹 内好 、 冈 田俊 夫 、 武 田泰 淳 、 藤 枝丈 夫 、 增 田涉 等都 有过 来 往 , 该 会 的会 刊 《 中国文 学 月报 》也是

郭沫若与新文化运动

郭沫若与新文化运动

郭沫若与新文化运动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诗人、文学家和学者,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思潮的一次重大变革,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郭沫若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郭沫若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以及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郭沫若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郭沫若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

他早年留学日本,深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返回中国后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并积极宣传和倡导新文化观念。

郭沫若曾担任《新青年》杂志的主编,该杂志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旗舰刊物,对于传播新文化思想和推动社会变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郭沫若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1. 文学创作:郭沫若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作家,他的文学作品充满激情和深邃的思考。

他大胆地挑战传统文学形式,开拓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新境界。

他的诗歌作品既融入了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

2. 文化理论:郭沫若独立思考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文化理论。

他主张中华文化应该与世界文化相融合,为中国革命和社会变革作出贡献。

郭沫若的文化理论不仅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理论体系,也对后来的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历史文化研究:郭沫若在历史文化研究领域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深入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古代文化和古代文学,撰写了大量具有深度和独特见解的历史著作。

这些著作不仅拓宽了历史研究的领域,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

三、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反传统思潮:新文化运动彻底颠覆了封建传统文化的观念和体系,提出了反对传统的主张。

这种反传统思潮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社会风气的转变。

2. 普及科学知识: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与民主,强调对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

这一思潮对中国的科学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五章 郭沫若

第五章 郭沫若

第五章郭沫若一、生平及文学活动郭沫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的才华曾博得许多人赞扬;他的学术观点又曾引起种种不同看法,在达半个世纪的政治风云中,他惹人注目的表现,也激起过褒贬不一的议论。

其实,在他身上可以看到特殊环境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些特性。

1、童年时期郭沫若1892.11.6出生于四川乐山沫水、若水相交汇处的沙湾镇,故笔名“沫若”。

在家排行第八,称“八儿”,乳名“文豹”,号“尚武”,学名“郭开贞”。

父亲郭朝沛,是精明的商人,善于经营、思想开明。

母亲杜邀贞乃“零落的官家之女”,聪慧贤淑,擅长刺绣,偏爱诗歌,培养了郭沫若的诗趣。

“影响我最深的当然是我的母亲。

……假使我也算得一个诗人,那这个遗传分子确也是从我母亲来的了。

”(《三叶集》)1897年春,郭沫若入私塾,1906年,考入乐山县高小,1907年秋升入嘉州中学,打下坚实丰厚的古典文学基础。

在学期间,接触了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政论文章,对旧民主主义制度产生了热切向往。

又因不满于黑暗现实、参加反清、反帝爱国学生运动,因而三次被校方开除或斥退。

2、留学日本1914年夏,考取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学日语。

次年,转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预科,1918年毕业后升入日本福冈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学医,拟以医道“作为对国家和社会的切实贡献”,1923年3月毕业回国,在日共逗留10年。

1922年,与安娜的长子“和夫”出生。

留日生活对郭沫若思想和创作的影响:(1)广泛接触各国文艺(2)接受斯宾诺莎“泛神论”的影响:泛神论的主要观点——“本体即神,神即自然。

”泛神论其实是披着“泛神”外衣的“无神论”思想。

郭的“泛神论”吸收了“万物皆神”的观点和张扬自我、大胆破坏、敢于否定偶像的精神,被周扬称为“自我表现主义的极致,是个性主义之诗的夸张。

”3、20年代文学活动和《女神》的诞生诗歌创作的爆发期(1919—1920年)五四时期,身处异国的郭沫若感到“个人的淤积,民族的淤积,这时找到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进程述论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进程述论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进程述论三、在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本土化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特别提到“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这个问题。

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固然在传播新知的道路上贡献厥伟,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多持否定态度,这样就使得新文化难以在民族的土壤中根深蒂固。

抗战时期的文化运动“改正了过去文化运动中抹煞民族特征的错误,人们学会了要重视民族文化的传统”。

进步学者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成果是创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必要,他们表述了如下观点:(一)从中华民族的现实出发,批判继承一切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

吕振羽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与继承文化遗产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全面、系统的表述。

1940年,他在重庆发表《创造民族新文化与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一文指出:“我国封建文化的成果获得人类封建文化史上的卓绝地位,对世界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的文化战士要“从全部民族文化史中进行科学深入地探究,去发掘其优良成果和进步因素。

从而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化优良传统这一问题,才有实践的内容。

”而且,“民族新文化并非凭空创造,而是从旧文化的母胎中产生出来的,是中国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一种继起的历史形态——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相适应。

所以说,我们要珍重民族文化遗产,批判地继承其优良传统,吸收其积极的、进步的、有生命力的因素。

”范文澜论述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说:“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创造新中国的伟大任务,同时也担负着中国文化优秀部分的继承和发扬。

”“中国共产党是实践马列主义的政党,它不会利用封建文化来欺骗青年,也不会无视历史事实而一笔抹煞。

它要用马列主义的尺度,估量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批判地采取优秀部分来丰富中国无产阶级的新文化。

”嵇文甫强调,外来学术文化与本民族优秀学术文化传统之间的融合,与中国的社会实际情形相结合,才能发展出既具有民族独特性又具有世界先进性的那样一种学术文化的现实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关键词郭沫若;文化抗战;日本文化;启蒙思想论文摘要郭沫若借助于日本和中国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共同形成的“进化论”和“改造国民性”两大启蒙话语方式,延续着“毁灭一创造”的思维模式,构建了“文化抗战”思想体系,将战争中救亡图存与改造国民性的两大任务有机联系起来,将对外反侵略战争和对内反封建的两重任务与文化创造联系起来。

在特殊形势下对民族现代文化进行了艰难的重构。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日本蛰伏了十年的郭沫若放弃了纯文学和学术的研究,回到祖国,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战争宣传组织工作中。

在犬牙交错的政治军事的复杂局势中,众多矛盾赋予了他多重的角色,他以通权达变的政治智慧开始了他的人生角色穿梭。

郭沫若在与世界和国内各党各派各阶层之间的对话中,其大量言论构成一种“活”的话语系统,充满着意向性、指向性、无不具有“在场”感。

在抗战宣传的艰难对话中,郭沫若首先面临着中日两国历史和文化关系问题。

中日两国的关系,长期以来“剪不断,理还乱”。

近代以来,日本作为中西文化之桥,对中国现代启蒙思想的形成,起到过很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中国近现代许多重要的思想家都程度不同地受到过日本现代启蒙思想的熏染。

特别是进化论和国民性问题,已经成为中日两国在现代化启蒙中共有的话语方式。

郭沫若对日本的感情很复杂,一方面,他曾在日本居住近二十年,对日本侵华战争发动的文化心理和国民基础,有着深刻的体验。

另一方面,日本是郭沫若的妻国,也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日本的自然风物及人情,带给他创作的许多灵感。

这里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也催生了他的许多学术研究成果。

应该说,郭沫若在文学创作、文艺思想乃至思维方式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了大量日本文化的要素,这从郭沫若与日本现代著名史学家内藤湖南关系可见一斑。

内藤湖南是日本京都大学史学教授,是日本中国学领域内两大学派之一“京都学派”的领军人物,有非常深厚的汉学造诣,曾十次来华考察,并出版了多部关于中国问题专著,并长期地保留着与中国学者直接的学术交流,是著名的“支那通”。

由于他的著作在日本学术文化界影响很大,被称为“内藤史学”。

辛亥革命后,内藤积极筹划,安排了王国维、罗振玉避居京都。

这两位学者的到来及学术交流,直接将二重证据法(即地下实物与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

注入京都学派的实证研究方法之中。

郭沫若1928年避难日本后,转向历史考古研究时,曾将关注目光投射到京都学派身上。

1932年,在文求堂主人田中庆太郎的推介下,郭沫若前往京都拜会了该学派盟主内藤,并在其书斋“恭仁山庄”进行了学术交流,郭沫若谈及甲骨文研究的见解,第二天还以诗词《访恭仁山庄》表达对内藤的敬重,内藤也向郭沫若提供了所需的拓本资料。

内藤去世后,郭沫若从报上得到这一消息,“为之抚然者长之”。

1955年,郭沫若到日本访问时,还特意凭吊了内藤的墓。

可以说,郭沫若在辨证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具体运用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在日本期间成功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新天地,与京都学派的学术滋养是有一定联系的。

[!--empirenews.page--] 从上述个人交往事实中,也可以看到郭沫若与内藤之间应该是有一定的学术情谊的。

但是在抗日战争特定的语境下,郭沫若没有记载这些交往事实,反而在文章中公开批判了内藤和日本学者对中国历史及现状的价值判断。

这是由郭沫若回国后,作为民族文化代言人的身份所决定的,是由维护民族尊严和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所决定的,当中日间成为交战的敌对国时,卿卿我我去奢谈两国学者间个人的学术友谊是不可能的。

纵观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大量的对日言论,可以看到他主要着眼于在日本受歧视,受欺凌的生存体验,直面中日两国学者共同关注的国民性问题和进化论思想,从文化的根基上去揭露日本侵略的国民“根”性和文化心理逻辑。

日本对中国的军事侵略,首先是以民族优越感作为心理基础。

在东方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日本的崛起和发展是不容抹杀的事实,但这种民族优越感却成为他们蔑视中国,侵略中国的口实。

早在19世纪末,被称为日本近代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就曾发表文章,将西方用武力进行领土扩张和资源占有视为文明开化。

在他的眼中,由于日本向西方学习,已经脱亚入欧,成为先进文明的代表。

而中国则处在野蛮的阶段,其政治腐败、人心涣散、目无法纪、溃不成军,而且敢干蔑视西方列强及日本帝国。

因此,他称“日清战争是文明与野蛮的战争”,在一篇《直冲北京可也》的文章中,公然说“今天的战争虽是日清两国之争,实际上却是文明与野蛮、光明与黑暗之战,其胜败如何关系到文明革新的命运。

应该意识到我国是东亚先进文明的代表,非国与国之战,而是为着世界文明而战”。

福泽谕吉的日本文化优越论,在某种程度上构成日本上层对华侵略的基调,抗战爆发后,文学博士井上哲次郎也著文阐述“日本文化比支那文化高得多。

低级文化国家要打败高级文化国家,在今天是不可能的”。

在上述中日文化关系的解构下,日本主流意识形态进一步在中、日国民性的对比中,最大限度地夸张、美化日本国民性的优越,如同德国将所谓的日耳曼民族纯正血统与犹太民族的优劣对比,为疯狂的法西斯战争寻求种族依据一样,日本文人学者以古典著作《古事记》中的神话作依据,将天皇看成是神的子孙,日本民族则是天然的“天孙民族”。

当前文化中心移向日本后,日本即成为亚洲领导者,亚洲文化的代表,天然地担负着统一亚洲,建立大东亚秩序的使命。

因此,在日本的国民性研究中,粉饰夸大民族优势,刺激培养日本国民的亚洲意识,成为他们在这一领域的主导趋势。

日本所谓的支那文化研究专家冈仓天心吹嘘说:我们这个民族身上流淌着印度、鞑靼的血,我们从这两方面汲取源泉。

我们能够把亚洲的意识完整地体现出来,这是我们的与这种使命相适应的一种有着未曾被征服过的民族所具有的自豪,我们有着这样一种岛国的独立性,我们就能够使日本成为保存亚洲思想和文化的真正储藏库。

武者小路实笃在《日本为什么强大》一文中,认为:日本的强大是天生的。

日本人名誉心强,性格要强,吃苦耐劳。

关键时刻敢于牺牲。

我认为,决不苟且偷生的性格,在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赞颂了本民族性、国民性的优越后,日本学者在中、日两国国民性的比较中,肆意夸张中国国民弱点。

著名小说家芥川龙之介在中国上海游览之后,大肆渲染丑陋、肮脏的支那形象,他描绘上海的湖心亭说 [!--empirenews.page--] 近处竖立着的中国风格的亭子,泛着病态的绿色的水池,以及哗哗地朝这倾泻的小便——这不是一幅可爱的忧郁的风景画,同时又是我们面前这个老大帝国的可怕的象征。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日本的学者文人在“国民性”话语框架下提出的上述观点,是与20世纪初大量留日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日本文化的互动中提出的启蒙思想掺杂在一起。

明治维新后,对“进化论”、“民族性”、“国民性”等问题的探讨,成为日本文化界和关注的热点。

而严复、梁启超、鲁迅等启蒙思想家在日本文化语境的影响下,对改造国民性的思考和呼吁,也成为中华民族现代启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鲁迅对民族吃人历史和国人“精神胜利法”、“狼羊性格”的刻划,都有日本学者对中国国民性的描绘作提示。

留亡日本的中国革命者和留学日本的知识分子,在日本的生存体验中,在日本现代文化语境中,有感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有感于日本民族在东方的崛起,才引发了我国仁人志士强烈的民族危机感,才迫不及待地接受了优胜劣汰的进化理论,并引申出“改造国民性”的重要话题,从而奏响救亡图存、改造中国的文化启蒙主旋律。

关于国民劣根性的种种表现,使从日本回国后的郭沫若同样忧心如焚,比如,日本学者眼睛中看到的湖心亭景象,郭沫若在他的小说《湖心亭》中也有类似的描写,他看见湖心亭的之字曲桥,成了“一个宏大的露天便所”!湖水更是“混浊得无言可喻的了”,面对这种情景,作者愤慨地评论道:“——哎,颓废了的中国,堕落了的中国人,这儿不就是你的一张写照吗?古人鸿大的基业,美好的结构,被今人沦化成为混浊之场。

这儿汹涌着的无限的罪恶,无限的病毒,无限的奇丑,无限的耻辱哟!”虽然在芥川龙之介和郭沫若眼中,同时将湖心亭的脏、乱、差,看成是中国国民劣根性的形象反映,但他们反映表现的立场却有根本的不同。

郭沫若对自己民族国民劣根性的愤慨,是基于恨铁不成钢的痛心疾首。

而日本学者将我国的国民弱点进行夸张,归之于“支那恶”,大造“支那”民族退化的舆论,实际上是为日本侵略我国,制造了冠冕堂皇的借口。

他们对中日两国的国民性进行对比之后,就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认为日本对华战争是以“日本善”打倒“支那恶”,甚至是日本对中国报恩的圣战。

[1][2]下一页抗战爆发后,中日两国在政治、军事上的对立,和文化渊源上的缠绕,造成中国好些知识分子复杂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是民族、国家的生存危亡,另一方面是对日本强大的实力羡慕和日本文化在情趣上的共鸣。

因此,在抗战宣传中,既要揭露日本侵华的文化心理基础,又要从日本现代启蒙文化中剥离出对中国抗战有用的文化要素,在延续五四思想启蒙传统的前提下,建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这对郭沫若而言,无疑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课题。

今天我们重读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形成的《羽书集》、《蒲剑集》、《今昔集》、《沸羹集》这四个杂文集,还有他留下的大量即时、即兴宣传的演讲辞、广播辞等,再重新考察郭沫若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可以看到,郭沫若面对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时,不辱使命,他服从于当时国民政府提出的“抗战建国”的基本国策,在近代以来中日两国交流过程中共同营造的文化语境中“接着说”,举重若轻地提出“文化抗战”思想和与此相应的实践方案,并在大量的宣传活动中,通过对文化抗战的思想内涵的不断阐释,非常有效地建立起抗战宣传话语系统。

这一话语系统的建立,实际上包含着他与国内外各种政治力量、各阶层、各党派进行多方对话的复杂声音,特别是与敌对国日本各阶层人士对话的声音。

也是郭沫若作为现代启蒙者,在特殊形势下对民族现代文化进行重构的艰难尝试。

[!--empirenews.page--] 在中日两国文化关系中,首先是基本立场。

当日本对中国发动不义战争,使一衣带水的两国成为敌对国时,出于民族的立场,政治性话语就成为郭沫若所有话语中的主导性话语。

明治维新以来,中日两国在对西方现代文化的选择中,共同表现出对天演进化的浓厚兴趣,但双方运用进化论的指导思想则完全不同,日本对进化论的理解,是建立在对西方列强进行摹仿的基础上,他们仿效西方,是要把自己变成强者,他们要把奉行的弱肉强食,以强权进行殖民扩张变成自己的行动。

郭沫若在《文化与战争》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为要遂行侵略战争,为要使侵略战争得到理论上的奥援,日本法西斯军部和其爪牙们是曾经把他们的社会观感从根本上矫揉了好几遍。

力即正义,强权即公理”。

应该说,自从严复首次翻译的进化论从西方传到中国后,又在日本文化语境中被强化,从而成为我国现代启蒙的理论基础,但是中华民族从来不会主动以强权去夺取他人的生存权,因此,当时的仁人志士,大力宣传进化论的目的是提醒国人,救亡图存,保国保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