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课程设计 1
地图学专题制图课程设计
地图学专题制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地图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地图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
2. 学生能掌握专题制图的基本原理,包括地图投影、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的使用。
3. 学生能了解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并描述其特点和用途。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学原理,独立制作简单的专题地图。
2.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进行基础的数据分析和地图编制。
3. 学生能够通过制图实践,培养空间数据的解读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地理学及地图学的兴趣,增强探究地理问题的热情。
2. 学生通过制图活动,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认识到地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3. 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团队中沟通与协作,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成果。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设计针对高中年级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课程性质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学习为辅。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结合,旨在通过制图实践活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和价值观。
通过具体学习成果的分解,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实用的地图学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地图学基本概念:地图的构成要素、地图类型及专题地图的定义。
教科书章节:第一章 地图与地图学2. 地图投影原理:介绍常见地图投影类型及其特点,投影变形分析。
教科书章节:第二章 地图投影与坐标系统3. 制图要素的表示方法:比例尺、图例、注记的使用规则及制作方法。
教科书章节:第三章 制图要素的表示4. 专题地图制作流程:数据收集、处理,地图设计,编制与印刷。
教科书章节:第四章 专题地图编制5. 实践操作:利用GI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地图制作,包括基础操作与简单功能应用。
教科书章节:第五章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图编制中的应用6. 案例分析与讨论:分析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案例,探讨其制图原理和表达效果。
地图学教案(1)
地图学教案(1)地图学教学总原则1.系统性---目录2.形义结合3.故新结合4.学用结合系统性---目录数学要素地图要素子系统地理要素辅助要素地图学普通地图地图要素子系统专题地图形义结合⏹信息: 文字、数字、图形⏹左脑:语言、推理、逻辑⏹右脑:形象、图形、音乐故新结合已有旧知识和新知识相结合,温故知新,事半功倍。
学用结合⏹感性---理性---实践⏹重视并认真完成作业、实习任务参考书《地图学》张力果,赵淑梅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地图的组成要素和基本特性第二节地图学的概念及学科体系第三节地图的类型第四节地图的功用第一节地图的组成要素和基本特性一、地图的组成要素二、地图的特性三、地图的定义一、地图的组成要素(一)数学要素(二)地理要素(三)辅助要素(一)数学要素1.包括:比例尺、经纬网、内图廓坐标高程控制点2.为什么叫数学要素?决定图形分布位置和几何精度的数学基础是地图“骨架”。
3.作用球---面转换便于地理要素定位、量算、保证地理要素的几何精度。
(二)地理要素(图形要素)它是地图的主要内容1.包括:用地图符号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河流、山川)、社会经济要素(城市、公路、铁路)的总称。
2.作用表现各种地理要素分布位置、质量、数量特征、时空发展变化各要素的关系。
例如:河流、山地、平原、居民点、道路、行政界线等等。
(三)辅助要素1.包括:图名、图例、附图、出版时间编绘单位及其它补充说明等。
2.作用:帮助阅读地图,增加补充某些地图内容。
作用二、地图的特性(一)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自身特有)(二)用地图符号表示地理要素的内容(三)经过地图概括(四)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一)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1.风景照片和风景画按透视原理2.地图是按比例尺衡量,地图投影方法来完成3.景物垂直投影地球椭球体,按数学法则转化到平面(二)用地图符号表示地理要素的内容1.可以表现没有实际外形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现象2.把三维空间状况显示于二维平面上,并能量测其长度、高度和坡度等3.可以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4.有些事物按比例尺缩小后表示不出来,但按重要性又应该加以表示;还可以表现一些特殊形态(长》宽)的事物5.便于阅读和使用(三)经过地图概括根据一定的原则,对地理要素进行选取和舍弃的过程。
《新编地图学教程》教案 第1章 导论
《新编地图学教程》教案第1章导论【教学目的】1.了解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本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2.认识地图的特性、分类和功用。
了解地图学的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地图的概念、特性、构成要素和分类【教学难点】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课时安排】6课时【教学方法】板书+讲授+讨论+课后练习[引入]以图形作为人类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已经存在几千年,经历了几千年来社会的发展,人类以地图作为认识客观世界传递时空信息的方式之一,不但没有被其他形式所代替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地图的制作精度不断提高,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应用功能不断扩大制图理论日趋成熟,地图成为生产建设、科学试验、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地图学也成为一门具有完善学科体系及多层次地图理论制成的综合性学科。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第1节地图的特征、地图的定义一、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都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数学法则、地图概况、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地图必须准确地反映他与客观实体在位置、属性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因而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随着对地图特性认识的深化,更趋向认为地图是一种客体模型,这就突破了地图不仅具有欧氏几何的长度、面积的比例尺,而且还具有拓扑比例的概念。
此外,地图作为一种模型,不仅是具体而现实的图形形式,还可以以数字或数学的方式来表现。
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缩小了的地图不可能容纳地面所有的现象,地图上所标似的,是在大量的地理信息中,选取某些缩小的、需要的信息加以处理,并经过人类的思维与加工,形成地图。
这种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就是地图概况。
它反映了人们对所选取地理信息内在的、本质的特征及联系的认识。
3.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地图表现的客体主要是地球。
地球上具有数量极其强大的,包括自然与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信息。
只有透过完整的符号系统,才能准确的表达这种现象。
地图学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一、课程设计简介 (3)二、课程设计要求 (3)三、课程设计目的 (4)四、课程设计内容 (5)五、课程设计方法与过程 (5)(一)课程设计使用工具 (5)(二)课程设计制图区域情况及制图数据 (6)(三)课程设计的流程及关键步骤 (8)六、课程设计心得 (17)七、课程设计成果图 (18)一、课程设计简介2013年年底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地图学的课程设计。
《地图学》是地理信息科学中的必修课程,需要学生学会使用GIS软件,应用现代化工具学习地图知识。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这学期学完《地图学》课程后开展的实践教学。
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巩固课堂所学的书本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各类电子地图的编绘方法,学会运用常用GIS软件开展机助制图的方法与步骤,并能根据具体的任务独立开展地图的设计与编绘,对专题地图进行专题分析,为GIS软件开发中的地理信息可视化打下基础。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依据GIS软件(MapInfo Professional 8.0中文版)的操作要求,对它的主要功能的进行使用,如地图数字化操作,栅格图像配准,专题地图制作等操作。
学生应该在实验中做到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虚心请教,互相帮助,争取出色地完成任务。
二、课程设计要求MapInfo 是一款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桌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数据可视化、信息地图化的桌面解决方案。
它具有图形的输入与编辑、图形的查询与显示、数据库操作、空间分析和图形的输出等基本操作,融合了计算机地图方法,使用了地理数据库技术,并加入了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功能,能够为各行各业提供大众化小型地图信息系统。
因此,熟练掌握该软件是非常必要的。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对学生有如下要求:1.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GIS应用软件(MapInfo)的主要功能:(1)通过使用MapInfo Professional 8.0,了解地理信息的数字化过程,学会掌握查询、分析、统计等数据处理过程,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的数据处理技术;(2)通过使用MapInfo,学会和掌握栅格地图的图像配准;(3)通过使用MapInfo,学会和掌握专题地图的制作方法。
地图设计课程设计
地图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地图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地图的概念、类型和功能,掌握地图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步骤。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设计原理,独立完成一幅地图的设计和制作,提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地图设计,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地图的概念、类型和功能,地图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步骤。
具体安排如下:1.地图的概念、类型和功能:介绍地图的定义,分析不同类型的地图及其应用场景,探讨地图的功能。
2.地图设计的基本要素:讲解地图坐标系统、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要素的设置和运用。
3.地图设计的步骤:引导学生掌握地图设计的整体思路,包括资料收集、设计方案制定、绘图和修改完善等环节。
4.案例分析:分析经典地图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地图设计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教师讲解地图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课程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地图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地图设计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4.实验法:学生动手实践,完成地图设计任务,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地图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地图设计著作和论文,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地图设计所需的绘图工具和软件,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地图课程设计
地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图的类型、制作方法以及阅读和使用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识别不同类型的地图,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掌握地图的阅读方法,包括比例尺、坐标系、图例等的基本概念。
3.学会使用地图来获取和传递信息,提高空间认知能力。
4.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提升探索地理知识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地图的类型和特点:介绍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的分类,以及各类地图的用途和特点。
2.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详细讲解比例尺、坐标系、图例等地图基本要素,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地图的阅读技巧。
3.地图的制作方法:介绍地图的制作流程,包括数据收集、处理、绘图等步骤,并教授学生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制作简单的地图。
4.地图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地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地图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地图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地图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地图的应用和制作过程。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实验法:安排一定的实验课时,让学生动手制作地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地图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地图知识。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地图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地图制作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如绘图板、彩笔、打印机等,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对地图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地图三要素课程设计
地图三要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 学生能够运用比例尺进行实际距离的计算,并了解其重要性。
3. 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不同的方向表示方法,理解其在地图中的应用。
4. 学生能够解读并使用图例和注记,获取地图上的详细信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阅读和分析不同类型的地图,提取关键信息。
2.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三要素进行简单的地图绘制和制作。
3.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三要素解决实际问题,如规划路线、估算距离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地图世界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严谨思考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对地图信息的敏感度。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助分享的团队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
4.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地理素养,提高他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本课程针对学生年级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将地图三要素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难度的实践任务,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地图三要素的知识,提高地理素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引起学生对地图三要素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比例尺:- 介绍比例尺的概念及其在地图中的应用;- 讲解如何使用比例尺进行实际距离的计算;- 分析比例尺在地图制作和使用中的重要性。
3. 方向:- 介绍地图上的方向表示方法,如指南针、指北针等;- 讲解如何识别和使用不同的方向表示方法;- 分析方向在地图阅读和导航中的应用。
4. 图例和注记:- 介绍图例和注记的作用,以及它们在地图上的表现形式;- 讲解如何解读和运用图例和注记获取地图信息;- 分析图例和注记在地图制作和阅读中的重要性。
《地图学教案》word版
《地图学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地图学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地图的定义、类型、制作方法以及地图的阅读和分析技巧。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地图,理解地图的制作过程,并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地图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地图的类型和制作方法3. 学会阅读和分析地图4. 能够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内容1. 地图的定义和作用2. 地图的类型a) 自然地图b) 社会经济地图c) 专题地图3. 地图的制作方法a) 地图设计b) 地图编绘c) 地图审校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图的定义、类型和制作方法2. 演示法: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让学生直观了解3.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地图的制作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 讨论法:分组讨论地图的阅读和分析技巧,分享心得体会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地图定义、类型和制作方法的理解2. 地图制作: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制作地图的能力3. 地图阅读测试:通过测试检查学生阅读和分析地图的技巧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教案一、地图的定义和作用1. 地图的定义: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用图形、符号、文字和颜色等视觉元素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联系和特征。
2. 地图的作用:帮助人们了解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规划旅行路线、研究地理现象、管理资源和环境等。
二、地图的类型1. 自然地图:表示自然地理现象分布和特征的地图,如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2. 社会经济地图:表示社会经济现象分布和特征的地图,如人口、城市、交通、产业等。
3. 专题地图:表示某一特定主题的地图,如旅游、教育、医疗等。
三、地图的制作方法1. 地图设计:确定地图的主题、内容、比例尺、投影方式、图式图例等。
2. 地图编绘:根据设计要求,绘制地图的基本骨架、符号、文字和颜色等。
3. 地图审校:检查地图的准确性、美观性和符合设计要求,修改和完善地图。
大学地图学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应用领域。
2.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地图的能力,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应用领域。
2. 地图的阅读、分析和运用。
教学难点:1. 地图符号的识别和解读。
2. 地图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地图学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平时都使用过哪些地图?地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地图学的基本概念(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反映地球表面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的图形。
(2)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专题地图等。
2. 地图学的发展历程(1)古代地图:以罗盘定向、比例尺为标志的地图。
(2)现代地图:以航空摄影、遥感技术为手段,实现地图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
3. 地图在我国的应用领域(1)国家经济建设: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土地资源调查等。
(2)国防建设:军事侦察、战略部署等。
(3)科学研究: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
三、实践环节1. 地图阅读与解读(1)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并识别地图符号。
(2)引导学生分析地图内容,了解地图所反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2. 地图应用(1)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运用地图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图学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地图学的发展现状。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环节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图学 教案
地图学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地图学教案目标:1. 了解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如何读取和解读地图。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方向感。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他们对地图的了解和使用经验。
2. 向学生解释地图学的定义和作用,以及为什么学习地图学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重要意义。
知识讲解:3. 向学生介绍地图的基本要素,如比例尺、方向指示、图例等。
4. 解释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标记的含义,如河流、山脉、城市等。
5.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地图,如政治地图、物理地图、气候地图等,并解释它们的用途和特点。
实践活动:6. 分发一张地图给每个学生,并要求他们根据地图上的信息回答一些问题,如找到某个城市、标记出某个地理特征等。
7.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在地图上找到的有趣信息和发现。
8. 引导学生绘制自己的地图,可以是校园地图、家庭地图或某个虚构地方的地图,要求他们标注出重要地点和方向指示。
巩固扩展:9. 鼓励学生使用互联网或图书馆资源进一步了解地图学和不同类型的地图。
10.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合作制作一个大型地图展示,包括各种地理特征和重要地点。
1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如规划旅行路线、查找新地点等。
评估方法:12.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13. 对学生绘制的地图进行评估,包括准确性和清晰度。
14. 与学生进行个别对话,了解他们对地图学的理解和兴趣程度。
教案延伸:- 在后续课程中,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地区的地图特点和文化差异。
- 引导学生使用地图软件或在线地图工具,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地图阅读和解读能力。
教案注意事项:- 确保提供足够的地图资源供学生使用。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地理意识。
-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以适应不同年级和学生的学习水平。
《地图学课程设计》大纲
《地图学课程设计》大纲一、目的、内容和要求1、目的通过本项课程设计,掌握地理底图和专题地图编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制图软件编绘地图,提高数据资料收集、图形化设计和信息综合表达的能力。
2、内容具体内容包括:2.1地理底图的编制:(1)投影网格与比例尺:依据地图内容、用途选用等比例尺底图,注意图廓的配准、注记与经纬网密度删减。
(2)水系:选用河流、湖泊、水库、海岸线等,适当概括。
(3)居民点:居民点分级、概括,地名分级注记。
(4)边界线:视专题地图需要选取(国、省、市、县、镇边界),线性符号选用与设计。
(5)交通线:铁路(车站)、国道、高速公路和水运航线(码头)(6)地貌信息:根据专题需要,选取少量等高线。
2.2专题地图设计(7)收集专题信息相关的图件、文本、数据和参考资料。
(8)资料加工处理,数据统计分析,图象资料运用。
(9)专题内容表示:符号设计与表现形式,图例系统设计。
(10)地图概括:地图内容的选择,点、线、面要素的分类、简化、夸张与合并。
(11)图面内容设计:地图幅面上图名、图例、主图、附图、图表、比例尺、文字等位置安排;图廓、色彩、网纹配置、版权说明等。
2.3 编写专题地图说明书(12)资料与数据来源,分析方法与成图过程。
(13)专题信息导读:专业信息时空分布规律、成因与对策分析。
(14)存在问题分析。
2.4 地图专题内容佛山市1:10万地理地图(行政分区地图)基础上,编绘旅游专题、经济专题、人口专题、交通专题、城市专题、环境专题等。
3、要求学生地图课程设计时按地图出版设计要求进行,每人按时上交一份装订成册的专题地图(二分之一开本787*960,彩色打印)及其说明书,并备份存档电子文本和图象、图形格式文件一套。
二、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地图学》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设计任务可在课程进行至三分之一时布置,期末需要1周时间完成课程设计。
三、考核方式与办法1、考核依据:课程设计的完成情况,包括地图的信息量、图面质量、美术效果与创意、地图说明书等。
地图课程设计实验
地图课程设计实验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图的种类、制作方法、阅读技巧等;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进行地理信息获取和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地图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地图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地图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包括比例尺、坐标系、图例等;了解地图的制作过程和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制图软件的使用等。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地图,快速获取所需地理信息;能够运用地图进行地理分析和研究,如地图分析、空间分析等;能够独立制作简单的地图,如路线图、地势图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地图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尊重和利用地图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关注地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地图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地图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1 地图的起源和发展1.2 地图的种类和特点2.地图的阅读方法和技巧2.1 比例尺的识别和计算2.2 坐标系的认识和使用2.3 图例的阅读和理解3.地图的制作过程和方法3.1 数据收集和整理3.2 制图软件的使用和操作3.3 地图的版式设计和布局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讲授法,我们将向学生传授地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讨论法,我们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对地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法,我们将引导学生运用地图进行分析和解题;通过实验法,我们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地图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地图知识学习。
地图学课程设计
一:地图投影与坐标校正实验目的:理解地理坐标概念和地图投影原理,正确应用地图投影进行扫描地图的坐标校正。
实验材料:前桥地形图。
实验步骤:1、单击图标,打开一个空的ArcMap工作空间2、单击添加前桥地形图(如下图):3、将前桥地形图四个角的坐标转换为度并保存在Excel表格中(如下图):3、单击工具栏Tools菜单下的Add Route Events…选项,导入数据并选择西安80坐标系(如下图):4、在工具栏空白区右击,选择Georeferencing,打开Georeferencing工具栏。
单击将地形图的四个角转换为平面坐标即可。
5、单击布局窗口,添加主题、比例尺、指北针和个人信息,输出图形。
实验结果:实验感想:1、学习和掌握经纬度坐标和平面坐标的投影转换,初步学习工具箱的使用步骤。
2、设置要转换的投影坐标时,添加的数据和要输出的数据的投影系都要设置。
3、掌握图例、指北针和比例尺的添加,注意整体布局的合理和美观。
二:人口分布的点值图设计实验目的:理解点值图概念,熟悉其制作原理和步骤。
实验材料:山明县政区图实验步骤:1、打开ArcCatalog数据管理工作空间,右击选择New—>Shapefile,打开CreatNew Shapefile对话框,Feature Type中选择Point,点击OK确定,新建一个文件,然后关闭。
2、打开一个空的Arcmap空间,添加山明县政区图。
3、右击zhengqu—>Joins and Relate—>Join…,打开Join Data对话框(如下图):4、右击Layers—>Add Data..添加,山明县人口数据表(如下图):其中沈井乡的土地面积最小,但是人口却很多,点值密度一定做大,所以以沈井乡的点值分布为对照。
当每点代表150人时,沈井乡点数为n=2583/150=17.22,大约17个点,在政区内分布比较均匀,而且没有覆盖现象,故以此比例进行点值分布,将其他各乡的人口数分别进行计算,求出应该点的点数。
地图学课程设计河海大学
地图学课程设计河海大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地图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制图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地图的基本概念,掌握地图的种类和特点,了解地图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地图,进行地理信息的查找、分析和运用,具备基本的地图制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地图在生活和科研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地图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地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图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制作方法。
1.地图的基本概念:介绍地图的定义、功能和分类,使学生了解地图的基本性质和作用。
2.地图的类型:介绍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的种类和特点,使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地图。
3.地图的制作方法:介绍地图的绘制原理和方法,包括地图的投影、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的确定和表示。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地图案例,使学生了解地图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价值。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地图学》教材,系统介绍地图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地图学著作和论文,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地图制作过程的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备地图制作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如绘图板、比例尺、画图工具等,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考能力。
地图学课程设计
地图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地图学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地图知识的学习,实现以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2)培养学生识别和解读地图符号、比例尺、方向等要素的能力;(3)让学生了解我国地理分布特点,提高地理素养。
2.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进行空间分析和地理信息提取的能力;(2)提高学生使用地图导航、规划路线的实践操作技能;(3)锻炼学生通过地图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探索地理奥秘的热情;(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国家地理发展的责任感;(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地理学科的一部分,以实用性和实践性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地图素养和地理技能。
学生特点: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的阶段,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但地图知识基础薄弱,需要系统学习和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地图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为后续地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地图学教学内容如下:1. 地图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地图的定义、功能、分类(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遥感地图等)以及各类地图的用途。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地图与地理信息”。
2. 地图三要素:详细讲解地图的符号、比例尺、方向,使学生能够熟练识别和运用。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地图的三要素”。
3.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应用,为学生了解现代地图制作技术打下基础。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第四节“地理信息系统”。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地图导航、规划路线等实际操作,提高地图应用能力。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地图的应用与实践”。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地图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周:地图三要素(符号、比例尺、方向);第三周:地理信息系统简介;第四周:实践操作及总结。
地图课程设计总结
地图课程设计总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图的种类、制作方法、阅读技巧等。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地图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现代地图的特点。
技能目标则侧重于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使其能够熟练地使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兴趣和热爱,使其认识到地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分析,我们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例如,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种类的地图,掌握地图的阅读方法,能够分析地图上的信息,并能够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学习成果将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的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的种类、地图的阅读和分析方法等。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地图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地图的种类和特点3.地图的阅读技巧4.地图的分析方法5.地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材将选用《地图学导论》作为主教材,辅助以《地图阅读与分析》等相关参考书籍。
同时,将利用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如地图模型、地图软件等,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例如,在讲授地图的基本概念时,可以通过讲解地图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地图的兴趣。
在讲解地图的阅读技巧时,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自动手阅读地图,提高其阅读能力。
在地图分析环节,可以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已经选定了《地图学导论》作为主教材,辅助以《地图阅读与分析》等相关参考书籍。
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收集和整理与地图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将准备地图模型、地图软件等设备,以便进行地图实验和分析。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地图主题课程设计
地图主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图的组成部分、比例尺、图例等。
2. 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地图,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
3.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相关知识,分析地图上的信息,获取所需地理信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查阅地图,获取所需信息,提高地理信息获取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绘制简单地形图,培养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地图相关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科态度。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全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世界观。
3. 培养学生尊重和珍视地图资源,养成节约用图、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本课程结合地图相关知识,针对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为核心。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图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地图的起源、演变过程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图的起源与发展2. 地图的组成部分:讲解地图的标题、图例、比例尺、方向指示等基本要素。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图的组成部分3. 不同类型的地图:分类介绍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交通图等,分析各自特点及应用场景。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不同类型的地图4. 地图的绘制方法:教授地图绘制的基本技巧,如铅笔绘制、色彩填充、标注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地图的绘制方法5. 地图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图在日常生活、旅行、科研等领域的应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地图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6.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其在现代地图制作中的应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六章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地图学》整体教学设计
《地图学》教学方案设计课程编号:21150415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测绘工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测量学基础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在本科测绘工程专业第四学期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科,属必修课程。
主要讲授地图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地图概括的内容和方法、地图编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为后续课程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具有阅读、使用和编绘地图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计算机辅助制图的能力;了解现代地图学的科学概念与发展体系;理解并掌握地图的构成要素和基本特性;了解地图的分类系统和功用;理解常见的成图方式;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地图,尤其是地形图。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既是地理学研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地理学研究成果的最好表达方式。
地学工作者必须掌握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地图制作与应用的基本技能。
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应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1)地图的基本知识及其相应的数学基础特征;(2)空间认识论、地图信息与传输、感受论、符号论等地图地图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3)各类地图的编绘技能、地图与地图集设计的系统方法;(4)解决空间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及表达(各类地图的编制)、以地图形式表现的空间地理信息的充分应用等实际问题。
三、课程设计1. 课程教学思路本课程以实践内容为基础用文字形式表达,假如光以文字叙述进行教学,很容易把一些学生未见过的实践过程讲述成抽象的概念,让学生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用板书、图片、试验视频等方式直观的为学生讲解,旨在通过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地图学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及处理问题的手段和方式,为未来工作积累基本经验,本着“两强、两高”的目的培养应用型的人才。
2. 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地图学整部教材主要有十章,章节分配主要以地图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应用方法进行分割。
19268857_基于地图学习的科学课程设计
科学探究一、地图学习的理论基础(一)地图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人类学习的过程和记忆的存储与调用过程有极大地关系。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研究儿童的学习过程,必然绕不开对记忆模式的讨论研究。
普遍的调查研究显示,记忆在大部分人脑中有两种模式:利用分类储存系统记忆和利用位置系统记忆。
分类记忆是对信息进行练习和复述来进行信息的录入和存储的,这种记忆方式形成的记忆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很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强化来减少遗忘的发生。
并且,在环境因素发生改变后,这些被记忆的信息不容易被快速调取,也就是说学习的迁移不容易发生。
再者,分类记忆由于目标性很强,所以一次处理的信息量有限,因此在一定的时间内储存在脑中的记忆是相对来说较少的,也就是记忆处理的效率是比较低的。
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当下学校教育中的传统教授式学习更多地依赖于这种分类记忆。
位置记忆认为每个人都有空间记忆系统。
我们将信息放在特定的情境中,这个情境中的所有一切包括我们自己都有着一定的关联,而我们只需要经历这样一个情境就很容易记住情境中的一切包括它们之间的关联,因为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而这个情境中的一切包括他们之间的各种联系就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一种围绕情境主题的地图。
当我们需要调用情境中的某个信息时,我们只需要按照头脑中的各种地图的索引找到相应的地图,就可以快速完成信息的提取调用。
而这一张张不同的地图就构成了我们的空间记忆系统。
在位置记忆中,地图中的信息与信息之间互相发生着有意义的联系,牢不可破,因此遗忘是不容易发生的。
更重要的是,由于情境的完整性,地图中的信息是多样化的而且数量十分巨大,所以利用位置记忆我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高的效率,我们不仅收获的是认知层面的记忆,技能的和情感的成分也都整合在每一张地图中。
因此,我们认为,为了发展儿童全方位的核心素养,我们提倡在小学科学课程设计中融入更多地运用地图模式的学习方式。
(二)地图学习的概念界定主题地图:一定主题情境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儿童自己)和事物之间的所有联系在儿童大脑中形成的总体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学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班级:2013
学期:2014-2015第一学期
指导教师:
作业一:定位点状图
实验目的:理解定位点状图的概念和相关过程
实验材料:郑州市土壤有机质含量图(.jpeg)和相关数据
实验步骤:
1、打开Arcmap并添加数据。
2、在tuyd点击右键->连接和关联->关联,填充关联数据,如下图
3、双击tuyd图层,在符号系统下设置
4、添加标题、比例尺、指南针、姓名、学号、修改图例。
实验结果:
实习感想:
1、初步学习专题地图的制作,并有选择性的删除和保留图形要素。
1、熟悉工具条中删减及合并工具的使用。
2、熟练地图的制作和修改,注意地图布局的合理和美观。
作业二:人口分布的点值图设计
实验目的:理解点值图概念,熟悉其制作原理和步骤。
实验材料:山明县各乡区域和各乡人口(word)数据
实验步骤:
1、打开ArcCatalog数据管理工作空间,右击选择New—>Shapefile,打开Creat New Shapefile
对话框,Feature Type中选择Point,点击OK确定,新建一个文件,
然后关闭。
2、打开一个空的Arcmap空间,添加山明县政区图。
3、右击zhengqu—>Joins and Relate—>Join…,打开Join Data对话框(如下图):
4、右击Layers—>Add Data..添加,山明县人口数据表(如下图):
其中沈井乡的土地面积最小,但是人口却很多,点值密度一定做大,所以以沈井乡的点值分布为对照。
当每点代表150人时,沈井乡点数为n=2583/150=17.22,大约17个点,在政区内分布比较均匀,而且没有覆盖现象,故以此比例进行点值分布,将其他各乡的人口数分别进行计算,求出应该点的点数。
5点击,激活矢量文件编辑工具,选择刚才新建的点图层,按照第三步计算的数值,在各个乡内绘出相应的点数,注意点的分布,将点的大小设置的合理一些,这样利于图形的输出。
6单击布局窗口,添加主题、比例尺、指北针、图例及个人信息,输出图形。
实验结果:
实习感想:
1、该练习中准确计算每个点值所代表人口数的多少是关键。
2、要先在ArcCatalog中建一个新的点shp文件,才能进行点的编辑,不能在面文件中编辑点文件。
3、熟练地进行图例、比例尺、指北针及文本的添加
作业三:定性信息面状符号设计-土地利用类型图
实验目的:熟悉面状符号表达定性地理信息的方式、方法。
实验材料:方村乡土地利用图(jpg)、土地利用分类表(Word)。
实验步骤:
1、打开Arcmap空间,添加方村乡土地利用图(.shp), 添加数据,打开图层的属
性表,新建字段,在名称中填上Solid_type,用不同的数值表示不同的土地类型,为下面进行不同字段土地进行填充做好准备,进行面状符号定性分析。
2根据Word文档中不同土地的代表数值,在上一步添加的solid_type字段中把各个土地的代表字段添加上去。
添加后的属性表如下图:
3、右击landuse02—>Properties…,打开Layer Properties对话框,双击图层选择分级颜色,Value选择Solid_Type,选择所分的级别数,选择颜色并且填充上。
5、单击布局窗口,添加主题、比例尺、指北针、图例及个人信息,
输出图形。
实验结果:
实习感想:
1、学习对土地进行编码,用不同的字段代表不同的土地类型。
2、学会对图层属性的添加、删除和修改。
3、运用面状符号进行填充时,注意填充颜色、网纹与土地类型的相互对照,不同土地
类型填充布局要合理、美观。
学会熟练地制作地图。
作业四:等值区域图制作
实验目的:熟悉面状符号表达区域统计资料的方式、方法,进一步理解等值区域图和分区统计图区别。
实验材料:河南省地市行政区划图及相关统计数据
实验步骤:
1、现在Arccatalog中对河南省地图进行坐标校正。
2、打开Arcmap,添加河南省政区图及属性数据,在图层上右键,选择属性连
接,将图层和属性连接起来,如下图:
3、双击图层,打开Property面板,选择颜色分级统计,Value字段选择2006年
单位面积粮食总量和2000年单位面积粮食总量,选择分级数,
4、单击布局窗口,添加主题、比例尺、指北针、图例及个人信息,输出图形。
实验结果:
实习感想:
作业五:地图概括
实验目的:理解地图概括概念,训练地图数据概括能力,应用GIS制图工具进行地图简化制作。
实验材料:下载郑州市城市地图。
(具体方案:简化街区、简化道路、删减你认为不重要的信息,缩小比例尺,可以针对某一种要素进行重点制图,如学校、医院、购物中心,公园绿地等。
)
实验步骤:
1、打开ArcGIS后,导入数据
2、打开ArcToolbox
3、打开ArcToolbox工具框里面的Data Management Tools
4、打开Data Management Tools里面的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5、打开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里面的Define Projection
6、选中数据后,选择Beijing 1954 3 Degree GK CM 120E坐标系
7、然后打开视图—>工具栏—>栅格配准
8、对四个坐标进行坐标配准
实验结果:
实习感想:
1、学习和掌握经纬度坐标和平面坐标的投影转换,初步学习工具箱的使用步骤。
2、设置要转换的投影坐标时,添加的数据和要输出的数据的投影系都要设置。
3、掌握图例、指北针和比例尺的添加,注意整体布局的合理和美观。
注意:一个完整的地图,应该具有地图所应具有的图名、图例、比例尺、指向针,及相应的补充说明(要求每个同学在地图上留下单位、姓名,时间),尤其注意对于图例的完整性,即每个数据应该有单位。
好的地图应该具有自明性:即对地图的读者而言,只看地图就明白所有的符号含义,并不需要额外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