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画笔墨的当随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中国画笔墨的当随时代
[摘要]:本文总结了笔墨的含义和笔墨运用的发展,论述了对笔墨当随时代观的看法,强调了笔墨作为中国画的精髓,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产生新的活力,如今社会日新月异,中国画中的笔墨只有适应时代才能发展下去。
[关键词]:中国画;笔墨;当随时代
笔墨是中国画中特有的元素,也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方并引以为傲的组成部分。
笔墨既
是一种形式和技法,同时也是艺术家用以宣泄自身情感的载体。
随着时代的更替和发展,
笔墨在中国画中也在技法上产生着诸多的变化,正如清代原济在跋画中说:“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
[1]本文就中国画笔墨传承和当随时代谈点看法。
一、对中国画笔墨的认识
笔墨通常理解为笔法和墨色,笔法有勾、勒、皴、擦、点等,墨通常指五色以及烘、染、泼等技法。
笔墨的运用是为了表现客观物象。
北宋韩拙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
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
”[2]同时笔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有笔而无墨或者有墨而无笔的画面总会缺乏趣味,难怪荆浩说:“吾当采二子之长,成一家之体。
”他所指
的二子就是吴道子和项容。
基于大学三年的绘画实践,我本人对于笔墨的认识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墨随笔出,笔
随心出,笔墨在符合规矩的基础上加之以情感的宣泄,那么画面就会产生意外的效果,每
个人对于笔墨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情感表达也就形成了个性。
二、历代笔墨运用的发展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每个朝代都有自身的绘画特色和风格,早期的有关笔墨的画论可
以追溯到晋代,顾恺之在《摹拓妙法》中强调了用笔的技巧性,而很少提及墨色,而且当
时的绘画色彩也都是以平涂为主,大多以矿物质颜料渲染,可以推断早期绘画更注重用笔
的表现。
隋唐时期的画家如吴道子也是强调笔法的表达,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的论述也能
体现出在当时笔法的重要性,墨法的运用还没有达到一种新的高度,都只是停留在表现多
彩的颜色层面。
到了宋元,以笔墨为主的形式是中国画的发展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是着色山水向水
墨山水的转变期,北宋提倡水墨表现,由绚烂的重彩画归于平淡,侧重笔墨情趣,深化了
水墨的精神内涵,丰富了水墨的表现手法,使水墨发展到一种空前的艺术境地。
元代更加
强调“画与书一源” [3],增加了书法和绘画的联系,增强了笔法形式的丰富感。
明清以来,水墨盛行,水墨写意在画坛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有关于笔墨的画论也层出不穷,在绘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画家更加注重技巧性的表达,在中侧锋的运
用上就展开了许多讨论。
三、中国画笔墨继承创新
傅抱石说:“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笔墨技法,不仅仅源自生活并服从一定的主题内容,同时他又是时代的脉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反映。
”“由于时代变了,生活、感情也跟着变了,通过新的生活感受,不能不要求在原有的笔墨技法的基础之上,大胆地
赋以新的生命,寻找新的形式技法,使我们的笔墨能够有力地表达对新的时代新的生活的
歌颂与热爱。
”[4]我很赞同他的观点,历史不断在更迭,新事物不断在产生,每件事物都是当时社会历史的产物,艺术家本身也是,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同时应该不断地变化和
发展,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20世纪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更加的密切与频繁,中华文化
得以与世界优秀文化交流、碰撞、融合,这也为新时期中国画的技法创新提供了可能。
其
中早期的绘画家蒋兆和就是代表,通过吸收西方的严谨的造型技法与解剖概念,蒋老形成
了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其中最有名和具有典范性的当属他的代表作《流民图》。
再有当
代的写意人物画家吴宪生,也是我比较佩服的画家,他既继承了有传统技法,又有现代手
段的运用,泼墨、泼彩相得益彰,水墨淋漓,大气磅礴。
美术评论界称之:“吴宪生是水
墨人物画领域中的佼佼者。
”我在学习绘画中临摹过吴老的作品,其中最深的体会就是用
笔的丰富性,传统的中国人物画多以中锋用笔,或加以侧锋,略显单调,如果只继承了传
统的水墨人物技法很难表现现代生活中形态各异的衣饰和人物形象,吴宪生的创新在于用
丰富的笔墨技法再现人物穿着和状态,如表现女性的柔美主要用中锋行笔,线条细腻,着
墨柔和,在表现沧桑的老人时则运用秃笔刻画,运用泼墨,破墨以表现性格。
时代发展至今,艺术家们的笔墨观念也不断传承,同时注入新的活力,如同旧瓶倒入了新酒,笔墨只
有随时代发展才能不断延续,老一辈的艺术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四、结论和结语
笔墨不仅仅指技法,也融合了画家本身对于画面表现形式的理解和探索,是艺术家们
不断累积积淀的结晶,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风格,笔墨技法也随时代更迭不断完善,不断推陈出新,正是前辈们将时代思想注入其中,才能使得中华文化艺术宝库如此熠熠生辉。
但是自从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绘画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传统绘画的“灵魂”笔墨的创新也逐渐被淡化,许多院校的学生仅仅只是临摹古人,效仿古人的技法,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脱离了新的社会历史环境,从而不能创造出富有活力的新
的形式和表现效果,以至于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不能得以延续,作为新时期绘画的被教育者,当代的学生应当勇于从时代性中选择时代因素,发展和拓展性质不同的笔墨表现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复兴中国古代人民积累下来的结晶,进而复兴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
[参考文献]
[1] 清.原济《大涤子题画诗跋》卷一
[2]《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437
[3] 张庚.清代: 潘运告译注. 浦山论画. 论性情.2004.1
[4]状游万里话丹青[M]江苏人民出版社.1962
[5] 洪惠镇.试论中国画笔墨传统及其现代化[J].新美术,1998,(5):15-21
[6]靳琳.浅论中国画笔墨的传统性和时代性[J].新西部,(32):114
[6]侯晓明.中国画笔墨的继承[J].学园,2013,(5):117。