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植树”预习单
4.4植树(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4.4植树(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4.4植树问题。
这个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也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好机会。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了教材中4.4节的植树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公式和方法,能够运用植树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植树问题的实质,掌握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植树问题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教材和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学生们需要准备笔和纸来记录和计算。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如果要在学校的操场边植树,应该如何计算需要多少棵树?然后,我会带领学生们一起学习植树问题的基本公式和方法。
接着,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计算。
我会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尝试用植树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了植树问题的公式和方法,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如果要在你家周围植树,应该如何计算需要多少棵树?答案: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计算,可以通过测量周围的长度和宽度,然后根据植树的间隔来计算需要多少棵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已经掌握了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课后,学生们可以尝试解决更多类似的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思考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解决植树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这就是我对于4.4植树问题的教学设计。
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植树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植树问题的实际意义植树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三上第四单元 第4课时 植树
提 问:30÷3=10是“摆小棒”时的哪一步?6÷3=2呢?10+2呢?
“三(1)班共有48人参加植树,每4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1)独立解答,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2)用圈一圈的方式得到答案,借助直观模型验证自己的方法和结果
三、巩固训练
1.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1)独立计算结果,并观察算式中数的变化规律,与同伴说一说 自己的发现。
30÷31=0___ 36÷31=2___
33÷3=___ 11 39÷3=___ 13
(2)集体交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请同学们思考什么不变,被除数和商是怎样变化的。
(3)你还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
20÷2=10 22÷2=11 24÷2=12 …
40÷4=10 44÷4=11 48÷4=12 …
思 考:52÷4该怎样算?
40÷4=10 12÷4=3 10+3=13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请同学们相互谈谈 自己的收获。
数学三年级
上册
第四单元
乘与除
第4课时 植树
一、复习导入
算一算:
80÷4=____ 20 3000÷6=____
=____ 480 23×2=____
3×11=____ 33
100÷5=____
605×008 46 20
二、探究新知
1.要想知道每班平均分到多少棵树苗,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2.独立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出结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乘与除第4课时植树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乘与除第4课时植树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乘与除的第三部分——植树。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以及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难点: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讲解植树节的来历,引出植树问题。
2. 讲解乘法的概念:通过讲解3个2相乘的结果,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并得出乘法的定义。
3. 乘法的基本运算:讲解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题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则。
4.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举例,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植树问题,如:如果每棵树需要2人种植,3组人一共可以种植多少棵树?5.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查学生对乘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乘法的意义:3个2相乘的结果乘法的基本运算:3 × 2 = 6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组人× 2人/组 = 6人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2 × 3 =(2)4 × 2 =(3)5 × 3 =答案:(1)2 × 3 = 6(2)4 × 2 = 8(3)5 × 3 = 152.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每棵树需要2人种植,3组人一共可以种植多少棵树?答案:3组人× 2人/组 = 6人,所以3组人一共可以种植6棵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乘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在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乘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植树-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植树北师大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4.4植树”这一章节。
这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树与间隔”的关系,学会用乘法计算来解决植树问题。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树与间隔的关系,并能够用乘法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还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个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入一个实践情景,比如说我们在公园里植树,每棵树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间隔。
我会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我们要在一段长为20米的路上种树,每隔4米种一棵,我们需要种几棵树?学生会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需要种5棵树的答案。
接着,我会引入例题,比如说我们在一段长为30米的路上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我们需要种几棵树?我会让学生们独立思考并解答这个问题。
解答完后,我会进行讲解,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树与间隔的关系,以及如何用乘法计算来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比如说如果在一段长为40米的路上种树,每隔8米种一棵,我们需要种几棵树?我会让学生们独立解答这个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讨论。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图示和文字结合的方式,清晰地展示树与间隔的关系,以及乘法计算的过程。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类似的题目,比如说如果在一段长为50米的路上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我们需要种几棵树?答案是5棵树。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学生们在课堂上是否掌握了树与间隔的关系,以及他们是否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会思考如何进一步拓展这个知识点,比如说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乘法计算的应用。
这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4.4植树”这一章节。
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大家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并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引入实践情景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第4单元4植 树(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第4单元4植树(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植树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植树计算方法,包括单排、双排以及间隔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植树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植树,以及植树的意义。
2. 植树计算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计算单排、双排植树的数量,以及如何计算树木的间隔。
3. 实际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植树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植树计算的方法,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应用植树计算的方法,特别是在实际操作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树计算示例图表,植树活动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2. 学具:植树计算练习册,计算器,植树工具(如铲子、水桶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树活动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植树计算的教学内容。
2. 讲解与示范:讲解植树计算的基本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示范。
3. 学生练习:让学生进行植树计算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
4. 实际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植树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板书设计1.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4植树2. 内容:植树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单排、双排以及间隔计算。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设计一些植树计算的题目,让学生在家完成。
2. 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家中或学校进行实际的植树活动,记录植树的过程和结果。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植树计算的基本方法,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通过实际的植树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第4单元4植 树(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第4单元4植树(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第四单元——植树的教学。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基本的植树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章节是《植树》,主要内容包括:理解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植树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植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植树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植树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植树的基本技巧。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植树问题,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树木模型和种植工具,同时也准备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植树的技巧。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植树场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植树问题。
接着,我会带领学生们学习植树的基本技巧,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们掌握这些技巧。
然后,我会让学生们通过练习题来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
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们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和植树的基本技巧。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家有一个花园,长10米,宽8米,他想在花园里种一些树,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2米,问小明至少要种多少棵树?答案:小明至少要种16棵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植树问题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能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掌握植树的技巧,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有些困难,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帮助。
对于拓展延伸,我认为可以让学生们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树木,尝试理解树木之间的间隔和数量关系,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的植树问题。
【同步备课】第四单元第4课时植树(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同步备课】第四单元第4课时植树(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编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打算在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第四单元,第四课时,教授关于“植树”的知识。
教材中,我们会学习到不同情况下植树的问题,如直线植树、环形植树等,并运用乘法和除法来计算植树的棵数和间距。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直线植树和环形植树的计算方法,能够独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直线植树和环形植树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灵活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PPT、黑板、粉笔等教具,以及练习题和学习卡片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比如“如果要在学校的操场边上种树,每棵树之间要保持2米的距离,操场边上有100米,我们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2. 新课导入:然后我会介绍直线植树和环形植树的概念,并通过PPT展示一些图例。
3. 讲解与示范:我会通过黑板和粉笔,展示如何计算直线植树和环形植树的棵数和间距。
4. 随堂练习:在讲解之后,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当场练习。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直线植树和环形植树的计算公式,并标注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在一条直线上种树,每棵树之间保持3米的距离,一共种了21棵树,请问这条直线的长度是多少?答案:这条直线的长度是63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直线植树和环形植树的计算方法,并观察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比如“如果在环形植树中,内部的圆周长是20米,每棵树之间保持2米的距离,那么最多可以种多少棵树?”来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引入的设计在教学引入部分,我计划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植树问题 预学单
“植树问题”(例1、例2)预学单
李淑琴
一、忆一忆
1、一条马路长30米,那么路的左右两边各长()米。
2、一条线段80米,每5米分一段,能分几段?请列式计算
3、在长24米的窗台上摆放盆景花,要求每隔4米摆放一盆,两端都要摆放,请你画出简单的示意图(用你喜欢的符号代替盆景花),看看一共能摆几盆?
二、学一学
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两端要栽”是什么意思?“每隔5米”呢?
2、请根据要求并结合生活实际画出简单示意图。
3、要求准备多少棵树苗,必须先求出有多少个(),列式();再求(),根据自己画的示意图,可得棵数=()。
三、试一试
1、教室走廊长18米,如果沿一侧每隔3米放一盆花(两端也要放),需要多少盆?
2、一条公路长180米,园林工人沿一条笔直的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m种一棵(两端都要载),一共载多少棵?
四、问一问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者疑问?请把它写出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4植 树∣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4 植树∣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通过间隔数计算植树数量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植树问题的定义、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将通过探究学习,理解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需要掌握通过间隔数计算植树数量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铅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植树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树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数量之间的关系。
3. 讲解与演示:教师通过黑板演示,讲解间隔数与植树数量之间的关系,并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1. 植树问题的定义2. 间隔数与植树数量之间的关系3. 计算方法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选做题:观察周围的植树情况,尝试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进行计算。
课后反思本教案以严谨的用词、流畅的段落衔接,全面覆盖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等八部分内容,共计约2000字。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过程1. 导入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植树造林的宣传片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植树的意义和重要性。
问题引导:提出引导性问题,如“植树节我们通常会做什么?”、“植树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等,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植树》教学建议和教材课后习题解析
植树(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学习目标1.结合“植树”的现实情境,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经历实际分物的过程,再次体验分物过程与除法的内在联系,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编写说明本节课主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是进一步学习笔算除法的基础。
教科书创设了“植树”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逐步抽象出除法算式,经历把“分物活动”用“除法算式表示”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分一分,算一算。
再次经历分物过程,体会除法的实际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科书呈现了笑笑和淘气合作学习:笑笑通过分小棒得到结果;淘气则用算式表示分小棒的过程,即把36分成30和6,分别除以3,再将两个商相加。
目的是引导学生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过程,体验分物过程与除法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计算的道理和方法,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三(1)班共有48人参加植树,每4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呈现了两种算法。
一种是通过在点子图上圈画的活动,得到结果;另一种是把48分成40和8,然后分别除以4,再把两个商相加得到结果。
目的是让学生再一次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过程,更好地理解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计算、观察每组算式蕴含的规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计算、观察、交流、实践这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还将有效地锻炼数学观察能力,提高思维的条理性。
由于这个规律相对前面课节里的规律难度较大,所以教科书没有直接让学生再写一组类似的算式,而是通过笑笑的对话又给出了一组体现相同规律的算式,让学生再次体验规律的特点,积累思维经验。
智慧老人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解释规律来表达对规律的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植树(1)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植树(1)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植树(1)。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本节课主要讲解教材第57页例1和第58页的“做一做”。
内容主要包括在直线上植树的问题,如何计算植树的棵数以及间隔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在直线上植树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在直线上植树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将这个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能够进行灵活变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直尺、铅笔和练习本,供学生们练习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从实际情景出发,比如在公园或者在路边植树,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计算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
4. 讨论:在学生们练习的过程中,我会走下讲台,观察学生们的情况,对于遇到问题的学生,我会进行个别指导,并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单的板书,上面包括植树的计算方法和一些实际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教材第58页的“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答案:1. 5个间隔,植树的棵数是5+1=6棵。
2. 8个间隔,植树的棵数是8+1=9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在直线上植树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在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时,还是有一些学生会出现混淆的情况。
在课后,我会继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指导,并给出更多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们进行练习,希望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方法。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能够在课后继续进行思考和练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入环节的实际情景我在引入环节选择了实际的情景,比如在公园或者在路边植树。
这是因为我认为学生们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会更加感兴趣,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通过这个实际情景,我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计算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4单元 乘与除 第4课时 植树 精品课件(15张ppt)
2.
(1)55÷5=11
(2)55-5=50(元)
1.赛跑。
中等练习
46
21
70
21
20
90
43
50
2.王老师带100元给同学们买文具。
(1)如果只买圆珠笔,可以买多少支? 100÷2=50(支)
(2)如果买一盒彩笔,剩下的钱可以买多 少副三角尺?
(100-7)÷3=31(副)
(3)王老师用100元买了一些相同的文具,还 剩12元。她可能买的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你的收获
1.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先用 被除数中整十的部分去除以除数,再用被除 数的个位数去除以除数,然后把两次除得的 结果加起来。 2. 除法计算时用到的乘法口诀要熟练应用。
五、布置作业
《
》。
谢 谢!
数学三年级上册
四
乘与除
第 4 课时 植树
一、情景导入
我们来帮他们分一分吧!
二、探索新知
36÷3= 12(棵)
一班 二班 三班
30÷3=10 6÷3=2
10+2=12 答:平均每班分到12棵树苗。
48÷4= 12(组)
40÷4=10 8÷4=2 10+2=12 答:每4人一组,可以分成12组。 30÷3= 10+3
+1
33÷3= 11
+3
+1
36÷3= 12
+3 39÷3= 13 +1
规律: 被除数每次加上3 除数3不变 商每次增加1
40÷4=10 44÷4=11 48÷4=12 52÷4=13
三、梯度练习
简单练习
1. 分一分,算一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3
20 6 23 20 3 23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植树|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植树|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植树|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4.4植树问题。
我们将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植树的位置,以及如何计算植树的总数。
通过实际情境引入,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如何合理安排植树的位置,以及如何计算植树的总数。
2. 重点: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个情景,比如在一个长方形的花坛里植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植树的位置。
2. 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我会通过PPT展示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讲解一些植树问题的例题,让学生通过例题理解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一些复杂的植树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植树问题1. 基本概念:植树:在一定区域内种植树木。
植树问题:如何合理安排植树的位置,以及如何计算植树的总数。
2. 解题方法:根据问题情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画图、列式等方法可以帮助解决问题。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计算下面这个问题:在一个长方形的花坛里,每棵树之间的间隔是2米,花坛的长是10米,宽是5米,一共需要植树多少棵?2. 答案:一共需要植树25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在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解决更复杂的植树问题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植树》(学习任务单)-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植树》学习任务单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组号:______【学习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课本中关于“植树”这一章节的内容,包括例题、练习题等。
【我的目标】1、我能理解乘法和除法在实际“植树”问题中的应用,就像我能清楚知道给小伙伴们分糖果,每人几个总共需要多少个糖果是乘法,知道总数和每人个数求人数就是除法那样明白。
2、可以准确说出在不同植树情况(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都不种)下,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像数操场上的树和树之间的间隔那样准确。
3、会运用乘除法计算解决与植树问题类似的生活实际问题,就像计算家里买水果分给家人,每人几个能分多少人这样熟练。
【重难点】重点:掌握不同植树情况中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并能正确运用乘除法解决相关问题。
难点:理解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都不种这三种情况下树的棵数和间隔数关系的原理,就像理解为什么有时候多一个有时候少一个的那种感觉。
【我的研究】一、基础认识1、咱们先来说说植树这个事儿。
想象一下,学校要在一条长长的小路一边种树。
如果每隔5米种一棵(这5米就像是两个小伙伴之间保持的距离),一共种了6棵树,那这条小路有多长呢?首先得想想这6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呢?(就像数小伙伴之间的空当一样)然后再用间隔数乘以每个间隔的长度(就像每个小伙伴之间的距离),就能算出小路的长度啦。
2、那如果告诉你这条小路长30米,每隔6米种一棵树,能种几棵树呢?先算出间隔数哦,这就像把30米长的小路按照6米一段来分,看看能分成几段。
再根据种树的情况(是两端都种、只种一端还是两端都不种)来确定树的棵数。
如果是两端都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只种一端呢,树的棵数就和间隔数一样;两端都不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少1。
二、深入探究1、咱们来详细说说这三种植树情况。
两端都种的情况。
比如在校园的主干道两端都种树,从这头到那头,树就像一个个小卫士站得整整齐齐。
假如有5个间隔,那树的棵数就是5 +1 =6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植树|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植树|北师大版教案:植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图形与几何”中的第四节“植树”。
本节课主要讲解植树问题,包括植树的两种情况:直线植树和环形植树,以及如何计算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直线植树和环形植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植树知识计算棵数和间隔数。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直线植树和环形植树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植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情景:学校要在校园里种树,有两种种植方式,一种是沿着直线种,另一种是围绕操场种。
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计算种植的棵数和间隔数?2. 讲解直线植树:(1)引导学生观察直线植树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植树的过程。
(2)讲解直线植树的计算方法:棵数 = 间隔数 + 1。
(3)举例说明:如果直线植树,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3米,一共种了10棵树,请计算总长度。
3. 讲解环形植树:(1)引导学生观察环形植树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植树的过程。
(2)讲解环形植树的计算方法:棵数 = 间隔数。
(3)举例说明:如果环形植树,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5米,一共种了12棵树,请计算总长度。
4. 随堂练习:题目1:一条直线上种了8棵树,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2米,请问总长度是多少?题目2:一条直线上种了12棵树,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4米,请问总长度是多少?题目3:围绕操场种了18棵树,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6米,请问总长度是多少?题目4:围绕操场种了20棵树,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5米,请问总长度是多少?5. 作业设计直线植树: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4米,一共种了15棵树。
环形植树: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8米,一共种了18棵树。
第四单元植树(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案:第四单元植树——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乘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植树活动的实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
2. 表内乘法:学习1~9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进行表内乘法运算。
3. 植树问题:运用乘法知识解决植树问题,如计算植树的总数、平均分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的意义和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植树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卡片等。
2. 学具:乘法口诀表、计算器、植树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植树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环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呈现植树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乘法知识解决问题,如计算植树的总数、平均分配等。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植树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乘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乘法的意义: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 表内乘法:1~9乘法口诀,熟练进行乘法运算。
3. 植树问题:运用乘法知识解决植树问题,如计算植树的总数、平均分配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乘法练习题,巩固乘法知识。
2. 结合植树问题,设计一道乘法应用题,并解答。
3. 收集关于环保的资料,了解我国环保政策及措施。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植树活动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乘法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4植树(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
4.4 植树(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您呈现一份关于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4.4植树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4.4植树的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间隔的概念,掌握植树问题中的基本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间隔的概念,认识植树问题中的基本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间隔的概念,掌握植树问题中的基本规律。
2.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去校园里观察植树的情景,让学生初步理解间隔的概念。
2. 讲解知识点:讲解植树问题中的基本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理解并掌握规律。
3. 例题讲解:出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4.4 植树2. 板书知识点:间隔、植树规律3. 板书例题:出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思考、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1)植树问题中的基本规律:每棵树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
(2)实际问题解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植树的间隔,使植树工作有序进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间隔的概念理解较为扎实,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合作交流方面,部分学生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不同的场景中运用植树规律,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例如,在道路两侧植树、公园里植树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计划中,有几个关键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计划带领学生去校园里观察植树的情景。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植树(2)-》-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植树(2)-》-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4.4 植树(2)》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在一条直线上的不同位置植树的方法,理解栽树的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在一条直线上均匀植树的方法,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探讨在一条直线上非均匀植树的问题,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栽树的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在一条直线上非均匀植树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栽树的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在一条直线上非均匀植树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发现栽树的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操作实践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条直线和若干个树形标志。
2.准备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条直线和树形标志,让学生回顾在一条直线上均匀植树的方法。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在一条直线上非均匀植树,我们应该如何计算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呢?2.呈现(10分钟)呈现几种非均匀植树的情况,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植树的位置如何,栽树的棵数总是比间隔数多1。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非均匀植树的情况,用树形标志在直线上表示出来,并计算出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
然后各小组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发现。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对非均匀植树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会用到非均匀植树的方法?让学生举例说明,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栽树的棵数总是比间隔数多1这一关键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有关非均匀植树的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
三年级上第四单元植树
三年级上第四单元植树在三年级上学期的第四单元,我们迎来了一次特别有意义的活动——植树。
植树,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把一棵树苗种进土里那么简单,它背后有着许多重要的意义。
首先,树木能为我们提供清新的空气。
大家都知道,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需要干净、无污染。
而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让我们能够畅快地呼吸。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树木,我们周围的空气会变得多么糟糕!其次,树木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当大雨倾盆而下的时候,如果没有树木的阻挡和根系的固定,大量的泥土会被雨水冲走,导致土地变得贫瘠,甚至可能引发山体滑坡等灾害。
再者,树木为许多动物提供了家园。
鸟儿在树枝上筑巢,松鼠在树洞里安家,各种各样的小昆虫也在树木中生活。
树木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生态城堡,让众多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
那么,在这次植树活动中,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呢?老师提前给我们讲解了植树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到了植树的那一天,同学们都兴奋不已,早早地准备好了工具,有小铲子、水桶等等。
到达植树地点后,我们先分工合作。
有的同学负责挖坑,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
坑要挖得足够深、足够宽,才能让树苗有一个舒适的“家”。
挖好坑后,另一些同学小心翼翼地把树苗放进坑里,确保树苗是笔直的。
然后,大家一起用土把坑填满,并且用脚把土踩实。
这一步很关键,要是土没有踩实,树苗可能就长不稳。
接下来就是浇水啦。
水要浇得适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看着水慢慢地渗透进土里,仿佛能感觉到树苗在开心地“喝水”。
在植树的过程中,同学们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是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大家互相帮助,共同努力,让每一棵树苗都顺利地种在了土地里。
种完树后,老师还让我们每个人给自己种的树做了一个小牌子,写上自己的名字和对小树的祝福。
我们都希望自己种的树能够快快长大,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通过这次植树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植树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每一棵树苗都是一份希望,它们将在未来的日子里,为我们的地球增添一抹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